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淨心誡觀法 120
上法下藏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淨心誡觀法》
誡觀教化眾生法 第廿七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上到-第一百二十頁
丑二、就學二乘辨
對二乘的人怎麼樣教化他?
那麼講到辰二是別釋名義
別釋這個苦、集、滅、道
苦者是果-集者是因
何故先果後因?
為什麼會先講果而後講因呢?
苦、集、滅、道
苦是生死果-集是生死因
滅、道
涅槃果是滅-涅槃因是道
先講果-後談因
就生死邊來說讓你知苦-而能
才曉得要斷因
那麼就解脫的果-要先說的意思
是讓你知道解脫之樂-而後才能修道
所以說知苦才能斷集-慕滅才能修道
所以說先說果而後說因
所以苦、集、滅、道
照說如果因果談的話
先因後果的話-是集、苦、道、滅
但是他倒過來說-苦、集、滅、道
是這個原因的
苦有三種
苦苦、壞苦-這兩種
此二種麤惡眾生目驗
此二種麤惡
此二麤惡眾生目驗
什麼是苦苦呢?-苦本身就是


或者是說五蘊
有漏的這個五蘊色身
五蘊之身
色、受、想、行、識-這五蘊

之身
常常是具有逼迫性-五陰熾盛
五蘊就是五陰
五陰熾盛本來就是苦
而於這個五陰當中更起什麼呢
更起種種的受的苦
諸受是苦
那身是受
那麼法是受-人也是受
那一切的見聞覺知都是受
這也是苦
所以五蘊本身它就會苦
你看五蘊就是要老、就是要
吃-要操作、有欲望熾盛
這五陰本身就是苦
五陰當中更生種種的什麼呢 ?-追逐、求不得、愛別離之苦
那就苦上加苦-謂之為苦苦
那麼什麼叫壞苦呢?
可樂之事壞滅不常存-謂之為壞苦
這二種麤惡
此二麤惡
這兩種麤的惡法眾生目驗
眾生很容易見得到
所以能起厭心
一般的眾生就能夠看得到
快樂之事不恆常-苦難之事卻
常常逼迫而來
光有這個身體本身就是苦
身體就有欲望
就有什麼衰老
就有欲求
它就是苦
那麼行苦一門智人能解
行苦是什麼?
「行」就四相遷滅-謂之行
生、住、異、滅這四相
四種相
生、住、異、滅
或者也可以講成-成、住、壞、空
生、住、異、滅-是講心
成、住、壞、空-講物質、講色法
成、住、壞、空
這個是異、滅
智人能解-有智慧的人也能理解
行苦還有指另外一種就是-常行必苦
常行必苦
你看!吃冰淇淋好吃
那天天每餐給你吃冰淇淋-那發癲
苦起來了-是不是這樣子?
哪一種東西、好吃的東西-你
一直吃一直吃就苦了
是不是這樣?-這也是行苦
所以智人能解-有智慧的人他
就會知道
所以此三種苦是遍十方界
只要是三界之內-這三種苦都有
你看色界、無色界
無色界沒有那個粗的色身-可
是還有細微色身
那麼這個欲界當然三苦具足
那這個色界呢?-三種苦微細
無色界呢?-至少還有行苦
那他的禪定一失煩惱又生-這
是壞苦
是不是這樣子?
那他於禪定中沒有智慧-這是苦苦
那個五蘊假合之身雖然不動搖
但是他還是有什麼呢?
他還是有不知智慧之所在
不能與解脫相應、-寂滅之樂
相應的這種苦苦
所以他還有微細的什麼?-微
細的這意識身之苦
這也是苦苦
那麼所以說遍十方界了
故先說苦
所以因為大家容易知道-讓你
起厭離心所以先說苦
苦從集生
「集」是什麼?
苦是逼迫義
集是什麼義?
「集」是招集之義-招集為義 集
苦從集生
集是什麼呢?
集就是-體是諸業煩惱
什麼是集?
諸業煩惱的種子的聚合-是它的體
所以它能招集什麼?
有這個因所以才招集種種的-
業果煩惱現前
這樣懂嗎?
所以集就是什麼?-一切煩惱
種子的聚集
如果要唯識來講的話-幾乎就
是什麼?
八識種子謂之為集
所以說轉八識為大圓鏡智-有
沒有?
就轉這個苦因為樂果
這意思這樣
好!那麼這是集
苦從集生
那麼教斷集因者
教導你斷這個集的因
要斷什麼呢?
就是根本的十惡
殺、盜、婬、妄
貪、瞋、癡
惡口、兩舌、綺語、妄語
乃至於有漏的十善
什麼是有漏的十善呢?
第一種是-只是不造惡而沒有
積極造善
那樣子的不造惡-也算是有漏
的十善
這第一種解釋
這樣懂意思嗎?
