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講:普獻法師 主題:佛遺三經--佛說四十二章經07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七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各位大德大家午安 我們今天講四十二章經 我們講第三張下面 佛言 人有二十難 貧窮布施難 豪貴學道難 棄命必死難 得睹佛經難 那麼這二十難裡面 我們就唸四個好了 我們今天的話 各位來這裡有什麼難啊 下大雨的難 刮風下雨 聽經聞法 也要經得起考驗 下大雨颳風 交通 即使你到了場 音響有困難的話 也造成我們一些麻煩 所以世間的事情都是 要經過許許多多的考驗 很值得高興的是 我們遠離了二十種災難 我們才能夠見佛聞法 來修行 那麼這個地方講到 第一個貧窮佈施難 我們講富貴跟貧窮 一般人是以物質來衡量 在物質上很多 叫做有錢 我可以簡單的講 所謂貧窮跟富貴 不只是指物質的貧窮 還有心靈的貧窮 物質上的貧窮 比如說衣食住行 有所欠缺 那是物質的貧窮 還有一種是什麼呢 生理上的貧窮 生理上的貧窮比如說 眼睛不能看 耳朵不能聽 嘴巴不能講話 腳也是走路不方便 甚至沒有手 五官有所欠缺 這是生理上的貧窮 一種是物質上的貧窮 一種是生理上的貧窮 還有一種是什麼呢 心理上的貧窮 心理上的貧窮 假如說我們受的教育不多 大字都不認識 這是心理上的貧窮 或者是說心理上有某種障礙 老是以懷疑的眼光 來看別人 跟人家不能溝通 或者是慳貪不肯佈施 這個是心理上的一種障礙 所以我們貧窮可以分 生理的物質的心理的貧窮 那一般人我們有 這方面的欠缺的時候 我們想跟眾生結善緣 的機會就很少 比如說生理上的缺陷 物質上的不足 心理上的慳貪 那麼要學布施就很難了 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間 都是帶有福報 多多少少我們都帶有福報 來到這世界上 那麼 這一生的這種福報 可以說是我們 一方面是多生多劫來的一種 佈施所結到的善緣 當然這一生的努力 還是很重要的 你不要以為說 你的八字很好 生出來就是金湯匙 但是如果這輩子不努力的話 還是不能享受 所以不要以為說 我的八字很好 這一生不做事 那麼就有得吃有得用 不見得喔 如果我們前輩子很大的福報 這輩子不去開發的話 不去努力的話 這個福報也不會顯現 比如說你有一個很好的種子 你不拿去種的話 這個種子會腐爛掉 沒有用 不開花不結果 所以有宿業 但是還是要今生的努力 而今生的努力 比前生的善德更重要 這個是我們講到說 佛為什麼要我們行布施 因為布施才不會 生活上衣食不足 為什麼呢 饑寒容易起盜心 偷盜的心 一個人在窮困的時候 很容易造惡業 很容易造惡業 饑寒起盜心 所以我們之所以布施 一方面是因為眾生都是我們 累生累劫的父母兄弟姊妹 那麼以慈悲心 多餘的我們替他保管也麻煩 乾脆就去做些布施 我講一個各位了解的就是說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 不是說你佈施以後 你就會很有錢 也不一定哦 知道吧 我遇到一個 信佛學佛很虔誠的人 他聽人說布施以後會很有錢 他真的就把家當 全部給它布施出去以後 糟糕 他的房子貸款繳不出去了 這樣對不對呢 不對哦 釋迦牟尼佛說 我們賺到了錢的話 一方面是要儲蓄 一部份儲蓄 一部份家庭的日常開支 一方面繼續經營 然後一方面才去佈施 所以你賺到了錢 你最好是分成四等份 一個是儲蓄 一個是日用 第三個是繼續經營你的事業 然後再一份來做布施 你不要以為說 我佈施出去以後 我會很有錢 不見得 