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題:唯識要義第二十九集 主講:淨珠法師 諸位同學大家好 阿彌陀佛 修學佛法 最主要就是要達到 我法二空的境界 對於生命的這個補特伽羅 我們這個生命體 要悟得我空 組成我們這個生命體的 蘊處界一切萬法 也要悟得法空 能夠達到我法二空的境界 才真正的叫做悟道 也可以叫做證入了 我們唯識的 中道的這個道理當中 講到我空與法空 從我們的課文裡邊 第一百零三頁 倒數第三行的下面 這裡邊開始看起 它說 但在此要特別注意的 就是所謂的空 這個空 在我們佛學裡邊來說 主要的就是要 遮遣這個實我執的 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眾生 無始生死以來 就一直的執著 有這麼一個實有性的生命體 現在所謂的空 就是要把這個實我的執著性 把它給去除掉 這個就稱之為我空 所以這個空 並不是空無的意思 不是什麼都沒有 也不是叫做沒有 跟這個沒有的意思 是不同的 因為假我是有情相續的名稱 因為我們每一個人 所執著的這個我 其實這個我 是我們每一個眾生 無始生死以來 業力的延續 業力的輪迴當中 構成的這麼一個生命體 所以這個生命體 就是由業力為因 再有其他的助緣 而形成了這麼一個生命體 所以的這個生命體 它是一個假我所形成的 這個現前就是一個事實 代表我們的生命 經過投胎 經過出生 有這麼一個生命體的存在 這個生命體 我們不能夠跟它否認 這個是一個事實 但到底不能夠否認 卻是若撥無假我的存在 撥無 認為說它是沒有的 它就是空無的 這個假我的這個生命體 我們所謂的業力所形成的 這個五蘊身 你也跟它否認說是沒有的話 那就等於落入畢竟空了 所講的這個畢竟空 不是三論中所講的 悟得真理的那種畢竟空 而是惡取空的那種觀念 所以我們對於五蘊 所形成的生命體 我們認為它是假我的 我們認為它是我空的 這個我空代表 沒有它的實體性 我們一切的執著 都要把它斷除掉 這樣子的一種認識 我們這個生命體 才是真正的了解了 我們一切因緣所成 所以 所謂的我空 所謂的法空 是在說明它沒有實體性 而不是對於這個事實的 這個生命體 把它給否決掉 否定掉 不是這個意思 所以說 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在一百零四頁這裡 就是引了唯識三十頌的 一個句子來作說明 就說 因為世間是由假 而說了有我 也說了有這個法 我跟法都是有種種種種 所形成的 從我們凡夫的境界來看 當然是因緣所生的一切萬法 沒有它的實體 所以我們所謂的我 所謂的法 其實都是假法 由於這個有我 有法 而有種種相轉 就會有一切萬法的引生了 凡夫是如此 聖者也是如此 聖者他悟得真理 悟得一切法的理體性 但是 正在體證的當下 他能夠去悟得的當下 其實是根本無分別智 了解的境界 體悟的境界 既然是根本無分別智的境界 就是離言說相 離我們的這個思慮的 既然離去了言說 離去了思慮 不可思議是屬於一切 語言 思想都沒有的 那種境界相 既然聖者悟得了之後 他就必須要來教導我們 要來教導弟子們 要教導 他必然就要借重 我們凡夫的語言 凡夫的思考模式 所以他所悟得的 其實就是真理 但是卻也必須要 假借我們世間的 語言 音聲 文字 思考 等等來作解說 讓我們有所理解 這個它所表現出來的 其實 如果以凡夫的立場來看的話 其實也沒有它的實體性的 所以像這個都叫做 由假來說我法 就有種種相轉了 凡夫的立場 當然 悟無體的為實有 而聖者他所悟得的是實有的 但是卻必須假借 我們凡夫的語言來作解說 但在我們有情的 這樣子的立場來看的話 這個也當然 是屬於施設形成的 沒有它的實體 所以我們這個第一行裡邊 所解說的 法空就是法無我 就是觀五蘊的每一個法體 都無堅實的自性的正見 有情的生命體 我們叫做 數取趣的這個五蘊身 數取趣的這個五蘊身 我們說它是我空 為什麼 它是五蘊所成 而五蘊本身的這個法體 有沒有它的實體性呢 也是沒有的 所以往內再去思考 五蘊的體性也是 