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題:唯識要義第十一集 主講:淨珠法師 諸位同學大家好 阿彌陀佛 唯識要義 第二篇 叫做萬有篇 主要的就是 讓我們了解 宇宙萬有的一切法 但是宇宙萬有一切法 要一個一個的來了解的話 真的是無量無數之多 所以把它給歸攝起來 就是有五位百法之說 五位就是心王心所 還有色法 再來就是不相應行法跟無為法 第二個心所法裡面 再分為六大類 也就是五遍行五別境 今天我們要看的 就是屬於第三大類的 是個善法 善法主要的條件 必須對他人有利益 對自己有利益 對現在有利益 乃至於對未來都有利益的 具有這四個條件 才能夠叫做真正的善 如果缺少其中的一種 可能是不圓滿 也有可能就是惡的 所以在這個善法的條件之下 我們整個世間說起來 總共就是有十一種善法 十一種善法的第一種 就是信 這個看我們的課文第三十頁 第三十頁裡面 就是告訴我們 善法的十一個法相 屬於我們內心的一種活動狀態 信最主要的 就是信有德信有實信有能 第一個是信有實 就是相信世間的實事實理 有它的因果性 有它的必然性 第二個信有德 相信三寶功德 相信善能夠讓我們得到解脫 乃至於得到福德等等 信有能也就是說 相信世間的善法 或出世間的善法 可以得到圓滿究竟的境界 所以只要我們每一個人 能夠好好的去學習去修行 去實踐的話 一定都可以得到究竟解脫 所以就是要相信自己 一定有這個能力 不要自暴自棄 也不要對自己沒有信心 這個在於世間的一切萬法 世間的一切的行為行動當中 也都是需要有這樣子的自信心 所以信有實信有德信有能 這個就是第一個的信念信心 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信仰 第二的善心所 就是精進 就是精進心所 精進 另外一個名稱也叫做勤 勤也好精進也好 主要的意思就是努力不懈 很用功很拼命 再來就是說自己本身 在於這個去惡向善 積善除惡的這一方面 你都非常努力的去實行 去實踐的 這個要實行要實踐 當然你的心要有這樣子的心念 由你的意業才能夠 促使我們的身業努力的來做 所以精進就是勤 但是如果要詳細的再分的話 精進是純善的 完全的不會去造惡 也不起一點點的惡念的 但是勤呢 我們如果要說 再徹底一點的話 勤它是通於善也通於惡 當然一般的努力工作 一般的用功讀書 這個都是屬於勤勤能補拙 能夠讓我們在某一方面 有所成就 但是這勤也可以通於惡的 像是小偷 像是要做惡事的人 他可以也不用休息的 在那邊研究 破壞他人的種種方法 像這個惡 也是歸屬於在勤的範圍之內 所以我們一般來說勤就是精進 但是有的時侯 勤並不等於就是精進 因為勤還有通於惡的這種行為 第三就是慚 慚就是怕對不住自己 而且要時加反省的一種心理 怎麼對不起自己呢 就是因為平常 我們有自己的理想 有自己的目標 有自己想要去追求的 一個好的成果 或者自己的身心行為方面 自己對自己有某一方面的要求 但是沒有做好 甚至於做不對了 對自己 我們一般的普通話 俗語來說的話 就叫做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因為我們有的時侯 還是受到種種的蒙蔽之下 做不對的事情 或者是自己的理想目標 最後還是沒有達成 或者自己的德行方面 有某一方面的缺失 所以做錯了事情之後 感覺到 對自己的良心 對自己的要求 沒有辦法交待 像這個 平常就是要有反省的心理 第四就是愧 愧主要就是對不住他人 