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雲遊寺方】古坑慈光寺 | |
![]() 慈光寺外觀(牌樓) |
|
歡喜承佛志
堅心闢慈光 蓽路藍縷來時路 披荊斬棘承佛志 無常輾轉逆增上 慈光慧顯照大千 不經一翻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正是慈光寺最好的寫照,慈光寺座落於雲林縣古坑鄉的劍湖山頂,謙敬內斂的北方建築風格,輝映著人間的無常,訴說著承佛家業的堅忍精神,的確,慈光寺便是在圓教法師的慈悲大願下,雖是歷盡滄桑,卻以堅忍意志和勇猛精進毅然建設而成,更是一份歡喜承受的奉獻心量及一種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的毅力智慧,和心繫眾生決意弘法的悲憫,讓圓教法師在歷經寒徹骨之餘,猶能生出朵朵心蓮,秉持佛陀悲願,並引領慈光寺的僧眾歡喜奉行「施、量、忍、教」四箴規行,以渡過重重艱難,開闢慈光大道。 篳路藍縷來時路 早期的慈光寺是由慶妙老和尚所住持,民國五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由於慶妙老和尚深感年事已高,因而禮請圓教法師接任慈光寺住持。圓教法師為嘉義縣人,十三歲皈依新營妙法禪寺心田長老座下,曾就讀於屏東東山佛學院,宿根深厚,敏而好學,而其心量寬大,慈憫單純及果敢堅忍的大丈夫氣慨,也正是圓教法師為慈光寺開創嶄新史頁的立基。 慈愛眾生 行腳人間 再遠的路也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再長的歲月,也都必須歷經每瞬間、每分每秒的沉澱,萬事萬物都是從無到有,從來不曾憑空而來,圓教法師秉著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的精神,以穩健踏實的腳步,逐步演出慈光寺的艱辛開創史蹟。 把握當下,行一切善 慈光寺整建完成後,接下來的十餘年,圓教法師展開不停歇的宏法志業,法師意識到,為了廣度眾生,佛法必須深入每個角落,親近人心,融入世間,因而於民國七十四年,透過廣播電台開始講經弘法,以散播法音,廣結法緣,七十五年成立慈善會,救助貧苦弱勢,實踐佛菩薩慈悲拔苦的胸懷,七十六年開設慈光念佛會,以共修的方式,達到淨化人心,八十四年創立慈光合唱團,秉著弘法悲願,將真善美譜成樂章,引導人心昇華向善,並為雲林縣注入了一股人文藝術氣息,民國八十六年創建慈光文教基金會,更積極回饋社會,致力於教育、文化、藝術等多項社會公益活動。慈悲濟世的精神,帶動了地方宗教文化,默默救助雲林地區許多貧苦人士,並且不求公開,圓教法師藉由各種入世管道,遍灑佛法甘露,利益無數的眾生,同時也為慈光寺締造了前所未有的景緻。然而,修行要能更上一層樓,必定要經歷更艱難的考驗,哪一位高僧大德不是經歷大野洪爐千錘百鍊而成就。 世間無一物 不被無常吞 民國八十八年,毀天滅地的九二一大地震發生,法師從南部連夜趕回,凌晨四點走在山塌地裂的山間,這樣的崎嶇難行,彷彿又回到了當年艱困草創慈光寺的情景,圓教法師意識到:「一切又將從新來過了嗎」。 歡喜承擔 轉逆境為增上 揮別過往 破繭而出現新生 往後的規劃與設計,由於因緣不具足而歷經幾番波折,所幸在三寶的加持下,組成了一支專業的團隊與寺方嚴密配合,然而重建的過程總是繁複艱辛,但圓教法師秉持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理念,加以其悲憫寬大的心量感動了所有團隊人員,並使得大家團結一致,無私奉獻,因而工程進行得非常順利快速,期間為了要確立慈光寺道場的新風格,法師們更參訪了台灣、香港、大陸、日本的古寺名剎,以審慎周密的研商決議道場的面貌,最後以唐宋時期的北方建築風格定案,沒有華麗的雕樑畫棟,取而代之的是沉穩古樸的內斂莊嚴,寺內的規劃擺設,也都賦予新時代的人文內涵,突破了傳統的思考模式,呈現出另一種反璞歸真的「清雅祥穩」,整體設計可用智慧二字形容,讓人一進入到這個環境,自然沉沐於安詳、和諧、快樂之中。 慈光寺四字箴規「施、量、忍、教」 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是一份願心,一種感恩,及一顆歡喜心,讓圓教法師從無到有之間,帶領著寺眾,秉持著慈光寺的四字箴規「施、量、忍、教」的理念和精神,走過了一半的人生歲月,而慈光寺仍屹立不搖,且越挫越勇,佛說無生法忍指的就是堅忍和源源不斷的瀙潛能,轉煩惱為菩提,視逆境為增上緣,化業報為福報,這樣的悲心願力能成就一切、利益世間一切有情。 施--施惠眾生 佛為眾生說法,總是先稱讚佈施,捨己利他的佈施,與菩薩慈悲心行相應,菩薩的佈施是修集一切功德迴向眾生,從知識到教化,從物資到心靈,佈施是慈悲的第一步。 忍--堅忍意志 逆境來時,若生憤怒瞋恨,那才是真正的苦難,唯有安忍,能趣向佛道,成就一切試練,當下勇於承擔,以佛法智慧轉化心境,則無處不自在,則世間無忍可忍,這就是「無生法忍」的最高境界。 教--正法教化 「施教眾生」就是佛門僧眾累劫的願心承起如來家業,生生世世精進的佛心,轉動法輪,將佛陀的正法如明燈點亮,照亮世人,傳佈世間。 將此身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菩薩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情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發願渡脫一切苦難,而慈光寺「施、量、忍、教」的道路在人世中,肩荷安定眾生的如來家業,憂國憂民的入世情懷,扶貧濟弱,拔苦與樂,施教眾生,在在都是願心堅定的菩薩道。 慈光箴規 施量忍教 但願眾生得離苦 不為自己求安樂 |
|
慈光寺照片 | |
![]() |
|
![]() |
|
![]() |
|
![]() |
|
![]() |
|
![]() |
|
慈光寺活動照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