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天台禪法的特質17 上法下藏法師 主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天台禪法的特質〉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呢 在天台禪法特質 就一個泛論的部分呢 已經跟大家講完了 現在是進入到第三章 法華三昧懺儀在天台懺法中-的意義 也就〈法華三昧懺〉-它是孤立的懺法 不是的 它不是孤立的懺法 它是一個依著那個天台教觀-的實踐目標以及教理的理論 那麼依於經典-那麼所 為了修行證得法華三昧的目的 那麼他所結集、編撰出來的-一部懺法 那麼它是 它不但是一般性的-禪觀的前行方便 它的當下呢-就是修禪觀 一方面你可以把 通常意義的禪觀來看-那就是盤著腿啦 在禪堂裡啦 在觀堂裡啦 那在那裡或者叫做參禪 或者叫做思惟、冥想 或者叫做修止觀 天台講修止觀 這是一般性意義的-就是所謂靜中、坐中修 其實天台講隨緣-歷境隨緣止 那就是在一切的境跟緣當中 無論動、靜、語、默-進、出、來、往 那麼這些呢 都應該要修止觀 都應該時時要與佛法相應 那麼在這個意義上來講 那麼天台懺法 就是〈法華三昧懺〉 那麼就是一般意義下的-靜中修止觀的前方便 但是如果就廣義的-修止觀的意義說 它其實當下就是修止觀 首先就它的意義上來說是這樣 《摩訶止觀》上說到 止觀就身儀來判別 有所謂的常行三昧、常坐三昧-半行半坐三昧 還有隨自意三昧 也就是覺意三昧 或者叫做非行非坐三昧-這同一個 這是四種三昧 就以你身體的形貌來說-身體的動作來說 所謂常行三昧呢-就是般舟三昧 「般舟」就佛立三昧 那麼也就是說他不坐、不臥-只有立跟經行 這樣子呢 名為這個常行三昧 那麼以九十天為一期 自來有很多大德、出家人呢-這樣子修 現在台灣也有人這樣修 不過這確實是要身體很強勁 意志力很堅固 而且呢是 修道的準備 身心的安頓 戒律的行持 還有修行的理解 都有一定的水準跟基礎了 你這樣修你才不會出問題 不然你只是把它撐過去 那九十天不臥、不坐-這樣子而已 那麼尤其這個般舟三昧是念佛-修念佛法門 那麼有人修念佛法門-就將這個動作做大 那麼就踹地上 或者是跑得很快等等 這在短暫的運用上-這是可以 可是長期的這樣用 那麼在威儀上面恐怕就-古來就沒有人這樣做 那短暫的是依著對治義-是可以 長期的這樣做呢 首先我們古來大德沒有這樣子 那麼再來咧 這有傷身之嫌 第三咧 這個現在人的飲食、生活習慣 整個身體的這個都較古人陋劣 環境當中充滿了各種賀爾蒙 毒素、細菌、電磁波 不當的磁場 你的飲食當中-種種的這個賀爾蒙 環境的賀爾蒙 還有染污的這個化學物品 使你的那個身心的-這個堪任的情況就很糟 那再加上現在人-這個飲食起居運用都很便利 出門有車 屋內有冷、暖氣 睡覺有這個沙發-這個……暖墊床 拿東西、抬東西呢-有工人、有器械 那麼你說你要去種個什麼葉啊-什麼的 也沒有時間 大部分也沒有時間 所以你那個 這個四肢不勤 運動缺乏 身形肥胖 像這樣子呢-這裡跟外 客觀的環境跟主觀的身心-都相當的陋劣 何況你搞不好你還半路出家 出家以前身體都弄壞了 吃喝 什麼樣胃腸不佳 這骨骼也疏鬆 這個什麼這個關節呢-也歪了 脊椎也不正了 椎間盤也跑出來了 那麼什麼骨盤也不定位了-那這個那個 脖子歪、身體歪這個那個的 這樣子你說你要修般舟三昧 就像一台快報廢的車子 你跑在那個高速公路-你還要飆一百 那飆到後來你看看-你自己輪子跑到前面去了 那你就可想而知-這怎麼可能 怎麼可能好好達到目的呢? 