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始終心要 10
主講者:法藏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始終心要〉
顯公和尚
方丈和尚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提到了這個-五重玄義的論用
那麼證三諦圓融-智成三德為用
那麼提到了這三德-智成三德
這「三德」只是一個名相
我們只要提一個名相
不過當然現在-還是可以讓大家知道說
什麼叫三德?
那麼就是自受用的般若德
那麼呢自他受用
自己受用、他人受用的解脫德
那可以解脫自己、也解脫別人
般若德
自己以般若正見-來觀照世間的一切
然後再來就法身德
這個法身-以「法」為身
就你的身心的一切表現-都是與法處處相應
這大乘、小乘
乃至於大乘當中的各個經典-對於法身的說法各有不同
各有不同
乃至於還衍生出-報身、應身、化身、法身
這個應化身就是化身
他受用的應化身
自受用的這個報身
還有法身不可見
這樣子的一個觀念
那我們講最簡易理解的
就是聲聞人講的有這五種法-五種身成為法身
那你說應該用大乘法來解釋-為什麼用聲聞呢?
不!不!這不是這個意思
這個是聲聞人已經對法身-有了一個初步的認知了
即便是在大乘
它也包含著這聲聞所認知的-這樣子法身的觀念
也就所謂的五分法身-這種觀念
就五分是-五個內容組成你的法身
我剛講了由「戒」
你看看
「戒」就是身口上面的-如理的行儀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
我們看人家一個身-不就是從人的外表上先看起?
是不是這樣子?
那麼他身口上面的-不違犯、無私無我
這就是他「戒身」
再來「定身」
「定身」就表示他意志的
意志的冷靜、穩定、深入
是不是啊?
專注
這就是他「定身」
你看有的小孩子就是煩煩躁躁-有的小孩是比較安定一點
對吧?
這就是我們說定-「定身」
再來「慧身」
有人一說佛法-一聞百悟
有的人呢百聞不一悟
是不是這樣?
倒過來
怎麼說-怎麼聽不懂
這就是他的智慧有差別
是吧?
這樣子組成各個的不同的身心
是不是?
這……戒、定、慧
解脫、解脫知見
有人能解脫
有人就是……
同樣的事情有人煩煩惱惱
有的人就比較無所謂
是不是這樣子啊?
他也知道事情在那兒-但他不會那麼煩惱
這是他有解脫相
那有解脫相
這個阿羅漢那個解脫相-讓你看起來很莊嚴
那佛的解脫清淨相-更是不可思議
這就是他的解脫法身
解脫的解脫身
法身中的解脫部分-解脫身
那麼再來解脫知見
有的人他能解脫-講不出法來
他也不知道這個-怎麼個解脫法?
但是他就照本
他就能夠照這樣做-他就能夠做到解脫
你看有人那個學徒有沒有?
黑手的(臺語)-學徒啊
那學什麼-修理什麼東西或雕刻的
他就會跟著師父一直雕刻
怎麼雕刻?-他懂得怎麼雕刻
可是倒過來叫他教人家-教不來
是不是這樣子?
他那個
他那解脫法-他講不出來、也不理解
那麼呢
這個有的羅漢呢是這樣
他自己知道證得羅漢果
他自己知道-自證自知
有的羅漢他是慧解脫羅漢
他能解脫-可是他沒有神通
那有的羅漢是具解脫羅漢-是有神通、也有智慧
那麼他知道自己解脫了
同樣道理
有的羅漢他自己證得羅漢果
他沒有善巧方便教別人
那也講不出什麼太多的佛法來
有啊!世間就是有這種人-對吧?
是不是?
學技藝也是有這樣
你就跟著我做嘛-我也說不上來
說不出原理來
有的人他就能夠-說得出原理能夠導引你
這是解脫知見
這樣懂嗎?
懂我意思嗎?
他就有那個悲憫、還有力量
有那個能耐能夠教別人
這解脫的知見
這樣五種合起來-合成為法身
就五分法身
那麼大乘的法身-就是以這個為基礎
再進一步的說
以一切-中道實相之究竟的法為身
所以山河
這個清淨
這個山河大地無非清淨法身
為什麼呢?
因為山河大地就是這一念心-什麼樣?
所現嘛
是不是這樣子啊?
而這一念心-清淨
心淨國土淨
所以山河大地-無非是我的清淨法身
《法華經》上說
這個……六根清淨位的菩薩
他那個整個呢-整個什麼?