所以有一種輕拒暴惡的羞恥心 這個愧呢 主要的是針對他人的種種輿論 或者他人對於我們的種種批評 來說的話 我們有做錯事情 起了一種羞恥心 所以會有一種輕拒暴惡 就是說對於那種暴怒性的 或者是罪惡性的行為等等 我們就是要拒絕 我們就是不做的 所以內心裡面 也是經常會引發羞恥心的心態 就是說有別人 對於我們自己本身的 種種批評 我們會起羞恥心 這個就叫做愧 在講慚愧 原則上我們 好像都是把它連在一起說的 但是在我們唯識學的 心理的說明當中 兩個是分開的 同樣都是以羞恥心來說 同樣都是要經常的去反省 但是一個是對自己的要求來說 一個是別人的批評上來說 他人的種種輿論裡面來說 也就是從道理來講 從我們的一般的 正規的一些規矩 或者他人的要求來說 我們如果有做錯事情的話 我們就會起愧 就會很不好意思 不好對他人交待 對不起他人 所以一個是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一個是對不起他人來說 所以一個叫做慚自 一個叫做愧他 一個是對自己來說 對自己的要求 一個是對他人的批評 來了解自己本身的缺點 應該要如何把它給斷除掉的 第五就是無貪 沒有貪 貪當然就是對一切萬事萬物的 那一種要求 欲望的那一種心理 現在是無貪 所以就是對一切境界 就是不起貪欲 樣樣都能夠知足常樂 樣樣都能夠懂得知足 而不能有所貪念 甚至於對於自己往後的生命 是不是也有某一方面的要求呢 就我們的修學佛法的立場來說 最好今生得解脫 今生一得解脫 我們說阿羅漢就叫做無生 就叫做不生了 或者叫做來生沒有再來投胎了 所以我們的生命 最好是在今生得解脫 但是我們還沒有 真正的得到解脫之前 還是會有輪迴 在這個輪迴過程裡面 我們就是不要執著於 有這麼一個我的存在 這樣子的一種心態 就是說來生 我們當然在今生的過程當中 行為動作語言 都要能表現的好 來生一定就是到天上 或者在人間 所以我們一般就說 你如果接受皈依 再來你也有受五戒 或者有受出家戒 原則上 墮落三惡道的機會就比較少了 尤其是生天來說 生天的條件 必須要行十善法 或者要修學禪定 這樣子的條件 必然讓你來生 能夠到天上去享福享樂 或者到色界無色界天 去入於禪定當中 所以我們今生的種種動作行為 當然就是影響我們來生的果報 你如果不貪 無貪的話 你不起貪欲心 來生到什麼地方去 都是修學的好場所 這一個最主要的 就是不起貪欲 不起不正當的 那種要求 第六就是無瞋 無瞋就是不發怒不生氣 無論對任何境界 乃至於 你遇到了什麼不好的環境 惡劣的環境 都不會怨天尤人 你不會抱怨是什麼人的關係 也不會抱怨是天上天神的關係 尤其我們一般人都說 這個就是天上的天神 或者說天公不公平 對什麼人特別好 對我就是不好 所以讓我處處碰壁 處處所遇到的環境人事 都不順利 其實以我們佛教的因果來說 都不可以怨天尤人的 都還是自己本身過去的業力 乃至於今生當中 你的待人處事 這個都有關係 所以因為無瞋 不會生氣不會怨天尤人 所以你就能夠泰然自若了 就能夠很從容的 就能夠很自在的 第七就是無癡 無癡就是對於這個事理 都能夠清楚明了 不會起這個愚癡或者是愚蠢 的那種心理 樣樣的事理樣樣的道理 你都能夠去了解 從我們在學校讀書裡面 所有的一些道理 聽得懂 再來到社會上去做事 待人處事方面的禮節 你也了解你也懂 當然這樣子來說 你就有智慧了 你就能夠清楚明了 應該要怎麼做 像這一個就稱之為無癡 但是最重要的 這個無癡還是從道理裡面來說 你的道理如果清楚明白的話 你的行為所表現出來的 