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天台禪法的特質 32 上法下藏法師 主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天台禪法的特質〉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現在翻開講義第二十八頁-這個表格 我們這個表格-其實已經講了兩節課了 那現在呢 我們再看一遍呢 是要讓它對它印象深刻一點 對於整部懺法的整體-具象的結構能更清楚一點 我們上一堂課重新再講到說-這是有相中之有相 其實是事中帶理的這個修法 這總共有四大項 就是修前方便、供養禮敬等 然後一直到修行五悔 那麼這運逆順十心呢 上一堂課也跟大家提到了-逆順十心是什麼樣內容 這是修懺的最核心的 在《摩訶止觀》裡頭提到了 他說你如果修懺法-沒有運這個逆順十心 一切懺法虛設 名為懺悔中重罪 懺悔中還有罪 你根本沒懺悔唄-是不是啊? 你想呴!你如果教小孩 現在山上有兩、三個小沙彌-才知道攜家帶眷是很累 這些小孩子啊 當然也是有一點調皮啦 好!那調皮你跟他講 欸!有沒有過失啊?-你犯錯了沒有? 他要是顧左右言他啊-這樣子 那你就覺得 你會覺得更加的什麼樣? 更加的難堪 更加的難過 你有錯、你有過失-就已經是過失了 結果你對這個過失 我問你說你有沒有過失?-你竟然還敷衍我 哇!那這是過上加過 對不對啊? 是不是嘛? 你們這個做父母的教兒女-不也如是嗎? 還是你根本就沒有這樣教 你從來沒有問過他-你知不知道錯了?錯在哪裡? 欸!你們有沒有這樣教過啊? 以前我的父母我母親教我 她打完了之後-她一定要先說那我不理你了 媽咪啊!妳要原諒我 原諒你!你知道你過失-在哪裡嗎? 你要講到她覺得很對 講不對她還是不理你 你必須講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然後她說好!她原諒你了 那小孩子必須跟他講理的啊 講道理的 講道理那麼我們依著道理來做 我還沒上小學我母親教我 我的養母她教我 她每一次出門的時候 當時住在那個南京公寓 現在好像沒有了 好像拆掉了 我回去找找不到 就南京東路上面 南京東路三段那個棒球場-再前面一點 再往松山那個方向進去一點 有個南京公寓在左手邊 那麼那裡呢 當時是屬於比較有錢的人住的 那時候我父親在 我養父是在那個石油公司 美國德士古石油公司做事 算是待遇不錯 所以呢 那個一走出來的小孩-人家都知道這個是有錢人小孩 因此多買一點玩具嘛 那我就會聽我母親這樣講 欸!我那個小孩都跟他講好了-你不要影響我的小孩(台語) 我們有我們的教育方法-(台語) 你不要對我的小孩一直叫喚-(台語) 然後他就會說-哎呀!梁太太啊 讓小孩子多買一點東西嘛-才十塊錢而已 以前十塊錢不小啦 我就被拉著走 一直看著那個遊戲-一直玩具一直看…… 然後我母親就說 欸!不是講好了嗎?-走啦 你還想要-不然這樣 每次出來只能一塊 噢!一塊喔 所以你有三種選擇 第一把那一塊存起來-存十次之後你就可以買那個 第二你買別的一塊錢能買的 第三你跟它拼了用抽的 你懂意思嗎? 抽十張 以前不是抽嗎? 對不對啊?有那個抽 蹬!這樣抽 那我呢 我一向是什麼呢 我一向是跟它拼了 是這樣子 然後就說嗯!我要抽 好!抽 剛開始充滿希望你懂嗎? 那個抽的那個都不是一大張-對不對? 一大張然後我就這裡一個 這裡一個 這裡一個 光抽那個都抽五分鐘哦 深思熟慮 我媽都說-哎呀!趕快啦!要趕車子啦 他帶我去舅舅家啦-或看我外公 然後她就這樣 然後抽……抽了 第一個充滿希望 蹬!摃龜(台語)-丟在一邊 第二個仍然充滿希望-又摃龜(台語) 摃到最後一個的時候-開始苦瓜著臉 最後還是沒有 那我媽就說-沒有啦!我們說好的 你自己的選擇你要負責任 那我二話不說-好!走吧 然後他還繼續喊哦 他講欸!沒關係啦(台語) 買一個給他玩算到哪裡去嘛-(台語) 買一個給他玩算到哪裡去嘛 他就在講 我母親就會跟他講 啊!