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題:唯識要義第七集 主講:淨珠法師 諸位同學 大家好 阿彌陀佛 我們看唯識要義 課文的第十頁 談到唯識對於佛陀一代時教 他的教判 每一個宗教都有他的教判 天台宗也好 華嚴宗也好 唯識宗它的教判就是三時教 有教 空教和中道教 在這樣子的一種了解當中 除了這個教義的部份之外 也有從根機裡邊 來跟他作說明 所以課文第十頁的 倒數第二行 裡邊就有說到 對根機來說的話 第一時的對象 就是趣向於二乘的凡夫 跟外道 因為凡夫眾生 聽到佛陀的要義要理 就是要來修行 達到於解脫涅槃的境界 另外 像舍利弗目犍連 像迦葉尊者 或者像三迦葉尊者 所帶領的這些弟子們 他們也是在修行 但是他們的修行 經過了這麼一段時間 一直都不能夠得到覺悟 所以他們就來歸向 釋迦牟尼佛 來學習 四聖諦的法門 所以他們以後個個 都成為阿羅漢果 所以這個有教的對象 就是凡夫眾生 還有外道的宗教師 要歸入佛門的 第二時教的對象 就是二乘的聖者 他們要趨向於大乘的 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 回小向大 所講的 那就是屬於 這個空教的道理 第三時的對象 就是普趣五乘者 五趣就是天趣人趣 地獄餓鬼畜生 這是五個投胎的方向 趣向於天上 或趣向於人間 或趣向於三惡道去投胎 所以我們就稱之為 五趣眾生 第三時教的對象 是五趣的眾生 都能夠來了解佛理 這個地方叫做五乘 五乘 除了天乘人乘之外 就是聲聞乘緣覺乘 跟菩薩乘 所以兩個是凡夫 三個是聖者 而且不管是凡夫 要來修學也好 聲聞乘要來修學也好 菩薩乘要來修學也好 都能夠從這個中道教的 要義當中 來修行 來理解 所以第三時的對象 就是普趣五乘 五乘就是五種 二種是凡夫的 三種是聖者的 所謂的三時教法 是約漸機來說 如果說用頓機的眾生來說的話 其實每一種都是可以 無不是中道一教的 這個是從根機裡邊來說的 這個根機的三時教 就是在說明這個時間 也就是說 你是什麼時候 來修學佛法 所以他有年月的這個順序 第二種就是從 所攝的經典來說 三時教 它當中所含攝的經典 也就是說 佛陀當時 所講的經典是哪些呢 這邊講華嚴經是佛陀 初轉法輪時的說法 我們就說 佛陀於菩提樹下 三七日講華嚴經 照說它是在再前面的 如果從三時教的次序 來看的話 是不是就要排在最前的 有教呢 不是 我們就這個經典 的內容裡邊來說的話 因為它的內容就是在顯著 三界唯心的中道 因為是登地以上的菩薩 來聽聞佛法 登地以上的菩薩 已經接近於成佛 所以這個境界完全都是一種 內心的唯心的一種境界 所以雖然是初轉法輪的時候 講這個華嚴經 但是他的判設的三時教當中 它就歸屬於第三時教 也就歸屬於中道教 反之 反過來說 像這個遺教經之類 我們知道 既然叫作遺教經 當然就是佛陀要入涅槃之前 所說的經教 這個是佛陀八十歲了 已經是在最後 所以照說的話 以這個時間來看的話 遺教經應該是排在後面 已經中道教了 但是也不是 雖然說這一部遺教經 是佛陀最後說的 但是它的內容 卻是屬於小乘的有教 它還算是小乘的 為什麼呢 因為遺教經是佛陀 要入滅的時候 當時就教誡弟子 要以波羅提木叉為師 什麼是波羅提木叉呢 就是我們的戒律 就是戒律裡邊 所說的戒法戒條 每一個弟子 都要尊重我們的戒律 所以我們現在在戒場的時候 偶爾都會有人 就是算一個牌子 以戒為師 或者有人就會在這個 持戒的道場 就特別刻了一個木匾 以戒為師的 來提醒自己 有戒律 每一個弟子 能夠遵照戒律的方式來生活 大家來做互動 甚至於我們的行住坐臥威儀 都能夠符合戒律的要求 可以說每一個人 