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題:唯識要義第十二集 主講:淨珠法師 諸位同學大家好 阿彌陀佛 了解五位百法 我們現在進入的講題 是屬於心所法的 這個煩惱心所的部分 煩惱心所 就課文的第三十二頁 告訴我們的 總共有十個根本煩惱 也稱之為十惑 今天我們就來看 三十三頁的 第四個根本煩惱 也叫做慢 就是貢高我慢 就是恃己淩人的一種心理 一講到驕慢心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的 尤其在做比較的情況之下 或者對方 有受到他人的讚嘆的時侯 自己原則上 都會有一種不平衡的心態 引生出來 這個時侯所講出來的話語 說不定都是屬於驕慢 一種心理 所引生出來的語言態度 這個慢在我們論典裡面 就說有七慢 第一個就是慢 就是一般性的 就是對方本來就比我們差 當然我就會說我比他高 我比他高我比他殊勝等等 這樣子的一種心態 我們就稱之為下品的 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會有的 不是很嚴重 但是就是有 在這個慢裡面 還有另外一種 叫做於等計己等 對方的程度 對方的家庭背景 對方的職務等等 都跟自己差不多 這個時侯 你在於做比較的情況之下 在於他人的面前 都會跟人家說 我是跟他相同的 這樣子對方也才會尊重自己 看得起自己 或者自己能夠跟著他一樣的 風光 像這一個就是驕慢的心態 第二種就是過慢 比第一種的驕慢心 還要更超過 表示說還要更嚴重一點 更嚴重一點的這種慢心 就是於等計己勝 還有於勝計己等 等於計己勝的意思 就是對方本來跟自己的程度 是相當的 職務也好學問也好 學歷也好家庭背景也好 所受到的世間的 事物職務等等 應該說起來 所表現的都是差不多 但是為了要提升自己的地位 或者是讓對方 讓他人對自己更尊重 就會說我比他更超越 勝就是殊勝就是超越 我是超越過他 在這個比較裡面 說起來也是很難說的 雖然說同樣是同班同學畢業 程度也會有第一名跟最後一名 也會有一百分的 跟不及格的 所以雖然說在這個事務職務上 或學歷等等方面呢 你要去做比較 有時侯也是真的很難 但是看起來是差不多 還要說自己比他更超越 另外第二種的 就是於勝計己等 本來對方就比自己要殊勝 超越過自己 但是在他人的面前就說 我跟他是一樣的 我跟他是平等的 我跟他的程度是相當的 把自己提升 把自己提高起來 這一個也就是一種驕慢心態 自己沒有謙虛的心理了 第三種就是慢過慢 他的這一種驕慢 比第二種的過慢 還要更超過 真的是非常嚴重的 一種驕慢心理 這種驕慢心理 他是於勝計己勝 對方本來就比自己超越了 他的程度他的背景 等等 就比自己超越了 但是你卻跟人家說 我超越過他 比他還要更殊勝 這樣子真的是很離譜 所以這種心態是 非常要不得的慢過慢 這種驕慢的心態 是超越過第二種 所以這種心態 我們稱之為是屬於上品的 上品的意思就是很高的 他這種驕慢心的高 當然就是很要不得的 如果以第一種的跟第二種的 慢跟過慢當中的 還是雖然說還比第一種的 於劣計己勝要超越 就是說還要不得 但是他還算是屬於中品的而己 是比第一種下品還要高一點 但是如果是上品的驕慢心 就是非常離譜 非常要不得的 另外第四個的卑慢 他多勝謂己少劣 這個也是屬於上品的驕慢心 就是說他多勝 對方比自己超越的多多 非常殊勝的超過自己 但是你就跟人家說 我只是差他一點點而己 我只是差他一點點 少劣 就是說差他比他少一點點 比他差一點點 這樣子來講的話 也是提升了自己的意味 提升了自己的價值 