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阿含聖典選講--21 主講者:超定法師 各位善知識 繼續來講 阿含聖典選講 上一次講了五個主題 第一佛說轉法輪經 因為釋迦牟尼佛 成道以後 第一次講經說法 講的內容法門 教我們如何改變自己 由生死的流轉趣向解脫 由雜染的人生趣向正覺的人生 第一講四節 接著講到佛法是什麼 佛法是生命的解脫論 我們為什麼學佛 看經修行做什麼 就是要求生命的解脫 這是第二個單元 也是一樣的講四節 接著告訴諸位 佛法修行的一種次第 完整的次第 也用了四節的課 告訴大家 修行人人都在講修行 那我們聽聽 佛陀在根本聖典裡面 教我們怎麼樣腳踏實地的 去修行 接著還講到 修行要方便要適當 我們常常說過猶不及 我們要精進 要用功 要努力 不能懈怠不能放逸 可是也不能走過頭了 過猶不及 所以就要講到 緩急適中的正精進 不要太急 也不要太緩 太急 急躁 造成內心不安 修行不久就要打退堂鼓了 因為一般人 修行做人做事 一鼓作氣 再而衰 三而竭 這個切切要不得 所以不能太急也不能太緩慢 太緩慢太懈怠了 常常有一個比喻 我們炒菜 火侯要剛好 太猛了燒焦了 火力太慢了 太小了煮不熟 緩急適中的正精進 接著講第五個單元 談在家如何修行 大家說我們要修行 尤其在家人 一家一業忙的不得了 很多人說我們沒有希望了 我們只是結個佛緣 祈求諸佛菩薩慈悲攝受 我們能往生淨土見佛聞法 當然是很好 可是不要認為 我們斷煩惱了生死 證聖果是他們出家人的事情 我們在家人是不可能的 告訴各位 有辦法 佛陀清楚的 開示我們 在家修行 從初果二果到三果 如要證阿羅漢果 那就自然而然的 你就現出家相了 所以我們肯定自己 每個人 斷煩惱了生死 證聖果都可能的 在經典裡面講 五法具足 講六念的法門 那麼甚至於可以說 把五法具足 自己這麼樣的信 自己這麼修這麼證 也能夠勸勉大家 鼓勵大家引導大家 一起來修行 以大乘菩薩道來講 不只是個人得解脫 而且是所有眾生 大家皆共成佛道 所以從這裡有人說 佛法 大乘佛法一直強調菩薩道 真正的佛法 只有佛道沒有什麼解脫道 沒有什麼菩薩道 就是佛道 就是說 自利利他自覺覺他 這是共通的 沒有什麼 大乘小乘聲聞菩薩的差別 那麼我們 從原始佛教的根本聖典 也可以很清楚証明這一點 那麼接著 今天我們要講一個專題 阿含聖典 雜阿含中阿含 增一阿含長阿含 四大阿含 那太多太多 長長短短的經太多太多了 凡是根本的 最原始的雜阿含 就此一部也就夠多了 一部一部的逐部講 講到何時 所以用選擇性的講 在這裡講的 不是一般學術的研究 在資料方面去考証 沒有這樣子的功夫 主要的我們認為 佛法的根本 尤其原始佛教的根本聖典 要如何修行如何實踐 如何改變自己 如何培養正見 這是根本的 現代的佛學的研究方法 怎麼講 怎麼深入廣大 既博大又精深 我們要講實際的 所以在這裡講的 也許不一定 適合每一個人的口味 但是每一個法師 講經說法 都有他一套不同的方法 那麼今天我們這個題目 總題為甚深緣起中道義 這裡選好幾部經 都是有關於緣起的 在雜阿含裡面 有一部分叫因緣相應 這一部分都是在講 佛法的因緣法 也就是緣起法 首先我把這個題目 甚深緣起中道義 跟大家稍微解說一下 大家都很清楚 佛法是非常的廣大 佛法是非常的甚深 深廣無邊 可是在這裡 簡單明了的告訴大家 雖然這麼多法 法門無量 八萬四千法門 有二類 整個佛法談了兩類 一個叫有為法 有一個叫無為法 有為無為 大家念金剛經很清楚 有生有滅 無常的一切法 叫有為法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大家都會背 