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題:唯識要義第三十一集 主講:淨珠法師 諸位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 每一個眾生都有自己的煩惱 也都有自己本身的 有關於義理方面的 了解程度的深淺 所以對於眾生的分類 如果從實大乘來說的話 雖然眾生類別不同 但是人人皆可成佛 有情眾生皆成佛道 但是如果從權大乘來說的話 就說明有一類眾生 因為沒有佛性 所以即使做了很多的善事 他照樣的不能夠成佛 所以站在唯識學的立場來分類 就是把眾生分成五大類 有定性聲聞不管修學什麼法門 最終目的也就是他的成果 也還只是聲聞乘達到阿羅漢果 如果是定性的獨覺 他不管是修學什麼法門 最後也只是達到辟支佛果 如果是定性的菩薩種性 他不管修學那一種法門 他都有辦法達到 自利利他的圓滿 而達到成佛的境界 另外還有一類就第四類的 不定的種性 不定種性說明 就他所接觸就他所親近的 就以他所親近的修學 是達到聲聞或者是緣覺 或者是菩薩那是不一定的 就從他所親近的善知識 所理解的佛理當中來作決定 第五種就是無性種性 這個無性種性代表著 他不管怎麼修學 他就是不能夠回向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這個不能夠成佛的 無性種性 就是不管他是怎麼樣子的修學 都只是人天善果 所以究竟是無法成佛 這樣子來看 我們在一百一十三頁的 圖表當中 就有情性跟無種性 就是有種性跟無種性的二種 在有情的種性當中 有決定性跟不決定性 所以聲聞種性獨覺種性 跟菩薩種性都是屬於決定性的 不定種性他就是不一定是大乘 或者也不一定是二乘 另外一種就是無性種性 他就是怎麼修 都還只是人天果報 在這個二乘大乘跟人天乘當中 我們看人天乘跟二乘 他是三無 三種都是不能夠達到成佛的 像決定的聲聞乘一定是阿羅漢 決定的緣覺乘就是辟支佛 這是不能夠達到成佛的境界 要成佛還必須要經過一番的 回小向大才可以 第三類就是人天乘 也是不能夠成佛的 所以叫做三無 三種都不能夠成佛 二有就是說明 大乘種性當然他一定是達到 成佛的境界 還有一種叫做不定種性 所以這個大乘的線條裡邊 一條是菩薩種性 一條是不定種性 這個不定種性跟大乘種性 都是屬於大乘法的部份 他就一定可以達到成佛 所以叫做二有 有二種就是菩薩種性 跟不定種性裡邊的大乘根性 這二種一定是可以成佛的 接下來就看第二節 大乘二種性與頓漸二機 想要證得悟果的這個菩提者 就修學的這些聖者們 有情本身 必須要具足什麼 無漏的菩提種子才可以 內心一定要有菩提種子 但一有了種子 是不是就決定可以成佛了 那就不一定了 不盡然 為什麼 因為還要視其因緣如何 才能夠做決定 雖然有種子 但是種子沒有經過滋潤 種子沒有經過下種 一樣的不能夠引發 它的發芽開花結果 同樣的我們內心裡邊 有菩提種子 但是你如果助緣不足的話 還是一樣的不能達到成佛的 因此在大乘種性中 就又有這個本性住種 和習所成種的二種分別 就說我們這個種子 有一類是本性住種 有一類是習所成種 本性住種就是說 生來就具足無漏種子的有情 就是一出生 它就已經具備了菩提種子 但是它的因緣機緣不夠成熟 譬如說沒有遇到善知識 