在這個教團當中 都能夠和合共處 甚至於外面的這些信眾們 或者是其他的宗教們 看到我們的威儀 都會起恭敬心的 佛教也才能夠 繼續的流傳下來 所以遺教經裡邊 就特別的提示 要以波羅提木叉 就是以戒律為師 就以我們自己本身的 這個要收攝五根 要斷內心的煩惱 甚至於勉勵所有的佛弟子們 都是要精進 不要放逸 這樣子 大家能夠努力 在這個道業上 所以這樣子的一種教導 當然就是對當時的 聲聞弟子所說 這樣子 我們就說 它的內容就是屬於 小乘的有教 雖然是佛陀要入涅槃之前 所講的 但是它就攝屬於 第一時的有教 這樣子的內容 我們看後面的表 後面的表格裡邊 有一個三時教 三時教 有教 空教 中道教 看到最下面 有教就是阿含等經 阿含等經 當然 我們就說佛陀在世 所講經說法 不出於四阿含的內容 四阿含 如果以南傳的來說 就是有五阿含 就是有五大類 除了阿含經之外 當然遺教經還是歸屬於 這個有教的 看第三個是中道的下面 它就有一個華嚴 還有深密等經 華嚴就是華嚴經 所以華嚴經就歸屬於中道教 再看課文的呢 這種說法就是義類的次第 就是從這個經典 來分它的時教 就是從經典的內容 異 就是經典的內容裡邊 來分類的 在分類 它的經是在前面說 卻是屬於中道教 遺教經雖然是在最後說 但是卻歸屬於第一個有教 這個就不按 這個時間來說明了 換句話說 也就是把上面的內容 來比對來看 從根機來看 再來從所攝的經典 兩個來做比對 若由根機漸修的順序 因為年月的次第 如果從根機程度來講的話 先有聲聞乘 才進入於這個菩薩乘 先有小乘而進入大乘 所以這個是從它的 時間的前後順序 但是反之 反過來說 若是由這個教法的內容 教法的內容就是經典了 如果從這個經典來看的話 應為義類的次第 你要從這個義類來說明 不是從時間的年月來作說明 本宗的三時教判 究竟應以年月呢 還是應以義類呢 我們的唯識宗的經典 唯識宗的內容應該歸屬於 年月的這樣子的排列次序 還是要從義類來作排列次序 這個可以說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很多 不同的說法 根據凝然 五教章通路記的記載 這個凝然 這個是日本的一個學者 凝然 他所講的 他所寫的 叫做五教章通路記 這一部論典 這一部書 很長 有五十二卷 非常的長 這個通路記裡邊 對於唯識的說法 他這邊講 對三時的異說 大凡有五類 有五類 也就是說 有的從年月說 有的從這個義類說 或者兩個都配合著來說 怎麼看呢 第一個唯年月 單獨的從年月來講 第二唯義類 也就是說 單獨的從義類來說 第三就是本義類兼年月 就是以義類的內容為主 再旁攝 旁兼這個年月 第四就是本年月兼義類 就是說照前面的 根機的這個年月來說為主 義類的呢 也就是經典的內容 為副 也就是說 兼說的 第五是年月跟義類 是雙兼 兩個佔著平等的地位 來作說明 對於佛世的三時說 也有佛滅後的三時說 當然這個就是說明 佛教在印度興衰情形的 優異 談到說 我們的唯識宗 所根據的經論 尤其是經典 經典最主要的 當然是解深密經 這個地方 因為是普為五乘者說 天乘 人乘 聲聞乘 緣覺乘 跟菩薩乘來講的話 解深密經 它都是普遍的 所以它是歸屬於中道教 除了這個三時教 我們這邊的三時教 是屬於佛世的三時教 所以這邊講說 還有佛滅後的三時教 佛滅後的三時教 我們就翻過來 看第十二頁的第二個表 第二個表叫做佛滅的三時 也就是說 從印度的歷史來看 從印度的歷史裡邊 也是有教 空教跟中道教 怎麼看呢 從時代來說 有教是屬於小乘教義的 空教就是龍樹跟提婆的時代 中道教就是我們唯識宗的 無著菩薩跟世親菩薩 所創立出來的 這個唯識的義理 它是屬於中道教 龍樹 