這個是讓各位了解說 佛不是讓叫我們說 把所有的一切東西布施以後 你就會很有錢 不是這樣子的 所以我們如果 不願意貧窮的話 那麼就要學習布施 一個是物質的布施 一個是知識的布施 另一種是無畏的布施 叫做財施法施 無畏施 我們講佈施有三種 這個是講到我們人 做為一個人 從這個地方可以看起來 釋迦牟尼佛 他還是很重視物質的生活 還是重視物質的生活 那麼我們這一生當中 我們物質有所欠缺的話 就是前生前世不願意布施 慳貪 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 那麼就會遭到貧困的果報 那請問各位是不是富貴中人 為什麼呢 衣食不缺 就是富貴中人 我們受教育 懂得種種的知識 那麼能夠知道善惡因果 知道學習向上 懂得來聽這個佛學的課 這個就是富貴中人 第二個 我們人類的災難 叫做豪貴學道難 剛才說我們不願意貧窮 但是佛說 我們一個人如果是沒有智慧 那如果有很高的地位 有很多的財產的時候 反而是一種學道的障礙 那如果是說 舉個例子來講 假如你現在年輕有錢又有閒 有很多很多的財富 身體又健康 吃飽沒事做 無所是事 那如果是 沒有善知識的接引的話 很容易吃喝唱跳過日子哦 那就會麻煩了 很容易造惡業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 豪貴學道難 最重要的就是說 在沒有智慧的時候 而又有許許多多財富的時候 很容易造業 很容易造業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 叫做福慧雙修 那如果我們單單這輩子 學佈施做善事 來輩子有錢又有閒的話 很容易造惡業 這是不理想的 所以說豪貴學道難 但是如果有智慧的話 越豪貴越有錢越好 這樣了解吧 比如說你有很大的智慧 你今天當高官 你可以用這個來佈施仁政 來造福更多的人 從過去的歷史來看 許許多多的這些大官 他們信佛學佛以後 不貪不取 然後做很多的善事 利益百姓 所以當我們智慧不足的時候 千萬就是要記住 富貴反而是一種障礙 我講一個寺廟 那個寺廟就請一個老和尚 去給它看 那麼這個寺廟 年輕的師父就問老和尚 老和尚啊 我們這個寺廟要向東 還是向西 還是向南 還是向北呢 老和尚就跟他講 你要財 還是要丁 各位聽得懂嗎 要財還是要丁 那個年輕的和尚 他問老和尚 你講的意思是什麼 他說你這個寺廟如果向這邊 會很有錢 如果向這邊的話 就會有很多的徒弟 這個徒弟都是很聰明 很有道心 他說老和尚 我要丁我不要財 這樣各位了解意思嗎 老和尚說好 那我幫你看 你這個寺廟應該向這邊 那就會出很多徒弟 這些徒弟很有孝心 很有道心 所以這個就是一念之間 那一般人會想 哇 老和尚你幫我看地理的話 讓我的寺廟大發有錢 那不行 所以我們講道心比較重要 人才比較重要 有人斯有財嘛 所以豪貴學道難 是警惕我們 我們要修智慧 不是單單去佈施 有福德就好 不行 最重要的 要有智慧 否則的話 一旦有豪貴的機會的話 就造惡業 就造惡業 第三個是什麼呢 棄命必死難 福報盡了 業報現前了 那麼這個時候 該走了 釋迦牟尼佛也救不了我們了 知道吧 人之所以會死亡 一個是歲月不饒人 生老病死 一個是什麼 是業障現前惡業現前 還有一個是什麼呢 福報盡了 這輩子該吃該喝該享受的 你提前把它吃盡 用盡花盡了 那麼你的福報盡了 該走了 你前生以及今生所修的福報 全部都吃光了花光了 走了 那麼這個是福報盡 一個是業報來了 業報現前了 我們造了什麼惡業 到了 就走了 有一個出家的師父 很用功修行 我也認識他 後來生病生得很嚴重了 四十幾歲 不到五十歲走了 為什麼 業報現前 業報現前 吐血死了 為什麼吐血死呢 前輩子是一個將軍 殺人無數 這些人放不過他 了解吧 業報到的時候 