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阿含聖典選講--27 主講者:超定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各位善知識 繼續來談 如何轉無明而成為智慧光明 修行也叫作修般若 也就是滅除無明 無明是什麼 以上講的很多很多 對於色受想行識的五陰 五陰的集 它怎麼集起的 五陰的患 過患過失 五陰的出離 也就是經典裡所講的七處三觀 一部經叫七處三觀經 這是真正講修行 也許對一些傳統的中國佛教徒 會覺得有點陌生 因為我們一向不注重 很多人不看的 認為這是小乘經 沒什麼值得我們去看 老實說 真正腳踏實地真功夫 阿含聖典所開示的修行方法 是非常切實 針對我們眾生的病 眾生的執著 眾生的無明 對症下藥 七處三觀在五陰上 從七方面來觀察 什麼叫作色受想行識 這個第一 第二觀色受想行識 這是有情的生命自體 一生又一生 生死的流轉 由過去到現在現在到將來 無窮無盡的過去 無窮無盡的未來 五陰色受想行識 它怎麼集起的 為什麼會有色受想行識 我們知道嗎 色要怎麼樣的把它滅 怎麼樣得到生命的解脫 滅道跡 怎麼樣有什麼方法 找出一條修行的道路 不是在那邊坐一坐 打打坐 念念佛 誦經拜懺 就是這樣的 中國佛教一般講修行 就是這樣子 真正佛陀教導我們的 要怎麼樣去滅 滅除無明 滅除色受想行識五陰 生命自體的執著 換一句話說 生命解脫之道是什麼 滅道跡 還有五陰一般人 貪著趣味 覺得這好 一天到晚就在色受想行識 愛惜 執著 所有生命時間都放在這裡 五陰之味 五陰之患 色受想行識本質就是無常的 是苦的 生滅變異的 這是它的過患 怎麼得到出離 得到真正生命的解脫 那麼上面關於色是什麼 色味 色的過失過患 對於這些要正確的下功夫 最後達到色受想行識的出離 調伏我們的欲貪 斷除我們的欲貪 超越我們的欲貪 對於以上所講的這些不如實知 不清不楚 迷迷糊糊 顛三倒四 醉生夢死 這個就是無明 相反的在這幾方面 七個地方以五陰的本身 五陰方面的集起 如何有 五陰方面的滅除 滅除的方法等等 對這些方面能夠如實知 那你就修行上路了 就算成功了 因為講到無明 經典裡面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 無明是什麼 如何離無明 斷無明 從苦海得到解脫 生命的解脫 那就是在這七方面來下功夫 那麼上一堂我們講色陰 接著受陰方面要如實知 想陰要如實知 行陰如實知 識陰如實知 上面講六種受 眼耳鼻舌身意的內六處 對著色聲香味觸法的外六處 根塵相對而產生認識的作用 根塵識三和 交感而產生觸 有六種觸 由觸而產生受 觸有六種 受也有六種 裡面的意思跟上面所講的 色陰如實知大概是一樣 接著色受想 云何想如實知 這裡就講想 我們的認識 我們的想像 我們的概念 我們有種種的知識 在佛法裡面是屬於色受想行識-的想蘊的內容 這裡所講的想六想 就是六根六塵六識六處六受 接著六想 哪六想呢 眼觸生想 由我們的眼根 色塵 眼識 而產生了眼觸 由眼觸而生的想 由耳鼻舌身意而生的想 這叫作六種想 第一對想要如實的知 要很清楚的 接著云何想集如實知 想的集起 怎麼會有這個想 觸集是想集 因為當我們根塵識三和合-產生這一個觸 感觸 接觸 感覺 接著腦袋裡面種種名言 種種認識種種概念 胡思亂想 東南西北 古今中外 我們觸景生情 觸景而生想 當我們面對外在種種境界 裡面的那種想像力 想像力豐富得很 想的太多太多了 無中生有的 或是顛三倒四的 種種想都起來了 想集如實知 還有云何想滅如實知 什麼叫作想怎麼滅呢 我們能夠不胡思亂想 我們不在那邊顛三倒四 如何把這些想這些認識 顛倒錯亂的把它滅掉 觸滅則想滅 如果把我們無明相應觸 