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天台禪法的特質16 上法下藏法師 主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天台禪法的特質〉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呢-上到講義第十七頁 這個天台禪觀總圖-禪觀總圖 提到了這個四教分別分這個-巧度跟拙度 那麼這個圓教當中呢-有這個三種止觀 但是都同緣實相 同緣實相哦 那麼依著方法呢-二十五方便 這三教通用-四教並用了 到正修的時候呢 圓教的正修-那就很特別啦 它依身儀來用分別的話呢 就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 非行非坐的所謂「覺意三昧」 那麼這四種三昧啊 常坐三昧就一行三昧 對我們凡夫來講常常坐-筋骨也受不了 那麼常行也是一樣 常行三昧(般舟三昧)-九十天不臥、不坐 頂多只能立的休息-這樣子啊 那不是一般凡夫修得來 就算你勉強熬過那九十天-算是苦行一種啊 你心中要起正念作意-沒那麼容易 我們台灣是有人 大德我不說 我說這年輕的出家人-也有這樣做的 那麼他們自己也知道-這苦行是有餘啊 但是要在這心念當中-做多大的增上 恐怕不是每一個人都 修這樣的法門的人-都能得利益的 所以說法門哪 並不是說我們取一個-了不起的、很難的這樣來用 好像這樣子是叫做用功 要用功得得力這叫用功 這個有時候難能-但對你來講並不可貴 是不是? 難能是難能-那這…… 你看那爬喜馬拉雅山也是難能-是不是啊? 你叫那個大長老去爬喜馬拉雅-他也不會爬 可是他能夠制心 他能有一個好的方法來制心啊 這個房子已經燒火了 有三個門 一個是什麼呢?-保險櫃的鐵門 還要轉那個號碼 東轉三圈 西轉兩圈 右轉一圈 最後歸零 怎麼樣才能夠打開 那另外一個是一個什麼呢-是一個什麼呢?防盜鐵門 可是你沒鑰匙 那另外一個只是一個木紗門 現在這屋子裡著火了-人家都從 人家都跑了 那你說人家都從那紗門裡-趕快跑出去啊 你說不!我要從那個什麼-保險櫃的門慢慢開 這樣出去才比較有面子 你會覺得這樣嗎? 你會這樣想嗎? 這三界火宅 重點是 你用什麼樣最恰當的方法-最適合你的方法出這個火宅 不是說你看 最難的參禪上上根的人-你看!我參禪要出三界 還沒出三界就被這火宅的火-給燒死了 所以這不是這樣子的 你不是選哪個方法-我看起來爽快、看起來跩 我去用它 不是這樣 是哪個方法相應於我-而我又真能得利 這樣才是對的 可貴在可貴在這裡 你不要找一個「難能」的-是這樣子 那世間人才是這樣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他要去爬那個什麼高山 上去了之後 來!照張相 喀嚓!喀嚓! 然後下來很爽 這個事情浪費生命而已-那又怎麼樣呢? 當然啦那也訓練意志 那要訓練意志-來參加我們北齋的佛一、佛七 那就是訓練意志了 那比你爬喜馬拉雅山還痛苦 那你就來吧 是不是啊? 要練!要練那個嘛 那那樣「難能」才可貴啊 你爬喜馬拉雅山很難能 弄了個半天 哎呀!這裡凍壞了-割掉一隻手指 那裡弄壞了 那你……不小心摸到耳朵了 你同參道友拍了你一下摸到-掉了一根耳朵 那這樣子你回來了 講話就哇啊……這樣-(台語) 那這樣子你就舌頭也凍僵了-然後這樣回來 是啊!你是爬上喜馬拉雅山了 然後又怎麼樣? 又怎麼樣? 所以這世間人暴虎馮河 你不覺得嗎? 專幹那種愚癡的事情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麼我們學佛了 好!