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題:唯識要義第四十集 主講:淨珠法師 諸位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 我們修學佛法最後的目的 就是要成佛 成佛我們所說的境界 就是證得涅槃 悟得菩提 也就是說斷除了一切煩惱 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得到了無漏智慧 而來體證世間的真理 從悟得真理來說 就稱之為證得菩提果位 因為菩提就是覺 覺悟了世間的真理真相 每一個眾生 因為從無始生死以來 就有無量無數這麼多的煩惱 在修行的過程裡邊 就是要把這些煩惱 一層一層的把它給斷除掉 把它給洗刷掉 這些污穢的煩惱性 如果在修行過程當中 斷除清淨的境界 我們就稱之為涅槃 所以眾生的生死輪迴 已經斷除掉了 而轉為涅槃的境界 我們就稱之為轉依 所以我們就說轉煩惱得涅槃 轉所知障就得菩提 這個就是我們所謂的二轉依果 由雜染的變成清淨 由迷闇的凡夫轉成覺悟的聖者 稱之為二轉依果 這個就是我們課文的 一百四十九頁 第五節所講的究竟位 也就是成佛的位次 得到涅槃在於我們的佛經裡邊 因為位次的不同 所證得的我們還有跟它分為 幾種不一樣的名稱 就稱之為四種涅槃 四種涅槃 什麼叫做涅槃 這是印度的梵語 我們直接以音譯的 把它翻譯過來 這個涅槃它是梵語 所以翻成我們中國話 就叫做泥洹叫做滅度 叫做圓寂也叫做不生 或者也叫做解脫的意思 這麼多的意思當中 要找那一個來翻譯來說明 當然不夠圓滿 所以在於梵語翻成中文當中 其中有一個叫做義多不翻 它包含的內容太豐富了太多了 所以我們就不把它翻成中文 而直接用它的梵語的音譯 就要解釋這個涅槃的時候 就要解釋到這麼多 這麼多的內容了 涅槃也就是斷除煩惱 也就是度脫生死所得到的 一個證果的果位 所以悟得涅槃的境界 代表著煩惱斷除了 甚至於以大乘的涅槃來說 一定要廣度眾生 所以涅槃是真如的理體 我們所謂悟得涅槃的境界 也代表這是每一個眾生本具的 一個清淨的理體 每一個人都有的 每一個有情眾生都有的 這個理體它是自性本來就清淨 代表著我們只要是有情的 生命體 內心當中都有一個清淨自在 這麼一個理體性 這個理體性我們就說在凡不減 在聖不增 代表著每一個 是凡夫的眾生也好 得到解脫的聖者也好 這個本具的理體 大家都是相同的 既然我們每一個都本具 有這個自性 本來清淨無垢的理體 為什麼我們稱之為凡夫 為什麼我們稱之為 會有生死輪迴 這個主要的就是因為受了客塵 煩惱二障的覆蔽 就代表著煩惱障跟所知障 是外來的一種障礙 也就是說是屬於外來的 外宿的 既然是屬於外宿的 所以我們一般會說煩惱障 也叫做客塵煩惱 就說它是外來的 猶如客人一樣的 所以本具的清淨心 受到外來的障礙 讓我們的清淨心顯發不出來 所以才起煩惱 所以才會造作惡業等等 現在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 已經把這個煩惱障所知障 怎樣呢 就把它給消除了 斷除了 甚至於連根拔起的 連種子都消失了 連習氣也都斷除了 這樣子我們就稱之為 得到解脫境界了 所以凡夫眾生 因為受到客塵煩惱的蔽覆 所以平常我們彰顯不出來的 現在就是因為修行者 就靠著聖道中的正智 也就是修行的過程當中 一直的研發出 我們的無智慧出來 所以有這個正智就來斷盡二障 把煩惱障所知障 就靠著無漏的智慧把它斷除了 所以這個自性清淨的理體 就很清楚的很光明的 給顯現出來 這邊就舉了一個例子 說恰如暗澹的雲霧覆蔽了月體 一定要待清風 拂散了雲霧之後 才能夠看見皎潔的月亮 代表著我們這個虛空之中 有這個雲霧 這個雲霧就是把光明的月亮 