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阿含聖典選講--18 主講者:超定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各位善知識 繼續來講在家如何修行 佛陀很肯定的告訴各位 要具備五種法 上面這信具足 要建立佛法的正信 戒具足 持五戒八戒 這些必須要完整的來具備 接著施具足 聞具足 要施捨 作為一個在家居士 我們念華嚴經淨行品 菩薩在家 當願眾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家者?也 我們被這個家綁得緊緊 杻械?鎖 千千結 繩索太多太多了 那麼作一個在家居士 心要離慳垢 要住於非家 不要天天念念的執著這個家 修解脫施 這一個布施 目的就修解脫 不要為這錢財 為世間有形的東西 為了這身外之外物 弄得煩煩惱惱 綁得緊緊 一天到晚苦不堪言啊 修解脫施 勤施 常施 樂捨財物 不是今天布施 明天就不布施了 要很努力的去勤施 常施 樂捨財物 把財物拿去布施 要很樂意的 很開心的 如同佛陀在世的時候 阿難尊者說 唉呀毒蛇毒蛇 這個有限的 暫時的 不堅的 遲早都會消失的 對不對 積聚皆消散嘛 你想盡辦法最後還是人家的 早一點捨掉 樂捨財物 平等布施 要平等布施 這是不容易的 講到在家修行 布施就布施還平等布施 還要常施勤施 樂施 這要慢慢學習 來對治我們慳吝心 人一抓住東西 抓得緊緊的不捨 眼睛都閉了 所有的權抓得緊緊的 不肯放 聽說有一個人死了 他手還伸到棺材外面來 錢啊錢啊 不肯捨 作一個佛弟子 既然要趣向解脫 不要把視財如命 把錢看得比命還重要 苦啊 接著摩訶男白佛言 又請問佛陀 世尊啊 云何名優婆塞智慧具足 什麼叫智慧 這個人聰明 什麼都懂 哲學科學醫學 天文地理懂了很多 我們說很有智慧 不是這樣的 站在解脫道立場來講 佛法的根本就是四聖諦 所謂智慧者 什麼叫作智慧 就是四聖諦的如實知 什麼叫作苦諦 什麼叫作苦集諦 什麼叫作苦滅諦 苦滅道跡諦 對苦集滅道的四聖諦真理 要如實知 由淺至深 一點一滴的 要多聞熏習 要慢慢去深入 能夠透徹的完整的如實知 這樣就叫作智慧了 五法具足 可以說是正信佛弟子 要做一個名符其實 像樣的 典型的三寶弟子要這麼做 綜合的說 信心就是佛弟子的根本 如果沒有信心 那就不成其為優婆塞優婆夷了 信心堅定 堅定不移的 在任何情況之下 威脅利誘 都不會退失信心 這樣的信心才是 佛法所講的正信 那麼正信 正確的嚴格的說 是從正見中來的 如果對佛法沒有正確的了解 沒有殊勝的了解 人云亦云盲從附會 也不成其為佛法的堅定信心了 這是作一個佛弟子的根本 接著要持戒 要修布施 這可以說我們做人 我們要學做人啊 在家學佛的人還是人 還是在這社會上 所以修捨 施捨以及戒 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你要在社會上立足 要做的像樣 有人格的人有道德的人 高尚品德的人 具足戒 人跟人之間你要慈悲心 你要布施心 你要同情心 所以要幫助別人 修布施 所以布施跟戒可以說是 我們活在這個社會上 應該做的表現 接著這裡講聞聽聞佛法 還要講智慧 由聽聞佛法建立起 我們的正信與正見 由智慧而使我們達到 解脫的目的 所以聞跟慧這兩種是趣向解脫 趣向正覺的一種條件 可以說五法具足 也就是佛教講八正道法門 譬如講這個信 這個信不是盲從的迷信 可以說叫正見 因為對佛法有正見 見得真了解的透徹 你才能夠在任何情況之下 不會動搖你的信心 就是八聖道裡面 所講的正見與正志 也就是正知見跟正思惟 