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天台禪法的特質11 上法下藏法師 主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天台禪法的特質〉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呢 跟大家上到這個講義第九頁-第二行 就引言的第一行 就荊溪大師於此觀-之名義、修法 有簡要之補充說明如下 簡要的 我們這都是簡要的了解 所以我們都取的是簡要的說明 什麼叫做圓頓止觀呢? 它的名義-圓名圓融、圓滿 圓融 圓融就是什麼? 就是統攝一切、包容一切-叫圓融 然後呢 圓滿是無有缺憾 那麼頓名頓極、頓足 頓足 「頓」立即的意思 立即到達頂點叫做極 立刻 那麼呢「足」是圓足-是充足、具足 「圓」者全也 體非漸成-名之為頓 體雖極足 但是呢 最後體雖極足-須以二十五法為前方便 那麼〔更以〕此法成觀-而為正修 換句話說 圓頓止觀呢 在《摩訶止觀》裡頭-它提到了用二十五方便 調身、調心、調息、調五欲-這等等 這樣子的調-那麼這為方便 那麼十法成乘 這個十法成乘而為正修 十法成觀就是成乘 有時候又名為十法成乘 「乘」就是車乘 大乘、小乘的「乘」 意味著說 這十種法完成一台車子-能讓你前進 不過這十種法不需要全部用 有時候只能用 其實主要就是觀第一-觀不思議境為第一法 為根本的法 其他的都是觀不思議境 都是觀不思議境 不過就是因為不思議境-有時候其他境界比較強的現前 那觀其他境 是這樣 體非漸成-故名為頓 這什麼叫「體」?-那個理體 就是你懂那個道理-不是慢慢懂 你懂意思嗎? 你比如說這個人是我父親-他愛我 那你長大了你就認為他愛你 你不是-你不會認為說 他昨天愛我五分 今天愛我六分 後天愛我七分 你就是知道他愛護你 體非漸成 那個那種感覺 那種愛染 那種愛意 父親對兒子的愛的那個感覺-是完整的、無缺的就在那兒 母親對兒女的愛也是這樣 體非漸成-比如這個意思 不過這個都是染心 我們就拿它做比喻而已 那昨天我們講說那個月亮 十五的月亮那雲遮不遮-它體非漸成 它不是那個月亮-越來越長越大……不是 掀開來一看-啊!就在那兒 都完整的 這個體非漸成 那麼對於這個一境三諦-空、假、中 這個境界是空、緣起性-是假 緣起中有什麼呢? 有種種的這個……什麼呢?-妙用 體、相、用 乃至於它當體呢-即是一念三千不思議境 這個呢也不是漸成的 你一觀就完成了它-所以一心三觀 是一心中具足這三觀 說有前後-在起觀的時候沒有前後 就是觀它就是這樣 所以這種觀-事實上是有點像悟的意思 是參的意思 你說你去一一剖析分別 剖析分別一定緣著空觀、假觀-或者緣著中觀這樣 它不是的 它是就在那個參的當中呢-這當下怎麼樣 當下完全的了知 所以體會的那一剎那呢-也是整體現前 所以體非漸成 那麼雖說極足 「極」究極、究竟-沒有缺了 無上了、無等等 無等等 沒有跟它同等的 這究極的 「極」就究竟-到極點了 「足」具足 到極點的具足 我們講成白話是這個意思 也就是說這個道理一現前了 沒有什麼道理你還能不懂的 沒有什麼道理在這之上還有 所以我常常說 你了解天台的實相的道理啊 你選哪一門都好 你也不因為哪一門你想要 覺得不夠呢-多學一點 你也不會因為學了天台-說別的教法可能比較差 不會 只要它的教法說到極致 都是跟天台的這樣子的一個-究極的道理 究竟的道理是一致的 這樣懂嗎?