所以像這個也是一種 上品的驕慢心態 卑慢 卑本來就是卑下了 本來就是比他人差的意思 比他人差 應該說是差的很多 但是卻跟人家說 我只差他一點點 自己的地位 自己的種種那方面 都提升起來了 這一個就是愛面子 第五個就是我慢 於自最勝五蘊依生 計我我所自恃高舉 這個我慢 最主要的 就是從我們這個五蘊身來的 所以自己這個殊勝的五蘊身 那什麼呢 比如說高大 體力好或者是精神好 或者比別人要美貌要莊嚴 要英俊等等 所以這個五蘊身很殊勝的表現 所以執著有一個我 執著有一個我所 就以自己 這樣子的一個身態當中 就起了驕慢心 所以自恃高舉 自己就是有所依恃 因為自己的五蘊身的身相 比起他人來說要好看 等等 這一個就是屬於我慢 所以是從於五蘊裡面 就是說我們的五蘊身裡面 所以引發出來的驕慢心理 第六種叫做增上慢 於自少分聖德 己得全分聖德 說明就是說自己 在修行的過程當中 尤其是對品性的修養方面來說 自己本身其實只有一點點的 功德性 或者只有這麼一點點的 品德修養而已 但是你卻計己得全分聖德 但是你卻跟人家說 我是完全的得到 這些種種功德 以修行來說的話 比如說得到的果位 以我們佛教來講的話 有初果有二果有三果有四果 其實只是得到初果 就是少分聖德 只是得到初果而已 你跟人家說 我已經得到阿羅漢果了 我就是 認為我所有的功德 全部都具足了 或者說得神通 神通它當然 也有小神通大神通 比較殊勝的 或只是一般的 其實你所得到的神通 只是一般的神通 你卻跟人家說 我已經得到非常殊勝的神通 像這樣子 就是一種增上慢 或者只是接近而已 根本就還沒有得到 你卻跟人家說 我已經得到了 接近於神通的境界 接近於果位的境界 其實就還沒有真正得到 那樣子的程度 一種近分定 或者近分的 所謂的初果相 你卻跟人家說 我已經得到果位了 我已經得到了最高究竟了 這一個就是增上慢 第七就是邪慢 邪當然就是不正 所以他那種驕慢心 完全都是不正確的 完全都是錯誤的 一種認識裡面所引發出來的 那什麼呢 於己全無聖德 計己有聖德 自己根本一點點的功德都沒有 一點點的神通 或者一點點的果位 根本都還沒有 你卻跟人家說 我已經証得果位了 我已經証得神通了 我己經有那方面的功德了 這個是完全不正確的 所以叫做邪慢 增上慢與邪慢 可以說 都是從修行的立場裡面來說的 我們佛教的弟子 有沒有增上慢者 有 在解深密經裡面也有談到 甚至於在法華經裡面也有談到 因為大家都還在修學當中 增上慢或者是邪慢 難免還是會有的 除了我們佛教的修行者之外 佛教以外的宗教師有沒有呢 也是一樣有的 重點出在於那裡 當然希望我自己的殊勝功德 讓大家知道以後 能夠得到很多信眾的供養 或者是恭敬 或者是讚嘆 所以為了想要得這些的好處 難免都會跟自己加分 把自己的地位 把自己的程度 把自己福德給提升了 但是你真的有這樣子的程度嗎 根本沒有 所以這樣子的心態 所表現出來的 我們就叫做貢高我慢 就叫做增上慢 或者是邪慢 前的第一到第四 是我們的做人態度 都是一般的日常生活裡面 經常可以有這樣子表現的情況 第五當然就是因為 我自己本身的這個身體 比別殊勝比別人好 你就會有這樣的心態引生出來 第六跟第七 是從修行的立場裡面來說的 再來接著 我們看三十四頁的 第五個根本煩惱 疑 就是懷疑 懷疑就是躊躇 懷疑的心理 就是沒有正確的理解它 還在那個地方 思前想後的 不曉得對或不對 它是善還是惡 它是好還是壞 是要怎麼來處理它 都還沒有一個確認 這個就是躊躇的一種心態 就是疑 也就是迷誤因果的道理 對於我們一般的因果 他就是沒有辦法清楚的去了解 不能夠清楚了解 所以就會起懷疑 