或者它的環境裡邊沒有辦法 讓他好好的去修學 或者一直這個菩提心 都沒有引發出來 自然也就無法去聽聞正法 以這個熏習種子 使其發芽生長成佛了 所以有本性住種的有情 他是不一定可以 去聽聞佛法修行的 因為這要看機緣 它的機緣有碰到善知識 有碰到好的環境 即使碰到善知識有這個環境 有的人還是一樣的 不一定能夠引發他的種子 像這一類的 它就是不能夠發芽生長 達到成佛的境界 習所成種就是說 本性住種的有情 他已經發心修行的名稱 也就是說已經本來 就有菩提種子 現在又已經發芽了 所以它就能夠透過熏習 透過學習來觸發他內在的種子 所以並非有異體 就說習所成種跟這個本性住種 其實是一樣的不是有差別 但是對於這個本性住種來說 有沒有發芽 有發芽就能夠成為習所成種 沒有發芽它就是還是保有 這個是內在的 但是卻不能夠去聽聞佛法了 但是再加上如果說 它是不定種性的話 不定種性就說 不一定是那一種種性 因為他所親近的善知識 或他所修學的法門 就是只有這一種 他的本性又是不定性的 所以這邊講 即為回心向大的這個二乘 回心向大代表著 他本來應該是可以有大乘種性 但是因為現在的因緣不夠成熟 現在所接觸到的善知識 就是屬於聲聞的阿羅漢 所以他剛開始修學的時候 就是修學聲聞乘的法門 但是他因為是屬於不定種性 才能夠接受大乘的這種修學法 所以他即使得到阿羅漢果 還是可以回小向大的 也就說阿羅漢在引發 他的菩提種子 引發他的菩提心 同樣的還是可以修學大乘法門 以後還是可以達到成佛 這個就是以聞思修三慧的力量 來熏習有漏善種 使其增長本有的無漏種子 這要靠什麼 就是靠聞思修三慧了 也就是說他能夠引發信心 多聽聞佛理 或者多深入經藏和佛書 聽了之後看了之後 又能夠去思惟去思考 接著又能夠實際的來修行 所以從聞思的靜態 到達修學的實踐 他有辦法一步一步的往前進 就能夠來熏習有漏善種 而增長為促使他的 本有的無漏種來生根發芽 所以這個習所成種就是代表著 要多聽聞佛法 一定要多修學佛理 如此我們每一個眾生內在的 本性住種才能夠觸發它來生長 來引發而達到成佛 習所成種性的菩薩 也就是說已經在修學 朝向於大乘的這些菩薩們 又分為二種二類 一個就是頓機 一類就是漸機 自然他所證的果位 遲速也各異了 頓機當然就是很快速 漸機就是一步一步的來 一步一步的來修學 所以他們要達到果位的 這個時間的長短 就不一樣子 頓悟的菩薩就是不修二乘行 直入菩薩道 一名直往菩薩 所以什麼叫做頓悟的菩薩 就是一發心就是朝向於菩薩乘 朝向於成佛的這個方向來努力 就是不走彎路 就是直接的朝向成佛的目標 像這樣子就是不修二乘行 不修二乘行就說 他不證得阿羅漢果 他也不證得辟支佛果 就是直接的來菩薩行的 所以也叫作直往菩薩 這個就是指五性中的菩薩種性 這個菩薩種性是無始以來 在第八阿賴耶識當中就具足有 無漏的菩提種子的 所以就叫做決定種性 所以什麼是頓悟菩薩 在五性當中 就是屬於定性菩薩種性的 定性菩薩種性代表著 他無始以來他就具有 這個無漏種 本性住種的無漏種子 所以只要一接觸到佛法 他就能夠直接來修學菩薩乘 漸機的菩薩 就是指著五性當中的不定種性 這個不定種性 特別的還要說明不是定性聲聞 也不是定性緣覺 因為既然是定性的 就是不能再改了 現在漸機的菩薩 既然稱他為菩薩 一定是要修學大乘法門 達到成佛 所以定性的二乘就不說了 