你不要這樣啦-教壞我小孩(台語) 我們講好了(台語) 是這樣子教的 我小時候是這樣被教 所以要很理性 而且要對自己的話負責 我看現在的父母親教兒女-不是這樣教的 起來就用情緒大罵一頓 然後也罵著罵著 連他自己都罵不清楚-在罵些什麼東東 是這樣 因為剛剛才跟老公吵架 現在不過是發了個窩囊氣 然後剛好這個小寶或者小強-很倒楣 是不是這樣? 然後囉……罵一頓那樣 然後那小孩子糊里糊塗 所以他不能產生逆順十心-你懂意思嗎? 他不能覺得我錯了我應該改-他不能這樣 他不能這樣子 所以逆順十心要是你不起的話-是比你原來犯過失罪上加罪 我不是在講故事啊-我在讓你體會一個道理啊 所以他說是懺悔中重罪 那懺悔中重罪 那你就在拜假的嘛(台語) 是這樣子嘛 這樣懂嗎? 所以這是一個核心 為什麼我們特別要稍微提它 逆順十心要起 在這裡才能起一切懺悔 然後往下的說-我們看四十九頁 你看看那個往下 不是四十九頁-更下面的 這個懺悔眼根-這個五十一頁你看 至心懺悔比丘或者是弟子眾等 與一切法界眾生從無量劫來 眼根因緣貪著諸色等等 這些文就是依著你這個-逆順十心起來之後 你念那個文才會有感覺的 懂嗎?是不是這樣? 就好像你正式的在跟媽媽說-媽媽我哪裡錯了…… 欸!你哪裡錯了-你要有先說啊 你這個娘、你這個爹你才覺得-嗯!他真的講說他錯了 是不是啊? 他……就跟你這樣唸那個-書歌一樣這樣子(台語) 啊!我知道錯了 你知道錯?-我知道 對啊!沒有錯啊-這樣一應一答就沒事了 沒有用 對不對? 你會覺得這個小孩子-根本沒有慚愧心 是不是這樣子? 所以你正在發露-是下面這個發露的這個文 五十二頁這個發露 開始進行五悔的-第一悔的文的時候 你要依著這個逆順十心咩 不然你念了你憑什麼念? 你根本沒感覺你念這個-你算什麼? 讀書歌嘛(台語) 所以懺悔中重罪 不過話又說回來 萬一你還真不能 你傻呼呼的 或者今天呢心神恍忽 我問你你要不要念?-要不要拜? 要不要啊? 要啊 怎麼講? 汝愛餼羊吾愛其禮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 我還是得做 不過你要知道這樣不好、不夠 但絕對比沒拜還要好-你懂嗎? 不要欸!那這樣懺悔中重罪-那我看算了我就不要拜 那你就偷懶-不對 這樣知道吧? 拜一次也不過就是一個小時-而已 那麼呢應該要好好的拜 七十分鐘啦 再加上誦經的話大概九十分鐘 誦那個〈安樂行品〉 這樣才完成事懺的部分 大概九十分鐘-不要太快啊 不要太快這樣子 那麼這樣子就是什麼? 就是運逆順十心懺 否則是懺悔中重罪 這樣諸位體會了嗎? 那麼好!接下來就是 這個就是修行五悔的部分 是前七節 第四章的前七節那部分 接下來呢 這個前七節通通是事相修 這有相中的有相 就是做那個相 稱說、心憶念這樣子-身禮拜 現在行道誦經是有相中的無相 怎麼講? 因為你行道誦經是在誦經啊 你並沒有在發露你的過失啊-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誦經那個相是看得到-是有相 可是你內在裡頭隨經文所轉-那是你看不到 一般看不到的-對不對? 所以有相中的無相-知道了吧? 知不知道啊? 所以正在誦經行道 稱名旋繞、誦法華經、-歸依三寶這三大項 稱名旋繞-我們在上上堂課有提到 這個稱名旋繞 「稱名」表彰顯他的德-你懂嗎? 真的嗎? 當然真的 兩個男女朋友相戀 然後後來分手了 分手之後呢 分手之後呢 然後那個人叫做張阿花-比如說這樣講 然後你的同事-老是在他面前提到張阿花 你就跟他講不要再提她了啦 一個不好的回憶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如果提到了某某這個……-什麼……王小姐 這是你現任女朋友-多提兩下子你會覺得很愉快 為什麼? 名稱讓你產生憶念嘛 所以說念佛號-不是在那個算數目 是在產生憶念的 你對你世俗的朋友、親戚、-好友、男女朋友 你念他的名就憶念他的德行-憶念他的恩、憶念他的好 不是這樣嗎? 不是這樣子的嗎? 憶念你的父母 念父母的名-不就是憶念你父母了嗎? 怎麼獨獨念阿彌陀佛-沒感覺咧? 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們是這樣念-是不是? 我們都太被所謂的一心不亂-把它操作成為一種技巧 其實一心不亂-是要用感情投入的 了解意思嗎? 