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題:唯識要義第三十三集 主講:淨珠法師 諸位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 聲聞乘他是三生六十劫的 修行過程 最快三生 最慢六十劫 獨覺乘他是四生百劫 也就說殊勝的根機 修四生就可以證得辟支佛的 這個聖果 就是劣機 也要經過一百劫的時間 才能夠達到辟支佛果的位次 菩薩乘更久遠了 要三大阿僧祗劫這樣長的時段 前方便的我們就稱之為 第一阿僧祗劫所要修的 入了聖位 也就是初地到第七地 是第二阿僧祗劫 八地以上達到成佛之前 也就是第十地的滿心 就是三大阿僧祗劫 這一個就是修六度萬行 另外還要再修一百劫的時間 來圓滿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所以我們一般都有這麼說 三祗是修六度百劫是修相好 雖然時間是這麼的長久 但是菩薩的慈悲心他的大願力 是不受到這個時間的限制 還是一樣的能夠自利利他 雙方面的來努力來精進 來加功用行 不但自己得到解脫 也希望一切眾生 都能夠離苦得樂 在修學的這個階位上來分的話 菩薩由資糧位加行位 乃至於就是通達位修習位 還有究竟成佛的位次 五個位次的修行 資糧位主要的就是 發起勝心來廣集福德資糧 希望能夠證悟唯識的義理 這個時候就是朝著方向來努力 所以以求得佛陀的菩提果位 為最高目標 這個時候就是一直的在積集 福德智慧資糧 第二就是加行位 就是要特別的加功用行 特別的精進努力 希望能夠證得這個無漏聖智 所以一方面就是要修尋思觀 一方面就是要得如實智 所以這個時候他的位次 就是有煖頂忍世第一法 四個位次的修學 前二個位次就是修尋思觀 尋思觀雖然所修的內容 是從他的名言的名 還有義理的義 甚至於名言義理當中的自性 乃至於它的差別 所以在這四法的修學上 分有上品分有下品 煖位就是修下品的尋思觀 頂位就是修上品的尋思觀 由修這個尋思觀而得到如實智 我們就稱之為如實智觀 這個時候主要就是希望能夠 儘速的來得到無漏智慧 所以對於前邊所說的 名義自性差別的四法 能夠更精進更努力的 來加功用行 所以四如實智 也分為上品跟下品 這一個忍位 就是修下品的四如實智 世第一法就修上品的四如實智 四加行位一個名稱 也叫做順決擇分 也就是希望能夠得到 見道的無漏智慧 四加行又有一個名稱 叫做四善根位 因為能夠讓我們入於聖流的 一個根本 所以一定要好好的 在這個四加行位裡邊 進入於禪觀之中來修學 引發這個智慧來體悟 所以叫做順決擇分 接著我們就看課文的 一百二十一頁的倒數第二行 就是談到第三的通達位 通達位我們一般也叫做見道位 就是確確實實 已經入於聖流之中 對於真理也有一份的體證 再來就是能夠脫離這一個 我們一般所談到有漏的部份 所以這個第三的通達位 就是對於真理已經有所通達 有所契證了 這個通達位主要就指的 十地中初地的極喜地 見道位或者通達位其實說起來 只是一剎那之間的這個過程 從有漏進入無漏 進入無漏的這一剎那 我們就稱之為通達了 真的了悟了 這一個就是我們所謂的初地 也叫做極喜地 此位的菩薩 已經證得一分無漏正智 這個時候他已經引發了 無漏智慧 這個無漏智慧又能夠證入於 真如之中能夠悟得一分的真如 所以可以體悟 唯識實性的真如故 所以叫做見道 所以這個是一個關鍵 很重要的一個關鍵 入於聖流的一個過程 所以通達了也叫做見道了 體悟到真理了 見道位它有二種智慧 一個就是根本智 一個就是後得智 什麼是根本智 就是悟入唯識性的這個智慧 也就是說能夠真正的體悟 唯識義理的圓成實的境界 真如的境界 這個我們就稱之為根本智 另外一個就是悟得唯識相 唯識的相當然就是指的 一切有為法的 所以它就以後得智 能夠來契證 也是這樣子的關係 根本智所悟得是根本無分別 不能夠落於言說之中的 但是唯識相 它是屬於有為的無漏法 也可以說以這個無漏的後得智 