就變成是不定種性當中的 聲聞種性跟緣覺種性 不定聲聞跟不定緣覺 他們是無始以來就具足 三乘的無漏種子 所以修行的時候 他就必須以漸進的方式 來修學佛法 所以能由淺入深 先學聲聞乘再進入就是菩薩乘 或者像迦葉尊者 可以說他是屬於緣覺乘的根性 他由緣覺再來進入菩薩 所以像這一個本身具有 三乘的無漏種子 必然就是屬於不定種性了 以後就能夠迴小向大 這樣子來說由淺入深 所走的路線 它就是先證小乘果位 再轉大乘果位 這個就比較迂迴的路線 所以他一定能夠經過 迴小向大之後 他才能夠趣入菩薩行位 來求證佛果了 但是不管是屬於定性菩薩種性 直位菩薩的這個頓悟 或者是不定種性的聲聞性 緣覺性迴小向大的朝向於佛果 我們稱之為漸機的 這二種根性 菩薩總有智增與悲增的二類 頓悟的菩薩或者是漸悟的菩薩 都有智增也都有悲增 什麼是智增 就是智慧增勝 智慧的部份就是比較殊勝 另外一種叫作悲增 也就是說慈悲心比較深厚的 這一類菩薩 智增的菩薩當然悟得 真理的速度就比較快了 度化眾生 他就沒有這樣子的因緣了 悲增的菩薩 就是眾生讓他們先成佛先成道 自己才在後面才來成佛 就猶如地藏菩薩一樣的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先來引導眾生先成佛道 自己才在後面再來成佛道 所以他們可以說他的慈悲心 這種深厚以度化眾生為主 像彌勒菩薩也是 他就是不入禪定 不修禪定完完全全的 就是把所有的時間精力 都是與眾生結緣為主 像這一個就是屬於悲增的菩薩 智增就是智慧增上的意思 這一類的菩薩 就斷惑證理的自利的 善根就比較多 利生化物的善根就比較缺少了 他就沒有時間沒有這個因緣 或者這種興趣去度化眾生 所以自利的比較殊勝 利他的就比較脆弱了 對此悲增的菩薩 就是大悲的性分就比較濃厚 久處於這個生死苦海中 來利益眾生 他不急著證佛道不急著得涅槃 他就是一直發心的 在這個生死流當中 與我們這個三界五趣的 眾生為伴 度化一切眾生 所以不欲速證菩提 他並不想要快一點成佛道 因此智增的菩薩自初地就推開 分段身受變易身 所以智增的菩薩 既然他的利他化物的善根 比較少 他就不願意都留在於 生死流當中 所以他早早的就斷了分段身 分段身斷了 就很快速的就是轉成為變易身 什麼意思 分段身就像我們凡夫眾生的 一身又一身的來投胎 再來一身又一身的有生有死 有生有死 甚至於五趣當中一下子天上 一下子人間一下子三惡道 所以我們的生命 都是一段一段一段的 是人出生到老死 到天上去也是出生到老死 在三惡道眾生也是出生而老死 所以我們的生命 叫做一段一段的生命 叫做生死死生 生死不已 所以叫做分段身 變易身就是說 菩薩度化眾生他就轉分段身 而為殊勝的這種化身 這種變易身來說的話 就是菩薩度化眾生的 這個生命體 菩薩來度化眾生的生命體 他是千百億化身 由跟隨著各界 看是欲界還是色界 或者是那一層天的 隨類眾生的不同 也是要經過投胎經過生長 也是經過度化眾生的過程 到老死 就像釋迦牟尼佛 他四月初八的投胎出生 乃至於十二月初八的悟道 這個過程就是順著 我們人間的生命 這個也是一種化身 另外還有一種當然就是 為了要度化那一類眾生 馬上顯現的 所以這個化身可以說是 很多種類 這個種類當中 我們這個就稱之為變易身 還是一樣的有生死 但是這個生死 是屬於殊勝微妙的 