無堅實的自性 所以一切萬法也是無我性 說起來也是空性了 上面我們說 有種種色心的實法 但是現在為什麼說 諸法皆是虛妄 根本無假實之分呢 這個就是 站在唯識 也就是說 站在依種子所生的立場來說 跟站在一切法的理體來說 因為立場的不同 在解釋上當然也是不一樣 所以這邊講說 上面我們說 有種種色心的實法 尤其在講百法的時候 就會有說心法 它是實法 色法中間 有的是實法 有的是假法 為什麼會說色法 心法 有的是實法呢 那上面已經 在百法的時候 有這麼介紹過了 為什麼現在又說 諸法皆是虛妄 根本無假實之分 我們看到 我要達到空的境界 法也要達到空的境界 一切皆是無實體 這樣子這兩句話 是不是有矛盾了呢 並不是 關於這個 要知道 上述的假實 是約種子說的 就是說為了要說明 種子所生的法 就是有實體 分位假立的法 就是沒有實體性的 也就是說 站在於法相的一切萬法 來了解 心法是由心法種子所生 色法 也是色法種子所生 如果是種子所生的 我們就說它有實體性 有它的體性 但是如果是由 心法與色法分位假立的 像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 是屬於分位假立的 我們就說 它是沒有體性的 一定要心法 色法 它們在發生作用的當下 所顯現出來的一種作用 才有這個不相應行法的顯現 所以不相應行法 它是屬於心法與色法 的分位假立 它就沒有實體 所以我們說的 色法 心法為實法 一定要從種子來說 就是說是種子所生的 就有實體 現在我們又說 一切萬法皆是無堅實的自性 這樣子的這種說明 就是說現在所說的 虛假如幻的意義是不同的 怎麼不同呢 因為虛假如幻是約顯理說的 是站在理體的立場來說 也就是說理體跟現象 理體本身是不可言說的境界 現象界它是顯現在外的 因緣所成的 所以世間的萬法 都是因緣所成的現象界 它就是沒有實體 是從我的立場來說也好 從一切的萬法來說也好 都是因緣生 都是因緣所成 所以虛假如幻的 站在理體的立場來說的話 它就是沒有實體性的 也就是說依他的法體 究竟是緣生 那麼依他的法體呢 心法也好 色法也好 都是因緣所生 因為站在唯識的立場 裡邊來說 我們的心法一定要四緣生 因緣 所緣緣 還有增上緣 還有等無間緣 一定要四法具足 心法才能夠引發作用 所以我們的八個心識 也是因緣生 八個心識也是四緣所成 它才能夠成為現行識 來緣取境界 所以心識本身 也是依他起法 那麼依他起法的一切 究竟就是緣生的 就是沒有它的體性的 那麼心法是四緣生 色法也是要二緣生 最低限度 也要有它的主因的 就是色法種子 這個因緣的條件 那也還必須要有增上緣的 其他的一些助緣 所以色法也好 心法也好 這個都稱之為依他的法體 依他的法體是緣生法 當然也是無實體性的 所以才把這個種子所生的法 就把它攝入於法空之中了 並非連種子 變現的假法也沒有了 因為從這個 因緣生的立場裡邊來說 所以種子所生的一切萬法 也把它歸在於 法性 法空之中 因為種子生萬法 種子本身也是法 所以 以站在理體的 顯理的立場裡邊來說 只要是世間的一切現象界 都是假有的 那麼站在種子 生萬法的立場來說 只要是種子所生的 就有它的實體 非種子所生的分位假立 就沒有它的實體 這個是它們兩者之間的差別 所以我們就說 站在唯識的立場裡 來說明世間一切的法相 這個就是依種子說 站在諸法的理體上 從根本無分別智所悟到的 諸法的體性 或者這個真如 這個都是離言說相的 相對的 現象界的一切 皆是無實體性 關於這個 古來有所謂的 無體隨情假 有體施設假 的名言 無體隨情假 就是說明 世間所說的我跟所說的法 其實說起來 都是沒有它的體性的 但是 是隨著我們每一個凡夫 的妄情執著 所以我們會說有我 說有法 所以這個叫做無體隨情假 就是 其實我們所說的 我也好 法也好 其實都沒有它的體性的 因為都是因緣生法 但是我們卻妄執它為有 所以有我執 有法執 隨著眾生的執著 而有這個假我 假法 有體施設假 有體 體 這就代表著 聖者所悟到的境界 就是真如理體 這個理體是根本無分別智 我們所謂的無漏智 所悟得的境界 所悟得這個境界 