來了解來解說來體會 所以智慧一個是體證真理的 一個是能夠去分別 甚至於去教化的 這個能夠分別教化的 就稱之為後得智 所以在這樣子的過程中 就又有名稱的不同 一個叫做真見道 一個叫做相見道 所謂的真見道 也就是說根本智的斷惑位 斷惑就是斷除所有的煩惱性 因為斷除煩惱性 所以能夠以根本智來證入真如 所以這樣子的位次 我們就叫做真見道位 再來就是以後得智 來了解一切萬法 這個時候了解萬法分別萬法 分析去體會甚至於去抉擇 這個我們就稱之為修習位 修習位就是要好好的精進努力 這個時候他就是屬於後得智的 一方面能夠自己有所體會 一方面又能夠教化眾生 自己又能夠起分別的功能作用 來了解來抉擇 所以這樣子的以後得智修學的 我們就稱之為相見道 這個通達位就是有根本智 的真見道 有後得智的相見道 第四個修習位也就是 從這個見道的初地的住心開始 一直到第十地的叫做出心 也叫做金剛無間道 這段過程我們就稱之為修習位 我們就談到每一地都有入心住 跟出心 所以從這個初地的住心 也就是第一念是屬於通達位 第二念以後那就屬於修習位 也就是住心 安住於這一個境界當中 來了解修學這一地的法門 這個就叫做住心 所以這樣子的來修到了第一地 圓滿了就叫做出心 再進入第二地的入心 第二地再修學法門就是住心 再經過圓滿就是出心 所以這樣子初地二地三地 一直到第十地的出心 第十地的出心 其實也就是第十地的滿心位 這個時候只要一出了 就進入於金剛無間道 也就是成佛的前一剎那 這個過程我們就稱之為修習位 所以也就是說這個初地的 第二剎那開始 到第十地的出心位 這個就稱之為修習位 修習位最主要的 就是修習無分別智 也就是修習見道位所見的真理 這個就叫做修道 所以每一地每一地 他有他必須要修的法門 在十地中初地到第七地 他是雜修有漏跟無漏的二行 也就是初地他還是有漏法 也有無漏法 也就是說他所起的心念 如果是證悟真理的當下 就是無漏智慧 如果是出定 或者以一般的後得智來接觸 我們一般的眾生 還是會起有漏心 所以他是有漏無漏叫做雜修的 有時候入於無漏智慧當中 有時候還會起有漏的心 而於一行中修一切行 所謂的一行我們就稱之為 六度它是每一度有它的內容 但是你在修布施度的時候 你可以修其它的 含蓋其它的法門 現在原則上我們都說叫做六度 但是如果配合十地來修的話 我們就叫做十度 或者稱之為十波羅蜜 波羅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 得到解脫的意思 所以你如果好好的 修這個十法門的話 你就可以得到解脫 在於修學的過程當中 你修一種法門其實就可以含蓋 其它的九種法門 也就是像在經典裡邊也有說 你是初地修布施度 二地修持戒度 但是以它為主修 其它的九種法門還是要修 像這樣子我們就說 於一行中修一切行 每一種法門裡邊都可以含蓋 其它的九種法門 以十地配合十波羅蜜 十波羅蜜我們一般來講的話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方便願力智十種法門 所以每一地每一地 都有它的主修 並為了利益有情 故起煩惱以潤生的 所以他的修行期間 一定要經過一大阿僧祗劫 也就是說他在體證真如的時候 當然是無漏聖智了 無漏智慧 但是因為他是為了要教化眾生 還是留有他的一點煩惱障 來留惑潤生 在各各世界裡邊 來教化眾生用的 所以當然還是有煩惱 有煩惱就是有漏行 所以初地開始到第七地 有漏無漏二個都有 這段時間就要經過 一大阿僧祗劫的時間來修行了 第八地以上就是純無漏了 因為到第八地以上 在我們所看到的菩薩行當中 已經都是沒有分段身 就是以變易身來度化眾生 所以這個時候 就是純無漏的相續 他完全都是以無漏法 就是變易身來講 也是以無漏法門 相同的也能夠一切行中 修一切行了 因此非但煩惱不起 功德也增進了 這個時候可以講 完全進入無漏境界了 所以煩惱現行的部份 完全都斷除了 悲增的菩薩就是在此受變易身 並且要歷經一個阿僧祗劫 