這個稱之為變易身了 智增的菩薩他從初地 他就斷除了分段身 就不願意再隨著六趣的眾生 同樣的來投胎來出生 來受這個生死的這種生命體 他就受這個變易身 對此悲增的菩薩就不同了 悲增的菩薩 既然都與眾生在一起 我們講的菩薩攝化眾生 他要有同事攝 既然要有同事攝 當然我們就是共處在一起 生活都是一樣的 這樣子他就必須要一直的 以這個分段身的生命體 來跟眾生達到同事的 這樣子的一個教化的功能作用 所以他就必須到什麼 到八地的時候 才能夠不受分段身 等於這一類悲增的菩薩 他到了初地的果位 到了二地的果位 乃至於到了七地的果位 遠行地他都還是接受分段身 一直的投胎出生 跟我們一般他所要度化的 眾生的類別不同 他所顯現的生命體 就跟著他們一樣的 這樣子來度化大眾 因為悲增的菩薩 是為了急於救度眾生 甘願不斷煩惱 來利益有情眾生 所以他是故留潤生 故意留下無明煩惱留惑來潤生 故意的留煩惱來滋潤他 能夠在世間裡邊再投胎 再來出生而來度化 所以這個是智增跟悲增的不同 而斷除分段身的這個時間 也不一樣 一個在初地就斷了 一個要到八地才斷 漸機的二乘當迴心趣入 大乘的時候 必須歷劫多生的修行 尤其是漸機的 漸機的因為一方面 就是先學二乘的法門 之後才轉向大乘 所以他這個時間修行的時間 必然是要很多 修行的時劫 四果的聖者 和獨覺各各不同 聲聞乘修行的時間長短 跟修這個獨覺的時間的長短 是不一樣的 無法確定時間 因為各人的利根跟鈍根 也不一樣 悲心跟智慧也不一樣 當然要達到這個果位的時間的 長短也是不相同 但是我們現在根據俱舍論說 如果是四果中的預流果迴心 則必須經歷八萬劫的修行 已經證得初果了 已經證得初果預流果 在這個預流果的時候 就是初果的時候你要迴小向大 開始轉修大乘法門的話 還要經過八萬劫 這麼長的時間修行 才能夠證入大乘位 住於十住中的初住 才達到初住而已 初住是三賢位裡邊的第二個 三賢位有十住十行十迴向 十住之前還有十信位 十信位是包含在於初住位當中 所以看看由預流果 就是初果位轉 還在修學八萬劫這麼長的修行 才能夠到達初住位 如此一來果需要六萬劫 不還果必要經過四萬劫 羅漢果還要經過二萬劫 獨覺果位它本來是要朝向於 辟支佛果的 但是他現在也是一樣的 辟支佛果也一樣要經過 就是聲聞乘的四果 所以相同的 他如果迴小向大的話 也要住一萬劫 他才能夠進入於初住位 花的時間那是非常的久遠 如此漸次進入菩薩的機類後 再修三大阿僧祇劫 始得證入二轉的妙果 從此還要再修 三大阿僧祇劫 所以他所花的時間 就是還是這麼多 一方面從凡夫位到他所證得的 初果或二果或三果 總是要有一段時間 迴小向大之後 還要經過幾萬劫的時間 才能夠進入於初住 進入初住之後 還要再修學三大阿僧祇劫 才能夠得到二轉的妙果 就是涅槃跟菩提 古來為易於記憶起見 就將這個迴小向大的 這個有一個句子叫做 八六四二萬十千劫 就是要有八萬大劫 八萬劫還有六萬劫四萬劫 二萬劫還有十千劫 十千就是一萬了 才能夠真正的進入於 大乘的初住位 所以一百一十五頁的這個圖表 就有頓悟菩薩跟漸悟的菩薩 頓悟菩薩有兩部份 就是智增的或者是悲增的 智增的菩薩初地就受變易身了 就是斷了分段身 悲增的菩薩他是七地以前 都是受分段身到第八地以後 才能夠斷分段而證入於變易身 漸悟的菩薩也就是聲聞跟獨覺 迴小向大 迴小向大的時候 