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圓覺經第52集
主講:惠空法師
各位同學早
今天介紹圓覺經最後一章-圓覺菩薩章
上一節講到
圓覺菩薩章是圓覺經正宗分-十一章裡面的最後一章
是三根修證九章裡面的-下根修證
這一章主要有兩個議題-道場的修證及三觀的前行
在道場修證的部分-上節課談到三期安處道場部分
上一節的部分-再唸一遍
請翻到第60後頁最後
善男子
一切眾生 若佛住世-若佛滅後 若法末時
有諸眾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
若在伽藍安處徒眾-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
若復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
若立長期 百二十日-中期百日 下期八十日
安置淨居 若佛現在-當正思惟
若佛滅後 施設形象-心存目想 生正憶念
還同如來常住之日-懸諸幡華 經三七日
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求哀懺悔
遇善境界得心輕安-過三七日 一向攝念
上一節講到
下根的行者在道場裡面-嚴飾道場
經上提出兩點
上次說過宗密大師提出
離垢穢菩薩所問禮佛法經-有八種法事
一供養 二讚佛 三禮佛-四懺悔 五勸請
六隨喜 七回向 八發願
圓覺經只提了兩個-禮佛跟懺悔
【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求哀懺悔
遇善境界 得心輕安】
善境界就是屬於感應
禮佛懺悔以後-就會有所感應
打一個比方-古人有一句話
菩薩清涼月 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 菩提影現中
菩薩有如天空中的明月-常遊畢竟空
眾生的心性像水一樣
只要心清淨-沒有煩惱業障的塵垢
菩提影現中-月影就現在水面
所以也有一首偈子-千江有水千江月
就是說明水如眾生的心-只要心清淨水就影現
月只有一個-可是可以影現萬川
說明佛菩薩不動本座-十方感應的道理
所以在道場禮佛求佛的加持-佛就給我們感應
所以遇善境界得心輕安
懺悔過以後
內心的煩惱惡業消除-能夠得到身心的輕安
【過三七日一向攝念】
這句話就是說明-在三七道場中間
頭二三七日是屬於一種前行-就是禮佛懺悔
過了三七日以後-開始一向攝念
開始要以法性為真實
宗密大師叫會緣入實
謂初以塵心麤重-令託勝相為緣
相既皆虛 誠宜入實
攝念者 論云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
乃至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
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
宗密大師的解釋意思是
初修行的人因為心比較鈍
很難一下子契入所謂的空觀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
要以佛像以佛的名號-以身禮佛使身心安定
消除身心粗重的躁動煩惱
經過三七日禮佛懺悔以後-身心的粗重稍微的減輕以後
再使心攝念到正念
所謂正念就是-無相之念 唯心之念
宗密大師引用起信論說-把心攝念回來
起信論說正念-就是指無相
一切法無相 名之為正念
一切法唯心所現-名之為正念
所以即使是-在道場的加行裡面
還是必須要以-無相的空觀為禪觀的主體性
接著下面有一個問題
就是在三期當中-上期中期下期
如果結期還沒有結束的時候
碰到了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的期間
也就是三期與結夏期間-相重疊的時候怎麼辦?
下面這一段經文-談到這個問題
結論就是
現在以圓覺經三期的修證-為依據的修行
是修的大乘法
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的-九十天夏安居是聲聞乘的法
所以今天依大乘的結戒修法-就不管小乘的夏三月安居
時間結束之後-不管夏安居可以離開
結論就是這樣
來看這一段經文
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
心離聲聞不假徒眾-至安居日即佛前作如是言
我比丘 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某甲
踞菩薩乘 修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
平等性智涅槃自性-無繫屬故
今我敬請 不依聲聞
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
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繫徒眾
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
過三期日 隨往無礙
這邊說假設結夏的時間以後-到三月安居
這時在修上期一百二十天-中期一百天
下期八十天當中-還沒有圓滿結束時
已經到四月十五-結夏要開始 怎麼辦?
