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題:唯識要義第三十四集 主講:淨珠法師 諸位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 修學佛法主要是智慧跟福德 都要達到圓滿 智慧的部份就是對佛理的了解 要達到福德就必須要廣度眾生 在這個智慧的部份 一方面對於廣大深廣的佛理 一定要徹底的去證悟 在證悟的過程當中 尤其是修菩薩道 就必須一方面自利的修學 還要實踐 一方面就是多與眾生結緣 在於眾生群中就是以講經說法 或者以無畏施 來讓眾生能夠離苦得樂 能夠如此智慧才能夠圓滿 福德也才能夠圓滿 最後就達到佛的境界 所以皈依佛兩足尊 兩足就是智慧具足福德具足 我們現在來了解唯識的義理 當然也是一樣的 在這個體悟的部份方面 除了了解之外還必須要實踐 一般來說就是一定要信 一定要去理解一定要去修道 所以我們今天看一百二十四頁 也就是第六篇的第五章 談到斷證得果的部份 了解了佛理 還要如何的來斷煩惱 你才有辦法真正的 進入於聖道之中 所以在這個分類的部份 從資糧位開始加行位通達位 乃至於修習位而達到究竟位 我們今天就看這個資糧位 資糧位當然就是第一步了 第一步的修學當中-主要的要修的 就是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 四攝法四無量心等等的法門 但是修這些法門 其實說起來因為定力不足 再來就是對於了解 這個唯識性相的部份 都還沒有辦法通達 所以只於外境的名義差別 而來修學 所以稱之為散心位的 一種修學法門 但是也就是要有 這個第一步的功夫 我們才有辦法漸漸的來深入 在修這些法門的時候 最重要的必須要有 四種因緣力才可以 那四種因緣力 因力 因有因才有果 所以第一個的因 要具備什麼條件 一定是屬於本性住種性 還有必須習所成種性 有這樣子的種子存在 再透過我們的聽聞佛法來修學 你才有辦法真正的熏習成了 習所成種子 有這樣子我們才有辦法 真正的深入於佛陀的 這個法界等流的正法之中 除了有這樣子的種子之外 第二個條件就必須有善友力 什麼善友 主要的就是要有佛出現於人間 或佛理流傳在世間 佛就是我們的善知識 甚至於大菩薩們 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 所以諸佛菩薩皆為教授善知識 同行善知識 能夠來引導我們能夠來教導 第三就是要有作意力 作意最主要的 就是要有決定性的勝解能力 要作意 就是注意的來修學 所以對於唯識的義理 唯識的性相你要決定性的 去了解它 即使遇到那些惡知識 不善的這些朋友們 我們也不會受到影響 而傾動破壞了 我們對佛理研究的決心 第四個就是要有資糧力 資糧就是要積集善根 福智的這個功德力 也就是說福德的這些功德 或者是智慧的功德 都一要具備 資糧主要是要具備這樣子的 一個我們所謂的功德能力 你才有辦法繼續的在佛門中 一直的向上向善來努力了 所以這四個就是四種的 殊勝的因緣力 你才有辦法繼續的 在唯識的性相方面 來了解來修行 但是因為在這個是第一步 就是完全是三賢位的 一種修學法門 也就是客觀的也是外相的 也是散心位的修學 代表著定力不足 觀的能力也不足 乃至於對佛法的理解 尤其是唯識性相也是不足 所以內心裡邊 就會有一種懼怕的心理 這種懼怕的心理 所引生出來的叫做三種退屈心 就是會退心 因為感覺到我的能力不足 我的智慧不足 所以就害怕就想要退心了 那三種退 第一個叫做廣深退 感覺我們的佛法 真的是又深又廣 真的是太深奧了理解不到 所以在這個修學的過程當中 就感覺到說佛理 