講 題:瑜伽菩薩戒本-10 主講者:淨界法師 瑜伽菩薩戒本 紹安和尚尼慈悲 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八面 第十八面 庚五、不受厚施戒 這一科是屬於障布施度 當然布施的善根-主要是一種內心施捨的心情 當我們以施捨的心-來付諸身業跟口業的造作 這個叫做布施度 前面的幾條戒-它的施捨的對象 是屬於敬田 就是我們恭敬的三寶-乃至於善知識、同參道友 這以下所施捨的對象-是偏重在悲田 就是我們下輩的眾生 不受厚施戒就是說 居士對我們菩薩-有一些厚重的布施 而我們不加以接受-這個菩薩就犯了這條戒 我們看這當中分兩科 先看辛一的明犯相 犯相當中-先看第一科的明染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 他持種種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寶 及持種種眾多上妙財利供具-慇懃奉施 由嫌恨心,或恚惱心-違拒不受,是名有犯 有所違越-是染違犯,捨有情故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他持種種生色 這個他指的是一般的居士 居士他可能知道-你要成就某一種三寶的功德 你要成就一種佛教的事業 他也想參與 他就拿了很多的種種的生色 生色就是黃金 黃金本來就是黃色的-所以叫做生色 它生來就是黃色 可染 可染就是白銀 白銀在沙彌十戒又叫做像色 不抓持生像金銀寶物 就叫像色或者叫可染 因為它能夠染成各種顏色 末尼就是珍寶 種種珍貴的寶石 真珠 真珠就是跟-玉字旁的珍珠是一樣的 琉璃 這個是碧綠色的寶物 或者是拿其他種種的-上妙的財物利養 乃至於生活的資具 很真誠的來供養三寶 希望你能夠接受這樣的供養 把這樣的供養資具 把它花費在整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佛教事業上去 這個居士他內心當中-有這樣的一個心情 但菩薩由嫌恨心-或恚惱心,違拒不受 這個菩薩可能是嫌恨-就是看不起對方 可能這個對方-或者是種性卑賤 或者是種種的因緣-看不起對方 或者是懷恚惱心 對方可能曾經得罪過菩薩 所以菩薩就拒絕-不加以接受 這樣子這個菩薩-就犯到菩薩戒法了 而且是染違犯 為什麼犯到這條戒呢? 捨有情故 因為這個居士-可能因為這樣的布施 而跟三寶結下深刻的因緣 在他未來生命當中-他有得度的一個善根的力量 結果你拒絕了他的布施 他就斷失了這個機會-你棄捨有情 有情眾生-可能他布施的因緣現前 他想要掌握這個機會-在未來生命當中 跟三寶結下一個深刻的因緣 結果你-把這個機會給斷失掉了 所以這個菩薩-也就不應該這樣做了 因為你棄捨有情 壬二、明不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違拒不受,是名有犯 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你不是依止嫌恨心-或者恚惱心 只是一時的懶惰懈怠 你不肯發心來接受-這樣的供養 你也不肯發心-以這樣的供養轉作佛教事業 只是懶惰懈怠 或者是一時的忘失正念-暫時的不接受 這樣子是有違犯-但是是輕的突吉羅罪 看辛二、明無違犯相-開緣的情況 無違犯者:或心狂亂-或觀受已心生染著 或觀後時彼定追悔-或復知彼於施迷亂 或知施主隨捨隨受-由是因緣定當貧匱 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 或知此物劫盜他得-或知此物由是因緣多生過患 或殺、或縛、或罰-或黜、或嫌、或責 違拒不受,皆無違犯 開緣有八種情況 第一個或心狂亂 就是菩薩本身精神錯亂 或觀受已心生染著 當然一個初心菩薩 他內心自我調伏的功夫-可能做得還不夠圓滿 不夠圓滿的時候 他如果接受這麼重大的布施 他內心可能會產生愛著之心 從此以後他在靜坐的時候-心就有種種罣礙障道了 內心當中就想著珍寶的事情 不再想著佛法僧三寶的境界 當然初心菩薩,我們說過 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 生命的三大目標 但是所有的修善、度眾生-以斷惡為基礎 