這麼長的時間 不但說智增的菩薩 就是直往的菩薩 他在初地的時候 就已經斷除了分段生死 進入於變易生死了 但是悲增的菩薩 他因為要留惑潤生 所以他即使進入初地二地三地 到第七地他都還有分段身 還有留惑潤生的 這個煩惱障存在 但是到了八地以上 不但是說智增的菩薩 沒有分段身了 你就是悲增的菩薩 也沒有分段身了 完全是純無漏法了 這一個就是第八地以上的 第九地就是得到四辯自在 度生無礙位 一直到第九地的時候 不但說他自己本身都是無漏行 就是在度化眾生來說 也是無漏位 而且他在教化眾生的過程裡邊 可以說都是無礙自在的 以什麼心念 以什麼的方法 他都沒有障礙性 我們就稱之為四辯自在 這個四辯我們也稱之為 四無礙辯或者四無礙解 也叫做四無礙智 完全是一種智慧的顯發 四種是什麼 第一個就是法無礙 對於一切的萬法都通達 所以他不管是名句文 代表著一切的語言文字 言詮的部份所表示的佛理 世間的真理完全無障礙 所以要看書要了解義理 他都不受到障礙的 第二個就是義無礙 義就是義理了 每一種法門經過他的言詮 所代表的義理 他都能夠清楚明白的去體會 所以知道教法所詮的義理 也是無所障礙的 第三就是辭無礙 辭當然就是語辭了 就是對於一切的言辭也無障礙 言辭的無障礙可以說 以我們現在來講的話 就是不會受到各種外國語言 或者像我們中國本身 就有很多不同的語言 就是地方話的障礙 所以你講什麼樣的文辭 講什麼樣的語音都可以通的 所以曾經有人就是這麼問 他說師父那我們是講國語的 或者我們是講台語的 佛陀是印度人 他聽得懂我們講他的名字嗎 他聽得懂我們在講什麼意思嗎 在這邊講不但是說 佛陀無有障礙 九地的菩薩就無障礙了 所以是那一種語言對他來說 那一種言辭對他來說 都是無障礙 也就是說什麼樣子的語音 他都是可以聽得懂 都是可以去理解的 所以這三種的辭無礙 就是語辭言辭的意思 都是無障礙的 我們也可以講說 一切的方言都是無所障礙 第四個就是樂說無礙 樂說那也就是說 他不但在解說佛理的部份 他不管怎麼講 他都能無所障礙 所以要表達的內容 乃至於他語辭的表達 都無所障礙 甚至於還說叫做辯說無礙 或者叫做辯無礙解 所謂的辯當然就說 能夠層層分析 甚至於有人以不同的意見 來說明的時候 他都能夠清楚的跟它分別出來 分辨出來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不對的 什麼是真正的佛理 什麼是似是而非的不正確的 都可以很清楚的明白明瞭 像這個就是第九地 得到四辯自在 一個就是法無礙 一個是義無礙 一個是辭無礙一個是辯無礙 或者也叫做樂說無礙 總共是四個 第十地是滿心的金剛無間道 到了第十地 第十地也就是十地的滿心位 十地的滿心位 他如果達到出心的話 就是金剛無間道了 所以在這一個位次裡邊 就是接近於圓滿的境界 所以至此二障悉斷 煩惱障所知障完全都斷除了 終能進入第五的 叫做究竟妙果位 從這個修習位的第十滿心 在出心的位子 再下一剎那就證入於佛果位了 佛果位我們叫做究竟位 或究竟妙果位 另外也叫做無學道 無學道 就是達到無學的這種修學法門 阿羅漢也叫做無學 當然佛果也是無學 但是佛果的無學 一定是比阿羅漢還要殊勝 還要圓滿 在於義理的了解上來說的話 我們一般就說阿羅漢跟佛陀 所悟到的真理是一樣的 但是因為佛陀他是經過菩薩道 度化眾生福德的圓滿 所以不但說煩惱障完全斷盡 所知障也是完全斷盡 當然就比阿羅漢要殊勝的很多 所以第五的究竟位 也叫做無學道 此位因轉煩惱所知二障 為菩提涅槃二果故 為修習位的終極 就是究竟位就是說 把這個煩惱 我們稱之為轉煩惱而證得涅槃 轉這個所知而成為大菩提 煩惱障斷除了沒有貪瞋痴慢疑 當然能夠身心無罣礙 能夠身心得自在 所以就證入於涅槃的位次 就是斷除一切的煩惱障 所知障所知就是所要理解的 理解一要靠智慧 就是靠我們所謂的覺悟 所以斷了所知障 你就在這個認知的部份 沒有障礙 當然你就能夠覺悟了 所以轉煩惱得涅槃 