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圓覺經第39集
主講:惠空法師

各位同學大家好
這節課繼續介紹-威德自在章裡面的三觀
這一章是屬於中根修證
中根修證的第一章
威德自在章提出三觀的思想

在上節課裡面用-天台的三諦思想
用瓔珞經以及天台的三觀
跟圓覺經的威德自在章-三觀作
比對
加上華嚴的法界三觀
還有介紹一部份大乘止觀-三觀的思想
上節課談到大乘止觀
慧思大師作大乘止觀-是以如來藏契入的
從唯識的分別性 依他性-圓成性三性
作為契入法性的方便
上節課談到分別性
現在介紹依他性
把依他性的文字唸一下
它這個三觀都是從觀入止-一般是從止入觀
大乘止觀比較特別是觀入止
我們看
所言觀者
謂因前分別性中-止行知法無實故
此中即起解一切五陰六塵-隨一一法悉皆心作
但有虛相猶如想心所見-似有境界其體是虛
作此解者即名為觀

這是觀-下面
心似所薰之法顯現-猶如熱病因緣眼中自現空華
然此華體相有即非有-不生不滅
我今所見虛法亦復如是
唯一心所現有即非有…
如是緣心遣心知相本無-故虛相之執即滅
即名從觀入止
這一段依他性的先起觀後-從觀入止
這一切法在依他性的時候-都知道它不真實
就不執取這些法相-這個法相就沒有了
不執著它真實的-真實的執著沒有了
可是法還在那個地方
於是就觀察-這一切境界都止息的
它就是我們的自心-由我們的心所現的
譬如眼前這個茶杯桌子
這一切法都是由我的心-現出來的真實
所以這邊講
一切五陰六塵隨一一法-皆是心作
所有一切法皆是-由我心現出來的
但有虛相-只是虛的 都是我的心
這是觀
止就是這一些法-既然由我心現出
它就不真實-所以把它觀成沒有
所以緣心遣心知相本無-故虛相之執即滅即是止
所以知道這一切相是-由心現起來的是觀
知道這個相沒有-相的執消掉以後這是止
理論其實很清楚

不管是依他性-不管是分別性
它們都是從觀入止-先觀後止
在這一點上是共通的
先說共同處再看相異處-就會把兩觀的定位抓住

先觀分別性-觀這個法不真實
依他性也是觀心所現的法-不真實
先觀所起的法不真實-這就是觀
兩個止
依他性的止跟分別性的止-都是這一些法相銷融

依他性是以後念破前念-依此解故執心止息
即名從觀入止也
執著法是真實的這個心-止息掉 沒有 不執著
這就是從觀入止
依他性是緣心遣心知相無本-故虛相之執即滅
這個相滅掉-所以是止
分別性是執著的相沒有了-依他性的止也是這個相滅掉
分別性的觀跟依他性的觀-都是這個相是虛妄不實
是假的