消極的不殺生-可是不利益眾生
你沒有斷對眾生的貪愛、執取
消極的不邪婬-但是你沒有斷貪婬、邪念
譬如說這樣
這樣子是有漏的十善
還另外一個說法是-什麼叫有
漏十善呢?
就是行一切的十善業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等等
不過呢
執著於這個有漏-執著於這個
善的表相
而不將此善行回向解脫
懂嗎?
那麼就與人天果報相應了
所以你今天行十善業
布施、持戒-乃至於不殺生、放生
回向下輩子有錢
或者不回向
不與解脫法相應
只是這樣子出家過十善的生活-這樣而已
那結果就招感為-來世的人天果報
這就是有漏十善
應該也要斷
這個也是因
這也是集因、招集之義
它也能招集下輩子的什麼?-人天果報
那不好
對修行人來講這樣還是不好
不過對惡人來講這樣是好的
他還是教你這樣
他還是會告訴你這樣
不過就解脫義來講-這還是不好
所以說這是有漏十善-應該要斷
教斷
要斷這個
換句話說還是要行十善-不過
將這個十善回向解脫
那「滅者」
滅是什麼? 滅者
滅無為義
寂滅為義
寂滅為義
寂靜為義
這是滅滅無、滅除
滅除煩惱就是滅
生死永盡
什麼是生死永盡呢?
見思斷盡就能生死永盡
見思斷盡不再什麼呢?-不再
貪染生、生相
那麼你就沒有什麼?
你就斷了分段生死
所以你一切過去所造的業果
因為你沒有分段生死-所以當
下就不再起現行了
是這樣
那麼證解脫樂-這就是滅
知此滅度云何可得?
如何知道這個滅度-是可得的呢?
故須修道
所以需要來修這個道法-來證這個滅
道是什麼呢?
道是能通、導向為義
能通為義-導向為義 導
導引、導向為義
戒、定、慧等從五停心觀起
乃至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
等等這些這就是屬於道法是道
能通向解脫、導向解脫
這是什麼內容呢?-就是戒、定、慧
戒、定、慧從什麼開始呢?-
從五停心觀開始
那麼這個道有正、助兩種
正道就譬如說八正道-戒、定、慧
這是正道
助道呢?
五停心、五根、四正勤這類的
像三十七道品裡頭也有正、助
三十七道品分七科
三個四、兩個五、-一個七、一個八
這樣合起來就七科
七科不是都要修
主要是八正道
正見、正思、正語、正業、
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見思語業命勤念定-這八種
那麼這是主要的修的具體修
不過要分開說-你也可以
前面講所謂的正見、正行-那
無非就是修四念處
這就所謂的三十七道品第一
科-四念處
念身不淨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
常、觀法無我
總別相念
這是五停心
那麼再來四正勤
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
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
那麼四如意足
欲如意足、念如意足、-慧如
意足等
這就是四如意足
那這樣的話三個四-三四十二
了對不對?
那麼再來五根
信根、念根、進根、-定根、慧根
「根」有成長義
「力」就是已經成長到-有那
個力量能夠給予摧破了
那就是五力
那五根、五力合起來-不就十
個了嗎?
那前面三四十二加十個-不是
二十二了嗎?
那再來這個七覺支
七覺支擇法覺支、念覺支、勤覺支-等等
這名相我們時間不夠-就不再解釋
這合起來這有七個
那剛剛二十二加七-不是二十九了嗎?
二十九再加八正道-不是三十七嗎?
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說三十七道品-其實是分成七科
一組一組的去修
主要是八正道
所以乃至三十七道品-還有六波羅蜜
六波羅蜜這個我們知道了
這一些就是所謂道品-就是我們的道
有正、有助
主要是戒跟定-都是助道
屬於慧觀的都是什麼?-正道
所以三十七道品當中有正-有
戒、有定、有慧
那慧是正、正修
那麼戒、定本身那就是助道修
凡此之類
這就是你修苦、集、滅、道
那合結四種
以下合結四種
故名知苦、斷集、證滅、修道
就因上來說證滅不叫證滅-叫慕滅
「慕」仰慕
仰慕那個寂滅-所以就要修那個道
因為知苦所以想要斷集
因為想要斷集
因為慕、仰慕這個-滅、寂滅之道
所以我要修那個道
這樣這就是-知苦、斷集、證滅、修道
那麼這是四根本-四聖諦的根本
那麼如果是十二因緣呢?
對聲聞人還要再教導他-十二
因緣讓他入道法
那十二因緣是什麼呢?
