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題:唯識要義第一集 主講:淨珠法師 諸位同學 大家好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所要看的課文 是唯識要義 曉光空中佛學院 是佛衛慈悲台 所創立的一個課程 我們今天能夠在電視機的前面 能夠於空中相會的 互相來研究佛學 這個可以說 非常感恩 新營妙法寺 上心下田長老 也就是我們慈悲台的總裁 因為他可以說 很希望我們的佛法能夠 發展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希望有緣的人 希望有這個機會 開到電視機的人 都能夠來親近佛法 了解佛法 兩千五百多年前 釋迦牟尼佛在印度成道 就是希望每一個眾生 都能夠離苦得樂 所以有一句話說 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哪一個大事因緣 無非就是希望眾生 都能夠修學菩薩道 都能夠來成佛 所謂的成佛 就是體悟真理 人格的品性達到究竟 太虛大師也有一句話說 人成即佛成 做人做到成功 我們的品性修養達到極致 其實就是成佛 所以佛陀的講經說法的內容 就是希望每一個人 能夠從真理的體悟之下 來改變自己的觀念 來改變自己的行為 那我們的觀念 為什麼需要改變 因為我們是凡夫俗子 很多的觀念想法 都會有偏差 都會有錯誤 所以在我們佛教的名詞 就叫做我執很重 就在這個我執的 這個引攝之下 我們每一人的貪瞋痴 種種煩惱 就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很容易從身業跟語業之中 表現出來 那也就是說做人的態度 也是一樣的行為會有偏差 講話也是一樣的 會傷害到他人 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 我們如果懂得佛理 懂得世間的真理 懂得人與人之間的 這個因緣果報 那必然的我們就能夠 很謙虛的或者 也就能夠 從這個至真的道理之下 來改變自己的觀念跟行為 所以如何的超凡入聖 如何的來開悟 成佛作祖 那也就是一定要來懂得佛理 那麼佛理 一定從出家的身份裡邊 從在家的居士 有研究的這種心得之下 大家互相的來研究 也就是說互相的來探討 懂得的教不懂得的 或者不懂得的 可以來請教懂得的 或者呢 比我們先入佛門的 他說不定也有他的心得 所以在於我們本身來說的話 大家都是屬於善知識 互相的來研究 心田長者可以說 他很希望佛法能夠發揚 以我們中國式的 或者早期的印度式的 當然就是必需親自的 到師父的面前 或者到講堂 或者到寺院 你才有辦法聽到佛理 尤其是早期的佛理 都要到深山裡面去的大寺院 你才能聽得到 他定期講經說法 你才有辦法去了解 平常也不容易去 懂得佛理是什麼 台灣的環境可以說比較殊勝 寺院 叢林 也是多一點 講經說法的法師也是很多 但是現在可以說 科學發達工具是很方便 但是時間都是不夠用 所以還要撥個時間 到寺院去說起來 有些人還是有困難 所以能夠 用這個電視台 用這個電視 能夠把佛法傳到 每一個家庭裡面 把你們家的客廳當作講堂 來聽佛法 這個是最方便的一種方式 這一個 也就是我們的心田長老 他的慈悲心 他的大願力 以他的智慧 給發揚出來的一種方式 可以說這種方式 目前幾間電視台 都有在作這樣子的 宣揚佛理 但是可以說 最開頭最開頭 也就是我們的心田長老 最早期十多年前 他就是創辦這個慈悲台 就是我們的佛衛台 最重要的目的 就是空佛院的課程 今天開始我們每個禮拜 大家都可以在這個空中相會的 這個因緣之下 來互相研究唯識的道理 那麼唯識 是屬於我們佛學研究方式 當中其中的一門而己 因為從我們的佛教史 裡面來看 佛陀在世講經說法四十多年 可以說 所講的教義教理非常的豐富 適合不同的根機 有深有淺 