三千世界如胸中-如在胸中
看三千世界如看手上的-菴摩羅果
是不是這樣?
這就看出來了
一個大乘菩薩的清淨法身-是真的是很大

這以法為身

所以恰恰好是以法界為身
這是從聲聞的這樣子觀念呢
比較容易理解的狀態-一直衍生到更深刻的以法為身
但實質上是
真正講法身-是要以大乘的法身為正
可是聲聞人不能懂那麼多-對吧?
是不是?
所以才講成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五分法身
收攝在這個小的局部範圍-以肉身為法身
肉身表現出的有五分-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這樣來說法身
所以小乘的法身-不離這個肉身
大乘的法身-那麼就以整個法界為身了
這樣懂嗎?
是這樣
好!那麼呢那這……
就是法身德啦
有這個法身德
這就徹證
徹證了什麼呢?-一切的功德
所以說它是一切種智-成法身德
是這樣子的
在我們的這個…〈心要〉裡頭-就講到了
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
〈始終心要〉裡頭-就提到這樣子的文句
好!這就三德
證三諦圓融-智成三德為用
好!這是論用
五重玄義的論用的部分
三諦圓融
我們在上一堂課有提-就生活當中你來觀察
是不是這樣子啊?
念佛亦復如是
也是三諦圓融
做任何
起一念任何-任何一念觀照
都是三諦圓融
那所謂的圓融還得再稍微-這個……提醒一下
所謂的圓融是舉一即三
不隔立、不隔礙
不立別、不隔礙
「立別」一一照順序這樣來
「隔礙」是
他是他、你是你-互不銷融
不是的
「三諦」是舉一諦-即具其他二諦
舉空-一切法趣空是趣不過等
舉假-假觀
那麼一切假-趣俗諦的
這個……趣俗就是
那麼呢是趣不過等
所以說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
就「觀」上來說是這樣
就「諦」上來說
「諦」-三諦的諦來說
那麼呢證得空性
那麼呢證得真諦
一切真諦-圓融
一切法無非真諦
無一法不是真諦
那麼這個俗諦-一切法皆是俗諦
那麼中諦-一切法皆是中諦
所以舉一-盡一切皆入
那麼一切法皆中、皆空、-皆妙有
那麼皆是俗諦
這三諦當中
一諦即舉出一諦來
那這一法舉出一諦-其他二諦就在其中
這樣子叫做三諦圓融
所以是證得這樣
所以這個時候我問你
到底是……真諦還是俗諦?-還是中諦啊?
都是
說有次第-理無次第
這樣懂了吧?
說總是這麼說嘛-有次第
我不能一次說三諦嘛
我要先說真諦、說俗諦、-說中諦
這樣說
但是在理上面
一諦-就是一個中道實相之諦
那也是這個真諦、也是俗諦
是各個面向來看它
它有三個面向-但是同一個體
這叫做三諦圓融
體會這個道理哦
體會這道理-你的生活、你的生命
會較比圓融一點
即便你還是一個凡夫
你懂不懂?
譬如說我以前上課的時候啊
在清涼寺上課我會跟人家講
哎呀!佛門裡頭都是搞飛機
很多呢都做……活計
什麼開光啊、建寺廟啊
然後新年團拜啊-什麼……
我就這樣講
那這樣叫做……什麼呢?
這樣叫做提出這個空性見來
以這個空見來建立真諦
所以什麼是真呢?-一法不立
所以這些東西都不要
佛門裡頭哪有這麼多葛藤?
我的意思是這樣
那有學生就聽了-就把它聽進去了
就死抓著這樣了
那後來我離開清涼寺去住山了
去住山
住山的第一年-不曉得怎麼搞居然有人知道
哦不!他不知道我-但是託居士帶上來一個請帖
說他哪裡……要開光-請我去
那我就跟那個當時的學生-後來跟我共住的一些人講
走!我們去吧
那我的學生就開始講話了
你不是自己說嗎?-這些都是在搞活計
怎麼你自己也去啊?
我當我講「空」
他抓住「空」他就不放-你看看
其實當我說「我要去」-我是建立俗諦
也就是不壞什麼?
不壞僧人互相讚歎的這種意思
他既然希望我去讚歎他-成立一個寺院
那麼把廟建好了-要開光
那麼我當然多少也知道-他是要搞個風光一點
可是就一個凡夫來講-「風光」恰恰好可利益一些人
那麼我去了
這是表示讚歎他的-為佛法所做的事嘛
這是從空出假
本來一法不立都不要去
應該要這樣才清淨
可是現在呢?