依他性的止跟分別性的止-是相沒有了 止息消滅掉
這是它們共同的地方
如果這樣-那兩個觀就一樣了?
它的不一樣點要抓住-不一樣點在什麼地方?
分別性所觀的虛妄-或者是觀這個相消滅
它的立足點是在法執-有一個真實的法的執著
依他性觀相是虛妄的-虛妄的相銷融掉消滅掉
這個相不是一個真實的法-它是心
依他性跟分別性的差異點是-分別性是法 依他性是心
這就是兩觀的差異點
分別性的時候是-現前凡夫一般的法執為基點
依他性已經到了了知這一切-的境界相都是唯心所現的
以心線為基準起點
這就是二觀的差異-這樣兩觀的同異就清楚了
接著這樣的思維來看真實性
分別性是以法執作為-觀的一個基準點
依他性是以心作為基準點-真實性是用淨心作為基準點
這樣三觀就清楚了
分別性是對於現前凡夫-所執的法把它銷融掉
依他性是站在唯心所現的-這個心
這個心是指賴耶的污染心
賴耶所幻現的這些心相-從這個基準點去入觀
真實性是所有一切的境界-都根據淨心法性現起來的
它所觀察的對象是-清淨的淨心
清淨的淨心的本質是什麼-以這個作為觀察的對象
它裡面的文字講
所言觀者
因前依他性中止行-知一切法有即非有故
所以此中即知一切法-本來唯心心外無法…
此心之相何者是也
為無前二性故-即將此無以為心耶
為異彼無外別有淨心耶-作此念時即名為觀
說一切是唯心所現的
所以唯有此心-此心就是淨心
清淨的真心是無前二性
無依他性 無分別性那個無-還是另外有一個清靜的覺性
這樣去思惟淨心的體-這就是觀
何得以此無法為淨心也
作此念時執無之心即滅-則名為止
把無心-無前面分別性依他性的心
把這個無心消融掉-就是止
這是真實性的由觀入止-所觀對象是以清淨心為對象
把清淨心-由前面的無二性
無分別性無依他性的無心-銷融掉
就進入到清淨的覺性
因為真實性一旦進入-清淨的覺性
這裡面還有很深的理論
在大乘止觀裡面-有四重的敘述
我們不是講大乘止觀-就把要點敘述一下再說明
分別性是以虛妄的法-為觀察的基準對象
依他性是以賴耶的染心作為-觀察的基準對象
真實性以淨心作為基準對象
這樣的觀察過程到後來-再來看清淨的淨心
能覓淨心者即是淨心
設使應生分別亦即是淨心-而淨心之體常無分別
作此解者 名為隨順真如-亦得名為止門
久久修習無明妄想習氣盡故-念即自息名證真如
亦無異法來證-但如息波入水
即名此真如為大寂靜止門
這裡講到
即證真如-證真如只是證到空性而已
如果就這邊而言-只是進入到空性
到這邊為止可以說都在-真空絕相這一邊
它剛剛講到-淨心之體常無分別
到這邊為止都是在銷融妄執
能滅淨心者即是淨心-設此分別也是淨心
淨心之體實在沒有分別
這樣久久薰習妄想習氣淨故-再慢慢地進入證入真如
所以到此為止都是在-掃除一切的分別性
到這邊為止都是從空邊講
可是空其實含有
所以天台宗講-一空一切空
空攝有 空也攝中
這就是為什麼在圓覺經的-奢摩他裡面可以攝到幻有

