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天台禪法的特質 25 上法下藏法師 主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天台禪法的特質〉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我們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呢 上到了這講義第二十四頁 那就是說 對於這個〈法華三昧懺〉-修《法華經》 那麼呢 在《安樂行義》-慧思大師就告訴我們 應該一心專念《法華》文字 這就有相行 那麼不顧身命 若行成就 即見普賢金剛色身 那麼呢 是時即得具足一切三世佛法 那麼就提到了 那一次的修行 那一段的精進勇猛就能夠具 即時具得-具足一切三世的佛法 這個時候這不只是當生成就啊 他還能夠當次來成就 那如果慢一點呢 或一生修行得具足 或二生得 極大遲三生得 這就告訴我們呢 他老人家以親證的這個基礎-來告訴我們 修〈法華三昧懺〉-修行的速度收效宏大 我們今天固然可以說-不求法華三昧現證 但是呢 好歹我們可以知道-它既然有這麼大的勢力 那我們咧 拿它做為淨土宗的-修淨土的輔助 可以的 做為我們一生消業障-增長智慧 那麼呢 成就往生的品位-的這樣子一個助行 上一堂課我跟大家講 這是印光大師所說的 念佛是正餐-是米飯 那麼呢 這個拜懺、誦經、持咒等-是配菜 那麼就可以這樣 那我們也是依這樣子的概念 只是說特別的怎麼樣? 多去說明這個拜懺的意義 而不是說讓大家不知道的-情況之下好像只是憑信心 所以要多做說明 那麼再提到說 欸!下一段提到說 這智者大師呢-親筆所造 親筆所造呢 裡頭屬於事懺部分最核心的-就是五悔法門 五悔 這個五悔 五種悔-不是沒有悔 五種悔 五種悔的法門呢 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 這五種悔啊 這個最後到發願這一部分 那麼就是呢 發願往生極樂 所以我們姑且不論大德-智者大師這個他是求生哪裡? 對這種菩薩來講 有人還把他當作是真的是-五品弟子位 那根本對天台宗的人來講 學天台的人來講根本就不重要 因為他示現五品弟子位也好 或者他謙虛自稱也好 這樣子的人大開圓解啊 那麼十方隨他的願而往生-是不再迷了 那麼他所能利益眾生的因緣呢 是隨他自己的過去的願-而去隨緣成就 我們並不能說他 就算他是往生兜率好了 那也不是等於天台宗的人-是修往生兜率的 恰恰好相反的 他親筆所造的這部懺法-是以實踐為主 那麼實踐門當中-告訴你要求生極樂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 自古以來啊 修學天台宗的人-固然有一部分 少部分人求生兜率 但是絕大部分的人-求生極樂世界 當然依著就是-開宗的幾位祖師他所教示的 尤其是智者大師呢 他建立法華三昧的教觀 他直接就告訴我們要往生極樂 那就很明顯的 所以這個呢-應該沒有什麼好疑議 至於說有人想要求生兜率 求生兜率呢在隋唐確實是 南北朝時代確實是很不少-有這個法門 不像現在說求生極樂世界 西方極樂世界的為幾乎是全部 求生兜率的比較少 那麼在那個早期的話-求生兜率相當多 因為那是受到西域佛教-印度的佛教的影響 那麼這個好不好? 好啊!