有從心理的 有從現象的 就是物質的來做解說 這樣的一種解說的方式當中 流傳下來已經兩千多年 當然我們現在的每一個人 每一個程度也是各個不同 有的喜歡簡單扼要的 有的喜歡就是詳細 那麼有的就是喜歡 從心理的方面來研究 有的從物質現象來研究 那麼以這樣子流傳下來 我們就稱之為 在印度早期有性空學 有瑜珈學 性空學原則上 當然就是講般若經的道理 金剛經的道理 就是性空的 另外一個叫做瑜珈學 瑜珈就是相應 哪一個相應 我們的心 所以唯識學 在印度就稱之為瑜珈學 傳到了我們中國之後 也就在西元初 也就是漢明帝 夜夢金人開始 就是迎請了迦葉摩騰和竺法蘭 兩位就是西域的法師 到了我們中國 開始佛法就傳到了 我們整一個中原地帶 那傳過來的早期 當然還是偏重原始的教典 或者是小乘的教典 慢慢的就是後起的 就是那大乘的經典 也一直跟他翻譯過來 尤其是玄奘大師 唐三藏 玄奘大師 到印度去求法的時候 帶回來了很多的經說 那這樣子 佛法就在我們中國 發揚光大 所以在國中就成立了 八國宗派 稱之為大乘八宗 那這個八宗 有的人就會問了 那為什麼一個佛教 要分為八宗 甚至於說為什麼你們佛教 還要分派 這個不叫做分派 這個就是說 佛教的義理的了解 有各種不同的方式 現在我們給它分開來 或者在研究了之後 我們現在只要整理出來 就是有八個方式的發揚 那有的喜歡從金剛經 從般若經來了解佛理的 這個我們就稱之為性空學 或者在我們中國 就稱之為三論宗 就是根據中論 百論 跟十二門論 三部論典所成立的 那麼他所根據的經 就是般若經 般若經 我們現在一般在流傳的 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這個是最簡單的 般若經其實在我們的經典當中 它是六百卷的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六百卷 等於金剛經的六百倍 這麼多 像這樣子的一個教義教理 要去研究 也是實在是不容易 有時候盡一生的力量 可能都還研究不出來 所以除了性空三論宗之外 那麼研究華嚴經的 稱之為華嚴宗 我們稱之為賢首宗 研究法華經的 我們都稱之為天台宗 還有像我們現在要研究的 就是唯識宗 唯識宗也有它的經典 也有它的論點 再來就是我們所謂的淨土宗 專門念佛往生西方淨土的 其實淨土不止是西方淨土 我們稱之為十方皆有淨土 所謂的西方 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之外 當然啦 東方也有 藥師佛的琉璃世界 就是我們這個世界裡面的 還有一個兜率內院的 彌勒淨土的世界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他也是在一個 彌勒內院的一個淨土 所以研究淨土的 其實說起來 他的範圍也是非常的廣 但是我們中國的祖師們 那就是專門朝於西方淨土 就是根據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 那有九品往生的 一個願力來接引 所以我們中國人 在這個十方淨土當中 就偏重於西方淨土 那你說我要念藥師佛 可不可以 可以 我要念彌勒佛可不可以 可以 我要念成就佛可不可以 當然還是可以 十方世界皆有淨土的 那再來像密宗 像禪宗 像研究戒律的律宗 所以加起來 就是總共就是有八宗 所以每一個宗派 都有他的中心思想 都有他的修行方法 那你說我要選哪一種 當然各人的程度會不一樣 你現在成為空佛院的學生 或者有空佛院的 這麼一個節目 你每天都能夠撥出時間 來看來聽來讀 經過三年一屆 你畢業之後說不定 你就會能夠掌握住 自己的心向 我對哪一個宗派 對哪一個修行的方式 我比較能夠適合 那你就可以 一門深入的去研究了 每一個宗派 都有他非常豐富的經律論 尤其是經典跟論典 都非常豐富的 都能夠盡其一生的來研究 尤其我們佛教 特別的提倡說 