現在把清淨先暫放一邊
我也知道清淨-我也不會去跟他胡鬧
我也不貪染這些-去了有紅包拿、有飯好吃
我也不貪這一個
但是我說的是-要為佛法建立幢相
所以多一點比丘去讚歎他
所以我就跟我旁邊-另外三個人講說
走吧!我們去
那他們三個當中就有兩個-哼!法師一定晚節不保
現在好樂名利
連這種場合他也要去
你要知道
你執取說空性見
所以呢我一塵不染、皎若冰霜
這本身就是一種執取
執取自己有修行、清淨-不與世俗人攪在一塊兒
你本身
這就是一種貪染
這就執取一個法
所以光見空性是不夠的
這個時候我就跟他講-我們要去
他們就嗯……
圈圈叉叉三條線-就在旁邊啦
就有很多意見啦-就在旁邊
那我就跟他解釋
我說當時這樣講-是要你們不貪名利
現在我們已經懂得不貪名利
我們要隨順世緣去成就-他建立一個道場的什麼呢?
如幻化之緣
這是從空出妙假
從空出妙假
然後他又再不高興
我知道這總是這一念心
我的心不動搖
我終是
我要去與不去-都沒有一定見
有因緣去-利益更多眾生
沒因緣去-就利益這三個小毛頭
這三個小毛頭
那麼他搞不清楚狀況了-可能他滿意一點
不夠長久以來也不頂好
不過這總是-若空、若有都不可得
這是我中道的實相心
這是我法界圓融不思議心體-所起的用
我可以去-也可以不去
「去」是教育
「不去」也是-隨順他今天的因緣
那就這樣
那就這樣就可以
所以我後來說
我跟他講完這個道理說
那沒關係-你們看你們要不要去吧?
然後他們聽一聽
好啦!你就這樣說了-那就去吧
他還是不太懂……
然後憋憋扭扭的去
是這樣子的
那……當然啦
憋憋扭扭的去後來
現在經過這個…將近二十年了
前半
兩個月前有一次在某個精舍-海公在那兒傳戒
那我去那裡做那個-做戒師
那我去了
海公就說啦
啊!你們師兄弟十多年來-第一次在這裡見面這樣
然後他就感到不好意思
他說沒有啦!……
什麼我還是幫他怎麼樣……
他就講了這個話
那我想經過歲月的……成長啊-或許他會比較懂得
佛法不可順人情
但佛法又恰恰好不離人情
難就難在這兒
懂嗎?
剛剛那個人家說下了個帖來
我去-就是順人情
但是佛法不可賣人情
但又不能不順人情、不壞人-又不能壞人情
這就是三諦圓融
所以學天臺的人在生活當中
語默動靜、與人應對當中
他自有三諦在運用-時時要圓融
時時要圓融
他呢或訶佛罵祖
或談笑風生
或涕泣悲惱
這些通通他是-他的三諦的妙用
一心的妙用
你要知道
所以你要親近學天臺的人
你就不能只看他表面這樣子
你不能看他表面這樣
那我出去外面玩-我是凡夫啦
不過我如果出去外面-尤其到美國
像去年
前年要來這兒之前先到-也是西雅圖
那他們帶我們去雪山-那時候更冷
來得更冷-這裡都還是雪
那去雪山那裡
去雪山呢大家心裡想-雪山能幹嘛?
能幹嘛?
也不能幹嘛-語言不通
你也不會滑雪
臺灣來的旱鴨子你也不能幹嘛
那你得總得找樂子啊-對不對?
不然大夥兒在那裡就傻呼呼-就這樣看雪
然後燒雪、煮麵
就這樣過日子而已-那來雪山幹什麼呢?
對不對啊?
那我就怎麼樣?
我就把雨鞋穿上去
我就一馬當先衝到那裡去-開始玩雪戰
那玩雪戰
我是老師他們是學生-當然不敢跟我玩
那怎麼辦?
我得先玩啊
我得把雪拿起來-弄得大大的一個
然後往他們頭上一砸
然後再看
啊!法師都先砸人了-那我還可以砸回去
那時候玩起來了-那就好了嘛
是不是這樣?
是不是?
你要不先下手為強-他們就撐在那兒
來雪山要幹什麼?
沒幹什麼啊-就傻呼呼在那樣
就帶不走美好的回憶
對不對啊?