當然我們要知道 他是著作這個大智度論 甚至於中觀論的 這樣的一個作者 完全提倡空的義理 根據的 當然就是大般若經了 所以大智度論 這邊講的智度 就是大智度論 就是解說六百卷大般若經的 一個重點 大般若經有六百卷 大智度論有一百卷 所以這個都是很豐富的 一種教義教理 提婆是龍樹菩薩的弟子 他就是作這個百論 除了百論之外 還有四百論或四百字的 一些著作 他們所談到的 都是屬於空宗的 一切皆空 畢竟空的道理 無著跟世親 他就是屬於中道教 就是講我們的唯識的 所以我們的唯識的教典 可以說非常的豐富 我們所根據的六經十一論 裡邊來看 很多都是世親 跟無著菩薩他們的著作 他們的時代 從這個小乘教義的時代 就是這邊講自佛滅 從佛陀滅度之後來算的 因為佛陀在世的時候 所講的 我們都叫做經典 佛陀滅度之後 祖師們所寫出來的著作 都稱之為論典 這樣子來看 有教 大約是在佛陀滅度之後 六百年代 那空宗是第七百年代 中道教是佛滅 第九百年代的時間 這個時候是可以說是 最興盛的 所以有宗興盛 空宗興盛 或者是中宗興盛 中宗就是中道宗 或者到中道教了 所有的著作代表 有教就是發智論 還有六足論 這些論典都是在解說 尤其是六足論 就是在解說發智論的 發智論為主 六足論等於就是 六種論典都是在解說發智論 這個都是屬於代表著 小乘的教義 大智度論 中論 百論 就是空宗的教理 瑜伽唯識論就是瑜伽師地論 或者我們的成唯識論 都是屬於中道教的代表著作 這個就是佛世的三時說 乃至於佛滅的三時說 第一個的圖表 叫做三時異說 那這一個就是代表著 是從根機的年月來說的呢 還是從經典內容的 義類來說的呢 當然都是有一些根據 有一些著作的 像這個唯年月 就是述記集成編裡邊說到的 這個記述集成編 它的整個的名稱 這邊所寫的 可以說 都是略稱 也就是說 簡單的說 它的具稱 就叫作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 總共有四十五卷 也是很長 這個是日本的湛慧他所寫的 唯義類 專從經典 來跟它排列的 這個就是同學鈔 同學鈔 它的具名叫做 唯識論同學鈔 有六十八卷 這個 也是日本的良算 他所抄的 本義類兼年月 就是以義類的經典內容為主 以根機的這個順序 年月為輔的 就是百法問答抄 或者說本年月兼義類的 這個也是百法問答抄裡邊的 百法問答抄這個 總共只有九卷 作者是誰 不知道 不詳 不曉得是誰 但是現在是把它收在於 日本大藏經裡邊 日本的大藏經 它就有收集這個百法問答抄 主要的 當然還是 法相宗教義的一些問答 第五個就是 年月義類雙兼 年月的 跟義類的 同時都佔著相同的比例 這一個是在 覺夢鈔裡邊說的 覺夢鈔叫做觀心覺夢鈔 覺跟夢 睡醒了 就不再作夢了 我們人在這個生死輪迴當中 猶如作夢一般 哪一天你如果開悟了 就恍然大悟 就像我們醒過來了 原來剛才所想的 只不過是南柯一夢 所以這個就是說明了 我們如果好好的在唯識裡邊 下工夫 好好的來了解 唯識的義理 你能夠懂得唯識的道理 契入到唯識的內在 你就猶如大夢初醒一樣的 叫做覺夢鈔 所以這一本觀心覺夢鈔 也是日本人 叫做良遍 他所著作的 有三卷 有十三章 內容也是很豐富 這一個在於我們的大正藏裡邊 還是可以看得到的 在大正藏 我們的大藏經裡邊 也是有的 所以對於這個三時說 有這麼多的豐富的內容 如果有這個興趣的話 就可以從大藏經裡邊 去收集資料 有關於這個 佛時的三時說 或者是佛滅的三時說 對整個佛法就要有一個 整體的認識 整體的了解了 不只是說唯識要義 好好的來了解 唯識的道理而已 整一個佛教的教義 你總是要去涉獵的 接著我們就看第二篇萬有篇 萬有 就是宇宙萬有 說明了整一個世界的 