這個也很好 那問題呢就是說 求生極樂世界啊 他所受用是等同諸佛 他等到他迴入娑婆的時候呢 他已經是一個等覺菩薩-至少是證得無生 那麼這個意義上呢-跟受了五戒 受五戒 今天所要守好五戒 其實就世間人來講也並不是說-說能守得好就守得好 那麼在這種情況 當然往生兜率啦 隨著彌勒菩薩降臨人間 五十六億多年之後降臨人間 似乎好像又在人間上修 是你熟悉的 可是你要知道到極樂世界去-你是時時聞佛 那麼呢是聞十方佛-見十方佛、供養十方佛 那你在極樂世界所受用的 那不是天界的因緣 那是一個果地佛的本願-所立的境界 那跟仍然在因地中的菩薩-所建設的什麼呢? 兜率內院 這終究還是差降的 佛法固然可以不用比較 但是有什麼呢? 有緣起性的差別 那麼在極樂世界呢-受佛力的加持啊 那一剎那頃可以於十方世界-供養十方諸佛 那麼回到極樂世界來 有觀音、勢至等菩薩 大菩薩呢為等侶 那麼熏修 像這樣子呢 是後來這個祖師 就西方的殊勝、特勝-十方共讚 這樣的意義呢-來特別強調 再來就往生極樂的容不容易-的問題 那麼往生兜率 這個固然守五戒 人間守五戒做好人就可以呀 可是極樂世界的往生 事實上是信願就可以 你即便是沒有守五戒 臨終的時候呢-你回心轉意 遇善知識的導引 你仍然能夠往生極樂 你受不受五戒啊 守不守好五戒啊 你不可能說想要求生極樂了-你再來犯五戒、惡心 那這樣的話 那是先知有極樂世界-然後後來惡心 那這惡心在後 我說過會障你往生 那是障你往生一切佛土 不要說極樂世界-兜率也一樣 但是如果說你是一生造惡-沒有善因緣人家來跟你講 可是過去還有某一些-大的、好的因緣呢 臨終的時候能夠有人來告訴你 你呢 這個墮落的那種-恐懼之相現前 產生很大的懊悔心 然後剛好善知識來告訴你 你依著你過去久遠劫的善根 還是可能因此聽聞、信受 當下十句佛號就往生 所以要比較說往生極樂世界-容不容易? 那幾乎沒有哪一個佛國-比它還容易 所以從這兩個立場上說 到了唐、中唐之後呢 禪宗興-大興獨盛 那麼那個時候祖師開始找尋 也感受一種輔助的法門 禪宗但接上上機 那非上上機的人也想來參禪 可是可能參不成就-下一輩子呢還可能輪迴 那麼呢祖師要用什麼樣子-的方法 能夠說對於這中下機-也想參禪的人有所輔導 也不讓他今生空過 慢慢地一直到宋朝 所謂的禪 修禪為主 然後呢 修淨土宗為輔 對禪宗人來講-這種思想就漸漸存在 後來幾位大德乾脆就講-禪淨雙修 那麼這個淨-主要是指彌陀佛的淨土 主要是指彌陀佛淨土 那麼這個也就是因為這樣 所以求生彌陀淨土的 你看看從智者大師-是南北朝時代的人 他親筆所造 一直到宋朝以後 開始淨土宗極樂世界-彌陀淨土大興呢 這絕對是有它的因緣的 有它的因緣 有它特別殊勝的地方 當然台灣這幾年來啊 隨著環境、物質 還有研究佛法的一個-某一種程度的復興 我說某一種程度而已 的復興呢 開始也有包括長老在內 勉勵、鼓勵人家求生這個兜率-確實是有的 那我們來看待呢 我覺得我們是要隨喜的 因為各種因緣不同 眾生的因緣不同 這都是佛所立的法門 只是我們仍然知道 我們求生極樂的價值意義-跟特別的地方是在哪裡 那麼這是時代的因緣這樣子 不需要說因為求生淨土的不同-在這裡好像說妄分高下 倒也不必 好!那麼呢 此懺儀的行法內容 我們唸一下 主要依《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略云《普賢觀經》) 及《法華經》〈四安樂行品〉-意為骨幹 再輔以《十住毘婆沙》等-大乘論典的補充而造成 智者大師於本懺-「正修三昧第十」一節中 即補註云 行法相貌 多出《普賢觀經》中 及〈四安樂行〉中 行者若欲精進修三昧 令行無過失 當熟看二處經文 好!那麼這裡呢-用少分的一小段話來說明 那麼智者大師的這個行法內容 主要是依著《普賢觀經》還有-《法華經》〈安樂行品〉意 的意義來為骨幹 那麼再輔以《十住毘婆沙》-等大乘經論的補充而成 比如說在禮敬那個十方佛 那個就是用《毘婆沙論》-裡頭的 《大毘婆沙論》裡頭的-〈易行品〉的佛號 但是就意義上來說呢 《普賢觀經》用得非常多 因為《普賢觀經》是-《法華》的結經 「結」也就是說 對於《法華》修行的理呢-是在它的起經 也就是所謂這個《無量義經》 那麼到《法華》本經來呢 就是正顯這個修觀的目的 是要導引一切眾生往生極樂 不!