轉所知得菩提 這個我們都稱為二轉依位 或者叫做二轉依 這個就是修習位的終極 最圓滿的一個境界了 像這個我們就有一個圖表 來做說明 二乘階位有聲聞乘有獨覺乘 他的最快就是三生 最慢就是六十劫 獨覺位最快就是四生 最慢就是一百劫這是二乘的 一百二十三頁這個圖表 就是菩薩行位或是菩薩位來說 菩薩位原則就是四十一位說 四十一個位次 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 還有一個佛果 佛果就是妙覺位 十住位的初住就含攝有十信位 因為這個十信五十二個位次 裡邊它是有作說明的 所以我們就把這個十信 歸攝在於初住位當中 由初住到第十住 十行也初行到第十行 十迴向也是初迴向到十迴向 這個加起來我們看初住一直到 這個第十迴向 我們稱之為三賢位 三賢位也稱之為順解脫位 也叫做資糧位 四善根也就是十迴向之後的 四善根位就是煖頂忍世第一法 這一個我們就稱之為順抉擇分 也就是加行位 所以資糧位跟加行位 我們稱之為前方便道 這個方便道它就占了 一個僧祗劫這麼長的時間 第十迴向之後就進入於初地 每一地都有入心住心和出心 每一地都有的 在初地的入心的這一剎那當中 就稱之為見道位 體悟真理了 體悟真理稱之為通達位 初地二地三地我們看這個 住心跟出心開始 一直到第十地也就是攝這個 五十二位當中的等覺位 這個叫做修道 也都叫做修習位 這個修習位七地以前 從登入這個初地的住心開始 一直第七地圓滿了 我們就稱之為第二阿僧祗劫 第八地以上就進入於 第三阿僧祗劫 第二阿僧祗劫跟第三阿僧祗劫 也就是入於聖流了 已經進入初地以上了 所以他是屬於聖道位 也就是已經入於聖流 方便道也好聖道也好 這個都是屬於成佛之前的修行 因為佛我們都稱之為 有修因才能夠達到果位 所以方便道乃至於聖道 我們都稱之為因位 所以平常我們在說 菩薩修行就稱之為因位修行 什麼叫因位修行 就從他的初住乃至於到第十地 我們都叫做因位的修行 不管到了那一個階位上來說 都是還沒有達到成佛的境界 所以都叫做因位的菩薩 或者是因地的菩薩 現在也稱之為因道 就是因位以它的為原因 來修行法門 第四十一位稱之為佛果位 佛果位也叫做無學道 也稱之為究竟位 所以這個位次就叫做果道 有因才有果 果要圓滿 一定要有前面的因的修學法門 所以有因有果 這個稱之為 四十一個位次的修學 在方便道當中 他有一向有漏行 乃至於一行中修一行 一直到煩惱不覺現行了 代表著說在方便道的時候 他都是以有漏的修學法 也就是說初地以前的 都是有漏行 所以資糧位加行位 就是我們一般的修學法門 所以每一個修學的菩薩們 還是有煩惱的 因為有煩惱他才能夠在 這個世間當中來跟眾生結緣 在方便道裡邊修行 他都是一行中修一行 修布施就是只有修布施 修持戒就是只有修持戒 他都是只有一個法門來修學 中間都是有煩惱性的 入於聖道也就是見道以後 我們所謂登初地以上的菩薩 他是有漏無漏 有的時候他是二行同時有的 所以七地以前是有漏無漏雜起 而是一行中能夠修一切行 煩惱故意方便 為什麼叫做煩惱故意方便 因為他為了要來救度眾生 為了要來修學這個菩薩行法 所以他要故意的 把這個煩惱跟它留住 他就是要留惑潤生 他才有辦法再來世間裡邊 能夠與眾生多結緣 所以他是故意的 留下一點煩惱性 這是一種方便的法門 八地以上他就是純無漏相續了 所以也是一樣的 一切行中修一切行 他每一種法門都能夠 勝過其它的法門 這個時候是煩惱永不現行 在現行的部份煩惱已經沒有了 習氣當然還是存在著 慢慢的再來修學再來斷 翻過來在一百二十四頁 就是我們這個第六篇的第五章 就是斷證得果 斷煩惱證果位能夠一次一次的 順著我們修學的這個階位 達到成佛階段 所以這一篇裡邊要說的 就資糧位開始一直到成佛 所要修的法門 再來所要斷的煩惱講得更清楚 我們在前面的第四章所講的 只是一個概括的解說而已 所以我們這個第五章 就從第一節的資糧位開始解釋 一直到第五的究竟位 他要修什麼法門 再來要斷什麼煩惱 尤其是我們的煩惱 