那麼大部分我所知道-有修過這樣子的人 一方面所知也不多 修般舟三昧首先-你那地就不能夠是水泥地 古來根本沒有水泥地 佛世時候也沒有水泥地 水泥是一個非常不當的-一個建築的用材 這是近一百年來才用的 人類幾千年根本從來就沒有-水泥這種建材 鋼筋更別提 那H pin(工字鐵 )-那更沒有 它都在影響你身體的那個氣 這樣子 那麼在這種情況 你又在那種地方-那個腳又太用力的踹 然後走九十天、站九十天-沒有躺 然後你看看你身體的脊椎-還有那間盤 還有那個骨膜等等 你有那能耐? 古人有這個能耐-除了這環境、身體以外 還有他氣比較足 氣是人類生命的本源 這凡夫生命的根本 那氣足了之後他不是用 不是用蠻力在那裡撐在那裡磨的 你能不能想像-那個我們講叫做站馬步 站馬步你知道嗎? 就是你現在坐著對不對? 你現在坐著然後把腳 把你的腳板 把你的腳板平踩在地 你們等一下下課試試看 然後把椅子抽開 好!就這樣停在那兒 你們有沒有辦法想像 這樣子四小時-你們有沒有辦法想像? 四分鐘我看你就跩到-兩隻腿都已經…… 那牙齒還喀……這樣子 已經都這樣子 你還四小時? 古人是這樣 現在人練氣功還是這樣子的 是這樣 以前我讀師大附中 然後後來在成大練螳螂拳 那個教練要我們練那個螳螂-那棍 那個棍一支很長-我們身高兩倍長 那個要拿在那個 我身高兩倍長-拿那根棍子這麼粗 要拿尾端這樣拿著半小時 手都不能動一下-這樣 那麼練那個空手道的時候-剛開始要練升初段以上 你就是最起碼的-你這個什麼? 站樁啊 站樁就是我們說半蹲 你們講站半蹲這樣 最少最少要半小時 你回去看看-你回去試 你等一下就去試 到廁所自己偷偷試試看 是這樣子 所以這種身體-都還不是很健康哦 那還要經過調練 所以人在這樣子做這種-常行三昧的 他靠的是氣 氣是由意來導 意是由你的正念來行 可是當你的正念-也受限於你的身體 這是互熏的-身心互動 凡夫-我是指凡夫 是這樣 所以地是這樣 然後你的意念是怎麼提 從你的身體-到你的心理 到你的正見 到你佛法的知見 以及你降伏的業障 還有你的那個-修這個行的用心、因心 是要表現一下-還是只是想把它做完 這都不一樣的 有人說我要精進用功了-晚上我不倒單 但是他是坐著睡覺-那不叫不倒單 不倒單是你正念一直很分明-這明相一直很清晰 所以你靜坐著-氣稍微調一下 那思惟佛法你自然就怎麼樣?-身心非常穩定 一夜之中大概有二十分鐘 一刻鐘到二刻鐘是昏沉的-其他時間都很正念 這樣叫不倒單 不是硬撐那個外表-然後說我不倒單 其實他睡到歪七扭八的這樣子 那你說這樣叫不倒單? 那不是!那還不如躺著睡 所以意思是不同 所以天台大師知道說 常行三昧對末法的眾生來講-那不是很容易應機 不是這個法門不好 而是這個法門-對一般凡夫不容易應機 沒有人教嘛 那你也沒有那個因緣 身心也不一定負荷 好!那麼常坐三昧呢 常立就傷筋骨 常坐呢 會鬱積、鬱氣 現在人也是這樣 坐辦公室啦什麼什麼 然後那小肚腩就跑出來了 油水太多了 現在最火紅的那個什麼呢 那個健康事業就是減肥 現在連狗都要減肥 是這樣 然後這個美國的警察-也要求要減肥 如果幾個月之內-你沒有給我瘦到幾公斤的話 免職 為什麼?追小偷追不到啊 跑三步就喘吁吁(台語) 這種警察還能幹什麼? 是不是這樣子啊? 然後這個當然這樣子 你看看全世界就是文明病 文明病 所以說坐久之後那個氣又不動 那我們現代人也是一樣-我剛剛講的這種情況 所以坐太久又不行 而且坐久-顛倒妄想也多 因為你坐-那坐了舒服啊 然後你可能就 沒有什麼定的境界的話-那你就睡著了 就是墮入這個……昏沉 那如果呢有一點念頭 那常常又與貪心、妄想相應 那再有一點好境界的話 馬上就跟那個 貪染那個什麼?