十二因緣是指的說-生命的十
二種環環相扣的現象
它從流轉的角度說起於無明-
而後就無邊的輪迴
它也從還滅的角度說
無明如果滅-那麼一切輪迴就會滅
所以因緣是十二種環環相扣
的-因緣果報
而造成的生命的輪轉、流轉
這十二種環環相扣的因緣-它
可以解釋成為一念十二因緣
也可以解釋成一世的十二因緣
也可以解釋成三世的十二因緣
它有這幾樣十二因緣法
那麼我們這裡比較容易懂的
那就是以這個三世的十二因
緣-來看
就過去世來說暗心無知 暗心
暗心就是愚癡心
無知就是什麼呢?-宿習之惑
宿惑就是無知
也可以說無始無明
如盲人夜行曠野失於正道-故名無明
所以什麼是無明呢?
過去世有無明
它是暗心無知
你過去世像盲人一樣-行於六
道之中不能走正道
所以就在輪迴、落入輪迴
這就是無明
無有什麼呢?
無有智慧之明-謂之無明
那麼無明感得什麼呢?
讓你在過去世貪染世法-名為行
你在過去世貪染一切世法-造作諸業
造行、結業
造作行為-結成業果
結成業果
結成這個業果之後-就是虛妄
知見故名識
妄心紛動有分別性-叫做虛妄知見
妄心紛動
那虛妄之心紛擾而動
那有種種的分別之性-那就妄起分別
分別就起貪愛
這就是意識
你在過去世有這種識見-建立
這種識見
這就是你過去的八識種子
那麼以此八識種子
在你過去世這個業感消了之
後-業感謝了之後你就會去投胎
中陰身最後一念一沒
你立刻這一念識心-就投入了什麼?
識神入胎向受生處-看到沒有?
識神
這就前一個識-就神
這種精神、意志就入於胎
向於你受生、出生的地方而去
與不淨合
什麼是不淨?
受精卵就是不淨合
故曰名色
所以你這一剎那
過去的業感心-結合成一種妄想識
那麼在你過去世肉體壞滅之
後-你中陰身謝掉之前
最後一剎那-你的識心就投入了母胎
與受精卵相結合
這樣子一直到什麼時候呢?
一直到你的六根長出來之前
只有身根
受精卵就身根
意識已經在了
那受精卵是身根
只有身根跟意識這兩根
意根跟身根-這兩根的時候名為名色
這叫名色
那叫做什麼呢?
那就是你受胎之後-第五個七日之前
五七日名為缽羅賒佉賒佉
賒佉 佉是「人」字邊加個「去」
賒就賒帳的賒
缽羅這是翻譯名字
缽羅賒佉
缽羅賒佉就第五七日的時候
在這之前含第五七日-你只有
一團肉跟意識
這叫做名色-就是精神跟肉體
這就是意識心-名色
好了!再接著呢
現陰成根
通識來往
故名六根
接著你的意識心-繼續推動你
的肉體分裂成長
那麼陰現就現陰
就現出色陰分成圓滿的六根-
叫做現陰成根
現色陰分成圓滿六根
前面是但有身根-無有其他五根
眼、耳、鼻、舌-沒有其他四根
現在眼、耳、鼻、舌生出來了
那麼就分成種種六根
那麼通識來往
這個時候意識-分別在你的五
根當中進進出出
就是說意識能夠透過你這個-
六根能夠感得種種外在的訊息
或者這樣講好了
這個意識的存在-就普遍的能
夠操作你的六根
但是這個時候還沒有出胎-名為六入
如果以三世十二因緣來講-這個六入是在還沒出胎之前
從開始分裂五根圓滿-那就是第五七之後
一直到你出胎
懷胎十個月
那十個月之間這是六入
這時候就是意識通於六根-然而未與外境相接
未完全與外境相接-這個時候叫做六入
等到出胎的時候
根塵相對故名為觸
出胎一直到三、四歲之間
你眼睛能看、耳朵能聽-嘴巴
能說能吃、身體能觸
可是還不懂得對它產生認取
所以說這只是叫觸
會痛、會叫
可是還沒有什麼情緒的反應
所以故名為觸
能夠感受-能夠接觸外境
觸生違順愛恚事成-故名為受
剛開始你對於這個所觸的東西
能夠產生這種違順的-愛恚、
愛恨之心的時候
這個時候觸就開始有受感了
其實觸跟受是結合在一起
但是對一個凡夫來講
他剛開始觸-還不懂得產生一種覺受感
他只是被動的
生命的潛意識-摸到燙他會收回來
但是他不懂得、他不會起-愛恚之心
這個時候只是觸-還沒有受
但是等到有愛恚事成
違順之境產生愛恚就是-有貪、有取、有捨
有貪取
有覺得歡喜、有覺得不歡喜-
這種念頭出來這叫做受
這叫做受
三、四歲之後開始就有受了
那麼於順情中貪染心熱-故名
為愛
這就不同了
這個十多歲開始-他不但有受
他對於他喜歡的-他有強烈的執取之念
心中躁動難安
取不得會難堪、難過
這就是愛了
本來會有感覺愉快、不愉快-
但是他不會去執取它
他感受到愉快、不愉快-但也
只是這樣
他不會念念執求
你看那小孩子他看到恐怖的
人-長得怪樣子他會哭