真的是太難理解了 就退心了 很怕說自己的能力不足 沒有辦法引生 我們這個內在的精進力 再來難修退 難修就是修行的過程當中 實際的在於我們的行動 行為上來看 他認為布施等六度萬行四攝法 真的都是太難修太難修了 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有毅力 即使幫助了別人 也是會受到他人的反對 甚至於就認為我們對他 是不是有其它的 一些好處在裡邊等等 所以即使對他人很好 要幫助他人 他人也不一定會接受的 甚至於還要加諸於 在我們的身上或心理上面的 種種痛苦都有 像這一個感覺到說 修六度萬行真的是太難太難了 尤其我們都是說難行能行 難忍能忍的這種菩薩精神 都是在修六度法門 所以感覺到說真的是不好修 所以他就感覺到 我還是退心好了 第三就是難證退 感覺到說要達到佛陀的境界 太遙遠了 也太深遠 佛陀的功德圓滿 我的能力是不足的 我的能力是不行的 我也是修不到 那樣子的程度出來 所以在這個難證 認為說佛陀是高高在上 佛陀是圓滿世尊 佛陀的果位是無上的 我的能力可以嗎 所以在這個修學的過程當中 認為自己本身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個是太難太難了 所以就退心 所以產生悲觀的念頭就退心了 所以一般修學的 大約都是有這三種 對自己的信心不足 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 認為自己的毅力不夠 所以一講到菩薩修學的時候 一定要提出三種事情出來 來對治我們的退心 一定要自我勉勵 也一定要把自己的信心 提升起來 你提升了信心 你才有辦法向前邁進 也才有辦法真正的 朝向於佛果位來努力 要什麼樣子的三件事情 我們的課文的一百二十四頁的 最後一行 菩薩以三事對治三種退屈 才能夠一路的向前邁進 就是說對第一種的退屈 也就是深廣退認為這個佛法 真的是太深太廣了 要得到無上的菩提 也真的是能力上是不足的 如果有這樣子的 一種退屈心的話 你就要想了要去觀想 觀想什麼 想說已經證菩提的人 有多少人都已經證上菩提了 就是我們的佛經裡邊說的 就是十方諸佛十方菩薩 十方皆有諸佛代表的 十方世界都已經有人 成就佛果位了 不只是現在有十方諸佛 就是過去也有十方諸佛 就是未來也是會有很多 很多的人來成就佛道 代表的十方三世佛了 就是我們平常經常會念到的 這個句子 十方都有三世佛 不只是我們這個世界 有過去佛有現在佛有未來佛 東方世界也一樣 有過去佛有現在佛有未來佛 乃至於西方世界十方世界 都一樣的 所以想一想有這麼多的人 透過修行之後成就佛道了 那我呢 也應該是可以 尤其是我們每一個人 出生在人間 最少我們的憶念很殊勝 我們那種吃苦耐勞的勤勇能力 也是很殊勝 甚至於只有人間的人 才能夠真正的來修學 清淨的梵行 所以憶念勤勇還有梵行 是我們人間的人 非常殊勝的三種好的條件 還勝過天上的天人 所以只要我們努力來修的話 必定可以達到佛果位 所以就要勉勵自己 勉勵自己 彼既已證我奚不證 既然他都已經能夠得到 我為什麼會得不到 他都能夠證到果位 為什麼我會證不到 也一定會的 所以就要鞭韃自己的心 乃至要勇猛不要退 所以一定要很努力的往前邁進 第二種退屈 也就是難修的這種退心 認為說六度萬行太難修了 對於自己本身的能力來說 就是沒有辦法去承受的 像這個也是一樣的要反省自己 怎麼反省 既然發心樂為布施為何做不到 我們經常也有說 初念的菩提心就是大菩薩 你有發了菩提心必然成佛果 今天你已經有發想要布施的心 你為什麼會想到說 我以後會做不到 第一步你都可以做了 第二步也應該可以 