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梁皇寶懺--84
主講者:惠空法師

各位同學-繼續介紹梁皇寶懺
上節課講到-解冤釋結第九章
解冤釋結第九章-第二大段裡面
向六道眾生懺悔-向父母懺悔 向師長懺悔
向六道眾生懺悔-又分成三大段
其實後面還有一小節
就是懺悔身業 懺悔口業-以及懺悔意業
上節課懺悔口業結束-意業剛開始
這節課從懺悔意業開始
懺悔意業-也是分成二個部分
一是懺悔意地的-意涵精神及理念
上次講到有五個-具體一段一段看
第一個懺悔意地是說-滅身是由心造
今天我們的身口-之所以做了很多的惡業
毀害了我們的生命
這個根源是在於我們的心-推動而造成
我們看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請看到448頁
相與已得懺悔身口罪竟-次復應須清淨意業
一切眾生輪迴生死-不得解脫者
皆由意業結集牢固-十惡五逆必由意造
故佛誡言-不得貪欲 瞋恚 愚癡 邪見
後墮地獄受苦無窮
今日相與-共見心之驅役諸識
亦猶君之摠策其臣-口發惡言身行惡行
於六道中能招劇報-當知滅身事由心造
所以可以知道
這一小段的總結精神-就是最後這兩句話
當知滅身事由心造
所以這一段話-講得很清楚
我們道場一切法會的大眾
前面已經懺悔身業口業-已經圓滿了
下面開始懺悔意業
一切眾生在六道生死輪迴-而不能夠出離解脫
它的根源都是由於意業
意業本身非常的堅固牢固
它促使十惡五逆的生起-十惡五逆必由意造
都由意而發起而造出來
所以佛告誡我們
勸勉我們不可以貪瞋癡-貪欲 瞋恚 愚癡以及邪見
貪瞋癡邪見-整個合起來叫十使
加上慢疑就是六使
六使分開就是十使-就是根本的煩惱
貪瞋癡跟邪見在什麼地方-在我們的意裡面
在我們的心裡面
因為我們的心-有貪瞋癡邪見
所以造身口意惡業-果報就是墮地獄受苦無窮
今日相與-我們現在大家一起共同的
共見心之驅役諸識
我們共同的-都發覺了解到心
我們的心我們的意-趨使了我們的五根
我們的身口
亦猶君之摠策-就好像君王統領著百官大臣
意就像君王一樣-統領身口及六根
君王發號施令
所以口發惡言身行惡行-都是由於意地君王的發動
所以於六道中能招劇報
由意所發出來的惡念
貪瞋癡邪見的惡念-使得我們身口惡行
遭受到三途痛苦的果報
我們身心的摧裂破壞-都由我們的心所造
所以當知滅身事由心造-這是第一小段
第二小段
既然我們知道-一切的身口惡業由心所造
我們就應防護己心
看第二小段-懺悔當防護其心
要保護我們的心-不要起惡念
今欲改悔
先挫其心 次折其意-先當挫折心意的意思
把文字分開來講
何以故爾-經言制之一處無事不辦
當知潔心是解脫之本-淨意是進趣之基
三途劇報不來-惡道苦受不往

如來大聖一切智人-於身口意始得不護
況愚惑凡夫而不守慎-若不折挫未見其善
是以經云
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豈得不護
這邊講到
要把我們的心念-用挫子槌子把它敲斷
挫跟折把它折斷-挫就是槌子把它打斷
挫其心折其意
就是把我們不良不好的-貪瞋癡邪見的念頭消滅破壞
經言制之一處無事不辦
經上說我們把心安住-集中在一個地方
就能夠成就一切的事
所以潔心淨意-把我們的心清淨
心都是充滿-貪瞋癡邪見的意圖
所以要讓我們的心集中在一起-要讓我們的心能夠淨潔
這就是解脫-趨向善道的根源
所以說是-解脫之本進趣之基