-少分相似的禪定境界 甚至於呢以那個追求什麼神通-為目標 那馬上就著魔 所以說靜坐當中境界尤其多 也不是末法眾生容易 所以常行常坐這兩種三昧 都不是現代的眾生 這種貪心過重、業障深重-身心不健康 又少於人指導的情況-所容易修的 所以一千六百年前智者大師 他自己去修一個法門叫-半行半坐三昧 那麼就是〈法華三昧懺〉 他呢先拜懺 繞佛、禮誦、禮拜、-觀想、供養 觀想、禮請 再來呢 禮敬 口稱誦、發願 身體去禮敬 意就作觀想 身口意都在你的身體的動作-觀想、緣念跟至誠恭敬當中呢 祈求 請佛、供養、讚歎、憶念 觀想這個……三諦圓融 然後最後隨文呢 懺悔、發願、勸請、-隨喜、迴向 通通不空過 嘴巴裡講 心裡頭想 身體去禮拜 讓你的那個三業結合 你打妄想你怎麼 你打妄想你拜不下去啊 是不是啊? 不然你文你唸不下去啊 是不是啊? 那你說你不會觀想 不會觀想你就給我照唸文啊 念久了就增長你的智慧 不然小孩子啊 小孩子出家 晚上他上殿一定是-也不曉得在唸什麼東西 小一、小二、小三這樣子 乃至於還沒上小學 你說他能唸什麼? 那師父看他這樣智慧未開啊 你打也打沒有用啊 那麼他不懂啊 那怎麼辦? 我叫你拜佛啊 晚上晚課結束-都一定鐵定要拜佛 蓮花遍地生-悉發菩提心 弟子法藏心朦朧 禮拜觀世音 拜智慧、求聰明 然後拜下去 他拜久 現在剛開始拜-他不懂啊 什麼叫蓮花遍地生? 就是那個境界要讓他觀想 觀想他在蓮華當中拜的嘛 悉發菩提心 每一個眾生都發菩提心-當然我也要發啊 弟子某某啊-心朦朧 你現在是不是心朦朧? 三點半趕到這裡來 中午還不知道在吃什麼東西 然後趕到這裡來渾渾噩噩-眼睛傻傻的這樣(台語) 腦袋瓜子都還沒有進入情況 弟子某某心朦朧 那禮拜觀世音-我就稱名了嘛 禮拜觀世音了 那我心朦朧-我自己知道嘛 拜智慧、求聰明 那就智慧跟聰明 智慧是本具的 聰明是應於世間的後得智 你要能應於世間-你也要有本具的智慧 拜智慧、求聰明 先有根本智再得後得智 你看這不是很圓滿嗎? 那小孩子哪裡懂 但是他這樣拜……-拜久了咧 欸!他就福至心靈 所以說這個懺儀啊 其實它功能與靜坐 與這個般舟三昧 與所謂的靜坐參禪、修止觀 功能完全一樣 可是它恰恰好有一個好處就-身心的運動進止 動不恆動 坐不恆坐 那麼立不恆立 唱不恆唱 那麼有動有靜、有語有默 有語言念誦-也有靜靜觀想 最後拜完了誦經 誦完經了之後還修止觀 到止觀堂修止觀 可以說動靜、語默 那麼呢通通不空過 在動跟靜 在語言跟默靜當中都不空過 而且都有 而且都不會很長 剛好讓我們這末代的凡夫眾生 那心情躁動難安 叫你常行-身體堪不了 叫你常坐-坐也坐不了 那我不!我讓你動一下 我讓你走一下 我讓你拜一下 我讓你再靜坐一下 我讓你念一下 我讓你靜靜一下 哦!各種樣子都有 所以他的身心的行儀當中-顯得就方便 是這樣 而且容易讓我們契入 動靜相調 那麼這個叫做半行半坐三昧 那麼再來就是非行非坐三昧 就歷境隨緣通通在三昧的正定-的觀察當中 什麼叫做定? 什麼叫正定的觀察? 就是你心止於一境 於緣、所緣之境都能夠-與佛法的空、假、中三觀相應 所以這個你要知道 你在動亂當中隨緣哪、對人哪-怎麼樣講話呀 你都要起妄想分別 你都要起分別心的 他講什麼你要聽啊 他說那話對不對-你要揀別啊 你要跟你的經驗相考驗啊 這個東西要不要買? 那個東西要不要賣? 