你要訓練意志-你得要找一個什麼? 又可貴的事情 你來佛七嘛-對不對? 是不是啊?在那裡熬嘛 那每天受八關齋戒嘛 是不是這樣? 肚子餓(台語) 念佛-晚上念佛的時候 不是在念佛-在念飯 是這樣子 第二天早上稀飯狼吞虎嚥 行堂都來不及行 那這樣這就是苦啊 這種苦有意義嘛 所以說這般舟三昧可以修-但是你要量力而為 你要真是這種人才的人 不要這樣子人云亦云 他某師這樣弄耶-那我也要去弄一弄 你……去衡量一下-你的身體、心理這樣 那佛法並不是-只有單一的方法的 這半行半坐三昧-喔!這個 常坐-那受不了 常行-體力不支 常坐的話沒有人指導-坐在那裡是打瞌睡 打瞌睡……然後顛倒妄想 浪費人家的草鞋錢而已 那還有什麼啊?-什麼長進的咩 那這個時候呢-我們半行半坐 有誦念、有禮懺 好歹你打妄想-你還是有懺悔啊 你還知道懺六根 你……也拜了佛啦 有的人就是懶-就不想拜佛 那拜三拜趕快坐在那兒……-很舒服…… 他是在享受-他哪裡是在修行 那跟喝咖啡、去做按摩-那意思是一樣的 是一樣 那身心愉快 那這樣哪裡是修行呢? 當然不是說修行就要搞得-身心痛苦 不是這意思 不過你這是 你這也是一種欲望的伸張啊 那也不對 除非你靜坐的時候你意念-你就起觀很清晰 或者修定很努力 這樣子好歹有一點長進-不然就瞎坐 這也不好 所以都要平衡的 但是法華三昧這半行坐三昧 這確確實實最功不唐捐的 你怎麼妄想啊-你得跟大家一起在那邊拜 你怎麼妄想 好歹你念了那個什麼呢?-懺悔的文嘛 那麼你拜下去你也做了那個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你也觀了那個能禮所禮性空寂-的這個空假中三觀 雖然只是唸一唸呢-好歹這心中有熏嘛 對不對? 所以說半行半坐的這個-法華三昧、方等三昧 特別地容易得利益 那麼呢法華三昧又比方等三昧-來得容易 那是因為修方等三昧依著這個-《金光明經》裡頭所說啊 他還得要怎麼?-求夢王 因為他要懺罪-求夢王 也就是你要去先祈求 祈求的時候晚上做夢要夢到說-有瑞相 所以你能修這個懺法 那你去修這個懺法-一定能真實地懺罪懺清淨 那要是沒有咧 沒有!你就去拜拜呢-那就是結結緣 那還不如修法華三昧-怎麼樣子呢 它不需要有這些要求條件 你有修就是有得 而且這還是天台智者大師-親筆所造 是中國天台系統懺法的母體 〈方等懺〉還只是-他老人家講了被記錄 唯有〈法華懺〉他自己親筆寫 後來的什麼〈占察懺〉囉 蕅祖所造的〈占察懺〉囉 還有這…慈雲懺主所做的那個-這《彌陀懺》囉 還有四明尊者所造的-這個〈大悲懺〉囉 通通是以這個〈法華懺〉-為本的 為本 所以說呢 勸大家要在家裡多拜-〈法華懺〉 那麼這非行非坐三昧-就是隨覺意三昧 也就隨自意三昧 覺意三昧又更好 隨自意會讓人想成說-隨自己的意思 那覺意三昧 就你做什麼以覺意為重點 吃、喝、拉、撒、睡 語默動靜 做種種的進退、來去、事務 家庭生活、事業打拼-與人應對等 通通要覺意 這個叫做非行非坐三昧 好!那麼呢-這樣子的四種三昧的修法 同時都是要來修一心三觀 漸次止觀、不定止觀、-圓頓止觀 最後都會修入這四種三昧-的其中一種 所以三昧的定慧等持-謂之三昧 那三昧在修觀的時候-是以什麼為境啊? 為境界啊? 所以以十境為所觀 懂意思嗎? 以這十種境為你觀的境界 那麼第一種為本-後九種為輔、為末 觀什麼呢? 觀這個五陰六入等境 五陰六入等境 最後就觀一念心 一念意識心-第六意識能了別之心 「了別」但不是觀「受」 「受」是感受 「了別」是清楚明白-那樣子 能清楚明白 所以你只要什麼事情來-看到它 它清楚明白 然後再看這個能清楚明白的心-是什麼? 