所以是 不過雖是極足-這體是這樣 可是要去了解它要-我們要有善巧方便 那就是二十五方便 你哪怕是頓修 所謂的圓頓止觀 你也得要二十五法為前方便 那就《小止觀》所說的-二十五法 其實也在《次第禪門》-也就是《釋禪波羅密》 也提到二十五方便 在《摩訶止觀》又提到-二十五方便 這二十五方便-根本就是一個通的 它也不是說在圓頓止觀才用 它就是調熟你的身心 那麼呢為前方便 那麼這樣子為前方便 真正用它在修觀的方法呢-有十種方法 其實最後智者大師只說了-前七種方法 菩薩境不說了 佛的境界也不說了 不……那個是觀境的方法 觀境的對象只說了七種對象 但是用的方法當然十種基本上-你還是要都了解 那麼這十種方法-到底怎麼用? 其實是這樣 它就是有一個根本的方法 然後呢其他的九種方法 通通是為了要支持-這根本的方法 那麼依於你個人的因緣不同 然後呢或者用一下這個方法-或用那個方法 這樣了解嗎? 那是哪十法成乘呢? 我們這個論文裡頭是沒有提它 可是在註解裡頭有說明 我們看那註解第十八 見《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二 這個《大正藏》卷四十六-頁一百五十上至一百五十頁中 一百五十頁上面-跟一百五十頁中這段文 不過呢這裡頭又說明 又二十五法者即是二十五方便 《釋禪波羅密》、《小止觀》-與《摩訶止觀》中皆有論及 尋文易解 自己去看就知道 那不過十法成乘呢-是一般就沒有啦 就只有在《摩訶止觀》裡頭-有提到 所以這裡特別引出來 又叫十法成乘 又叫十法成觀 乃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正修〉章中 首次提出之十種禪觀的方法 有沒有看到? 十種禪觀的方法 這首次提出 之後也沒有人提出 之前也沒有人提出 他就在那裡提出 他十種禪觀的方法 以第一、觀不思議境 二、起慈悲心 三、巧安止觀 四、破法遍 五、識通塞 六、修道品 七、對治助開 八、知位次 九、能安忍 十、無法愛 這在《大正藏》裡頭-藏經裡頭都有的 行人具此十觀-可運載至大般涅槃岸 故名為乘 這樣懂嗎? 這十種法呢 其實最核心修就是觀不思議境 觀不思議境是什麼呢?-觀察現前這一念心 這一念心具足三千境界 這三千境界通通是怎麼樣? 通通是理具事造的中道實相 那麼這一念心是什麼呢? 這一念心無非是三千境界 所以真正觀是觀一念心 就察這一念心怎麼樣? 能具足這個法界的三千境界 然而也這一念心又不可得 所以是觀察現前這一念心 這一念心是觀察什麼那一念心 不是觀察你的瞋、你的怒 這個叫受、想 是觀察識心 觀察那一念識心 識心是能了知的心 就清楚明白-清楚明白 你……靜坐的時候-欸!想打瞌睡 你知道你想打瞌睡-這也是清楚明白 你生起一念不愉快的什麼-難受的心 你觀察這一念難受的心-這起於何處? 依什麼緣而生? 它依什麼緣而變化? 那麼它依什麼緣而難受? 就觀察它依什麼緣而難受 不是觀察那個難受的感覺 不是的 是觀察那個難受的那一念心呢-是怎麼樣子在存在著的 不是你投入那個難受的感覺 這個不一樣 投入那個難受感覺-你是被那個感覺所主導 觀察那一念難受的心-的那個內在的結構 那就是觀察它 你怎麼去現起這念難受的心 是觀察這個 那麼這樣子的觀察-其實都還是可說的啦 你一再地去觀察-你會發現說這一個念頭呢 這樣子的念頭生起無來處-消失也無去處 而甚深之時呢-無有生相、無有滅相 所以不生不滅、無有來去 所以也 那麼跟你的心也不一不異 因為這是一念法界三千性相 那它跟你的心也不一不異 可是呢不一不異-覓心又不可得 所以這一念頭也不可得 這樣一再地深入去體會-你會發現 世間充滿法-也無有一法可得 這個跟心生一切法-所以有一個心 有一個阿賴耶識的這也不一樣 這也不同 但是它也不壞世間一切相 世間有種種生滅相-可是通通是無生 因為諸法不自生-不無因生 也不從他生-那麼也不共生 共生就是自己跟他來和合來生 也不是 所以是故知無生 你就了解了什麼呢-無生相 從這當中了解呢 你就知道說它是不思議境的 所以一切法皆不思議境 前面提到了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 