長得漂亮樣子他看到-他知道
那是漂亮樣子
他只有這樣
可是漸漸長大之後
漂亮他想多看、他想擁有-難
看的他想遠離
他那個動作就做出來了
剛開始只是分別而已-分別叫做受
有分別即是受
可是分別還不起執取
但念念有執取的時候-那就是愛
在十九歲
古人講說差不多在十八歲之
前-有那個愛念
念念愛取
可是還不會操作那個動作-操
作那麼厲害
那麼操作
但是呢
愛之不捨-故名為取
愛之不捨-他就去動作、起動作了
起那個動作
愛之不捨
而起種種之行-這就是行
現世的行在這裡
愛之不捨而起行、行動-名之為取
受已經有愛的感覺-但是他還
不會念念執取
愛已經念念執取-但是還不去
產生動作
但是取已經產生動作了
其實受、愛、取-常常在一念
之間完成
這叫一念十二因緣
一念十二因緣
這我記得好像在-〈天台宗入門〉
還是在〈菩提心修要〉裡頭-
講過這一念十二因緣
現在我們就不講
講那個三世十二因緣-是這樣
那麼差不多在十九歲之後-他
那個愛取之心就很明顯
那麼他就是產生動作-就取
取已屬身成有漏業 取
你去完成了那個取的動作-懂嗎?
完成那個取的動作之後-那就
成有漏身、成有漏業了
就名為「有」-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啊?
我去追求那個男女貪愛相-物
質的東西
起殺、盜、婬、妄-這就是有完成了
完成了
造作完成-這就是有
既然有那個業
成有漏業了-名為有
既然有那個有漏業了-那就一
定會感後果報
感後來的果報-故名為生
後來的果報現前-就叫生
那這裡講的是指說-下一世的生命
三世十二因緣講下一世的生命
如果一念十二因緣-講下一個念頭
如果現世的當生的十二因緣-
講的是什麼?
講的是這一生的來報 這一生之後
這一生在稍晚之後會現果報一樣意思
都是一樣十二因緣可以分三種階次講
那麼故名為生生命不住-故名為老死
念頭你下一世的生命-還是會念念遷滅、念念老化
就是老而病而死
老死復生又再生
終而復始-千萬劫捨身受身
千萬劫中你就在十二因緣當中-滾動
這叫三世十二因緣
你就是在三世十二緣當中-輪迴的
輪迴是怎麼樣輪迴?-就三世
十二因緣在輪迴這樣懂嗎?
這在講輪迴
故名輪迴十二因緣
這輪迴十二因緣-就是三世十二因緣
那你也可能在一念當中輪迴-
一念一念就在輪迴
那你也可能一生當中-看出十二因緣
那這是一生中的十二因緣觀都可以
這樣懂嗎?
那麼這是善巧方便-你們自己推演
以上這十二因緣觀
那麼現在子二、別明善惡對治
這就是教導聲聞人的
以上這些教導聲聞的-十二因緣觀
現在把這個暫時擺著
現在另外再明善惡的對治法
你今天用十善來對治十惡
你怎麼來知道要對治它呢?-
你就看你今天所受者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今天所受的果報怎麼樣
你就要趕快用那個善法-來對治它
讓那個惡法消除
乃至你看到別人有得那個因緣-那個惡報
你也要教他怎麼行善
那以下就講十善對十惡
看起來只有九善對九惡
其實第二善-分成兩個惡、惡法
所以就有十惡
翻過來就叫十善
次教十善對治十惡-這是標舉那正明
卯二、正明人間短壽
這是現世報人間的現世報
那為什麼呢?
是殺生的餘報
這就是過去所造的業
欲得長命-慈心勿殺
如果你今天短壽-那就是你殺
生的餘報
為什麼活的夭折呢?-那殺生
那怎麼辦呢?-你要慈心而勿殺
積極的要放生
這第一種
第一善對第一惡
人間多病
那怎麼回事呢?
因為有兩種惡
食噉肉血-鞭打他人二種餘報
就是過去兩種惡
吃肉、飲血
吃蛇鞭、飲蛇血
烤乳豬、吃牛排
哎呀!阿彌陀佛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麼這樣子乃至於鞭打他人
包括打狗也算在內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麼鞭打他人二種餘報
欲得康強-斷食肉血勿行楚撻
「楚」就是痛「撻」就是打
就痛打不要痛打是這樣
這就兩種善對兩種惡-治兩種惡
這很容易理解
多病就是這樣
這很容易理解
那我們趕快要這樣要修
那麼再來人間貧窮
這種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偷盜的餘報
因為你偷盜
所以你怎麼辦?