即使你出家 照樣的要受報應 逃不了 這個是業報盡 所以棄命必死難 再說我們人的壽命 應該是多少歲 人的壽命應該都幾歲 我們的生命年齡 我們成年是二十歲 二十歲乘以六等於多少 一百二十 可是現在我們 吃得到一百二十嗎 不行 我們能吃到八十歲已經偷笑 是不是 那為什麼 本來一百二十歲 才是正常的人 為什麼我們 吃不到一百二十歲 因為我們空氣污染 水源污染 然後我們有許許多多的煩惱 我們面對家庭事業社會 我們面對許許多多的困擾 所以心性上平靜不下來 內心裡面許許多多的煩惱 再加上飲食不當 睡眠不當 工作過勞 種種的壓力 所以人吃不到一百二十歲 虛雲老和尚青菜豆腐湯的 才能活到一百二十歲 知道吧 是不是 那現在一百二十歲的人很少 很少啊 非常少 那有人就調查了 那個長壽村 大陸上有一個長壽村 世界上好幾個長壽村 他們唯一的特色是什麼呢 吃得很簡單 不像我們吃香喝辣的 他們吃得很簡單 堅果類青菜類 就是這五類 然後他們有 共同的特色是什麼呢 心情很輕鬆 不會去斤斤計較 生活得越單純就是越長壽了 這個是讓我們了解到 生命在某一種條件 福報盡了 業報來了 那麼該走的時候 沒有人可以讓你延長 這是棄命必死難 那如果是業報還沒有盡 福報也沒有盡的話 即使再大的災難來也不會死 有些人九二一大地震的時候 哎 埋在地底幾天他還是照樣活 海嘯 南洋大海嘯 五十六天 還有被救活的 各位知道吧 經過五十六天 還被救活的 這次非洲有一個叫肯亞 有一個人生了孩子 就把她丟在森林裡面 結果怎麼樣 有一隻母狗給她拖 拖到狗窩裡面 那隻母狗又剛好生孩子 生小狗 牠竟然在森林裡面 把那個小孩拖到狗窩裡面去 餵奶給她吃 後來那個小孩子哭叫的時候 被別的小孩子聽到了 然後才發現 有這麼一個小孩子 那這個小孩子 後來被取名叫什麼 天賜 很多人想認養她 說這是大福報的人 命不該絕 她父母親生下她 就把她丟到森林裡面去 竟然大難不死 必有後福 所以很多人想認養她 那狗的主人還沒幫牠取名字 因為他們家人 窮到連狗都沒有名字 一般養狗都會有名字 這個養狗的人 竟然連狗也沒有餵牠吃 讓牠自生自滅 後來因為這個事情以後 很多人想認養那個狗 還有認養那個小女孩 所以她的命不該絕的時候 即使有很大的災難也不死 印順長老 不是今年做一百歲嗎 他以前也是病得很可怕 那真的是很大很大的病 躺下床上不能動 結果沒有死 所以他說命不該絕的時候 即使再怎麼病 就是不會死 那你即使再有錢 再有地位 說走就走了 郭台銘的太太幾歲 五十五歲 他最有錢 台灣他最有錢 說走就走 病來了就要走 這個是棄命必死難 第四個是 得睹佛經難 這個時代 得睹佛經不難 為什麼 電腦網路 你用 還是什麼東西 打下去 你都可以看到了 那以前的確是如此 要讀到佛經 要走多少路 從前高僧大德 拼死命走在沙漠裡面 走絲路到印度 還要經過雪山喜馬拉雅山 然後到了印度取經 那真的是得睹佛經難 那現在的人的話 太容易了 印刷業很豊富 可是各位有沒有 發現到這個問題 現在的媒體很多很多 內容很多很複雜 很複雜 所以如果你的心性不定 沒有善根 那你會沉迷在這個暴力色情 種種奇奇怪怪的 電影電視裡面 即使從電腦可以隨時 把佛經打開來閱讀 但是還是怎麼樣子呢 因為心性的不同 你還是沉迷在這種七情 荒謬的情節裡面 不能自拔 所以這個時候 我們要懂得去善於利用媒體 資訊來充實自己的生命心靈 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 現在我們看第四頁好了 一起來唸 生值佛世難 忍色忍欲難 見好不求難 被辱不瞋難 有勢不臨難 觸事無心難 廣學博究難 除滅我慢難 不輕未學難 心行平等難 不說是非難 會善知識難 見性學道難 隨化度人難 睹境不動難 善解方便難 那麼這個是講到我們人 