釋迦牟尼佛他是即身成佛 在這一世的修行裡面 他就成佛了 舍利弗 目犍連 迦葉尊者 非常多非常多的 千二百五十五個弟子 可以說都在今世得解脫 今世證得阿羅漢果 連那個最笨最笨的 一個周利槃陀伽 他都有辦法 在佛陀的教導之下 今生也得到阿羅漢果 所以真正的學佛 不是求來生成佛道 是要今生對佛理 是真的有所領悟 但是領悟 不是一下子就成佛 釋迦牟尼佛當然是 今生成佛了 最好每一個人 都能夠今生了解佛理 今生得到證果 這個是最好最好的 不是求於來生 但是因為我們的程度 總是有差 理解能力說不定還是不夠 甚至於修行的時間也是不足 尤其諸位可能 是在家居士比較多 也就是說大家都還是在上班 還在作工 那要真正的深入 我們這個經教當中 也沒有那個時間跟體力 所以求來生也是一個希望 尤其像我們在這個 唯識學要義的後面 他就會談到要成為阿羅漢 最快最快 就是說要有三生 最慢最慢 也要有六十劫 像辟支佛 就是緣覺他最快最快 要有四生 最慢最慢也要有一百劫的時間 那修學成佛那更久了 因為菩薩道的慈悲心 他主要的重點 除了說自己本身 要能夠好好的 來了解佛學之外 要好好的來體悟佛理之外 他更多的精神跟體力 是要來普度眾生 也就是說要來跟大眾結緣 深入於群眾之中 來讓我所接觸到的人 我所得到的訊息 資訊當中哪一個地方最苦的 他就是要去幫助他 所以留惑潤生的 在世間裡面 一而再 再而三的 出生為我們這個世俗凡夫 一方面修學一方面來修福報 一方面多與眾生結緣 所以菩薩修行 時間就拖得比較長 我們就說要三大阿僧祗劫 這麼長的時間 這個時間不是說他自己本身 不能夠得佛的這個解脫道 而是花了更多的時間跟精神 在於眾生的離苦得樂上 所以地藏菩薩 有地獄未空 誓不成佛 的這麼樣一個的誓願 大部份的這個菩薩們 都是眾生無邊誓願度 甚至於說 佛道無上要誓願成 他一定要成佛的 但是在這個成佛之前 卻是要度盡一切眾生 讓一切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 所以修行的時間 雖然是這麼長 但是我們要提醒自己 時間與空間都不是問題 是你的願力 是你的學習心 兩心態 那才更重要 我常常舉一個例子說 再遠的地方 只要是我們想要去的 隨時都可以準備去到那個 到達那個目的地 反而鄰居不認識他們 附近的鄉鎮 反而我們走不到 這個是空間 時間也是一樣 雖然說我們在讀書 或在做事情 一定要有一段時間 才能夠完成 你如果在想說 我要多久多久才會完成的話 那你整天 就被這個時間所限制了 每天 每天的過日子 都是非常痛苦的 但是你只要是 只問耕耘 不問收獲的話 你一晃眼就是 三年五年過去了 再一晃眼 說不定就 十年二十年就過去了 所以時間重要嗎 時間不重要 是你本身有沒有下功夫 那才是最要緊的 所以我們這一個 修學的過程 修行的這條路程 雖然說是在未來 需要達到成佛的境界 但是現在我們就說 登高必自卑 還是要從第一步 腳步踏出去 你才有辦法真正的 達到最高的成就的果位 所以今天 我們就開始來踏出第一步 好好的對這個唯識要義 來跟它了解 說不定你的根機你的程度 很適合修學唯識學 而來悟得真理 而來成就佛果 那也不一定 所以我們這個課本 是唯識要義解說的 就是心識的問題 也就是精神方面的 這個精神方面 有沒有講到物質的 當然有 因為一個人 我們這麼一個生命體 我們都從心經裡面的名相 來了解有色受想行識 色受想行識 你看五蘊只有一個是色蘊 其他的受想行識都是 精神的 感受的部份就是我們的情緒 你會感受到說我很快樂 或者我很痛苦 這個是精神的部份 想是思想的部份 行是由你的思想 驅使我們的動作去行為 你要做什麼動作 一定都有經過思考 這個思考說不定 會有一斷時間 叫做也經過設計 但是有的時候 是連一個小動作 一個很快的一個速度裡面 你就要做出決定 我要不要做 像這樣突然之間 有一個朋友問你 我要去台北 要不要跟我去 你要馬上想 我要不要跟他去 這個是一剎那之間 一眨眼之間 