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六祖壇經26 主講:理群法師 《六祖壇經》第二十六集 各位觀眾大德阿彌陀佛 《六祖壇經》我們已經介紹到 〈漸頓品〉第八 在講義的第六十頁 我們來看經文最後一段 時 祖師居曹溪寶林 神秀大師在荊南玉泉寺 于時兩宗盛化 人皆稱南能北秀 故有南北二宗頓漸之分 而學者莫知宗趣 師謂眾曰 法本一宗 人有南北 法即一種 見有遲疾 何名頓漸 法無頓漸 人有利鈍 故名頓漸 那麼這個時候六祖大師 他駐息在曹溪寶林寺 這裡提到這個頓漸 我們就針對這一品 來作一個簡介 這裡就說到了 禪宗會分有頓悟跟漸修-法門的分歧 這個是南宗北宗發生的-一個相關的事實 那麼唐代的禪門尤於出現了-以惠能為首的南宗 跟以神秀為主的北宗 在南宗主張頓悟法門 北宗主張漸修法門 也所以分出了南頓北漸之說 那麼這麼頓漸的說法 並非從唐朝才開始 姚秦的時代 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這些禪經 經過他的弟子竺道生 慧觀等流 流到南方來 其中竺道生主張頓悟 而慧觀則主張漸修 所以這個頓漸二法並行於世 那麼後來隋代的慧基法師 以五時八教 那麼歸納佛法 八教之中 智者大師 隋代的智者大師 他以五時八教 歸納佛法 那八教之中 這個頓教跟漸教並列 開創了東山法門的五祖弘忍 是把頓漸二法把它兼攝 所以他是把頓漸二法融合起來而是他傳給六祖惠能大師的 還是傳給他是頓教 那麼惠能大師他主張自性自悟 頓悟頓修 所以他在這個《六祖壇經》裡面 的〈般若品〉也說到 前念迷即凡夫 後念悟即佛 所以一悟即至佛地 那麼在〈疑問品〉他也說到了 若悟無生頓悟 見西方只在剎那 所以惠能大師他提倡的是頓悟 他的理由有兩個 因為世俗的名相會讓我們-遮障人性的這個本性 若能夠晃然如悟 頓時斬頓心靈的負累 便能攝入 解脫的坦途 第二 這個佛教的經典很多 傳入中國之後 宗派很多 典籍如海 信徒對於知解上有所困難 那麼反而淡漠了心性的修練 就是在那個依文了解經典 在那邊花費很多時間 反而荒廢了心性的修練 那麼惠能大師他就單刀直入 倡導這個頓悟 所以才有到這個地步 至於佛法的修持 惠能並不反對漸修的過程 其實他不是反對 只是他說如果另外 你的根機是適修的話 你就不要跟人家漸修下去 你能夠頓悟你就不一定漸修 那你是漸修的根器 你就不必非要自己-也來勉強你要頓悟 是有漸有頓 我們可以看到惠能大師 他是主張頓沒錯 可是他並沒有反對漸 是看你的根器的 所以不要懷疑說惠能大師 他是這種根器 他的弟子也都這種根器 那我們不是這種根器 我們怎麼比得上 那你不是這個根器 就不要作勉強 所以他在〈疑問品〉說 主張除十惡八邪 即為漸修的功夫 把十惡業 還有八邪 我們有八正道 那八正道的相反就八邪 修十善修八正道-就是漸修的法門 逐漸這個頓漸二門 它們並行是不會違背的 不過在二者之中 惠能特別強調頓悟的意義-跟作用 是他倡導南宗禪法重要的特色 這個是這樣的原因 所以我們有一些事情-不能看片面 從這個整個宏觀的立場 來看到惠能大師 其實他也有他兼顧的地方 那麼這裡就是提到 六祖大師他在曹溪寶林寺 那神秀大師呢 在濟南玉泉寺 就是當今的湖北省當陽縣 這兩位大師的法緣都很殊勝 所以眾生根機不同 所以這兩位大師的追隨者 去跟他學法的也必然的-有所不同 有他的這個度眾的法門 跟他相應的這些徒眾 所以一般人就稱為南能北秀 南面是惠能大師 北面是神秀大師 就形成南北兩宗 這就是頓漸之分 那麼這兩位都是來自-五祖弘忍大師下 可是南北分之後 學者對他們的宗旨 就很難辨認了 六祖惠能大師就告訴的徒眾說 法本來只有一宗 可是人有南北 法只有一種 有人明心見性見得早 有人見得遲 所以頓超 漸修 跟法門沒有關係 是修學人的根器啊 有利鈍不同 