是這樣 所以說陰入境-這是境 那煩惱來了-那就觀煩惱境吧 這煩惱境其實一種受的感覺 是一種受-對不對? 你感覺-啊!不愉快 什麼東西不愉快啊? 老臉拉不下-不愉快 情感不滿足-不愉快 物質被…… 這不獲得或者被欺騙-不愉快 地位呢沒有增上-不愉快 通通又嘛是你那個我執-在那裡作祟才不愉快 可是你卻不願意去瞭解它-所以說當面錯過 現在煩惱現前了-告訴你要觀察啦 煩惱境 再來病患 病的起因、病的現象 病的流轉、病的痊癒 病的感覺 業相病-呃!業相境 業相現前 種種的業現前 這個人出現了 整天就是做我的麻煩-觸我的霉頭 那個麻煩造成我煩惱-是屬於煩惱境 可是這個人的發生-這個人的出現是業相境 以及我跟他這些種種關係 是吧? 吃不了兜著走的關係 那這些都是業相境 再來魔事境 起魔顛倒 哦!好恐怖哦 這魔事境 什麼是魔事? 你對某一件事情狂熱得不得了 然後呢將你的身心投入-忘了我是誰了 然後貪、瞋、癡具足啊 這都算是魔事 都算魔事 情愛就是大魔事 情愛最嚴重就是愛情 其次就是對兒女、對家庭-的情愛 這些的就魔境 當然啦-還有天魔、死魔、煩惱魔 這些都叫魔 狂亂的這種煩惱性 一般煩惱就對境起了煩惱 它不是-它就一直在那兒煩惱 啊!每天就像驚弓之鳥一樣的-在那兒煩惱 那就是魔啦 或者起顛倒、語無倫次那已經-他已經沒辦法修了 一般來講魔事境是你還能修哦 你知道那是魔事境 是這樣 然後再來呢 禪定境 在禪定當中的種種境界-也會讓你產生貪染性 這種貪染性 或者是沒有貪染性-但是他起的是一種禪定的境界 你也要去觀察 再來諸見 各種這五利使、五鈍使 就邊見、邪見、常見、斷見-這種邊見 撥無因果的邪見 或者是非因計因、非果計果的-戒取見跟戒禁取見 還有貪、瞋、癡、慢、疑 這樣子的種種心態 有沒有? 這是一種心態跟見解 再來上慢境、二乘境、菩薩境 這就比較不屬於我們的境界了 「上慢」就修行修得很好-甚至於就證初果了 或者未證初果-但是已經有了初果的向了 那麼你就誤認為我自己證初果 乃至於證初果誤認為證四果 修證得禪定誤認為自己證初果-等等 這樣子叫上慢境 這你……還來不及-一般人來不及那樣就死翹翹了 根本沒修到那裡去 所以這個一般沒有 那二乘境你是二乘人 根本就叫你不要入二乘境 那有人入啊-想要進入二乘境就要觀察 再來菩薩境一般都不是我們-這些凡夫菩薩位有接觸得到 所以祖師就沒有說了 這是這十種境界-為我們觀察的對象 主要是以第一境陰入境為主 那它觀什麼呢?-以十觀為能觀 以十觀為能觀 十種心的作意方式 這叫做十乘觀法 以此十法一一歷十境而修 懂意思吧? 那也可以-以某一法對某一境而修 這叫做「別」 也可以叫「總」 十法歷十境而修 比如觀不思議境是為最根本的-用心方法 最根本的用心方法是-觀不思議境 就是觀中道實相 懂嗎? 那麼呢可是也要起慈悲心 對自己陰入境、對煩惱境-對病患境 對業相境、魔事、禪定、諸見-上慢乃至到菩薩 都要修慈悲心 對菩薩怎麼修菩提心? 他自己就在行菩薩道 那你對他怎麼修菩提心啊?-慈悲心啊? 你要說我要跟他隨學 巧安止觀 那麼該漸次止觀就漸次止觀 該不定止觀-不定止觀 該圓頓止觀就圓頓止觀 該修止即止 該修觀即觀 看你狀況怎麼樣 這樣子 再來破法遍 破一切你執取的法 得一法要破一法-是這樣 那麼識通塞 知道我修到這裡-欸!這個方法通達 我可以繼續修-欸!