他所要花費的時間還要這麼多 所以如果說我們現在 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最好還是能夠直趨佛果位 是最好的 屬於頓悟的菩薩 也是直往的菩薩 所花費的時間也是比較快速 要達到果位當然要透過修行了 不管你的根機是那一種的 是鈍根的是利根 或者你是頓悟的或者是漸悟的 你是智增的還是悲增的 都一定要經過修行 在修行的時候最主要的 除了要悟得真理之外 重要的就是要斷煩惱 增一份的智慧 就能夠斷一份的煩惱 所以智慧一增長 煩惱才能夠斷除 要斷那一些煩惱 這邊要斷煩惱的方法 我們總是要懂要了解 所以第三章就是斷惑的方法 要怎麼來斷除我們的煩惱 斷惑就是斷除惑障煩惱 趣向於悟道的這個意思 在五性之中菩薩種性 本來就具足了成佛的種子 菩薩種性是定性菩薩 一定是要達到成佛的 但為什麼老在於生死海中 層出不休的 不能夠超出三界之外 既然有種子 種子應該可以發芽 應該可以成果了 但是為什麼我們還在生死中 輪迴不息呢 這個就是因為無始以來 就被這個煩惱障 被這個有漏的雜染種子 你在那邊熏習的關係 一直被熏習有漏性 一直在那邊熏習煩惱性的 所以致使我們無法開發 我們內在的無漏種子 而這個無漏的種子 因為是不受污染的 沒有煩惱相應的 當然是屬於清淨的無漏種子 為什麼我們的無漏種子 沒有辦法引發 像這一個主要的原因 就是煩惱障覆著我們 所以無漏的清淨種子 就是顯發不出來 所以菩薩一方面要修習唯識觀 一方面也要斷除 煩惱種子的雜染法 修學五重唯識觀 當然就是對於唯識義理的了解 義理了解當中 一方面是修習智慧的增長 但是現在一方面 要斷除煩惱種子 這種斷惑的路程也稱之為斷道 就是斷除煩惱的修行方法了 斷道有三種 一個是自性斷 第二個是離縛斷 第三就是不生斷 有三種斷除煩惱的方法 什麼是自性斷 第一個就是斷除染污的自性 一切法本性像煩惱它就是本性 自性就是煩惱性就是染污性 要連根拔底使它根絕的 叫做自性斷 連它體性的內在的那個根 都要把它給它拔除掉 像這一個可以說範圍就很廣了 這個染污法是什麼 通於心法通於心所法 不通於色法的 也就說我們內在的心識 所以染污法是通於心跟心所 這個色法的部份它就沒有 所以這裡的斷 就是指煩惱種子而言 就是指著煩惱種子 一定要把我們內在的心裡邊 也就是第八識所含藏的種子 要把它連根拔起 這個叫做自性斷 第二個叫做離縛斷 離縛就是斷一切有漏雜染之意 就是有漏的跟無覆無記的 像什麼 像有漏的前六識 它是以染污的第七識為所依 因為我們都說過 識是依根立名 所以第六意識就是依第七識 第六意識就是依第七末那識 而來引發作用 所以這邊講的第七識本身 它就是染污義 因為執著第八識的見分為我 這個我執永遠的就是存在著 它是俱生起 所以我們這個前六識都是依於 這個第七識的染污而起作用 所以其所依亦受第七識的影響 所依的當然就是前六識 都是受到第七識影響 都是屬於有漏法了 這個有漏法我們就一定要等 這一個就要俟第七識的 煩惱斷盡前六識的有漏法 也才會自然而然地自斷不生了 所以為什麼說第七識 叫做染淨依 站在於有漏的立場 因為前六識就是依於第七識 而起活動引起作用 所以第七識是染污性的話 前六識也都是有漏染污的 一定要等到第七識轉成無漏 達到平等性智的時候 前六識也才能夠轉成清淨 