有許許多多的災難障礙 剛才我們講到四種 那麼現在我們是講到 生值佛世難 從佛教的歷史來看 釋迦牟尼佛來到這個世界 是賢劫裡面的過去七佛之後 在二十個減劫當中 二十個小劫當中 第九個減劫的時候 釋迦牟尼佛來到這個世界 那麼釋迦牟尼佛之前 還有迦葉佛毘舍浮佛 好多好多的佛 可是我們都沒有機會見到 那麼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 我們也沒有見到 那麼經過兩千多年 我們有這個善根 所以還是在佛陀的末法時代 我們見到了佛像佛經 那麼再經過千年萬年以後 這個佛法慢慢就沒有了 那要經過八萬多少劫以後 一增一減 我們現在是第九減劫 然後到第十劫的時候 才有彌勒佛來降世 所以你看這要 經過多少世以後 才會有彌勒菩薩 在這個世間成道 所以能夠跟佛同一個時代 一起出世 不容易哦 生值佛世 但是從佛教歷史來看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 很多很多的佛一起出生 在一個時代 但是也有很多人 不知道有佛的 那我們兩千多年前 沒有跟佛一起出世 但是我們離了兩千多年以後 我們還是有那個機緣 見到佛像 見到佛經 聽到佛法 所以各位講起來 我們是不是很值得慶幸 是不是很值得慶幸的 一件事情 對不對 我們算起來是有大善根哦 還是算起來有大善根的 能夠見到佛像 聽到佛法 那請問我們為什麼能夠 見到佛像聽到佛法 為什麼 因為我們不於一佛二佛 三四五佛而種善根 這是金剛經所講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的話 就是我們以前跟釋迦牟尼佛 一起玩家家酒 我們跟佛一起玩家家酒 可是我們玩過頭了 不知道去悟一些道理 不知道去了解 身心的無常無我 所以一直沉迷沉迷 每一生每一世 我們交生命的學費 交出去以後又不懂得生命 所以迷迷糊糊 這麼輪迴輪迴 因為以前 跟佛陀一起玩耍過 所以種這點善根 我們這輩子能夠去 信佛學佛聽經聞法 所以還是值得我們慶幸的 是不是 那如果沒有深厚的善根的話 今天這陣雨就把你打退囉 知道吧 你今天會來聽經聞法 也是要有深厚的善根喔 你如果沒有深厚善根的話 下大雨為什麼 一定要來聽經呢 這就是深厚的善根 所以還是值得慶幸的 各位應該為你們的善根鼓掌 應該鼓掌一下 我們有深厚的善根 那麼這個是講到 生值佛世難 能夠見佛聞法 聽經聞法 這是很深的善根 很深的善根 接著我們說 忍色忍欲難 我們這個世界是屬於欲界 欲界就是男女欲的 在這個世界裡邊 我們稱為五欲 財色名食睡這個五欲 那麼在我們眼睛耳朵 我們觸對的世界 最難控制的就是男女的欲望 因為我們這個是欲界 男女的欲望 如果能夠合乎禮儀的 節制它 那就是聖賢之道 合乎禮儀的 在家人經過父母親 合理的合法的手續 那麼這個是叫做正淫 如果超越了這些 男女雙方的這種生理上的 種種的法律上的 那就叫做邪淫 那麼在欲界的眾生 就是男女的欲望 把眾生的智慧 如果不懂得節制的話 會降低智慧 會降低智慧 所以欲界的眾生 有這個男女的障礙 所以佛陀就設這個五戒 就是懂得節制 懂得節制 就會幫助我們修道 因為我們人吃五穀 這個五穀有四大的作用 自然就會有這種男女的欲望 但是如果我們按照 佛陀所說的正淫 男女透過父母親的允許 雙方面的感情的融洽 那麼對修道來講 它還是一個增上緣 還是有幫助的 懂得節制的話 那麼對修道沒有什麼障礙 不過從證果來講的話 在家有男女欲的話 證到初果二果 還是可以成為聖人 到三果四果以上的話 他就沒有這個欲望 尤其到四果 絕對沒有這個欲望 因為禪定的樂 就超過男女的這種樂 所以在三果四果以上的時候 他這個禪定的樂 就會讓他自然就會離欲 他有這個禪定的樂 他就不會有這個男女的欲望 