那你說為什麼要帶-美好的回憶呢?
人生就已經夠苦了-你還不帶一點回憶回去幹什麼
是不是啊?
那你說帶這個回憶回去-能怎麼樣?
執著而不能往生那就完了-對不對?
帶這個回憶是從空出妙假
所以有妙假的美麗的回憶
可是這個妙假不壞空性
可以臨終的時候你不會執著它
是這樣
這當下還是這一念心-是中道實相心
所以你會看到一個-活脫脫的一個人
在那裡既修行、又遊戲人間
既遊戲人間、又不壞佛法
你看那中國祖師的禪宗-不是個個
開悟的人不是個個都這樣嗎?
這就是三諦圓融
這樣懂意思了吧?
所以三諦圓融真是妙用無窮啊
真是妙用無窮
就放開來-一切法皆是
收回來-不壞一心
中道實相
開遮、收放自如
你說你學佛不學天臺-你要學哪一個?
是不是?
所以說這就是所謂的三諦圓融
那麼智成三德-那是果地上講
我們到時候再跟大家說
好!這是論用了
接下來判教相
到底〈始終心要〉它在-天臺的判教當中它屬於什麼?
就五時來說
它當然是法華、涅槃時
天臺的教說
那不是法華、涅槃時-不然哪一時?
當然也有可能是別的時啊
他為了攝化眾生
他說的是方等時的教法-也可能哦
是這樣
不過它是
就五時來說-它是法華、涅槃時
就化法四教來說-是圓教
就化儀四教來說-是頓教
所以是圓頓大乘為教相
所以法華、涅槃圓
法華、涅槃一般不說啦
我們直接就說-圓頓大乘為教相
這樣懂了嗎?
圓頓大乘
「圓」有圓足、圓滿、圓現、-圓成、圓頓的意思
的意思
「頓」有頓成的意思-不階次的意思
當下一切具足的意思-叫做「頓」
那大乘就相對於小乘說的囉
諸位啊!圓頓大乘
這一法-除此一法無有再其他法了
它也是秘密顯說
那麼呢
圓頓的大乘為教相
那麼這一法就是佛法的極說了
華嚴
這個禪宗、密宗、法相唯識等
不管他們怎麼說
說到究竟
如果不說到這裡-都不名為究竟
所以他們最高也不過到這裡-沒有再高啦
這樣懂嗎?
但是當然啦-根據荊溪大師的評判
這幾個宗派-密宗沒有以外
密宗他沒有評破以外
當時最興盛的有三宗-賢首、法相、禪宗
他評破了這三種
那麼就說它呢-這禪宗有闇證之嫌
那麼這個法相宗-立這個有情眾生才有佛性
那麼無情眾生無有佛性
說它這樣還不圓滿
那說這個……賢首宗呢-這個所謂的圓性
這個圓滿之性-這個法性還不夠完整
雖然也跟天臺講一樣-講法性
它的法性還不夠完整
那麼也評破它是別教義-有階次性、階次
它先空、後有、再中-階次性
所以這樣一評破的結果
這三宗-華嚴宗、法相宗跟禪宗
在教理上面或修證方面-都還有所不足
那麼因為它這個教理-一出之後啊
他對於這個三宗-有所分別、比對
你也可以說-有評破
有評破
這是他老人家可以-我們不要啊
有評破
那然後呢-當時這文字一出來
當時有主要有-《金剛錍》、《法華五百問》
還有呢?《止觀義例》
這主要三部書
這三部書有評破到-這剛剛三種
主要的這三部書上面
《十不二門論》是建立自宗-更深刻的教理
還有〈始終心要〉-是建立一宗的大綱等這樣
這些書出來-沒有人能夠
他即便評破別人-別人也不敢再評破回來
就停在那兒
當然啦他的學生-華嚴四祖
華嚴四祖
這個……這什麼呢?