給遮蔽了 這個時候就是要靠這個風 來把它吹散 把它運用到我們的這個理性 裡邊來作解說的話 也就說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 煩惱障跟所知障 把我們的真如的清淨本體 給蓋覆住了 那怎麼辦呢 一定要靠觀智 就是一定要透過修止觀 修禪定引發出來的無漏智慧 才能夠把這個二障給消除掉 這個時候我們的真如理體性 才能夠很光明的給顯發出來了 這一個就說明 我們這個涅槃的這個境界 本具有的這個真如理體 一定要靠修行 一定要靠我們的無漏智慧 也就是觀慧才能夠得到 這樣子的一個解脫的境界 再來說這個涅槃 涅槃的這個真如理體 這邊說它是無為的 在前面說它是本性 就是清淨的 因為是這個原因 所以它不由因生不由因滅 既然是無為 無為就是沒造作 沒造作就不是因緣所生 非因緣生當然也不是因緣滅 它是本具的 所以現在我們就是透過修行 要把它的這個理體性 給顯發出來 本來就有的要給顯發出來 所以以這樣子的一個過程 我們一個名稱就叫做所顯得 我們的涅槃就是靠無漏智慧 斷除一切煩惱顯發出 我們本具的真如理體 清淨的本性 所以達到成佛的境界 涅槃的境界 這個就叫做所顯得 這個涅槃我們再給它分有四種 第一個就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第二個就是有餘依涅槃 第三是無餘依涅槃 第四就是無住處涅槃 總共分有四種 涅槃既然是真如的理體 為什麼還要這麼分 主要的就是借著 我們不同的方式所顯發出來 第一個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這個是從他們印度的梵語 把它翻譯過來的那就很長 中國人可以說都是比較喜歡 簡單扼要 提出那個主體重點 所以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就把它給簡略的 叫做性淨涅槃 叫做本性清淨的涅槃 這一個也就是 我們一切諸法本具的 每一個人 每一個無情世間的一切萬法 都一樣的 本來就有 所以實性真如的理體 它是真如性 它是真實不變的 這個理體雖然有的時候 就被這個客塵煩惱所蓋覆 但是自性的那種清淨 它是不變的 它自性的清淨就是如此 就是這個樣子 所以本性清淨的真如理體 它是具有無量無數的 微妙功德性在裡面 這個微妙功德又是不生不滅 因為前面有說 它是無為法 所以是非有因生非有因滅 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 這樣子的一個境界 它是凝然湛寂 就是如此不動不變 這樣子的一個本性清淨的 我們就說它叫做性淨涅槃 所以這個性淨涅槃我們如果說 用一般的話來說 就是每一個眾生本具有清淨的 這個理體 每一個眾生本具有這個善念 而且這個善是無漏善 第二個涅槃 叫做有餘依涅槃 有餘依涅槃簡稱叫做有餘涅槃 就少了一個依了 代表著跟它簡稱 有餘依涅槃就是有殘餘的依身 依就代表著還有這麼一個 五蘊身的存在 這個依身除了我們一個名稱 叫五蘊身之外 站在於我們種子引生現行 由業力來成就我們的生命來說 叫做異熟苦果 就是我們這個身體那裡來的 就是因為過去所造作的業 由煩惱造作業力之後 所呈現出來的一個果報體 這個果報體在這個世間當中 因為世間是無常的 所以無常故苦的情況之下 來說我們這個五蘊身 本身就是一個苦果 所以代表著雖然是悟得真理了 把真如的理體性顯發出來 但是這個五蘊的異熟果報身 還是存在世間 還是存在著 這個代表什麼 就說斷煩惱障所顯現的真如 已經是顯發了 但是我人雖然是斷除了煩惱障 證得真如 但是還有異熟苦果的殘餘依身 還有這個身體的存在 這個時候是什麼情況之下 我們說像舍利弗目犍連 