當然也不會離譜到那裡去 所以這一個就是 無癡明白事理而不愚蠢 上述的無貪無瞋無癡 這三個心所 由於善的作用比較殊勝 所以這三個 就是第五第六第七的善心所 我們一般就把它稱之為三善根 因為一切的萬法的好 或者是善 都由這三個所引發出來的作用 所以它猶如是樹之根 有這個根 根健全根有利的話 引發出來的行為動作語言態度 當然也就是善的 也就是好的 就是有力量的 所以無貪無瞋無癡 稱之為三善根 第八就是輕安 在我們前面特別告訴我們 輕安必須要修學禪定 才會有的境界 你如果沒有修學禪定的話 你不會感覺到輕安的 內心裡面的 那種輕鬆自在 一定要從禪定裡面 才能夠有這個境界 所以輕安就是脫離有漏煩惱的 那種穢濁 指身心輕快安適 樂於來修行的心理 內心裡面很輕鬆的 內心裡面沒有壓力的 內心裡面沒有 讓你感覺到很沈重的 或者是污穢的 那種的心態 這樣子你就會樂於修行 所以在修行的這一條路上 你都是很輕鬆很自在 這個輕安只和定相應 它能夠對治昏沈 對治的意思 就是讓另外一個 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惛沈 另外一種法它不現起的 你如果有輕安就不會有惛沈 你如果有惛沈的話 就不會有輕安 這個是相對 所以有了輕安 能夠和心這個定心來相應的話 你就不會有惛沈 所以惛沈就被它給對治了 就被它給斷除掉了 什麼是惛沈呢 就是心不高舉 就是說你的心 你的精神提不起 精神提不起來 就是感覺到 要不就是打瞌睡 要不就是無精打采的 所以在做事情也好 尤其在打坐也好 就是一直沒有精神 就是很懶散的那一種生態 或者就是一直很想要打瞌睡 尤其打坐的時侯 我們的惛沈就是打瞌睡 提不起精神的 但是你如果輕安的話 那就不同了 不管你是坐半個小時 一個小時二個小時三個小時 甚至於過去的祖師們 都可以坐上一個禮拜十天 在這麼長的一段時間裡面 他的精神都非常高昂 所以他在佛法佛理方面的理解 他就能夠一直那邊思惟 所以這個是要禪定 才有的現象 內心裡面得到輕安 就可以把這個惛沈給對治掉 斷除掉了 第九叫做不放逸 不放逸也叫做不放蕩 說明什麼呢 過著有規律的生活 我們的生活一定要規律 幾點起床幾點睡覺 乃至於三餐定時定量 這一個原則上就是我們配合著 日出日落 這個都是一種規律的生活 這種規律的生活 一方面也能夠 讓我們的身體健康 一方面也讓我們不會放逸 所以不放逸 就是過著規律的生活 這一個心所 它就是對治放逸 什麼是放逸反過來說 當然就是不規律的生活 起床也不一定什麼時間 睡覺也不一定什麼時間 三餐也不一定什麼時侯吃 這樣子不但我們的事業 是不是會受到影響 或者說讀書的學生 學業是不是會受到影響 身體是不是也會受到影響 這樣子 我們就叫做放逸了 沒有規律的生活 所以你能夠 過著規律的生活的話 那種不規律的生活 你就會不習慣 所以就能夠成就一切世間 或者是出世間的善事 因為你都能夠按步就班 應該要做什麼事 應該要做什麼工作 應該要怎麼樣子的 來配合我們的身心行為的話 你的世間善法也能夠成就 出世間的善法也能夠成就 所以我們一般來說的話 團體生活都是比較規律 如果只是在自己的家裡的 家庭生活的話 原則上父母親不嚴格的話 都是比較懶散一點 像現在的小孩子 到了不上課的時侯 都不曉得跑那裡去了 就問他 你禮拜天到那裡 他說沒有去那裡 沒有去那裡怎麼找不到你呢 看不到你呢 他說睡到自然醒 自然醒 當然是補足 過去幾天的那一種壓力 但是問他幾點叫做自然醒 他說不一定 但是大部分都是中午十二點 這樣子來講的話 