這是我們常常說 能把金剛經 在佛陀所講的法 能夠把握四句偈 簡單的隨便幾句話 都能夠把佛法包括 也可以說 對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理想 對我們的解脫 有很大的幫助 有為法無為法 我們還是要根據 佛陀在雜阿含經裡面 大正藏雜阿含 兩百九十三經 這裡面就有談到這個問題 就是說緣起 緣起就是佛法 甚深的中道義 佛是這麼說的 此甚深處 所謂緣起 倍復甚深難見 所謂一切取離 愛盡無欲 寂靜涅槃 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 把文字簡單的說 這個最甚深的 最難通達的 對我們的解脫 對我們的生命 是一個很重要的 我們在學佛 在追求更重要的東西 這裡很重要 很重要很重要的 很甚深極甚深的是什麼 所謂緣起 這個緣起法 還有更甚深的是什麼 空性 緣起性空 我們平常講緣起性空 是大乘中觀的說法 佛陀在早期根本聖典講 比緣起更加甚深的 倍復甚深難見的 不容易了解 看不到摸不著 以我們一般人 那真是太遙遠了 那是什麼 簡單明了的 所謂一切取離 一切取執著煩惱 遠離了 那我們平常說貪欲煩惱 瞋恚煩惱 愚癡煩惱 所有一切煩惱 通通解決了 那叫做一切取盡 愛盡 以愛這個字代表所有的煩惱 上次講四聖諦的法門 苦集滅道 集諦構成生死苦果的根源 動力 原因是什麼 一切都是我們的業障 把我們造的業 列入生死的根源 其實更根本的 應該是煩惱 沒有煩惱那裡會造業呢 是不是 天天捉狂煩惱 所以就要造業了 煩惱貪愛 構成生死苦果的 能夠招感痛苦的因 就是愛 愛生則苦生 愛盡則苦滅 所以這裡講 這一個甚深難見的 是愛盡的那一個境界 欲也代表煩惱 離一切欲 不只是欲界的欲 色界無色界所有的煩惱 一切斬掉完全解決了 無欲 寂滅涅槃 平常我們說涅槃寂靜 我們為什麼動亂 因為煩惱才會動亂 沒有煩惱就非常安靜了 是風平浪靜 寂滅 這個煩惱已經解決了 一切障礙 完全寂靜下來了 涅槃 我們佛法修學的目標 所有佛弟子們 大家在求什麼 這是所有佛弟子們 共同的理想 共同的目標 就是涅槃 那麼把上面所講的 什麼是緣起 甚深的緣起 什麼是倍復甚深 比緣起來更甚深的 這兩種法 就是有為法跟無為法 在這裡 也稍微跟大家交待一下 一切法都建立在緣起之上 緣起的生滅 緣起的寂滅 都從緣起兩個字去講 可是我們要知道 從這裡所下的定義 什麼是有為法 什麼是無為法 他說緣起是甚深的 比緣起更甚深的 緣起的空寂性 也就是涅槃 無為那是更加甚深 從我們所引用的 雜阿含這句話 甚深處是緣起 比緣起更甚深的 那是涅槃 那也就是說 早期經典裡面講緣起二個字 都是約雜染的 有情的生死流轉來講 也就是從有為法來講 無為法在根本聖典裡面 無為法不是緣起 也就是說講緣起法 是有情的事情 是雜染的事情 下面我們會再進一步來解說 緣起是甚深的佛法 即是中道義 大家回顧一下子 印順導師所作的成佛之道 第四章三乘共法章 談到四聖諦的法門 以及十二緣起的法門 講到緣起的道理 就根據剛才佛陀 在阿含經裡面講的 此處甚深處所謂緣起 倍復甚深的 就是涅槃 有為法已經深廣無邊 無為法更是更加甚深 印順導師在三乘共法章 怎麼來講緣起呢 解說剛才有為法與無為法 佛為阿難說 緣起義甚深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無常空無我 為世俗假名 這幾句話的偈頌 來解說有為法的 也就是緣起的生滅的 接著緣起的寂滅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緣起空寂性 