這個事情要這樣做 那個事情要那樣做 今天我出門了要穿什麼樣衣服 太冷、太熱 顏色如何 甚至於你要去供養 你要用多少、什麼東西去供養 這些你都要分別 你都緣想 你都要依於經驗去參考 像這樣子你的心常常就這樣飄 所以歷境對緣、對緣歷境-你很難說心不動搖 必須要依於境中-了知這就像一場夢 不取不捨 念念不取不捨 念念不取不捨 在不取不捨當中有無邊的取捨 那麼呢 念念觀察無我、無眾生、-無佛法 然後這一念 當下這一念現前 能知之心越來越清晰 它不可說其有 也覓之不可得 亦不可說其無 它了了分明 這樣子叫歷境對緣修 你能嗎? 常常不能 對緣歷境 貪愛啊 瞋惱啊 愚癡啊 或者看戲就是愚癡 完全投入在那當中 那麼呢於境不順-瞋惱 那麼有順境起來了-貪心 像凡此之類-你歷境能對緣修嗎? 人家讚美一句你就-哎呀!這個…… 說你胖你就喘起來 馬上就跩起來 是不是? 那說你不好-火冒三丈在那裡滾…… 像這樣 那麼乃至於生病-為病所攝 怨惱不止 像這你能歷境對緣嗎? 所以一般的凡夫-常常就難以這樣 他於一切境當中-他不能會歸佛法 他只是於境中隨順自己的習氣-在抉擇、貪愛、惱怒等 那這樣能修嗎? 所以而且就是這樣空過 就這樣過日子嘛 你每天不就在歷境對緣嗎? 你與佛法相應?-沒有 是吧? 所以這種情況-就造成說也很難修 所以說算起來 這身口的修持 就以這個半行半坐的法華三昧-方等三昧、金光明 〈法華懺〉、〈金光明懺〉-〈方等懺〉等這樣子的懺法 包括當然〈大悲懺〉-〈淨土懺〉、〈占察懺〉都是 這天台的懺法 當然非天台的懺法比如說-〈梁皇〉、〈水懺〉 〈梁皇懺〉、〈水懺〉等 也都有這種功能-都半行半坐三昧 不過這種精神最完整的-就是在〈法華三昧〉 這樣知道嗎? 它根本就是依著天台的教法-而最早設立的一部懺法 有了這部懺法之後-才會有〈光明懺〉〈大悲懺〉 〈方等懺〉〈淨土懺〉-〈占察懺〉才出來 乃至於〈華嚴懺〉 華嚴宗所用的〈華嚴懺〉 也都是依著這個-〈法華三昧懺〉作母體 稍微演變一下出來 它連那觀的文-都是跟〈法華三昧懺〉一樣 這樣諸位瞭解嗎? 所以〈法華三昧懺〉 在天台禪法當中-它就是禪法的一部分 也可以說是修這個特定的-靜中的 靜定之中的止觀法門的前方便 而它在前方便的當下-它自己就是禪法的一部分 是可以說是動靜雙修的-動中禪法 諸位這樣瞭解嗎? 好!那麼它價值是這樣 那麼瞭解這樣之後-我們上一次上到第十九頁 前面是說 〈法華三昧懺〉這個內容-運用了這個禮敬、讚歎 第十八頁 第十八頁那裡 我們來看這一段文-上次有唸過 那麼蓋天台中道實相觀法-雖如前述 是以十境為所緣 這十種境界為所緣 那麼運用一心三止三觀為方便 是觀現前一念三千皆是-不可思議的三諦圓融之實相 然而對於初學之人 欲於靜中直觀此理尚難得力 何況於動中歷境對緣-而任運修此 那當然更難啦 那麼怎麼辦呢 為了要讓新學的行者 能順利地趣入三諦圓融的-圓頓止觀當中 為了目的是讓初學的人-能夠趣入三諦圓融的止觀 那怎麼辦? 有一條最快的路 什麼?以二十五事 首先以二十五事-就二十五方便 我們講天台《小止觀》-我們都有講到 你到時候再去請那光盤、光碟-來聽 這二十五事啊 總共有五套 從這個調身心息 這個遠離憒鬧 調飲食 調身心息 遠離憒鬧、建立正見等 這樣子的一個基本的內容 來做為你修止觀的方便以外 為了遠方便調熟身 為遠方便調熟身心以外 這樣叫遠方便 那更要運用-禮敬、讚歎、五悔、誦經等 這三業的身業禮拜、口業稱唱 還有身業的禮拜跟旋繞 口業的稱唱跟誦持 以及如理的作意-這是意業 這樣三業啊-我們講三密 這樣來相應 來預先達到什麼目的? 以下幾個 第一、消業 第二、集福 第三、除障 第四、身心 這個息心調身等目的 如此這樣 由先達到這個目的 所以能漸次的能夠來向於趣入 就向於這個「法華」義海當中 法華義海 法華義理之海廣大無邊 也就進入了法華三昧 這樣瞭解嗎? 這裡頭有一個因-然後有一個果 那個因就是什麼咧? 