當然如果說是一般的 比較做粗工的 或者是比較勞力的工作的人 當然需要靠這樣子 來補足我們的體力 但是如果說小孩子 或者是讀書的學生 如果這樣子的話 就浪費光陰 所以這個放逸 就是一種不規律的生活了 我們現在是善心所 你如果能夠 過著規律的生活的話 就能夠成就 尤其是出家修行來說的話 能夠成就出世間的善業 也就是能夠得到解脫 能夠得到種種的無漏功德 第十就是行捨 行捨主要的是不動心 很公平很平等的那種心態 這裡的行捨的行 第一個字行 就是指五蘊中的行蘊 五蘊色受想行識 行蘊就是第四個 第四個的行蘊所包括的範圍 非常的廣 他是一種造作 就是要去做 要去做有這樣的一個動作 包括的範圍就是心所法 就是不相應行法 內容非常的豐富 很多的觸角 所以你的什麼動作都好 都要達到什麼境界呢 達到捨的境界 捨就是很平等心 捨就是不動心 這樣子來看 是不是跟我們的 三受或五受的捨 有沒有一樣呢 這邊說 這一個五蘊中的行蘊呢 因為這個心所是行蘊中的捨 非受蘊中之不苦不樂捨 跟我們情緒裡面的捨受不一樣 捨受是說你的情緒的反應上 你也沒有高興 也沒有痛苦 這一個就稱之為捨 但是現在所講的 行蘊的捨 是以一種平等心來對待 以一種不動心 也就是心不隨境轉-的那一種心態 來看待一切事情 這個是非常中道的心 所以它是屬於善心所 行捨的性質 在我們的成唯識論裡面說 令心平等 它是令心正直 也是令心無功用為性的 第一個平等性 第二個就是要正直性 不歪邪不歪 再來要無功用 無功用就是 不加內心的一股力量 有功用的話 就是表示說 有加功用行 有加功用行 表示是一種被動的 無功用行 是一種直覺的 是一種主觀的 而不加以力量的一種趨使 這樣的一種狀態 也就是很自然而然的 那一種心態 所以無功用就是不加功用行的 自然的 而且是很直覺的那一種心態 來面對一切的事物 或者是人事的問題 所以這個行捨就是 原則上說起來 像佛陀的慈悲心態 也都是屬於無功用的 完全都是以直覺的 救度一切眾生 來行使他的 那種救度眾生 離苦得樂的慈悲法 這第九的不放逸 還有第十的行捨 它是在於精進和三善根 加起來總共有四法 一個在精進和這個三善根 加起來就是四法 這個四法的功能上安立的 也就是說 你要不放逸 或者是你要達到行捨 一定要這四法達到和合的境界 一方面又要無貪又要無瞋 又要無癡 再來又要加上你的精進 不放逸才能夠成就 行捨也由這樣子 也才能夠成就 所以既然是 在四法的功能上安立的 所以不放逸跟行捨 它沒有實體性的 它是四法的和合所引生出來的 既然它是沒有實體 所以它叫做分位假立法 不放逸是分位假立 行捨也是分位假立 那些法的分位假立 就是精進與三善根的分位假立 這個是對於這些心所法 更詳細的說明 那些法具有實體性 那些法是和合而成的 一種分位法 第十一種叫做不害 不害就是不去傷害對方 所以它就是一種仁慈的心理 就是很有慈悲心的 也就是不損惱他人 不使他人在精神上 或者是讓他人在生活上 或者在我們的身體上 受到一種痛苦的一種心所 就是說我不會想要罵你 我也不會想要打你 或者我也不會想說要去刺激你 這樣子即使你有做錯 也是很慈悲心的來 引導你教導你來 糾正你 像這樣子讓對方 在精神上生活上 或者是身體方面 都沒有受到傷害 這個就稱之為無害 這個是由於無瞋的善根上 假立的心所 不害從那裡來的 不害從無瞋來的 既然不害跟無瞋 有這樣的一個關連 為什麼不要只有講 一個不害就好 或者講一個無瞋就好了 這邊就說無瞋跟不害 還是有它的差別 差別在那裡呢 無瞋是對 與這個樂面上說的慈心 無瞋在第六的無瞋裡面 