你就要做決定的 你如果再說 要不要的一些 一大堆的理由 他說我沒有時間跟你講了 要 就快點 不要 那就算了 這個就是說時間一剎那之間 你就要做決定 所以說我們的身業跟語業 從哪裡來的 從我們的意業來的 就是要有你的意業 其實我們的行蘊的思 讓你有一個去運作 才能夠有所表現 再來當然就是 我們內在的八個心識 這個八個心識 當然最重要的 就是阿賴耶識 所以這個唯識 重點就是說 世間一切萬法 都是我們的心識所造作 世間的一切萬法 都是由我們的心 所變現出來的 那怎麼變 怎麼創造出來 這是我們裡面的內容 如果有耐心把它讀到完 那你 你就能夠知道 哦 原來世間的一切萬法 都是我們的心識所變的 所以我們的心就如同 是一個魔術師一樣的 那怎麼變呢 當然也不是 從這個虛幻的一種變化 是真真實實的 在我們的世俗諦裡面來說 還是每天每天的生活上 都必需要配合的 你不能夠說 這個既然是變化出來的 那我就可以不管它了 不可以的 世俗諦還是有 世俗諦的真實面 所以唯識 就是說世間一切的萬法 唯是心識所變現 就是我們的內識的問題了 這一本唯識要義 其實說起來 它就是一本概要 唯識學的一個概要 你有這個概要 對於整一個唯識的內容 有了這麼一個認識 這麼一個認知 裡面的細節 裡面的 專門的 哪一方面比較微細的 你再特別的去研究都是可以的 所以我們現在第一步 先來對於整一個唯識 如何來了解它的要義要理 甚至於來了解它 怎麼個修行最後 斷除了什麼煩惱 而達到成就果位 所以你這個要義懂得了 往後如果要再 專修哪一方面的義理 那你都可以從這個地方作基礎 這一種唯識要義 是楊白衣教授 他所著作的 也就是說 它是楊教授他所寫出來的 那這個在自序裡面 他有說出這個原因 楊白衣 楊教授 他可以說年紀並不大 六十三歲他就往生了 所以他是當時可以說 尤其是在三十年前 在三十多年前 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一個 講說佛學的居士 那他的名字叫做白衣 其實這個不是他的正名 他的正名叫做顯祥 白衣 我們都知道 出家眾 叫做緇 在家叫做素 所以我們中國的歷史書裡面 尤其是佛教史裡面 講到說山上有大叢林 有很 法師在那邊講經說法 或者是教學禪坐 緇素雲集 或者是緇素三千 有三千個緇跟素 那代表什麼 出家人跟在家人 素 素就是白色的 就是純色的 所以這個白衣呢 其實說起來 就是在家居士的意思 這個楊教授 他就用這個白衣 作他的字 他在我們整一個佛學界裡邊 平常他都是以這個白衣 來做他的名 所以他的正名 叫做顯祥反而是 沒有人認識他了 楊教授他是台南人 但是他是很早很早 他就到日本去留學了 所讀的 是日本東京芝浦工業大學 攻讀這個土木工程系的 他讀這個土木工程系 當然回來我們台灣 他就是工木工程系的 教授 老師 在台灣 他就在學校裡邊教書 再來經過一段時間 他又再第二次 又再到日本去 就在京都佛教大學 裡邊讀佛學博士 專攻佛學的 所以京都佛教大學 一直到現在 我們台灣可以說 都一直的有在聯係 這一個也要感恩於 這個楊白衣楊教授 他的引薦 有他自己本身 等於是他的母校了 那要研究佛學的 可以到日本京都佛教大學去讀 他在那邊可以說是專攻佛學 為什麼他對佛學 這麼有興趣 主要的原因就是說 第一次在東京 讀土木工程系的時候 他的閒暇時間 可以說都是看日本的佛學書 他對日本的這些教授們 或者是學者們 所寫出來的這些著作 他看得很有興趣 所以他就變成了 有空就是看佛學的書籍 所以就讓他 第二次還是到日本去 留學的時候 就專攻佛學了 他現在以博士的身份 回到台灣來 可以說一方面是土木工程系 一方面又是佛學 所以在我們早期 三十多年前的台灣 他就在東方工專教書 甚至於在台北工專 台北工專 現在好像是改成了 台北科技大學了吧 再來文化大學 東海大學 好幾間大學裡邊當教授 那不只是如此 因為他的佛學是佛學博士 所以回到我們台灣 也是到了好多間的佛學院 去教書 