一空一切空 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
這是天台的思想
到這邊為止都還是空-可是到後面又開展了有
所以真實性又提到了禪那-就是中的思想
在空中同時攝有
看後面接下來說
復以發心已來觀門方便-及以悲願熏習力故
即於定中興起大用-或從定起若念若見若心若境
種種差別 即是真如用義也
真如用義-用就是緣起
所以說興起大用-觀門方便及以悲願力故
這就是用 就是緣起
所有念心想以及一切境界-都是用
在真如性中不捨大用-與禪那相應 與中相應
就是雙照空有
後面也講到
能夠分別而常體寂-常體寂而緣起分別
這就是雙照空有的最後
最後把它定位到-緣起而寂 寂而緣起
這個是大乘止觀的思想
可以看到大乘止觀的思想-又是不同角度的契入法性
這也是一種三觀
不過這個三觀跟前面的-天台三觀以及圓覺經
大乘的止觀比較像-圓覺經的
奢摩他
圓覺經的奢摩他是直接-破除一切的根塵身心
最後能夠在寂靜中間現起-諸佛佛心來入我身
就好像在定中-興起大用的道理是一樣
所以很像圓覺經的奢摩他
大乘止觀的三觀-就介紹到這個地方
再來看永嘉大師的三觀
基本上永嘉大師的三觀是-比照天台的三觀來展開
可是在方便上面-不全然等同於天台的三觀
理論上的架構是-根據天台的三觀來開展的
譬如奢摩他是與空相應-這個沒有問題
毗婆舍那那是把一切的境-妄境銷融成智慧
這是永嘉大師-禪觀思想的獨
特點
就在於把一切塵境-轉成為智慧
可是要說明是
奢摩他毗婆舍那
永嘉大師的禪觀最獨特點-是把一切塵境轉成智慧
毗婆舍那思想所轉成的-智慧的體性仍然是屬於空
仍然是屬於空性這一面
按照道理講
毗婆舍那應該是觀-應該是從觀法相的緣起
可是事實上-永嘉大師的毗婆舍那的觀
是把一切的妄境境界-轉換成了覺性的空慧
它的觀還是在空性這一邊
這是永嘉大師的禪觀獨特點-最特異的特色在於此
到了禪那有敘述到-它是屬於雙照雙奪的部份
不過理論上是可以這樣開展
所以在理論架構上面
到了禪那優畢叉的部份-開展了雙照雙遮
可是永嘉大師的主體-奢摩他
毗婆舍那部份
基本上還是屬於空的系統
為什麼?-要說明的是
因為大乘止觀以及-永嘉大師的永嘉三觀
它們的起點都是-從凡夫的心境開始敘述
可以說永嘉大師以及-慧思大師都是悲心深重
他們所作的止觀法門-基本上是為善根淺薄的眾生
也可以說是為初機眾生
所以他們的禪觀是-貼近凡夫的思想
貼近於凡夫生命的智慧-開始
鋪陳開來的
所以從凡夫妄心的境界-這
邊著墨比較多
等到慢慢地開展-到空性層面就很簡要
因為簡約-就不能夠分析得非常詳盡
所以永嘉大師的優畢叉-就沒有這麼深細
在理論上把它架構起來
不過話又說回來
看天台的三觀 華嚴的三觀-瓔珞經的三觀圓覺經的三觀
永嘉大師的三觀-大乘止觀的三觀
按照道理說-這裡面有深淺的差別
當然最深的還是華嚴的三觀
圓覺經的威德自在章
圓覺經的三觀也非常地深
比較淺的反而永嘉的-奢摩他跟毗婆舍那
甚至大乘止觀三觀-都比永嘉大師的三觀要深
智慧的深 法門的深-相對的
凡夫眾生操作起來-就艱澀遙遠
有很多的境界-很多的觀法
很多操作心性的方法-離我們很遠
所以實際上要用用不到-只是理論的鋪陳
實際操作心性貼近不到-禪觀理論結構上面去
用這個法門用不上
對我們而言-只是一個理論的架構而已
所以這二節課把-幾個三觀思想作一個比對

淺的貼近一般凡夫的心性-展開敘述的反而有用
不要只是覺得哇!華嚴三觀-其實離我們反而比較遠
實用性比較弱
當然在理論架構上面-還是要了解它們的層次
異中有同同中有異
三觀思想為什麼-要把它列成一個表?
把它們的對應關係列出?
它們有相同處-也有相異處
相同處就是-佛法的中心主軸的思想
相異處就是佛法淺深的差異-佛法對於眾生根性的差異處
從相同處看到-佛法的思想主軸主體特性
從相異處看到-佛法淺深的層

看到不同眾生根性的差別
這是在學習佛教思想理論時-要有的認知
對於這六種三觀的解說
本來還有一個止觀義例
因為它的思想性不強-所以把它刪掉
對於這六種三觀的解說-不是非常嚴密
可能比較粗糙一點
不過至少把思想架構-比對一下
有一個概略的認知
或許對理解佛教-禪觀思想有一些幫助
回來看圓覺經的威德自在章