萬事萬物 世界的萬事萬物 就代表著我們人 也是屬於宇宙人生的一部份 當然 我們有情的生命體 你也是要去了解 精神的部份 物質的部份 都要了解 這個叫做色法跟心法 色心二法 你都要整個的 去跟它認識 這個就是我們這一篇 所要談到的 第一章叫做萬有的分類 怎麼分類呢 我們就一節一節的 把它給看下來 第一節就是五位百法 只要一講到唯識 就知道唯識有講到 一個五位百法 就是把整個宇宙萬有 分為五大類 五大類所包涵的內容 就是有一百個內容 其實如果從我們的 早期的論典裡邊來看 那不只是一百法了 它應該是六百六十法了 這個太多了 所以我們就把它歸納為 主題的部份 就是以一百法 來了解就能夠統攝 整一個宇宙萬有 宇宙間的森羅萬象 它的數量可以說是 無量無邊之多 這麼多的世間法 我們跟它分類 不出於色法的一部份 和心法的一部份 還有非色非心的這個三類 色法 我們佛教的名詞 叫做色法 以我們的一般的名詞來說 就叫做物質的東西 可以分析的 可以分解的 第二個就是心法 心法叫做我們的精神的部份 你的思考 你的想像等等 第三就是非色非心 你說它是色法也不對 你說它是心法也不對 但必需色法跟心法 也就是說精神跟物質 和合當下所顯發出來的 一種作用 一定要兩個或者是三個的 同時之後 再引發出一種功能 像這一個我們就稱之為 非色非心的這一類 這些唯識宗 由於存在的性質 就是說在我們世間 是存在著的 你看得到也好 看不到也好 世間上一定有的 這個叫做存在 存在的東西不一定都是 完全看得到的 像我們一般的細菌 都要用那個放大鏡 顯微鏡來看 肉眼看得到嗎 肉眼看不到的 但是它有存在嗎 它是存在著的 像佛陀在世的時候呢 就說水中有八萬四千蟲 一般的人都感覺到很奇怪 水那麼清淨 怎麼有八萬四千蟲呢 以我們現在的科學來說 當然這裡邊的 這些細菌之類的 所以像這個 也肉眼看不到 但是它卻是存在著的 所以我們有的時候都會說 我沒有看到 沒有看到並不代表沒有 就是親眼所見 親耳所聞 也並不代表就是正確 有很多都是有它的 一種方式的 所以這個地方所講的 特別用這個存在兩個字 來說明說 世間存在的東西 我們現在就把它分為 五位百法 這個名稱 先說五位的 就是心王八 心所五十一 色十一 不相應行有二十四 無為有六 這就是五位 五位就是五大類 五大類裡邊 它的一百法就是第一個 心王有八個 第二大類心所法 有五十一個 第三大類色法有十一個 第四大類的 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個 第五類的無為法有六個 所以加起來正好就是一百了 什麼叫做心王 總要了解它的這個 五位的名稱 什麼叫心王 王 當然是代表著 領導者 帶頭者 主體 我們的心的主體 我們的心的領導者 這邊講就是主觀的精神作用 主觀 再來就是我的立場 我的想法 我的思考 這樣子的一種精神作用 做什麼 就是要去認識客觀的境界 什麼是客觀 就是外在的物質 外在的物質世界 或者外在的 如果以我們的第六意識 它所認識的法塵來說 法境來說 它還是心法 那色法 當然是我們比較容易 了解得到的 就是眼睛看到的一切 耳朵所聽到的一切聲音 乃至於鼻子所嗅到的 一切味道 或者我們的舌頭 飲食所吃到的一切的味覺 或者我們的身體 所感受得到的 一切冷暖 或者是軟硬之類的 還有我們的心 它的思考的內容 像這些都是能起分別思慮的 根本主體 就是主觀的 這個心相 就是說由這個主觀精神 來認知客觀的一切境界相 這個主觀 它是一切法中 是最殊勝的 既然是最殊勝的 有他的主動的支配能力 所以我們就稱它為王 所以叫做心王 心王有八個 第二叫做心所 就是具稱來說的話 叫做心所有 屬於心的 與心相應的 