清涼澄觀、清涼澄觀
不是法藏賢首-是弄錯了
清涼澄觀大師是他的學生
是天臺九祖-荊溪大師的學生
那麼他不同意-無情有佛性
他不同意
所以他這樣離開了
離開他
那麼呢
這個做老師的也沒放他過
還繼續批評說-這個華嚴宗這種說法不對
是這樣
那麼他做學生的-他後來好像也沒有再
沒有對他老師這種說法-有什麼評破
結果整個滔滔天下
就荊溪大師的文字-就站在最高的位子上
都把天臺提在最高的位子上
所以有隱然有什麼?中興之勢
所以他是中興初祖
是這樣
中興的九祖-就是湛然大師
就是這樣
等一下我們提到他的時候-還會再說明一下
好!所以說-這圓頓大乘
圓、頓
所以圓滿無缺是-頓一切法頓得、頓成
所以佛也是頓成
所以當下這一念心-頓成一切功德圓滿
那麼三諦也頓證
是這樣
不過三諦頓證-我們修的時候一樣可以次第修
漸次修-一樣是可以的
不是次第-漸次
應該講漸次比較恰當
要漸次修
是這樣
好!那麼這個是
這個……
五重玄義的部分是以這個-圓頓大乘為教相
那麼這圓教-我們也在前面也稍微說了一下
對不對?
知道什麼叫圓教
圓教啊
它的主要的觀-是這樣子的觀法
我們在〈禪觀圖〉當中看得到
但是就教理的認知來說-它是掌握著一個核心
那就是一切法皆是中道實相
那麼三諦當下圓融
這個是別教、通教、藏教所無
那麼因此別教、通教、藏教-都有涅槃可證、生死可離
唯有圓教生死即涅槃
那麼呢這個……
煩惱即是智慧-即是般若、即是菩提、即是覺
殺、盜、婬、妄即是清淨
那麼也唯有圓教-能夠提一個「具」字
所以一切善惡諸法-具一心中得
所以有惡法門-能夠到地獄度眾生
這叫做性惡而無修惡
那麼一切眾生皆具-佛、如來智慧德相
這固然沒話講
它連無情眾生、山河大地-也是佛性
這也唯有天臺舉出這樣觀念
當然這個「無情眾生有佛性」-這不是智者大師說的
這一點……大家要注意
那誰說的?荊溪大師
就是我們〈始終心要〉的作者-荊溪大師說的
是這樣
好!那但是關於荊溪大師的-所有的思想
是不是完全的-跟智者大師思想一致?
這當然可討論
這當然可討論
這問題就出在
這樣當然就會-引申是一個問題說
那麼所謂的天臺教學-到底要以哪一個為核心?
當然沒話講-應該以什麼為核心?
應該以智者大師的教說為核心
對不對?(臺語)
是不是這樣子啊?
是不是這樣子?
當然是要這樣
所以說哪怕是荊溪大師
後來北宋的什麼?
四明尊者知禮大師
這是這兩位大師很重要天臺的-注釋者跟中興者
一位是唐朝、中唐的中興者-一位是北宋的中興者
固然他們是重要的思想的-天台思想的健將跟中興之大德
著述也最多
不出世的英才啊!他們
不過呢思想上
如果你覺得有跟智者大師-稍有不一樣的部分
那你就要小心了
你就要小心了
像我曾經在這個……-有一個佛學院禪學研究所
講過呢這《淨土生無生論》
那是傳燈大師
傳燈大師是這個蕅益大師的-傳法的法師父
是這樣
那麼他在講那個-《淨土生無生論》
用的那個語句就很有-華嚴宗的色彩
那我也適當的提醒大家要小心
那麼荊溪大師-有沒有這種情況?
學者是有一些看法
那麼我們也應該下面可以-再跟大家提一提
也可以提一提-是這樣
那麼現在我們五重玄義-已經基本講完了
現在我們要進入正文
那麼我們進入正文-首先就看標題
〈始終心要〉
這〈始終心要〉呢
在荊溪大師的著作當中-算是最小一篇的
最小一篇的
他注釋有十幾萬言-十幾萬字
當中最少一篇、最短一篇-大概就屬於這一篇
那但是他要提醒綱要
也可以看出來他老人家-最核心的思想在哪裡
那麼著作者呢-就荊溪大師湛然述
他不說「著」-他說「述」
「述」是什麼呢?
「述」就是依於前人的意見-那麼給予整理表述
懂意思嗎?
這叫「述」
中國人講「著」跟講「述」-是不同的
「著」是我自己的意見-我的創發、我的看法
我不一定與人同
這叫作「著」
或者叫「作」-著作那個「作」
或叫「作」
那麼叫「述」-著述的「述」
「述」是指的
我將大德、我將前人的意見-整理、整理再重新表達一次
這叫「述」
我不敢我自己的意見哦-我只是前面人的意見
是這樣子的
當然也有時候也用「撰」-這個字「撰」
那麼述之後就成了一篇文
我解這個文那就叫「註」
或叫「疏」或叫「鈔」-什麼的都可以
一般來講解它-解經之文謂之為「疏」
那麼解論之文-一般來講可能就用「註」
這樣懂嗎?