所以才有頓超與漸修 這樣說明 其實南北兩宗 沒有什麼區別 有的人喜歡吃西餐 有的人喜歡吃中餐 總是會吃得飽 所以不是西餐就比較好 或是中餐比較好 各有所好 那就投其所好 各挑各的來吃了 這個餐點這樣 修行法門也是這樣 就成互相尊重 講義六十一頁 第一段經文說 然秀之徒眾 往往譏南宗祖師 不識一字 有何所長 可是神秀大師 就是北方的神秀大師 他的徒眾卻往往 常常譏笑惠能大師不識字 不識字 你一個字都不認識 你能有什麼厲害之處 你還憑什麼跟人家說你是利根 你是頓修頓悟 可是這個都是下面的人-在作文章 上面的人卻沒有事情 你看 第一行的後面 秀曰 他得無師之智 深悟上乘 吾不如也 你看神秀大師還是很謙虛 他知道自己的徒眾-有這樣的譏諷 譏笑跟諷刺惠能大師 就跟他們說 惠能大師他得的是無師智 就是說不必老師開導 自己能夠大徹大悟 他的悟是上乘的這個頓悟 是我所不如 所以他也不會說我的才對 別人都不對 所以不要跟那個-沒有識字的人學 他也知道法的殊勝 不是在你多少學歷 多少經歷 那不要學歷經歷 到後來年紀大了 就剩下病歷 那就很麻煩了 那他就是希望這些徒眾-稍安勿噪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他度眾的因緣 每一個人每一個人的根器 所以神秀大師他雖然也深受 這個唐朝這些皇帝 這些高官 這些貴族 這些士大夫 乃至於一般的大眾來-非常的信服他 可是他也認同惠能大師-因為他不識字 可是他能夠悟道 他還是很讚歎 他說吾不如也 我是不如他的 經文的第二行 且吾師五祖 親傳衣法 豈徒然哉 那麼而且我的老師 五祖弘忍大師親自把他的衣缽 傳給他 那這不是隨便的一件事情 這不是很草率的一件事情 難道五祖不認識人嗎 會看錯人嗎 所以經文的第二段說 吾恨不能遠去親近 對不對 這個也是我們弘忍大師 親傳的衣缽 國家所器重的善知識 那麼我自己都因為被人家 很多供養恭敬 讓自己無法親自去親近 恨就是遺憾 我不能親自去親近他 虛受國恩 他因為被聘為國師 說他是漸修 漸修人家還偏偏是國師 那麼神秀大說 因為受到國家的尊重禮遇 所以他不好隨便出門 不能親自去跟他請益 那麼經文第三行 汝等諸人 毋滯於此 可往曹溪參決 所以他是很真誠的話 不是隨便點漂亮的應酬話 我就不能去那你們就去吧 而且那個去是假裝說的去 你們給我去看看 不是這樣子 他是很真誠的 說因為我身份上有些特殊 那國家的這樣的禮遇 所以不能到南方 這麼遠的地方去親近他 那麼你們各位啊 也不要在這邊停留太久 有因緣的話就去參訪 然後呢 不要去分別南北或是漸頓 這兩個法門 我們相信 一個人是不是有真誠的話 不是在他的話語當中-有很多辭藻 或是在話語當中 也很多修飾 我們可以從他的話語當中 看出他的誠懇 好 經文第二段 一日 命門人志誠曰 汝聰明多智 可為吾到曹溪聽法 若有所聞 盡心記取 還為吾說 志誠稟命至曹溪 隨眾參請 不言來處 時祖師告眾曰 今有盜法之人 潛在此會 志誠即出禮拜 具陳其事 師曰 汝從玉泉來 應是細作 對曰 不是 師曰 何得不是 對曰 未說即是 說了不是 這個公案也是蠻有趣的 有一天他就對一個他的學生 就是神秀 他對他的學生叫志誠禪師的說 你很聰明也很有智慧 那麼你替我到曹溪那邊去聽法 那你有所省悟的話 你要盡心的把它記起來 回來說給我聽聽看 因為自己不能去 派一個比較聰明的去 如果被 被人家跟他對參的話 比較不會漏氣 那也有這樣的效果 那麼志誠禪師他就接受了-神秀大師的命命 到了曹溪去 那去了那邊他就像 這邊隨眾聽法 也沒有說出他是那裡來的 那麼六祖惠能大師 他很厲害啊 他上堂說法的時候 就說了 今天有人來盜法 潛伏在我的法會當中 那個聽法一定要拜老師 要去稟告師長 那你沒有來稟告 偷來聽法就是盜法 那麼志誠禪師一聽 知道惠能大師是在指自己 就從大眾出來 就禮拜大師 