那麼戒呢 修戒具足捨具足 這是屬於八正道裡面的 正語正業正命 乃至於正精進 聞跟慧 聽聞如來正法能夠受持 依法受持依法奉行 而得到佛法的智慧 法隨法行 也就是由正精進正念 而達到正定 所以這五法具足 五種已經包括佛法修行的根本 八正道法門 這裡告訴我們 在家居士要這麼修這麼做 那麼當時 爾時釋氏摩訶男聞佛所說 歡喜隨喜 從坐起 作禮而去 摩訶男這一個正信正行 的三寶弟子 聽了佛所說的道理太歡喜了 跟他頂禮 從座起來離開了 接著下面一部經 也是要告訴大家 很多人在家學佛的三寶弟子 我們學習作一點好事也就好了 不做壞事不墮落三途 那也就夠了 作為一個在家居士 不要妄自菲薄 根據佛陀早期聖典 告訴我們 除了阿羅漢 證阿羅漢果一定要出家 也就是說在家居士 證初果二果三果都沒問題 那難道就不能證四果阿羅漢嗎 如果他要證四果阿羅漢 那時候自然而然的 他就會出家了 所以聖果的體證 達到三果聖人 不返 不來 不來欲界 不來到我們這個人間 那意思就是他已經離欲了 已經沒有世俗 一般的欲望了 他已經超脫欲界 那麼自然而然 出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現在我們看 由歸依三寶而後作為優婆塞 能證優婆塞的須陀洹 初果 優婆塞的斯陀含 優婆塞的阿那含 就沒有優婆塞的阿羅漢 佛教發展到後來 就說也有在家的 有家庭的阿羅漢 那是另外不同的說法 現在根據根本佛教聖典的說法 以優婆塞的身份 可以證到第三果阿那含 這是佛陀在雜阿含經九二八經 在講到在家居士 修證的一個過程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 尼拘律園中 爾時釋氏摩訶男 與五百優婆塞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 有一個時候 佛陀還是在迦毗羅衛國 的尼拘律園之中 跟很多比丘很多弟子在一起 就在這個時候 釋氏摩訶男 不是一個人來了 五百個優婆塞 帶了五百人一起歸依三寶 修學佛法的善男子 來到佛陀這邊 還是一般的規矩 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請問佛陀什麼叫作優婆塞 這是基本的 所以佛告摩訶男 優婆塞者在家淨住 上面已經說過了不一一的解說 總而言之 盡形壽歸依三寶 盡形壽歸依佛 盡形壽歸依法 盡形壽歸依比丘僧 簡單的說盡形壽歸依僧 盡形壽歸依三寶 這裡面要有人證知證明 一般說我到佛前到菩薩面前 自己歸依 不要人歸依 由佛菩薩證明 正確的說 要到寺廟出家人的地方 比丘比丘尼 沒有比丘比丘尼 有沙彌沙彌尼也可以 在這邊受歸依 有人可以證明 現在中國佛教徒他說 某某人是我的師父啊 我是拜什麼人的 這個法師也說 某某人是我弟子啊 是我的徒弟啊 好像也沒有錯 可是從佛法來講歸依僧 歸依僧是一個團體 是一個僧團 那麼那一個人 所謂你的師父是你歸依的本師 歸依的本師代表僧團 代表佛教的僧寶來證明 你要歸依三寶 是這樣子 一般人好像落於世俗眷屬愛 是我 是我的 站在解脫道來講 是不相應的 現在呢說優婆塞 也不是等閑人物啊 要是真正如同上面所講的 能夠具備五法 從世間超脫世間 作普通的一個人 一個好人 持戒 布施 還有信心為根本 他就要實現要趣向於菩提 趣向於解脫 這叫信心 而後呢他聽聞如來正法 不是這麼聽聽研究研究 懂一點佛法道理 能夠寫寫文章 能夠寫書 表示自己佛法知識很豐富 懂了很多 不是這樣 受而能持 由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 