乃至於無塵勞-無明塵勞 乃至於生死即是涅槃-就是這樣來的 你見解 你體會到那裡了你就發現說-生死塵勞皆不可得 眾生諸佛呢-也不可得 所以在觀察-你心中現起的法的時候 一定要有這個無生偈在心中轉 諸法不自生-不從他生 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這四句偈要把它背起來 這四句偈就在我們封面裡頭 就知道了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 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是故知無生 那知無生是一個結果 可是無生後面還有可觀的 那可觀的還是觀 才是那不思議境才有可能現前 都在觀這個 萬一呢 起瞋心那麼你要修慈悲 所以起慈悲心 發起於一切眾生的度化之心-發菩提心 那麼巧安止觀 心躁動了要修止 那麼觀呢 那麼心過度的沉寂了-修觀 巧安止觀 乃至於破法遍-怎麼樣 一切法的執取通通要破 乃至於一切有所得的 修過程當中一切有所得的感覺-通通要破 叫做破法遍 遍破一切法 那遍破也不是不立 那不立那就只是什麼?-但破不立 那這樣子呢-也只是空觀見而已 破一切法 那麼識通塞 就這樣子的觀-是不符合你趣入中道實相 那就塞 那麼這樣子的觀呢-你能夠再趣入 進一步的趣入 那是通的 修一心三觀你要知道通塞 當然這些文的內容他會再提 在《摩訶止觀》有提了很多 我們先讓你先知道-這個名相的意思 修道品 什麼修道品啊? 你在觀的過程當中 你只是用你的-可能只是用你的分別意識 分別意識用到無處可用的時候-那才是在參 可是即使是參-你的心力都還可能不足 你的道品 道品就戒、定、慧-主要是這三項 當然三十七道品還有種種-正念、正行 這個正業、正命、正定等等 這一些道品呢-你還得再加強 這個都是助緣 懂嗎? 三十七道品-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等 這些都是你的助緣 這表示什麼? 表示你在修觀的時候-力量有所羸弱 那你就要再加這個道品 再來對治助開 特別對治助開是指的什麼呢? 是指的這個起貪、瞋、癡、慢-這樣子 貪、瞋、癡、疑、散 多貪眾生不淨觀 多瞋眾生慈悲觀 多癡眾生因緣觀 多散眾生數息觀 那麼呢這個多障眾生念佛觀 或者有人是 當然這個修法 你能對治-不盡然只能要這樣子用 不過就是對治 主要就是貪、瞋、癡 多散動、多障-念佛等等 這就對治助開 最後知位次 你體會的道理呢-不能夠僭越 我證了什麼果了-我證什麼了 這種修法如果有人跑出來-跟你講說 我修〈法華三昧〉一心三觀-我證阿羅漢果 那你一定會笑掉大牙-哪有這種 哪有修〈法華三昧〉-證阿羅漢果的 沒有阿羅漢果可以證 他就早就超越阿羅漢的位置了 那你怎麼自己自認為-自己證阿羅漢呢 這是愚癡 所以有人 以前有居士說我是修大乘法門-我印證人家證初果、二果 最後他臨終的時候-自己知道那是增上慢 那不但是增上慢-那位次都弄不清楚 是這樣 曾經在更早之前呢 包括我在內有些比丘寫文章-跟他講說不要這樣做 他們就叫囂得很厲害 那些居士叫囂得很厲害 後來想一想出家人跟-這些在家莽撞之人說這種事 勝之不武 然後跟這些人吵鬧呢-又把身分弄低了 所以說後來就不理他們 最後還好啦 他在臨終的時候能懂得怎麼樣-懺悔 這算是很好的 也懂得念佛 可是他因此這樣引導出來-所造惡、造罪的 說的、毀謗三寶的事情-那可就多了 那做些壞榜樣那可就多了 那麼甚至於還有出家人附和他-說罵謗比丘 那這就更令人感到呢-這是什麼樣? 以盲引盲的這種錯誤 這就是不知道位次 那麼就是像-小孩子玩家家酒一樣 小孩玩家家酒就是-我是爸爸、妳是媽媽 我買一台車-我買一台房子 我炒飯給你吃 弄了兩片樹葉-她就在那邊炒飯給你吃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修行佛法哪裡像辦家家酒? 