適合我 這個方法那不適合我-那老怎麼弄就弄不上去 要換個方法 通識 這樣子 你要能知道啊-你不能憨憨地亂弄 不是你修的-你硬修 我剛剛講嘛 般舟三昧看人修的-那你那是蠻幹一通 不知通塞 修道品 三十七道品 這個八正道、七菩提分 這個五根、五力等等 看怎麼樣缺乏-你就道品要拿來用 羸了 力量羸了 你就要修精進度-有精進起來 那麼呢知見不足 你就要修八正道的正見 那麼呢你少於思惟 你就要努力的思-要正思 語言老是講不恰當-正語 你的事業做的都是一些-騙人的事、殺生的事 賣肉鬆 做那個什麼?-肉品加工商 哎呀!你看看 你這樣一天到晚在搞那些屍體 這不正業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就趕快啊-換 像這些修道品 三十七道品裡頭的各個道品-都要去完成 你如果不完成-你觀不思議也觀不好 這裡頭當然有修道品-當然還包括戒律 對治助開 這個方法是對的-可是我現前的煩惱我要怎麼樣 要能折伏 要自我開顯這個修道之路 對治助開 所以就培福報、修懺法-這兩個方法最好 修懺悔法門、培植福報 要對治助開 再來知位次 知道你修的呢-你清楚明白現在狀態是怎麼樣 什麼是理即佛、名字即-觀行即? 到什麼程度? 相對於像別教的位次在哪裡-你能多少知道 能安忍 修不上去 你這一段時間要有撞牆期 撞牆 通過去 你要安忍 你得了利益了-你也要安忍 修不上去能安忍容易啊 得了利益呢要能安忍就很難了 還是跩起來了 哎呀!恨不得趕快天下人-都知道我有什麼境界 那種人台北很多 台北很多這類人 他也領了一堆徒弟 在家、出家都有 就這樣 混濫修行次第-也不知道階位 那麼就不能安忍 不安忍-躁動 出來教人家方法、幫人家治病-幫人家印證 這一類 最後無法愛 就都沒有前面 第一樣觀不思議境觀得很好 中間能起慈悲、巧安止觀-能破法遍、識通塞、修道品 對治助開助得很好 能夠對治得很好 最後位次也理解 然後最後能安忍 哎!然後一步一步的什麼-境界一直現前 非常的清晰明白 這個時候你就產生法愛了 你真的得那個法味-得那個境界 不過將將好就是貪愛它 覺得自己有修有證-這樣 不可以 就無法愛 那麼這個呢-在大乘經典處處有提 他只是把它整理出來而已 好!那麼我們翻過來第十八頁 哎呀!千辛萬苦翻到那裡來 最後我們總結這一段文 總結本章所談 我們了解到-天台圓教的止觀法門雖有三種 而實際的修觀內涵並無分別 然而若就教法的深入與完備看 則《摩訶止觀》所宣說的-圓頓止觀法門 才是天台大師最圓滿、成熟的-極說 這也正是天台禪法的-主要特質所在 因此天台禪法的精華 當以《摩訶止觀》中所揭示的-「圓頓止觀」為究竟 應是毫無疑義的 對的 那麼呢 以《摩訶止觀》中解釋的-圓頓止觀為究竟 這毫無疑義 這個當然是沒問題 不過我們倒不是說-你非得唯一這樣修 我們講的是指那個那一部書-裡頭所說的是它的極致 是這個意思 那以這部書再倒看前面的-三部止觀的書 我們也要給它地位 它就是圓頓止觀之外的-漸次止觀跟不定止觀 是這個意思 這樣瞭解嗎? 當然一切書說 還是要以這個-圓頓止觀的根本義 根本精神來做最後的仲裁-最後的釐清 這一點這裡講毫無疑義 為究竟毫無疑義-是這個意思 這樣懂嗎? 好!那麼 所以這文到這裡來-要告訴諸位的就是說 天台的止觀的整體 它的修觀呢 它最極致的是以圓教止觀-為極致 這當中以最利根的又是-圓頓止觀 那麼呢 很多地方都是依-圓頓止觀的說法來進行的 直接說到那裡 那漸次止觀也好-不定止觀也好都是以 我們比如說受三皈五戒-這樣子漸次過來的 真正下手去修-跟圓頓止觀是沒差別的 還是同緣實相 這裡是不變的 所以很多以前那個-空中佛學院的同學啊 一天到晚來問 欸!這次靜坐我狀態這樣子-接下來該怎麼樣? 我狀態這樣了 感覺身體好像都沒有了-接下來怎麼樣 我說接下來把身體找回來啦 都沒有了怎麼樣 那能怎麼樣嘛 白癡!