不是往生極樂 往這個、成就這個中道實相 然後最後導歸極樂的部門 然後到了這個《普賢觀經》-的時候呢 那就對於如何體會-這個《法華經》裡頭所說的 中道實相呢 進行實地的修觀-修學以及觀察、觀想 那麼這個呢 就在《普賢觀經》裡也呼應著 他特別提到了-要修學法華三昧的話呢 應該怎麼樣子的觀 然後他普賢菩薩在這部經裡頭 也宣示顯說他老人家要 如果說有眾生誦《法華經》-不流利、不理解、無法記誦等 那麼他呢 會以眾生所喜見的身來示現-來給予加持 但是呢在這之前-如果萬一還不能、不能 你的業障還重啊 一直散動然後呢-沒有辦法感應菩薩 那麼你還可以以他為懺悔主 以他為懺悔主哦 然後修懺悔的法門 所以這部經在之前就先講了-你可以得什麼樣子的利益 那我會加持你 但是如果你不能得、有障礙 我仍然要讓你得 那麼讓你得法華三昧 但是你得先懺悔業障 那麼他就提到了-怎麼樣懺悔業障、怎麼樣觀想 從事相上的觀-到理上的觀 那麼事相上的觀呢 為了這個你能夠對普賢菩薩-有很清晰的觀想跟憶念 這個憶念本身是很重要的 因為憶念了佛菩薩的形相-還有他的功德 你就會憶念他的功德 那憶念他的功德-你的心就向於他的功德 那你心向於他的功德-當然你的心就緣於他的教法 然後就起隨喜、恭敬、讚歎-請佛住世等 這是普賢的十大願-當中的好幾願 是不是啊? 那麼我們其實你看看啊 很多都是從先透過觀想、緣想 我們才能獲得-才能成就 你信不信啊? 你看你們以前談戀愛的時候-是怎樣觀想? 觀想那女朋友長得怎麼樣? 男朋友長怎麼樣? 他今天跟我出去-對我講什麼話 那代表什麼意思? 字字推敲哦 還哪個小小動作都得推敲 你看你們不就不觀而觀 是不是這樣子啊? 然後觀到後來就怎麼樣? 就決定了 怎麼樣? 啊?決定怎麼樣? 決定此身就把它燃掉了 燃蠟燭燃掉、賣掉 那就成就了嘛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你也是在那裡想 然後想啊!合計、合算哪 這個人可不可以啊 以前那個人可不可以啊 跟我以前交的那個-又如何差別啊 那現在這個又怎麼樣啊 我想要不要啊 那我希望怎麼樣 你看就在那裡對照 其實我們如果想佛菩薩-能夠像想你們以前那種 交友的那種感覺 那你早成就了 那你簡直就念茲在茲 茶不思 茶不飲、飯不思的這樣子-在那兒想 對不對? 然後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 都被你看來是很有特別意義 其實佛菩薩呢-就是這樣子 他是如子憶母、如母憶子 這個憶念並不是-什麼密宗才特有的 本來一切修行就是要憶念 包括《阿含經》裡頭-也提了非常多 它說如果比丘在危險的地方-修行那你會有恐懼感 那你就憶念佛的-莊嚴相、光明相還有功德 你看看這個憶念-也有這樣的力量 所以《觀普賢菩薩經》裡頭-就特別提了這樣子的觀念 那麼我講這件事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正你修-〈法華三昧懺〉的時候呢 也應該要有這樣子的一個觀念-觀想 所以他說行者若欲精進修三昧 令行無過失 當熟看二處經文 所以〈安樂行品〉意本來 〈四安樂行品〉本來就是-應該背的 那不只是熟看 可是背跟熟看又不同 熟看是細細的讀-前後的推敲 背是把文字背下來 基本上你要雙管齊下 一方面背-一方面研讀文字 一方面研讀文字 這樣子才叫 那個熟看的意義才大-這樣 那《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你們也很容易取得到、請得到 那麼大體上是提這個 這裡頭呢《普賢觀經》-它有種種的觀的內容 因為它要你觀普賢菩薩-騎的是六牙白象 那麼六牙白象的那個牙呢-清淨剔透不打緊 這牙上面還出蓮花 這一般你簡直沒看過-雕也雕不上來 我找人畫呢 哎呀!