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阿含聖典選講--54 主講者:超定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各位善知識 我們來看瑜伽師地論 來談修解脫道的問題 在論裡面是這麼說 我們為了證得真實究竟的解脫 哪一個人學佛修行不想解脫 這個解脫是真實的究竟的 不是說我今天肚子餓了 吃一點麵包吃一點東西 暫時的解決飢渴 現在要解脫究竟解脫 解脫的法門 如同上面所講的 不出三十七道品這些德行 那麼在這裡論師菩薩 舉出三點 略有三法 能令獲得速疾通慧 是穩當的保險的快速的 能夠得到智慧 通慧 通達真理趣向解脫的智慧 三法哪三種呢 一者智力 智慧的力量 二者不放逸力 不能放逸懈怠的 三者數習力 修習修習再修習 不是偶然的短暫的修習 這是數習力 那麼什麼是智力 什麼是不放逸力 什麼是數習力 這裡進一步來解脫 智力是什麼 這種智慧懂了很多道理 天文地理 哲學科學 中國人四書五經 五行陰陽 道家儒家 西方的各式各樣的學問通通懂 智力不是這些 這一種智力 智慧力量 是堪能無間永盡諸漏的 有學智見 就是我們在凡夫的地位 還沒有轉染成淨之前 乃至於開悟證果得到初果了 可是還沒有證入阿羅漢 沒有達到無學的聖位 這時候智慧力 能夠的到達無間 我們現在念念之中 都被煩惱所間 不是貪念就是瞋念 各式各樣的念頭 各式各樣的煩惱 現在有這個能力 有這個智慧的力量 使我們永遠的來斷除煩惱 盡諸有漏 漏就代表煩惱 這樣的有學智見 有學位 有學階段的智見 這叫作智力 意思就是說 我們修行 如果沒有這樣的智慧力 要斷煩惱 要證涅槃是不可能的 所以現在我們要修學 修學這智見 正智正見 第二呢 不放逸力 也就是有了這樣的智慧 有這樣的知見 方便勤修 在道法上 使這些不善的 能夠衍生煩惱的 種種不善法 能夠制止它 我們之所以煩惱重重 我們之所以業障深重 就是沒有這樣的不放逸力 在放逸懈怠之中力量不夠 所以想要克服煩惱 克服不了的 如何培養我們的不放逸力 根據我們的智見 根據我們對佛法的了解 要精勤用功 不懈怠的 這樣去走這樣去修 那麼數習力又是什麼意思呢 一種無厭倦的 你說我討厭了我不喜歡了 覺得累了 修行永遠不覺得累了 法味無窮 就如同菩薩度眾生 我們常常說眾生難度啊 眾生真是不可理喻啊 眾生對菩薩不感恩 反而恩將仇報啊 來打擊 破壞菩薩啊 我們是這麼說 那對於菩薩本人來講 眾生難度誓願度 怎麼難度難不倒他 要有這樣難度的眾生 有這樣不可理喻的眾生 有這樣難以調伏的眾生 菩薩才有事做 所以菩薩度眾生永遠不厭倦的 那麼我們一個修解脫道的人 在道法上 四念處也好 這八正道也好 七覺支也好 永遠的不厭倦的來加功用行 這論裡面就談到 一個修學佛法的人 有了這個智見 依止智見來修行 它的內容四種善巧 四種善巧 這是對於三十七道品 把它分成四種善巧方便 巧妙的方法 能夠很準確的 能夠達到目的地 發揮功能的四種善巧 第一觀察事 什麼是觀察事呢 三十七道品裡面的四念處 四念處法門 是為了對治四種顛倒故 為了如實遍知一切境故 什麼意思呢 四念住法門 從它的對治功能來講 就是要矯正扭轉 顛倒眾生的四種顛倒 我們常常說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來破除我們的無常常倒 不淨淨倒 苦中樂倒 無我我倒 無我而執著我 苦而執著為樂 