第三步那也應該是沒有問題了 所以只要有發了這個菩提心 只要有發了 想要來度化眾生的心 乃至於自己勇猛精進心的話 一定都是可以做到 所以就要策勵自己 就要勇猛不退了 第三就是難證退 認為說佛果位是無上的涅槃 無上的菩提我沒有辦法 認為說我沒有辦法達到 這樣子的果位 但是這個時候也要提起 一種反省的心態 怎麼想 要比較他人所修的有障粗善 與自己所修的無障善根 而勇猛不退一心圖進佛道 想想別人在修學的時候 修的比自己還要難 修的比自己還要深奧的 我所修所學的是無障善根 因為有這麼多佛菩薩 是我們的善知識 在輔助我們在鼓勵我們 甚至於在陪伴著我們 所以你如果有這麼去想的話 一定可以達到成佛的境界的 我們世間一般的 不管是工作的部份也好 或者是發心 去當義工的部份也好 可以說很多的人 都是為了想要得到這個成功 成就或者達到這個目標 可以說是夜以繼日 不眠不休的在用心在用功 像這樣子為了要達到 自己的目標達到自己的理想 非常用心的在自己的事業上 在自己的工作上 同樣的道理 我們就是把度化眾生 把修學佛道也是自己的 一種事業一樣的 要好好把握住自己的 最初的那一念心 所以我們經常說 初發心即是菩薩 所以一定要好好的掌握 自己這一個心的不退 這個資糧位裡邊會發生的狀態 第二就是行位次第 也就是說資糧位 總共有有多少位次 每一個位次每一個位次 它的意思 乃至於它所要修的法門是什麼 我們一般如果站在 四十一個位次來說的話 就是十住十行跟十迴向 三十個位次 我們稱之為三賢位 但是如果站在五十二個位次 來說的話 就要再加上第一個的十信位 所以由十信開始再來十住十行 十迴向 就有四十個位次了 所以在這個第一阿僧祗劫 所要修的法門當中 他所修的階位 就有三十個位次之說 也有四十個位次之說 我們這個地方所要談的 是四十個位次都有稍加解釋 給大家內心裡邊知道 修學什麼法門 乃至於我們的心裡邊 應該要如何的來引發策勵的 精進的那種心態 所以一百二十五頁的第二大段 就是二行位次第 資糧位的行位 已經像上面所談到的 就是有四十一位的十住十行 十迴向等最初的三十心 這個稱之為三十個心位 最初的這個十住 是菩薩初發菩提心的時候 深深地要來理解唯識的義理 安住六度等行不動的階位 他就安住於修學六度法門 就說菩薩所修的他的主要重點 就是六度 如果再詳細的來說的話 稱之為十波羅蜜 這個就是我們最初最初第一步 一定要去修學的 這個十住位就是發心住治地住 修行住生貴住方便住正心住 這個正心住就是第六的位 第六位 第七這邊沒有寫出來 第七就是我們這一頁的 最後一行第七的不退位 這個不退位 原則上就是不退住的這個位子 就十住裡邊的 第七不退住的位子 第八就是童真住 第九就是法王子住 第十就是灌頂住 總共是十個位次 這個就是十住心 所以每一個位次每一個位次 都有它必須要修的法門 這個中間最初的發心住 菩薩於此修習十信 即這個信心精進心念心慧心 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 跟迴向心 這十個位次都是十信位的位次 所以它就是讓我們增長信心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 你要堅定自己勇猛精進 再來一定要銘記不忘 要引發智慧 乃至你的心 一定要有能夠心已靜 在於一個境界上面去學觀 乃至於就是配合 我們大乘的菩薩法 一定要布施一定要持戒 乃至於就是一定要護持 保護著我們的心 不要去犯戒等等 乃至於要發大願心發迴向心 所以如果從五十二個位次 來說的話 這個十信位它當然就是 另外有它的十信位的位次的 這個十信位的位次的內容解說 譬如第一個就是信心位 