也沒什麼大因緣 那要去畫那工筆畫-他也沒看過 那個有蓮花 那蓮花上有什麼呢?-有化天女 那天女又拿著這個什麼呢? 這個蓮花啦 還有那個種種的法器 那麼這個六牙白象的腳呢-是踩著蓮花 那麼呢蓮花上面有雲 那他在虛空當中 然後還有上面這個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坐在這個象的上方 可是這個象呢不是說這個-我們一般看的那個蓮花 它是那個座 象上面有一個大的座 就像有一點像印度 有點像泰國那個……國王啊-那個座坐在上面 它架著一個座 左右兩邊各四個腳 這樣總合起來四個腳 那綁起來綁在象背上 上面也有寶蓋啦-寶蓋很大 然後呢普賢菩薩坐在裡頭 你看看!光這樣子你就沒看過-雕或畫像有這樣 有啦!有在日本的 也有唐朝時代的那個普賢畫像 都不是畫這樣 那不但這樣子喔 然後普賢菩薩的相貌如何等等 那麼呢戴天冠怎麼樣 好!然後呢這樣子一尊 然後還有無限多尊的在旁邊 畫的像啦、普賢菩薩啦-這樣 你要這樣觀 那這樣觀了之後-心緣這個境 然後真實的向普賢菩薩-求哀懺悔 然後所以這〈法華三昧懺〉-為什麼從懺入手 那就是依著這《普賢觀經》 因為你業障還重 那麼先要以普賢菩薩為所緣-而懺 然而這個懺-又不離《法華經》的經意 所以這樣整合起來 整合起來 那其實這裡頭也 其實也包含了《金光明經》-有的懺法懺的觀念在裡頭 這合著合起來 成就一部〈法華三昧懺〉 所以〈法華三昧懺〉可以說-它是依經所示的義 然後呢 而且多部經所示的義 以修法華三昧為目的 修成就法華三昧為目的 那麼這樣整理、整合出來 這點大家要了解 那至於它確實內容是什麼? 我們看第四章的第二節-修法總綱的第一小項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 欲理解本懺的修法重點 事先預覽懺法之內容綱目 並鳥瞰全懺之組織 誠屬必要 茲將本懺各章節之標題目錄-大要表列如下 目錄大綱 第一章 勸修懺法 第二章 行前方便 第三章 修行方法 第四章 正修懺儀-(此為修法重點所在) 第一節 嚴淨道場 第二節 淨身方法 第三節 三業供養 第四節 奉請三寶 第五節 讚歎三寶 第六節 禮敬三寶 第七節 修行五悔 第一項 懺悔六根 第一科 懺悔眼根 第二科 懺悔耳根 第三科 懺悔鼻根 第四科 懺悔舌根 第五科 懺悔身根 第六科 懺悔意根 第二項 勸請如來 第三項 隨喜功德 第四項 迴向佛道 第五項 發願往生 第八節 行道誦經 第一項 稱名繞旋 第二項 誦法華經 第三項 歸依三寶 第九節 誦經方法 (以上皆為事修、輔行-屬「有相行」) 第十節正修三昧 (此為理觀、正行-屬「無相行)」) 第五章 證相分別 全部行法共分五章 第四章為行法之重心所在 其中復分十種行法 更以第十節「正修三昧」-為此三昧行法的核心 遵式大師云 十科行軌-理觀為主 儻一以誤-九法徒施 我們研究什麼東西啊 什麼教法、什麼理論 我們都是要先鳥瞰 先概觀 先做這個introduction的動作-(介紹) 這是必要的 常常這種概觀呢 也是對我們建立這個所學的-內容的主要概念的根源所在 所以說你不要小看這些文 列在那裡好像就是標題而已 這些標題你要先去領略 首先呢他說 整部〈法華懺〉其實分十章 分這五章 這五章當中這個前三章-你可以說是一個預備動作 