所以猶豫不決的心所 所以你如果經常 抱著懷疑的心態 你就會障礙正慧的心的作用 正慧當然就是能夠 讓我們達到解脫的正確的智慧 也就是無漏智慧 或者正知正見 有懷疑就會障礙 人跟人之間的相處 相互之間如果會去猜疑的話 代表你就是不相信他 他的舉止動作 你就是會在那個地方做猜測 不正確的來認知他 這樣子人跟人之間 都是不能夠協調的 所以這個疑 不管說對於道理方面的 不正確的了知 或者人與人之間相處 相不相信對方 這一個都是很重要的一個 讓我們能不能好好相處的 一個關鍵點 所以對於道理的部分 就是一定要接受聞思修慧 來讓我們的智慧引生 人跟人之間的相處 就是一定要給對方一個信心 相信對方 你才能夠好好的相處 這個疑 就是對於因果的種種道理 不了解 第六就是身見 這個身見另外一個名稱 叫做我身見 就是對於五蘊假和合的身心 妄起實我 或者是我所的迷執 對於我們這個五蘊身心 不了解我們這個五蘊身 是五蘊和合而成的 認為我出生就是這麼一個身體 所以從我們這一個身體裡面 就起了一個實我執 實我所執 對於我和我所 都起執著了 普通我們都叫這個梵名 叫做薩迦耶見 薩迦耶見就是我見 或者我執見 或者叫做我身見 可以的 第七就是邊見 邊另外一名稱 具稱就是完整的來說 應該叫做邊執見 就是落於一邊而不正確的見解 這個就是思想方面的 執著己身的一種邪見 這個有兩種 一個就是常見 一個叫做斷見 邊就是不正 邊就是非中道 就是落於一邊 不是落於這一邊 就是落於那一邊 不正確 這個我們一般所講的 印度的思想裡面 不外於常見跟斷見 常見就是說執著己身 有一個常住不變的實體的 這種迷執 認為說 我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我存在 有這麼一個 不變的實體 所以尤其是婆羅門教的觀念 我今生是婆羅門教 我來生也是婆羅門教 有這樣子一種觀念 所以他們都認為自己是很高貴 你是首陀羅你是奴隸 來生還是奴隸 但是他們對於這個首陀羅 又有一個更嚴厲的一種說法 他叫做不再生的 也就是說只有這麼一世而已 婆羅門剎帝利跟吠舍 他是屬於再生族 也就說可以有來生 可以來生的 首陀羅是只有這一生而已 沒有來生 像這樣子 婆羅門認為自己 來生還是婆羅門 所以這個是屬於常見 認為自己 有一個常住不變的實體 什麼是斷見呢 就是執著死後什麼都幻滅的 一種迷執 人一死什麼都沒有了 把整個身體 都當作是一種物質性的東西 所以死了腐爛了 或者火葬了什麼都沒有了 這個叫做斷見 因為這個都是二個極端 所以我們就稱之為邊見 落於一邊 但是我們佛教就不是這麼說的 我們也不是常見 當然也不是斷見 我們稱之為中道法 第八就是邪見 就是撥無因果 或者是違乖正道的 一切不正的見解 完全都是不正的 不正確不正知的那一種見解 那一種思想 那一種了知 重要的一點就是撥無因果 不相信有因果的 第九叫做見取見 第一個的見就是它的思 思想 取見就是前面的那三種 他的思想就是認為 前面的這三種都是正確的 所以故執上述的三見 以及其他所依的五蘊 都是正真的都是確實的 都是最殊勝的 這種人 就喜歡跟人家 鬥爭的迷執 所以喜歡跟人家辯 別人認為說 你這種思想不正確 他就不相信 他認為這個才是正確的 這個才是最殊勝的 所以這個見取見 他的思想就是認為 前面的三種都是對的 都是正確的 第十就是戒禁取見 戒當然就是戒律的意思 有關於這個戒律的問題 當然我們原則上 就是說什麼可以做 什麼不可以做 重點在什麼是不可以做的 像我們一般講 要受在家五戒 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 