要跟隨在心的身邊 同時起作用的 所以為心所有 這個我們就說 總統出門的話 旁邊的五院的院長 或者五院的關係人 必需跟著他一起出門 古時候的國王 他要出門的時候 很多的文武百官 也要跟著他出門 這邊都是他所繫屬的 他的下屬或是配合他的 這個就稱之為他所有的 所以這個心所有的 是隨著心王的動作而起作用 的一種心理的一種狀態 這是心王的附屬品 這個心王的附屬品 因為我們是從眼睛耳朵 鼻子舌頭跟身體 乃至於我們的內心的思考 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來作說明 所以這個地方 就舉了一個例子 說什麼呢 像我們在看花 在看花的時候 心王它只是一個 整體的了解 花就是這麼大朵 整體裡邊 我們的第一個印象 是紅花 還是黃色的花 還是紫色的花 它是一個整體的了解 但是到了心所的時候 你就會有它的善心所 或者是煩惱心所相應 也就是說 你就會起情緒的作用 看了這個花之後 你感覺到我喜歡 我不喜歡 我看了很高興 我看了會排斥 這樣子的更深一層的 情緒的反應 我們就稱之為心所 所以心王是整體的了解 心所它就是更深一層的 去認識它 中間就有喜歡的不喜歡的 這樣子的一種心態的表示 所以起了之後 你就會有可愛不可愛 甚至於貪瞋痴等的 種種行為反應出來 這個就叫做心所 第三就是色 色 我們前面說過了 它就是屬於物質的東西 物質的東西 它有變壞的定義 只要是物質的 一定會壞 再來 它一定有質礙 質 當然就是說明 是物質的東西 它一定有它的長寬高 雖然很薄很薄的一張紙 也是一樣有它的幾mm 幾毫釐的這樣子的 一種長寬高的一個比例 所以物質的東西 有它的質量 物質的東西 一定會互相障礙 兩張紙疊在一起 它不可能透過去 它一定相互障礙 所以我們有隔壁 我們牆壁隔起來 我們看不到對方 這個就是障礙 所以物質的東西 它的定義就是變壞跟質礙 兩個 第四叫做不相應 叫做不相應行法 不相應行法 它是既非物質也非心的存在 非色非心 但是它卻要具足 色法跟心法的和合 一個是心王 一個是心所 一個是色法 也就是說必需要有前面 三大類的和合當下的功能作用 才能夠顯發出來的 這個就是屬於心王和心所 以及色法等 彼此的差別作用上 現起的一種假法 這個叫做假法 沒有它的實體性的 像時間 像數量 像尺度 或像得失 像生滅相 像文字相等都是 這一個都是在於我們的心 跟色 同時起作用的當下 而起的認識功能 認識的作用 這個叫做不相應行法 這個在我們後面 還會詳細的作解說 上述的四位 是屬於現象界的有為法 現象界 當然就是我們世間 每天每天會發生的 每天每天會有起作用的 看得到 感覺得到的 這個現象界的 這一個我們都說 是因緣所生法 所以都是屬於有為法 有為 有所作為 有為 就是有生滅 這個就是世間法 所以現象界的有為法 我們有一個名稱也叫做現實法 對此從我們前面的四大類來看 第五的就是無為法了 前面的四個都叫做有為 這個叫做無為 無為是屬於理性的境界 所以現象界 我們也叫做事相的 無為法叫做理性的 所以理性跟現象 它是表裡相輔相成 從表相當中 來了解它的內在的體性 這個叫做理體 這個是現象界 所依的實體界 所以這是離開造作的 常住不變體 所以無為法就是無所作為 它是屬於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的 無為 不會去造作 所以沒有生也沒有滅 這樣子的一種境界 我們就叫做常住不壞 唯識宗對於這個俱舍之 色 心王 心所 不相應 無為等五位的順序 他作了一個比較 我們在看五位百法的時候 就知道第一個是心王 第二個是心所 第三個是色法 第四第五 就是不相應 無為 但是俱舍呢 