也因為我們能夠潔心淨意
清淨我們的身心集中心意
所以能夠不墮入三途趣-就三途劇報不來
惡道-也不到惡苦道裡去
身口業粗容易排除
我們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
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
我們身口的造作行為-比較粗淺容易防範
可是心意裡面的貪瞋癡-很難除掉
要到佛如來大乘以後-成就一切智以後
身口意才可以-不用去防護保護它
菩薩都還會有細微的妄想-何況我們凡夫呢
而不去守-不去把它謹慎的防守呢
(10:04~10:32刪)

 

然身口業粗易遣-意地微細難除
身口業比較粗淺-所以容易查覺到
可以去防範過失
像殺盜婬妄惡口綺語-容易去注意
我們的行為語言-我們會反省容易
可是心意這種-微細的惡念難除
如來大聖一切智人-於身口意始得不護
況愚惑凡夫而不守慎
心念的不起惡念-要到佛的境界
菩薩還有意地的生滅流注
我們凡夫就更難-去防護到我們的意
其實在比丘戒裡面-它只算到身口
因為你心裡面-起的殺盜婬妄的念頭
你只要不做不講-基本上不算犯
當然也有過失-可是不是犯戒
表明了就是意很難防
若不折挫未見其善
我們如果不去-調整我們的心念
就不是好的因緣-最好的圓滿
所以經上說-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要防範我們的意-像守城一樣
怕敵人來進攻-要非常嚴密的
來保守我們的城池
守口如瓶-像瓶子一樣有蓋子不能打開
豈得不護-豈能不防護我們的心念呢
在修禪的禪法裡
也有提到必須要-防護六根 叫根利於戒
我們的心念
其實是在六根上-生起了一個善惡的差異
有的人會認為-意的防守很難很玄
其實這個問題-不要看得這麼的深密玄奧
其實講起來很簡單-平常的時候不要起惡念
不要起非份之念
我們心意比較老實本分-這就是防護意念
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就是把這個問題單純化-生活化
在我們生活中每一個念頭-我們都清清楚楚的
不起惡念-不去散亂胡思亂想
就是靜靜的心裡面-平平靜靜的
不要說惡念-連善念也不要有
就是靜靜平平的-這就可以了
這就是守意
這一條講完-懺悔當防護其心
我們看第三-意趨六情流轉時
我們的六根之所以造業-是因為意根的驅使
讓我們惡業纏綿輪迴生死
看下面
相與無始以來-及此一形
無明起愛 增長生死-亦能具足十二苦事
八邪八難 三途六道-輪回流轉 無不經歷
如是諸處受無量苦
皆由意業構起怨對-念念攀緣未曾暫捨
扇動六情馳役五體-輕重惡業無不備造
或身口不遂心增忿毒-更相殺害無憐愍心
若自微有痛養不可抑忍-比至在他唯恐楚毒不深
見人之過志願宣說-自有愆失不喜他聞
有如是心實可慚愧
我們來看這一段
我們大家可以去反省
從無始以來到現在-這個身體這個生命
都是由無明-十二緣起裡面的
無明緣行 行緣識-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入 觸 受 愛
由這個愛-無明 愛就是所謂的煩惱
無明是過去的煩惱-愛取是現在的煩惱
因為愛所以種種的追逐造作-就增長了生死
就具足十二緣起的-種種生死輪迴
乃至八邪八難-墮落三途六道輪迴不已
所以六道輪迴流轉-無不經歷
我們在三惡道-在六道裡面
都經過了這麼多的生死輪迴