其實偷盜還包括吝嗇
還包括吝嗇
那麼欲得大富-應該要怎麼辦?
竭情布施斷除貪吝凌
有沒有看到?
斷除貪吝
這裡的偷盜其實還包含吝嗇-
所以他才
所以十善才要-用布施來斷除貪吝
布施能夠斷貪
因此也能斷掉偷盜-也斷掉慳貪
是這樣
所以這一輩子貧窮-你要叫他布施
你愈窮你更要布施
布施多少無妨
所以我們說我們雖然寺廟建
築-需要人家捐獻
但是多少我們不拘
因為每人因緣不同
他捐伍拾塊好像對他很難了
他已經窮到跑路了-他還能捐伍拾塊
那就很難得了
你也要讚歎他
他才能得果報
是不是這樣子?
要了解
這是這個意思
不過這裡要稍微講一下-什麼
叫餘報?什麼叫果報?
「報」有三類
華報、果報、餘報-就時間來講三類
華報是現果之前先開花
你比如說殺害眾生
殺害眾生照說
尤其殺害發菩提心眾生-什麼這個
殺害那個大心的眾生-你要下地獄的
果報在地獄
可是華報先怎麼樣?
先在人間種種的厄難
然後轉成畜生
最後轉成餓鬼
最後才進地獄受果報
是這樣
所以華報先現-然後再來才是果報
果報完了呢?-餘勢未盡
地獄果報完畢投胎為小畜-蜎
飛蠕動蚑行之屬
那就餘報這樣懂意思嗎?
華、果、餘哎呀!好可怕
愈大的惡報愈可怕
這樣知道嗎?
所以他講餘報
那為什麼不講果報?
因為果報都在地獄-不容易見
餘報大部分在人間
就果報已經受完了-那個後續還有餘報
你看偷盜
偷盜不只是說貧窮的果報而已
你看那是餘報-那不是果報
那果報甚至於
偷竊甚至於可能下地獄
甚至可能下地獄
你看出家人偷盜-犯重罪下地獄去了
那果報在地獄
可是餘報餘報會貧窮
那餘勢但餘報容易見-因為在人間
這樣懂嗎?
所以說宣祖只講餘報不講果
報-因為容易見得到
好!竭情
什麼叫竭情?-真性情
真情、不吝嗇的、不保留的-也不後悔的
叫竭情再來人間卑賤
這是什麼原因的餘報?-是憍慢的餘報
你看有人說話
人家就不理他、人家不信
有人站在那裡-人家覺得他很討厭
猥猥祟祟
長得蟑頭鼠目
人家就很討厭
整個公司裡頭-沒人想跟他一起共事
在道場裡頭好像覺得這傢伙-就是該去掃廁所
那感覺是比較卑賤是不是?
為什麼呢?過去世憍慢
憍慢也可能有更大的果報
但是餘報是什麼?-餘報是讓
人覺得卑賤
欲得尊貴-該怎麼辦?
當勤恭敬
恭敬三寶為第一
在網路上面那些謾罵三寶的
人-那這很慘
我看了很多-真是慘不足睹
那麼要恭敬
當勤恭敬
甚至於也有出家人還俗-也是
對三寶不恭敬
唉!真是不可以
要對三寶恭敬
其實法愈入心-你就愈會恭敬三寶
那麼接下來人間醜陋
這種是什麼餘報?
瞋怒的餘報
你看看!一念瞋心起-是百萬障門開
瞋心可以讓你下地獄的-你要知道
那怎麼可能只是才醜陋而已
它是餘報
餘報你知道嗎?
長得歪七扭八的、眼睛脫窗
的-嘴巴缺角的(台語)
要不就肥得不能看(台語)
要不就瘦得風一吹就倒了-(台語)
要不就鼻孔朝天(台語)
要不就是什麼呢?
咼斜、六根不全這一類的
那就瞋怒的餘報
欲得端正該怎麼樣?-忍前毀辱
忍現前的誹謗跟侮辱
現前才難忍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現前
哇!抓狂啊
要打人、殺人了
那你要忍下來
那麼人間愚蒙是什麼報?
飲酒餘報
這個就想到你們華師父
華師父每次楞嚴咒背不起來
他就怪罪說-他阿嬤當時開雜貨店
要他去送酒給人家喝
一送就送一小貨車
他每次就怪罪說
我今天楞嚴咒背不起來-就是這樣
因為他在清涼寺-就上過那個《淨心誡觀》
他看了這件事情-他就非常的很感觸
他說他之所以愚蒙-背不起咒
子就是這樣來的
這飲酒餘報
我不曉得開賢師-以前有沒有飲酒?
有沒有?有哦
那就有這個餘報
是不是這樣?
那麼欲得智明-讀誦大乘
諸位啊!趕快讀誦大乘
是不是這樣啊?
大乘是究竟義
是不是這樣子?