你沒有這個斷惡的基礎 你生起的善法-你度化的眾生 全部受到染污 所以如果你修善跟斷惡-有所衝突 初心菩薩應該選擇偏重斷惡 你往後看你就會知道 佛陀有很深刻的意思 就是你先把你的基礎打好 但是你對眾生-不要有嫌恨心,瞋慢心 你對眾生永遠釋放善意 所以你暫時不修善-是沒有過失 所以你如果說你內心當中-對財寶這樣無常敗壞的東西 還沒有真實的看破 你可以暫時的不加以接受-可以 保護你的道業 或觀後時彼定追悔 這個意思就是說 有些施主-他在供養的時候很衝動 他可能一時的因緣-發好心來布施 但是他布施的財物-超過他的能力 超過他的能力了 這個菩薩的智慧觀察 他這樣布施以後-他以後一定會後悔 後悔就不好 所以菩薩可以勸他-請他再慎重的考慮一下 三思而後行-暫時不接受是可以的 或復知彼於施迷亂 於施迷亂這句話-古德解釋有兩種的內涵 第一個就是說-這個施主之心 是安住在迷亂當中 他可能喝醉酒了 喝醉酒的時候-他內心當中是精神迷亂 他醒過來以後絕對會後悔 所以菩薩暫時不接受 這第一個 第二個於施迷亂就是說-施主對布施的法門不生信心 他完全不相信 造善能夠得安樂的果報-造惡會招感痛苦的果報 他對整個生命的因緣 業力在主宰-整個生命的苦樂的因緣 他完全不相信這回事情 不相信這回事情 他也可能會有-一時的惻隱之心來布施 但是這樣子的布施-他以後一定會後悔 一個善行沒有正見的引導-這個善行是不堅固的 宗喀巴大師就是這個意思 宗喀巴大師說:正見是一切善法的根本 因為你沒有方向 一條馬車它很有動力-東跑西跑 當這個馬車有方向了以後-這個馬車才能夠穩定的前進 這個方向就是正見 所以如果這個施主-他根本對於布施這個法 能夠招感安樂的果報-他完全不相信 這樣子-我們可以不接受他的布施 他愚痴迷亂 布施以後決定後悔 因為到時候毀謗三寶 或知施主隨捨隨受-由是因緣定當貧匱 這個布施是很強-布施心很強 如果他布施以後-我馬上接受 這樣子布施的施主-超過他的負荷 他可能會變成貧匱-乃至於負債 這樣子-他因為供養三寶的緣故 而負債貧匱 可能會引起-眾多人對三寶的譏嫌 所以菩薩的智慧-觀察到這個因素 才暫時加以拒絕 暫時加以拒絕 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 說你事先知道這個東西-是僧眾之物 十方僧眾之物 或者是窣堵波物-是佛塔之物,就是常住物 換句話說,這個施主是-偷盜三寶物所得的 這個是不淨物,不淨之財-當然是不能接受的 我們不能接受不淨物的 或知此物劫盜他得 這個東西是偷盜所成-就等於是贓物 贓物的話,你來接受 這個等於是等同分贓-違背世間的法律 所以我們不接受 或知此物由是因緣多生過患 你接受這個厚重的布施-會引生以下的過患 或殺 可能會引起別人的謀財害命 或者是縛 你可能會招感牢獄之災 或罰 你可能會接受到僧團的責罰 或黜,你可能會被驅逐出境 或嫌,眾多人會嫌恨你-或者責備你 菩薩因為這樣的因緣-違拒不受,皆無違犯 這個地方的布施-所面對的是一個珍寶 珍寶的境界現前 佛陀告訴我們 我們對於眾生供養你珍寶 你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來處理 我們剛開始-在修聲聞法的時候 諸位如果還有印象的時候-你剛出家的時候 如果我們回憶我們-剛開始在對治煩惱的時候 我們對珍寶的境界是呵責 譬如毒蛇-毒害我們的法身慧命 譬如大火,使令我們熱惱 我們對於珍寶基本上-是認為它是一種過失相 我們相信大火跟毒蛇-是沒有一點好處的 但是到菩薩戒的時候 對珍寶的看法-就有一點改變了 珍寶是無自性的 它有可能會讓你墮落 但是你處理得當 珍寶也會變成一種-廣大的菩薩道的力量 它能夠蓋個道場-來辦一個念佛堂 使令很多眾生-因為這樣的因緣 在這個地方栽培善根 所以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對珍寶的看法 心情你會發覺決然不同 一個是完全的否定 菩薩在菩薩戒裡面對珍寶 佛陀是引導-你去正確的運用它 不過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一點 我們在研究戒法-你要知道這個重點在哪裡 