不邪婬不妄語言不飲酒 就是不可以要禁止 所以戒律 在聲聞戒裡面來說的話 偏重於這個遮的部分 就是要遮止要斷除 不可以這麼做 所以這個戒律的 在這個戒律方面 起了邪執了 起了不正確的見解 怎麼說呢 例如執自己所持的戒律是最勝 可以得到解脫涅槃的境界 每一種宗教 都有自己的規律 都有自己的戒律 自己的戒律裡面 都會認為說 我的戒律 規矩是最好最殊勝的 你如果能夠好好受持我們的 規律戒律的話 你就可以得到解脫 當然他所持的這個戒律 是隨順諸種邪見的戒律 既然他的思想不正確 戒律當然也會不正確 所以不正確的戒律怎麼來的 就是因為前面 不正確的思想來的 這樣子來看 他的戒律就不契事理 不合解脫的 思想不正確 當然戒律也不正確 真的由此就能夠得到解脫嗎 不可以的不可能的 如同執著苦行能夠得解脫 這是一種邪見 釋迦牟尼佛六年的苦行生活 就是不能得解脫 所以真的苦行能夠得到解脫嗎 是不可以的 但是修行的生活 本來就比一般的生活 要嚴謹一點 但是真正的苦行 不是解脫的辦法 所以佛陀才會離去苦行林 才會放棄苦行的生活 自己到尼連禪河的菩提樹下 自己從新的一種方式來思考 來過他的修行的生活 所以苦行能得解脫嗎 不對的 這就是一種戒禁取見 上面的十種心所法 最初的貪瞋癡 就是諸惡法的根本 所以貪瞋癡就叫做三毒 或者叫做三腐 這一個如果我們針對 十一個善心所裡面來說的話 無貪無瞋無癡 叫做三善根 這裡的貪瞋癡 就叫做三不善根了 一樣的 一切的惡法 都是由這個三不善根 引生出來的 所以有三善根 有三個不善根 這是貪瞋癡 身見以下的五見 就是第六的身見 第七的邊見 第八的邪見 第九的見取見 還有第十的戒禁取見 這五個是從不正的慧心所 加以細分的不正的慧心所 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不正見 或者我們一般所說的 叫做邪見 這樣子 就總攝於惡見心法中 把這個五見集合在一起 我們就說 他都是思想方面不正確的 所以叫做惡見 不正確的見解 如果把五個集合 叫做惡見的話 再加上前面的貪瞋癡慢疑 再加上這個惡見 我們就叫做六類的根本煩惱 所以以這樣子來看 我們一講到根本煩惱 照我們的課文這樣子的分類 就是十個根本煩惱 如果從身見到戒禁取見 跟他歸攝在一個惡見當中 我們就稱之為六個根本煩惱 這一個都是可以說的 從合併的來說 從跟它分析的方面來說的話 就有十種或者是六種 其實內容都是一樣的 見就是推求 就是推度的意思 也就是一直的去思考 思維去推論 去跟它作分析等等 這樣子我們稱之為見 所以見我們一般說 就是一個思想 為自識的見解 它的關係如下面一個圖表 根本煩惱分為二大類 一個是生活上的心理 一個是知識上的心理 生活上的 就是我們的事相上 我們的活動的 所以是身業的是語業的 所以生活上的心理 顯現在我們內心裡面 就是事相的 所以它的下面就是說 迷事的一種惡見 這個就是貪瞋癡慢疑 知識上的 我們就是身見邊見邪見 見取見跟戒禁取見 這個完全都是思想方面的 也就是說對於道理部分的 所以是屬於迷理的惡見 生活上面的是屬於修道所斷的 知識上的心理 也就是迷理的惡見 他是見道所斷 見道就是體悟真理了 從我們剛開始的時侯是凡夫 慢慢的來修行 修行到我悟得真理 悟得真理 我們就稱之為見道位 表示說我對於真理有所了解 我的智慧也能夠轉成無漏 所以見道位以後 我們就稱之為入於聖位 這個階段是什麼階段呢 就是初果的階段 以大乘法來說 叫做初地的階段 初果往後 還有二果三果四果 大乘的初地 還有二地三地四地 乃至到第十地才能夠成佛 那我們還是要繼續的來修 