這個信心就是 信諸法唯識的道理不疑 主要的要相信不要懷疑 一方相信世間的道理 確確實實都是唯識所現 唯識所變 一切萬法皆是唯識所引生 這個道理不可以去懷疑的 這個是第一念 第一個位次的信心位 第二就是精進心 就是要善心勇猛心策勵心的 三業要不間斷 所以在這個斷惡修善的 這個善心就是不能夠斷 勇猛不退的心也不能夠斷 乃至於要勉勵自己鼓勵自己 策勵這個勇猛也不可以斷 第三就是念心了 念我們就說念的定義 就是銘記不忘不可以忘記 聽過的學過的 儘量的都是能夠把它給記得 所以這個念心 就是不忘失菩提心 就記得了 我們最初的第一念的發菩提心 不要忘記 第四就是慧心就是智慧 所以就是以這個智慧 來簡擇惡見 能夠去分出來什麼是善的 什麼是惡的什麼是真正的智慧 什麼是邪知邪見 要能夠分得出來 懂得好懂得壞懂得善 懂得惡等等 所以這個智慧 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 一定要好好的去分辨抉擇 第五就是定心 定的定義就是心一境性 心只有在於一個境界上轉 心只有在一個境界上觀 所以心在一個境界裡邊 不可以有其它的妄想等等 所以這個什麼 令心不動亂 心就不會動亂不會起妄想了 也不會東想西想的不安靜 第六就是施心一定要布施 布施主要的就是在於 法施跟財施的方面 當然是包括了無畏施 一個菩薩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一定要自利一定要利他 所以這個法施就是在自利的 修學佛法之後將懂得的 能夠來教導他人 財施 如果是以在家菩薩來說的話 他就是有這個財的經濟能力 來廣做布施 無畏施當然就是能夠讓眾生 離去怖畏 第七就是戒心 戒 我們在修學佛法我們都稱之為 戒定慧三學 也就是說進入了佛門 要來修學佛法這個持戒很重要 持戒一方面就是 身心能夠達到清淨 不因為做了錯誤的事情 內心起懊悔 就是讓你的心靜不下來 所以只要好好的持這個戒法 也就是說只要好好的將佛陀 所規定的這些戒律保持住的話 每天每天時時刻刻 身心都是清淨的 身心都是輕安的 所以在這個修學佛法的 過程當中 由戒才有辦法入定 因為不會反悔 也不會懊惱也不會妄想 所以心才能夠定的下來 心有定才有辦法引發智慧 所以這個持戒在一個僧團裡面 是非常重要的 出家有出家戒在家有在家戒 各守自己的本份 好好的在佛門中以清淨的身心 來努力精進來了解佛理 這個地方稱之為三聚淨戒 三聚 第一個就是攝律儀戒 攝律儀戒 律儀當然就是戒律了 但是因為有出家有在家的不同 甚至於發心不同 又多了一個菩薩戒 所以我們就稱之為 別別解脫的戒法是不一樣的 在家有他的五戒有八關齋戒 有在家的菩薩戒各別不一樣 你是受持什麼戒就有什麼戒 應該要守的這些戒法 出家 出家也一樣的 有沙彌戒再來就是有具足戒 有菩薩戒 女眾也一樣 就是有沙彌尼戒比丘尼戒 菩薩戒也是一樣的 所以各各就遵守著把持著 自己你本身的規矩戒法 來好好的修持 這個就是屬於攝律儀戒 第二個三聚淨戒的第二聚 就是攝善法戒 第一種律儀戒主要的就是說 不對的惡的不好的不要去做 甚至於會讓人家起懷疑的 都不要去做 像這一個就是處於 在這個止的部份 止就說不可以去做 這個不能夠做那個不能夠做 這個行為那個行為 甚至於菩薩戒裡邊 就是這個動念都不可以有 第二種的攝善法戒 就是說應該要好好的去做 只要是善的 只要是對眾生有利益的 只要是我們能夠成就佛道的 你都一定要去做 善法不做還是犯戒 不只是說惡法做了會犯戒 就是這個第二重的 攝善法戒裡邊 善法應該要去做的 善法應該要好好的 來為大眾來努力的 不去做還是犯戒 這個是三聚淨戒的第二種 