看威德自在章三觀以下
請看第三觀後半面-(第44前頁第2行)
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
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這一段講到禪那的境界裡面-一些相關境界的陳述
【妙覺隨順寂滅境界】
在這時候是隨順於佛的覺性
在寂靜的境界裡-覺性是與佛齊等的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看宗密大師的解釋
唯獨自明了 餘人所不見-故他不及
自己心識之量 亦不能造
明明是自己親證境界-為什麼說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智慧的境界
這邊所說的心是指識心
這不是識心所可以測度的-這是一個智慧的境界
所以說-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眾生壽命皆為浮想】-一切眾生都是幻想
浮想就是虛幻-不實在的
【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看宗密大師的註解-說這是一種中道觀
(第44前頁註解倒數第2行)
三觀文初皆標悟者聞前經故
謂初靜觀修文殊中解
次幻觀修普賢全-普眼前半之解
後靈心觀修普眼後半-剛藏全章之解
對配前經昭然可見
這段解釋倒是很特別
奢摩他所對應的是-文殊章的思想

宗密大師又進一步的-吻合了我們的說法
證明我們的說法跟宗密大師-的說法也是有相同的
然此三門與-涅槃經三相大同小異
與天台三觀-則義理同而意趣 異
義理同就是理論上同
義趣異就是有些方便-有些差 別
同者一泯相即空觀也-二起幻
即假觀也
三絕待即中觀也
異者此明行人用心方便-彼則推窮諸法性相

在佛法裡面有-教理行果的問題
天台的三觀是從理來敘述-華嚴的三觀也是從理來敘述
圓覺經以及大乘止觀-以及永嘉集是行邊敘述的
一個是從理邊敘述-一個是從行邊敘述
這是宗密大師所講的-意趣差別
圓覺經是從行人的用心-入觀方便去闡述三觀思想
天台的三觀思想是從-法性的理路法理的開展上面
所以彼則推求諸法性相
他認為這是天台的三觀-跟圓覺經三觀的差異點
在理論上天台三觀-跟圓覺經三觀是一致的
只不過是-在用心上面的差異而已
至少宗密大師的意見是如此
在法的定位上是一體的-對於體性是吻合相同的
只不過在功用上-在詮釋觀察的角度上有差別
這一點有必要去深入了解
在了解不同的-禪觀思想的時候
是從理上面敘述-還是從行上面敘述
是從果上面敘述-還是從因上面敘述
是從清淨邊敘述-還是從污染邊敘述
是次第敘述-還是從離體上面的平等敘述
都不一樣
這是要去留意的
宗密大師也特別-點出這個問題
此多約心成行-故不立所觀之境
彼多約義生解-故對所觀三諦
這邊約心 所以不談境
天台三觀約理論
要把所觀的境界-三諦思想三諦的境再陳述
所以有差別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
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
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
這裡面一句話
十方菩薩的方便-都跟這三個相應的
所有的都是跟這三個起來的
下一章就會講到二十五輪-就是根據這三觀開展出來的
或者是三輪-或者是兩輪

這樣的排列組合-可以開成二十五個
也可以說明一切菩薩的修行-都不出這三個思想
也可以說從二十五輪-可以看到三觀的修行
可以是空-先空而後假中
先空而後中假-甚至空假中三個同時
二十五輪的思想開展
是把三觀思想-作更高層次的開展
把它更精密的推演開來
再加上宗密大師講到
三觀思想基本上等同於三諦
圓覺經三觀跟天台的三觀-是一樣的理論
這一點先講
等到下一章辨音菩薩-二十五輪時候
再把這個問題提出說明
看下面
【若得圓證即成圓覺】
宗密大師解只要從一門通-等於三門通
三門通就是門門通
所以只要通一門-一切就成就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
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
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這個功德真是不可思議
能夠修習這三個法門-一剎那頃
勝於教化百千萬億-阿羅漢辟
支佛
這功德不可思議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威德汝當知
無上大覺心 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
其數即無量
如來總開示便有三種類
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相
如幻三摩提-如苗漸增長
禪那為寂滅-如彼器中鍠
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
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
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
圓覺經最精采的就是這一章
文殊普賢普眼都很精采
它們在理論上面-而且層次比較高
威德自在章這三觀-是實際上修行的契入
我們真實可以用的
希望對這一章-能夠多著墨多用心
這一節課到這邊-我們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