從早期的開元佛學院 這個開元禪學院 還有就是天龍佛學院 還有基隆的 華文佛教學院 還有就是我們南部的 佛學院裡邊 他可以說都經常的在那邊執教 所以土木工程系的 也好 他也沒有放棄 佛學的那更是深入 所以他所涉納的 這些範圍 可以說都是非常的廣 尤其是佛教史的部份 還有對於我們整個佛教 書籍的一些目錄的整理 還有佛學的教育 可以說都非常深入的去研究 但是他可以說 對於整一個 我們台灣佛教的一個貢獻 可以說是把日本佛學界 嶄新的 那樣子的一種 新的成果介紹給我們 佛教的佛學界裡邊來研究 所以一方面就是說 在佛學院裡邊執教 一方面就是鼓勵 有興趣的程度好的 可以出國留學的出家在家眾 都儘量的到日本的佛教大學 或者其他的大學裡邊 去專攻佛學的部份 其他的部份有沒有 還是可以的 像歷史系 像教育系的 像幼教系的 可以說很多人到日本去 要透過楊教授他的引薦 所以可以說把日本的 新的成果 介紹給我們台灣佛教 介紹我們台灣佛教的人才 能夠更提升我們的這個素質 所以對我們目前來說的話 有很多很多的大法師們 可以說都到日本去留過學 對於日本的佛教界 的一些研究的方式 研究佛學的方法 可以說都能夠更提升 這個是楊教授 對我們台灣佛教的一種貢獻 另外 他也曾經參加過 很多場國際性的這些 國際佛教會議 也寫了很多很多的論文 甚至於 他也寫了很多的著作 他的著作 譬如說和這個唯識有關的 就像世親三性論的研究 這個三性是什麼 就是遍計所執性 依他起性 還有圓成實性 這個在我們這一本 課本裡邊也會談到 但是我們所談的 當然就是簡單扼要的 就是重點的介紹 我們看到這一本 世親三性論的研究 那一定是比較深刻 還有俱舍要義 或者說我們這一本的唯識要義 另外像印度佛教的整一個介紹 三論宗的部份 就像龍樹菩薩的 七十空性論的研究 可以說他的著作 還有很多很多 但是很可惜的 就是六十三歲就往生了 但是留下的著作 卻是在我們佛教界裡邊 影響也是蠻大的 所以出家眾可以講經說法 我們的在家居士 能夠深入於佛學之中 那也是一樣的 可以對佛學方面 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能夠達到正知正見正行的 來認識佛法 如果有所偏失的話 我們就稱之為 落入於戲論 落入於邪知邪見之中 那就對於真正的佛理 就沒有辦法體認了 所以在於我們整一個 大學以上的這些 學者們或者說大學生也好 研究生也好 只要是讀國文系的 讀歷史系的 讀哲學系的 多少都會跟我們的佛教的 教史或者是教義 有這麼一點點的關係 尤其是研究到 唐朝以後的 國文歷史哲學 都跟我們的佛學有關 所以也很希望說 這個三個學系的 這些高學歷的學生們 學者們如果能夠真正的 對佛法能夠再更深一層的 去了解的話 那我們的佛教佛理 能夠發揚光大 那是沒問題的 整一個佛理 從二千多年以來 比耶穌出生於人間還要久 我們的西元 現在才二○○八年 等於耶穌才出生2008年 但是我們的釋迦牟尼佛 涅槃到現在 已經是二千五百多年了 所以這麼好的佛理 這麼好的義理 能夠流傳的這麼久 一定有他的真正的道理在裡面 所以只要不排斥 只要不要就是說 以識智辯聰的方式 來了解佛理的話 一定對於世間的真相 或者對於這個做人的態度 我們的品性修養部份 一定會有某一方面的影響力 一定是越來越好 也一定是越來越殊勝的 那我們現在看課文的第一面 這個是自序 也就是楊白衣楊教授 他自己寫的序文 序文最主要的就是在說明 為什麼要寫這一本書 的一個原因 還有這一本書的 主要的宗旨 主要的內容 他就用幾句話把它給帶出來 讓我們了解 這一本書它到底是要介紹 哪一方面的內容 所以我們只要拿到一本書 看到一本新的書 這個序文一定要看 序文有的像我們楊教授 他是自己寫的序文 還有一個 我們佛教的一個泰斗 就是印順導師 他的都是自己寫的序文 因為他自己寫的書 他自己的內容 他自己有辦法去掌握 所以自己寫序文 能夠更貼切的來了解 我的內容是在講什麼 但是大部份的書 