如是諸處受無量苦
這一些地方-我們受了無量的苦
那裡來的
皆由意業構起怨對-念念攀緣未曾暫捨
今天輪迴三途六道根源-都是因為我們的意念
我們的意業-構起發起的仇恨怨恨
心裡念念去追逐攀緣-仇恨之事
未曾暫停-沒有停止過
搧動六情
心裡面的欲望-得不到就產生瞋恨
分不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而愚癡
於是就搧動我們的六根
眼睛要去看好看的-耳朵聽好聽的
舌頭要吃好吃的
身體要用好用的-好玩的等等
馳役五體
驅使著我們的軀幹-兩手兩腳
然後輕重惡業-重的惡業輕的惡業都去做
因為我們的身手去做
或身口不遂心增忿毒-更相殺害
如果不能夠滿足-身口的需求欲望
於是心裡面就起忿恨心-就殺害
一點憐憫心都沒有-就是你不滿足我 就殺
如果自己有一點點痛-或一點點癢就忍受不了
對於別人有一點點瞋恨-就希望他死得快
死得狠 死得慘一點-唯恐楚毒不深
見人之過
所以我們看到別人-對他有瞋恨心
就希望他痛苦一點-死得快一點 死得慘一點
看到別人的過錯-很高興就替人家宣揚
自願宣說
自己有一點點過失-就不喜歡人家講
人家一提到你就說-你怎麼老是講我的問題
事實上這種心
我們反省以來-感覺很慚愧
就是我們心的無明貪愛-所造成的瞋恨嫉妒之心
這是第三段
接下來我們講到-意地瞋心大道怨賊
又意地起瞋 大道怨賊
所以經言-劫功德賊無過瞋恚
又華嚴經云
佛子若起一瞋恚心-一切惡中無過此惡
何以故爾
起瞋心則受百千障礙
所謂不見菩提障-不聞法障 生惡道障
多疾病障 被謗毀障-生闇鈍障 失正念障
少智慧障 近惡知識障-不樂賢善障 遠正見障
乃至離佛正教入魔境界-背善知識諸根不具
生惡業家處於邊地-如是等障不可具說
這一小段講到
我們心裡面起了瞋恨心
修行佛道 行菩薩道-最大的怨賊是我們的心
經上說劫
劫就是搶走了-我們功德法財的賊
最大的就是這個瞋恚賊
華嚴經也說
如果修學佛法的佛弟子們-起了一念瞋恨心
就是所有的最重的過
為什麼呢-一念瞋心起 百萬障門開
我們起了一念瞋心-就會生起了無量無邊的障礙
為什麼呢
為什麼-一念瞋心起 百萬障門開
因為瞋是一種-對於眾生的一種隔離
對於眾生的一種傷害-一種負面的對立
我們形成了隔離-形成了負面的對立
形成了傷害
可能其中的對象-就有我們的父母師長
乃至種種的福德善根因緣-都被我們所隔離
負面對立所傷害的那一邊
因為為了要滿足我們的瞋恨
就會不顧一切不顧後果-不顧未來
去隔離對立或傷害-某一些因緣某一些事物
某一些眾生
最後連帶把自己的種種-善法因緣果報一起破壞掉
因為我們的瞋恨心-本來要破壞我們不滿的對象
可是善緣就隱含在-附帶的牽連
在我們所要迫害的對象當中
而我們沒有查覺 不顧及到-所以就破壞掉
所以-一念瞋心起 百萬障門開
確實是因為我們瞋念一起
所有的善的功德-都在這一念瞋心而破壞掉
所以說
一念瞋心起 火燒功德林
它的比喻就是說
心像火苗一樣的
我們的功德-像一個大森林一樣
瞋心就像火一樣-把所有的功德燒燬
就像火把樹林燒燬一樣
它後面就舉了很多很多的-善法功德的障礙
比方說
不見菩提障 不聞佛法障-生到三惡道障
很多疾病的障礙-被謗毀的障礙
生出來很愚癡-很闇頓的障礙
我們在報紙上-看到很多智障-都是前世惡業
失正念障
有的人發狂 精神病-就是失正念障
少智慧障
有的人學東西很慢-就是智慧不夠
近惡知識障
常常跟一些惡友-被一些不好的朋友所牽連
不樂賢善障-沒有辦法找到好的善知識