他們悟得真理 達到阿羅漢果的當下 如果說沒有受到這麼樣子的 究竟位來講的話 入了初果以上就可以說 就已經得到涅槃了 因為證得初果 就已經可以悟得真理了 雖然不是很完整 但是已經入於聖流之中 如果說以釋迦牟尼佛 為例子來說 釋迦牟尼佛十二月初八 在菩提樹下悟得真理 成為佛陀的這個當下 他已經就是得到涅槃 這個涅槃就稱之為有餘依涅槃 在於理體性上來說 已經悟得真理了 真如的理體性顯發出來了 但是還有這個身體存在 所以有這個身體存在 就是肚子餓了 還是會有餓的感覺 天氣太涼了 還是會有冷的感覺 所以年紀大的或者太疲倦了 身體還是勞累的感覺 這一個無常的情況之下 還是有苦果的 所以這個就叫做有餘依涅槃 是悟得真理了 但是還有身體存在於人間 為之所依 有了身體就是有苦的這種感受 第三個叫做無餘依涅槃 無餘依簡稱叫做無餘涅槃 就說不但是悟得真理 連這個五蘊的異熟苦果的 這個生命體也不在人間了 代表什麼 我們的括號裡邊說 就是已經死了 已經死了代表這個五蘊身 也不在人間了 因為印度的聖者他們是圓寂 也就是說死了之後 就是用火葬的用火化的 一般是這樣子替他火化 就是阿羅漢他也可以在半空中 自己用三昧火自己火化 所以就是連這個五蘊身 這個生命體也不在人間 也就說不但是悟得真理 連這個所依的這個異熟苦果的 生命也不在人間 這個就稱之為無餘依涅槃 第四個叫做無住處涅槃 無住處就是不安住於涅槃之中 為什麼不安住呢 因為斷所知障所顯現的真如 叫做無住處涅槃 一切所應該要知道的一切道理 完完全全都有所認知有所了解 證得這個涅槃就常為大智 與大悲輔翼了 就是說就會顯發出大悲心 就會顯發出大智慧 有了大智慧就不住於生死當中 代表什麼 就是得到涅槃了 有了大悲心 他就不住於涅槃之中了 為什麼 他要廣度眾生 所以有大智慧就離去了迷界 而不住於生死 有了大悲心 他就會為了要利樂有情 就不住涅槃 就到處的千百億化身的 廣度眾生了 所以以這樣子的一個意思 有大智有大悲 就不安住於涅槃之中 當然也不住於生死之中 這一個我們就稱之為 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體性恆寂故叫做無住處涅槃 又不住於生死當中 也不住於涅槃當中 是以千百億化身的這個大悲心 來廣度一切眾生 這個我們就稱之為無住處涅槃 二乘的聖者 因為他還沒有斷盡所知障 我們都知道阿羅漢 他們只有斷我執只有斷煩惱障 所知障還沒有斷除 法執還沒有斷除 所以不能夠得到深智 所以他就沒有辦法了知 生死與涅槃的不二 生死即涅槃 於涅槃之中 他又不住於涅槃的境界裡 像這一個他就變成生死與涅槃 是獨立的二個法 因為是獨立的二個法 所以二乘的聖者 就急欲要脫離生死證得涅槃了 以這樣子的觀念裡邊 我們就說他不及於菩薩的境界 所以對此菩薩就不同了 因為二乘他是生死涅槃 不懂得是一體的 是不二的 所以菩薩就是不怕生死 就是已經是不住於生死中 卻為了要廣度眾生 而於生死流裡邊來引導眾生 這樣子的境界我們就說 他是不怕生死 所以千百億化身 就在於生死流裡邊與眾生結緣 但是又不求涅槃 不急著求涅槃 即使得到涅槃 也不安住於涅槃之中 所以能夠以大智大悲 來利樂有情 這個就是二乘跟菩薩的不同點 四種涅槃之中 我們就來跟它看一下 我們所有的有情 凡夫與聖者能夠有多少配合 那麼這就說 凡夫與二乘的有學 可得第一的涅槃 我們凡夫也有第一種涅槃 就說我們每一個人內心裡邊 都有一個無漏的善念存在著 所以只要我們能夠有心的 來向善 只要我們有心的來斷惡的話 每一個人一定都可以成佛的 所以釋迦牟尼佛就說 每一個眾生皆具佛性 每一個眾生皆可成佛 這個就是每一個人都具有 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 