這個是講到修道來講的話 在家人就修正淫 出家的話就不淫 接著我們說 見好不求難 好的地位好的名利 好的種種的一切 當我們有機會拿到的時候 如果我們能夠看得開 不容易 你說我不貪不取 那是因為桌子上沒有黃金 那桌子上有黃金 你看了你不動心 那這個就是真正的見好不求 沒有人看到 而在你的眼前有一塊黃金 你不動心的話 這個就是見好不求 這個不容易啊 所以見到好的 不會去貪求 這最重要的就是告訴我們 不要去貪非份之財 我講一個現世的一個故事 你們的眼皮會鬆一點 上個月到台東去演講 就遇到一件事情 在這台東幾十年前 那個時候交通不方便 三四十年前的時候 我們台灣還有三輪車 那麼有一個三輪車伕 有一天載了客人 這客人下車以後 就多了一個布包 那個三輪車伕 等到這個客人走了以後 撿到那個布包 在椅墊上 他打開一看 哇 好幾十兩的黃金 哇 心裡就好高興了 我騎三輪車載客人載一輩子 要能得到一兩黃金都不容易 這一下子 幾十兩黃金 他就把它藏起來 過了一下子 那個客人又回來了 哎呀某某人啊 你這車子上有沒有一包東西 他說沒有 你看看嘛 沒有啊 那個人就很傷心很難過 他可能是要把這黃金 去買什麼 做一筆生意的 付了人家一筆很大的訂金 然後再加上這一個黃金的話 他可以做一個很大的事業 那現在這個黃金沒有了 他付的訂金會被吃掉 後來想不開就自殺死了 那麼這個人 撿到這個黃金以後 他就不再騎三輪車載客了 然後就買田地 建別墅娶妻生子 過得很舒服 了解嗎 這次我到台東的時候 他們就跟我講這件事情 他們就問我有沒有辦法 幫他一個忙 我說幫什麼忙 他說他們現在全家上上下下 洗腎的洗腎 憂鬱症的憂鬱症 癌症的癌症 車禍的車禍 全家大大小小都是災難重重 問我有沒有解 我有沒有解 無解 沒有解 後來我告訴他說 他問我有沒有辦法 我說那就是叫他們好好吃素 第一個吃素了 不要再養這麼多的雞鴨來殺 不要每天都是殺雞宰羊的 我說第一個先戒殺 第二個好好懺悔 第三個去做佈施 去做善業 你這麼多的房地產 不是你自己賺來的 是你那個黃金換來的 那你就多多少少去佈施 我只是提供這三個方法 那麼至於結果如何 那就看以後他自己的造化 有消息我再跟各位報告 據說好像最近不太好 很嚴重很嚴重 所以我們說見好不求難 不是我們的東西 非份的東西 即使我們得到了 但是我們不一定 能夠享受得到 非份之財 千萬不要去拿 拿了會很麻煩 所以我們中國 古代也有這種名訓 一世官九世牛 有這種講法 是不是 一世官九世牛 這是有它的道理的 因為取了非份之財 就要來賠償來償還 接著我們來看下面說 被辱不瞋難 我們被人家侮辱 不起瞋恨心 這點很難 知道吧 不要說被侮辱了 我們覺得別人不對 我們馬上就發脾氣喔 有沒有這個毛病啊 所以我記得過去跟各位講過 我們這一生當中 我們不要說 我要修到明心見性 見性成佛 我要開悟有神通 你千萬不要打這個妄想 這輩子我們要修的 就是什麼 這輩子我們要成就的 就是什麼 不發脾氣 我們這輩子一定要成就的 因為這個不花錢 知道吧 不花錢隨時 都可以修的一個法門 你再怎麼講再怎麼說 對我無理 我還是心平氣和 養成這個習慣 最起碼你不容易生病 這輩子不容易生病 一個人常常心平氣和的人 不容易生病 這是第一個好處 第二個 你的外表會很有氣質 講白一點 你會很漂亮 懂不懂 一個人 你不發脾氣的人 比你去抹什麼膏 牙膏什麼膏都還有效 一個人常常不發脾氣的話 自然他的臉色會很好看 然後來生的話 一定會很莊嚴 你想到這三個好處 以後有人罵你的時候 你要怎麼辦 就心平氣和 知道吧 一個人動怒的時候 智慧整個會喪失掉 當你一發脾氣的時候 你講話是語無倫次 你會亂講話 你說明明有道理的事情 你一發脾氣就沒有道理 你講不出道理來 而且我們一個人 當發脾氣的時候 講的話都是很惡毒的 會很惡毒的話 