就用「註」這種概念
或者再來解這個「疏」
就變「鈔」或者「註」
或變「註」-註解的「註」
或這樣子
這樣瞭解了嗎?
是這樣
所以說一般最少用的就是-著、作、撰
這是比較少用
那麼荊溪大師說「述」
荊溪大師
古人哪-這個尊重他
所以不以名字直稱-不以法名直稱以地方直稱
以地方稱或以寺廟稱
寺廟
這裡荊溪-是指他的出生地而言
荊溪在哪裡呢?
荊溪就是在常州
我們前幾天才去的常州
常州
在常州
常州有個天寧寺-現在有名的對不對?
常州的什麼呢?
常州的這個……
這什麼陵啊?
常州廣陵-廣陵的荊溪地方
荊溪地方
那麼這就是現在的江蘇的宜興
宜興茶壺那個宜興-是這樣
這個地方
那個時候叫做荊溪
曾陵-不是廣陵
「曾」,曾國藩那個「曾」-曾陵
「陵」就是那個……-陵寢那個「陵」
曾陵這個地方
常州就現在的江蘇宜興-宜興縣
那麼所以他出生在那個地方
這個……曾陵的荊溪這個地方
這個可能是一個村-或一個縣的地方
那麼所以說就以荊溪之名稱他
那麼人家怎麼會知道?
因為他出來的時候
他十七歲就出外參學
這個人很特別
他俗姓
先說一下這個……-不要這麼早說
他俗姓「戚」
戚繼光那個「戚」-親戚的「戚」
俗姓「戚」
你現在到常州那個宜興那一帶-去問問看還有沒有這姓戚的
搞不好就是他的後代-他們家的後代
他沒結婚啦
不是他的後代-就是跟他的族人啦
是這樣
他是中唐-唐玄宗開元天寶之間的人
不止哦!他經歷四個宗
其中有三個宗啊
唐玄宗、蕭宗、代宗-都請他入京這樣
都請他入京-不過他不去就是了
等一下再說
他是西元七百一十一年-到七百八十二年
享年是七十二歲
那麼中唐的人-是唐玄宗時代出生的人
那麼是中興天臺第九祖
他們家長期是儒家的……-學儒家
他爸爸是地方非常有名的-一位儒家學者
是一個學者
像我們現在講的那個學者
儒家的學者
那麼儒家當時也有參學的習慣
他們也有參學的習慣
所以說你看看呢
這個……還好當時佛教很興盛
不然當時人家儒家也有參學
他爸爸要他十七歲的時候呢
十七歲就長大了-你要知道
當時古人十七歲就已經長大了
就要他到外面去學-參學去、參學去
所以十七歲他就出來了-參學
不過他雖然領了參學之名啊
他可不去參學儒家
他跑到了-浙江來
那麼跟隨什麼呢?
跟隨這個金華的方巖大師
方巖
「方」就是地方的「方」
「巖」就是一個山字邊-靈巖山那個「巖」

那麼跟他學天臺止觀
他十八歲的時候
他十七歲出來
遊……遊了一年-到十八歲的時候呢
跟方巖
跟金華方巖大師學天臺止觀
那麼學了幾年之後-學了二年之後
又介紹到他……介紹他呢-到這個八祖左溪玄朗的門下
到左溪玄朗門下
學習更正式、更深刻的-天臺教觀
然後呢
從二十歲入他門下-一待待了十八年
有夠厲害!待了十八年-都沒出家
都沒出家
那麼待了十八年-到三十八歲才出家
為什麼你知道嗎?
因為他爹是儒家的-健將、大學者
然後他爹讓他十七歲出外參學
他違背父命-不去參儒家去參佛家
然後又參-參了……
沒名也就罷了-參了很有名
他在家就講經說法
搞了他爹很沒面子
儒家的人很注重這種…什麼?