做那個事情-根本跟你的天台修法不同 那我在講天台禪法-已經講了那麼多次 在課程當中已經講了 那是修觀的事-跟你的身體有什麼關係啊? 沒有了 沒有!你怎麼修啊? 是不是啊? 你也沒有感受了 你也沒有那個意念了 那你能幹什麼? 這完全弄錯了 所以我沒辦法跟他講 因為你跟他講-啊!那沒用 他又會懷疑-怎麼會沒用咧? 我這樣不是很好嘛 人家某某師父都說這樣很好耶 你也沒辦法 所以他聽不懂也弄不對 急急忙忙地去那裡坐 大部分女眾都會這樣 那坐了-坐了就傻呼呼地 然後再來產生種種疑問 欸?怎麼會這樣?(台語) 我坐了我佛號自己起來-師父這樣對不對?(台語) 我說不對啦 因為你在修止觀-又不是在那裡念佛 那你如果念佛是止觀-沒有錯 可是你要修天台的啊 所以說本來你是要這樣修 可是跑成另外一種修法 不是那另外那種修法不對-而是這樣不是你的原意 這都不行的 像這一些呢 所以說應該先去拜懺 應該先去誦經 把那個身心調柔-貪念把它降伏了 這是問這種話是充滿貪念 只是一種……很滿足、很愉快 好像這境界很了不起那個樣子 那我們瞭解一下就是發現 哎呀!這個根本不是境界-馬上就要著魔了 你叫他停止-他又不停止 那你沒辦法說 無法教導 他應該要去降伏那些業障貪心 所以先拜懺、先誦經 然後靜坐的時候-要少量多餐(坐) 每次十五分鐘……-十五分鐘的時候下座 十五分鐘下座…… 多修 隨時都可以坐-不一定盤腿 隨時都可以坐 數息 數息完了-那觀察這一念心來去 你覺不覺醒? 感覺 有煩惱沒? 檢查一下有沒有煩惱? 好!煩惱現象是怎麼樣來去 然後體會這個煩惱的本質-是有真實嗎? 你一念心到底是不是由-上一念心所緣生而起的 那一再去觀察每一念緣念的心-都不真實 慢慢你才會抓住這個-所謂的中道實相的道理 是這樣 那這樣子你要能這樣觀 你不把經典誦熟 你不把業障消掉 你很容易就會-這樣觀就會做出邪觀 不真實 然後就會怎麼? 導入一個恍惚的境界 或者是沒有念頭 傻傻地這種叫做空寂的-這樣子的所謂的枯定的境界 那都在浪費時間 空有這外道的定-也不能得利益 是這樣 所以這整個呢 這一個章節就在告訴你 天台禪法是緣著一個實相 所以只要你不緣實相 除非你專心的在那裡修定數息 除此以外你不能夠說不數息-或數息數…… 數得很好就傻在那裡 這樣也不對-也跟天台止觀也沒有關係 這還是外道 還是外道 所以你數息一定有背後的目的 數息不是目的啊 因此你急著去數息嘛 不!你應該先把天台禪觀-弄清楚 要把它弄清楚-同時要配合你拜懺、誦經 配合拜懺、誦經、聞法-這三者同時並進…… 慢慢地你的欲望就減低 心就不伏而伏 非止而止 不觀而觀 非觀而觀 止觀就相即 那個時候呢你拜完懺了-你坐下來你觀察這一念心 狂心乍歇-歇即菩提 你就慢慢地會體會到-這一念心性是怎麼來去 它本質是長什麼樣子 所以這理路是要這樣走過來 你前面你都不做 你看人家密教都還有四加行 拜十萬拜 獻曼達十萬次 念本尊咒念十萬遍 這些要一般來講-沒有三、五年那做不完的 以你們這種樣子哪做得完 三、五年-五年都做不完 要瞭解 先這樣子好好地下這種基礎-的打基石的工夫 你都不用腰、不用膝蓋去拜 你就希望那樣靜靜地坐著 這樣當然舒服啊 你就不想流汗、你就不想誦經-去動你的身口 你就想要用意念-來靜坐 那不是也是一種貪嗎? 你看你造業-你今天搞來輪迴 你哪一樣事情不是身口意-去幹的 是不是啊? 你去結婚不是用身口嗎? 難道用意念? 來!我們兩個就是-精神上的夫妻就好了 不可能!是不是啊? 還不是用身口去做的 你造業用身口 你修行你不用身口-你說你只用意 你在那裡靜坐 那這……怎麼可能呢 這倒是我師公常常強調 欸!