而後才能得到真正佛法的智慧 於四聖諦如實知 完整的 正確的 透徹的 把它認識體悟 佛教叫現觀 無間等 於苦無間等 苦集聖諦無間等 苦滅諦無間等 苦滅道跡諦無間等 沒有間 沒有這煩惱 不再為業力煩惱所牽 到那時候 無間等 這樣子你想想我們能得到什麼 得到佛法裡面的聖果 所以摩訶男來請教佛陀 白佛言世尊 云何名優婆塞須陀洹 優婆塞須陀洹 不一定說要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就能證得須陀洹 什麼樣的條件 修到什麼樣的程度 就是如同上面所講的 以信心為根本 以戒以及施捨 作為活在世界上 立身處世的一種表現行為 而後能夠本著佛法的 聽聞如來智慧 聞思修 而後達到四聖諦的智慧 那麼這樣能夠趣向解脫 所以摩訶男就請問 什麼樣叫優婆塞須陀洹 佛告摩訶男 優婆塞須陀洹者 三結已斷已知 謂身見 戒取 疑 摩訶男是名優婆塞須陀洹 我們希望有更多的須陀洹 不只是在出家專修的修行人 能夠達到比丘比丘尼 沙彌沙彌尼的須陀洹 也有在家的居士 優婆塞優婆夷 都能夠有優婆塞的須陀洹 優婆夷的須陀洹 那這樣佛教界就大放光明 佛教興隆了 而不是一個形象的 不是人多了 廟大了 群眾勢力強了 叫作興隆 真正興是很多人來學佛 正信三寶修學如來正法 有修有證這樣就難得 須陀洹 翻成中文意思叫作預流 入流 金剛經裡面也說過了 也叫作逆流 逆生死流 預流 入流 加入聖人的行列 已經不是普通人世俗人 不是一般凡夫了 而是證聖果的聖人了 所以叫作預流 逆流 眾生在無盡的生死之中 六道輪迴 一生又一生 我們是隨順生死 在生死漩渦裡面 這是沒完沒了 隨波逐浪 我們說隨波逐浪四顧茫茫 沒有一個人想回頭 那麼如果想發心學佛想回頭 要逆著流 逆水行舟 逆水行舟談何容易啊 很辛苦 要很努力 但是非作不可 為了趣向涅槃彼岸 你一定要逆生死之流 那麼現在達到須陀洹 也就是在聲聞四果裡面的 第一個的初果 初果條件 你說我已經證得初果囉 你證初果 怎麼樣證明 什麼標準來衡量 不是空口說白話 我開悟了 我證果了 我是阿羅漢 我是初果 我是二果三果 不是這樣子說的 有個標準 拿尺去量 把三種煩惱三個結打開了 把煩惱結 有這個結緊緊的 你要擺脫是很難 心結 煩惱就是個結 什麼叫優婆塞須陀洹 雖然在家居士 還是有家庭有事業 不管從事士農工商 還是一個居士 一個學佛弟子 可是你能夠三結已斷已知 把三個煩惱重要的煩惱斷 已經知道了 那麼你就是優婆塞的須陀洹 哪三結呢 身見 戒取 疑 身見在經論裡面叫薩迦耶見 壞身見 我們執著這我 我執 簡單來說 身見我見 也就是說思想的問題 不會再迷糊了 思想問題已經解決了 沒有這思想問題 見地決定是正確了 打破我們的身見 不再這五蘊生命上說 色是我 受想行識是我 或說色異我 色不是我 受想行識不是我是我所 或是說色在我中 我在色中 受想行識在我中 我在受想行識之中 是我 異我 相在 相在 我在色中色在我中 這一個問題都沒有了 打破我執我見 第二戒取 什麼樣叫戒取 本來守戒守持淨戒是對的 可是這一個沒有意義的 沒有用的 顛倒的 這樣的禁忌這樣的教條 就變戒禁取 那是不合理的 不合情的 跟法不相應的戒禁取 譬如說人就是要吃飯嘛 吃白飯吃糙米飯吃麵 他說不吃飯我吃草 人不吃飯吃草 學豬學狗 跟他們一樣 他們的神通看到牛生天了 牛為什麼生天因為吃草嘛 所以我們就學吃草 裸形外道不穿衣服 天體 這樣就能夠得到解脫 修各式各樣的苦行 都是戒禁取 第三疑 因為所謂初果聖人 已經得到佛的不壞信 法的不壞信僧的不壞信 淨戒成就四不壞信 就是聖人 當然對三寶對四諦堅定不移 就是百分之百 絕對絕對的肯定 就是把身見戒取疑 