是真的有這樣子的 一個理體性存在的 但是它悟得了這個境界之後 就是佛菩薩為了 要來為我們眾生 來作解說 他當然也要借重於 我們眾生所說的 這個五蘊名稱 我的名稱 法的名稱 所以它就會有施設假 施設假就是 跟它安上一個名稱 安上一個名字 我們才聽得懂 所以 如果以我們 凡夫的境界裡邊來說 什麼叫做真如 什麼叫做勝義 什麼叫做涅槃 其實我們都沒有的 沒有 是因為聖者悟到了 這樣子的境界之後 他就運用我們凡夫的 語言 音聲 找出了接近於 他們所悟的境界的 這些名詞 來讓我們了解 他所悟到的境界 就叫做真如 我們凡夫有這種真如境界嗎 沒有 沒有 聖者悟到的時候 有這個名詞嗎 也是沒有 所以這個名詞 就是聖者悟到之後 施設出來的 也就是說 他跟它建立出來的 一個名詞 一個名字 所以這個名詞 這個名字 當然也是用我們凡夫的語言 音聲來作說明的 當然還是假法了 今列表以之參考 所以下面就有一個表了 所謂的這個由假說我法 有這個假 那麼世間所說的我法 和聖教所說的我法 是不一樣的 約名言裡邊來講的話 就是剛才所提的這個偈頌 無體隨情假跟有體施設假 約義用來說的話 就它的義理的作用 以無依有假 以無依有 就是說世間 我們凡夫 世間所講的 這個我跟這個法 實體上 雖然是沒有的 就是無 是沒有它的實體的 但是依這個識所變的關係 就是說由我們 心識裡邊的種子 所變現出來的 這樣子的一個世間 所以我們就妄情的 以執著它為有實體的 所以 以無依有假 以義依體假 這個是說明 我們的聖教所說的我 聖教所說的法 也就是聖者們 他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 悟到了初果以上 或初地以上 他們有這樣子的境界 所以他們所說的 這個我也好 法也好 就是依以法體的 義理而假說的 他們在內心當中 他們在體性當中 已經是真的有所體悟了 但是他為了要有所解釋 當然還是要假借著 我們凡夫的說法 而把它給說明出來 其實所悟到的這個真理 有它的名字嗎 是沒有名字的 所以還是需要跟它 立上一個假名 所以它所指的我跟法 也就是唯識上 有活動作用的這個自體了 這個法的自體 就說它是實我 就說它是實法了 是不可以的 但是到了五蘊和合的時候 單獨的每一種法 它有自體 你說它有實性嗎 沒有 但是五蘊和合在一起的時候 就有生命體的呈現了 所以這個作用 就好像顯現出 好像有一個我的這個形態 或者有這個法的形態 所以內容 所悟到的內容 確確實實是有 但是你要說 所說出來的這個名詞 名相 是沒有它的實體 但是我們凡夫眾生 就在因緣聚合之下 有這麼一個現象的 形態顯現出來 引發功能作用的時候 我們也要有這麼一個名稱 給它安上去 所安上去這個名稱 當然還是假法 所以這個就是聖者 為了教導眾生 所必須要運用的 一些語言 音聲 這一段話 主要是要告訴我們 世間的一切萬法皆是空性 五蘊和合的生命體 也是依他起法 站在理體的立場來說 是空的 如果站在唯識的立場 來說明的話 種子所生的 就是實有的 非種子所生的 就是沒有它的實體性 古來的諸師對於假實的分別 有廣狹深淺立了七重分別 自古以來 我們的祖師大德們可以說 各有他們的研究心得 每一種法都有他不同的理解 或者是不同的體悟 就像我們所說的一個 唯識三十頌 就有十大論師 各個不同的解釋方法了 所以原則上 在唯識學的立場領域當中 尤其是從阿毘達摩 或者從瑜伽師地論裡邊來看 真的是各宗各派 各各祖師的說法 還是不太一樣的 我們現在中國的 大乘八宗的唯識宗 我們是依護法論師的說法 來作解說 為他的正義 為他主要的一個說明 所以整一個唯識宗的立場 就是站在護法論師的 立場裡邊來作解釋的 我們下面就有七重分別 這個七重分別 在我們課文裡邊 還是可以去跟它找到 根據說明的 可以說 這個課本裡邊所談到的 還是以護法論師的為主 來作解釋 第一個就是說 以遍計為假 以依圓為實 談到這個假 實的問題 假 當然就是沒有它的實體性 實 就是代表著 有這個實體性存在的 這個假實的問題 像我們以三性來說的話 遍計所執性 它這邊講是假法 依他起 圓成實 就是實法 這一個在我們的前面 