不淨執著為清淨 無常執著為真常 這是眾生的顛倒 四念處就是為了對治它 這是一點 從它本身的功能來講 如實見知一切境故 我們說一切境 所有的身心 所有的世界 不出四念處的內容 我們對這個身 對我們的受 對我們的心 對我們的法 對於一切境 所有的境界我們所要知的 要如實遍知的就是身 我們身體 我們的受 我們心 以及法 這是觀察事 時時要觀察 時時要保持正念正知 這是第一種善巧 第二種善巧是捨取事 什麼叫應該捨掉的 什麼應該要取的 有取有捨 就是四正斷 也就是四正勤 斷除一切不善法 這是要捨掉的 我們要取要修要得到 種種善法 所以第二善巧是捨取事 第三種呢善巧是出受事 什麼叫出受事 指的四神足 四神足也就四如意足 也就是我們依四靜慮 由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次第的一級一級的來超出 這樣子才能從憂根乃至樂根 什麼意思呢 我們是在憂悲苦惱之中 那麼憂悲苦惱之中 修定修禪修觀 我們達到初禪了 離生喜樂地 達到初禪的境界 已經超越了欲界裡面的種種苦 也超出了欲界一般生命的 所招感的無邊的苦 欲界享受五欲 而享受五欲的結果樂極而生悲 真是苦不堪言 達到初禪離生喜樂地 第二禪定生喜樂地 由禪定才能生喜樂 到第三禪離喜妙樂 離開種種喜了 喜還是衝動的 而得到真正微妙的快樂 到了最後捨念清淨地 那就是喜也好憂也好樂也好 完全超越了 一層一層超越 那這個叫作出受事 最後善巧的方便事 什麼方便 要怎麼修 有什麼巧妙的 一般說什麼捷徑 現在指的是五根五力 七覺支八正道 我們要斷煩惱 見道位的煩惱 修道位的煩惱 煩惱無盡 我們的心結 心有千千結 太多太多的結打不開了 太多的煩惱解決不了 那麼現在要斷這些見道位 修道位的煩惱 它的正方便是什麼 就是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在這裡還進一步的解說 修行為得到真實究竟的解脫 它有一定步驟 有一定次第 不是一步可以登天的 我們說四念處法門 修了以後就離憂悲脫苦惱 話是沒有錯的 但是你要漸漸的長期的 用功辦道 道產生力量 才能解決憂悲脫苦惱 所以提出了五種漸次 一者先集資糧以為依止 要準備資糧 修行要有資糧 我們修行修道要有道糧 以菩薩修行來講 不斷要長養你的慈悲心 開發你的智慧 福慧資糧要充足 資糧夠了 路怎麼長遠 再遠的路再艱難再難走的路 再難度的眾生你都可以度 我們之所以感覺到眾生難度 因為我們資糧不夠 我們福德因緣不具足 我們智慧淺薄 福慧具足資糧夠了 就沒有眾生難度的問題 要得到真實究竟的解脫 一定要積集資糧 第二有了這資糧以後 我們修什麼 修行修道 道的道體 當然有很多法門 念佛 靜坐各方面都是要修的 現在有了資糧有了條件了 有信心 有戒行 要修什麼 修奢摩他 毗缽舍那 奢摩他毗缽舍那也就修止修觀 修止修觀 它內容非常的廣大 非常深刻了 接著三者以此為依 有了止觀有了定慧 具有諦現觀涅槃勝解 諦現觀 四諦真理的現觀 因為我們要觀照真理 不是以我們的肉眼 一個人聰明再怎麼聰明 都是觀不到的 有了修止修觀修定修慧的力量 才能具有四聖諦真理的現觀 還有對涅槃的勝解 我們一般人對涅槃 是虛無飄渺的 一知半解 要達到殊勝的了解 對現觀涅槃的殊勝了解 這是第三點 第四呢 以此為依 有了四諦的現觀涅槃的勝解 不再得少為足 就是得到一點 證了初果就二果 永遠往前走 不停留 如達到初禪了 要厭離初禪而達到二禪 