三、兩下子有一點少分-少分相似定境 那連未到地定都還沒得呢 他就我證初果、二果、三果 那令人覺得什麼樣?-不知從何說起 這知位次是很重要的 那以前的人 我在家的時候還參加某些道場-修什麼所謂禪七 這個禪七當中照說不講話 我都沒講話 就看那旁邊那些居士 那些中年居士就在那邊講 哎呦!我看哪個師父-我看他證初禪囉 我看他證二禪了 我心裡就偷笑-這種白癡 來這裡 來這裡打打禪七也不就修修-學學定境的工夫而已 現在就還要替師父在怎麼樣?-替師父授記 那種人然後他一坐在那裡-就呼呼大睡 哈哈!什麼 他能懂什麼呢? 偶爾有一支香坐得好-下來就呱……到處宣揚 這是這種居士是這樣子 所以我後來我出家我就知道-教育要以教育出家人為主 教育居士很難 染心、傲慢 然後呢不知位次、自以為是-非常的多 非常的多 女眾、男眾都一樣 稍稍去哪裡灌個頂-哦!好了不起了 我們叫做金剛兄弟 金剛兄弟 自己稱的咧-那金剛兄弟 那很了不起那樣 那不知位次 那這裡就是無慚無愧 他自己的貪、瞋、癡-自己都不觀察 他就自己拿了那名詞到處宣揚 就是這樣 那麼好了 那麼這個知位次之後-能安忍 就是這個位次到下個位次-這距離還很遠 那要往上去的時候呢-它還是路途模糊的 因為要到那個位次 有人跟你印證或經典來印證-你才會得 這過程當中一直沒有得 那前不著村、後不著店 前一個位次你已經捨了 捨了也就是說你不安於 你知道要往下一個境界去 所以前一個境界-當然你不能夠執取 不能執取 一般凡夫就是以執取為性 所以他就覺得我很好…… 那人家跟你講那個不是啊 那個不是 你就那個很好的感覺-就得要放捨掉 但放捨掉往下一個 下一個呢你又貪染-希望早一點到 可是又沒有 那時候前面無-後面又不得 前面又破除-後面又不得 那就前不著村、後不著店 這時候有一點恍忽 有一點難堪 有一點沒有可以落實的 這個時候要能安忍 在既有的境界上面要能安忍 你比如說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呢-初次見到無生法忍 你內心裡頭是會有一點-難以什麼?承擔的 因為一切法不可得啊 那這世間的種種相-那是什麼呢? 這剛開始還在凡夫地 凡夫地的時候呢-這種感覺是難以受持的 乃至於你有了定境了 開始要遠離凡夫的境界 那這種觀境呢-也是難以忍的 那所以你得要安忍在當中 所以要能安忍 是這個意思 我們以執取為性 現在呢一法不可取的時候-你得要忍 那無法愛 無法愛就是-即便讓你要得了下一個境界了 你也知道在你成佛之前-一切的境界都不可得 所以不能夠怎麼樣-不能染著 下次靜坐 怎麼那感覺怎麼沒出來呢? 那種愉快感覺-那種什麼樣子那個 怎麼沒有了咧? 怎麼沒有了? 那你就要捉住以前的東西了-那本身就是貪染執取 一切禪定的愉快境界-通通是跟你的身體 肉體的血液循環、氣脈有關 那哪有什麼好貪染的呢 那你說好 那觀察中心的那種安穩感-那總是不是氣脈了吧? 是心的觀察了 那種安穩的感覺也是一種染著 因為你之前沒有 你現在有了 這也是一種染著 那種愉快的感覺也不對 本來就無生-一法不得 所以平常心是道 不來不去 無得無失 無取無著 那麼呢得一切 證一切法-也沒有證一切法可得 是這樣所以它是一個很平穩的-不起伏的感覺 很多人修行修一修不錯了-打電話來告訴我 我拜懺拜得很愉快、很輕安 我說好……這樣不要說了……-你很快就會煩惱了 你怎麼會這樣講呢 果然沒多久-三天之後他就煩煩惱惱 好像天塌下來一樣 是這樣子 所以修行啊 你要有任何的輕安感 你又執取了那個輕安感 你又感覺那個輕安感 你要趕快求懺悔 你說修行不要有輕安?-沒錯!你受不了輕安的 輕安是一種嗎啡 你一般凡夫根本受不了輕安 你修行有修行相都受不了了-何況還有輕安感? 