或者是預先的說明 他把它列為「章」 事先的說明 你比如像第三章-就是一個說明文字而已 它不是修的內容 第一章也是這樣 唯有這第二章呢-他叫你要具體的做些什麼事 具體的叫你做 首先是修法華三昧-三七二十一日 可是你又要用七日-做為準備工作 所以其實算起來-這四七二十八日 但是真正正修是三七二十一 這是《法華經》上第二十八品-〈普賢菩薩品〉裡頭呢 這個所提到 可是大師認為你可能心很散動 你要先以這個七天做為什麼呢 前面有一個七天做為你的預行 這個可以說這樣子叫做-準備工作 但是要進入這個準備工作之前 還有一個準備工作前的-準備工作 那就是嚴淨道場 將要 將這個做為拜〈法華三昧懺〉-的這個什麼 環境把它整理好 那你說那不就個佛堂而已 不是的 它呢 因為〈法華三昧懺〉-一日三洗浴 一日要洗澡三次 基本上早上一起來-第一支香之前就得洗一次澡 早上一大早起來要起來洗澡 這是一般人經驗比較少這樣 你要知道晚上 晚上睡覺睡了一整夜 你身上那些髒東西都跑出來 然後呢再洗一次澡 然後開始拜 然後呢 在這個下午的時候要拜-再洗一次澡 然後晚上要拜再洗一次澡 當然你可能拜完了又洗啊 不過這個拜不太會熱啦 因為它不是以拜多為原則 它是要觀想 所以這個洗澡本身是一個修行 而且這洗澡還很特別 它呢是這樣的 你穿那一般衣服走進一個浴室 最好這個浴室裡頭是很乾淨的 當然可以有廁所 現在化糞池了-勉強可以 然後你洗好澡了 如果你要大小淨-你就去大小淨 大小淨全部結束了 你不穿衣服 那甚至於不擦身體 你走到隔壁間 說是隔壁間也可以說稍微有隔 那是沒有別人嘛 走到隔壁一小間 或者說有隔的另外一小間 到另外一小間去呢 那叫下淨室 第一間叫浴室 那更標準一點-浴室裡頭也沒有廁所 廁所又在前一間 先到廁所 廁所呢有隔 跟浴室有隔 然後呢 然後進了浴室來呢 你把你平常穿的衣服 脫下來放在那浴室裡頭 然後你就穿著什麼呢 呃!不!你就開始洗澡 洗完澡之後呢 不穿衣服你進入到再第三間 第三間叫做下淨室 然後那裡頭什麼都沒有-你就 那裡有香湯 檀香啊、沉香啊-就是這兩種香 不是什麼香水香 然後那個煮過的 純的哦 煮過的 然後你呢撈起來從身上淋-從頭上淋 淋下來全部淋好了 淋好之後那就用全乾淨的 本身那條毛巾也被香湯洗過-然後曬乾了 很乾淨沒人用的 那麼那條毛巾也是很乾淨-沒有人用 然後呢 擦好身體 注意哦!是從頭頂上淋下來 那水就是不冷不熱這樣子-你適合為原則 淋一淋 全身都淋到-任何地方 淋完了之後呢 然後擦乾淨 這下淨室 然後再進到上淨室 上淨室呢有香 然後呢香煙裊裊 所以這個上淨室跟下淨室-不用太大間 就你一個人 那熏 尤其上淨室不用太大間-不然香熏不上你身體了 太大了嘛 然後呢香熏 當然不要把你嗆到了-不用這麼 香要好 還要好香 香要用好的 你平常都得用好的 那不好的香-你不如不要用 寧可用少一點 你不要用省錢哪-少分錢買一堆 那不如你就多少錢-就買多少好一點的香點 然後點就熏…… 最好是你要進去之前 你要開始進去之前-洗澡之前你就先點好 然後好了 然後熏了 那等到你真正洗好澡進去-它已經熏了很多香 然後就這樣繞-熏一陣 一、兩分鐘-三、四分鐘 這個身體已經乾的 那個香氣熏你的身體 那時候你要感覺是怎樣? 剛剛洗澡就去第一層見思惑 那麼呢進入到淋香湯的時候-就再去什麼呢? 發菩提心 那麼呢持大乘戒 前面呢洗澡 那就是去見思惑-持什麼呢? 持這個聲聞戒 到了淋香湯的時候你就要想 觀想你是聽聞大乘法發菩提心 是這樣子的 然後呢到了再來熏 進入到熏的時候你就要想說-我這是 然後我用大乘實相之法-來熏我的身心 我身心呢清淨無染 我的身清淨 現在身上還有香味 然後呢 這是供養諸佛-供養法、供養僧 然後呢這一個熏在我身上的-那就是什麼呢? 