就說是神秀大師派他來-這邊聽法的 這樣的情形報告他 惠能大師就說你從玉泉寺來的 那應該是奸細 是這來這裡盜法的奸細 神秀大師果然沒有派錯人 這一個志誠蠻聰明的 反應也很聆利 馬上就說 不是的 那麼六祖惠能大師說怎麼不是 你就明明是啊 這位志誠說明 那我算是奸細 可是我已經把它通通說出來 所以我不是奸細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說 好啦 你也說得很有道理 那麼就不要這麼細節上作分辨 你好好的修行吧 所以這個是 剛剛說的稟告 就是修行的一個禮節 你要去禮座參學 都是要稟告你的來處 背景 出生 這是最起碼的 不然就是有的人就來聽法 我就是看你有什麼本領 我就看你能夠講出什麼東西來 這種慢心 就是有佛法他也聽不下去 這個眾生的習性很多 那麼種類也很多 那麼在講義六十一頁 最後一段的經文 師曰 汝師若為示眾 那麼六祖惠能大師說 你的師長平常是怎麼教導你的 對曰 常指誨大眾 住心觀靜 長坐不臥 師曰 住心觀靜是病非禪 長坐拘身 於理何益 那這裡就 惠能大師就開始來對神秀大師-的教法提出他的看法 那他就問志誠禪師說 那你的師長怎麼教你的 他說他常指導大家 住心觀靜 長坐不臥 就是不住一處 才是真正的住處 學佛的人功夫要能夠到-這個境界才叫無他生心 那佛法的修學 尤其是這樣的至高上無的佛法 像六祖所能接引的 都是上上乘的根器 所開導的一乘大法-當然是圓頓的法門 那這個法門 可說是差之毫里失之千里 那麼因此呢 住心觀靜是有它-值得商榷的地方 那常坐不臥 就是俗語所說的 不倒單 這種修行法門 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 說實在他能不能見性 也不一定 所以圓頓的教學 主要是明心見性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就直接 說出他的弊病 就是說住心觀靜 是病不是禪 所以呢 在本性上來說 真性本自不動 那有什麼靜 他要觀靜 那有什麼靜 有靜當然就有動 所以這個是一個對待的法門 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相對的 相對的就辦不是真實 佛法所講的定 是要有超出動靜之外 這才叫真正的定 真性本來就是光明遍照的 本來是不垢不淨的 為什麼還要觀 所以惠能大師指出了 這個是病這不是禪 那至於常坐拘身 拘就拘束 於理何益 這個理就是明心見性 一天到晚盤腿打坐 對明心見性是沒有利益的 是沒有幫助的 就好像坐在那邊要等成佛 或是拿著磚頭要磨鏡一樣 是沒有辦法成為鏡子的 所以惠能大師的批評-也是相當的直接 當然他有他的看法之後 也有他的理由的作基礎 所以講義第六十二頁 第一段的經文 聽吾偈曰 生來坐不臥 死去臥不坐 一具臭骨頭 何為立功課 意思就是說 他其實不是反對打坐 他只是在點出了 禪宗教學的目的 是要教人當下明心見性 一悟即到佛的境界 那何必在這個臭皮囊上面 建立一些不必要的功課 所謂長坐不臥 就是禪堂的功課 實在是沒有必要 譬如 六祖惠能大師他在五祖-弘忍大師黃梅那邊八個月 他每天在槽坊裡面砍柴舂米 做些粗重的工作 黃梅的禪堂他一天也沒坐過 那他也沒那邊盤腿過 法堂他也沒有去聽開示 而五祖卻把衣缽傳給他 可見 形式上的功課不是絕對重要 對於煩惱粗重的人 開始用這些方法來約束他 所謂因戒生定 因定開慧 這個方法對根性利的人 或者曾經在禪堂已經-參學有相當長的時間 對於這樣的人 是不必再接受這種拘束的 那再接受這個約束就錯了 換句話說 他的妄想心已經在禪堂裡 磨鍊得差不多 這時候再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要超出他才能大徹大悟 那如果老是執著這些-禪堂的老功課不放 