就是說不發怒 所以既然是不發怒 完全沒有生氣的 那一種的表態 或者是語言的刺激 所以給對方的 就是一種慈的表現 不會大聲罵人 也不會兇惡的面相 或者身體的表態 所以給對方的 就是一種歡喜心 所以叫做慈心的一種表示 所以無瞋就是慈 不害呢 主要就是從拔苦面來說的 讓對方 對方本來是要接受痛苦的 但是你面對他的時侯 你不給他痛苦 讓他的苦不加在於他的身上 所以這個不害重點是在悲 就是拔苦的這一面來說的 所以無瞋就是慈 不害就是悲 因為慈悲我們原則上 也好像就是合在一起說 但是慈是給眾生快樂 給他人快樂 悲是讓他人離去痛苦 還是沒有相同的 所以我們說彌勒菩薩 叫做慈氏 看到他就是快樂的 整天都是面帶微笑 觀音菩薩 我們稱之為大悲觀世音菩薩 他主要的是讓眾生 能夠離去痛苦 所以慈跟悲 還是有它的不同點 無瞋跟不害 不害從無瞋所引發出來的 一種假立的心所 沒有它的獨立個體 但是無瞋跟不害還是有差別 一個著重在於慈 一個著重在於悲 上面所講的 這十一個善心所 只有信還有慚愧無貪無瞋無癡 精進有它的自體性 這幾法有它的自體性 其餘的都稱之為假法 就是幾法的和合 或從餘他法的假立而有的 這一個是假法的話 就是沒有它的自體 這個我們後面有一個圖表 也是可以去跟它做了解的 再來我們來看一下 第四位的就是煩惱位 煩惱位一般來說 也叫做根本煩惱 根本煩惱 就是擾撓有情的身心 使其顛倒的心所 我們以一個名字叫做惑 或者是叫做惑障 讓我們的心不能夠正確的 來理解這個道理 也不能夠讓我們的心很正確的 來了解這一切事物 反而起了顛倒想 正好就是相反的想法 這一個 當然就是 我們內心的一種心態了 本來應該是讓你 要正確的認知的 但是你因為 有這個煩惱相應的關係 你的想法 反而都變成是不正確的 都是不對的 平常我們一般的人 都有看電視看連續劇 的這種習慣 或者在電視裡面都有新聞 從新聞裡面 說到一些行為不正當的 他們在做出了壞的事情之後 原則上我們都知道說 一定是被警察捉到 一定會捉去監獄裡面 接受這種刑法 但是有的人 反而能夠從電視裡面 學到很多很多不好的 那一種行為出來 所以就問他你為什麼會這麼做 因為看電視的 本來電視的意思 新聞也好連續劇也好 其實都是教我們要行善 教我們要做好的 這些壞人以後的結局都是不好 但是他沒有去看後面的結局 他就只有看中間 他是怎麼的破壞行為 才能夠達到成功 他就想學習 中間的那一段不好的 本來是要教你好的 反而讓他學的不好 所以這個新聞裡面 這些連續劇裡面 有很多的細節的部分 應該說起來 就是不能說的那麼清楚 解釋的那麼詳細 但是我們一般人都會說 我有知的權力 這樣子來看 你是不是有這個智慧 去分辨應該要了解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 善的我們要來學習 好的我們要學習 不好的我們要警惕 不好的我們要來讓自己知道 這個就是不可以去做的 你這個智慧你有沒有 有的話 當然什麼樣的節目都可以看 但是我們的智慧不夠的話 尤其是小孩子 不懂得去分辨的話 看得太多反而是一種傷害 所以如何取捨電視節目 這個也都是很重要的一點 煩惱位也就是 你對於事物上的認知 不正確的話 你不但沒有辦法好好的來了解 這個道理或這個事相 反而起了顛倒想 這個煩惱總共有十種 稱之為十根本煩惱 普通都叫它為根本煩惱 煩惱 雖然還是有很多很多細分 還是有很多的 但是我們這個地方 就以十惑為實體 十種根本煩惱是有實體的 這個地方要提醒大家的 這個實體是站在唯識學 的立場來說 