這種父道、這個孝道
我讓你拿信用卡到外面去參學-用吃老爹的飯、吃老爹的
那結果你不給我學儒家-你還給我學佛教
學了學沒出頭還算了
還學了這麼有名-還跟你老爹打擂台
打擂台也就罷了-竟然想跟我出家
你讓老爹這個顏面擺到哪裡去
不准
他爸就說「不准」
不准他就熬著
一熬熬了十八年-你看看
所以這……
所以說啊
這民國初年有人喊出說-禮教吃人
在某個義意上-不完全沒有道理
人家這樣子失去了-早一點出家的這個因緣
不過在唐朝那還得了
那個儒家大盛-也是很興盛的
他爸爸這……-又是當時的碩學宏儒
這個顏面哪-這掛不住
當時儒佛二道還是有-稍分對立的這種因緣的
所以不能夠這樣子
這投……敵人陣營-這哪可以
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三十八歲他老爹往生了-他才出家
不過在人家他出家前-他就受五戒、菩薩戒
而且已經在講《摩訶止觀》了
已經講《摩訶止觀》了
他親近左溪玄朗-足足親近到他出家還在親近
又親近了六年
前後親近了二十四年
二十四年
沒有離開
到左溪玄朗入寂了-他才大弘法化
他平常還是講經的
但是不是大弘法化的方式
一直在左溪玄朗座下學習
他熬得住
而且這位大德真是令人難得
人家可不是說做居士-白衣說法就跩起來了
就不出家了
他爸爸一往生-他馬上守孝一完畢
他好像也沒有守孝-就是回到家裡看望
然後他就
他一直就住在寺廟裡
就是爹也反正-也……算了啦
也沒辦法叫他繼承父業了
就讓他住在寺廟裡
但是就是不能讓他爹難堪-出家
就這樣而已
所以他也基本上-就已經就住在寺廟
住在寺廟裡
是這樣
那麼人家就稱他「荊溪居士」
以地方來稱他「荊溪居士」
是這樣
後來就改稱荊溪大師-原因是這樣來的
稱他「荊溪居士」
他已經能講經說法-可是他很謙卑
他還是渴望出家法-因為他知道了
我第一堂課不是講嗎?
白衣雖有富貴力-不若出家功德勝
他心裡還是知道-心嚮往著出家
結果他就真的
父親往生了他就
人家荊溪大師也沒有剃度他
也是十方道場不剃度他
然後他就投宜興-就他的故鄉
宜興的淨樂寺
就看望爸爸完了之後-直接就在故鄉那裡出家了
二話不說就出家
出家完了之後咧?
哎呀!荊溪大師要他-暫且不要回來
幹嘛?
叫他學戒去-你看看
還叫他去學戒耶
所以說天臺宗的人他注重戒律-原因就是這樣
這好的傳統
就叫他去學戒
到越州-就今天的會稽、會稽縣那裡
這有一個開元寺
你就是知道在唐朝時候-每個地方都有開元寺
每個地方-地方政府都會建開元寺
所以好多開元寺-一大堆開元寺
這樣子
那麼呢
的會稽的開元寺呢
追隨當時一位很有名的律師 -叫做曇一
「曇」,曇花一現那個「曇」
瞿曇那個「曇」
那個曇一律師學《四分律》
你看也是學《四分律》
人家也是學《四分律》
所以說中國就是天臺-《四分律》老是結合在一起
是這樣
學《四分律》
那麼學完了之後呢
他邊學-那總是天生我才難自棄
那麼大家還是一直要請他講經
後來他就在吳郡的開元寺
不是會稽的-是吳郡的開元寺
開元寺好多嘛
那吳郡的開元寺
他也邊講《摩訶止觀》-那邊學戒律
那麼這樣子呢
到了天寶十三年
也就出家六年之後-他學戒完成了
學戒完成了也將好是-左溪玄朗大師入滅了
入滅
那麼他才大弘「臺宗」
臺宗
天臺教法
天臺教法
那麼這個時候已經到了什麼?
唐玄宗時代-中唐時代了
你要知道
唐朝的盛世固然在貞觀-相當的興盛
那是就政治的治事-政治的治理來說是興盛
但是就文化的興盛來說-是在唐玄宗時代
你要知道
唐玄宗呢更-最佳的成熟
不過也是從唐玄宗開始衰
唐朝的國祚也是從-唐玄宗開始衰
是這樣
中間出了個武則天
唉!那這位……老太太也是-也算是有點能耐
是這樣
然後好了
唐玄宗-已到了唐玄宗時代了
這個時候
這個……
你知道左溪玄朗-還有一位他的師弟叫玄覺
就是什麼呢?
玄覺大師就是什麼?
就是《永嘉證道歌》的著作者
那玄覺大師是學天臺
然後去參誰啊?