這個真如理體性的存在 再來二乘的有學 也就說還沒有完全達到 阿羅漢的境界 也一樣的本具的有這樣子的 一個清淨的涅槃理體性存在 再來不定性的二乘無學 可得到前面的二種涅槃 不定性的 不定的二乘無學 他就是可能由於得到阿羅漢 有可能迴向 叫做回小向大 或者已經得到辟支佛 也有可能回小向大 這個叫做不定性的二乘無學 那他就可以得到自性清淨涅槃 也可以得到有餘依的涅槃 定性的二乘無學 可得前之三種涅槃 所謂定性的二乘 就是不管學什麼法門 只有得到阿羅漢 不管學什麼法門 就是一定只有得到辟支弗 他一定是可以得到有餘依 得到無餘依的涅槃 當然自性本性清淨 是每一個都有的 第四就是頓悟的菩薩 可以得到第一和四的涅槃 頓悟的菩薩在前面所說 就是直入的也就是定性的 這個菩薩種性 直接學菩薩法的 他可以得到第一和第四的涅槃 就是本來自性清淨又無住涅槃 能夠廣度群生了 至於佛果的聖者 就具足了四涅槃 到了佛果位是四種涅槃都具足 所以它的情形就如下 這個圖表裡邊 第一個圖表就是四種涅槃 四種涅槃裡邊 它們就是所含有的這個內容 體性乃至於所得到的智慧 跟所斷的煩惱 像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 就是斷煩惱障的 無住處涅槃就是斷所知障的 有這些不同點 再來就是配合因果的這個位次 個個所具備的四種涅槃的不同 凡夫在因位裡邊 就是凡夫跟在修學的聖者 果位當然主要是成佛了 因位的凡夫只有自性清淨涅槃 就是性淨的涅槃只有一條線 聖者來講的話有二乘有菩薩 就是二乘的聖者跟菩薩位的 二乘聖者的有學位 他也是自性清淨涅槃的一種 跟我們凡夫是一樣的 無學的不定性就有二種 有前面的二種 決定性的就有前面的三種 就三條線了 菩薩位裡邊的漸悟 漸悟就代表不定 或者叫做回小向大的 這個地方它就沒有畫到線了 這個線就沒有畫出來 大家可以把它補上去 就說這個頓悟的回小向大的 可以說他具有自性清淨的 這個是每一個眾生皆有的 再來他又是通於有餘涅槃 因為他也是一樣要悟得阿羅漢 悟得辟支佛他才會回小向大 回小向大的時候 他就不入於無餘涅槃了 就直接著以大乘的無住處涅槃 猶如頓悟的菩薩一樣 所以它就是三條線 就是第一種第二種跟第四種 他就沒有第三種 頓悟的菩薩就是第一種 跟第四種了二條線 佛果位他就是四條線都具足 四種涅槃都有的 這個就談到這個涅槃的內容了 接下來就看第三小節的 叫做四智心品 得到果位的聖者 他就可以轉識成智 由有漏轉成無漏 在於有漏位的時候 我們叫做心識 轉成無漏位就稱之為 因為是以無漏的根本無分別智 跟無漏的後得智 所以他就叫做心智了 所以我們這個叫做轉識成智 轉八識成四智 我們叫做四智心品 二乘的無學雖然是斷了煩惱障 滅除了招感有漏色心的 這個業因 有漏色心就是我們的 這個有漏的生命體 就是投胎的這個生命 業因已經斷除了沒有煩惱障了 但是還沒有斷除所知障 所以第八識還是有漏 代表著第八識 還是一個有漏的生命體 所以我們這個五蘊身 就沒有辦法轉成無漏 因為我們這個生命體本身 就是第八識所執持的根身 第八識本身還是有有漏種子 當然我們這個生命體 還是有漏的 所以無法變現無漏的五蘊身 對這個來說的話 二乘的無學還是有漏的五蘊身 但是菩薩是斷煩惱障 也斷所知障二障故 就變成無漏清淨的色心 所以菩薩只要達到 登地以上的菩薩 成佛 我們就說他的生命也是無漏的 住於生死涅槃無二的 大涅槃之中了 因為菩薩所得到的境界 是生死涅槃無二 重點就是以利樂有情為主 在這個生死流裡邊 能夠千百億化身 所以我們這個就叫做菩提 因為以這個智慧斷除了 一切的所知障 斷除了所知障 一切的真理一切的法 都有辦法去了解 所以稱之為覺 覺就是菩提 所以這個境界就叫做菩提 菩提是斷所知障所得到的 也就從第八識本有的無漏種子 