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 |
惠空法師-佛學講座-靈修與禪修 | |
佛衛電視慈悲台於93年5月16日下午二時至四時假台中中天寺舉辦了一場「靈修與禪修」佛學講座。此項全省巡迴講座的協辦單位是中天寺、慈光寺和群健有線電視,主講者是上惠下空法師。 惠空法師一九五七年生於台灣省屏東市,於就讀師範大學時期學佛,一九八三年被剃於三峽西蓮淨苑上智下諭長老座下,就學於中華學術院三年。法師擅長《成唯識論》、《俱舍論》、《瑜伽師地論》、《中論》、《楞嚴經》等經論之宣講。曾於慧日講堂、農禪寺等道場講經,曾任圓光佛研所及佛學院教務長,並任教於中華佛研所、慈明佛研所、福嚴佛學院等學院。法師現任台北文殊院、台中慈光寺住持、慈光禪學院院長、佛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法師有鑑於社會大眾都會面對靈修與禪修的問題,但卻不容易找到正確路途,乃以「靈修與禪修」做為開示主題,以建立大家對靈修跟佛教禪修有正確觀念。現簡介法師開示內容: 靈修有各種方法,例如:基督教通過祈禱與上帝溝通;道家求長生不老,修大小周天氣脈、出陽神、飛天走地;催眠術讓人回到前世,使生命轉變;盧勝彥以啟靈來練靈;乩童屬鬼神附體,也可說是靈的現象;密宗觀想本尊、拙火以熱氣發動;碟仙、瑜伽術等都是靈修的方法。 靈修可以從三個角度分析它的特質: (一)心理狀態。(二)外力的溝通。(三)身體的反應。 (一)、心理狀態-所有靈修都是精神的改變,過程中看到種種境界都是心理狀態的改變,這些改變大多數超過常人感官認知。 1、神通-這是人本具的功能,透過靈修暫時撥開障礙而顯現。 2、幻覺-這是意識入禪定後所現的境界。 (二)、外力的溝通-分為三種:鬼神、天仙、佛菩薩 (三)身體的反應-色身的反應其實與心性有關,主要是透過肉體的調整達成精神疏導。 一般人都被以上三種靈修特質吸引而參加靈修,其實這些跟佛法思想是有距離的。佛教的禪法,尤其是大乘禪法不在肉體下功夫,重點是心的掌握,因為心才是禪修的主體。 所有修行的中心理念是改變意識,這有兩個方向:1、心識的統一。2、心識的澄淨。當心透過靈修或禪修,意識得到清淨就有力量突破障礙,透過心的統一與清淨就能把心性本有的神通變化顯發出來。各種宗派就誤把本有心性的神通妙用當成靈魂。 佛教禪修有兩個特質:禪定和智慧解脫。 1、 禪定:所有的修持要先達到心識的統一與清淨,才能產生強大定力去觀察宇宙真理而得到解脫。禪定修持方法有很多種,例如不淨觀、數息觀、四無量觀、遍一切處觀、佛身觀、水觀等等。不管哪一種修行法門都必須符合禪定本質:心的統一與澄淨,好比濁水有污垢、雜草,放著沈澱後水就清了,就有光明、清淨。心好比水,如有雜質就不能顯出心的能量 2、 智慧與解脫:人之所以不能解脫是因為有我執,如果修行不能把我執去掉,就會找一個我來安住,死後我還會找一個新的「我的身體」來投胎,唯有通過智慧才能破我執。所以禪修主體在於心性覺悟、解脫,這個特質是靈修所沒有的。每個宗教都有價值,但在心性的調治上要了解修行旨趣在於了脫生死。 法師精彩、深入淺出的分析,令全場二百多位聽眾獲益匪淺,大眾以熱烈掌聲感謝法師慈悲開示。 |
|
活動照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