讀誦大乘好多種辦法
歡喜、讚歎、隨喜還有呢
印經流通、講說、書寫等等
是不是這樣子啊?
你讀不來-你印經請人家幫你讀
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幫忙印大乘經典-也是讀誦大乘
人間貪婬-這是什麼報?
為什麼他特別貪、特別婬欲重
有人特別婬欲重-無法出家
你看那些洋人從小時候-那個
八、九歲就開始交女朋友
爸、媽也教他要交女朋友-交男朋友
那貪婬熾盛
所以我們漢地去到西洋的地
方-去度化他們還俗的很多
洋人和出家人還俗的很多-那貪婬
那怎麼辦呢?
我不是說他們一定這樣
不過就是在這裡講的是什麼?-鬼畜餘報
過去世是鬼、是畜生
畜生愚癡整天
春天到了就行婬-就這樣子
那麼就貪婬
那鬼整天就貪吃
他沒得吃嘛-貪吃
那貪吃貪吃-這餘勢未斷
投胎人間還是很貪
還是很貪
愈貪愈沒福報
貪小便宜
你看看!實在可憐
欲得梵行

一切貪以婬為最重
人間惡性
就性格
惡性是什麼?
就是性格暴惡叫做惡性
性惡是性格暴惡
為什麼呢?
龍蛇餘報
你要知道龍
你看外面那個什麼展覽那恐
龍-有沒有?
恐龍展
你看那個龍長得都很難看-有沒有?
那都很粗暴
是不是這樣子啊?
乃至於我們中國人畫的那種龍-也是這樣
也是這樣蛇
尤其是蛇
哎呀!誰看了誰怕
是不是這樣?
那就是什麼呢?
那就是不調柔
欲得調柔
就不調柔、粗暴、惡性
那惡性到什麼程度?
牠沒事牠就想咬人-牠就想吐毒
牠就會這樣子
蛇是這樣的
牠沒事牠就這樣子
你從牠旁邊走過去-牠嘶……
牠就在那邊對你起瞋心-吐蛇
信這樣子是這樣
乃至連狗子看到蛇-牠就一直
叫……牠不爽
你看看就是這樣子
牠就是瞋惱、不調柔、剛強
欲得調柔應該要-和顏離諍、
伏心遠離和顏
臉色要好看-不要
臉上無瞋是供養-是不是?
嘴上無瞋出妙香
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臉上要無瞋
就是所謂和顏
那離諍就是嘴上無諍出妙香
那就嘴裡不跟人家諍-不起諍
伏心遠離
「伏心」調伏自己的心
遠離什麼?
遠離那種粗惡、暴虐這種惡性
粗惡暴虐之性、瞋怒之性
有過思悔-每自呵責
有過失就自己要思考、要懺悔
每自呵責-自己要自己呵責自己
再來
人間邪見-是什麼報?
謗正法的餘報
這就真的
這也問題很重
前面的都不重要
前面的只是難堪而已
長得難看或者怎麼樣沒錢
那這個餘報就很慘了邪見
那會招感下一世更再墮落
那這個最麻煩
那它原因是什麼呢?-謗法
謗法
注意啊!謗法
所以說不要對聲聞人講大乘法
他一謗不得了
也不要對不信阿彌陀佛的人-
講淨土法
不謗!謗了不得了
《法華經》上說-對不對?
一切聲聞人、不信之人-皆不為說
說了!這一謗-這完了……
這謗法才可怕
什麼都不可怕-就謗法最可怕
那麼欲得正法應該怎麼辦?-
親近善知識
〈安樂行品〉上-身安樂行、
口安樂行
那麼這親近善知識
親近善知識當然還包括-讀誦
大乘經典
最後通結-卯三
此是十種正對治行
這是十種的對治行
你要度眾生
你要看他的相貌-看他的種種因緣
那你要教他怎麼樣度
懂意思嗎?
你看你的家人很窮-你教他布施
瞋惱、整天瞋惱-長得奇形怪狀
你要教他怎麼樣?
要調柔心-要善言相待
凡此之類-就教你怎麼對治度眾生
那接下來寅二、審報
審查那個為什麼說這個報呢?
何因說餘不言正報?
為什麼我只說餘報-我不說正報?
餘者現見即能起厭
餘報現世可見-就可以讓人起厭離
然而果報呢
果報都在地獄、餓鬼
所以地獄、餓鬼等不現
不是現世可見
所以恐疑不信
不現見故恐疑不信
畜生一道雖在目前-實見正報
畜生這個雖然是正報
你看他就招感為畜生了-對不對?
你看那小黃-那搞不好過去世
也是道人
是不是這樣子啊?
但是這輩子不知道怎麼搞的-
搞成這樣對不對?
你看那黑皮很忠厚老實-對不對?
性不粗暴
那可能也是道人
不然怎麼有緣跑得來?