第三種就是饒益有情戒 饒益就是讓有情得到利益的 那是什麼 當然就是屬於無畏施的部份 就說只要那一個眾生 在痛苦之中 或者他有所需求的時候 你都要讓他得到 他所要得的利益 當然這個利益 還是要從善法裡邊來說 如果這個眾生所要求的 是要做惡的 當然你就不可以配合他 這個是不能夠得到利益的 只有造作惡法那是不可以的 所以饒益有情戒是要讓眾生 可以離惡向善可以得到好處 甚至於也可以得到佛果位的 所以犧牲自己成就他人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這個都是屬於饒益有情戒當中 必須要去做的事情 比第二個攝善法戒 還要更殊勝了 所以自己本身不但要行善 就是對眾生有益的善也要去做 所以這個叫做三聚淨戒 惡的要斷除善的要努力的去做 第八就是護心 護當然就是是護持了 護持正法護持其它的九種心 也就是說其它的九種心 在起動念的時候要向善的時候 我們內心裡邊就要反省 甚至於要引生堅強的意志力 我一定要把它做得很好 我一定要把它完成這種善法 甚至於對於正法正法就是佛理 對於佛理的部份也要護持 佛理的部份要護持 除了要發揚講經說法之外 如果有人毀謗有人批評 甚至有人在破壞的時候 都要出來維護 這個就是屬於護心 第九就是願心 我們都知道只要是發菩提心的 一要發大願 因為發菩提心要成就佛果 一定要廣度眾生 所以你沒有願力的話 廣度眾生的這種修行法門 就做不出來了 所以一定要發大願 這個大願這邊講的 要發四弘誓願 四弘誓願 煩惱無盡誓願斷 第一個是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個就是四弘誓願 非常廣大的願力 像第一個眾生無邊誓願度 眾生有多少 無量無數之多 但是在我們的能力之下 我們的範圍之內做得到 一定要盡量去做 煩惱無盡要誓願斷 我們自己一個人 煩惱就非常的多了 每天每天都有很多不順心的 每天每天都有很多在-身業口業上 所造作的大大小小的惡業都有 所以我們本身內心當中 從我們唯識學的百法來看 就有六個根本煩惱 給它細分就是十個根本煩惱了 甚至於還有二十個隨煩惱 有這麼多的煩惱性 在我們內心裡邊在那邊鼓動著 如果自己本身不好好的 來反省懺悔的話 我們的煩惱是一直的在那邊 擾亂著我們的身心 所以這個第九個的願心 一定要發四弘誓願來廣度眾生 甚至於法門很多也要學 佛陀無上的菩提無上的涅槃 我們都要希望能夠證得 這個要發大願的 第十就是迴向心 迴向所修善根一直到佛地 要來迴向 迴向我們所修的一切法門 我們所做的不管是身業的 語業的意業的三業 所表現出來的一切種種的善根 或者是善行 都要迴向佛地 就是佛果位 所以平常我們一般誦完經 都會念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像這一個都是屬於迴向偈 迴向一切眾生 甚至於要與一切眾生每一個人 都能夠達到成佛的境界 很多人當然都疑問了 什麼叫做迴向 要怎麼迴向 為什麼誦完經一定要迴向 為什麼禮佛之後要迴向 很多人認為說迴向 有什麼功能作用 這個是我們在修學 菩薩道的時候 都是希望自己所修的功德 不是只有自己獨得 或自己去享受 這樣子的一種福報 不只是我自己 也希望說一切眾生 都因為我的動作 或者因為我的音聲 或者我所表現出來的 讓大家看到聽到有所聞有所見 就是所謂的若有見聞者 每一個人都能夠發菩提心 所以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這個也是我們的迴向偈裡邊的 一個句子 這一個迴向的意思 迴就是迴轉 本來是我自己的 我又轉 從自己轉到他人 