開發而現行的 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眾生 第八識裡邊 本來從無始生死以來 我們就說它本有的無漏種 本有的無漏種 現在已經把它給顯發出來 就成為現行了 有種子現在把它給顯發出來 所以菩提就叫做所生得 由種子顯現而成為現行 猶如由種子所生的 所以涅槃是所顯得是本具有 而菩提是所生得 由種子引生現行 這一個是它們 從凡夫的境界 達到聖者的境界過程的不同 一個叫做所顯得 一個叫做所生得 菩提也是梵語的音譯 它意思有覺有智的意思 它的體就是無漏的八識 無漏的八識 都具有這個無漏體性 而與五偏行五別境 十一個善這個心所相應的 純粹都是善法 煩惱都斷除掉了 八識在有漏位的時候 因為它的智用就比較脆弱 識的這種分別力就是比較強 所以在有漏位都叫做識 但是現在已經是無漏位的境界 聖者的境界 所以無漏智作用就比較強 識的分別力量已經微弱了 所以到了這個聖位的時候 智用殊勝 所以就稱之為智 這個智又給它分為四類 叫做四智相應心品 四種智慧的名稱 它因為與五遍行五別境 十一善相應而起 它的名稱叫做 大圓鏡智相應心品 平等性智相應心品 妙觀察智相應心品 還有成所作智相應心品 四個的第一個 就大圓鏡智相應心品 一樣的不講得那麼長 給它一個簡稱叫做大圓鏡智 這個就是轉有漏的第八識 所得到的智慧 記得第八阿賴識轉成無漏智慧 我們就稱之為大圓鏡智 這一個大圓鏡智 因為它是第八識所轉 第八識我們在前面說過 它本身是含藏種子 甚至於就是執持我們的-根身不壞 器界不壞 同樣的道理 這個無漏的大圓鏡智 當然也是含藏了無漏種子 能夠成就佛果位 微妙殊勝的境界 都是無漏的 所以一切相得現前無迷闇 都是智慧光明的 因此這個第八的大圓鏡智 也可以叫做一切種智 也可以叫做一切智 因為所有的智慧 都是由此而顯發出它的無漏性 所以它的名稱就有幾種了 第八識轉成無漏 也叫做大圓鏡智 也叫做一切種智也叫做一切智 這個名稱 它變現就如同大圓鏡智一樣的 能夠映現萬物 就說像一面大鏡子一樣的 所有的萬事萬物都能夠在鏡中 顯現的無有遺漏 第二個叫做平等性智相應心品 簡單來說就是平等性智 這個是轉有漏的第七識 所得到的無漏智慧 第七識它本來就是緣 第八識的見分以為我 有這麼一個我執 所以就沒有辦法引發大慈悲心 有我執就會以貪念 以自我為中心 不能夠平等性 不能夠大悲心 現在轉成無漏的 已經就是沒有我執了 沒有我執當然就能夠對待 一切眾生平等平等 達到我們一般所說的 冤跟親能夠平等的境界 所以第七識所得到的 就是平等大悲的這種心念了 向內來說的話 能夠證悟一切諸法平等的理性 對外來說的話 緣一切諸法也都是自他平等了 第三個叫做妙觀察智相應心品 簡單來說也叫做妙觀察智 這個就是轉第六識所得到的 無漏智慧 所以第六識 第六意識轉成的無漏智慧 就叫做妙觀察智 妙觀察智本來就是認知一切法 觀一切法塵 所以就是觀一切法的自相 共相 這個是什麼那個法是什麼 每一個法的自體性 還有每一切法的共相 它的共通的 所有的像色法 色法是十一種法了 十一種法有它不同不同的自性 但是十一種法的共通性 都是無常性 所以自性要了解 共性也能夠去了解 這個第六識它就能夠 觀察一切法的自相共相 都是無礙自在的 甚至於在大眾中來轉法輪 這邊講巧轉法輪 就是非常微妙非常殊勝的 能夠來轉大法輪 什麼叫轉法輪 就是到處的講經說法 怎麼樣 斷諸疑惑的智慧 講經說法能夠就是辯說無礙 樂說無礙 甚至於如果有人提出問題 他也能夠來讓一切眾生 能夠斷諸疑惑了 所有的疑惑就能夠斷盡 得到正知正見 甚至於正行了 所以這個智慧就叫做妙觀察智 非常微妙殊勝的 觀察一切萬法的這種智慧 所以這個妙就是神用難測 不可思議 觀察就是來緣諸法的自相共相 第四就是成所作相應心品 