所以要去憶念的 憶念佛 憶念深入了-那個一心不亂自然能達到 那不只是一種定 那是帶有一種感情-一種憶念的意味在裡頭 OK!好!那麼這樣子-你就了解到說稱名旋繞 那個稱名很重要 這個印光大師說的-至誠竭敬妙妙妙妙 對不對啊? 是不是這樣子啊? 是不是這樣子啊? 就是這個 現在一切的法門就是從那個-這個至誠恭敬當中現前 稱名就是這樣 聲聞人不太懂 聲聞人以為就是要修禪定工夫 不是的!不是這樣 先發起內在的恭敬 稱名旋繞 好!稱名旋繞 那為什麼要旋繞?-請問為什麼旋繞? 代表恭敬的意思 還是代表恭敬 以你為中心-是不是? 以你為中心-我繞在你四周 我常隨你四周 你有召喚我一定來 就是這樣的感覺 所以我繞著佛 繞佛是一種恭敬-不是運動啊 不是運動啊 有時候老人家會說-把拜佛當運動 那是一個方便的說法 就是誘導你們說-不要去那邊打球跳舞哦 要來拜佛 拜佛就是運動哦 他意思是這樣 其實拜佛當然是運動-但是拜佛不為了運動 拜佛是為了什麼? 表達內在的虔誠、恭敬-跟懺悔、憶念的意思 繞佛更是如是 南傳的國家-或者是原始佛教裡頭 他們因為穿的是下裙 沒有我們說的這種褲子 所以他的拜佛不頂容易拜 反倒是他們以繞佛為主修法門-取代我們的拜佛 這樣聽得懂嗎? 所以在南傳國家以經行、繞佛-為重要…… 好!所以說稱名旋繞 這種旋繞就帶有當時-西域傳過來的行法的義涵 一切的經上面都提到了-稱名旋繞 稱名旋繞是大乘經-乃至聲聞經裡頭 就是《阿含經》裡頭 藏教的經典裡頭 很常常提到 尤其是旋繞 那為什麼我要多講? 因為我們中國的修行法門-旋繞繞佛的法門比較少用 就在什麼?-打佛七的時候繞佛 可是打佛七繞佛常常就在那兒-繞得有一搭、沒一搭 因為都精疲力盡了 有時候繞一繞-人家都已經轉彎他還往前走 都沒有感覺到轉彎 可見他那繞佛都已經疲疲累累-的這樣沒有作意了 沒有作意 這樣繞佛的效果、功能很低-這第一種 第二種我們因為礙於人多 常常繞得是繞在拜墊裡頭-有沒有? 跩過來又跩過去 又跩過來又跩過去 搞了半天也沒在繞佛 是在繞什麼?-繞拜墊 你有沒有注意到是這樣 所以那個感覺-繞佛的那種莊重感生不起來 那一次太多人了-場地不夠大 是這樣 真的要大繞佛-就是一群人排成一個圓圈兒 中間就是佛 這樣繞佛是最標準的做法 這舉凡什麼雙龍取珠啦-左右互繞啦 這些什麼樣這樣那樣的-都是什麼呢 都是一個補助的-這個……修正的這做法 這樣知道嗎? 所以你們繞佛 如果參加那個〈法華三昧懺〉-的話 你們也是會繞到所謂 我們會做成怎麼樣? 我們做成跟老人家一樣的做法 好歹嘛是旋繞那個桌子-繞著那個經本 沒辦法全繞那個佛嘛-好歹也是在那兒繞 有的就這樣走左S型-走過來又走過去 走……走到尾端-噹!已經到了 那又走回來-根本一圈兒也沒繞完 那就不名為繞佛嘛-懂意思嗎? 你看那個鐘有走一半的嗎? 除了現在最新設計以外 有那鐘是走一半的嗎? 沒有嘛 你繞一圈嘛 繞一圈為正 而且要記得數目-記得繞了第幾圈 你這樣心不散亂的意思 這樣了解嗎? 是這樣 到現在我們還有人 有大乘的法師在菩提迦耶-修行繞佛法門 他就這樣 我們去的時候也看到他在那兒-南無阿彌陀佛……就這樣繞…… 繞那個塔-正覺大塔這樣繞 你可不是輕視哦 那就是修行法門 最有名的就是誰? 我上上堂課講的 誰最喜歡修這個法門? 金山活佛 他就修這個法門 他特別修這個法門 好!這樣了解了 好!那麼稱名旋繞-可不是簡單的 它是一個基於最原始的-恭敬法門當中的一種行儀 這樣懂了嗎? 所以我這樣講起來你就知道 整個〈法華三昧懺〉所做的-若行、若住、若拜 若誦、若念怎麼樣子的那行儀-通通有本、有它的根本的 好!那麼再來誦《法華經》 那就沒話講了 誦《法華經》怎麼誦? 有人在網路上問說-讀跟誦有什麼不一樣? 讀就是對文直讀 觀自在菩薩-然後什麼菩薩怎麼樣 好!那念 如是我聞什麼……就念-對著文 誦就是記誦 用背的唸出來 唸出來是這樣子 好歹我們要背〈安樂行品〉嘛-把它背起來 人家已經有師父把《法華經》-背起來了 把〈法華懺〉也背起來了 是有人家能這樣子的啊-不是沒有 末法一樣有這種人 所以說看你願不願意-是不是? 好!那麼誦《法華經》 那誦的時候到底什麼動作呢? 可以跪、可以坐、可以繞-繼續繞著誦 為什麼? 因為照說你已經不拿課本了嘛 是不是?