所以前六識要清淨 就一定要等七識 也轉成清淨才可以 所以這個叫做離縛斷 離去了所依的染污法 有漏法不過是由於煩惱的 繫縛污染故 若斷其能縛的煩惱 所縛的有漏就自斷不生了 有漏的一切法都是從煩惱來的 這個煩惱我們就是要看 它的根本性了 所以根本一斷所依的一切法 當然也就是能夠斷了 第三個叫做不生斷 就是說在這個因果二法中 斷一法時其餘諸法 亦不生的意思 因跟果如果中間 有一個不起作用的話 因不起作用果當然就不引發了 如果果斷了 因也是可以跟著它 能夠隨它滅亡隨它斷除 所以其中有一法不起的時候 其餘諸法也不生 像這樣子的因果二法的問題 這邊就說跟它細分為二種 一個就叫做因亡果隨亡 第二就是果盡因隨斷 第一種的因亡果隨亡 亡當然也就是喪失 它種種的功能作用 所以只要前面的因一斷 也就說根斷了 當然後面的果也就不生了 這樣比較好了解 第二種就是果盡因隨斷 如果你的果給它斷除了 因也會隨著就是萎縮了 所以它的解說 第一種的因亡果隨亡就是指 由於斷惡趣的惑業 其總報惡趣的阿賴耶識 亦永不生之意了 如果惑業不起的話 阿賴耶識裡邊 就沒有惑業的種子了 所以果報 當然也就引發不出來了 第二種就果盡因隨斷就是指的 惡趣總報的阿賴耶識 既然是斷盡了 它別報的果法 亦失其所依而自斷了 果盡這個果當然指的 我們的一個總果報體 就是阿賴耶識 如果說阿賴耶識 也已經全部都斷盡了 也就是說沒有雜染性 它別報的果法 當然也就引發不出來 自然而然也就斷除了 所以凡是唯識的行人 都必須經過上述的三斷 方能夠斷盡一切有漏法 以證無漏淨法 所以我們一定要學 在學習的過程當中 就是一定要自性斷 所有的內在的體性 只要是染污的全部都要斷除 第二個的離縛斷 一定要把煩惱性斷除掉 這個煩惱性最主要的 就是第七識它的我執 再來就是不生斷 看是要因斷果就斷 或者是果斷因也跟著就斷除了 但由於煩惱的潛力非常執拗 到底是不容易根除的 非常的難斷 這個根力非常的難斷 所以必先制伏現行 令其作用不起後 再斷其種子 然後三捨習氣 所以現在我們就說明 每一種法都有它的現行 有它的種子 甚至於還有它的習氣 雖然說種子跟習氣 有時候是合在一起講的 說習氣就是種子 種子就是習氣 但是如果再詳細的來分的話 種子跟習氣的程度還是不一樣 因為習氣是比種子還要更微細 更難斷的 所以這裡就以三個層次來說 先斷現行再斷種子再斷習氣 這個叫做伏現行斷種子捨習氣 一定要把現行先給它伏住了 因為只有斷現行種子不斷的話 一樣的種子還是會再起來的 就如同拔草一樣的 只有拔那個草的尾部 根還留在地裡面的話 春風吹又生了 所以只有這個現行斷除 沒有用的 一定要連種子一起斷 更微細更微細的就是習氣 也要斷除掉 依煩惱的種類來說的話 它的伏現行它的斷種子 它的捨習氣它的時期各異故 時間上還是不同的 必須把容易捨斷的先捨 而把難於捨斷的留在後面 就是我們的功力我們的智慧 就是越來越高深的時候 再慢慢的來斷 例如分別起與俱生起的這二障 分別起的二障是由外緣所生的 分別起也就是說 因為出生之後聽他人的教導 或者看這種書籍而有的智慧 而有的這種知識 也就是說因為受教育學習來的 或者因為看書來的等等 所以這個只與第六意識相應 這個就比較好斷 分別起的就容易斷了 體相也較粗顯 所以在見道位前即可制伏現行 見道位就是初地 初地就稱之為見道位 