你說不是有很多師父跟信徒講-怎麼修有輕安感嗎? 那你就去信他的吧 我會告訴你那就不是的 有了那個東西-你將來會苦的 會很苦 會摔得更慘 那你說那這樣要怎麼樣? 平平淡淡 像鴨子划水一樣一路修去-暮直修去 然後信心堅固-這樣就好 你越修越有信心 沒有什麼輕安 沒什麼起伏 沒什麼愉快 乃至於修也無修相 只是修 也沒有說我修了什麼 那種感覺才可以 那麼這個這樣子呢 也就適當的釐清了叫做無法愛 約略你可以感受得到 無法愛還有更深的道理 不過諸位應該能受用的解釋-是這個解釋 這就是無法愛 最後荊溪大師更綜合地對-以上三種止觀之異同 及所應 所相應 就是所應之根機差別 有一段整體性的註釋 來!我們來唸一下 為三根者 此三止觀 對根不同 事〔修〕雖差殊 〔而〕同緣頓理 離圓教外 別無根性 當知此三〔根性〕 並依圓理 分此三行〔止觀〕 名三根性 是故漸次〔根性之人〕 不同於別〔教人〕 〔漸次止觀〕或一日、一月、-一生 修之可獲 故云 文第十判教中云 漸觀者 從初發心-為圓極故 修阿那般那-乃至無作 故知頓人-行解俱頓 漸人-解頓行漸 不定〔人〕 解頓 行或頓、漸 有人云-〔漸根人〕是別〔教人〕 〔彼〕都不見文旨 好!這是他註解《摩訶止觀》-的一位大師 叫荊溪大師 他十八歲就入佛門了 可是他爹不讓他出家 他爹是儒家的人 要出家-等我死了(台語) 就這句話而已-等他死 眼睛閉了-你才能給我出家(台語) 他搞到三十五歲-他爹才終於死了 然後他才出家了 可是他爹還沒有死之前 他修行已經非常好 他也持戒 那麼呢 他出了家也馬上去學戒 可是他還沒有出家前-他就能著書立說講解天台教法 是這樣 是一位很特別的大師 中興天台-一直到智者大師出 後來幾代比較衰微 因為那時候唐朝各宗各派興盛 那麼天台教法因為經過戰亂 教典是要學它比較不容易 那麼中國人-一向不願意耐心學教理 一直到了荊溪大師九祖 已經是中唐的時代了 那麼那個時候-他重新恢復天台的教法 註解了天台三大部 可以說呢 我們有了他的註解 再了解智者大師的思想呢-有了更容易的一個參考 在這裡 那麼他這註解就註解得很好 他說為三根者 此三止觀-對根不同 事修雖差而同緣頓理 這是一段話 就說三種根器的人-雖然根器不同啊 這事修 事修懂嗎? 事修就具體的修行 這種具體的看是拜佛-誦經、持戒這樣子 或者聽經教怎麼樣子的 或者參禪 這樣子修法雖然它們入處不同 不然上根器的人也別修禪-也別修定 也不用修什麼懺法 他就直接坐在那裡-他就思惟那個教法 他就能入 很快 可是呢中根器乃至下根器的人-他要拜懺、學戒、皈依啊 前面不是講了嗎?-對不對? 這些慢慢調熟你 可是即便是這樣子 即便是這樣子 緣的道理都是同一種道理-叫做什麼? 頓理 懂嗎? 頓理就圓教的頓理 所以這就是天台一再強調的 沒有其他根性 三種根性通通要先從-圓教的道理去理解 所以教在圓頓 所以理在頓悟啊 你要先開圓解 我現在跟你講圓教之解-懂嗎? 都是圓解 你不聽懂這個道理-你一隨便一修 你就偏離了圓教的道理 你就可能變成別教人 啊!好幾十劫才能修成 可是你知道漸教 最低階的漸教人 你只要有頓根的道理 你只要有圓頓的圓教道理-或一日、一月、一生 那漸次止觀都一日可修成 那圓頓止觀那會怎麼樣?-聽了就悟入了啊 在大乘經典裡頭很多-有沒有? 佛陀一講完他證法眼淨-乃至於證什麼果…… 乃至於發菩提心 就是這樣來的 乃至發菩提心等等-那都是這樣子來的 所以呢這都同緣頓理 為什麼會同緣頓理呢? 因為下面那句話 離圓教之外別無根性 當知此三根性並依圓理 分此三行名為三根性 有三種修行的方法 所以才因為你的根機不同-分成這三種 所以名為三根機 其實離了圓教理之外別無根性-什麼樣? 就別無眾生可入這個-可來修行了嘛 懂意思嗎? 