禮敬、讚歎 懺五種悔 然後呢誦經 誦經等 這裡頭當然不只是禮敬、讚歎-而已 還有供養 還有祈請 還有發願等 這些通通在〈法華三昧懺〉 這樣瞭解嗎? 你因為有了這樣子的過程-這個為因 那麼你的內心 你看你禮敬 我問你-我們禮敬為什麼是功德? 不是佛要你禮拜 是你在這個禮拜的過程-你就在修行 為什麼? 我們講說你的拜金主義 為什麼拜金啊? 因為你渴求叫做「拜」 懂意思嗎? 所以拜金主義這種人呀 一切以金錢多寡來看待-事情的好壞、對錯、取捨 是不是啊? 誰是拜金主義呢? 所有天下凡夫都這樣 不過呢 女人過了五十歲之後-特別拜金 對不起啊!我只好這樣講啊 這沒有辦法 不把她說破-狐狸尾巴就藏在那裡作怪 為什麼呢? 因為反正老公 差不多我五十-老公大概五、六十了 也沒什麼搞頭了(台語) 那麼咧 不會去外面怎麼樣 兒女也長大了 突然間感覺到 這個家本來我在掌控的 現在咧? 兒女? 翅膀長硬飛出去了(台語) 老公呢 晃了晃了 我看也越來越老-沒什麼情趣 那生活呢 慢慢好像退出這個舞台了 什麼事情我可以抓住的呢? 錢、錢、錢最重要 然後把會錢往那兒投-往這兒投這樣(台語) 然後呢 她倒也不是要用那些錢 但是總是錢有如實的隨時間-而增長 心中有無比的安慰啊 可憐哦 就是這樣子 這是因為她以前所掌控的東西-漸漸的什麼?變質、消失了 所以她希望這樣 她希望這樣子 去獲取 那麼這叫拜金 所以這個「拜」-就是渴望的意思 所以我們禮拜-為什麼? 用恭敬之禮來渴望三寶 那渴望三寶的什麼? 你很可能是很世俗的-渴望他加持你什麼 這太世俗了 這還是拜金主義的轉化而已 可是沒關係 因為現在好歹你不去造惡 你不是去賺錢-或者玩會錢 或者幹什麼的-不是 現在你是你透過一個-祈請的方式 那你的心就會向於佛 因為你恭敬他-你才會去拜他 再來你去拜 你希望你斷煩惱、離煩惱-所以要加被你啊 病趕快好、什麼順利啊 雖然他是世俗的 可是你總覺得 你總是相信他有大能耐-有大力量 這個會比你凡夫不拜來得好 這拜的第二個意義 第三個意義是有一種慚愧感 自知無能無力感 自知道面對這個無常的什麼呢-這個恐懼感 所以你禮拜他 請他給你力量 給你智慧 有能耐去給予面對 這第三種拜 這個目的正好啦 再來第四種呢 哎呀!弟子心朦朧 禮拜觀世音是拜智慧、求聰明 這個就不同了 這個是哪怕我沒有什麼事 我也不是來這裡求 萻薩啊!我今天出門搭飛機 希望那個飛機好好飛-好好下來啊 讓我安全什麼什麼 不是了 或者是我哪件事情-家裡哪個人 哪個大、哪個小啊 什麼安全不安全-平安不平安 兒子孫子去哪裡當兵-要如何啊 我女兒跑出去外面了-晚上都不回來啊 問她一下 她給我罵得狗血淋頭 到底誰是娘都搞混了 是這樣 所以這種觀念 我求佛菩薩加被 這解決自己的問題 都不是的 是今天我總覺得-我還是一個凡夫 怎麼老是覺得有煩惱-什麼事情放不下 我很慚愧、我很恐懼、-我很懊惱 為什麼慚愧? 我學佛了我怎麼還這樣 我恐懼 為什麼恐懼? 要照這樣子的話 這麼貪染-以後我怎麼往生哪 我懊惱 懊惱我怎麼那麼沒有志氣 這麼沒有能耐、沒有智慧-老是轉不過來呢 所以這個時候-唉!我不行了 我求佛菩薩加被-給我智慧、給我聰明 給我面對的力量 欸!這個就具有慚愧求智慧-的意義了 你想這不也拜嗎 這也是一種渴求 但這種渴求向於解脫了 向於解脫 難免這種渴求-也是以我愛、我執為本 可是你就知道你要離煩惱 所以這種染愛 這種對自我的染愛-是暫時可以容許的 這欲愛法門 是這個叫做欲愛法門 不是男女亂來一通叫欲愛法門 不是這樣子 這欲愛 但還是一種愛 但這種愛呢 愛自己的道業 愛自己的羽毛 愛自己今生的價值 不然你今生有什麼價值? 