佛究竟大乘法 你要這樣觀 所以一日三洗浴-有這表法的意思 然後這樣之後呢 就在那個上淨室 熏香的這個房子上面裡頭-房間裡頭 就吊著你的懺服 內衣、外衣還有那個懺服 你要海青那是最好 沒有用海青起碼你要用一個-你專門的居士服這樣子 那居士服以簡單樸素為原則-是這樣 那好!那麼這樣子呢進去 我說過這裡頭是任何 所有裡到外任何一件衣服-都是用香湯洗過的、乾淨的 將來拜佛 在這裡頭拜懺 那麼弄髒了、弄溼了 你洗也是單獨洗 也是單獨的盆子洗 洗完了時候-也是再用香湯淨一淨 擰乾晾起來 是這樣子的 所以有一種檀香的什麼香皂-什麼比較那個的 當然也可以勉強用一用啦 不過最主要是在那個香湯 這樣子 那這樣進去是進去到什麼?-進去懺堂 然後在懺堂當中-然後就先 那懺堂的裡頭又要怎麼設置呢 香、花、燈、燭這一切 地上清淨 牆壁、天花板 天、地、壁 天、地還有牆壁 這個都要乾淨一塵不染 然後周圍不能有讓人有人靠近 也不要在世俗人當中的家裡 不要這樣 萬一他來了抽香煙、喝酒-這個不好 然後這樣子在那裡頭呢-清淨啦、如法啦 然後在那裡 佛前呢是釋迦佛可以 沒有釋迦佛那你最好請一尊-那個普賢菩薩 乘六牙白象的那個普賢菩薩 那正面 側面也可以-正面最好 然後呢 一部《法華經》 那個做那竹盒有沒有? 我們有做的那個一百套 沒有了!一百套-要請趕快 那一百套那個竹盒 那裡頭是那種宣紙的 然後就放在那裡 為什麼?這樣子就莊嚴嘛 你光裸裸的一部經不莊嚴嘛-是不是? 然後這部經最好是放一個盤子 盤子下面-種種香花、七寶琉璃莊嚴它 要這樣然後呢-擺在中央 擺在中央 擺在那個普賢菩薩的前方-讓你看得到 那經題向外-這樣 好!那麼這樣就可以了 那麼你就在那裡先拜懺 那拜完懺了要修禪定-然後就 呃!不!剛開始進去是在那個-說錯了 剛開始進去是在那個止觀堂-那裡頭沒有 呃!不是拜懺的地方 它的擺設呢-其實像禪堂一樣 其實也一樣-跟我剛剛說的擺設一樣 就這樣 然後你在那裡進去了 進去了之後 哦!我說錯…… 進去是懺堂沒有錯-像我剛剛說的 可是你真正要開始拜 你要再從懺堂出去 出到隔壁有個叫觀堂 你從觀堂那裡呢 它的擺設可以不用那麼莊嚴 可是呢要有一尊普賢菩薩-有一部《法華經》 至少要這樣 那香花燈燭什麼 那麼莊嚴相可以比你的懺堂-稍微簡料一點沒關係 可是這兩間是連在一起 你從上淨室出來是先進到懺堂-然後才到觀堂 開始拜從觀堂開始-念「南無普賢菩薩」念…… 然後進到回到這個懺堂來 然後開始拜懺 拜懺等一下我們講 我說動作是這樣 然後呢開始拜 拜完了再念普賢菩薩聖號 普…賢…菩…薩…摩…訶…薩 好!這樣然後帶進去 你說你自己一個人拜-不能這樣唱 時間太多啦-或者沒力氣啊 那可不可以?-可以啊 那你就念南無普賢菩薩摩訶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不用唱「摩訶薩」就照那文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這樣念著-慢慢念完 然後緣想 一開始就緣想-他那個乘六牙白象身 然後進到觀堂來 幹嘛? 或先繞佛念普賢菩薩名 然後再來就誦經-誦〈安樂行品〉 或者是《法華經》的一品 你可以坐誦-你也可以繞誦 拿著經文繞著誦 繞著佛誦 可以的這樣 然後誦……疲極-很累了 你可以坐下來休息-靜一靜 緣想剛剛所理解的那經文這樣 那如果誦得不累-或者你根本不能坐 你腳比較糟糕-或者你一坐就打瞌睡 那就多誦經 初學就是這樣 好!那麼誦……-誦經誦到一個程度了 怎麼樣呢 可以回到懺堂來作三皈依 它那裡還有三皈依文-三皈依 那你有時候覺得三皈-那麼三皈依 你有時候想我誦一品誦很久 那沒有關係 因為你最後結束才是誦三皈依 然後再怎麼樣? 