圓教理之外沒有根性可說 這裡頭當中兩種意思 當分說就是說 你因為都是同緣頓理 那麼你既然是緣著這個理 這個理之外都不名為圓教人 也就不能夠來修這三種圓教的-止觀 所以說無有根性 懂意思嗎? 就是說你只要懂這圓教道理 那就一定進入到圓教的止觀-來修 是不是? 所以說離圓教外別無根性 其實它更深刻的意思是說 佛陀所說的理沒有其他理-只有圓教理 那你說那不是藏通別圓嗎?-四種理啊 怎麼會沒有-圓教之外沒有其他的理呢? 我說過了 圓教一出 一切教通通變成圓教的什麼?-方便而已 它終究還是要立圓教 這第一種道理 第二種 你懂了圓教之後 你一切法都是圓教了 藏通別的教理-都變成圓教的教理了 那在這種情況 所以你已經都把一切法-看成圓教了 那你還有什麼圓教之外的理-可以看 沒有了 那沒有了-那你剩下來就是在圓教裡頭修 對吧? 所以在圓教之外沒有根性的人 因為你通通進入-圓教根性的人了嘛 這樣了解嗎? 所以別無根性 只有這三種根性 三種根性是依你能力-過去的善根深厚、淺深來分 他都是依著圓理來修-看到沒有? 你通通進入圓教理了嘛-是不是? 所以說你不學天台-你怎麼修其他法門? 你什麼法門-你都搞不清楚先後、強弱 它的廣博或者方便不方便 它是哪一個階位的 那麼分此三行名為三根性 這操作上不同 不是依著圓理 依著理不同 理都是一樣是圓教的理 是故漸次之人 漸次根性的人 不同於別教人 為什麼? 別教人他當分只知道別教-他不知道圓教 對不對? 我們三根器的漸次修-漸次止觀 跟所謂的別教人修的止觀-還是不一樣 因為別教人在初修-根本不知道圓頓理啊 可是圓教人初修止觀 哪怕他初修的是漸次-所謂的漸次止觀啊 他也是知道圓教理的 所以這兩種人是不是不一樣?-是不是? 所以啊-不同於別 不同於別教之人 漸次止觀他一日、一月、一生-修之可獲 可是你看別教人要修幾劫啊 幾劫啊 不是阿僧祇劫 不是阿僧祇劫-是幾劫 什麼? 所以說這就是時間上你看-一看就出來了嘛 差那麼多(台語)-對不對? 所以你要圓教-你要修圓教 你現在沒有開悟 你可以拿圓教的道理-幫助你念佛 你一到極樂世界去 花開見佛馬上悟無生-馬上悟圓教理 很快你就回來了 懂嗎? 很快你就回來 那麼呢淨土真宗的人傻傻的 他說我們的才是到報土去 他不要說圓教理不懂 他連別教理都不懂 他甚至於不知道自己 他不敢承擔自己有佛性 他說我是極罪惡之人 我極罪惡 這因為我極罪惡 所以阿彌陀佛-一切都替我準備好了 我呢信心歡喜堅定 他只知道這樣 他只是被救度 他只認為他是被救度的 他說還要用自己的方法-去修行、去念佛呢 那個就是對阿彌陀佛信仰不足 是這樣嗎? 是這樣子的嗎? 你這樣你連你自己是能成佛-你都不知道 你都不敢承擔了 這種人恰恰好怎麼樣? 恰恰好《無量壽經》下卷-當中說到他就生邊地之人 於自性的佛性不了知 他甚至於不是懷疑 他根本就不相信有 所以他是大外道 這種思惟是一種外道的思惟 所以淨土真宗-為什麼在根本上面 它根本就說錯了 他哪裡是生報土呢? 它叫邊地 那是有經證 他就將將好入邊地 這樣了解了嗎? 那麼我們不同啊 我們已經了知原理了 你能成佛吧?-你能 你現在念佛就是什麼呢 螟蛉子念佛有沒有? 印光大師說的 你是螟蛉子 你念佛 我是念佛就能成佛 為什麼你能成佛? 牠會變啊 螟蛉牠會變啊-牠會變(台語) 那就是蛻變嘛 是這樣 牠會變啊 就是你自己會變 你就是你 可是你會蛻變 你本來是包著、包住的-一點都不漂亮 可是當你出殼了之後 你就變成一個很莊嚴的佛了 就是這樣你相信你能 所以你是心念佛-是心作佛 念佛能成佛 這上面還寫著吧 是不是這樣子啊? 這個就是圓教人修法 所以你要這樣子 你聽懂了圓教的道理 即便你不能開悟 你好歹拿圓教的道理去念佛 你一定要往生 往生了之後-很快就能夠花開見佛 是不是一日 凡夫修漸次止觀 一日、一月乃至一生都能修成 欸!你到極樂世界去-還要多久啊? 