我們把這條戒-再加以回憶一下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持種種生色 這個地方是他持 就是說他主動來供養你-不是你去找他的 這個地方你要注意 就是說即使你是-成辦佛教事業 你也是隨緣盡份 我們一個出家眾品格的高尚-在於無求 對眾生無所祈求 我們有多少能力-我們做多大的事情 沒有因緣,我們就用功 人至無求品自高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是居士主動 他發心來護持三寶 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從開緣的情況可以看得出來 你要考慮對方在布施的時候 他的能力是不是堪可-是不是超過他的負荷 這兩個考量 我們對珍寶-是不是該接受的判定標準 看下一條戒 庚六、不施其法戒 這條戒是說 有居士來向我們求法-而我們不為他說法 這樣子就犯了這條戒 這當中分兩個-先看辛一、明犯相 犯相當中先看-壬一、明染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 他來求法,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嫉妒變異 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他來求法 他當然指的是-一般的有情眾生 不管是富貴,也不管是貧賤 他有心來向你求法 這個求法在古德的解釋-有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求我們為他說法 第二個是他來跟你-求索這種法寶經論 他跟你要一些佛法的資料 這都是屬於求法 菩薩因為嫌棄對方-看不起對方 或者瞋惱對方-內心當中產生一種嫉妒 這個嫉妒就是不耐他榮 別人有功德的境界出現-我們內心當中不高興 也就是說你恐怕-你因為為他說法的緣故 對方的能力就超過你了 所以你對他產生嫉妒 因為內心懷有嫉妒-就做出了這個變異的行為 這個變異就是說 你並沒有完全的說出-你所覺悟的法門 你有所保留 你可能有十分,你講了八分-乃至於七分等等 為什麼你會有所保留呢? 因為你嫉妒對方 你看他天資善根特別強 你告訴他-他可能馬上就超過你了 菩薩沒有修習隨喜功德-依止嫉妒心 所以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這樣子是一個重的突吉羅罪 深深的傷害你的菩提心 應該要對首懺 看壬二、明不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 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我們不為眾生說法 不是因為嫉妒、憍慢-或者嫌棄 是一時的懶惰懈怠 可能我們身心相當疲憊 或者是一時的忘失正念-不施其法 這樣子是非染違犯-就是輕的突吉羅罪 看辛二、明無違犯相-開緣的情況 無違犯者:謂諸外道伺求過短 或有重病,或心狂亂 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 或於是法未善通利 或復見彼不生恭敬-無有羞愧 以惡威儀而來聽受 或復知彼是鈍根性-於廣法教得法究竟 深生怖畏,當生邪見-增長邪執,衰損惱壞 或復知彼法至其手-轉布非人 而不施與,皆無違犯 這個當中開緣有八條-先看第一條 謂諸外道伺求過短 對方是個邪見外道 他之所以來跟你求法 主要的-並不是抱著學習的態度 他是要尋求佛法的過失 了解佛法以後-找出佛法相互矛盾的地方 來破斥佛法 這種情況-當然我們不能為他說法 當然如果對方是一貫道-基督徒或者是天主教徒 所謂的外道 但是他有心-來了解佛法的內涵 了解佛法的生命觀、因緣觀 我們還是為他說法是可以的 關鍵也不在於外道、內道 關鍵點是對方-是不是有伺求過短之心 所以諸位在學開緣-你要知道 重點不在他是外道 因為他有伺求過短之心 或有重病,你自己有重病 或心狂亂,你自己精神錯亂 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 就是說對方他經常來請法-結果他產生輕慢心 你隨說他隨忘 他不能產生一種-珍重愛惜之心 