所以見道 當下是悟得真理了 甚至於 有一方面的煩惱都斷除了 只要入於定中 就能夠入於無漏的境界 但是還沒有完全究竟 還沒有達到成佛 也還沒有達到阿羅漢 所以還必須由初果到二果 由二果到三果 由三果達到四果 之前一剎那 大乘也一樣 証入初地就叫做見道位 所有的道理部分 我都完完全全 有辦法跟真如相應了 所以証入初地就是見道位 但是你還要在繼續修 還有很多很多的煩惱要斷的 還有對於真理的部分 還要再繼續更透徹去了解-去體會 所以還要再繼續修 修到進入二地 進入三地 進入四地 這一個我們達到成佛之前 我們就叫做修道位 見道以後還要再繼續修 我們有很多很多的習氣 都要慢慢的把它改掉 所以真理的部分 可以一下子轉過來 但是習性的部分要慢慢的來斷 要慢慢的來改 所以我們的貪 明明知道貪不好 但是看到好的 你就想要 明明知道 不可以有這個驕慢心態 明明是知道 但是遇到某某狀況的時侯 你的驕慢心他還是引生出來了 不可以懷疑 但是看到有人 在那邊講話的時侯 就會起懷疑心 因為自己本身說不定 有那一方面的失誤 很怕別人在外面嘀咕 所以這個明明知道是不好 但是我們的習性上 不容易馬上改過來 我就是永遠不貪了 我就是永遠不起懷疑心了 不可能 就是要慢慢的修學 所以從初地到十地 或者從初果到阿羅漢 修學的過程 我們就稱之為修道 這個修道所要斷的煩惱 就是貪瞋癡慢疑 見道位的時侯 一下子 就能夠把我們的思想轉過來了 因為你已經有所契証了 有所契悟了 完完全全了知了 所以這個見道位 斷的就是一剎那之間 一登上初果 一登上初地 這種思想你就可以完全改觀 因為修道位所斷的 很難斷 因為是習氣 還要修學很長的一段時間 所以這個叫做五鈍使 五種不容易斷的煩惱 這個使趨使我們每一個 在世間裡面輪迴的 那一股力量 叫做使 就是煩惱 五鈍使 鈍就是不容易斷的 所以五種不容易斷的煩惱 五利使 就是五種 很快就可以斷除的煩惱 就是思想方面的 到這邊為止 就是談到我們的煩惱 有六種之分 或者有十種之分 如果以五位百法來說的話 這個煩惱只有六種 細分來看的話 就是有十種 以十種再跟它來歸納的話 就是五利使跟五鈍使的兩大類 心所法的第五類 就是隨煩惱位了 隨煩惱位 煩惱因為叫做惑 就是迷惑 就是不正確的認知 或者就是我們的煩惱性 所以隨煩惱也叫做隨惑 就是跟從根本煩惱 作用的心所 隨煩惱就是 由根本煩惱所引生的 在我們的身心行為上 表現出來的一種心態 所以這個總共有二十種 第一個就是忿 對於不順境而起的憤慨心 人一發忿就會破口罵人 這個忿最主要的就是說 你看到別人做的不好 或不滿自己的意 或者不順心的時侯 你就會引生一種 生氣的憤概心 這樣子的時侯 你所表現的當然是不高興 這個我們的名稱就叫做忿 這是第一念 第一個狀況 第二個就是恨 對於忿境懷怨不捨 懷怨不捨 懷著它不捨棄 代表我們前面的第一個忿 引生的那一種不高興 沒有馬上消除掉 雖然罵過人了 也沒有馬上消除掉 內心裡面經過兩個小時 經過三個小時 經過半天經過一天 甚至於經過二三天 這個忿的那種心態 還一直保持住 就是心還是放不下來 這個時侯時間就是比較長了 所引生的 我們就叫做恨 所以恨的那種心態 就比忿要重 在內心裡面就是熱惱的心理 內心裡面就一直很不高興 一直沒有辦法平衡自己的心態 一直想要發怒 所以恨前必先有忿 這個恨之前一定要先有忿 有忿才有恨 第三就是惱者 惱是比前面兩種還要嚴重的 那一種煩惱心所 怎麼說呢 對於忿和恨的事情 加以追懷憂悶苦惱的心理 追懷就是在內心裡面 一直停著放著 而追是往前再想 就是追加於前面 所以再想一想 我這件事的發生 想一想過去過去的 