你看看 我們人死了之後 不管兒女多愛護我們-多孝順我們 都不如一隻豬-你要知道 你看看那豬 豬頭買了放在冰箱裡-整粒頭擺在那裡 人家沒什麼事 你兒子愛你啊-他敢 你死了之後-搞不好你蓋在那裡啊 人家師父來要他幫忙助念 搞不好他連看你都不敢看你 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說這個是你今生 你今天活著-也就這麼這一口氣而已 你一口氣在-千般用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氣不來萬事休 那也不過是那口氣在抖動而已 要是不藉這口氣好好修行 唉呦!恐怖哦 一氣不來萬事休不打緊 今生哪-浪費、顛到 哦!你知道這樣-你就去禮敬了 好了!接著再讚歎 那這樣你就知道了禮敬-它是一種渴望 它是一種尊敬 它是一種 它是一種自我的什麼呢? 自我的一種 慚愧之後所流露出來一種-生命的一種向上的 向於無我的一種渴求 所以他會禮敬 所以並不只是像去拜佛這樣 什麼人家講說拜偶像 這是栽贓的說法 外道徒說你們佛教最愛拜偶像 我說為什麼拜偶像? 什麼叫偶像? 偶像是一個東西擺在那裡-叫偶像 是不是這樣? 那十字架算不算偶像? 啊?上帝算不算偶像啊? 我們不拜什麼的 我們說跟諸佛一鼻孔出氣 對不對? 我們豈只要去求佛 我們自己要去作佛咧 還想篡位作佛咧 是不是這樣子啊? 哪裡會是 哪裡會是拜偶像咧 懂吧? 所以這禮拜這件事情-它並不是去拜偶像什麼的 不過我們得尊重有一些-初入佛門的人確實可能拜偶像 你懂嗎? 但是他拜偶像-要拜佛作偶像 總比拜電影明星作偶像-來得好吧 是不是這樣子啊? 你去檢查你那女兒、你的兒子-的房間裡 貼了一大堆明星的那個相片 你還不如貼一張地藏王菩薩-在那裡強多了 還是貼一張觀音菩薩在那裡 他可不願意 對不對啊? 那你說拜偶像 剛開始的拜偶像是可容許的 這是方便 那還不如讓他去 要拜偶像 既然要拜-還不如拜我們佛陀(台語) 是不是這樣子啊? 這種觀念要有 所以不能一下子就-拿了自己很高的觀念來看 看待這個佛教今天弘法的方便 有人在網路上問我說-這我們佛教發生了什麼事啊? 你看看一天到晚講什麼-講消災 講這個做什麼法會 然後講捐獻 廟蓋得頂大-如何如何 廟蓋大有罪啊? 是廟蓋大沒有修行-這才有罪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幾千人住-大家在那裡修行 那廟不大-不然要怎麼辦? 是不是啊? 你叫他搭帳篷嗎? 搭帳篷也要尿尿啊 是不是這樣子啊? 對不對啊? 蓋個大廁所不行嗎? 所以說這個-不是這個結果怎麼樣 是這個使用本身怎麼樣 那你說這個一天到晚就辦法會-就是辦消災 那我問你啊 那消災有什麼不對? 你說一天到晚都辦超度 超度有什麼不對? 超度有什麼不對? 台灣一天 台灣一天吃幾百萬隻雞欸 台灣一天光進口那個雞的睪丸 哎呀!不好聽的話 雞的這種東東哦 拿來吃了保養皮膚 增長賀爾蒙 這樣子你知道買多少嗎? 五百萬隻的這種東東 光雞就這樣 還有鴨 還有豬 還有羊 還有牛 台灣一天的殺生是多少的量啊 你不超度-這你台灣能安穩啊? 那你認為超度是騙人的是吧? 不然你為什麼這樣問咧? 超度沒有錯 是超度的用心要用對 這樣而已啊 那麼講感應欸-一天到晚在講感應 萬一沒感應-大家不就不念佛了 誰沒感應的不念佛? 你們這些人念佛-念不念啊? 這一次佛七不是來了-也來兩、三百人嗎? 這些兩、三百人當中-每個都見過佛啦? 跟阿彌陀佛打過招呼啦? 西方極樂世界passport(護照)-你們拿到啦? 