所以你暫時不為他說法-令他產生警惕 這樣子有對治-他這種輕慢的惡法 使令他生起尊重善法的功能 這種情況是開緣 或於是法未善通利 這個地方很重要了 你自己對於這個法門-還沒有通達明白 你最好是不要馬上說法 所以古人說是-著作宜在晚年 蓮池大師說的 就是你要發表一個觀念 你今天要投稿到-某一個雜誌去 你最好想一想,不要衝動 因為等到你年紀大了以後-你會發覺 你年輕很多的想法是錯誤的 但是等到你發現的時候 這個法門已經散播出去-到很多人的心中去了 你沒辦法收回 他可能聽到你這個觀念以後-產生一種邪見、偏執 而他的障礙是你引生的 這就是一個問題 所以我們對於一個法門-還沒有完全從各種角度 圓融的了解它的因緣之前-少說話 少說話 除非你真的明白了 因為弘法跟吃東西不同 你吃東西-大不了肚子消化不良 兩三天就恢復了 你今天一種錯誤的觀念-給一個眾生以後 這個法門留在他的心田當中-生生世世跟著他 怎麼辦呢? 這個傷害是生生世世 所以在《華嚴經》上說 惡知識的過失是超過老虎-超過獅子猛獸 因為老虎牠咬你今生的生命-傷害你的生命 惡知識給你一種錯誤的理解 他傷害你生生世世的生命-你都不能解脫 所以你對一個法門-對一個看法,對事情的抉擇 你還沒有把握之前-不要隨便發表言論 最好是這樣子 或復見彼不生恭敬-無有羞愧 以惡威儀而來聽受 求法者他根本-不合乎求法的因緣 不合乎求法的儀軌 內心不恭敬,沒有羞愧之心-外表也是以依止惡威儀 比如說他是翹著腳-或者躺在床上等等 這種情況在律藏說 他不如法的求法-如果我們為他宣說 說法者有過失-聽法者沒有好處 他沒有恭敬心-你為他說也白說的 而你說法者也有過失,慢法 而這個地方有開緣 比如說臨命終的時候 你不能叫他臨命終-趕快站起來,對不對? 他已經有重病-臨命終的時候 他這種情況是開緣的 或復知彼是鈍根性 就是說你知道這個人的根性-還沒有成就大乘種性 他可能是人天的善根 他的生命當中對這個生命-三界的生命深深的愛著 他只想要追求善業 追求善業得到可樂的果報 或者他是二乘種性-歡喜偏空的涅槃 他對於這種大乘方廣的教法-所謂的得法究竟 所謂的發菩提心-修習三大阿僧祇劫 來成就無上菩提之道 他內心當中-深生怖畏,當生邪見 增長邪執,衰損惱壞 他根本就沒有成就大乘善根 你如果為他講這種-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 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的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薩道 他對佛法,對修持產生怖畏 而且甚至於會開始產生邪見-毀謗三寶 來增長他的邪執 所以這樣子對他的善根來說-反而是衰損惱壞 他以後得度的因緣-更加的障礙 這個地方也是注意 說法你得看根機 在《大智論》上說小乘的學者 小乘的學者,他觀我空法有 他觀五蘊色受想行識當中-是剎那剎那生滅 沒有一個常一不變的我 但這個法是真實的 宇宙就有很多的法是真實 善法惡法都真實的 生死的雜染法-涅槃的清淨法都是真實 所以小乘的學者-當聽到大乘般若法門的時候 聞諸法空,如刀割心 他聽到法自性空-涅槃是如夢如幻的 他如刀割心 所以佛陀-不為他講法空的道理 所以龍樹菩薩說 大乘佛法譬如獅子乳 獅子乳-你用普通的杯子來裝會破裂 你要用琉璃的杯子-來裝才可以 所以你也不能夠隨便的說法 你要看他是不是-契合大乘的根器 你看他這個杯子-是不是能夠裝獅子乳 或復知彼法至其手-轉布非人 你事先知道這個人-他來跟你求法 他不是要自己去學習的 他可能要去轉送給他人-而得到他個人的利益 這種情況-而不施與,皆無違犯 前面的慳惜財法戒-它是屬於重戒 重戒的原因是-因為他對於財法皆慳 不管是財物或者是佛法都慳 這條戒為什麼判作輕戒呢? 他只是對佛法的慳貪 所以他的過失比較輕微-判作輕戒 看庚七、棄捨惡人戒 惡人就是對於-暴惡的犯戒眾生 如果我們心存棄捨之心-就是犯戒了 看辛一、明犯相 犯相當中分兩科-先看壬一、辨犯相 辨犯相當中先看-癸一、染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諸暴惡犯戒有情 懷嫌恨心,懷恚惱心 由彼暴惡犯戒為緣-方便棄捨,不作饒益 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 他內心當中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眾生呢? 