遠正見障
離開佛法-沒有辦法接觸佛法
乃至離佛正教入魔境界
佛教界有很多奇怪的言說-都是魔的說法
大家要有很高的警覺
離開善知識 沒有好的師長-好的善友來引導我們
諸根不具-有的人生下來有一些殘缺
或有的人家庭不美滿-有很多的問題
或生長在沒有佛法的地方-比如非洲或其他的地方
這些種種無量無邊的障礙-都是因為我們的瞋心
破壞了我們種種的善緣-或者一些善的果報
所以遭到這些惡的障礙-障礙我們生到善處
障礙我們聽聞善法
障礙我們修學佛法-修行解脫之道
這個障很可怕的
看下面最後一條-意地瞋惱幽深難測
意的瞋恨是大道之賊-我們怎麼去看待它
我等無始已來至于今日-應有無量無邊瞋恚惡心
乃至起瞋不避親族-何況六道諸眾生等
及其煩惱猛毒不復自知
但事不得為-心想則何所不念
若使得遂心意-則誰不被困
故天子一怒伏屍萬里
降斯已還 空自紛擾-鞭撻捶縛有諸罪過
當此之時何處應言-我依善誡 唯恐苦酷
不深不重-是意地惡 通於有識
智愚不免 豪賤共有-未嘗一日慚愧改悔
看這一段
我們大眾從無始以來到現在
每一個有情在心裡面-都有很多很深的瞋恚惡念
我們起瞋恨心的時候-不避親族
甚至會對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
我們的至親-起貪起瞋心
何況其他跟我們-沒有相關的六道眾生呢
當我們起瞋恨心的時候-自己不會察覺到
自己不知道自己-火已經燒到九重天去了
可是
但事不得為-心想則何所不念
我們瞋心-想要做一些壞事的時候
有時候你還沒有辦法-達成你做一些事情
你心裡面就想-什麼壞事你都想得出來
可是做-就不一定滿你的願
假設能夠滿你的願的話
你就會做出很多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心想則何所不念-若使得遂心意則誰不被困
假設能夠滿你的願的話
那麼可以說-什麼人你都可以去傷害
所以天子一怒 伏屍萬里
比如像這樣的理論之下
舉個例子
天子有權力-什麼人都要聽他的
所以做皇帝的一發怒
伏屍萬里-很多人都要死掉
我們的心念瞋怒-它是會發起很大的作用
如果你有這個權力
能夠滿足你的心念-滿足你的瞋恨心的話
那麼很多很多的眾生-都會受到你的傷害
所以它就舉了-天子一怒伏屍萬里的比喻
降斯已還空自紛擾
不是天子沒有權力的話
內心裡面種種的紛擾
種種的忿恨之心-種種的罣礙
鞭撻捶縛有諸罪苦
你就想要去迫害-你所瞋恨的對象眾生
打他 綁起來苔行-用種種刑法來懲罰
來發洩你的瞋恨心
那麼當此之時
你對眾生發洩你的瞋恨心-滿足你的瞋恨心的時候
你可曾想到說
我應該要依止要遵守行善-佛陀的教法 戒法
我不可以傷害眾生-我要不殺生不偷盜
不邪婬不妄語-不可以殺害眾生
有嗎-有曾這樣想過嗎
有這樣去思考過嗎-沒有
反過來-唯恐苦處不深不重
我們在起瞋恨的時候
就怕對於別人下手不夠狠毒-不夠重
給他的痛苦不夠深-所以唯恐苦處不深不重
是意地而通於有識
我們在意裡面的這種惡念-是涵蓋了所有的有情眾生
所有的有情-都有意地的瞋恨惡念
聖賢有智的人-凡夫都不免
愚智凡夫以下
有智慧的-沒有智慧的都不免
豪賤-位於尊貴的卑下的人都有
未嘗一日慚愧改悔
沒有一天想去起慚愧心-去改悔意地的瞋恚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
瞋恚煩惱意慮幽深
今天同在道場的大眾-我們反省
知道瞋恚的煩惱-在我們的意地