都會請我們的師長 或者請我們的指邊教授 或者是請我們的學界裡邊 教界裡邊 對於這一方面 有特殊研究的 接受他的指導 由他來寫序文 由他來推薦 這個也是有 既然是他人所寫的序文 代表著他的程度 一定是比寫的人要高一層 或者比較有專業的精神 當然所寫出來的 序文的內容 也是能夠掌握住他的中心主題 所以這個序文一定要看 每一本書一拿過來的時候 一拿上手就一定要先看序文 這個是我的想法 我的看法 現在這個序文 我們也給它看一遍 他的中心論題在講什麼 大凡佛教對於 宇宙萬有的來龍去脈 有兩種解釋法 一是空間的 二是時間的 好了 只要講到佛教(“好了”消音,請刪除) 佛教一定是講 宇宙人生的道理 宇宙就是世界的外在的 國土的 山河大地的 這個叫做宇宙 那麼人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 我們一個生命體 跟我們這個生命體有關的 人事來往等等 就是人情的問題 所以說整一個佛教 不出於這兩方面 所以我們佛教 對於這個宇宙萬有的來龍去脈 世界怎麼來的 人怎麼出生的 這個就是它的來龍去脈了 現在楊教授他就說 是有兩種解釋的方法 一個就是空間的 一個就是時間的 怎麼說的呢 空間的 是哲學的 橫的 時間的 是科學的 豎的 一講到哲學的部份 就是橫的 橫的 就是以現在 我們看得到的世界來做研究 以現在看得到的世界來做研究 我們可以從中國 從國外 慢慢的來延續 像這一個 就是我們的哲學道理的 這種的研究方向 時間呢 就是科學的 是豎的 從過去到現在 甚至於可以預測到未來 所以我們的歷史很重要 能夠保有過去的歷史 從歷史的演變過程當中 我們知道 我們的思想 我們的身材 我們的智慧 那你就可以預測到未來 會演變到什麼 所以這種叫做科學的研究 可以說是非常的普遍 也非常的實用 所以對於這個人口問題 對於我們這個智商問題 現在的科學家 可以說研究的非常的廣泛這樣(“這樣”請刪除) 這種資訊資料 可以說是非常的豐富 更多的 當然就是宇宙方面的 也就是說天文的 這是科學科技 那也是研究得非常的豐富 那麼這個說起來 一個是哲學義理方面的研究 一個是從時間的延續上 從過去而推測到未來的 這個就是豎的研究 對於前者探討的是 宇宙萬有的性質是如何 我們宇宙萬有的分類 是怎麼分的 還有我們這個宇宙萬有 它是怎麼關連的 這些問題 這個就是屬於哲學的 後者就是科學的 它即是探究成立順序為何 我們由過去怎麼演變怎麼演化 這樣子的一直下來 它的順序 甚至於到未來會變成怎麼樣 還有它是怎麼開展的 甚至於宇宙怎麼生的 人怎麼生的 像這個生起的情形為何 等等的問題 對此二系的解釋 學者把前者叫做實相論 將後者就叫做緣起論 講哲學的 因為是講宇宙萬有的性質 講它的體相用的本體的問題 本體 所以這個本體 就是我們所謂的實相 這個是哲學的一種名詞 了解事件的本身本體 它的體性是怎麼樣子 那後者就叫做緣起論 我們佛學是著重緣起的 在科學的立場裡邊 是叫做演化論 演化的叫做演進的 像這樣子的說法 當然是不同 佛學的緣起論 二千多年來就是屹立不動 誰都推翻不了的 真正的世間法就是緣起法 這二系的學說 從表面上看起來 似乎有不相容的成份 其實不然 不是這樣子的 相反的是相依相連的 哲學與科學 它是相輔相成的 不是完全絕對的兩個科系 它是有它的 一個是它的體性 一個是它的現象 所以這兩個是相互關連 因為欲究萬有為何 就必先知其生起的情形為何 反之 欲知萬有的生起情形為何 就必需要先知道 它是什麼東西 為何物 所以 萬有乃是憑自己的力量開展的 絕不是任何的力量所能影響的 這句話 是我們佛教非常重要的一個宗 主要的觀念一個宗旨 佛教是講一切都是靠自己 來引生的 也就是說由自己造業 由自己成就果法 一句簡單的話叫做自作自受 以這樣子的觀念裡邊 就是一切萬法 都是憑著自己的力量來開展 不是有外面一個人在給你控制 不是有外面一個人 在跟你就是控制住了 讓你沒有辦法去伸展 