於是我們就到佛前
宗密大師講
入眾安居則乖誓約-作念結夏又雜觀心
如果我跟隨著聲聞的戒法-作九十天的結夏
就必須要跟著大眾一起作息-要羯磨 懺悔 作務
我大乘的禪觀就會荒廢
如果這時我不跟著作務
既然參加大眾的結夏-又不跟著作
就破了結夏的規定
兩邊就很難協調好
佛在講圓覺經的時候-就預想到會有這種問題
就說明清楚依大乘法修行-就不管小乘結夏的約束
心離聲聞 不假徒眾
今天修行是以菩薩法安住的-離開聲聞教法所以不假徒眾
到了安居的時候
自己在佛前作這樣的陳述
我某甲
踞就是依照菩薩乘-修圓覺之法
寂滅行就是-不修聲聞乘的四諦行
而是修大乘的圓覺行
【同入清淨實相住持】
我們的法是實相法
它跟現前的安居法不一樣
【以大圓覺 為我伽藍】
聲聞的教法是以別界
我們作法指東西南北-到哪裡為界
在這個範圍之內-不能夠出去
這叫別界-這是安居的空間
可是修行圓覺法是以法界-的圓覺心為我安住的伽藍
所以以大圓覺 為我伽藍-身心安居
【平等性智 涅槃自性-無繫屬故】
結夏的時候
比丘僧必須要依-現前的大眾僧作法
比如現在要結界-最少要四個比丘來作法
在界裡面要懺悔要作羯磨-必須要四個比丘以上作法
這時就有所謂的眷屬
一個個的比丘僧-為他的依據
這就是眷屬
可是我以圓覺法的時候-不是我現前的五蘊身心
是以平等性智的涅槃法性-寂靜的
所以不像是聲聞乘-要四人成僧
這是平等性智-沒有所謂現前的我人相
所以用平等性智來代表
平等性智是由第七識的-我執末那識轉成的
特別標舉平等性智來說明
我跟四人成僧 以五蘊為我-凡夫的假我不一樣
今我敬請 不依聲聞
我不跟聲聞乘一樣-以比丘僧為我的眷屬
常與十方如來即大菩薩-三月安居
以十方的諸佛以及菩薩-作為安居的眷屬
【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繫徒眾】
我不是修小乘的涅槃-是修無上的妙覺因緣
不繫屬徒眾-不跟聲聞乘的大眾僧一起
宗密大師舉了八點
說明大乘修法-與小乘的安居不一樣
第一【所依不同】
小乘所依的空間-是由作法所安立的標界
由標界所圍成的一個別界-一個界線 這是空間
大乘是以清淨的智性-圓覺法性為安居的場所
這是別界跟圓覺的差別
第二個【假實異】
聲聞乘是事實的-在生活運作的安居叫定實
實實在在有一個大眾的安居
菩薩乘是示現-是虛幻的
第三個是【住持異】
一個是安住的世法-大乘是安住實相
【結安異】
結安是完成安居行動的儀式
聲聞乘要對首以上的作法
對首或是作法-來形成安居的儀式
大乘只要在佛前-自己稱念就可以了
【成安異】-成安是能夠完成安居
就是身不可以出這個界
大乘是心不可以離開-自己所安立的法性心不起念
【失安異】-判定違背安居的差別
離開界就是破壞安居規矩
大乘是心裡面違背-自己所設定的願力失念
第七【還界異】
出去藉辦三寶事的時候
能夠在限定的時間之內-回到界線叫還界異
這是聲聞乘
大乘是心念一直保持-在圓覺的法性中而能夠覺悟
【所期異】
聲聞乘所標舉要達到的-是證得阿羅漢果位
圓覺是要證得到-無上的菩提果位
小乘跟大乘的教法-有這麼多的差異
經上的問題講完
來看所引申一些-實際上佛法的問題
佛法有所謂的-大乘佛法跟聲聞乘的佛法
也有所謂的-聲聞戒跟菩薩戒的差別
在中國的佛教-有一個很大的衝突點
就是中國佛教是-以聲聞乘的戒法為主體
而以大乘的教法為主體
如果看南傳的佛教國家-像泰國 斯里蘭卡 緬甸
是以聲聞乘的教法戒律為他們的戒律
他們卻以聲聞乘的教法-為修行實踐的依據
所以這樣一個修行過程中-沒有衝突
可是中國佛教實行戒律時候-是按照聲聞乘的戒法
要修行的時候-又依據大乘的教法
這樣就有差別
歷史上唐朝百丈禪師
曾經對這個問題-作過一次的革命
所以從達摩祖師到六祖以來
一直都是-住在聲聞乘的律院裡面修禪
就感到住在聲聞乘的-律院裡面修禪不相應
認為這樣下去-大乘的禪法會受到限制
沒有辦法弘揚開來
就對戒律作一個革命-別立禪院
脫離聲聞乘的約制-另外立了一個禪院
自訂了一套清規
所以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的因素
就是因為對於聲聞乘-的戒法作了一次革命
百丈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
可是出家人是不可以耕田的-不可以作務的
他卻是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
從百丈以下一直到清朝
中國所實行的-都是清規而不是戒律
在這一點上面要去思惟
中國佛教大乘教化的內涵
如何能夠適應-所謂聲聞乘的戒法
歷史事實上聲聞乘的戒法
在中國佛教流傳當中-有維繫僧團的功能
這個不否認
可是事實上-中國的佛教在某一個角度講
其實在某一個部分-虛減了聲聞乘戒法的內涵
這問題落實在今日來看
到了清朝到民國初年時-由弘一大師提倡戒律
後來到了台灣
有濟濤律師-廣化法師等等提倡戒律
讓大家能夠對於佛教-有一份新的信仰
固然是好事
可是也看到
事實上在台灣佛教-或現在的大陸中國佛教
還是人間佛教為重要的主流
縱使不是人間佛教的道場
也不一定能夠-完全地奉行聲聞乘的戒法
為什麼?