第一百零一頁的地方 它就有說到了 它怎麼說的呢 在一百零一裡邊 第三章的第二行 遍計所執 是有我人的虛妄分別力 顯現妄情上的體相都無 既然是體相都無的話 當然 它的體性 根本就是完全沒有的 所以當然是假法了 但是依他起和圓成實 就不然了 它的體並非是全無的 為什麼 因為依他起是因緣所生 還是有它的假有的存在 圓成實是諸法的體性 當然是遠離一切所執 所顯現的 所以在三性中 遍計 它是空的 依圓卻是真有的 真有就是實有 所以 第一個問題 就是前面也已經看過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 以依他中的不相應為假 以色心為實 這個就在我們前面的 百法當中 就有看過了 因為 依他起中的不相應為假 談到依他起 就包括了相應行法 跟不相應行法 兩大類 尤其是依他起 包括了心法 色法 還有相應行法 跟不相應行法 可以說是範圍非常的廣泛 在這樣子的範圍之中 不相應行法 我們稱之為 是心法跟色法的分位假立 所以它就是屬於假法的 那麼色心為實 為什麼色法跟心法是實法呢 因為它們都是種子所生的 所以這一句話 就是站在 種子所生的立場裡邊來說 也就是我們這一面的 第二行裡邊 它所問到的一個問題 前邊 上面種種的 色法 心法是實法 以這樣子的一個立場來說 站在種子說 就說色法 心法是實法的 第三 以依他為假 以圓成為實 遍計執是假法 我們就不談了 從依他起跟圓成實 兩個作比較來看 從依他起也是假法 圓成實為實法 這個也就是我們這一頁 的第四行所講的 因為虛假如幻的 是約以顯理來說的 也就是說 依他起的這個法體 是緣生 既然是緣生 就把它攝入於法空之中了 這個就站在理體的立場裡邊 來作解釋 所以依他起是因緣生法 無實體的 第四 以有為中的識變為假 以法性為實我 這一段主要的 是從有為與無為 來作比對 來說明 有為的一切法 我們說有所作為 有所造作 所以識變的 唯識所變現的 當然就是要因緣所成 種子等到因緣聚合的時候 它才能夠起現行 所以識變 有種子起現行 這個我們稱之為有為法 識變的一切萬法 皆是唯識所變 當然是有為的 有為的一切法 是沒有它的實體性 就是假法 無為法 它是不生不滅 所以站在這個 理體性來說的話 它就諸法的理體 諸法的性相 這個我們就稱之為法性 所以無為法 就是諸法的法性 諸法的理體 當然就是實有的 所以就稱之為實 第五個 以法性的前五為假 以第六真如為實 從六個無為法當中 我們來跟它作一個比對 六個無為法 我們在前面也是有看到 從擇滅無為 非擇滅無為 一直到想受滅無為 可以說都是第六的真如無為 所顯現的 所表示的 也就是一種言詮真如的 真正的真如無為 它是不可言說 它是言簡意賅 完全都是沒有語言意識 思考的 這麼樣子的一個境界 所以 可以說前面的五種 都是真如無為 所顯現出來的 不同的境界的一種說明 所以這個無為法的 諸法法性的前五種 我們就稱之為假 第六個 也就是真如無為 這個法性 才叫做實 第六 真如中以依詮為假 廢詮為實 那麼就說明了 在與我們談到真如無為 的時候 也有談到說 是有語言解說的 還是無語言解說的 如果說還是需要藉著語言 來表達的話 這個就是假的 也就是假法 如果是離棄了語言的表示 所達到的真如的境界 這個就是實法 所以依詮 詮就是言說 需要藉著言說表示的 就是假法 不需要藉著言說的 那就是實法 第七 以依詮 廢詮為假 以正體智所言為實 談到這個廢詮 代表著 它當然還是從依詮 也就是說藉著語言的 依言 依如裡邊 來作說明的話 那還是有相對性 所以有相對解說的 這個廢詮 還是假法 什麼樣才是真正的實法呢 就是完全是正體智所緣的 什麼是正體智 當然就是根本無分別智 完完全全入於根本無分別智 達到智如合一的境界的當下 那個才是真正的實法了 這個都是在我們的課文當中 前面的解釋裡邊 都是可以拿來作比對 來了解的 那也代表著 一層一層的來剖析 它的假跟實 相對性的來作比較 上述的種子 有無的假實 就是屬於第二重 第二重 也是第二 以依他中的不相應為假 以色心為實 那代表了說 種子的有 也就是說由種子所生的 