但是沒有人會相信-牠以前是
修道人
是不是啊?看不出來
畜生一道雖在目前-實見的正報
是實見其正報
然而愚癡之人猶言
就會說牠是天生來讓我們吃的
疑非是業
他不認為牠是業-牠是天生就是狗
上帝造人就是
上帝造人也造狗
那狗是給人吃的
那麼上帝造無邊的狗-然後狗又生狗
那所以狗都是給人吃的
雞、鴨、魚、肉亦復如是
那我說上帝造蟑螂-你怎麼不
去吃蟑螂呢?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不是!這不能這麼講的
是不是這樣子?
那你要是狗
那豬、狗、貓、羊-牠也不會
伸脖子給你殺
是不是?
所以說這個這不是業
這是業招感的
牠還是人去流轉-眾生流轉來的
但他不相信
愚癡之人不相信
所以講餘報比較相信-因為現見
你就在那邊窮-你怎麼賺都賺輸
是不是這樣?
你怎麼弄
股票人家正在好的時候-你就追高
結果摔的時候你摔得很慘
是不是這樣子啊?
人家逢低買進-你是逢高而追
這樣那就逢低賣出
你就賠得很慘(台語)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你就為什麼?
同樣要賺錢做生意(台語)
你就是會賠錢-人家就是會賺錢
好!那麼此之十事人間惡重-
教未信者令心開解
以上這種事情是現見的餘報-
是人間惡而重
你容易教那些未信的人-讓他
心開意解
但是我們仍然恐他墮落三塗-
永失人道不能聞法修行
是以先化令生天上受諸快樂
我們怕他墮落
所以我們要用人天乘先度化
他-離開這個三塗果報
讓他生天、生人-受諸快樂
這就譬如說
如果佛陀當時出世先度諸天
那下劣之人聞大乘實相空理-
心驚迷闇
或起誹謗
這就像倘若佛出世的時候-先
度諸天
他不度人他度天-為什麼?
天信仰大乘-這是指天人信仰大乘
要講大乘的話
那那些下劣的眾生-就是當時的聲聞人
下劣眾生聞大乘實相空理
實相的空理-心驚迷闇
心恐懼、迷悶
「闇」迷悶不開
就會起誹謗
所以佛陀當時-是故諸佛先化未解
所以諸佛出世-都先化那個未
開解佛法的
他不化那個-已經開解佛法信
仰大乘的他不這樣
他要先度化那些不開解佛法-的人
這有點暗示說我們今天要多
去-度化那些已不入佛門的人
他有點在暗示這個意思-你懂嗎?
不能先講大乘法-講得太高遠
那讓眾生不能信受-起誹謗
是這樣
是故諸佛先化未解-拔凡入聖
先把他從凡夫立場-走入聲聞
的聖人境界
然後才調熟他修大乘
是這樣
所以說釋成化益
這樣子化導就有意義
意思就是說要循序漸進
你不要講那個不恰當的法-他
堪受不了
結果就起誹謗
就像諸佛不度天上的大乘人
先度人間的凡夫-讓他棄惡向善
乃至於棄善向解脫-這樣子
以下就譬喻
譬如有坑深百千丈
下有屎尿、諸蟲、膿血-寒熱
飢渴、鞭打繫縛
這很容易理解
有尿、有蟲、有種種膿血
又寒、又熱、又飢、又渴
然後還有人來鞭打你、繫縛你
那麼斬斫誅戮
斬殺、砍殺
那麼這個殺戮
誅戮也是殺戮
「誅」跟「戮」都是殺的意思
那麼憂悲嗥哭
「嗥」就是豺狼號叫之聲
就是嗥
苦惱臭穢充滿其中
有這種洞這麼苦惱、臭穢-充滿其中
結果有愚癡的眾生樂著此坑
這指我們了
我們這些凡夫樂著此坑
這娑婆世界就是這個坑
屎尿、諸蟲、膿血
什麼是諸蟲啊?
社會上的害蟲
社會上那些貪官污吏
什麼賣毒品的、人蛇集團-這類就是蟲
那屎尿是什麼東西啊?-世間的那些惡法
那麼有癡眾生樂著於此坑-就咱們這些人
還喜歡下輩子再來
貪染世俗
想要回到世俗去賺一點錢
是這樣
這種念頭就是什麼呢?-有癡
眾生樂著此坑
將為快樂
以為去扒糞是很快樂的
作糞蟲很高興
是這樣子的
那麼智者慈悲不避艱險
智者在坑上面看-覺得那是惡
臭危險的地方
但他還是不避艱險
入坑誘引令使出離
仍然入坑用種種善巧方便-誘
導他出離
然後千萬億言既不從用
講種種的法他還是不聽-他還
是想離開
不!他還是不想離開
他還是不想離開
那怎麼辦呢?