又分現行煩惱種子乃至於習氣 所以要斷煩惱 要截這個種子 乃至於就是要把習氣完全斷盡 才可以 這個過程就是一層一層的 來了解它 第一節的資糧位 它再分有幾個解說 第一個就是修行的狀況 他要怎麼修行 主要的要修那一種法門 這一個資糧位就是大乘菩薩 修道的最初位 從一初發心 你能夠發菩提心開始 就是初發心的菩薩了 所以這個菩薩位 從這個資糧位開始算起 就是第一個位次 又是回心漸悟的根機 趣入菩薩道的初位 回心漸悟代表著 就是小乘的聲聞弟子們 他們在修學四聖諦法門的時候 證入於初果二果三果的時候 他們還是可以回小向大 即使到了阿羅漢 都可以回小向大 所以他們在回小向大的 過程當中 也要從資糧位開始修學 所以這個一方面是智增的菩薩 也就是定性菩薩乘的根機者 所修的第一個位次 也是回小向大的 聲聞弟子們 所要修學的法門 這個位次的菩薩 雖然是以四種勝因緣力 深解唯識的道理 但是定慧的力量脆弱故 尚不了達唯識的性相 所以仍然執取外境的名義差別 當然他所修的這個禪定 還不是真正的禪定 因為他的定慧力還是很脆弱 所以他並非禪定觀念等觀行 而是客觀的叫做散心事相 來修六波羅蜜 甚至於三十七菩提分法 或者菩薩位中應該要修的 四攝法門 或者是四無量種種的福智行 這個是在說明 因為他是初階位 當然都是起步 在這樣的起步當中 你說有智慧嗎 當然是沒有 禪定功夫呢 還是初學 當然也沒有辦法證入 真正的禪觀 所以這個時候所修學的 都只是一種散心事相 完全為散心位來修學的 與一般我們所了解到的 就是禪修久的人 他只要一坐上這個禪位 他馬上能夠真正的進入於 禪修的境界 但是以一個初學的信眾 或者初出家的一個出家眾 要來修學這個禪觀的話 真的講 不是妄想紛飛就是昏沉 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 就是不是昏沉就是掉舉 要不就是沒精神 要不就是整個心都靜不下來 就是想東想西的 所以這一個位次 他就是沒有辦法來了解 什麼是唯識性相的道理 就是禪定也很膚淺 智慧也還是初修 所以這個時候他所要修的 當然還是修六波羅蜜 還是要修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菩提分 菩提就是覺 就說能夠讓我們證得覺位的 三十七種修學的方法 三十七種我們把它分為七大類 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五根五力七覺分 乃至於第八的八正道 像這樣子來分總共分為七大類 就是有三十七種的修學法門了 這個是非常非常的多 再來就是四攝 就是菩薩要度化眾生的 四種法門 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做一個菩薩他要布施 布施當然有財施也有法施 也有無畏施 菩薩當然有在家菩薩 也有出家菩薩 看他要偏向於財施向於法施 或者以這個無畏施來供養大眾 第二用愛語 因為既然要跟大眾在一起 講話就要有分寸 講話就是要它的真實語 所以講起話來他就是要對方 有幫法接受的程度 太衝太直了都容易傷到對方 所以講話還是要學講話 不是不要講話 如是不要講話的話 不會講的還是不會講 但是語言一定要學習 所以很多很多都是要來練習 一些好的辭句 都是要把它給記起來 把它運用出來 就是要愛語 再來要利行 你所做的一切 都是利益對方為主 自己即使吃虧了 即使自己受到了傷害 都是沒關係的 只要對方他能夠接受 對方能夠得到利益為重點 再來同事 同事原則上我們菩薩都是 應以何身得度者 即以何身而為說法 儘量的能夠跟他共處 在於我們人間來說的話 上班的同事也是最好度化的 所以你如果能夠以你的智慧 以你的福德能夠在一個公司 一個團體當中來好好的 帶領大眾的話 都可以來修學佛法來了解真理 所以這個四攝 四種攝化眾生的方法 也是很重要 再來就是四無量 這個四無量 我們稱之為四無量心 就是要起慈悲喜捨 