義倍復甚深 此是佛所說 緣起中道義 不著有無見 正見得解脫 這裡有三個半頌 一個偈頌就是四句 這裡有三個半頌 可以說引用了 以上這幾句話 現在所講的講題 這個論題 佛對阿難說 剛剛說 甚深處所緣起 當然以阿難尊者為代表 佛座下的弟子 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的 常常跟隨在身邊的 就有千二百五十人 一千二百五十個大弟子 跟隨在身邊 那麼這裡說 佛陀對阿難尊者講緣起 就是非常甚深的 有為法的緣起是什麼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也是有為之法 下面關於緣起 也是專題一一的 引用了好幾部經 來解說這個佛法 緣起的甚深義 這個有為之法 有為法無常空無我 無常的 空無自性的 沒有我的 這個為世俗假有 有為之法是世俗諦之中 假名安立 解說此甚深處所緣起 那麼接著 倍復甚深的是什麼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緣起空寂性 義倍復甚深 那就是真正講的無為之法 我們常常說 這是緣起的寂滅 站在大乘的性空思想來講 無為法也是緣起 上面緣起是緣起的生滅 這裡講的緣起 是緣起的寂滅 也是緣起的空性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緣起的還滅門 剛才此生故彼生 此有故彼有 這個就是生命的 緣起的流轉門 那麼這一個 緣起的空寂性 這比一般講有為之法 更加甚深更加難見 這是涅槃的境界 只有諸佛菩薩 證聖果的聖人 才能通達的 這是無為法是涅槃法 那麼下面又講了 此是佛所說 當然不是自己亂說的 完全引經據典 來講這個問題 這是緣起的中道義 緣起就是中道 緣起就是甚深 我們為什麼說緣起是中道 緣起離二邊 有見無見常見斷見 一見異見 我見我所見 都是邪見都是二邊之見 只有佛法的緣起 才能擺脫二邊之見 從二邊的極端之中 超越出來 因為不墮二邊之見 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就是佛法所講的 最重要的正見 一般人常常說 你有沒有正見 甚至於有的學佛的人 看人家所講的一套 跟你所了解的不一樣 我們就批評人家 邪知邪見 你是什麼法 你講的法跟佛不相應的 相應不相應 要根據佛說 不是根據你所了解的 什麼樣才是正見 從這一講 這個單元這個論題 下面所講的 你就很清楚 什麼才是佛法的 根本的正見 只有得到正見 才能去向於生死的解脫 現在是用成佛之道 以及佛說的來解說 我們現在所要講的 甚深緣起中道義 甚深 我們講經 我們在念經 我們在禮懺 開始跪下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之後 就念無上甚深微妙法 乃至於願解如來真實義 這四句話 什麼法是 無上甚深微妙的法呢 廣泛的說 一切法 佛說的一切法 佛言祖語 佛祖所講的 一切的教法 都是使我們止惡行善 使我們轉迷成悟 離苦得樂的 這都是甚深的微妙法 知道嗎 這是一點 可是佛講經說法 對的眾生來講 眾生的程度根機是千差萬別的 高高低低不等的 對不對 所以眾生的根機有深有淺 那麼佛陀說法 也就有時侯是方便的 如來方便說 如來真實究竟說 是了義的究竟圓滿的 或是一個權宜之計 方便的不了義的 有這種種差別 現在根據佛陀 在根本聖典講到的 什麼是甚深的 兩個都甚深 一個是緣起甚深 一個是涅槃甚深 那麼可以說 如果根據我們一般 大乘佛法的了解 