把它滅除了 那這個想就滅了 這個問題放在觸上面 無明緣行行緣識名色 名色緣六入 六入緣觸 這是很自然的一連串下來的 在你的六入 緣六入而產生觸的時候 就是我們用功下手的地方了 你如果能夠跟佛法 跟這個明 正法 正理 正見 相應的話 這個觸就是光明的智慧的觸 有了智慧光明 無明的相應觸滅了 無明引起的想 妄念就能夠滅除了 云何想滅道跡如實知 我們不要無明我們要知 如實知 在色受想行識想方面怎麼滅 道路要看清楚 一點都不能馬虎的 不是知道一點點 一知半解 不是這樣的馬馬虎虎半解的知 而是如實的知 滅 想滅道跡如實知 也就如同上面色受 想滅之道 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 道路 方法 是很明白的 還是這麼一條路 八正道啊 由正見正志乃至於正念正定啊 這就是使我們眾生的五受陰 想陰滅除的方法道路 八正道 不管要滅除色蘊 滅除想受所有的一切問題 都要靠八聖道 這一味阿伽陀藥 甘露法門 不二法門 唯一的道路 想滅道跡如實知 這個也就是苦集滅道 接著云何想味如實知 在想方面產生味道 餘味無窮 這是一般眾生 現在對因想而起的種種執著 這個貪味 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 我們的認識 分別想到這個事情 唉呀太好了太開心了 啊真是興奮 好得不得了 太好了好到沒話說 這個叫作想的味 眾生啊因想而起的種種喜樂 要看清楚 云何想患如實知 想有什麼過患 想的本質還是跟上面一樣 它的過患問題所在 無常苦變異法 所以要時時觀五陰的過患 五陰的無常是苦 是生滅法 是變異法 是毀壞法 時時觀照它的過患 那這裡叫想的如實知 云何想如實知 我們的想 我們的概念 我們的認識 大腦裡面的浮現的種種想 貪瞋癡慢疑 七七八八的各式各樣煩惱 現在我們如果能夠在想方面 在分別知識概念名言上面 調伏欲貪 斷除欲貪 越欲貪 從這裡面不是叫你說不想 而是想的不要有欲貪 要從降伏欲貪 進一步的斷除欲貪 而超越欲貪 那這樣叫想的出離 接著 色受想行的行陰 云何行如實知 行是什麼 我們講色受想行識的行 主要的變異就是造作 我們有種種的行動 今天我要計劃什麼 構想以後採取行動 決定要怎麼做 這個都是我們思 受想思 思想的思 從這邊而起的 現在什麼叫作行 行陰的內容就是六思身 也還是回歸到我們的觸 根境識三和生觸 在這裡面觸 觸而 眼觸生思 耳鼻舌身意觸而生思 我們的思 思考 這不是思考 真正造業行動行為產生出來的 所以當我們眼觸 有所感觸了 我們去看 百看不厭 我們去聽美美之音真好聽 鼻舌身意啊 由觸而產生的思 那就沉迷在裡面了 這個就是行 我們對眼耳鼻舌身意的狀態 它是什麼樣子 清清楚楚 如實知 如實知就是轉無明而成明 不再有無明了 云何行集如實知 我們行的集起 為什麼會有行 為什麼會眼耳鼻舌身意六思身 這六種思的身 還是那麼說 觸集是行集 因為有觸 根境識三和感觸接觸 在這裡面而形成了 眼耳鼻舌身意的思 六種思 對於這一個行是怎麼集起 行是因為觸而集起的 對它的原因來源要-如實的正確的 如理的去了解它 接著云何行滅如實知 行滅 行怎麼樣滅 行要滅就要觸滅則行滅 如果我們沒有無明相應觸 那麼這個行自然就滅 所以叫作行滅如實知 云何行滅道跡如實知 有什麼辦法能夠把這個行 因觸帶來的六種思 要把它滅除 方法是什麼 方法還是八聖道 這是行滅道跡如實知 接著云何行味如實知 在這個行方面 在六種思身方面 回味無窮 喜樂 行因緣生喜樂 因為我們的行 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種思 而產生種種歡喜快樂興奮 行味你在行方面產生的-喜樂要如實知 行患如實知 行本身是無常的 苦的 