你的慈要無量 就是給一切眾生得到快樂 要悲就是要救度一切眾生 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 喜就是以歡喜心來布施給大眾 捨就是要有平等心不要有分別 慈悲喜捨這個叫做四無量了 這樣的修學福德跟智慧 前面有說到 此位的菩薩是以四種勝因緣力 來了解這個義理或者修學福慧 那四種勝因緣力 這邊所談到的 就是因力善友力作意力 還有資糧力 因力也就是說指大乘二種性的 本性住種性 因就是內在 有這麼一個主因存在 這個主因是什麼 就是我們的本性住種 內心當中本有的這種種子 有這樣的一個因力 再加上以後的習所成種 再經過熏習而有的 從無始以來在本識中 具足無漏的種子 所以一定要我們的內心當中 第八阿賴識當中含有無漏種子 這個是本性住種 另外在這一世裡邊 你要能夠去聽聞 法界等流的正法 法界等流 因為佛陀所悟到的真理 就是法界的理體 佛陀悟到這個理體之後 所解說出來的內容 當然還是世間的真理 所以這個真理 我們就稱之為法界等流的 這個正法 你一定要聽 我們講比較白的話 就是說一定要聽經一定要聞法 有聽經有聞法 甚至於說自己真正深入經藏 來研究佛理 這個都是屬於 聽聞法界等流的正法 本身就這樣子的無漏種子存在 再加上後來的修學 當然你就能夠有 這個種子的存在性 以後你要遇到的善知識 以後要遇到的佛理就更簡單了 第二就是善友力 就是要指的諸佛等 善知識的因緣力 一定要有善知識 善知識以我們人間來說 當然就是要有師長教授善知識 要有同參道友要有同學 這個叫做同行善知識 但是以修學大乘佛法裡邊來說 主要的就是要有佛的義理 要聽聞佛法 所以佛十方諸佛 就是我們的教授善知識 菩薩就是我們的同行善知識 多禮佛多拜佛多親近善友等 第三就是作意力 就是決定的勝解力 什麼叫做作意 就是要注意 要提起精神來 要好好的去跟它思惟觀察 這個就叫做決定的勝解力 不受惡友的逆緣 傾動破壞的決心 即使遇到知識即使遇到壞朋友 我們也不退心 或者即使我們很多的 障礙性現前也不會退道心 這個就叫做作意力 第四個就是資糧力 你一定要籌備資糧了 也就是說積集的善根 福智的功德力 就是習所成種的當下 你因為有修學你因為有去了解 你因為有去修甚至於有去證 像這樣子的一種善根功德力 也是非常的重要 此位的菩薩雖然有上述的 四種勝緣力信解唯識的性相 還是要了解唯識性唯識相 但它的修行多偏向於事相的 也就我們所講的客觀的 就是散心的外門故 就很容易遭受邪教的誘惑 或者就會生出三種的退屈心 很容易受到壞朋友惡知識 乃至於外道的種種邪說的影響 你就會退了 那三種退 就是廣深退難修退難證退 第一個的廣深退就是說 聽到了要修三大阿僧祗劫 這麼長的時間 或者要修這麼多法門的時候 聞無上菩提廣大深遠 你就起害怕心了 認為自力的不及而產生退屈了 我們平常就是有這樣子 修學佛法這麼久這麼深聽不懂 不了解不想聽了也不想學了 就是這一個 廣深退 第二個就是難修退 聽聞到布施等諸行難修 而絕望的退屈 我們說六度萬行 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這麼難修 甚至於我們還聽過 舍利弗為了想學菩薩道 想到菩薩道真的是難修學 所以一聽到這個難修學 就想要退屈了 第三就是難證退 聽聞諸佛菩薩的圓滿證果 是很難證得的 這麼久遠的時間 產生了悲觀念頭的退屈 所以就說菩薩必以三事 來對治三種退屈 方能一路的向前邁進 代表著我們每一個菩薩 在修學菩薩道的時候 對於這個第一退屈 必須要思憶已證菩提的人 第一種的佛法我們的能力不及 想一想十方諸佛無量菩薩 以前就有這麼多人證得了 要勉勵自己他都可以了 我為什麼不行 這樣子的話你也可以鞭策自己 好好的來修學 第二種退屈第三退屈也一樣的 這個內容我們就等下一節課 再來做解說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