為什麼會發生這個事情 所以就是把以前以前的不高興 都會把它加在 這一次的不高興的上面 尤其這幾天發生的 這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就一直的來想它 一直的在想它 像這樣子內心裡面 當然就很憂愁了 或者就很痛苦了 很苦惱了 所以一有了惱怒的心 就會  他人 到了這個時侯 一定就會去傷害他人 有的時侯剛剛第一念的不高興 只是講話大聲一點而已 那麼大聲一點 也不一定是生氣 只不過感覺到說 怕你危險 怕你做的不對 以後的那一種危害性 可能會很大等等 或者所做出來的 說不定不滿自己的意 這個只是第一念 時間經過了一段時間 還是沒有辦法放下心 就變成恨了 這個時侯的惱 原則上不是打人就是罵人了 這個罵 就是已經不是普通的罵 不是第一念的那種罵 也不是第二念的那種罵了 也就是 很兇惡很兇惡的惡口的罵 甚至於 這邊講的 是會蛆蟄他人 就如同毒蟲會咬人一樣的 讓對方受到傷害 這一個就是很氣很氣的那一種 心態 所以這個地方就講 一有機會就想報復 不擇手段 所以到了惱 就是很嚴重的 一種不平衡的心態 這個我們從這裡了解 每一個人難免對於對方的 一些處事 我們說不定會不滿意 或做的不對 我們會不高興 就是有這樣子的一種心態 學佛的弟子們 原則上懂得了之後 就是要想一想 我是不是能夠 把這個生氣的時間 給它縮短 生氣的程度把它減輕 以前沒有學佛之前 這一氣就要氣一個禮拜 氣個三天 現在縮短到一天就好了 半天就可以了 以前說不定會氣的很深 恨不得怎麼樣子來處罰他 現在想一想也不必要 再怎麼說他的智慧比我們差 他的經驗也比我們差 他的生活背景 說不定也是比我們差 所以現在 要學得跟我們一樣那麼好 會處理也不容易 說不定我們已經做了十年了 他才剛做了二年 經驗經歷比我們差 怎麼有可能 你所講的 他都一定會做的很好呢 不可能的 所以做錯也是難免 想一想也是可以釋懷 所以為什麼 修學佛法的弟子們 在這個改變脾氣的部分 很容易改 這個都是可以去反思的 這個可以做比喻做比較的 第四種的隨煩惱 就是覆 覆也就是說 對於自己所作的罪惡 隱遮不讓他人知道的心理 蓋覆住了 自己做錯的事情 好在沒有人看到 天不知地不知的 或者自己做錯的事情 也是不願意讓別人知道 像這一個蓋覆住 我們稱之為覆藏 覆藏罪惡 這個就是一種覆了 所以我們對於自己本身的 種種的惡業 在佛教裡面來說的話 是不可以覆藏的 能夠儘量的在師長的面前 求懺悔 或者在佛菩薩的面前求懺悔 這個覆就是蓋覆住 不讓他人知道 第五就是誑 就是驕誑不實的心理 這個誑就是很誑妄 誑妄的意思 就是根本沒有的 你說到好像真的有一樣 這是一種不真實的那種狀況 那一種心態 你所講的話 就是會讓他沒有的變成有 像這樣的狀態 我們叫做一種誑的心態 有這種心理的人 就會假裝有德大言不慚 這種人都會在大眾的面前 表現自己很有知識 很有水準 或者很有修養很有品德 講起話來 都是自己好像滿厲害的 滿好的滿殊勝的 一點點的慚愧心都沒有 他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真的有這麼高的修養嗎 沒有 所以這個叫做誑妄的心態 誑妄的心態 表現出來的語言 當然就是大言不慚 所以就是欺騙他人 來獲得自己的利養 有這個利養來說的話 當然偏重於修行者來說 或者偏重於他人對於我的 那種好的對待來說 第五就是諂 就是諂曲不直的心理 內心就是彎彎曲曲的 就是很會造假 而不真實 這種心理的人 就是會獻媚於人 所以這個諂也叫做諂媚 諂媚也表示說 為了要得到自己的利益 在他人的面前 