在我們的心裡面-它是非常的幽深 深重
雖復欲捨對境已發-動與惡俱念念相觸
何時當得免離斯苦
我們想要把它捨離的時候
可是一對到境-心念就會發起瞋恨心
念念都會-一直去面對這個境界
什麼時候才能夠離開-這個瞋恨的煩惱呢
大眾既知其罪-豈得晏然而不改悔
相與今日-懇到披誠懺滅此罪
宜各人人等一痛切
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所以我們知道
每個人在心境裡面-都有很深很深的瞋恨惡念
每個人都有
怎麼可以悠悠閒閒的-好像沒事一樣
晏然-好像沒事一樣很輕鬆的
而不去面對不去改悔呢
所以我們應該相與-大家應該互相很誠懇的
很誠意的來懺悔消滅-意地裡面的瞋恨
大家一起至誠地-五體投地歸依佛陀
以上這五段可以看到
反覆的強調-來懺悔我們的意念
而意念裡面-當然含了貪瞋癡三毒
可是為什麼在第四 五條-特別把瞋恨提出來呢
其實造惡業-最重要的當然是三毒
可是真正-去傷害眾生的是瞋恨心
瞋恨心是因為貪不得-所以起瞋恨心
瞋恨心是因為愚癡-不了解事物
所以起瞋恨心
所以從這個先後的次序
作為造惡業的主要動能-以瞋恨心為主
所以惡業的根源-主要最親近的根源是瞋恨
當然再往前推的源頭-是貪欲跟愚癡
愚癡的前面就是無明
所以煩惱有先後的差異
所以在懺意地的理論裡面-特別強調了懺悔瞋恨
主要就是
瞋恨是作為惡業發動-最重的動能
這一段懺意地的意涵
講到這個地方
再提醒各位-上節課的特別告訴各位
在解冤釋結裡面
它分成了很多段落-要我們懺悔
可是每一個-懺悔具體的行動之前
都要說明懺悔的意涵
像這一次懺悔意地的時候-它也花了很大的篇幅
這一節課到現在為止
就在說明為什麼要懺悔意地
意地的煩惱-乃至意地的瞋恨心
它對我們生命
在生死輪迴中間的影響-一個重要的關鍵何在
這是我要提醒大家的
下面看我們行懺法-懺悔裡面
第一個就是總懺意業-總懺意地的罪
接下來懺貪瞋癡三毒-分成兩段
先看總懺-在458頁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無量無邊自在力
受某等今日向四生六道-父母師長一切眷屬
懺意所結一切怨對
若對非對若輕若重-已結之怨願懺除滅
未結之怨不敢復結
仰願以三寶力同加攝受-哀愍覆護令得解脫
某等-從無始已來至于今日
以意惡業因緣
於四生六道-父母師長一切眷屬
結諸怨對若輕若重
今日慚愧發露懺悔-一切怨對願乞除滅
這是總懺業
前面已經講完
懺悔意業的理論-懺悔意業思想意涵
現在就具體的懺悔意業
這一段總懺意業-它不長
就是在這裡面-再提醒各位
前面向父母師長-六道眾生懺身業懺口業
這五段-每一段在具體懺悔之前
都有以三寶力攝持-一切六道眾生來到會場
向他們當面親自懺悔-這邊就沒有
這是比較特別的
其他的每一段都有-這邊就沒有
不過它仍然提說
一切三寶以慈悲力-無量無邊自在力
向四生六道懺悔
乃至包含了-父母師長眷屬等等的
雖然它沒有-我們仍然等同視之
由三寶請所有的四生六道-父母師長一切眷屬來到會場
接受我們的懺悔一樣
或者什麼因緣-它的精神是如此的
看下面
懺意業所結一切怨對
懺悔意裡面所結下來-所種下來的
所產生-所有的怨仇怨對
若對非對-對就是仇恨
有仇的沒有仇的-輕的重的
已結之怨願懺除滅-未結之怨不敢更作
已經產生 發生的冤仇-希望懺悔清淨消除掉
還沒有結的-還沒有發生的
不要再結-不要再發生 不要再作
仰願三寶力-同加攝受哀愍覆護