於諸暴惡犯戒有情 內心當中面對一個-內心有上品的貪瞋痴煩惱 這個人內心當中-有粗猛的煩惱 在身口當中有很多-非威儀的犯戒行為 身口意都有很多很多的過失 這當中眾生-他們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這個菩薩內心懷著嫌恨-嫌棄之心,看不起對方 或者是懷著瞋惱之心 為什麼會嫌棄瞋惱呢? 因為他有內心的暴惡-還有身口犯戒的因緣 所以這個菩薩-就假藉種種的方便 或者是呵責-或者是罵辱對方 使令他離開這個道場而去-不作攝受饒益的行為 這樣子這個菩薩-就違犯了他的菩提心 而且是依止染污心所違犯的-是重的突吉羅罪 看癸二、不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棄捨-由忘念故,不作饒益 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我們今天之所以-沒有去攝受暴惡眾生 實在不是嫌恨心、瞋惱心-實在是懶惰懈怠 懶得去攝受他 或者一時的忘念-而不作攝受饒益之事 這樣子是犯輕的突吉羅罪 看壬二、釋犯所以 這個地方是說明犯戒的理由 為什麼不攝受暴惡犯罪眾生-這樣子是犯戒呢? 以下佛陀-親自講出這個理由出來 何以故? 非諸菩薩於淨持戒身語意業-寂靜現行諸有情所 而起憐愍心,欲作饒益 如於暴惡犯戒有情-於諸苦因而現轉者 為什麼菩薩他對於暴惡眾生-犯戒眾生加以放棄 是犯菩薩戒呢? 佛陀說非諸菩薩 不是說菩薩-單單只是去攝受這些 持戒清淨的-身口意清淨的眾生 乃至於他內心當中寂靜現前 寂靜當然-他有這種止觀的力量 來調伏他的煩惱 所以他內心當中-是一種寂靜相 意思就是說-菩薩所攝受的眾生 不應該只是單單於持戒清淨-內心有寂靜調伏功能的眾生 而生起憐愍-而生起種種的攝受饒益 而菩薩也應當對於內心暴惡-身口有犯戒行為的眾生 內心當中有種種的苦因 苦因就是有煩惱跟罪業 這是招感痛苦之因 有煩惱罪業的眾生-在內心當中現行的人 也應該生起憐愍之心 也應該以種種的方便-來攝受饒益他 這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受了菩薩戒 我們應該可以稍微回憶一下 你當初所發的願 說是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 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而不度化 也就是說在我們整個-廣大的菩薩道當中 來斷惡,修善,度眾生 你所度的眾生-當初你發願是沒有揀別 就是我們當初發願的時候 我並沒有說-我只度化善良的眾生 暴惡眾生我不度化 我們沒有發這個願 而且古德-在這個地方開示是說 菩薩他要面臨兩種眾生 一種是寂靜現行,身心調柔 第二種就是暴惡眾生 但是這當中 其實暴惡眾生-更值得你度化 為什麼呢? 因為他寂靜起現行-你不度化他 他死掉以後-他起碼不到三惡道 所以他來生-至少保存人天的果報 他還可以繼續在-三寶的境界當中 不斷的栽培善根-乃至於成就聖道 所以在整個度化當中-反而不是那麼的急迫 但是暴惡眾生可不同了 暴惡眾生-他內心當中有煩惱罪業 他遇到你的時候-你不加以開導來改變他 他馬上就到三惡道去了 他就要承受生命-很大很大的痛苦 所以暴惡眾生-在度化的因緣當中 反而更加的急迫 反而是更加的急迫 這個地方-如果我們對暴惡眾生 隨便加以放棄 這樣子的話就是犯了菩薩戒 這個地方-我們也簡單說明一下 當然我們眾生無邊誓願度 但是這個度-你要知道這個眾生的因緣 智者大師說眾生有四種 一種是根利遮輕 善根強,煩惱淡薄 這種眾生最好度化了-每一個人都想度這種眾生 隨便講幾句他就進步很快 有一種眾生是根利遮重 善根強-但是他內心煩惱也重 就是說有一種眾生-他在沒有學習佛法之前 他可能遇到一些不好的環境-不好朋友的誘惑 造了很多殺盜淫妄的事情 可能被監獄去關了 但是在監獄當中-他可能遇到了佛法 深深的懺悔感動-觸發他無始劫的善根 