變異法 生滅法 這是行的過患 對行的過患如實知 云何行離如實知 我們要在好好的去用功 降伏我們的欲貪 斷除我們的欲貪 超越我們的欲貪 這是行的出離 最後色受想行識 識陰的如實知 這內容看來都差不多 這裡所講的六識 識蘊指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識身 眼識身 耳識身 鼻舌身意識身 這個叫作識 對於六根六塵 產生的六種識要如實的-去認識透識它 了解它 識怎麼來的怎麼會有識呢 十二因緣講的很清楚了 名色集是識集 識緣名色 名色也緣識 也就是說在十二因緣的次第 無明緣行行緣識 識緣名色 因為有這個識 所以才會有名色 下面我們還會再解說 名色是從識而生起的 可是識的存在也不能獨立存在 識的集起也是因為名色的關係 這樣叫作識集如實知 云何識滅如實知 名色滅了識就滅了 本來說識滅則名色滅 名色滅則六入滅 六入滅則六觸滅一直下來 現在是一種相關的依存 名色滅了 識也就滅了 這個叫識滅如實知 識滅道跡如實知 還是一樣的 都是指的八正道 那麼識味 在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識 喜歡覺得好的不得了 快樂喜悅 識因緣生喜樂 因為識的關係帶來的歡喜快樂 這個叫作識的味 我們對識的味要如實知 識患 識的過患 不管你喜不喜歡 你接受不接受 識是無常是苦是變異法 識的過患 無常 苦 變異法 這是五陰本身的過患 你必須去面對的 必須接受 必須正觀去觀察 叫作識患如實知 云何識離如實知 我們在要超越這個識 要去調伏欲貪 斷除我們欲貪 超越我們的欲貪 那這叫作識離 只有降伏你的欲貪 斷除你的欲貪 超越欲貪 才能得到識的出離 以上比丘啊是名七處善 我們要做好事 我們要修善行 對於真正要修行得解脫的 就在這七方面 五陰色受想行識的本身 五陰怎麼集起 五陰要怎麼滅 滅除五陰的方法是什麼 一般人不知道 無明產生種種執著 以此為樂 產生種種喜悅 味 真理就是真理 五陰無常苦空無我無我所 這是千古不變的 沒有任何可以檔得住的 正如同我們說生老病死 哪一個人能夠檔得住啊 世界上成住壞空誰能檔得住它 檔不住 對這樣的過失 我們要確認它 只有這樣去修 才能真正從無明的黑暗 黑漆桶裡面跳出來 我們都在無明黑暗之中啊 為什麼會無明 無明是在什麼地方不明 不是說現在人天文地理-各種的科學哲學 無所不知 是一個專家 是博士 是超博士 如果對於色受想行識的本身 沒有正確的認識 色 色集 色滅 色滅道跡 色味 色離 對這七樣事情 七處善不這樣修不這麼做 不這麼知 你就是無知就是無明 因為我們講了無明 就要講無明的本身牽涉這麼廣 五陰方面我們說五陰皆空 一句話就包括了 可是裡面的內容就是這麼多 你這樣的觀照 我們要如理思惟 如理思惟才能遠離虛妄分別 我們如果對這些事情 對這些法 對這些善 沒有真正的了解 真正的認識 真正的去用功 那修行站在解脫道上來講 談不上 摸不著邊 佛陀在經典裡面 很肯定的明確的告訴我們 這是在七處三觀經講到的 七處的善 三觀義 三觀義就是我們修行 修行的這個下手 上面所講的幾個方法 五陰方面它怎麼樣的狀態 原原本本的從淺入深 貫徹始終的能夠完全把握 乃至於五陰的出離 生命的解脫 這是整個修行完整的修行方法 現在下手有三種觀 佛陀是這麼說的 比丘們啊 要怎麼去修啊 若於空閑 樹下 露地 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為其義 是名比丘三種觀義 那麼現在講 要修要觀照 觀什麼 從淨土法門來講 我們坐下來觀 觀阿彌陀佛 觀西方極樂世界正報莊嚴 觀極樂世界依報 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 