通通是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做你的善友 法侶 等覺菩薩以上做你的修行等侶 你不開悟還不然等什麼時候? 這個就是跟別教往生的人不同 所以說了解圓教-本來就是一切法的根本嘛 嗯? 好!那麼呢 故云文第十 這個故云-文第十判教中云 這就是指他引那個文 引什麼文? 引《摩訶止觀》裡頭的文 在第十判教 不是《摩訶止觀》-是那個《法華玄義》裡頭 文第十在判教當中他提到 他說漸觀者 從初發心 為圓極故 修阿那般那-就數息觀 乃至修無作 空、無相、無作這三什麼? 什麼? 什麼啊? 三無作法門對不對? 那麼呢怎麼樣呢 都是怎麼樣-都故、都什麼? 故知頓人-行解是俱頓 為 (ㄨㄟˋ)頓極故-不是為(ㄨㄟˊ) 為頓極故-他來修安那般那 乃至修空、無相、無作 這三解脫門 修這個是為了完成 初觀的時候 初發心他就為了這個-圓極的什麼呢? 圓教的理 他來修數息觀的 所以你看看他修一切法門-通通會入他的數息 通通會入他的圓教止觀當中來 所以這樣子呢 故知頓人是行解俱頓 行頓、解頓 可是漸人呢-漸教人呢 他也是解頓 看到沒有? 他也是解那個圓頓理 不過是行上是怎麼樣?-行上是漸而已 那麼不定人是怎麼樣? 他還是解頓 看到沒有? 先在原理上面還是解頓 可是在行呢 或漸或頓 有所不定 所以有人云 有那個不知道的人 他說啊 他說漸次止觀-漸根的人性 他就是這個修漸次止觀的人 他就是別教人修的 對不對啊? 對不對啊? 都不見文旨 他根本沒看到文的道理 他弄錯了 懂嗎? 所以古人也會這樣來評破-這錯誤的說法 這樣了解吧 好!那麼這個 經過這個……他老人家-再這樣指點 我們就更清楚知道 圓頓止觀它是怎麼修的 那綜合 來!我們唸這段文 這小結結這段文 綜合以上引文可知 天台所傳之三種止觀 其下手之方法雖有漸次、不定-與圓頓之不同 但同樣都是以圓教中道實相-之理為修觀之內容 固然漸次與不定二種止觀 在趣入實相觀的過程-(事修)上 與圓頓止觀有所不同 但所緣之境與能觀之智-並無本質上的差異 前引文中云 事雖差殊-同緣頓理 又云 當知此三-並依圓理 正指此意 因此三種根性之人 所證之理皆是圓教中道實相-之究竟真理殆無疑義 只是細觀前三部禪籍之內容-可知 彼三部書雖亦含有-中道實相觀之修觀方法 唯其內容都明顯的 不若《摩訶止觀》來得具體-而完整罷了 果真如此 則知此三種止觀 在觀察實相的根本運心方法上 也應該是沒有差別的 亦即 以不思議一心三觀之智 緣一念三千不思議之境 證入不思議三諦圓融之理 只是圓頓止觀在修法上-不假其他方便 直於十種境相中 起十種修觀方法以修入實相 而漸次止觀與不定止觀 則需先用其他禪定及修觀方便 巧為弄引 漸次調熟 方乃修入 以此三種修觀-之下手方便不同故 而分成三種止觀之法 好!這就總結前面那段話 我想講得很白對不對? 大家應該都能理解 也就是說 佛法的教理依天台來看-藏、通、別、圓 可是究極之理就是圓教 這圓教之理你這樣一懂了之後-剩下你就修入 修入的過程 無論你修的相貌像不像聲聞法-像不像通教法 通通就是圓教的內容了 那麼因此呢 一切的修行根器也就分成漸修 漸次止觀跟這個不定止觀-還有圓頓止觀這三種修法 在圓教的修法當中 圓教止觀 圓教止觀同緣 這三種根性的人修的方法 通通緣的是圓教中道實相-不思議的中道實相之理 能修的心是什麼呢? 不思議中 不思議的一念什麼?-法界圓融心體 所以說以能修的這不思議心-一心三觀之智 這是能觀之智是這個 觀察什麼呢 觀察一念三千不思議之境 那麼呢能觀的是心 所觀的其實還是心 以心觀心 那麼呢觀出來證得的是證 不思議的三諦圓融之理 這個內心裡頭操作的用心呢 事實上都一樣的 懂嗎? 都一樣 就同緣頓理 是不是啊? 