沒有嘛 但是你還是念哪 所以難道沒感應-我們就不學佛了嗎? 有感應很好啊 沒感應我們還是學呀 我們有理性啊 問題是對於初學人講講感應 他就因此覺得-拜佛好像比拜王爺來得好哦 那沒關係嘛-你引他入門嘛 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說不要陳義過高 你要知道佛法是應一切機的 那眾生有需要-你就用那種方法引導他 這才叫三十二應嘛 這才叫千手千眼嘛 很多人學佛學成潔癖-你懂嗎? 他也變成修行警察 老看別人不對 你懂嗎? 那裝模作樣 那警察就得要裝模作樣-是不是啊? 你看他衣服換下來了-那個樣子就不一樣 是不是這樣? 他還不跟你一樣 但是他就要裝模作樣-他就有威嚴 修道人講求是自然的流露 當然你不是混啦 自然流露 挖鼻子、挖腳趾叫自然流露 不是這個意思叫自然流露 是你的身心怎麼樣 用赤子之心 修自己不是修別人 所以你不要修道修到變成-怎麼樣? 哎呦!我師父講求戒律的 我都在戒律道場皈依的 所以呢 所以我就要當修行警察啊 一天到晚說你這樣錯囉 你這樣不行哦 你這樣也不好哦 我要告訴師父哦 你的心裡老在想這種事 潔癖 變成修行警察 怪異咧 修自己、觀察你的心你就知道-他為什麼這樣? 無非就是無明 可憐憫之人 不是你去監督的對象 監督自己-不要監督別人 像這樣子的觀念 我們在修行拜懺的時候-我們都要去什麼樣 去懺悔 這就是「懺」的意義 好了!那麼這剛剛講到-就講回來了要講讚歎 我們讚歎佛 我們不讚歎什麼 我們不讚歎那個哪個政黨-哪個官員 哪個世俗的什麼?-什麼有名的人 我們不去這樣做 因為這些通通在增長他的無明-也增長自己的無明 代表你的染愛 所以你才讚歎他 現在呢 我讚歎佛 我把我最尊貴的語言-通通放在佛身上 通通用於三寶的上面 那這代表了我歡喜他-我隨喜他 我願意跟他一樣 我願意讓這樣的事情-再繼續的增長 我才讚歎 是不是這樣? 我願意跟他站在一邊-這樣才讚歎 我尊重、我覺得難得-這樣所以讚歎他 這叫讚歎嘛 所以這種讚歎的本身就蘊釀著 你內在強烈的隨喜-跟隨學的意志 那你一天到晚你讚歎的是-世俗東西 那你就隨學那個 你現在讚歎的 你把價值放在佛這一邊-你才會讚歎 這一讚歎的結果-喔!你生命的價值就向於三寶 所以讚歎是這個意思的 所以為什麼要唱讚佛偈 為什麼法事的前面開始要唱-爐香讚 最後要唱個什麼回向等 這一類的通通有它那種 透過這個語言讚頌-來表達內心的價值跟期望 這是你價值的選擇 懂嗎? 所以讚歎是一種修行 是一種修觀的方法 其實修觀就是內在裡一再地-調整修正自己的錯誤思想 調整自己不當的想法 然後增強自己善性的思惟 這就是修觀 這樣懂嗎? 我們說觀察身無我-這是聲聞人的修法 可是觀察身無我 這身無我本身有這種善的觀念 我透過觀察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呼吸 慢慢地在定境當中-現前見到身體的無常跟無我 這個本身就在加強你的意念 那我們今天要觀察佛性 這是不可見的 這不是觀察呼吸這樣可見的 那怎麼辦啊? 你又不可見 六根是有眼不見、有耳不聞-有鼻難聞 那麼呢那個有舌難嚐 有身不觸 有意難思 是這樣難思議 那你怎麼辦啊? 你就只好去對已經完成-這種解脫的佛、菩薩呢 進行讚歎、禮拜、渴望 這樣子會誘發你內在裡頭-跟佛本質無二無別的那個自性 它本來是無門可入-它用這種方法來入 請問這樣是不是禪觀? 是不是啊? 是不是禪觀啊? 哎呀!有人說修禪當然要靜坐-兩腳盤在那兒、手結印 這樣才叫禪觀 我說是囉 當然是囉 那當然是 但是你要說那唯一是 請你多瞭解一下佛法-我們再來談 你自己不在那裡修 你就妄想分別說這才好-這才是、那兒不是 你得看看大乘佛法動輒講佛性 哪個事情你看得到啊? 