你就這樣背著嘛 那就繞著那個佛這樣背-背那個經文 還不行怎麼辦?-拿著嘛 拿著繞-邊繞也可以 或站立、或跪、或坐都可以 那你要合掌、放掌也都可以 當然你從頭到尾合掌最好 可是有點累你就可以放掌 這樣知道嗎? 這樣知不知道? 好!這就是誦《法華經》 那麼誦《法華經》 欸!誦經要怎麼修啊? 我們《集註》後面有 智者大師親自教我們的-誦經方法 觀心誦經方法 有沒有?第一百一十五頁 觀心誦經方法 夫欲誦經滅罪第一先須什麼-盥漱、整肅威儀、別座 然後呢跏趺而坐 那麼呢第二入觀 觀所坐之座高廣嚴好 次觀座下皆有天龍八部、四眾-圍遶聽法 這裡智者大師啊-這修行法門 他自己老人家的修行法門-很有那密宗的味道 他都先觀周遭的種種境界 接著次須運心作觀 觀我能為法師-傳佛正教 為四眾說想所出聲 非但此一席眾 乃至十方皆得聽受-名為假觀 以下很有意思哦 假、空、中都有-看到沒有? 所以你說耽心三觀不能修 哪有三觀不能修? 你這樣看這文字有多深? 不深嘛 是不是? 我們有時間我們再教教各位 講到哪裡?-誦經 所以誦經是這麼樣子起三觀 這是最標準天台的修法 那麼現在我要再教各位 書放著別看了 現在呢 要告訴各位就是說 那還不能起三觀 還不是、還不到起這些觀之前 你當然要這樣起觀 那本身正在隨那個文的時候-要怎麼樣觀呢? 要隨文入觀 也就是說 文字所代表的一般性的意思呢-你把它理解一下 比如說〈安樂行品〉裡頭有-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 那什麼意思啊? 你不能老念這個那個 這樣不知道-知道的人還不多 順世外道跟逆順世外道 什麼叫順世外道啊? 什麼張老師啦、奧修啦這些的 講也講成自成一套-你懂嗎? 是不是啊? 很好喔!很棒耶 還有呢 什麼心靈治療啦-氣功加持啦 真的有好處耶 一切眾生都怎麼樣?起歡喜-好像有效果 有沒有? 這一類的都嘛是心外求法-是順世的外道 順世間的價值跟道德-外道 儒家也是順世外道 你怎麼可以講儒家是外道? 是的!心外求法通名為外道 我們沒有貶抑的意思哦 佛法以外通名外道 那你說不 那個《觀普賢行法經》裡頭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對不起!那又講入到-法門裡頭來 那是你已經見實相-那當然一切法皆是佛法 我們當如幻的分別的時候呢 那對不起!那就是外道 那順世啊 講倫理道德順不順世?-是不是? 講內在修養是不是?-順世外道 所以現在人很多喔-看那個什麼環保書籍哦 看什麼宗教倫理囉 那他也拿那個他自以為是-的方式 在佛門裡頭講他的宗教倫理-講他的戒律觀念 那通通拿的是順世外道的思想-在講話 所以他不能夠分辨佛法的超越-跟世俗的什麼呢? 世俗的價值 有本質上的差異的 世俗的價值啊 講什麼醫療啦、心靈增上啦-心靈雞湯啦有沒有? 現在很多書叫心靈雞湯-這東東的、這個東西 怎麼樣振奮人心哪 沒有錯!是世間人所需要的 可是怎麼可以你一個出家人-你一個修道人 你拿那個來做為你修道的-價值跟標準呢? 那裡頭沒有解脫 只有依於你的我執給予解決-你現前短暫的問題而已啊 懂意思嗎? 很多人還喜歡看那個-某某作家所寫的佛教小散文 還放在跟他的經典一起擺 我說你這褻瀆佛經耶 那是世俗人寫的這些東東-只是欺騙人而已 我要有時間寫-我可以寫超過他一倍 那全是唬人的 說在空中、行在有中-都是這一類的 你怎麼會拿那個東西-跟佛經擺在一起呢? 你趕快給我拿下來 我把他唸一頓 那悻悻然收起來 你看出家人自己也不清楚 那在家人更是顛倒 嗯?是不是這樣子啊? 這就是順世外道 好!所以這種觀念要了解-就是 那逆順世外道呢? 那就是要反它 懂意思嗎? 逆它 逆它就是我要跟它對論 你要跟它對論 你也要拿它的邏輯來講話的 懂意思嗎? 這個也不對 通通在講的是外道法 外道法 所以這個是很不可的-這今天特別會提到 那所以說誦經的時候-要怎麼誦? 就是標準的那些名詞解釋-你要把它先弄清楚 還有前後一貫的那些一般性的-字面上的消文的道理呢 你基本有一個什麼? 有一個輪廓基礎 這樣可以了 這樣就夠了 懂嗎? 專有名詞查一查-體會體會、了解了解 然後呢 文 前文後義的這樣大體的意思呢 你這樣讀過原則上知道-這樣就好了就擺著了 開始就誦專心一意的誦 就在觀想我在代佛宣化-一切眾生在聽經 所以有人又問 那這樣子誦經的話-出聲好咧?