我們從俱舍宗來說 俱舍宗他是色法排在第一個 心王排在第二個 心所排在第三個 兩個同樣都是唯識的 這個道理 一個是小乘 一個是大乘 但是排列的次序卻是不一樣 一個是心王排第一個 一個是色法排第一個 排列次序不同 不同是什麼原因 這邊就講了 為什麼我們這個唯識宗 要把這個心王排在第一個 排在先頭呢 一定有它的原因 它的解說 關於這個 我們的論典裡邊 成唯識論也好 瑜伽師地論也好 尤其是這個瑜伽師地論裡邊 它就這麼說了 因為俱舍宗允許 心外物的存在 也就是說 站在小乘的立場裡邊來看 尤其俱舍宗再往上推 我們知道世親菩薩 他是在說一切有部出家的 說一切有部它的定義是 三世實有 法體恆有的 這麼一個觀念 這麼一個宗旨 既然叫做法體恆有 一切萬法的體性 永遠都是有的 永遠都是存在的 不管是心法 不管是色法 它都是有一個存在體 所以他們認為說 心外的色法 還是可以存在 所以色法就排在第一個 就主張心王 必需假托外境 才能夠引發作用 因為在我們講到 根境識三和合 才能夠有觸的 這種功能裡邊來說 我們的心識分別 眼睛為什麼能夠看得到東西 一定要有東西顯現出來 你的眼睛睜開才看得到 所以我們的眼識要起作用 一定要有外在的東西 他就想說外在的東西 一定要存在 我們的眼識才能夠起 功能作用 所以眼識的這個心王 一定要藉著外境 耳識的這個耳識 也是心王 他要聽到聲音 也必需要有聲音的這麼一個 境界的存在 他才能夠讓我們的耳朵 我們的耳識起分別作用 所以這個地方 就是說 心王要假托外境 才能夠引發作用 所以他就對於 這個外境的色法 就有他的功能存在 所以自然的 在這個五位的排列順序裡邊 這個俱舍宗 他就是根據法相生起的次第 他就因為有境界 所以心識才會起活動 以這樣的一種順序來說 色法就要排在第一個位置了 所以他是屬於法相生起的 這樣子的一個觀念當中 來說明色法排在第一位 至於這個唯識宗 他是因為主張一切法 都是唯識所現 唯識所變現出來的 根本就不允許說 心外物的存在 外在的一切 我們所謂的宇宙人生 所謂的森羅萬象 從哪裡來的 從我們的心識來的 有心識的變現才能夠 有這些境界相 所以境界相是心識所變現 沒有心王 就沒有境界 以這樣子 就是以心王為先 所以他的立場就是說 唯識轉變的這個次第來說 先有心識 有心識裡邊的 這些種子或者是功能 才有外在的境界相 所以以唯識轉變的這個次第 來說明心王 要排在第一個位置 這是他們 一個是法相生起的次第 一個是唯識轉變的次第 所以兩個的排列次序 就不一樣了 這個是唯識宗跟俱舍宗 在五位百法跟五位七十五法 當中的排列次序 就是不相同 所以他下面就有一個表 唯識的就是五位百法 俱舍宗的 就是五位七十五法 就是相差二十五法 代表有一些就是慢慢的 又給它呢 認為它的重要性 把它給填上去 五位就是心王心所色法 不相應行跟無為 百法 心王裡邊就有八個 八個心王 所以有眼識耳識 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末那識跟阿賴耶識 就是八個了 心所 它是五十一個 叫做五十一個心所法 當然五十一個心所法 也給它分為六大類 就是跟它一個分類 我們容易了解 六大類就是 遍行五 別境五 善有十一 煩惱有六 隨煩惱有二十個 不定心所有 四個 所以加起來就是有 五十一個心所法 每一個的下面 都有它的一些名稱 色法是有十一個 講到一個色法就有十一種 具體的來說 就是五根五境還有一個 法處所攝色 所以加起來就是有十一種了 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種 二十四種從這個得命根開始 一直到和合性不和合性 