三個問題三個煩惱 三個結 突破了 解決了 那你就是優婆塞須陀洹 經典裡面是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的一點都不模糊 那麼還有呢進一步的 由初果而達到二果 由須陀洹而趣向於這個斯陀含 世尊啊云何名優婆塞斯陀含呢 斯陀含叫作一來 來者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欲界的思惑 牽著你在欲界裡面的這些繩索 斷得差不多了 再來一次 就解決了 不再來了 這時候佛告摩訶男 什麼叫作優婆塞斯陀含 佛就告訴摩訶男 什麼叫作優婆塞斯陀含 如同剛才所講的 三結已斷已知 把身見戒取疑打破了 換一句話說 見所斷惑 要轉凡成聖 障礙使我們不得解脫的 思想問題解決了 一了百了 一斷完全都斷了 我見我所見 常見斷見 各式各樣雜七雜八的極端的 不合乎佛法中道義 跟佛法不相應的 這些的知見完全斷了 那也就是思想問題 那麼接著生活上 情欲方面的問題 就要一步一步的來解決 剛才三結已斷已知 接著還有貪恚癡 也就是平常說貪瞋癡 貪瞋癡斷了沒有 二果聖人 一來果貪瞋癡是薄 薄弱 微薄 不像一般凡夫那麼強烈 比起初果聖人 也更減輕好多好多了 所以叫薄貪瞋癡 薄貪恚癡 這樣你就是一個 優婆塞的斯陀含了 現在是告訴各位 初果斷什麼煩惱 二果斷什麼煩惱 還有呢 在家修行的人 可以證到三果不還 不還欲界 在五不還天證阿羅漢果 什麼叫作優婆塞的阿那含 阿就是不 阿那含不來 不再來了 很多人說bybye我不來了 那恭喜你 生死是有限了 剛才我們說初果聖人 要來到我們這個欲界 天上人間來回七趟 七次往返就不會再來 二果聖人斯陀含是一來 來一趟 一來一回就不會再來了 那麼三果聖人 沒有來了 不來了 那麼不來的優婆塞阿那含 解決哪些煩惱呢 基本上體悟真體證得解脫 什麼樣東西障礙我們不得解脫 沒有辦法體悟真理 就是這些煩惱 優婆塞阿那含 五下分結已斷已知 有五種邊下分結 上面還有五順上分結 那就是阿羅漢了 現在五下 下是對著我們欲界 初果的身見戒取疑斷了 二果是薄貪瞋癡 現在呢貪欲心 瞋恚心 把貪欲的煩惱 瞋恚的煩惱也解決了 我們知道瞋 根據經論裡面告訴我們 只有欲界的眾生會有瞋恨 到了上二界色界無色界 就沒有瞋了 上二不行瞋 可是呢由禪定 禪定力而上升色界無色界 也就是修四禪八定 而升到色界天無色界天 他們瞋是沒有 是壓下來了 有定力壓下來了 你並沒有斷 阿那含聖人 他把瞋斷了 貪欲也斷了 那麼這樣就優婆塞阿那含 這個時候 時摩訶男釋氏顧視五百優婆塞 而作是言 奇哉諸優婆塞在家清白 乃得如是深妙功德 佛門常常叫功德功德 什麼樣才是功德 當然福不唐捐 能夠為三寶為眾生 為別人存一點慈悲 作一點好事 就有福報 也可以說是功德 隨喜功德 你能夠做多少 錢也好力也好 出錢出力 盡心盡力 隨緣的這樣去做 你就會有功德 但是什麼樣才是個甚深的 才是微妙的 才是大功德 我們說是大功德 某某人捐了一億哦 這個功德大的不得了 哦捐了一百億 不得了大功德 甚深的微妙的功德 就是以上所講的 從初果二果三果 能夠轉凡成聖脫胎換骨 才能真正得到究竟離苦得樂 這種功德是永遠的 我們以世俗的世間的這個福報 一般的所謂功德都是有限有量 都會消失掉的 再多百萬百億千億萬億 擁有整個地球 擁有三千大千三界 擁有無量無邊的 三千大千三世界的財寶 也都會消失掉 有一個國王說 我今天真是得到太多太多了 無量無邊的功德 你想想看 布施 我拿這個一百塊還是一萬塊 布施畜生 百倍 我布施一塊錢就變一百塊 一百 你如果布施人還不少人 千倍 布施好人 萬倍 那麼布施證初果的聖人 