默念好? 哪一種好? 你覺得哪一種好? 當然是出聲好啊 哪一個功德大? 我就不講功德啦 萬一你出聲又唸到什麼?-上氣不接下氣 乃至於唸到起煩惱 那你又跟我說-欸!出聲沒功德 所以我不講功德-我講效果大 聽得懂嗎? 效果大何以故? 你出聲音-聲音攝耳根 耳根入意根 是不是這樣子啊? 多一根來做-而且舌根出現 你默念噠…… 這樣沒有錯啦-也是很好 鬼神讀得懂你的心念 可是凡夫眾生、豬狗貓羊-用耳朵來聽的 不是用心來聽的 他可聽不到啊-是不是? 所以利益眾生甚寡 這樣知道意思嗎? 所以還是要出聲音 字正腔圓、不疾不徐 不疾不徐 是這樣 這叫做念經 你可以自己一個人念 讀經這叫讀經 讀誦、讀誦 或者背誦-或者朗誦都可以 記誦 這樣就叫誦經 那麼一群人在那兒誦經-那就不一樣囉 那就要看情況 那就要看情況 那就聲音大家要和諧 有時候音高、音低相互搭配 這是在法會儀式當中-要攝更多的眾 平常內部修的時候-是一個音就可以 多高你就跟著多高 也不要帶花-也不要變化 那這就是內部修是這樣 但是有時候在外面-我們會改變一下這唱誦的方式 那是為了要攝眾 讓那聲音顯得不是那麼單調 然後讓他覺得-欸!好聽哦 那他就聽進去了 那是為了利生的效果 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但是要這樣做-你音感要好啊 不然你插一個半音在那裡啊-你會聽得很噪耳、很聒噪這樣 人家聽了很煩反而不想聽-也不行 所以誦經是這樣 所以自己誦跟大眾共誦-基本上都要出聲音 那麼大眾共誦在共修的情況-聲音要一致、一樣高 那個key要一樣-調性要一樣 你不然你那個低 你低還好 你高個八度那人家很刺耳 是不是啊?-那不行 要一樣的聲音 就是所有聲音為一聲 我唸聲音-別人的聲音入我的耳根 揉上我自己的聲音-一起入我的耳根 聽起來只有一個音-沒有第二音 這最棒的共修 懂嗎?是這樣子 沒高、沒低 沒強、沒弱 沒快、沒慢 一個音 所以我的聲音-也融入大眾的聲音 也沒有直接聽到我的聲音 是這樣子這是共修的最好方式 這樣誦經 然後就直誦 然後心裡頭明白清楚每一句、-每一字的感覺跟它的意思 然後知道就過去、知道就過去 不要停在前面 也不要緣想後面 就誦過就知道-誦過就知道 知道就過去-過去就過去 然後一路這樣過去 然後不起第二念 也不要感覺我知道了-只是唸知 唸過去 因為你總是知道 所以你不要多一個感覺說-我知道了 這樣唸 但是不能唸快了 你說我很熟了我唸快 唸快在趕 不可以 不要過快 稍快一點專心 再過快熟溜就不行了 這誦經的方法是要這樣 這智者大師沒說 因為這個是在那時代的人-根本不需要講這個這些 這要講的是他老人家說的那樣-很棒 那麼但是呢-我們先補充這個部分 這樣知道吧? 這樣了解嗎? 好!那麼這就誦《法華經》 最後要回歸三歸依 三歸依完 前幾堂課都講過了對不對? 三歸依的意思 好!我們現在講三歸依的-重要性 我記得我好像也在這裡說過-還是哪裡? 我說我讀成大的時候-參加那個東哲社 然後每次有那居士、同學啊-請我講講佛法 我看一看又是新人 又是對新人-我都先講三歸依 後來竟然有那個舊同學跑去-跟我們以前已經畢業的學長講 說某某人每次佛學研討-都在講三歸依 那有一次不知道什麼因緣-好像是在莫老居士家裡 莫正熹老居士的家裡的樣子 那時候他還沒往生 那在家裡的時候 那個學長也來了 他竟然就好言勸我說 你不要每次呢-跟人家佛學討論就講三歸依 我就跟他講-我說三歸依可不容易啊 學佛一切以三歸依為本 後來我才知道南傳國家-有這麼一位大德 已經往生了 大德一生只講三歸依 哎!無巧不成書-那西藏也有位大祖師 不知道在清朝時代-還是明朝時代 一生也是只講三歸依 欸!果不其然 三歸依可是深奧得不得了啊 深奧得不得了啊 一切修行通通要三歸依 你要不三歸依-一切修行沒有個起點 那我做了 我已經三歸依了 我的法號某某 不是那個-做那個儀代的三歸依而已 是你每一天都要隨時隨地-三歸依 歸依就是「歸」返回、投歸-「依」依循、依靠 你隨時都返回投歸-依循依靠三寶 那你隨時不離什麼? 