你講閒話講那麼大聲 講謊話講了那麼久 現在我就讓你大聲念久-那就念佛 要倒回來啊 我覺得這有些-有他很樸素的道理嘛 他就是熏嘛 你為什麼今天搞得這麼樣子-顛顛倒倒 就是身口意造作-不是只有意呢 有意沒有身口-你也不至於這樣 你說你貪 你就在那邊想想那種貪 可是你已經拿到了-去追求到了放在口袋裡那種貪 那哪一個強、哪一個難捨啊? 是不是啊? 你就是貪染男女-你只是在那裡想 跟你現在已經夫妻關係-生兒育女 你哪一樣容易撥得開啊? 當然只是想一想容易撥得開嘛 那種身口已經造作在那裡-這很難撥得開了 你們現在男眾要去出家-太太哭死給你看(台語) 對不對啊? 是不是這樣啊? 你都已經把我娶了 現在我都七老八十這麼老了-你就不要我 你算什麼啊? 始亂終棄 是不是這樣子啊? 哦!你看看-這身口已經卡在那兒了 所以你還得用身口去完成呢 所以說修行不能夠捨身口 雖然身口不是意念那麼直接 但是身口絕對是一個-強大的力量 你不要急急忙忙地去那兒靜坐 那拿著自己無端端地-生起種種問題 我告訴你有什麼好處? 沒有好處 因為你基礎的工夫沒做完嘛 所以說學習天台 一定要踏實地聽經、拜懺、-誦經 時候到了你自然-腳會帶你去靜坐的啦 身體會帶你去靜坐的 不急啦 好!那麼最後第三章 法華三昧懺儀在天台懺法中-的意義 因為我們前面講了-天台懺法的特質了嘛 哦!不!天台禪法的特質了嘛 那突然間來了一個-法華三昧懺儀 那這是什麼事情啊? 原來它就是要來完整的-呈現、實踐天台圓教的禪觀的 懂嗎? 所以他當然要在天台禪法的-特質之後再略略提一下 是這樣 不過在結束這第二章之前-要聲明一件事 當然這種講法 事實上都是引經據典稍做解釋-的講法而已 這是一個初期的一個接觸 讓你直接接觸祖師的說法 到了下一篇論文 有另外一篇論文叫…… 另外一篇的論文啊-是這個…… 更深刻的講天台圓教止觀 那不在這裡 那更大一篇 那麼它就有比較多的一些說明 那它就不再講〈法華三昧懺〉 重新再說一次 那就把這些修觀的那方法啊-再多說了 這裡頭強調了很多的-以一念三千為所觀境 那一念三千怎麼建立等等 本來是要先講那個天台的禪觀-天台圓教止觀的修持 後來想一想-哦!不行 那個講了-從一開始就很深 那這個呢是開始還稍淺一點-中間深一點 接下來講法華三昧懺儀啊-通通在講一些實踐的方法 欸!就比較淺一點 對你們這些老象 拖著枷鎖的老象是比較怎麼樣-比較能堪受的 不過已經快撐不了了 那麼呢 那麼再那個就沒辦法 所以說那個是另外 我們會找時間在道場裡頭教 那那個時候會開放給你們-來旁聽 不過是來我們那兒 很遙遠、很遙遠地-天邊海角的地方 法是求-恭敬求來的 那麼我來這裡講 不是看了你們的面子-是看了老人家的面子 不然的話我是不在外面-講這種長篇的 就是一次開示結個緣可以的 這也是要講坦白話 不是說我僧俗有別-是我是凡夫 我還不是出來度眾的時候 我不是出來度眾的時候 那所以說來這裡-絕對只是老人家的恩澤 我今天要報恩所以我來 不然法是恭敬中求 那我們偶爾出去一次那叫做-隨緣的怎麼樣 給眾生種個機緣、種個善根 所以我是把事情抓成這樣-這中道的 我還不能利益眾生-但是也不是說把眾生全部丟開 所以我只能一次去你某個地方-開開示啦、見見面啦 好了!那就可以了 那長期的是不可能 所以在外面只有這個地方-我是長期算是說有一個課程 任何地方我都說沒辦法 就像請我去什麼打佛七 我無能帶人打佛七 除了這個光雲寺-是我母親往生的地方 我報答他們當時呢-我母親往生的這個前前後後 這樣子的一個協助 可是今年也因為太忙-也跟它辭了一次 是這樣 這兩個情況是特別 所以我分得很清楚 進退之間我是分得很清楚 那我也知道居士其實-講這麼深的東西根本不受用啦 說實在不太受用啦-回去就是 不過就是-也不要再說你們不受用 就是說等著到極樂世界去-跟阿彌陀佛學算了啦 那現在就是沾一個邊這樣 去到阿彌陀佛那兒-阿彌陀佛就是 他老人家就是這樣-眼鏡拿下來就點名 啊!