二果的聖人 三果四果聖人 那不得了了 今天我們來到這裡布施佛 功德圓滿的偉大佛陀 布施這麼多人 大修行人大阿羅漢 那我吃不完了 這真正是享受不盡了 佛陀說不要這麼說啊 這些所謂福報用得完的 因為我們在無盡的生死之中 一生又一生 多少個生死輪迴 再多錢都不夠用啊 你說一個人如果活一百歲 活一百歲的話 存一百萬或是一千萬夠了吧 要活兩百歲 那錢就不夠用了 不只兩百歲活一千歲 你要花多少錢 結果生命一萬十萬歲 一生又一生無窮無盡 生死輪迴你要多少錢 會計師你跟我算一算 我要多少錢才能夠退休以後 一輩子能夠夠用 太難算了 這是有一千萬一億 你要花光一下子沒有了 生死輪迴這是 像一堆材火在燃燒啊 放多少水一滴燒就乾掉了 重要的趣向解脫趣向菩提 要能夠真正來向著 四聖諦真理的取證才是重要的 如果不能得到涅槃解脫 擁有一切最後都要消失掉 摩訶男帶著他五百位的優婆塞 看著他們 奇哉太奇怪了 太令人振奮了 我們作為一個在家學佛的人 在家清白 我們修行還能得到 如同上面所說的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得到 這麼的甚深這麼的微妙 這樣的功德啊 你看歡喜不歡喜 太歡喜了 時摩訶男優婆塞聞佛所說 歡喜隨喜 從坐起作禮而去 都是這樣 見面要頂禮 要離開要打個招呼 要恭恭敬敬的 真是太難得了 能夠聽到法 儒家一句話 朝聞道夕死可矣 早上能夠聽到道 晚上死了都值得了 否則的話聽不到聞不到道 得不到法 給你活一百歲一千歲一萬歲 都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佛門有這麼一句話 若人生百歲 不聞生滅法 不如生一日 而得聞之 意思就是說 一個人給你活一百歲 哦真有福報啊 又長壽又健康 家庭又美滿 一切又是這麼好 站在世俗的眼光來看 是太難得太好了 可是以佛法來講 今天過去了 明天會怎麼樣子 我們沒有保證的 這一生過去了來世會怎麼樣子 誰也不知道 今天高高在上 呼風喚雨 明天又變怎麼樣子誰也不知道 在無盡的生死輪迴之中 我們今天幸而為人 我們是在受用過去的福報 假如我們不珍惜 不再不斷的修的話 福報永遠是不夠用的 那麼只有能夠從佛法修證之中 解決問題 解決根本問題 所以佛法的目的 在於離苦得樂 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 離苦從現實的飢餓的苦 沒有工作的苦 不健康的病苦 各色各樣的苦 哦現在好了有錢了 日子安定了 離苦得樂 地獄餓鬼畜生三途苦 哇那太苦了 我們能夠在人天道上 享受人天之樂 離三途苦而得到人天的樂 這是離苦得樂 但是這是無常的 這是不可保信的 誰能保證 保險公司自己都保不住 保誰 保險公司還請人家保 對不對 那麼現在呢 只有聞到法 見了道 解決煩惱 解決構成苦因苦果的 這些問題解決 那才是真正的離苦得樂啊 所以站在佛法的解脫道來講 一天不趣向解脫 這一生沒有趣向解脫 你畢竟種下解脫之因 大家也不要這麼急 要求太超過我們的要求 我們的能力 希望今天這一輩子 馬上證阿羅漢果 精進可佳 但是如同上一堂所講的 二十億耳比丘 太過份了 過猶不及 最重要的 今天要種下解脫的種子 種下解脫的種子 有了這種子種下去 我們說一念出離永成道種 有一念的出離心 聞到四聖諦的法門 就在解脫道上播下種子 種下善根 把這根培養深 壯 那麼永遠就不會壞了 在解脫道上就有希望了 縱然這一生不能完成 來世 總而言之 生生世世不會墮落的 這是個很重要的 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