不離你的身分-不離你的修行 你就不會讓「我」做主 不會讓貪愛做主 不會讓我執做主 所以三歸依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核心 是天天要修的 是天天要修的 那麼呢這就是歸依三寶 這樣才把一個什麼 一個行法呢 有相行的那部分做一個結束-懂嗎? 所以我一切修行最後會歸在-歸依三寶這件事情上 讓我的心隨順、等流-在歸依三寶這件事情上 「等流」懂嗎?-繼續 「等」 相等的流著這樣子的感覺-一直到我下一次修行 下一次登座 下一次拜懺之前 或下一次誦經 或者下一次我再來修行之間 我都要等流著這個三歸依-的感覺跟憶念 所以最後 佛事做完的最後都要三歸依-原因也在這裡 也都是從這個天台的什麼?-懺法當中發展出來的 最後會三歸依 連這三歸依的文都是智者大師-從《華嚴經》中捻出的 中國的三歸依文-才從今而後統一是這樣唸的 唸那三自歸文是這樣唸的 這從《華嚴經》出-他稍微修改一下 這也是智者大師 所以我跟你講 智者大師影響中國佛教-是處處可見 你已經都到熟悉到都忘了-這是誰把它變成這樣的 這樣懂嗎? 所以中國佛教要是失去了-智者大師 我們會很貧乏的 那好!那麼呢歸依三寶 好!那麼這個部分呢-是有相中之無相 那麼接下來跳到這第二大段-屬於正行 正修懺儀的第二大段是-事懺完了有個理懺 理懺是什麼意思?-就是無相修 這無相修誰說的呢? 智者大師的師父 智者大師的師父 誰啊? 慧思大師 在《安樂行品義》當中提到了-這個無相修、有相修 這裡提的就是無相修 怎麼講呢? 分兩大類 一類正觀一實相境 第二類歷境一心正念 一個就是正觀一實相境-就是第十節正修三昧 就靜坐在那裡觀什麼呢?-觀一實相境 身體、心 身心 身口意三者是怎麼樣? 是安止不動在定中 所以有那個相讓你看-所以有相 無相中的有相 為什麼是無相?-因為他內在裡頭起觀嘛 是不是這樣子啊? 他都已經不隨任何文字了 在內心中起觀嘛 他可能參禪喔 捨掉文字參也可以喔 也可以藉由文字來參-也可以 但是這是無相的 你表面看不出來他在做什麼 可是他仍然是有相-無相中的有相 為什麼有相? 他終究有個行動坐在那裡嘛-對不對? 他就坐在那裡 他坐在那裡 所以是無相中的有相-有相修 這是第三大部分 所謂理懺裡頭的什麼?-正觀實相 這裡我還沒解釋到事懺跟理懺 什麼叫事懺?什麼是理懺? 這裡好像是在這個-也是在四十幾頁 就作法懺、取相懺跟什麼呢? 跟無生的什麼呢?無生懺 三種懺法 一是作法懺 二是取相懺 三是這個什麼?無生懺 來!我們看五十四頁 這裡先跟大家講一下-因為以後不一定會說到那裡 我說的《輔行集註》五十四頁 這五十四頁中間有個要旨-有沒有看到? 懺悔之法乃有三種看到沒有?-那裡 一者作法懺 謂身口所作-一依法度 二取相懺 謂定心運想-相起為期 三無生懺謂什麼呢? 了我心自空-這個罪福無主 那麼觀業實相-見罪本源 法界圓融-真如清淨 法雖三種-行在一時 寧可闕於前前-不得虧於後後 無生最要-取像尚寬 蓋妙觀之宗是大乘之主 滅罪如翻大地-草木皆枯 顯德如照澄江-森羅盡現 以此理觀導於事儀 則一禮一旋-罪消塵劫 一燈一水-福等虛空 故口說六根懺時-心存三種懺法 如是標心方堪進行 唸了半天懂不懂啊? 我好像有做一個小小的表-不知道做在哪裡? 你會更容易看得懂 簡單講啊 懺有事懺跟理懺 事懺有兩類 兩類是事懺 那麼呢理懺是一類-是理懺 那麼什麼是事懺咧? 事懺分兩種 一種就作法懺 一種是什麼?取相懺 那麼作法懺又分大乘跟小乘 小乘的作法就作法懺是什麼? 就是我犯錯了 我犯了一個罪了 我找一個比丘 那個比丘沒有犯我這條罪 那我就跟他講我犯了什麼罪 那麼呢 我今天在大德面前發露-我犯了什麼罪 那麼從今而後呢-這個我要我把我犯的 還有覆藏的 輾轉覆藏等等這些罪-還有罪心 罪的心、罪的根等等呢-通通懺悔 在你面前請你幫我作證 然後對方就說很好-從今以後你要小心謹慎哦 你不要放逸哦 你要憶念你的過失哦 好!那他就說-我是的!我會小心謹慎 那麼呢 我不會再犯這種身罪、-這種口罪、這種意罪 聽懂意思嗎? 這樣對一個人來說 這是小乘人依著戒律的-所謂作法懺 那麼大乘人也有作法懺-是什麼呢? 就是這個 〈法華三昧懺〉就是作法懺 懂意思嗎? 