它因為是實種子所生的 一種法 所以既然是 因為它是心所 心所就是心法 心法有心法的種子 由種子所生的一切萬法 我們就稱之為有它的實體 但是如果是他法的和合 他法的別立 就沒有實體性 這樣的一種實體 像我們前面所看到的 十一種善心所 也是有的是有實體性的 我們這個煩惱也是有實體性的 但是這樣子的一種實體的說法 跟我們站在 真如的立場來說的實體 不一樣的說明 這個是站在事相跟理體 事相的一切因緣所生法 都是假法 唯有不生不滅的無為 真如它是實體法 這是站在事相跟理體來說 以唯識學的立場來看的話 我們前面也有說到 唯識學完全偏重於依他起 來做說明的 所以也叫做法相宗 依他起的一切法 當然就是我們事相上的法 在於這個事相裡面來說 是種子所生的就有它的實體 非種子所生的 就沒有它的實體 所以說這個實體 是站在唯識學的立場來說 還是站在於事相輿理體來說 這是不一樣的說明 這一個我們就特別提醒大家 這是站在唯識學依他起法-的立場裡面 來說它是有它的因而有它的果 所以有這個心法的種子 是善心所的種子 或者是煩惱心所的種子 所引生出來的現行心所 這樣子來看 就是有它的實體性 第一個就是貪 對於一切順境上發生的貪著心 為苦的根本 如果說你遇到的是順境的話 愈是順境 你愈是執著 愈是好的你愈是會起貪念 貪如果得不到的話 就引生苦 所以貪就是苦的根本 我們就講 不知足的人雖然處在天堂 猶不稱樂 所以一種貪心貪念重的人 太過於順境的人 反而容易引生苦 第二個就是瞋 就是對於一切逆境上發生的 瞋恚心 惡業的根本 瞋就是在逆境上 對於遇到的逆境 不管是人事的 或者是環境的 或者是處理的事情上面 你如果是有很多很多的障礙 你的內心沒有辦法去接受 這個時侯你就會起瞋恚心 這個瞋恚也就是瞋恨 所以你就會造作種種的惡業 內心就是會感覺到 很不公平的待遇 第三就是癡 癡另外一個名稱也叫做無明 我們以這個簡體字 來看的這個痴 知識上面有病了 知識上面有病 也表示說你這個知識 就是不正確的 知識就是不對的 你的思想就是不正確的 所以它就是無明 沒有智慧 也就是迷惑諸法的事理 而不悟的心理 對於事相的也好 對於理體真理的部分也好 你都不清楚不明白 這樣子你當然就不悟了 你當然就沒有辦法去了解了 不能夠了解所表現出來的 當然就是愚癡無智慧 但是這個愚癡也叫做無明 這個無明它有兩種情形 就是說它可以分為兩類來說 一個叫做相應無明 一個就叫做不共無明 什麼叫做相應無明 就是第六識和貪等根本煩惱心 所相應而起的無明 第六識起無明 心識上起了無明 心識上怎麼會起無明 第六意識它是心王 所以就跟貪瞋癡等等煩惱相應 與這個煩惱相應的 我們就稱之為 相應而起的無明 所以我們就說貪怎麼來的 貪就是由愚癡來的 你怎麼會有瞋恨心 也是因為愚癡沒有智慧 不了解事相不了解前因後果 不了解它的理論 或者他的演變過程 所以你在這不了解當中 起了瞋恨心 會這樣子 因為沒有智慧 所以貪等相應而起的 這些種種煩惱性 我們就叫做相應無明 第二種就是不共無明 不共無明就是不與之相應而起 它是可以單獨生起的無明 既然叫做不共 單獨而起的 我們再分 第七識的不共無明 和第六識的不共無明 第七識的不共無明 它因為是 執著第八識的見分以為我 第八識的時間 在於八識裡中 在於我們的生死輪迴當中 它的時間就是比較恆久 就是比較長 所以第七識當然 在執著第八識的過程當中 它們的關係之下 當然它也是恆長性的 所以我們這個 與第七識相應的無明 就叫做恆行不共無明 與第七識相應的 就是恆行的不共無明 所以它是不共 