圓頓之理 不過就是它的善巧-趣入的善巧方便稍有不同 圓教止觀直接就用什麼呢 十法成觀這樣去修 那麼呢這個……圓頓止觀這樣 那漸次止觀、不定止觀那就是-前面的種種修懺法、拜懺等… 這樣子修戒律啦-慢慢調熟 可是在慢慢調熟的過程 只要他想修行 他就要聽這個圓教理 聽懂了 從頭到尾就是以這個圓教理-在運作 這樣了解嗎? 都是以圓教理在運作 那既然這樣 請問諸位你已經聽圓教理 你……也是漸次了 你可以當作漸次的-漸次止觀來修 那這個時候你就是該念佛啦 念佛的時候我心一念三千 那太好了 那阿彌陀佛世界-是不是在一念三千之內 對嘛 所以說嘛 極樂世界不離方寸 祖師不是一再這樣講嗎? 他憑什麼這麼講? 就是因為這樣 就是因為圓教的止觀能夠證明 圓教理能夠證明 所以生則實生-往實未往 一定生嘛-一定生極樂世界 往不用往 你幹嘛往啊 就在你心中-你幹嘛往啊 往是有此有彼 從這裡到那裡才叫往 所以說這個傳燈大師-寫那個《淨土生無生論》 我在那個慈光佛研所講過一次 也有光盤 也有光碟流通 你去聽 他就講到了 生則實生-往實未往 不就這個意思嗎? 所以說你有了這樣道理 你真的你每一句佛號-是重如泰山 為什麼? 欸!是你從你的這一念三千心 這叫做不思議法界圓融心體-念出啊 不是這樣阿彌陀佛……-恍恍惚惚…… 問你能不能往生啊? 不知道欸-我念佛都還沒有得一心 那跟你念佛得一心不一心-沒有關係啊 是你這一念心體-真不真實的現前有關 你這一念心體現前了 每一句佛號跟阿彌陀佛怎麼樣 相契、無二無別嘛 所以既然這樣 才能解釋《觀無量壽經》-跟《無量壽經》說 乃至一念亦能往生 對不對啊? 就是這樣來的 所以你我是漸教人-呃!不是漸教 是漸次止觀的修行者 那我們來念佛的時候-我們還是圓頓理啊 緣著那個圓頓之理啊 這叫做依天台教理來念佛 懂了嗎? 就這樣子 所以這是有理論的 它也一再地告訴你要這樣做的 只是你把它用在念佛來 念佛來有什麼不對? 你連修安那般那乃至於無作 這三解脫門-空、無相、無作 這種三解脫門-本來是小乘人修的法門 你都可以緣圓教的道理 那何況念阿彌陀佛這大乘法門 你怎麼不能緣圓教的道理啊? 是不是啊? 是不是啊? 唉!聽不懂-我看沒反應 所以說這就是我一再地強調 為什麼千華寺它教團它要以 教學天台、行尊律儀-住依僧團、修歸淨土為宗旨 就是這樣子 你得要先學教 然後你住的出家僧團-你一定要依 尊重 尊-不是遵守 是尊重 我們不敢說我們遵守得好 但是要尊重 尊重戒律 最後要彼此成就-一定要住依僧團 然後這一些這三個為前題-最後總歸一句 你修止觀導歸極樂 是這樣 所以我帶人家拜-〈法華三昧懺〉 這就是漸次止觀的修法 為什麼? 因為一大堆眾生-都嘛是漸次止觀 漸次根性的人 難道他是頓根的人? 頓根人也不用我廢話-是不是? 他聽一聽他懂-他就當下契入 對吧? 所以說要用漸次修 那你說那這樣你為什麼不乾脆-教人家念佛? 念佛還要我教嗎? 每個人都阿彌陀佛……-就會念了嘛 就是拜懺要人家教、要人家帶 你來消除業障-你回家不就好念佛了嗎? 你就聽教理聽得懂了嘛 聽得懂就念佛也好-拜懺也好拜 然後還要增長道理-你就誦經嘛 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對外我教人家拜懺 不是說要轉變念佛法門 沒有 何況拜懺內容-不是在教你往生極樂嗎? 智者大師不是也這樣教嗎 所以為什麼要這樣在做? 不單純只教念佛 單純只教念佛的-天下到處都是 那個第四台你轉起來-每一個都教你念佛 可是問題是-大家還是要找念佛的法門 你看看!就老是念不好 就是因為教理沒有再深刻化 你每次念佛就-嘴巴跑去、耳朵聽去 就沒了…… 恍恍惚惚信心不堅固 所以才要這樣方法調熟嘛 這叫做巧為弄引、漸次調熟 這樣了解了吧? 所以一路走過來要堅持 那你就一定對 保證往生 決定要往生 這一輩子決定要往生的 好!那麼我們這一堂課呢-就暫且上到這裡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