簡單說叫做成所作智 就是轉前五識眼耳鼻舌身 前五識所得的智慧 這個前五識做什麼 就是我們的動作我們的行為 乃至於我們的講話 教化眾生所用的 所以是利樂一切眾生的 一種功能作用 所以這邊就講了 是為了要利樂地前的菩薩 以及二乘聖者乃至於凡夫 所以就遍十方來示現 三業變化事 也就說教導一切眾生 甚至於地前的菩薩 所能夠表現出來的舉止動作 語言等等 我們跟眾生結緣的時候 一定要有所表示 身體的表態語言的表示等等 所以叫做三業變化事 我們叫做屈伸之間 都能夠度化眾生 講話裡邊一句問候的話 都可以度化眾生 這個叫做身口意三業的變化事 這個就是成就本願力的 所應作事 什麼叫本願力 菩薩修行的時候 發菩提心的時候就有發大願 除了四弘誓願之外 還有個人的別願 所以為了要完成 我們自己的願力 就是要在眾生群中 好好的有所表現 怎麼表現 當然就是身業跟語業了 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的表態 這個叫做成所作智 能夠完成一切的願力事業 如此轉有漏第八第七第六 前五識就順序的 叫做大圓鏡智平等性智 妙觀察智還有成所作智 下面就有這麼一個圖表 這個表就是轉八識就成為四智 第四就是佛身佛土了 達到佛陀的境界 他必然有所依的器世間 我們就住在於娑婆世間 我們就住在於這個泥土的上面 像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 就是依止於蓮花池中 他的器世間有蓮花池 有金沙布地 有是以蓮花為父母 這個就是他所依的器世間 就是不一樣 佛陀他又依止於怎麼樣子的 清淨國土 當然也是有他的一個說明 佛果的妙覺位是諸漏永盡 甚深微妙 因為我們就說修行 經過三賢位經過十聖位 達到於等覺妙覺就是成佛了 所以妙覺就是無漏位的 這一個境界是甚深微妙 不可思議的一切境界 所以他的身也好他的土也好 都不能夠附加於什麼樣子的 名稱差別 其實說起來都不能夠 用我們世間的語言來表示 你用我們世間的 語言來表示的話 都落於世間法了 都是有漏法了 當然是不對的 你就是說佛陀所依的這個世間 這個國土是什麼樣子的名稱 當然也不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 想像不到當然描述 也描述不出來 所以這邊就講說他的身他的土 當然不是我們可以用任何 任何的一個什麼樣子的 一個名稱來加以形容 但是還是要加上去 我們稱之為強立名 勉強的安一個名稱下去 接近於那樣子的一個境界 以我們世間的語言來說 最接近的 最微妙的 也就說能夠來描述這樣子的 一種清淨的身跟土了 所以我們叫做強立名的 還是要跟它加一個名稱上去 來做說明 我們才懂 我們才了解 這個權由佛法二面來論述 性相的二種差別 權就是方便 本來是沒有名言的 沒有這個語言說明的 但是我們現在 還是要想一個方法 想這個方法叫做權巧方便 對於這個權巧方便 用佛的身來說明 用這個法的這個名稱來做說明 佛的部份就說 佛的色身他是最善的 他是常而不變的 因為我們前面說悟得了真如 真如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 所以是常 再來佛的色身也是安樂的 因為斷盡一切煩惱 不會被煩惱所繫縛了 當然就是清淨自在 就是最寂靜最寂樂的 所以叫做安樂不可思議的 妙用境界了 佛陀的身我們就稱之為 清淨法身 最極清淨 就佛身來說我們給他分為三種 叫做三種差別 就是自性身受用身還有變化身 我們就說佛具有三身 三身的第一個叫做自性身 自性身就是諸佛如來所悟得的 真如理體 為一切有為無為 眾善萬德的所依 一切所有善法 一切所有最殊勝的功德 都依止於那裡 依止於佛陀所悟得的 這個真如理體當中 