向就是朝向趨向 趨向於某一個目標 或者趨向於某一個對象 本來是我自己在做的事情 不只是我自己獨得 我還要轉給他人 所以轉給他人或者轉到佛果位 這個就是二種方式 這個就是迴轉自己 所修的種種善法種種的功德 能夠趨向於你所希望的 那個對象 這個對象我們就分作二個部份 一個就是說將自己不管是布施 或者自己那一方面的功德 善根等等能夠給他人 能夠將這個功德不只是我 他也可以得到 他也一樣可以得到利益 轉給他人 這個我們叫做迴向給眾生 迴向給眾生 我們如果把這個迴向 再把它細分的話 譬如說迴自向他 將自己的也送給他人 或者迴少向多 本來我的功德就只有一點點 我也希望說我這麼一點點 能夠發揮它的大功德 發揮它大的力量能夠變成很多 像什麼 像我們一般所說的 我們如果要去做救濟的工作 做救濟的工作 本來就是要很多的財力物力 或者是人力但是我做不到 我做不到我只是出一點錢 或者我就是來幫忙這一部份 東西怎麼樣的一個運作 但是這些東西就可以送對方 慈善的對方 慈善的對方當然一定是很多人 也一定是很廣的一個環境 譬如說到某一個國家去 或者那一群貧窮的對象 雖然我只有出一點點的錢 或者我就出這麼一點點的力量 但是就能夠救那麼多的人了 在一段時間當中能夠離苦得樂 能夠吃或者能夠用 這一個就是迴少向多 也就是說拋磚引玉的一種力量 或者就是迴自己的因行 向他人的因行 也就是說我自己本身 現在還是在修學的過程 還是因位還在修學 我很希望能夠達到佛果位 我在做我在做的這些動作 或者我在讚歎 在讚歎的這些動作 能夠引生別人他也能夠一樣 跟著我來做這種工作 或者來修學或者來做慈善 或者來了解佛理 種種的修行法門 就說我的動作感動了他 我的動作讓他有同感 認為這個還是一種善行 他看了之後聽了之後 他也跟著我們一起來做 所以能夠皆共成佛道 所以在這個因位當中 還在學習的過程當中 大家可以同心協力 所以我自己本身 朝我的目標來努力 我也可以影響你影響他人 他們也一樣的來努力 也能夠朝向佛果位 像這個就是迴向眾生 另外像我們課文這邊所說的 是迴向所修善根至佛地 這個就稱之為迴向這個佛道 什麼意思 就是說我所修的種種功德 我都要迴向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個佛果位上 代表著我們現在所修的 種種的福德因緣 我不要去享福享樂 或者我也不要說來生到天上去 享受天上的快樂 我不要 我還是以一般的常態 來做我應該做的 或者來生的工作我也是 當然你做了善事一定得到善果 但是我們就是說希望佛弟子 發願就是生生世世為人 才能夠親近佛法 所以能夠到天上去的福德 我就不要去享受了 我就怎樣 迴向到佛果位 也就是儲存在佛果位上 等到那一天我成佛的時候 我的智慧或者我的福德 能夠更圓滿 我這個就是迴向佛道了 希望自己在修學佛法的 過程當中能夠更順利 甚至於以後成佛時候 能夠更圓滿 這個就叫做迴向佛道了 迴向佛道我們一般來說的話 譬如說迴因向果 由因現在我們在做的 每一個動作都是屬於因位的 以後我一定要到達那個果位 就是成佛的這個佛果 所以我現在就把我 這個因位的功德 儲存在佛果上面 或者是說迴劣向勝 本來就是很粗劣的 但是因為我的一念的菩提心 我的一念的迴向心 能夠讓這個迴向的功德 能夠更殊勝 我們平常所說的 其實我的布施只是一點點錢 或者我的布施 只是來做一點點工作的義工 但是我能夠迴向於佛果位的話 是不是我以後能夠很圓滿 很殊勝現在只是一個小動作 但是往後的功德是會很大 很殊勝的 或者是迴事向理 我們現在的每一個動作 都是事相的 但是我也希望說我能夠真正的 悟得真如的理體 所以達到佛果位 就能夠悟得真如 