就是實 無種子所生的 就是假 所以這是第二重的說明 緣生即無性的虛假如幻 屬於第三重 第三重 我們就說 依他的是假 圓成的是實 為什麼 因為依他的就是因緣所生 因緣所生 當然沒有它的實體性 所以它是虛假如幻的 就是說 蓋緣生假有是現前的事實 就是說 我們每一個的生命體 每一個人 可以說活活潑潑的一個生命 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 每天就是來來去去 需要去處理的事情非常的多 你說我們的身體是假的嗎 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 緣生假有 這個是現前的事實 就是我們現在的生命 我們現在的這個身體 乃至於我們活動的這個環境 不過是無性不可得而已 我們的身體也好 我們所住的這個環境也好 國土 世界 山河大地等等 都還是一種假相 如果這個假有也撥無了 好啦 如果把我們這個身體 跟它說是沒有的 世界也說它是沒有的 這樣子的話 就會墮入於空見 這個空見 不是我們前面所說的 我法二空的空見 那是屬於邪見裡邊的 惡取空的 那種不正確的見解了 要知生法二空 是達到真如妙理的捷徑 就是說 我們如果要悟得真理 一定要從我空的立場 法空的立場 我空 我們前面也說過 也叫做生空 就是說每一個眾生 都是因緣所生的 不只是人 所以五趣眾生 都是緣生而有 所以 有情的生命體 是我空 是生空 構成我們有情生命體 乃至於世間一切萬法的 這一切法 稱之為法空 你如果能夠悟到這樣的境界 你就可以真正的 達到真如妙理了 也是唯識觀的究竟 唯有如此才能夠 趣入真正的涅槃 要達到涅槃 達到解脫 達到一切的煩惱滅盡 達到悟得無漏智慧 都一定要從 我法二空來進入 所以 我法二空 也就是唯識學裡邊 所談到的中道法 這個就是我們 第五篇的中道論 接著再看第六篇的修道論 要得到涅槃 要得到解脫 要悟得我法二空 那一定要修行的 修行有修行的方法 有修行的過程 就像我們要得到智慧 要得到知識 都一定要經過教育 一定要經過學習 以一般的學習的過程 在我們中國早期 就是說學一種技術 都要三年四個月 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 小學都要六年 中學也要六年 大學就要四年 研究所也要一段時間 所以一定要透過修學的過程 你才能夠達到 你所要達到的這個目標 這個目的 修學佛法的目的是什麼 就是要證得涅槃 就是要得到菩提果位 要有智慧 再來要有解脫的境界 這個是我們所追求的 這個過程就必須 要好好的來修學了 懂得目標 掌握了目標 你就是真的要實際的來做 真的要往前走 一定要有它的實踐 這個實踐就是我們第六篇 修道論裡邊要說的 第一章就是唯識的觀法 也稱之為唯識觀 觀 當然就是禪定的境界 也稱之為禪觀 所以只要是一個 佛法的修學者 只要是一個佛弟子的話 一定都是要修學禪定的 也就是說 你的心一定要靜得下來 心能夠靜得下來 靜下來之後 做什麼 就是要去觀想佛理 觀想佛理 你是學習哪一個法門的 你就是好好的來觀想 你所修的法門 佛陀在世的時候 講四諦法 講緣起法 講六度萬行 我們從阿含經的立場 內容裡邊來看 佛陀講了一小段的經文 弟子們就是要利用時間 好好的來觀想 佛陀講了什麼道理 所以晚上的時間是要觀想 初夜的時間 就是在後夜的時間 也是要來觀想 甚至於中午 已經用過餐之後 也要坐在樹下 好好的來觀想 所以以印度的修學法來說 觀想佛理的時間 可以說非常的長 因為他們沒有為三餐而忙 完完全全是一種修行的生活 現在的寺院就不同了 尤其是我們中國的寺院 中國式的佛教 都是要自己煮三餐 或者是煮兩餐 有的也是一樣 是過午不食的寺院 晚上就沒有開伙了 但是 說起來時間 也是浪費了一點 另外我們中國式的佛教 稱之為大乘的佛教 不但要自利 還要利他 所以信徒的問題 也就是師父的問題 一樣的要幫他們解決 所以在於這個出家師父 跟信眾之間的這個交往 這個聯繫也是非常的密切 但是 如果真正的 要修學佛法來說的話 這個時間 以我們中國式佛教的 