某某人 蕭文祥、張清雄 你們學過這個沒有啊? 有!我學過了 哈……就這樣 就是這樣而已 讓你們去極樂世界-稍微跩一下子這樣而已 那沾一點因緣這樣 就這樣而已啦 是這樣 所以你們還是勉力學一學吧 再來 天台懺儀行法之目的 這前面有一段文嘛 天台止觀法門的特質-及根本運心方法既如上述 其實這根本運心方法-講得很少啦 特質倒是講了有一些了啦 運心方法其實講得還是很少… 真的運心方法在那一篇論文-裡頭才講得多一點 三、四萬字-是這樣 則「法華三昧」等行法之提出-其用意是安在呢? 怎麼會有那個懺儀咧? 用心方法既然這樣 那那懺儀是什麼目的咧? 所以說第一小節 第三章的第一小節 天台懺儀行法之目的 我們來唸一唸 蓋天台中道實相觀法雖如前述 以十境為所緣 運用一心三止三觀為方便 觀一念三千皆為-不可思議三諦圓融之實相 然對初學之人 欲於靜中直觀此理尚難得力 何況於動中歷境對緣-而任運修此? 為了讓新學的行者 能順利地趣入三諦圓融的-圓頓止觀當中 則除了先要以二十五事-為遠方便調熟身心外 更要運用禮敬、讚歎、五悔 與誦經等三業之禮拜、稱唱、-旋繞、誦持及如理作意等 來預先達到消業、集福、-除障與息心調身等目的 以漸次趣入「法華」義海 有了這樣的行法方便-來調熟身心與意識 才能內外一致而又沒有障礙地 緣《法華經》的義理-而修習圓頓止觀法門 這正是法華三昧行法之所以-被提出的主要目的與意義 正如天台大師在本〈懺儀〉-之「證相分別第五」中所示 當知三七日為期 作如上所說六時而行者 ﹝正﹞為教新學菩薩 ﹝以彼﹞未能入深三昧﹝故﹞ 「先以事法調伏其心」 破﹝彼﹞重障道罪 因此身心清淨 得法喜味 好!這有引文來證明-所說的目的是這樣 天台既然是以十境為所緣 那麼運用這內在裡頭我們的心-一念心 運用一心三止三觀為方便 觀這個所緣的一念心三千 一念三千 為不思議的三諦圓融之實相境 這個實相 之實相境 這就觀不思議境 這個實相下面加個境字-比較好 但是這樣子呢-就是觀不思議境嘛 我們不是剛剛講了嗎? 剛剛這十種觀-十法成乘 所對之境有十境-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啊? 以這十法的觀不思議境-的這個境 一念三千為所觀-為不思議境 但是呢對我們這初學的人 哎呀!靜中要這樣觀這個理-非常難以得力 何況在動中你要歷緣-遇境對緣來任運的這樣觀 那更是難囉 那怎麼辦啊? 那靜坐觀也觀不起來 那這……法不就虛設了嗎? 所以為了讓新學的人呢-能夠順利趣入這樣子的觀法 那麼所以呢你看看 先以二十五事-就二十五方便 來調熟身心 調熟身心 那麼呢 那麼呢更要運用這-〈法華三昧懺〉裡頭的禮拜 禮拜、恭敬 就是禮敬 然後讚歎、五悔 然後誦經等等這樣 你看禮拜是身禮拜 讚歎是口讚歎 五悔是心懺悔 誦經是身、口、意皆投入 這樣子的三業禮拜 稱唱聖號 旋繞 旋繞……稱唱他的名旋繞-身體旋繞 禮拜-身體禮拜 稱唱是口稱唱 稱唱還有讚歎等等 最後怎麼樣啊 誦經是什麼呢 如理作意-也應該寫成隨文作意 這裡講的特別是指隨文作意 如理作意特別講的是指-隨文作意等 什麼叫隨文作意啊? 要自己思考的道理-沒那麼容易 可是我就念那個經-隨那個文而作那個意 隨文作觀-隨文起那個觀察理解 是這樣 這樣子要達到什麼目的? 這才重點啦 要達到的是消業、集福 你怎麼消業啊? 懺悔當然消業啊-對不對? 那請佛住世、請轉法輪 乃至於供養三寶 乃至於發願為眾生 這集不集福啊? 