不信坑外更有勝處
他覺得他這樣過得很好啊
有大便可吃-有種種的膿血可喝
被打也蠻舒服的-像按摩一樣
是這樣子的
出血之樂-是這樣
那麼不信坑外更有勝處-更有
勝妙之處
唯謂此坑是常住法
覺得這個坑這樣就很好了-是
我常住之處
爾時智者內心思量
有智慧的人他就內心這樣想了
坑裡穢惡苦惱難居
坑的裡頭這麼污穢惡濁-這麼苦惱
很難居處
我要化盡然後-然可出坑
我要化盡這些可憐的眾生-我才要出來
於是於恆沙劫同止坑中-不辭勞倦
在恆河沙劫的長遠時間當中
諸佛都一再地來到我們這個-
娑婆世界
不辭勞累疲倦
可是他度化我們
坑中之人
坑人瞋恨反生誹謗
為什麼呢?-因為法不應機
反生誹謗
坑人瞋恨反生誹謗
所以佛也是這樣
他說止!止!不須復說-我法妙難思
他不敢說
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
破法不信故-墮於三惡道
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
就是這樣
這《法華經》上就這個句子
是不是啊?
他是眾生在苦-苦了就沒智慧
沒智慧他就聽聞佛法-他起謗
心、不信而謗法
謗法又更沒在三塗惡道當中
唉!想想罷了
我法妙難思
還不如什麼呢?-疾入於涅槃
這個時候天帝釋才說-那不要
啦!您還是
諸佛有善巧方便
您還是要善巧方便
所以種種示導都無出心-這就
是坑中之人沒有出心
所以說可見我們就是這樣
那我們度化眾生也是要注意
他就是沒有出離之心
你要能堪忍
你要用種種善巧方便去度化他
那麼下面就法合-坑喻三界
種種的臭穢膿血-就種種的社
會中的那惡法
「下」未信大乘之人
「下」喻凡夫 這個下
坑下這「下」是凡夫
這些眾生
坑下眾生喻凡夫
諸苦不淨喻什麼呢?-五陰身
智者喻佛
這諸苦不淨喻五陰身-還不止
還有喻什麼呢?-五濁惡世
智者喻佛-這就是佛了
化喻慈悲
「化導」就是慈悲化導他
「哀眾生難拔」是什麼意思?-
就是坑下的人天乘
人天乘
他就喜歡在人天乘當中
人天乘當中
就三界當中流轉
那你要怎麼辦?
你要用解脫道-所謂的聲聞法來度化他
那麼所以說以下是這樣
好!那卯二是這樣子
再來是癸二
癸二是換另外一科了
正明之後-癸二是指括示
總括來給予說
已前的四諦十二因緣名為二乘
這就是要拿來讓你度坑下之人
那坑下之人不想出啊
是不是這樣子啊?
他喜歡在那坑裡
所以你要先讓他出來再說
所以說
已前四諦、十二因緣是名二乘
那麼破相六波羅蜜、緣修十地-是名大乘
至於破相的六波羅蜜
什麼叫破相?
什麼叫破相?
破這個六度之相而行六度
不住一切相而行六度
也可以說是破六度之相-而行六度
這樣子叫做破相六度波羅蜜
破什麼相?
不以色、聲、香、味、觸、
法-而行布施
不著色、聲、香、味、觸、
法-而行持戒、而行這個忍辱
這就是破這個相
破這個相
那麼緣修十地-緣於中道實相
理而修十地
修十地就是什麼呢?
十地!不退了
就別教來說-就十地
破無明的意思
緣修十地
緣中道實相之理修十地
這就是名為大乘
如是大品的《華嚴經》-廣分別說
這些廣分別說
《華嚴經》也說了-四諦、十
二因緣為二乘
也說了六度波羅蜜等
又泯道諦及十八空
入平等理、不思議海
離於形名-是為佛乘
泯道諦道諦
無道可修就是泯道諦
乃至於十八空不可得-空亦不可得
入平等理-平等之理
涅槃、生死平等
眾生、佛平等
這樣子不思議海-一切法皆為
不思議法了
那就是入為不思議海-一切法
都是不思議
所以就變成籠罩在-大海裡頭
一樣多不可數
一切法皆是不思議法
這樣子離於什麼呢?
離於心思言議之分別
非形色名句之所表彰-如是解
了名為佛乘
離於形名
離於形狀
還有名相-就言宣
離於形式跟言宣-是為佛乘
這就是佛乘
所以佛乘、大乘、二乘
如《思益梵天所問經》
如《維摩詰經》
還有《信力入印法門經》
這弄錯了
這個符號弄錯
信力入印是同一部經
《信力入印法門經》-總共有
五卷法門經
《信力入印法門經》
還有《首楞嚴經》等
這些經典都有說到住真空之
理-是住真空之理
這就是佛乘
我們這一堂課暫時先上到這裡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