這種寺院 修行法來說 可以說時間都是很不夠用的 這要告訴大家的 就是說明 一個佛弟子 隨時隨地 聽到了一句佛理之後 就是要觀想 而且以前所聽的 一直到現在所聽的 還要加以連貫 還要加以深入的去探討 你才有辦法 真正的對於師長 對於佛陀 他所教導出來的佛理 真的有辦法跟在佛陀 隨著他的腳步 能夠悟到真理 所以 佛弟子的禪觀 是每個人都一定要去修學的 唯識學有唯識學的唯識觀 就是賢首宗 就是天台宗 各有各他們的 不同的止觀法門 禪宗 當然更是著重於 在這個觀法上了 所以 修學禪定 不只是唯識宗 才有修學禪定的 是每個佛弟子 只要你聽得懂佛理 要來了解佛理 要來深入佛理的話 甚至於要得到解脫的境界 那都是需要從禪觀當中 靜下心來 好好的去思惟 去思考 去領會 能夠真正的悟到真如理體 你才有辦法真正得到解脫 所以唯識宗有唯識宗的觀法 我們也了解一下 要怎麼的來觀想 唯識宗是根據 攝 境 從 識 體 體悟萬法唯識的 中道義的宗派 所以其修道 當然就偏向於唯識觀一途 在敘述修道以前 得先介紹唯識的名義 以及觀法的概觀 因為唯識學主要的是說明 一切法皆是唯識所變現 所以 攝 境 從 識 體 外在的一切境界 都是從我們 阿賴耶識的識體 所變現出來的 所以境界從哪裡出 從唯識 從我們的心識裡邊所顯現的 所以就要體悟 萬法唯識的中道義 一切都要從心識裡邊來說 所以百法當中 心法就排在第一個位置 因為它是顯現萬法的 所以它的作用特別的殊勝 就擺在第一個 修道當然就要修唯識觀 來了解我們心識 它是如何變現一切萬法 現在我們就從 兩個主體來作說明 一個就是 什麼叫做唯識 第二個就是唯識的觀法 要如何來觀 對於這個 就是唯識的名義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唯識的名義雖然有 約遮表 約破執 約教觀 等三釋 但一般都是依第一個 約遮表來解釋 我們唯識的道理 就談到這個唯識兩個字 這兩個字其實就代表者 我們這個宗派的思想了 我們的宗旨就是說明 一切法離開心識 都不可能存在 所以唯有這個心識 但是在講到這個唯識的 這兩個字的時候 從它的義理上 從它的體性上來作解釋 我們從三方面來說 第一個就是約遮表說 這個下面就有所解釋 第二就是約破執來說 破執 唯 就是破心外實有的迷執 唯識的唯 第一個的唯呢 就是要破 就是對於 我們執著有一個實我 執著有一個實法 這個是不對的 要破除掉 破除掉 一定要有所建立 建立是什麼 就是我們的心識 所以識是破內心 空無的迷執 我們的心識 講到這個心識的問題 就要把我們 內心裡邊的空無 就要把它破除掉 第三就是教觀 教觀也是從唯識 這兩個字來作解說 什麼是教觀 當然就是要有所解說義理 甚至於去跟它體會 這個也就是說觀遍計為空 識就是觀依緣為有 所以唯識 唯 單單的 這一個唯字 就已經把遍計執的空 好好的把它 起這個觀法 我們的一切執著 都是沒有實體的 就是唯 識 就是依他起跟圓成實 它是有實體性的 從我們心識裡邊來了解 但是一般 我們都是從第一種的就是 這個遮表裡邊來作解釋 遮表怎麼講 就說唯是揀別義 揀別就是區分 區別 就說 揀遮心外諸法 識是能了義 為詮表內心的存在 第一個的唯 來就是揀別 就是說揀遮心外諸法 來跟它區分心外的法 心外的一切萬法 它都是沒有實體性的 所以跟它區分出來了之後 識是能了義 什麼是識 它是能了別的 它是有分別作用的 所以這個就是詮表 就是來作說明 我們內心的存在 所以這個是將萬有 悉歸於心識一法 遍計執的 心外的 那都是沒有它的實體 唯有心識的 依他起的 內心的才是實有 所以以這個唯來遮遍有 以這個識來遮這個遍空 遍空 代表 不是一切皆空 是還有一部份的法 是實有的 所以標榜 這是非有非空 中道的 所以以這個遮表當中 來建立唯識學的立場 也來成立非有非空的中道教 所以唯識宗的立場的 唯識這兩個字的解說 從三個解釋裡邊來講 都是以這個遮表 為它的主要的解釋法 我們今天就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