作那個法、行那個法儀-來口宣懺儀、稱念聖號 身體禮拜、心中憶念懺悔之事 這樣子就是作法懺 大乘的作法懺就是這個 這樣懂嗎? 這第一種作法懺 這大乘 所以作法懺分大乘、小乘 而作法懺屬於什麼懺?-屬於事懺 聽懂沒有?(台語) 什麼叫事懺? 事相上看得出來的-你在懺悔對吧?(台語) 你也會哭、你也會拜、-你也會宣告 是不是?-事相上看得出來 這樣了解嗎? 這就是事相事懺 但是事實上還有第二種事懺-是什麼呢? 叫做取相懺 其實取相懺跟作法懺-基本很接近 但它特別不同是-它是用誦經的方式表現 它誦經或者誦戒本 或者也可能拜懺 當然也可以 也可以拜懺 但是呢他不以做完為停止 他以得到了某一個相 你比如說拜〈占察懺〉-他一定要三業清淨相現前 你比如說誦-《梵網經菩薩戒本》 要誦到佛來摩頂 或者晚上夢到光、見到花啦-是這樣 這樣聽得懂意思嗎? 噢!這樣子那就取相-見了那個相 是這樣 這大乘是這樣子-叫做取相懺 不過聲聞乘、聲聞法門呢-基本也是跟這個一樣 它也是要取這個相 它也要取這個相 好!那麼這叫取相懺 那我們天台懺法基本呢-本質上是作法懺 可是它意義上也會讓你取相懺 他前面不是講到嗎? 應該在這個……年三長齋月-或者月六齋日的時候入觀 對不對? 然後要恭敬才有所感降-令行者生信心發歡喜 他也是要你要感覺到-有護法龍天、有佛菩薩來摩頂 這部懺法拜到成就的時候-他會怎麼樣? 首先會看到普賢菩薩-以眾生所喜見之身 就是你喜歡看到的樣子、長相 然後或極大部分是坐六牙白象-來出現在你面前 跟你講經說法 還慰喻你-還摩你的頭 聽得懂嗎? 這就是取相懺出現了 得這個大利益 萬一沒有呢 它就是作法懺 懂嗎? 你就這樣唸過 本身這個法作過-你就得懺悔利益 這樣知道吧? 可是如果普賢菩薩出現-天天都出現 那你就知道-那一定不是普賢菩薩 那頂多是小強(蟑螂)-你懂意思嗎? 為什麼呢? 這個在那個什麼?-經傳上面有提到 有一位大德在深山裡修行 後來很歡喜的怎麼樣? 跟他的同參講說 呴!我修法華懺法-誦《法華經》得了利益 他一看這個人不像 眼睛都怪怪的了 那普賢菩薩現身可能-可是只會現一次 一次 這一期的修法-可能只會現一次或兩次 而且一次得利益之後-你整個人的情緒感覺很穩定 對法的認知、信仰非常的深刻 不會像他這樣講話浮浮的 你懂意思嗎? 很歇斯底里 那就絕對不是 那絕對不是 結果他就跟他講說-不是這樣喔 他說不信嗎? 不信!我今天晚上再修給你看 他真的修喔 他就跟獵人要了一把獵槍-你知道嗎? 他那普賢菩薩一來的時候-他說欸!來了 他就拿槍舉向-旁邊那個道友就拿槍舉向他 那個槍可能就是民國吧-還是怎麼樣 不知道為什麼會有槍? 他就舉向他 還是劍 不是!是劍 劍舉向他 結果呢 就看到一隻狐狸跑掉了 原來是狐狸假裝的 那為什麼會這樣? 是因為你正在作法懺的時候 用心想要見佛菩薩-懂嗎? 那你一直用心……-用到很強烈的時候 那些鬼神、精靈古怪-他就會感受到 那你是取相而修、執著而修 那你又跟這個狐狸有緣 牠就要來取功德-討你的恭敬 結果牠就怎麼樣? 現你喜歡看的樣子 好扯!這樣懂嗎? 所以說固然取相懺-是要最後要做到一個程度 你比如說〈方等懺〉 呃!不是!〈金光明懺〉 〈金光明懺〉要修這部懺法 它也基本跟這個法華懺一樣-也是天台的懺法 可是它要求你要先求夢王-你才能拜這部懺有功德 所以我要拜這部懺-來懺悔我的罪 可是我到底有沒有資格-拜這部懺 我得要先求什麼呢? 十二夢王的出現 就十二類的夢中之……護法-或者菩薩現前 來跟你證明你能夠修這部懺法 像這個也是取相懺的一種觀念-懂嗎? 有那個相-你才能夠做這個懺法 做這個懺法 取相懺 就是這樣 好不好? 了解嗎? 所以這個呢就是取相懺 這兩種懺通通名為 作法懺也好-取相懺也好 通通名為事懺 事相上顯現出來的懺叫事懺 那麼接下來理懺是什麼呢?-理懺就是無生懺 就觀罪無生 觀罪無生 就是那個《普賢行法經》-當中的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 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是這樣子的 觀罪性空 剛剛不是唸了這文嗎? 是不是這樣子啊? 