去參六祖慧能大師
所以說慧能、玄覺、-玄朗、荊溪
通通在那個時代當中
可見那個時代的唐朝佛教
興盛到什麼狀態-你就可以想像得到
窺基大師也在那個時代
窺基不就玄奘大師時代了嗎?
所以玄奘大師也在那個時候
那麼那個……清涼澄觀
還有那個法藏大師-那賢首法藏
也是那前後期那個時代
所以你看看哦
禪宗六祖
那麼這個……清涼國師-澄觀大師也出在
他是他學生哪
然後還有之前的賢首法藏-在這之前
然後再來呢?
這個……玄奘大師
這法相宗的玄奘大師
他的弟子-三車法師
這個古佛再來的什麼?-窺基大師
也出在那個時代
哇!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德
都在荊溪大師時代-前前後後而已
所以那個時候-三宗大興
禪宗
還有這個……華嚴宗-就賢首宗
還有法相宗-大興
相對的-興在之前的那個天臺宗
在這個時候反而有點……-聲音有點小了一點
好像已經
大家好像都-不太認得它了
不太認得有天臺這回事了
明明
明明他們都受天臺影響
可是大家好像都不提天臺了
這個時候荊溪大師就說了
就看了當時的情況
他就對他的弟子講-曾經講過這句話
他說今之學人哪
或於空
或著於空、或膠於有
自病病他
道用不振
將欲取正
捨予誰歸?
當時要起這樣子的念頭
他說啊
他說今之學人-今天的學佛的人
或蕩於空-滯礙於空、但求空性
或膠於有
「膠」,膠就是那個-如膠似漆那個「膠」
膠於有-黏在那個「有」上面
膠於有
那著空、著有的意思-或膠於有
自病病他
自己生病了還幫助別人生病-傳染給別人
那麼呢
所以道用不振
佛法之道與大用不能夠興振-振興起來
那麼將欲取正
將要把它們擺正-把它導正
捨予誰歸
如果不是我-誰要來做這個事?
這個話你可不能說大師-很……自以為是、很傲慢
不是!那是衛教忘身-從空出假
他還要重入紅塵來做這種事情-導正的工作
是這樣
然後其實就針對這三大宗
針對這三大宗來做這個事的-要做這個事
他提到這樣
諸位!我們在今天看到-這個荊溪大師講這個話
我們自己要有一點……感慨
那當時唐朝興盛的時代的佛教
都被荊溪大師看成這樣-著空、著有
應該要取正於法-重新取正
那今天佛教怎麼樣?
大夥兒不要再這樣……
怎麼描述它呢?
叫做「槁木死灰」
那就完全沒反應-麻木不仁了
不能再這樣了
一定要怎麼樣?
要……用心起來-要為佛教做一點事
不要再小心小量-看誰不對、誰不好
哪個廟、哪個道場-沒有好好弘揚佛法的
不是的!要從自己弘揚起
我在家人呢?
在家人做兩件事
第一個
好好生個小孩子-或生個孫子來出家
這我一再說了
第二就是什麼樣?
好好聽經聞法
度化其他在家人來學佛-來親近三寶
尤其來學天臺
這你也可以做啊
是不是這樣?
好好過日子-三諦圓融一點
不要讓人家感覺學天臺的人-怪怪的
自視甚高
那麼傲慢難伏
不要這樣
要調柔、圓滿
那麼呢教理清楚
可是為人呢-圓滿
要這樣子才可以
那麼要發起這種心
不要看看那荊溪大師這樣-那你們大家都無動於衷
是不是啊?
一定要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那個時代他都這樣發心
那我們也要發少分的心-那積少成多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麼怎麼樣聽經呢?
不是一定要請法師來
法師來都很有限
你們時間也很有限
你們要自己組成什麼呢?
聽經、研經的小組會
要定期討論、定期聽聞
定期研討互相增上
然後有問題用-skype(網路電話)
彼此這樣問一問
對不對?
天涯若比鄰-有什麼問題?
是不是啊?
尤其是紐約跟台灣
剛好差12個小時-很好對的
是不是?
要這樣發心
所以說了解荊溪大師的…一生
他這樣發這個心
那麼我們也要發起這個心
這荊溪湛然大師
好!所以從而顯揚教義-對抗他宗
以下還有少分的要講到-他的一生的幾個狀況
我們下一堂課再跟大家講
所以可見你們知道這位大師是-不可多得的一位中興的大師
著作等身
也是為佛教發心深刻
好!我們下一堂課再說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