意思就是說 雖然和貪等煩惱心所常在一起 但是卻與 第六識相應的這種無明不一樣 第六識的相應無明 它是會間斷的 但是第七識不會間斷 所以叫做恆行不共 再來就是第六識相應的 叫做獨行不共無明 獨行不共就是說 與其餘其他的根本煩惱 它是不相應 它是單獨而起 所以也叫做不共無明 這個是屬於第六識的 這個第六識的獨行不共無明 還可以再細分 細分的主要用意 是說它有沒有跟小隨煩惱相應 如果有跟小隨煩惱相應的話 就叫做非主獨行 它並不是主要的 就是一個獨行 它還有伴隨而起的小隨煩惱 但是如果 它不與小隨煩惱相應的話 就叫做主獨行 完全就是只有第六識自己本身 所引生起來的相應煩惱 它自己本身的 所以這個獨行不共無明 就是與第六識相應 主獨行就是不與 忿恨覆惱的小隨煩惱相應 它是單獨行動的一種無明 像這一個 我們後面的圖表 就劃分的很清楚了 所以這個就是第三的愚癡 第四就是慢 是根本無明之一 根本的煩惱心所 這個慢就是貢高我慢 勢己淩人的心理 很貢高 抬高自己的身價 抬高自己的心態 自己就是有恃無恐 自己有那一方面的優點 就來看不起他人 凌辱他人 或者讓對方下不了台 或沒有面子等等 所以它的意思就是說 仗著自己的權威 或者仗著自己的一個勢力 或者因為家裡面有富有貴 有富就是很多錢 有貴就是高官貴族 或者自己比別人聰明 或者自己的知識比別人高 比別人好 學歷比別人高等等 在這個比較之下 自己佔優勢的時侯 都比較會有貢高我慢的心態 這叫做慢 所以卑視他人的心理 看不起他人 這個慢 我們如果再跟它詳細分的話 也有七慢 很微細的 這個七慢看看下面的圖表 第一個叫做慢 慢是我們最普通 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的 講起話來的時侯 都好像只有自己比較懂 自己比較會的 自己比較厲害的那一種口氣 所以這一個就是說第一 於劣計己勝 於劣 劣就是指對方 對方本來他的程度 就比我要劣 劣就是比較低下比較差 本來他就比我差 比如說學問就比我自己差 學歷就比自己低 或者是在面貌上面來講 也比自己醜 五官的比例上來看 也比自己差一點 或者財富來講的話 他也沒有我家這麼富有 對方本來就是比較差的 這個時侯就會計己勝 就會對自己來說的話 這個計原則上也就是計度 就是分別 或者是執著 就會執著 我比他我自己很殊勝的 因為兩個比較的時侯 我就是勝過他 所以認為自己是殊勝的 自己殊勝 當然對方就是比較差了 所以在別人面前說 我比他聰明或者我比他有錢 或者怎麼樣 或者我家比他有錢 或者我的學歷比他高 就會有這樣子的講話的時侯 無形之中就會帶出來 像這一個就是一般性的 另外還有第二個於等計己等 就是說對方的程度跟自己一樣 同樣都是大學畢業 或者我們 本來都是同班同學畢業 這個本來就相等 這個如果說是有錢沒錢 財富也是相當 或者所做的職務也是差不多 像這樣子來說相等 對方的程度 跟自己是一樣的相等的 這個時侯也為了要 有別人在讚嘆他的時侯 你就會跟人家講說 我跟他是同班同學 我跟他是同樣的職務等等 表現自己我不輸他 既然我不輸他的話 對方對我也一樣要同等的對待 你怎麼稱讚他 當然要怎樣同樣的稱讚我 像這一個就是不認輸的心理 沒有謙虛的心態 這個就是於等計己等 對方的程度跟自己同樣的時侯 表現給人家知道 我跟他是相等的 這個就是屬於一種驕慢心理 總共是有七種 我們就慢慢的來了解 這節課就先到這邊結束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