因為兩百五十條戒裡面
有很多是屬於佛陀-在印度時代所制定的戒法
是根據印度時代的文化-老百姓的威儀 生活
國家的制度而制定的
它是一種應化於世間的作務
可是隨著時間空間的遞移
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政治經濟文化風俗都在改變
而在歷史中間不同的國家-也適應了不同的制度
一定有不同的戒律風貌
這些歷史上不同地區的-戒律風貌流傳下來以後
就會對於後代的僧團-產生影響
歷史的因素以及時間的因素-空間的因素加起來
來看現在的中國佛教
台灣有兩千多個寺廟
真正目前能夠以百分之一百-印度的戒律為奉行標準的
可能不到百分之一二個道場
兩千個寺廟
有沒有三四個道場是說
我是奉行百分之一百-印度戒律的
很難
這就說明戒律-在現實的僧團的制度當中
確實有一些必須要去適應時代的因素
可是有一點
我們適應戒律的尺寸-到底是什麼地方?
你說我退一分-請問
別人說-我退兩分比你退一分
就差很多?-就不可以了?
你說-我退兩分
那麼又要說我退三分-就比你退兩分又差一點?
又不可以了?
你說我退三分
我說我退四分-我比你退三分又差一點?
又不可以了?
所以這個東西說-一定要列一個標準很難
如果以今天而言
要一百分之一百的按照-印度的戒律來實行
相信台灣的佛教-中國的佛教勢必很難適應
在這一個問題之下
必須要對戒律-作一個深入的探討
今天只因為這樣的因素
經上提出大乘的修證與-小乘的戒律確實會產生衝突
經上一個直接的說明
就是按照大乘的修法-小乘戒律擱一邊
它結論是這樣
所以順著經文的意義-順便提出這個問題請思考
你說惠空法師-後面的問題?
後面的問題-請多想一想
下面一個問題
最後有一句話
若彼末世修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
【非比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修行時會有一些相應的境界
如果境界跟所修行的不相應
不是修行所預期的-那麼不可以執取它
有一些境界感應-不要理它就好
不可以執取
看下面這一段
就是道場加行這一章裡面-有兩個重點
一個就是前面所說的-道場修證
第二個就是三觀前行
在威德自在章裡面-所講的三觀
前面講一向攝念-就是指三觀的前行
攝念是要依照三觀來攝念
因為三觀直接的修很難
就舉出一些入手的方便-再把標準降低
給根性鈍的人一些方便-一個台階給我們跨上去
所以就有這一章的加行-也就是前行
就是還沒有辦法-修威德自在的三觀
就可以按照道場加行這一段-所講的三觀前行來修
看這一段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
先取至靜 不取思念-靜極便覺
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 覺亦如是
第三個是禪那來敘述
第一個是奢摩他行
奢摩他是以-修無相無念為它的內涵
所以叫取靜為行
如果要修奢摩他-剛開始的方式就是取靜
讓思惟寂靜下來不起思念
不起思念-就是一種修止的方法
很多的法門-都有不起思念的方法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以後念破前念
看前面取什麼念頭
就用後面的念頭-把它破除掉
再看起來的念頭是怎麼樣-就把它破除掉
這個跟永嘉禪看念頭-其實是一條路上的
後念攝前念-或者後念破前念
或後念看前念-其實旨趣是一樣的
後念看前念都是把前面-浮起來的妄想心銷融
因為念像瀑流 流水一樣-一直的相續下去
只能夠慢慢地把它銷融
一次一次不斷地-用後念來消前念
慢慢地所現起的念想-就會清淨
透過這樣長久的-後念觀前念
後念破前念-後念看前念
淨除心念的妄想執著
最後的心念就慢慢地-沈靜下來達到止息的層次
清念的止還有很多學問
這一邊的止馬上轉到靜
靜以後馬上轉到-叫靜極便覺
問題就在於靜極便覺-轉換的過程
怎麼從靜轉到覺?