這種人開始精進的時候-比任何人都精進 這種根利遮重的眾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 他有煩惱,但他也有善根 他曾經因為暴惡的因緣-做下一些犯罪的事情 但是他善根現前了 這個時候你不應該-因為他過去的暴惡 而放棄攝受他 是這個意思 我們看辛二、明無染犯相 無違犯者:謂心狂亂 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 或為將護多有情心 或護僧制,方便棄捨-不作饒益,皆無違犯 這當中有四種的開緣 謂心狂亂 這個菩薩本身精神錯亂 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 廣說如前就是-出不善處,安立善處 也就是說這個暴惡眾生-你經常教化他 他反而產生一種輕慢心-不生珍惜 你暫時的不管他 這樣子他能產生慚愧反省-而加以對治 這個是開緣 或為將護多有情心 這個暴惡眾生-可能引起眾怒了 社會上所批評譏嫌的對象 我們身為宗教師-如果我們今天對他加以攝受 可能會引起廣大社會的譏嫌 我們應該要放棄這件事情 因為要將護多有情心-要考慮更多人的善根 或護僧制 你為了要維持僧團的制度 換句話說這個人可能是-犯到了僧團的共住規約了 你加以攝受他-就跟僧團制度不符了 以上的四種因緣 對暴惡眾生方便棄捨-不作饒益,皆無違犯 這個地方我再補充一下 就是暴惡眾生的攝受-除了他的善根以外 你還考慮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你跟他的因緣 所以我們在修七重因果 七重因果當然今天-我們對眾生生起大悲心 就是你跟眾生-先建立一個關係 就是說你觀察在無量劫當中 每一個眾生都做過你的母親 所以你應該平等的對眾生-生起救拔度化之心 但是這個心情 你要度化一切眾生的心-要付諸行動 宗大師說是有次第的 你要把這個心情-付諸行動有次第 第一個你先攝受有緣的-第二個攝受無緣的 第三個攝受惡因緣的 所以如果這個暴惡眾生-對你是有緣 你就可以攝受 他雖然暴惡,但你跟他有緣 你跟他講話他會接受 你看中國的皇帝隋煬帝 隋煬帝這個人是惡名昭彰 但是諸位知道嗎? 隋煬帝曾幾何時-是很用功的一個修行人 隋煬帝在沒有做皇帝之前-做晉王,晉王廣 楊廣 諸位知道嗎? 他做晉王的時候受過菩薩戒 跟智者大師受過菩薩戒 他受菩薩戒-智者大師還給他一個法號 叫總持 說大王宜遵聖教,堪稱總持 你身為大王-你能夠遵守佛陀的菩薩戒法 不得了,總持 總持以世間法總持佛法 當然對他的鼓勵 晉王廣他也回應-送智者大師一句話 說大師傳佛法燈,奉名為智者 大師傳佛法燈,宜成智者 所以智者大師這個智者-是晉王廣給他的封號 我看智者大師的傳記-他提到晉王很讚歎 就是晉王當初在親近-智大師的時候 他很多大事情-都是跟智者大師請教 而智者大師寄給他的書信 他貴為一個晉王 他看他師父的信-是跪著看的,是這樣子的 但是你看智者大師-他往生以後 他的徒弟就不像樣 晉王後來做皇帝 在歷史上說是隋煬帝-是把他父親隋文帝害死 有一點篡位的意思 當然他做皇帝-也沒有好好做皇帝 沒有好好的照顧百姓-放縱自己的私欲 在位也是很短就往生 我看了這段歷史我想 如果智者大師多活幾年-隋朝的歷史會有一點變化 就是說他這個人根性暴惡 但是如果有一個善知識-能夠攝受他 他還是有辦法-使令他善根現前 他的惡根不現前還是可以 當然就是說你跟他有緣的話-你跟他講什麼他聽得進去 這一條戒意思當然就是說 他雖然曾經暴惡過 他也可能現在還是煩惱很重 但是他跟你有緣-宿世跟你有緣 你對他種種的開導-種種的攝受,對他有幫助 那你不應該放棄他 當然即使說你跟他沒有緣 你也不應該-以嫌棄心,瞋惱心 你可以默默的祝福他 因為你跟他沒緣-實在很難度化 人跟人之間的因緣-是不能勉強的 你跟他沒有緣-你要刻意去攝受他 可能也是事倍功半 但是這條戒意思就是說 即使你跟他沒緣-你也應該對他釋放善意 但是你暫時-不採取行動也是可以 但是你千萬不能懷著-嫌恨心,瞋惱心來責罰他 使令他對三寶,對道場-棄捨而去 這一條戒就是這個意思 好!我們今天-就暫時講到這個地方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