講了對方很多很多的好話 其實對方真的這麼好嗎 根本沒有 只不過你跟他說說好話 跟他拍拍馬屁 讓對方高興 說不定我的要求 他就能夠來助我一臂之力 像這一種諂媚於他人的 以滿自己陰謀的 像這一種的 就稱之為諂 七就是憍了 對於自己的學德財產等 你就深著驕傲的心理 自己有那一方面 比別人殊勝 就起驕傲了起驕慢 第八就是害 毫無憐憫心 常用方法去逼惱他人 就是害他人 讓對方精神痛苦 讓對方身體受到痛苦 精神的痛苦 當然就講話刺激他 或者講一些不實的話 讓他去起煩惱 自己在後面高興 這個就是一種害 或者自己只要一不高興 就是打人 讓對方的身體 也受到痛苦 像這一個 就是用方法逼惱他人 有這種害的心理的話 就會讓對方受到種種的痛苦了 第九就是嫉者 嫉也就是嫉妒 嫉妒主要的就是說 對於他人的榮譽常懷憂戚 嫉妒的心理 會嫉妒原則上就是說 對方比自己的程度要好 或者對方 受到他人的讚嘆比較多 這樣的狀況之下 自己因為沒有受到別人的重視 沒有受到別人的讚嘆 心理不平衡了 所以就說 這種人的心態的表示 就叫做嫉妒心 所以內心裡面經常是懷著憂戚 就是很不高興 很怕別人勝過自己 第十就是慳 慳就是?惜或是?慳 對於自己有的就是愛惜住 不願意拿出來 所以慳就是守住而不布施 守住而不 奉獻給他人 這個叫做?惜 或?慳 原則上是對於財產的部分 或對於真理的部分 以財產來說的話 當然就是財物的布施 財施 法的部分 我們就稱之為法施 也就是說有人來請教問題 或者是別人不懂得的 你能夠教導他的 你卻不願意去教他 不願意去讓他得到的知識 跟我們一樣的程度 你不願意 有人要去跟你請教問題 你不願意回答 很怕你的東西 被他學去了 像這個就是慳財或者是慳法了 所以?惜不肯惠施的心 第十一就是無慚 沒有羞恥心 慚愧心的一種心理 慚 原則上也是對自己來講的 無慚表示說自己做錯了 自己做的不對 一點點反省的心引生 輕慢賢人或者是會 看不起這些不去行善法 作惡的一種心的作用 所以在內心裡面 沒有一點點 想要改悔的那種心態 第十二就是無愧 意思跟無慚大致相同 因為同樣的都是沒有羞恥心 沒有羞恥心 有了這種心理 他就會親近惡法了 他就會做惡事 前面也說過慚跟愧 一個是對自己來說的 一個是對他人來說的 無慚就是說 也不會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做錯了好像大言不慚 無愧呢 就是說別人怎麼批評 好像自己無動於衷 一點點慚愧心也沒有 我們都會說沒有慚愧心 就跟禽獸一樣 沒有慚愧心的人 我們叫做衣冠禽獸 表示別人怎麼批評 他都是不理不采的 這一種人 他就比較容易去做惡法了 不對的行為了 這個就是無慚跟無愧 第十三就是不信 前面所講的 信是善心所 不信當然就對於一些實德能 你就是不相信 當然不相信的話 你就是沒有辦法去接受 因果的觀念 對於聖賢者 你也不會去尊重尊敬 你自己本身也是自暴自棄 所以內心裡面就是一種 穢濁心不清淨的心態 所以你就不要這個善法 你也不求善果的那種懈怠心 你就不會去認真修行了 不會去認真做善事了 第十四就是懈怠 懈怠就跟精進相反的 不求上進 甚至於也不會去斷惡 那一種心理 第十五叫做放逸 放逸跟不放逸也是相反 就是很放蕩很縱逸 不肯向上 所以就是很懶散的那種心態 懶散的心態 當然你的行為表現 就是沒有精神 你的生活上 就沒有辦法好好的用功 所以像這個 都是屬於一種 前面的根本煩惱所引生出來的 一種隨煩惱 我們因為有二十個 其他的就等下一節課再說了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