所以佛陀的身所表現出來的 就是最極清淨的 所以我們就稱之為清淨法身了 就是自性身 這個佛身的體性就是真如 所以真如是一切法的理體 所以叫做法身 既然是理體就不是人格了 但是我們把它人格化 叫做法身 就有這麼一個身 為什麼要用這個身來說明 因為身所謂的身 像我們這個身體的身 身就是一切之所依 一切法所聚集的地方 所聚集又是所依的 為手腳之所依 為五根之所依 就是聚集四大聚集五蘊 聚集了我們的八識 而有這麼一個生命體 所謂這個身 以這個真如來說的話 它也是體它也是依 它也是聚的意思 聚集一切無漏功德 所以本來這種理體 不僅是凡夫具足 一切的草木土石都一樣的有 所以我們說有情無情 皆能夠成就大圓種智 代表著有情無情皆得無漏 所以無情一樣的 具有這個真如的理體性 凡夫自無始以來 是被這個惑障所蒙蔽 所以沒有辦法顯現 這種理體在我們的凡夫位 本來就具足的本來就有的 所以我們在凡夫像我們現在 每一個凡夫的當中 沒有顯發出來 但是我們有這個真如的理體 我們就叫什麼 就叫做如來藏 就不叫做自性身了 佛陀已經顯發出來了 所以佛陀就叫做自性身 再來叫做受用身 受用身再給它分有二種 一個叫自受用身 一個叫他受用身 什麼叫自受用 就是說這一個大圓鏡智 所變現出來的 就是佛陀的這個第八識 所顯發出來 是什麼意思 是因為佛陀本身經過 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 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修六度萬行所得到無量無邊的 不可思議的種種功德 這一個是修集而感得的妙色身 這一個叫做自受用 是佛陀自己本身 修行修行之後 所得到的這種清淨身 這是一種圓滿清淨的色身 相好莊嚴的 甚至於也是盡未來際 也受用無窮無盡 第二個就叫做他受用身 他受用身他是為了要化益 初地以上的菩薩 我們就說他受用身 是教化地上的菩薩 證得初地以上的菩薩所顯現的 這個生命 這樣子的一個生命體 這一個他是由平等性智 所顯現的微妙清淨身 所謂這種他能夠顯現大神通 能夠轉正法輪能夠決斷眾疑 能夠受用大乘法樂隨宜現用 剛才自作用身也叫做報身 現在的他受用身就叫做應身 第三大類就叫做變化身 是為了要化益地前菩薩 與二乘凡夫所成就的一個佛身 第三就是變化身 這個就是佛陀 為了要度化一切眾生 所以為了化益地前的菩薩 或者是二乘凡夫 為了要來成就 還是發菩提心當下的時候 所發的大願力 所謂的成所作智所顯現的佛身 他就是能夠隨類來差別 變現種種的形像 這個就是我們所講的變化身 所以上面所談到的 就是這個三種身 此中自性身所居的淨土 就叫做法性土 自受用身他受用身 所居的淨土叫做自受用土 變化身所居的淨土 就叫做變化土 而這個變化土是通於淨穢二土 這個就是我們第一個圖表 裡邊所說 第二個圖表 因為剛才有說到 佛身因為是不可議的境界 但總是要說 要說從佛的佛身裡邊來講 佛土來講的話 就有三身 還有四土的不同 從法來解釋 就是我們第二個圖表 就是由五法的說明 五法 第一個就是清淨法界 我們就說即使從有情眾生 從這個器世間來說 其實就是一真法界了 這個一真法界稱之為清淨法界 這個就是我們所講的自性身了 其它的四個 四種智慧 所顯現的就是受用身跟變化身 所以這個就稱之為五法裡邊 來做說明 這一個唯識要義 我們就這樣子結束 只是很簡單的把這個唯識學 做一個說明 當然如果說還要再繼續了解 繼續研究的話 八識規矩頌或者是說 跟唯識有關係的 二十頌三十頌 乃至於解深密經 這個都是跟唯識的義理有關的 一些經論 希望說大家能夠繼續的 來做研究 互相的來做探討 祝福大家智慧無量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