達到二禪以後又往前走 三禪四禪等等 一直向上提升 於可厭法深生厭患 如色受想行識的五陰 時時刻刻要生厭患想 最後第五 以此為依而證得最後金剛喻定 相應學心 金剛喻定 金剛是非常尖銳 非常強有力的 現在就是比喻 這樣的定力這樣的智慧 能夠斷除最微細最難斷的 最難纏的這些煩惱 那這時候修行就成就了 這一段經文 根據論典解說到這裡 下面很有意思 講大正藏一○七經 佛光藏經阿含裡面是一○九經 這裡呢主要說的 怎麼樣修行 達到身苦患心不苦患 這裡面牽涉到 凡夫跟聖人的不同感受 意思是什麼呢 我們都有苦 我們身苦心苦 我們可以說 在一片火海裡面在燃燒 焦頭爛額 身苦心也苦 聖人呢 聖人苦不苦 那你說證聖人還有苦嗎 如果聖人還有苦 那我們何苦要去修呢 要作聖人為什麼 聖人只有快樂沒有苦 話是這麼說 事實上我們要了解的 不要認為說某某人修行 修了幾年了 信佛歸依三寶受持五戒 乃至受了菩薩戒 他這麼好的人 這麼用功 三寶的加被 佛菩薩的保佑 應該不會再有病有苦了吧 難道學了佛就長生不老 永遠不會死不會苦嗎 但是一般人 我也看了很多 尤其是高知名度的這個法師 老和尚老法師 他如果有病了 就怕人家知道 不能說修行人還有病 甚至我看了 明明就是已經絕症生癌了 他說沒有沒有健康得很 為什麼不久就往生了呢 常人有錯誤的觀念 經典裡面清清楚楚的 不是我在這邊胡言亂道 苦 有身的苦心的苦 身的苦可以說 凡夫聖人是沒有兩樣的 當然有的聖人 用他的定力 超強的定力 可以減輕克服身的苦 而一般說起來 凡夫跟聖人都有身體 色受想行識的五陰 有了五陰一定有麻煩 一定會有苦的 所以身苦可以說 凡夫聖人是沒有差別 所不同的是一般人 由身苦而引起心苦 身心交煎 苦不堪言 一個修行的人 身苦沒有辦法避免 但是心的苦他可以得到解脫 我們人衰老病苦 這是無可避免的 那麼這一段經文 主要來說明 有一個人 有一個老人 這個人不是七十歲八十歲 是一百二十歲了 一位一百二十歲的那拘羅長者 來請教佛陀 怎麼樣能夠 長夜安樂沒有苦的 年老了 身體越來越衰了 病可以說常常都在病中 大病小病而已 沒有不病的 佛陀怎麼跟他開示呢 長者當知 於苦患身 當常修學不苦患心 佛陀講的很簡單 有時候我們請教問題 這些老和尚老法師 又怕他精神不夠 講太久太勞累了 不好意思繼續的再問下去 早期佛的弟子舍利弗 來為他進一步的解說 這段經文 大家看著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婆祇國 設首婆羅山鹿野深林中 這講到鹿野苑 佛陀初轉法輪的地方 當時 爾時有那拘羅長者百二十歲 年耆根熟 羸劣苦病 而欲覲見世尊 及先所宗重知識比丘 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白佛言 世尊我年衰老羸劣苦病 自力勉勵 覲見世尊及先所宗重知識比丘 唯願世尊為我說法 令我長夜安樂 經文是很淺白的 有一位長者 他名字叫作那拘羅長者 一百二十歲的老年人 年紀很大 六根眼睛也模糊了 耳朵也重聽了 精神也衰邁了 而且常常在病 身體非常的虛弱 而想去看看我們的佛陀 跟佛陀禮座 還看他過去認識的 所尊重的善知識這些比丘們 有一天他就來到佛陀的座下 跟佛陀頂禮以後坐在一邊 來請法了 老人真苦啊偉大的世尊 我已經年紀這麼大了 一百二十歲的人了 身體這麼的衰弱 常常可以說病不離身 我們只是勉勉強強的 拖著老命一天過一天啊 那麼現在想來看看 