總共有二十四種 這一個字體當中 有兩個字需要改的 得的隔壁這一行 就一個想事 它是無想事 這個事要改成報叫做無想報 就是無想天的果報 所以可能是排列校對的時候 沒有校對好 再隔壁這一行 就是一個轉定異 下來就是想應 這個想改成相 沒有下面的心 它叫做相應 改兩個字 無為法有六個 就是虛空 擇滅 非擇滅 不動 想受滅跟真如 當然要具體的來說 應該是虛空無為 擇滅無為 非擇滅無為 不動無為 想受滅無為 和真如無為 這是比較具體的一個名稱 另外要去跟它 記在我們的腦袋裡邊的話 當然少一點的話反而好記 俱舍宗的五位七十五法 你看課文的第十六頁 這邊也是一個圖表 它也是五位 也是分成五大類 但是它是色法排在第一個 心王是排在第二個 就是心法 第三就是心所有所 第四不相應行法 第五就是無為法 但是它裡邊的內容 就是因為是七十五法 所以色法是十一 他下面的括號的 十的下面給它多添一個一 總共有十一個 也是一樣的 是五根五境 和無表色 所以加起來 是十一個 心法 因為小乘的 原則上只有講眼耳鼻舌身意 講到第六意識 所以他認為心王就是六意識 就是稱之為六個心識 叫做六識心王 六識心王 他只有用一個來代表 因為由意識能夠配合前面五識 來引發功能作用的 主要的當然是第六意識 心所有法是有四十六個 有四十六 四十六 一樣的 分為六大類 這邊的大地法 大地法只有十個而已 只有十個受想思觸欲慧念 作意 勝解 三摩地 就是只有十個 大善法也十個 大煩惱地法有六個 大不善地法有兩個 小煩惱地法有十個 不定地法有八個 這個加起來就是四十六個 不相應行法 他這邊講是十四個 比我們唯識宗要少十個 所以一個是十四 一個是二十四 不一樣的 無為法 俱舍宗只有講三無為 唯識宗是講六無為 所以這個地方就缺了十三個 再來我們的心法 前面的心王是八個 這邊的心王是只有一個 所以加起來 就是只有七十五法 少了二十五法 這一個是大小乘的一種差別 總之心王和心所法 是心理學所研究的 一切心理現象 心王和心所都是精神界的 都是我們的心理的部份 所以它是歸屬於 心理學研究的部份 色法跟不相應行法 是數理學的自然科學 所研究的對象 無為法 它卻是屬於哲學界 他們所研究的對象 這一個也就是有關於 這個萬有當中的 第一類的分類就是五位百法 唯識宗的百法 跟俱舍宗的七十五法 是有一點差別的 第二節是講蘊處界的 只要看原始經典的話 經典裡邊都會說蘊處界三科 三科 當然就是三大類 三大類的重點在哪裡呢 它就是在說明 我們這個生命體的 佛陀要解釋我們這個生命體 有時候從五蘊來解釋 有時候從十二處來解釋 有時候從十八界來解釋 都是在介紹我們的生命體 為什麼要分這三大類 既然叫做這個身體 就是這個身體了 但是我們在俱舍論裡邊 他就有說 為愚根樂三故 說蘊處界 也就是說 因為每一個眾生的愚 就是說他對於我們這個 身體的這個部份 有哪一方面特別不懂的 特別想要去了解的 愚 愚的意思就是說 不懂 沒有辨法清楚理解 對這一方面就感覺到 不曉得他在講什麼 所以他要特別從這一方面 來下工夫 從這一方特別的來了解它 所以他如果是愚於心法的話 就講五蘊 愚於色法的話 就講十二處 如果色心二法都不懂的話 佛陀就講十八界了 所以是等於 他對這方面的不了解 他想徹底的去認識它 第二叫做根 根 當然有上根利智 有中根 有 就是說我們稱之為鈍根的 利根的就講五蘊就好 簡單扼要 中根的就是十二處 鈍根的 解釋再解釋 心法 色法 同時的解釋 這個就是愚跟根 如果講到這個樂 他們的喜好 喜好的不同 所以這個就是 我們三科的理由 我們這一課就說到這邊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