希望以三寶力攝持-哀愍我們
令得一切解脫
我等眾等-從無始已來至于今日
以意惡業因緣
於四生六道-父母師長一切眷屬
結諸怨對若輕若重-今日慚愧發露懺悔
一切怨對願乞除滅
這是懺悔-先總懺意業
然後意業裡面三毒的根
看下面
第一個就是貪 貪心
又無始已來至于今日-依三毒根起於貪心
第一個先總說三毒根-再來講貪心
因於貪使起於貪業
若幽若顯盡空法界
他所有物-起於惡念 我當取之
乃至父母物師長物-眷屬物 一切眾生物
諸天諸仙物-如是等物皆念屬己
如是罪惡無量無邊-今日懺悔願乞除滅
貪是去劫奪他人的生命-或是生命所屬的資生物
這裡面比較著重-就是資生的物品
包括有情眾生的色身-我們也會貪
貪以後會起其他的-殺盜婬妄的過失
資生就是-讓我們生命保持一些財物
若幽若顯
幽指鬼神-顯指我們現前的眾生
所有他們的物品-我們都想要把他佔為己有
別人的東西-我們不可以拿
別人的東西-不是我的東西
沒有經過別人的同意-不可以輕易的動
所以乃至諸天諸仙-我們都想要佔為己有
這些過失就是貪-應該要懺悔除滅
這是貪心
下面看瞋
又無始已來至于今日
起於瞋業晝夜燒然-一時一刻無暫休息
小不適意便大恚怒-取諸眾生種種惱害
或加鞭杖或復沈溺-乃至飢餓懸縛幽繫
如是瞋罪無量怨對-今日懺悔願乞除滅
我們的瞋心晝夜燃燒
所以大家要常常的-反省我們的心念
它面對什麼樣的境-會起什麼樣的一種情緒
我常常說懺悔的法門-是最普羅大眾的一個方法
就是面對我們的惡業-我們很誠摯地承認
而且發願發心不再去造-這就是懺悔
可是懺悔重點是-我們能不能夠控制心念
所以要常常的反省-去看我們的心念
讓我們的心能夠平息下來
讓我們的心-不要再造作所謂的三毒
所以說晝夜燃燒-一時一刻沒有停止
然後有一點點的
不順我們意的時候-便大瞋恚
取諸眾生種種惱害
這就是說明-後面是用
取諸眾生種種惱害-或加鞭杖或復沈溺
這些傷害眾生的具體行為
來突顯我們瞋恨的發動-瞋恨的種種嚴重的行為
因為你瞋恨的心情裡面-很多人看不到
怎麼樣去表現瞋恨心呢
就是面對眾生種種的傷害
就在這邊講到-鞭打眾生
或是把他淹死-或是不給他飯吃
或者把他吊起來打-或者把他關起來
這個寫的好像還很客氣
古人的刑具-拔指甲幹什麼的 不得了
這叫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死也不讓你死
你說死了就好了-不讓你死
這就是瞋恨-所以瞋毒
我們在懺悔意地的理論裡面-特別強調瞋
因為瞋它才會作為惱害殺害-毒害眾生的一個動能
看下面癡
又無始已來至于今日
隨逐無明起於癡業-無惡不造
無有正慧-信於邪言受於邪法
如是癡業-結諸怨對無量無邊
今日懺悔願乞除滅
這個癡就是-不明事理 搞不清楚狀況
癡就是因為分不清楚事實-沒有正確的分別
正慧是分辨清楚
你的思想不能夠分清楚-什麼是正 什麼是邪
什麼是對 什麼是錯
你就接受錯誤的這一面-就起了貪心 起了瞋心
根源就是愚癡-愚癡的最根源就是無明
所以十二緣起裡面-最根本的就是無明
大家對於佛法的了解-要深入去探討
那麼就要對於十二緣起-從無明所開展出來的
行 識 六入 名色 觸-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
這個循環有深刻的認識
眾生要解脫生死
必須要面對-我們的煩惱跟無明
今天講到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