我們偉大的佛陀 以及過去所尊重的 所親近的這些知識比丘啊 佛陀啊請您慈悲為我說法 說什麼法 使我長夜安樂的法 年老了 病苦老苦 還有其它的說不盡的苦 尤其我們一向所知道老年人 年紀大了 錢沒有了 權 家裡的公司裡的權力 也都交出去了 什麼都沒有了 聽說有一位有名的法師 就交代他的弟子 將來你收徒弟 弟子跟你做事 錢你不要通通交給他 權利也不能通通放給他 但是你也不能不給 也不能不放 少少的 一點一點的給 一點一點的交 這也許他經驗之談 這裡說明是什麼呢 年老了身體差是正常的 哪裡有不病呢 老了虛弱哪有不苦的呢 老是很苦悽涼啊 佛陀聽了長者這麼說 世尊就告訴那拘羅長者 善哉長者 好的很啊你問的很好 你說的很對 你實在是年老了 已經一百二十歲了 我們釋迦牟尼佛 八十歲就入涅槃了 你一百二十歲了當然很老 六根已經敗壞了 根熟好像水果熟了熟透了 熟透了就會爛了對不對 羸劣苦患 各式各樣的苦各式各樣的災患 可以說沒完沒了 可是你現在還能夠 叫你的孫子 叫你的兒子誰陪你來 現在人 唉呀叫你的孫子 叫你的孫子陪你到廟裡來 來親近三寶 求人不如求己啊真麻煩 雖然這麼衰老的身體 而能夠自己來覲見如來 並且來親近各位善知識 各位比丘很難得啊 長者當知 你要知道 身體的苦老病這都是難免的 正常的 人人都是這樣子 現在你能作的 要得到長夜安樂 要修學不苦患身 簡單的說身雖然老 你的心不要老 身體雖然衰了你的心不要衰 身體這麼苦你的心不要苦 就是這麼說簡單明了 爾時世尊為那拘羅長者 示教照喜 默然而住 那拘羅長 者聞佛所說 歡喜隨喜禮佛而去 年紀老了 請教佛陀 就說的這麼簡單 那當然也很難得啦 能聽到佛陀的開示 聽聞到佛陀的正覺之音 他覺醒過來他也很清楚 很高興的離開了 現在呢 要去拜見另外一位比丘 他所認識的 很有名的善知識舍利弗 當時尊者舍利弗 佛陀座下轉法輪將 舍利弗你不要說他也忙得很啊 凡是說法度眾生 佛教界什麼麻煩的事情 都要靠舍利弗 目犍連他們去解決 所以佛陀常常這麼講 任何一個地方 任何眾生的苦難 只要有舍利弗目犍連在那裡 我就可以安心了 我就可以沒有事了 如果沒有舍利弗沒有目犍連 那我釋迦佛就要更忙了 在這裡說明了 善知識難得 這麼樣好因緣 他想要看佛 請示佛陀說法 佛陀也跟他說了 他走後還來找舍利弗 舍利弗就離開世尊不遠地方 真是太難得了 就坐在樹下 今天沒有去外面 講經說法度眾生 坐在樹下那邊 我們說在那邊乘涼 其實在那邊靜坐 那拘羅長者 往詣尊者舍利弗所 稽首禮足 退坐一面 還是一般的規矩 自己一個人來到舍利弗座下 禮座而後就退坐一邊 當時尊者舍利弗就問他 汝今諸根和悅 貌色鮮明 於世尊所得聞深法耶 他說好難得啊 今天我看你啊不像過去一樣 滿面的春風 有笑臉笑容非常的祥和 充滿了喜悅 看不出是一百二十歲的老者 可見你內心裡面有東西 人逢喜事精神爽 在成語裡面有這麼講 那今天呢 舍利弗看這個長者 一百二十歲的長者 剛剛從世尊那邊過來 整個不一樣的不一樣了 好像很多人說我來參加法會 我來靜坐我來聽經下來 心裡上的石頭就不存在了 心裡面的苦 整個臉整個變了 舍利弗就問他 看你這樣子 是不是在世尊的前面 佛陀跟你開示 講了甚深微妙法呢 那拘羅長者 就對舍利弗說了 今日世尊為我說法 示教照喜 開示我內心的茅塞 我內心的心結打開了 以甘露法 灌我身心 甘露法 甘露就是清涼水 使我們解除熱惱的 甘露應該就是不死藥 長生不老的仙丹妙藥 佛門叫作甘露 平常佛教說修甘露法門 修數息觀 以禪修來講 