所以我們現在的每一個動作 每一個動作都是可以迴向 在我們的佛經的經典後面 都會加上一些迴向偈 有的是在經典裡邊的 有的是我們的祖師所做的 像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這一句話是很普遍大家都會念 這一句話 就是法華經裡邊的偈子 法華經裡邊就是有這麼樣的 一個迴向偈 所以像這個都是屬於迴向心 去修行所表現的一種動作 這一個十信的修學法門 都是包括在初住位的時候 一定要圓滿的 所以初住位一圓滿 就代表十信位應該要修的法門 也圓滿 所以就要進入第二住了 第二住的這個位次 第二治地的這個位次 就是淨治三業 叫做治地住 治地住 治當然就是淨治三業 身口意三業要給它更殊勝 給它更圓滿 慈悲及於一切有情 成就一切功德 所以我們的身業是向善的 語業也是向善的 當然你所表現出來的 一定都是能夠利益 饒益一切眾生 所以就能夠成就一切的功德 這個就如同大地的能生萬物 所以叫做治地住 第三住就叫做修行住 要好好的靜下心來修行 所以三業清淨 你就一定有修這個殊勝的理觀 能夠進入於正理義理的部份 來做觀行 行最妙行的階位 再來你就是在這個修行的部份 實踐的部份能夠達到最妙的 這樣子的一種修行的位次 所以我們第三住叫做修行住 就是修觀行妙行 第四的叫做生貴住 就是善從法界正法 生殊勝的智解 而種性亦隨之尊貴的階位 生貴引生尊貴 這個時候對於這個法界的正法 就是世間的真理 乃至於你能夠引生 這個殊勝的智解 就是引生智慧 以這個智慧來了解世間的正法 第五就是方便住 方便就是教導眾生的種種方法 所以菩薩所修的善根 都能夠濟度有情故 所以他的教化方便就具足了 這個階位 所以只要到了 這個位次的菩薩們 他能夠以種種不同的方法 想出非常適應眾生根機的方法 來教導他們 讓他們都能夠得到救度 第六叫做正心住 也就說決定不為他人的讚毀 所動的階位 正心就是安定 就說心不移心不動 代表著有人稱讚 也不會因為自己受到人家稱讚 就忘了自己的本份 也不會因為受到他人的毀謗 而起這個退心等等 所以有人讚歎有人毀謗 他都不會動心的 第七叫做不退住 不退住就是聞三寶三世等 有無心堅固不退轉的階位 不退住位代表心都不會退了 什麼不會退 因為只要講到三寶的問題 或者講到三世因果的問題 不管別人怎麼講 講有也好講無也好 他因為已經內心裡邊 在於我們前面有說 因為引生正智才了解正法 所以不管別人怎麼講 他都不會退的 第八叫做童真住 童真也就說三業清淨 能悟有情世間器世間 無虛偽無垢的這個階位 對世間法出世間法 有情無情的器世間也好 他可以說在這個三業清淨 就是身口意三業清淨的 情況之下他都能夠悟得 所以真就是無虛偽 童就是無染垢 就像小孩子一樣都是很清淨心 第九的就叫做法王子住 就是了解真俗二諦 悟如來所說法 堪以繼承佛位的階位 所以法王子代表的 已經能夠接受佛陀的這個位次 代表著他已經接近於 這個佛果位了 所以法王其實就是佛陀 所以法王子就是佛陀的弟子們 第十叫做灌頂住 灌頂以印度的方式來說 要成為一國之君要登基之前 他一定要接受灌頂洗淨 要取四大海水的水 來淋到於國王的頭上 代表著統治了四大部洲的意思 這一個也是代表著只要灌頂 就當國王了 所以菩薩修行已經慢慢的殊勝 當然就像國王要即位 要登基一樣的 能夠接受灌頂 代表著他已經是接近於 成佛的階段了 已經也可以說是 最後的一生補處的菩薩 這個時候已經是在於 這個十住位當中的第十住 已經得到了灌頂位 這一個就是在於修學佛法的 過程當中尤其是菩薩的 從十信到十住 我們這一節課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