與聲聞乘來說的話就是初果位 就是見道位 已經見就是體見 證悟到了這個真理 至於微細難斷的種子和習氣 就於見道時捨斷 現行的部份是見道前跟它斷除 微細的部份就是種子和習氣了 這二個一定要到見道位的時候 它才能夠捨斷 一個是在見道之前 一個是在見道位的時候 這一個我們就稱之為見道所斷 也叫做見惑 見道位上所斷的煩惱 分別起是見道位之前就斷除了 而種子跟習氣分別起的 就在見道位的時候才斷除 這個叫見惑 對此俱生起的二障是無始以來 就熏習有的 同時又跟著前六識 還有第七識相應故 更微細了更內在了 所以要斷更不容易了 俱生起的 它的體性就微細難斷了 因此在見道位前的時候 就只能夠制伏前六識 還有就是俱生二障的現行 與其它的現行種子習氣 則於見道位之後的修道位 見道位就是由四加行 入於聖道之流 我們就稱之為見道位 是初果或者是初地 初果初地之後 也就是第二剎那之後 你還必須再繼續在修學 像初地還進入二地進入三地 進入四地一直到十地 還要再繼續的一直修學 所以這個叫做修道位 以聲聞乘來說 進入初果這一剎那之間 第一剎那我們就稱之為見道位 第二剎那之後 你還是要再繼續修學 達到二果三果四果 所以到了四果之前 我們這一段時間稱之為修道位 所以這邊就說見道以後的修道 才能夠伏斷捨 蓋此為修道所斷故也叫做修惑 所以修惑就是修道位上 所要斷的種種煩惱 在修惑中煩惱障 是不障礙菩提的 煩惱障不障礙菩提 代表著煩惱障還是存在著 還有它的種子還有它的習氣 你照樣可以證得菩提果位 所以不必地地漸斷 可以到金剛心的時候才頓斷 金剛心就是成證果的前一剎那 蓋菩薩之所求是菩提智果 所以煩惱障就可暫時置之不顧 先斷所知障 煩惱障與所知障是先斷所知障 悟得菩提果 也就是悟得真理之後 你才慢慢的來斷煩惱障 因為煩惱障的習氣 是非常深沈的 是很不容易斷的 悲增的菩薩於七地前故起煩惱 潤生的理由 就是因為它的煩惱障還是存在 雖然有斷所知障 已經可以證得初地二地三地 到七地了 但是煩惱障還有 也就是貪瞋痴還存在著 我們就稱之為無明惑塵沙惑 都還存在 存在沒有關係 可以慢慢的來漸斷 所以由此煩惱障潤生才能夠說 來這個生死流當中 與有情眾生多結緣多教化 所以我們看一百一十七頁 這個圖表有這個斷惑 斷惑有兩大類 一個就是分別起的二障 一個就是俱生起的二障 分別起的二障煩惱障所知障 有現行有種子有習氣 現行就是要伏住 種子是要斷除 習氣是完全捨掉 所以它有漸伏有頓伏有頓斷 有頓捨 這一個就看它的資糧位加行位 或者是真見道的無間道 或者是真見道的解脫道 這個都是在地前斷的 或者是初地 也就見道位 初地就是見道位 就在見道位裡邊斷除 俱生起的二障 煩惱障跟所知障它分的更多了 因為俱生起的有前六識的 也有第七識的 所以前六識的也是有現行種子 跟習氣 第七識的也是一樣 就是一地一地的來 所知障也是一樣的 前六識的所知障 是俱生起的 還有第七地的所知障 三種斷就是有自性斷離縛斷 跟不生斷 自性斷主要的就是染法的種子 都全部斷除 它的體性完全把它這種染污性 完全斷掉 離縛斷就是斷除煩惱障 不生斷分有二種 因亡果隨亡或者是果盡因隨斷 這個就是我們斷除煩惱 才能夠真正的達到內心的清淨 無漏種子的顯現 我們這節課就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