不是的 所以這句話就談到緣起法 主因在哪裡 主因就是我們自己 所以緣起的開展 必視其實相的作用而變 有實相才會引生它的作用 那麼反過來說 實相要如何的顯現 也是要靠這個緣起的作用而定 所以一個是體性的 一個是表相的 裡表 兩個是相輔相成 所以這個是不變的鐵則 所以也是莫可奈何的(“所以”消音,請刪除) 相互之間的關係 是固定是如此 因而一顯實相 就必需依緣起而彰 那麼想要 要彰顯這個緣起法的道理 也必需要耐這個實相而論 而顯現 這個是不待言的 不必再怎麼解說的 好了 回到我們的法相宗(“好了”消音,請刪除) 就是唯識宗 唯識宗也叫做法相宗 從世間一切的萬法的 這些法相當中 就是一切萬法的 每一個法每一個法來做解說的 所以法相宗處處在在 無不談人法二空 三性三無性也是這個道理 講人空人空就是我空 就是法空 再來就是講三性 三性就是 遍計所執性 依他起性 圓成實性 還有就是三無性 就是所談到的 就是相無性 生無性 還有勝義無性 都是在談 這些緣起的道理 待此為了實相論也 筆者曾經這麼說 就是說 有 是法的分析 空 是法的統一 有跟空是相對的 但是相對裡邊都是對法的分析 跟統一來講的 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在師友之中 筆者是被視為研究空宗的 就是楊教授他自己講說 很多人都認為我是學性空學的 但是我所發表的文章 偏偏都是這個有系方面的 有 當然就是唯識宗了 就是法相宗 屬於有宗 三論宗呢 就稱之為空宗 結果都想一切法皆空 體性皆空 那大家認為說楊教授 你是學性空學的 但是他說 我所寫出來的文章 差不多都是偏向於有宗的 譬如什麼 俱舍要義 當然 就是我們研究 唯識方面的小乘的教典之一 俱舍宗史觀 俱舍宗它的歷史演變 還有大乘起信論的淺釋 等等都是 大乘起信論也是講心識的問題 學校畢業後不久 一直就從事佛教教育-和文化工作 他不止是說在佛學院裡面教書 他也曾經編過覺生月刊 有十年之久 蠻長的 然而總苦於 無適合而有系統的教科書參考 所以年前就於開元天龍-二佛學院 來傳授空有二系的學科 因為要找到一本 比較適合於佛學院的學生 要讀的這種課本不容易找到 尤其當時又在開元佛學院 又在天龍佛學院教書 所用的教科書 無不是千以年前的一個古籍 都是早期的祖師們 所留下來的一些論典 祖師們的這些心血結晶 都是千多年前的 當然 以目前學生的國文基礎 或者以現在的學生 才剛剛入佛學院的 這種思考模式來說的話 當然究竟是難理解的 因此每為任重道遠 難以傳授而嘆息不已 沒有(消音,請刪除) 不曉得要怎麼教 祖師們的都是文言文 而且都是早期的 這些文章文詞 真的要去了解都很不容易的 當時曾受佛學院的 這種當局的委囑 那就編撰適用於高年級的 或者是大專院校的學生們 他們所需要的各科教科書 因為大專院校剛才有講過了 國文系 歷史系 哲學系的 都會牽涉到我們的佛學 難免都有大專學佛營 大專夏令營 要讓他們能夠來 以這個大專學生 或者研究所的學生 來了解佛學的話 當然還是要有適用的 適合他們的這種佛學教科書 所以以此來利益教學之用 本書就是其中之一 就思惟唯識教育 古來就有十師的意義 十師 我們在後面正文的第二頁 就會談到了 設若要決擇其正意 實在是不容易 十師的思想要去了解 不簡單的 例如有四分說有三類境 有三時說有種子論等等 這個我們後面的課文都會提到 這個因本書非供專門研究之書 僅為一種啟蒙之用 所以只是簡單的帶過 沒有詳細的解說 這個是大家如果能夠 好好來研究這一本書的話 有所領會 當然也是楊教授感到一種榮譽 書成之後就承蒙我們這個高雄 宏法寺的開證法師 開證長老的 跟他幫忙出版 所以很感恩你們 開證長老 這一本書可以說是 民國五十四年的時候寫成的 離我們現在多久了 三十多年前寫的 希望大家好好的來用功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