能夠從緣起的生滅之中 如實正觀 好好的腳踏實地的 去用功辦道 你就知道回頭 回頭是岸 從生死的流轉 而趣向涅槃的解脫 所以緣起的甚深 眾生的有為之法 眾生的生死流轉 這也是很甚深的 就講最簡單的 我們說眾生 為什麼構成生死的流轉 最通俗的說法 就是被這個業力所牽纏 業力所纏所牽 業力也不是那麼機械性的 那麼簡單的 這樣子講 不容易 不是跟你算命 三世因果 你前世從狗來的 從豬來的從天來的 不是那麼簡單的 算不清楚的 為什麼業力甚深 業力不可思議 所以緣起生死流轉 有為之法也是非常甚深的 那這個涅槃 諸佛聖人所證入的 境界涅槃 那更加是甚深了 那麼現在說中道 緣起就是中道 緣起能夠離一切的二邊 極端的 絕諸戲論 那個就是中道 所以我們說無上甚深微妙法 無上甚深 只有佛法的緣起 佛法的涅槃 是最甚深 最難通達的 最不可思議的 最微妙的 是至高無上的妙法 所以我們這一系列 要講到緣起的道理 緣起是甚深緣起的中道義 所以我們把這個講題 甚深緣起中道義 所謂甚深的是什麼 甚深的就是緣起 緣起為什麼叫做中道義 因為只有從緣起的正觀之中 才能擺脫遠離種種的二邊 所以緣起論 緣起的思想 就是佛法的中道義 這是我們還沒有正式 講經文之前 首先把這個論題 解說一下 接著我們就談到 緣起串穿全盤的佛法 緣起是佛法的特質 跟一般不同的 也就是說 佛法跟世間各種的學說 五花八門的 哲學科學 以及各色各樣的宗教 各說各話 你說能夠入道 天堂掛號地獄除名 你說只要信者得救 不信就永遠在火坑裡面 各式各樣的說法 現在 簡單明了的告訴大家 在所有的世間的學說 以及其他外道 我們說外道兩個字 就是不是佛法 佛法之外的 種種宗教叫做外道 佛跟他們不一樣的 你說都一樣 反正宗教都是勸人為善 一種學說能夠流傳下來 都是沒有什麼不對的 持之有故 言之成理 你要創出一套 只要有一個理由 說出一個道理出來 你也是可以說 一套的東西 一門學問 佛法跟世間 佛法跟一般的外教 你說都是勸人為善的 如果說大家都一樣 既然大家一樣 為什麼選擇佛教 你為什麼要歸依三寶 信神信佛都是沒有兩樣 做好人嘛  從人與人的和平相處 不必斤斤計較說 我跟你不一樣 我高你低 彼此比較 大家弄的不愉快 可是現在講理講法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不籠統顢頇的 不能混淆視聽 所以在這裡面 分出佛法跟一般世間法 跟一般其他宗教 所不同的 就是緣起無我 就是佛法特質所在 那麼大家聽多了 佛教的很多佛理 因果報應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而且講到生死輪迴 有前生有後世 這個好像是只有佛教 當然從佛教跟其他的 西方的宗教 以及中國的孔孟思想 我們中國儒家的思想 只重視今生不講前世的 我們做父母的人 做好做壞 有沒有報應 有沒有因果 有報應有因果 報在兒身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那麼這個禍福 你自己一走了之 你死了 找你的兒孫算帳 那麼像我們這種沒有兒孫的 沒有兒女的 去找誰算帳 就一走了之 所以在這裡就是說 未知生焉知死 生的活人的事情就管不了 還管他死了 身後的事情 尤其現在受唯物思想的 都是一生的 不講前生不講後世 死了一了百了 中國人的報應的思想 報在兒身 下一代 基督西方宗教 不講前生的事情 不問前生 只問死了以後 講今生講來世 這是二世論 那佛教呢 是三世 為什麼會有今生 為什麼會有過去 未來的貧賤富貴 賢愚 一切都看今生了 這就是佛教的三世三論 