這是在每一個禪法中-要去思惟的重點
我們說修止-很多的法門都是修止
為什麼其他的法門
不會從止當中就轉到-叫靜極便覺這一句話?
也就是在止的過程當中
方向是到達心的寂靜
還是要去開發-心中的覺性的差異
永嘉禪法特別在奢摩他講到-以惺惺為主 寂寂為輔
就是告訴我們
修習止行重點-不是在把心靜下來止下來
重點要把心中的覺性-開發出來
所以會有惺惺為主這一句話
所以在圓覺經的奢摩他
跟在修永嘉的奢摩他-惺惺為主的理論是一樣的
在止息妄想-止息心念的當下
心就慢慢地產生覺悟的特質-心慢慢地就轉成了覺
心一直靜-妄想一直銷融銷融的當下
妄想就轉成覺性
妄想完全止息的時候-心整個就轉成了覺性
所有的心念-乃至身體
乃至外面的山河大地-全部轉成心
全部轉成心-也全部轉成覺性
才會有下面這一句話-靜極便覺
【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
身心的寂靜一直靜-這時候身寂靜了
身怎麼寂靜?
就是沒有身體-五蘊身心的感覺
不但沒有五蘊身心的感覺-也沒有了山河大地的感覺
一個山河大地的感覺沒有了-十方的山河大地感覺都沒有
這時候身心就-身靜 正報靜依報也靜
可是有一點-不是只有靜
所以講覺亦如是-靜當下就是覺
這就是圓覺經奢摩他的要點
不是只有靜-是要由靜達到覺
這就是禪法的差異性
所以當靜的能力-靜的禪定力量
因為你的覺性了知-一切山河大地都是你的覺性
為什麼?-因為唯心所造
一切身心都是-由我的清淨覺性所顯現的
眾生也是我心內的眾生-眾生是我心內的覺性的眾生
所以眾生起念-就是我心內的覺性在起念
這個時候的我-已經就是整個的十方世界
所謂的十方世界-不是十方世界
十方世界就是我-我就是十方世界
這時候的眾生不是眾生-這個時候的眾生就是我的心
我的心就是十方世界的眾生
這才是真正的佛法-這才是真正的禪觀
這才是我們今天-出家修行的目標
要不然出家-這麼辛苦幹什麼?
只是為了守那個戒律?-出家只是青燈古佛?
不能夠眼睛看好看的-不能夠吃好吃的
必須綁得像個罪犯一樣?-不是的
出家的目的是為了要解脫-不是為了要束縛
什麼叫解脫?
解脫就是這樣子
因為解脫不是受制色身-才叫做解脫
所以才能夠十方世界就是我-我就是十方世界
這才是真正的解脫
學佛不要學到死於言下
不要學到好像這個也不動-那個也不動
這才叫學佛?-不是
那是告訴你-不要往那邊走
往那邊走你的心會散亂
重點不是告訴你-不要往那邊走
重點是告訴你-心會散亂
只要把心收攝起來以後-有沒有那條線不重要
心收攝起來以後-山河大地都沒有
還有那條線?
眾生跟我之間差別都沒有了-還有那一條線?沒有了
學佛不要學到變成槁木死灰-錯認佛法的本意
然後這時所有的自我身心-以及眾生完全的交合融合
這才是圓覺經的本懷本意
在這個地方看到圓覺經-一個修行禪定的契入特質
最後它再提示到一點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不可取】
除了這樣的理論-所開展的境界以外
其他的境界不要去執著-不要去牽扯
所有禪法都非常關注到-與這個禪法所相應的境界
才可以安住 才可以進取
離開了所相應的境界-一概不可以執取
因為那個都可能是幻境-或者是魔境
這一節課講到奢摩他的前行
先講到這邊-下節課繼續
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