這就是無生懺 罪是性空-所以它性空而無生 從這個角度說的 所以觀罪性空就是無生懺法 無生懺就是理懺 不過理懺-「理」有很多 聲聞人但觀一切法無我-他就能懺 這叫聲聞的理懺-懂嗎? 聲聞的無生懺 那麼大乘的無生懺是什麼呢? 如翻大地 對不對? 剛剛修懺要旨-四明尊者遵式大師講的 如翻大地-一切草木皆枯 你要懺 通通把你業種子全部翻光光 是這樣 這個懺法最徹底-最直接、最快 是什麼? 觀中道實相 觀中道實相 觀中道實相 那麼這個呢是無生懺 這個無生懺是大乘的無生懺 這樣所以說無生懺-也分成什麼呢? 大乘、小乘 作法懺分大乘、小乘 取相懺也分大乘、小乘 是這樣 好!那麼這樣了解了之後啊 這個理懺的部分呢-我們講了正觀實相 這就是無相中的有相 現在還有個無相中的無相 觀的本身是無相 那麼呢他的外表的行儀-你也看不到他正在修 那就什麼呢 那就無相中的無相-是幹嘛? 歷境一心正念 你看他也會應對喔 搭飛機南北跑喔 出國、回國 做種種的事哦 可是他還在修行 他還在修 他歷種種境一心正念-觀察什麼?實相 所以你看看這樣修可不可能?-可能 到這裡來就不是一般的法門-能夠跟得上、能夠做得來啦 天台很早就講到這個法門 很早就講到這個法門 有些宗派強調修閉關-幾年幾個月幾天啦 要閉什麼關-那個關、這個關啦 這對初修很需要的 可是到了越到後來-這樣的方法越死、越糟糕 你越不能前進 那你再執取它-你會越不能修 你會越取相而修、著相而修 你再怎麼樣-也接觸不到中道實相 所以你看看 很多禪宗的大德、天台的大德 他後來會隨緣放曠、自在灑脫 他敢於這樣 但是你越注重那個-一定規格修法 他就越不能這樣 他執取那個有相的修法 他到這裡來一定是一個-無相的修法 就即事見理 即那個事 就在那個事相上能見那個理 本來在正觀一實境的時候-是捨那個事來觀那個理 來觀察這個理 捨掉一切事相-用那個心來觀這個理 到了歷境一心正念的時候-就在這個事件上面能觀那個理 所以我上次不是跟你講-兩、三堂課前我就講嘛 我說有一次有居士載我 他要轉念佛號-我說不要!聽聽歌吧 聽聽那個……-尤其是那個台語歌 那他欸!師父-你們也可以聽歌嗎? 我說你說是聽歌-我是在聽無常跟苦 你看那台語歌都是很哀怨的 我愛你、你不愛我(台語) 我在台北、你在高雄-這麼遠(台語) 月亮這麼大粒(台語) 你看得到它、我也看得到它-但是我就看不到你(台語) 這麼心酸的一杯酒喝下去-眼淚作酒吞這樣(台語) 都是唱這樣的-有沒有看到? 充滿了那種哀怨之苦-對不對? 那台灣人呢-怎麼樣? 台灣悲情屢聽不爽、聽不厭 這種悲情思惟 其實這個你去了解了你就知道-這個是眾生的相貌 你即事見理的人-他不是在做世間的事 當然不是一般-我們不是說建議你這樣做 我只是說比如說這樣 所以說就知道-那才能叫做一切法皆是佛法 這樣了解嗎?-是這樣 當然我也不是說我這樣做啦 我是說偶爾你要去注意這個事 這樣了解 在一切事件上面 你工作啦、買賣啦-教導兒女啦 看學校老師怎麼教學生啦 你都可以即事見理 看這個世間有多顛倒 是不是這樣? 然後慢慢的你再從顛倒當中-去體諒這個世間的什麼? 不得已 他得這樣 不然他要怎麼樣? 了解嗎?是這樣 所以說我們常常講說-欸!佛教修行人 出家在家都一樣-不要在政黨上選邊 你要看清楚政黨的面目 但看清楚完了 並不是讓你去對立-或者輕視那些政黨 你也要知道換成你站在那裡頭-你搞不好做得比他更爛 就是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 你回過頭來即事見理-還要見山是山 去接受眾生 這個是天台的歷境一心正念-的根本見 他要你歷一切境觀正念 不是觀到後來遠離眾生-遠離這個世間 是了解世間相而不離世間相 雖不離世間相-而不為一切世間相所迷惑 欸!這才稍堪體會那個法味 所以修行在這個時候-是不能裝模作樣的 繼續眼觀鼻、鼻觀心-你反而修不下去 懂得意思嗎? 懂得意思嗎? 懂不懂意思啊? 不太懂 不太懂也得懂 時間已經到了 總而言之這就歷境一心正念 很重要的修行核心在裡頭的 好!我們今天這堂課上到這裡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無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