那麼就是講三世因果 講到六道的生死輪迴 以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就是佛教 佛教的思想 可是我們去 追究思想根源 三世因果 在印度已經存在了 佛教還沒有出現之前 已經有生死輪迴 以及因果業報 那麼還有 由生死的流轉而達到 涅槃的解脫 轉凡而成聖 得到涅槃得到解脫 那麼在早期 佛陀當時 在印度的宗教裡面 就是也已經存著這樣的主張 意思就是說 這麼多的教派 各式各樣的主張 那麼這一種 像剛才所提的 一般認為就是佛教 佛教特質佛教的思想 佛教的信仰 當然也不能說 這個不是佛法 我們可有可無 不是可有可無的 我們已經很清楚了 善惡業報 前生後世 生死的流轉以及 聖者的解脫 這是做為佛弟子的 一個基本的信念 雖然這些都是跟一般世間 所共通的 可是佛法不同於其他宗教 不同於一般印度哲學的 講無我 講六道生死的輪迴 講生死的流轉 乃至於得涅槃得解脫 建立在無我的根本思想上 我們如果不講緣起無我 雖然你也講生死輪迴 也講因果報應 那麼這跟佛法所講的 也就差了很遠了 也就偏離了佛法正見了 這一點 我們必須要把握的住 那麼現在今天 我們很清楚的 走出來的 佛陀在當時 宗教界學術界 學派林立異說紛紜 各說各的 各講一套話 我佛完成了 他獨特的思想體系 否則的話都一樣 如果佛教跟其他神教是一樣 如果佛教跟其他傳統的婆羅門 的信仰一樣 如果佛法跟其他哲學 外道一樣 那有沒有佛法 需不需要佛法 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可是我們做為佛弟子 肯定佛法 有根本不一樣的地方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不能因為講到 籠籠統統的都一樣 什麼都一樣 不要分了 不分別 聖人的智慧 聖人的諸法第一義諦 最高的境界 離一切分別 但不是所有人都是聖人 不是所有人 都能夠達到分別的境界 也就不能以聖人的境界 當作我們凡夫的一個境界 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 我們還是必須要好好的去分別 去把握 什麼叫世間法 什麼叫出世間法 什麼叫有為法 什麼叫做無為法 什麼是緣起的生死 什麼叫做聖人的涅槃解脫 佛法獨特思想體系 佛法所講的所宣揚的教理 佛陀在菩提樹下所證的 證到什麼 緣起正法 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那麼佛說 佛教的緣起 緣起無我 緣起的道理 統攝全盤的佛法 貫穿了整個所有的教派 來舉個例子 佛教在印度 從時間來講 大概有一千七百年 也就是說 佛教的思想 從興起一直到衰亡 大概有一千七百年 從歷史的觀點來看 佛教從各階段 早期的佛教是什麼 佛陀在世的時侯 講經說法講的那一套 那一個時代 叫做原始的佛教 等到佛陀滅度以後 大概一百年左右 佛教正式公開的分裂了 有少壯的大眾部 跟保守的長老教派 大家分道揚鑣 這是上座部與大眾部 一再的分 分到十八部二十部 部派佛教 形成發展一段時間以後 由興而衰 後來大乘佛教興起來了 部派的佛教 也是中國人所講的 小乘佛教 慢慢就衰微了 後來被大乘佛教所取代 主流的部派的小乘 已經屬於旁系了 再發展到最後 印度末期 最後變成秘密大乘的佛教 那麼就是說 緣起法的貫穿一切的 從歷史來講 從義理方面來講 從各方面來講 先把印度佛教 從歷史方面這麼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