唱誦普賢菩薩就不用了-三皈依完畢 本來我們法本裡頭三皈依完-還有一個唱誦普賢菩薩 這個時候就不用-因為你要結束 你是誦完經才念三皈依 那你說我要倒過來可不可以? 這一部分比較沒有關係 你也可以把它全部誦完三皈依 然後再念普賢菩薩 然後才進觀堂 觀堂修觀之後直接就經過懺堂 然後經過上淨室、下淨室 從浴廁那裡走出去 可以的 是可以這樣子的 那這時候出去的時候-你衣服還是要換的 還是要換 那這個時候換是怎樣 把你剛剛那拜懺的衣服-掛在上淨室 對不對? 這個上淨室、下淨室-這個你們那個本子上有 藍色那本《集註》上面的-附註上面有 有個簡略圖 然後你出去你要把衣服-再脫下來掛在上淨室 然後到浴室-去穿你那本來外出服 那個服也要乾淨哦 只是說它是外出-在外面走動的服裝 一般的服裝 這樣了解嗎? 是這樣 所以他要兩套衣服 是這樣子的 這正在拜懺的時候是這樣-是兩套衣服 是這樣子的-要這樣 所以說第一章呢-勸修懺法 主要在告訴諸位 那個懺法的內容什麼-價值怎麼樣 到時候我們可以依這個文-來唸一唸 那麼第二章是行前方便 就是告訴你要整理準備 這從懺堂、觀堂、淨室、懺服-一般的下淨衣 就一般的衣服等 這樣子的內容呢-叫你要準備 還教你準備 懂嗎? 那麼這個是屬於行前方便 還有你正在拜懺 要用七天的時間試著拜一拜 讓自己感覺、感覺 那個感覺怎麼樣 速度怎麼樣 時間怎麼樣調整 這樣懂嗎? 這用七天 然後讓你適應 然後你正式要開始呢-發願 我為什麼目的而修行這個法門 希望祈求怎麼樣? 然後這裡頭也有它的發願 你自己也要你的發願 而且你要發願三七二十一日 每一日這樣修 按照我的功課表 功課表這是前面的預習-的七天當中 已經被你定下來了嘛 對不對? 修正完畢 那你就以這樣子的功課表-為標準 然後呢發願 然後發願完畢了 那麼這個什麼的 行前方便情況大概就差不多 然後呢正式進行修行 所以接著-中間不要停止 中間不要停止 然後就開始修 那麼在行前方便當中-那前面七天你還可以調整 包括佛堂怎麼弄一弄啦 怎麼改正一下啦 請人幫你怎麼準備花香燈燭啦 那麼給你用的餐是怎麼樣用餐 每一天吃-用兩餐還是一餐 那麼用一餐是怎麼用法?-兩餐怎麼用法? 這個量是多少啦? 這都在這個行前方便的-七天當中 預行的這七天當中-你也把它弄好 弄好了之後 然後我們就開始來行這個懺法 這行前 所以行前方便第二章是這樣 那第三章是修行方法 當然也特別提了-我剛剛說的那一些 還有怎麼樣? 就觀想的部分等等也提 這樣子這是修行方法 好!那麼到此為止 可以說你的準備工作呢 還有他所說明的內容呢 你都了然於心 你說它也形成一章啊-行前方便 這說明而已-只是輔助說明 我下次修-我不用再看它了吧 理論上當然你熟悉他的說法 長老怎麼樣 那個智者大師怎麼樣-告訴我們怎麼修的 那這樣子當然是可以 可是在修的過程 搞不好你某一種程度有忘記 你可以再回頭來看一下 所以它形成一個章節 一直到第四章-那就是正修 正修這個懺法 正修懺法呢-此為修法的重點所在 這就是它最大的重點了 這一部懺法的重點 那麼第一節是嚴淨道場 第二節 淨身方法 第三節 三業供養 那你說不對啊 第一節跟第二節不是在前面-行前方便你已經說過了嗎? 是的 我是說行前方便當中 我藉這個題呢來給予說明說 你那個時候就要預行七天 所以我要先告訴你這預行的-過程當中你要準備些什麼事情 環境要怎麼樣 但是他真正講事實上是講在-第一節跟第二節 那又為什麼呢? 因為你正在做這嚴淨道場-擺設的這過程 其實你的心已經向於懺法了 對不對啊? 所以它也是懺法的一種概念 換句話說 你每一天修學這部懺的時候 其實你都要適當的再嚴淨一下 這裡頭不只是說-你要開始的時候嚴淨 莊嚴、清淨 不只是這樣 你每一天你的佛桌擦一下-地抹一下 這可能範圍小小、簡單精要-這樣就可以 所以這叫嚴淨道場 他跟你提這個 好!