不淨觀是甘露法門 數息觀也是甘露法門 叫作二甘露 現在佛陀的慈悲 用他的甘露灌我的身心 是故我今諸根和悅 顏貌鮮明 所以我今天整個臉色氣色 都變了 我的臉很新鮮很光明 非常好看 這時候尊者舍利弗 問長者言 世尊為汝說何等法 示教照喜甘露潤澤 那麼請問老人家 佛陀是為你說什麼法 跟你開示什麼 使你內心得到光明 又用甘露來滋潤你的身心 那拘羅長者 這時候就跟舍利弗說了 我向詣世尊所 白世尊言 我年衰老羸劣苦患自力而來 覲見世尊及所宗重知識比丘 我告訴佛陀 我年紀這麼老這麼衰 身體又這麼差常常受苦 我自己一個人 好辛苦的來到佛陀的座前 希望看到佛陀你老人家 還有我一向所尊重的 所親近的這些知識比丘 不是不認識的 是知道的認識的比丘們 那麼當時佛陀就這麼開示 這麼簡單 善哉長者 汝實衰老 羸劣苦患 而能自力詣我 及見先所宗重比丘啊 汝今於此苦患之身 常當修學不苦患心 意思就是說這麼年紀老了 苦啊病啊 身體虛弱 眼睛好像也模糊 視力模糊 耳朵也重聽 髮蒼蒼視茫茫 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那麼你今天好難得的 自己以自己的力量 自己過來看我世尊 還有拜見各位善知識 你今天的苦患身 應該要修學不苦患心 沒有關係 老了人人都是要老的 這個苦 世間多憂苦 哪裡有不苦的呢 最重要的 要作到身苦而心不苦 修學不苦患的心 怎麼樣去調整 怎麼樣去保養 怎麼樣去照顧 使這個心不苦患 世尊為我 說如是法 用這樣的甘露來滋潤我 現在舍利弗尊者 就反問這位長者 那麼你為什麼不詳細的 汝向何不重問世尊 為什麼你沒有更進一步的 來請教佛陀 什麼叫作苦患的身苦患的心 云何苦患身不苦患心 意思就是你剛才為什麼不請教 把話說得更明白 什麼叫作身的苦 身也苦心也苦 什麼樣叫作苦患的身 身的苦 不苦患 心心不苦 簡單的說修行 修行就要離苦得樂 也只有學佛修行才能真正得到 離苦得樂 可是在這裡也不要誤會了 認為學佛修行 就不會有苦了 是的 不會有苦 是心不苦 心靈上已經得到解脫了 可是既然有這五陰之身 色受想行識 這個身的苦是沒有辦法避免的 不要說一般人修行人 就是大修行人 開悟證果的聖人 初果聖人乃至於阿羅漢聖人 都還是會有身的苦 這身苦只身苦 苦就是苦 就讓它去苦 病就讓它病 不要在這個身苦 在這個病之中 而又產生煩惱產生苦 這才是一個最重要的 所以舍利弗問了長者這句話 那現在長者就老實的 對舍利弗這麼說了 以是義故 來詣尊者 唯願為我略說法要 就是為了這個今天我來見你 我不是來這邊跟你聊天的 不是沒有事情閒極無聊 來這邊坐坐找你開心 不是這個意思 因為佛陀已經說了 我不好意思打擾世尊 他也很忙為眾生 太多眾生事了 佛事眾生事太多了 所以我來請教你 舍利弗希望你慈悲啊 為我略說法要 法是無量無邊 簡單扼要的 對老年人 講的太廣泛太深刻太複雜 也不容易聽的進去啊對不對 講經說法要看場合 天氣這麼熱 又在那邊講講了半天 聽的人都受不了 對不對 講的人開示津津有味 聽的人也是法味無窮 可是這麼大熱天講了這麼久 聽了也疲勞 對不對 所以要怎麼樣 簡單明瞭把佛法的要點 跟我們開示 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把佛法的大意重點 跟我們講出來 使我們能夠信受奉行 這一節課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