都會講出來 所以我們這一生當中 你先修這個東西 絕對不發脾氣 這是我傳授各位的秘訣 有沒有記起來啊 要記起來 這個很重要哦 不管怎麼樣子 絕對不發脾氣 接著我們看 我們要改一個字 這個地方寫 有劫不臨難 把它改一下 改成勢 勢力的勢 勢利眼的勢 有勢不臨難 如果我們以白話來講的話 就是說不會仗勢欺人 知道吧 不會仗勢欺人 比如你有地位 你當一個主管 那麼這個時候 你往往會利用權責 去欺壓百姓 或者是說欺負別人 要求別人對你客氣 要求別人給你好處 你才讓他過關 釋迦牟尼佛早就看到 我們眾生的毛病 一旦有權有勢的時候 總會利用這個權勢 來謀取一種好處 所以釋迦牟尼佛說 有勢不臨難 那麼這個是 我發現釋迦牟尼佛 為什麼講這麼多的難 這個就是讓我們很踏實的 修學佛法不是一下子 就要入定要有神通 不是 是在這個很微細的地方 我們的起心動念 是不是跟道相應 不要說有勢 各位 我們想想看 如果你長得很漂亮 很莊嚴 講話聲音又好聽 學問又好 知識豊富 技術又好 然後有地位 我們往往會怎麼樣子呢 我們會瞧不起人 對不對 我的聲音比你好聽 我的長相比你好看 我的身高比你高 我的錢財比你多 很自然的我們就會怎麼樣呢 會高人一等 那是感覺 那麼在釋迦牟尼佛來說 這個就是什麼 我慢 跟我慢相應了 那麼跟我慢相應的時候 跟道就不相應 所以講這麼多的這些 就是讓我們很仔細的去檢點 我們內心深處有沒有 跟我見我慢我愛相應 因為這是跟第七 末那識的心相應的 我見我慢我愛我癡 這個我見我慢我愛 發展出來的時候 就變成貪瞋癡 就變成貪瞋癡 所以釋迦牟尼佛 講這麼多的這些難 就是要我們去檢討 我們內心深處 這個很微細很微細的意識 如果有這種意識的時候 那就是跟貪瞋癡相應 那就是跟第七末那識的 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 那就是跟道不相應了 所以我們修道修道不是說 馬上要入定有神通飛簷走壁 不是這樣子的 在這個很微細的地方 去檢討自己 接著說什麼呢 觸事無心難 我們一個人總不能說 離群獨居 我們住在深山裡面像鳥一樣 跟人家不相來往 不可能 我們必須跟人接觸 最起碼夫妻子女 父母兄弟姊妹鄰居同事 然後我們來到這個社會上 我們去搭公車 去搭火車 我們眼睛觸對的 耳朵聽到的 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接觸六境的時候 相觸的當下 我們起什麼心 不是瞋恨心 就是貪愛的心 我們很難保持平等心 所以我們講修道修道 不是叫我們眼睛不看 耳朵不聽嘴巴不吃 不是這個意思 是說我們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去觸對色聲香味觸法 六塵的時候 能夠保持明觸 明白的明 明白的接觸 智慧的接觸 那就叫做修道 所謂修道修道 就是在根跟境接觸的時候 保持一顆清明的心 平等的心 平衡的心 那就叫修道 如果我們六根跟六塵 接觸的一剎那 起了貪愛瞋恨 那就會造成了我們內心裡面 又多了一個貪愛瞋恨的種子 那麼這個就會產生煩惱業障 所以處世無心難 處世無心難 在根塵接觸的時候 保持清明的智慧的 平等的捨心 這是修道的一個原則 所以我們講修道修道的話 一個很簡單很實用的 一個方法叫做什麼呢 將心歷境 將這個心去歷境 歷史的歷 將心歷境 以境驗心 以境來驗心 就是說我們的心 去看這個世界 聽這個世界接觸這個世界 在這個接觸的當中 我們去檢察自己的心念 那麼我們就能夠了解到自己 修行的功夫到什麼程度 那我們這樣子 來檢驗自己的話 道心就比較容易堅固 簡單到這裡為止 阿彌陀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