集福 所以懺罪、集福 那麼懺罪消業 那消業就除障了嘛-是不是? 業消-障就除 「障」是指障礙你修行的-那些事情 就除了嘛 那麼呢再來息心調身 息什麼心哪? 你在這邊拜…… 你就不會一直想著世俗啦-玩股票啦 妻子兒女啦 幹什麼啦 事業如何啦 通通放下 通通放下 這息心了嘛 調身咧? 你的二十五事能夠主要是調身 然後慢慢地拜呢 身體有病的醫病 沒病慢慢地調柔……-身體就越來越健康 所以調身呢 息心而調身 所以說你看看-這個拜〈法華三昧懺〉這樣好 你還要到處鑽鑽……-做土撥鼠這樣子 在無明的地底下 然後在裡頭爬……-然後鑽出來 欸!聽到了-這〈法華三昧懺〉不錯哦 聞一聞 嗯!但是還不夠-再鑽下去 再撥……再咚……又弄出來 然後你再參禪囉-又去那裡繞一繞 又鑽出來-咚!哪裡? 哪裡在講經啊 你看看!是不是土撥鼠啊? 不見天日 挖了一堆洞還是不見天日 不去修嘛 鑽木取火單一而得啊 你要專心修啊 你這兒聽聽、那兒聽聽 你把時間什麼都全部耗損了 哎呀!真是的 有沒有啊? 剛剛說是老象拖鐵鍊 現在又是土撥鼠到處鑽 這樣子 那麼呢你的身心調熟之後啊 業障集福 消業、集福、除障啦 那麼你就能夠怎麼樣 漸次趣入「法華」義海 你誦《法華經》了嘛 你就能體會 好歹你信心建立了嘛 那你說小孩子難教-丈夫難帶 你就跟他一起拜-〈法華三昧懺〉 增進夫妻感情-用這種方法 不然兩個人坐在那裡 都結婚了 都十幾年了 那還有什麼甜言蜜語好說啊? 沒什麼好說 講就知道講那-柴、米、油、鹽、醬、醋、茶 兒子怎麼教? 哪一家薪水賺得比較多? 現在又怎麼樣? 這次是要選藍還是選綠? 然後搞得眼紅脖子粗的 像這樣又在那裡惱惱怒怒 大家都別廢話 通通去拜〈法華三昧懺〉 是不是這樣子啊? 大人小孩通通帶去拜 是不是啊? 你說回鄉下去看爺爺、看奶奶 看了還不是一樣 還不是一天一天老 你還不如在家裡、在哪裡-多多的聽經、多多的拜懺 拜一拜 功德回向給他們兩個老人家 或者乾脆回到家裡去帶你爹-帶你娘也一起拜 是不是啊? 你看!你都寧可帶兒孫哦-就不願意帶爹娘 有沒有啊? 啊?有沒有?你們自己想 牽牽掛掛的是你娘、你爹咧?- 還是你那兒、你的孫咧? 你們自己捫心自問 阿爹阿娘反正活得好好就好了-沒電話就是沒事情(台語) 有事情我才去(台語) 有事情去的時候-已經插管插在那裡了(台語) 嘴巴在那裡吹著吹著了-(台語) 是不是啊? 所以說在家裡、在道場當中-好好拜懺 那就是孝順嘛 是不是? 陪家人 陪家人就是用這種方法-就是聽經聞法陪家人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北齋也可以弄一個什麼呢?-那個兒童區啊 是不是這樣子啊? 然後就把小孩全部塞在那裡-去玩啦 或者樓頂哪裡弄一個可以爬的-玩積木的啦 電動玩具擺幾個啦 那大人、小孩 大人來聽經-小孩子到那裡去 那也不就是踏青嗎? 是不是啊? 中午吃飯那到外面去吃 也不一定在這邊正經八百過堂 是不是這樣子? 這樣不就是把家庭生活-跟聽經聞法結合嗎? 有什麼困難? 是不是這樣子? 不過就大家要說好-不要回去報告懺公 那就完了 是不是這樣? 所以說要剛學佛-跟家庭生活結合在一起 你不知道-小孩子不懂(台語) 你在家裡等-爸爸去聽經(台語) 媽媽去聽經(台語) 你們今天比較辛苦一點-吃泡麵(台語) 你聽經爽爽快快-他們家裡苦哈哈吃泡麵 這也沒道理嘛-是不是? 所以應該要結合……-想方 這就是發菩提心嘛 是不是? 這叫做集福 這叫做消障 叫除障 懂嗎? 希望你們能懂 好!今天就講到這裡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