遍地都是黃金 黃金佈地 七寶所成 那麼在這裡觀什麼 我們要修行 禪宗說十字街口好修行 哪裡不能修行 像維摩詰居士這位大菩薩 就到酒家去 到賭場去 問題他不是去賭錢 不是去嫖去淫 而是教化他們 這是大乘菩薩的一種模樣 真正腳實地的要遠離 在空閑地方 在樹下 在露地 空曠地方寧靜地方 以我們現在來講 一個清淨的茅篷 清淨莊嚴的道場 沒有人間種種的五光十色 紅塵滾滾的這樣的地方 現在講修行紅塵裡面的修行 火燄裡面的蓮花 這是後來大乘菩薩道強調的 那麼現在腳踏實地 你就在空閑的地方 遠離 寧靜的地方來觀 不是觀他方世界 淨土裡面依報怎麼莊嚴 正報怎麼莊嚴 怎麼樣快樂 不是 觀陰界入 五陰六界六入 就這麼簡單 陰界入這三個字 這三個字要怎麼觀啊 陰就是五陰 色受想行識 一切法 我們常說一切法 森羅萬像 太多太多了 佛陀把它歸納起來 一切法不超過五陰六界六入 五陰上面已經一再的提到了 色受想行識 也就是說一切現象一切存在 不外乎色 物質方面的 若生理的 若物理的 眼耳鼻舌身 我們的五官五根 對著外在的色聲香味觸 五塵以及地水火風四大種 構成物質的因素地水火風四大 以及由四大所造成的一切色法 一切物質叫作色陰 受想行識是心靈方面的 心理的活動 感情方面的 情緒的 知識 認識方面的 行 意志方面的 識我們認識的主體 我們的識 天天執著 執著我們這個色 執著我們受想行 在這裡面就沒有辦法超脫了 現在觀一切法就觀色受想行識 不是去觀天文觀地理 去研究什麼科學 研究什麼哲學 不是 就觀照色受想行識五陰 觀界 六界 地水火風空識 這個六界 我們說十八界最主要的是六界 是地水火風以及空識 還有六入 也就六處 眼耳鼻舌身意 在經論裡面 佛陀把一切法 無量無邊的法分成三大類 叫三科 陰 處 界 五陰 六處六界 平常一切現象 心理方面的 生理方面的 物理方面的 在五陰六界六入 就包括通通有了 本來講五陰也就夠了 六界六入都是一種不同的分類 五陰六界六入 究竟有什麼不同嗎 可以說這是重點不同 對法的分類重點在什麼地方 譬如說色受想行識 色 物理的 生理的 把它歸納在這個色陰裡面 受想行識是屬於心理的 也就是精神方面的 這可以說是特別詳細 把心理狀態分析的比較清楚 也就是說有的人對於心理的 精神的方面 無知迷糊 認知不清 所以佛陀在這一方面 對受想行識心理方面 就分別的比較清楚 那麼六界呢 地水火風空識 識只有一種 心理方面的 精神方面的 只有識一種 其它地水火風都是偏向於物理 佛陀對這一種六界的分類 是側重在物理方面的分析 至於六入 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這是屬於生理的 而這個識是屬於心理的 這也就是側重 在生理方面的分類 那不管怎麼說 說這個五陰 說六界六入可以說一切法-包括在裡面了 最普遍的在經典裡面講的 最多的是指的色受想行識五陰 六界六入也有 不過沒有那麼的那麼詳細 對於這個我們要三觀 三種觀義 在五陰六界六入方面 正方便思惟其義 好好的用功 好好的在這方面如理的思惟 關於五陰七處善 六界六入觀察它的無常苦 無我 無我所 那這樣就能夠滅除無明 是名比丘七處善三種觀義 最後佛陀告訴我們 能夠在這方面用功 我們要斷煩惱 我們要得到解脫 心的解脫慧的解脫 我們又能夠在現生之中 自己真正證得真理 了脫生死 所有的法 所修行的法門就在這個地方 在七處善三種觀之中 轉無明 解決一切問題 那麼就如同經典處處所講的 證得阿羅漢果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自知不受後有 這就是七處善三觀善轉 無明的修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