佛性在哪兒啊? 這不是聲聞法當中-觀呼吸就能入定 入定觀察身心的那個細胞等等-慢慢你就會現見無我 這不是有形可入的啊 聲聞人把「苦」當作真實義 把「身」當作執取義 所以我觀察身-我就破身的執取 因此我就斷了輪迴 當然對他來講叫做解脫啊 對大乘人來講這不叫解脫 因此我也不能這樣觀啊 就算這樣觀了-也只是一個方便 也不能這樣證啊 我要但觀實相-這才是一路涅槃門 那請問實相又不是身體 無形、無色、無方圓、無來去 無大無小 意不可思、言不可議 請問你怎麼觀? 當然要從這種禮拜、恭敬、-緣想、讚歎當中去誘發 去趣入啊 請問是不是修行啊這個? 它是不是禪觀啊? 你不去體會、你不去用功-你就在妄起分別 怎麼在拜懺?(台語) 那都鄙夫鄙婦之事 那你不是鄙夫鄙婦 你自認為你比人家清高 你比人家有能耐 那還有一種人 拜什麼懺-一句阿彌陀佛就搞定 可以!這句話對 但請你搞定-好不好? 請你就去搞定 你光講這句話就搞不定-是不是啊? 人家要這樣子-那干你什麼事啊? 你何必濫發議論咧? 你就好好搞定 我很讚歎 你還得說-不行 你那不行-要幹我這個才行 你自己都沒信心-你還講這個話 你家裡有珍寶 然後人家也說他家有 然後你說真的嗎?-不然來啦!大門打開(台語) 大門打開 我把我家的珍寶全部帶在街上-讓人家看一看 看看是我多還是你多 有沒有人這樣子的? 你自家有珍寶-一定藏得更好 一定修得更完美 你說你有錢(台語) 我比你更多-我多高興咧(台語) 我當然不會講(台語)-我默默遠遠地吃三碗半 對不對啊? 那往往是那個半瓶醋-才會叮叮噹噹響嘛 才會老愛跟人家辯嘛 所以說啊 隨便的呵斥說天台懺法-說它不是止觀 要不就說它太麻煩-念一句佛號就好 這一類的話通通不要理他 那沒有真實在這裡修-他才會妄起分別 你以為念佛就作念佛觀 拜懺你就當作拜懺觀 我拜懺我觀想我這一念心-空、假、中圓融 三諦圓融 請問我不是用這個心在念佛-不然我用哪個在念佛啊? 等一下再講到五悔的時候 發願、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發願 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 發願就發願往生極樂 所以它這部懺法本身智者大師-就叫你要發願往生極樂 那淨土法門-本來就是佛的究竟法門 你今天修這個法門-不導歸極樂不然在哪裡? 所以這也是在念佛 只是形式上不是只是稱名而已 你要能會歸 所以佛法不會打架的-也不會互爭高低的 我們剛剛這樣講 我有沒有一句話說坐禪不好 我有沒有這樣講? 我有沒有說禪宗不好? 我有沒有說密宗不能修? 我完全沒這樣說 是不是? 我只是要告訴你 天台的〈法華三昧懺〉 與你所知道的一切修行法門-無二無別 但是它善巧方便 我把它解釋出來 你能受用就是你的 這樣懂嗎? 我是在講這件事 叫做讚歎這個法門 可是不壓抑他宗 也不貶斥別人 不是因為不能 也不是理性上說不可以 或者我要裝得很君子的樣子 說人家我都不批評別人 不是 是因為真的我這麼認為 只要是大乘的法門-通通有它的價值 而今天我只是特別的強調了-天台懺法在另外一部分的價值 這樣瞭解嗎? 所以讚歎了天台懺法-也不等於你要去標舉它為唯一 不是這個意思 這樣知道吧? 好!這就是讚歎-這裡頭的修行法 最後有個-還接下來有個五悔 那麼時間已經到了 我們下一堂課再說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