那麼是 所以說第一節 嚴淨道場 因此你要問我那這樣 那這樣它到底-算不算是一個行法? 算啊 那算的意思怎麼實踐啊? 就是你一天不是拜六座嗎? 其他時間他並沒有完全-要求你說不能出來一下 他也並不是要鎖在裡頭 他不完全以閉關的方式來進行 何以見得? 因為他後來文裡頭有說到說 若不拜懺的時候-應當憶念這個法 你當一心-不應該放逸講話 可見他這個時候-並不是關在裡頭 他還一樣可以出來的 是這樣 不過就是不要閒雜說話 但是理論上這麼講啦 其實你最好不要出來-人家送飯給你 送飯給你-裡頭沒得吃啊 對不對? 沒有地方可吃啊 兩個都佛堂 一個上淨室 那麼再來就上淨室、下淨室 廁所、浴室 你又不能在廁所、浴室吃飯啊 對吧? 所以說基本上這個懺-這個修懺的方法呢 並沒有要求你就在裡頭-吃飯、屙尿拉撒睡 他還是出來的 這樣了解嗎? 他還是出來 那麼這一部分是這樣 好!所以這樣講起來的話 那麼嚴淨道場它到底算不算 它是什麼樣一個行法? 除了說行前方便的這個-七天的預備的這樣子以外 其實你正一天當中修學 每一天早第一支香之前 你還是要抹一抹、弄一弄-乾淨一下 花換一換是吧?-或怎麼樣 這早上時間寶貴 甚少你抹一抹或者上個供水 香燭把它點起來 這個就是嚴淨道場 然後呢到了這個中午的時候 或者傍晚你稍微休息一下 你要再這地上抹一抹-或者如何 然後到了晚上睡覺前 你明天早上起來又要拜唄 你還得要再整理一下 讓你明天早上起來的時候-用最少的心力來操作 這樣了解嗎? 是這樣 所以嚴淨道場在這個地方-有沒有咧? 有的!每一天還是有的 這樣了解啊? 好!OK 我說每天有 就正在拜懺這二十一天-還是要有 天台它所楬櫫的一種專修呢 它並不去強調說 把一個人鎖起來、關起來-密閉起來這種觀念 這大家要了解 那為什麼呢? 因為對天台來講 所謂的隨自意三昧-也就是所謂的非行非坐三昧 它本來就認為說-你在屋子裡、房間裡 或者佛堂裡頭專修之外 你走出來那個三昧要相續的 它要求是這樣 所以難度是有一點 是這樣 它並不強調說你要修這個三昧 遠離人群不講話-然後把你關起來 然後呢把那個咒子背完了-把那個經弄完啦如何 在它的觀念當中不全然是這樣 所以這裡頭對我們來講-可以善巧方便的運用 你比如說真正在當時大師呢 他提到了是懺堂、觀堂 觀堂旁邊有上淨室 上淨室再旁邊有下淨室 下淨室再旁邊有浴室 浴室再旁邊有廁所 是這樣 可是這個是一個大概的操作 因為廁所出去就出去-那不再進來 不再進來帶上那個味道-是這樣 那麼既然這樣講 那這懺堂本身有沒有門兒?-有 那你真正出來-你是從廁所這邊出來 出來之後你還是應對 用餐啦什麼 然後再回去 問題是回去的話 那如果花、香要經過廁所-這不就怪怪了嗎? 所以說它製造方法是這樣 廁所不必然要經過 那個浴室呢-可以進入廁所 也可以從另外一個門出來-直接走出去 是製造方法是這樣 這樣了解嗎? 所以你如果是拿東西進去-你是從浴室那邊進去 你不再從廁所這邊走進浴室 不是這樣 這樣了解嗎? 所以拜懺的過程 每一天你還是會有-處理香、花的事 照說每天換香、花 倒了!我不就每天都得去市場-我哪有那個時間?(台語) 哦!是這樣 所以要有人護法 三七二十一日要有人護法 這樣了解嗎? 那我要買香啊 上網路去訂 網路上的香很少好的 不一定有好的 可能他也不 傳統的老香店-不一定做得那些就上網 像這一些都還是要有人護法 懂意思嗎? 那這拜的二十一天當中-不能夠怎麼樣…… 我們下一堂課再跟大家講 還有些要求是不可以的 好!我們下一堂課再說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