就會障礙明心見性 障礙悟門 所以大師在這邊有一番的開示 生來是坐著不是躺著 那麼死去就躺著-就沒辦法打坐了 這個講話非常的犀利 直接了當 講義六十二頁 第二段的經文 志誠再拜曰 弟子在秀大師處 學道九年 對得契悟 今聞和尚一說 便契本心 所以這個志誠禪師-在神秀那邊也學了九年 那他的想法是這樣子 聽了六祖惠能大師的這番開示 恍然大悟 他就說弟子在秀大師學道九年 不得契悟 今天曹溪開悟了 那當然 他這九年的基礎 也是因為有在禪堂用功 也住心靜觀 常坐不臥 也有他的殊勝功德 但是他到了這邊 如果沒這個功德 他到這邊也不一定悟得了 所以可見神秀大師-也是沒有偈教他的 像我們說苦行非道 那麼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 發了願 就而沒有開悟的話 誓不起本坐 那他這個之前是也怎樣 有修過六年的苦行 六年苦行的這樣的基礎 很紮實的這樣修行 然後因為沒辦法突破 所以他才喝了這個奶 然後才重新在菩提樹下靜坐 那麼苦行非道 樂行當然也是非道 可是他的開悟甚至他的 能夠在菩提樹下禁足開悟的話 也是前面有了這個六年-的苦行為基礎 紮實的功夫 所以應該作的這些 紮實的基本功夫 還是值得肯定的 那他說 經聞和尚一說 和尚就是親教師 這邊就是教授師的意思 那他因為來到他的座下開悟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是他的教授師 是親教師 所以就便契本心 就是能夠聽了之後-能夠明心見性的開悟了 好那麼六十二頁的 最後一段經文 這個志誠禪師說 弟子生死事大 和尚大慈 更為教示 師云 吾聞汝師教示學人戒定慧法 未審汝師說戒定慧 行相如何 與吾說看 誠曰 秀大師說 諸惡莫作名為戒 諸善奉行名為慧 自淨其意名為定 彼說如此 未審和尚以何法誨人 那他有所醒悟之後呢 就繼續請六祖惠能大師開示 首先問的是生死大事 這是大乘小乘 不管你修什麼法門-都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 那麼這個開示對我們有很大 所以我們聽了-六祖惠能大師的開示 就能夠來依教奉行 那麼六祖惠能大師說 那你的老師平常是如何-教誡學人戒定慧的方法 不曉得神秀大師所說的-這個戒定慧的行相是如何 內容方法步驟是什麼 你說說給我聽好嗎 志誠禪師說 秀大師常言 諸惡莫作為戒 眾善奉行為慧 自淨其意為定 那麼這個神秀大師說的-戒定慧的行相 就是我們佛教裡面的 這個七佛這個遵守的這個偈言 就是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所以十方三世一切的諸佛 都不離這個原則 這個偈頌是出在 《增一阿含經》迦葉問的 他說 何等偈中 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 當時阿難尊者就說這個偈子了 諸惡莫作就是佛法的根本 或教學的根本 就是諸惡莫作 才能夠生出一切的善法 但是善的極處 就是心意清淨 這首偈子 是每個學佛弟子都非常熟悉的 也會去遵守的 那麼秀大師也是-這樣的教導大眾 那你知道我們一開始就稱讚-這個志誠禪師還真是蠻聰明的 六祖惠能大師罵他是來盜法 他說沒有啊 我沒有說之前是盜法 我現在已經說出來了不叫盜法 六祖惠能大師說 你的師父是平常怎樣教導人家 他就說這個自淨其意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這樣子 反過來他馬上問六祖惠能大師 請問大師你平常是-用什麼教導人 他當然是要來這個尋寶 既然尋寶了 入寶山豈能空手而回 已經被人家識破他的身分 他就趕快問六祖惠能大師 請問你如何教導你的弟子 教導你的門人 因為他已經來湊一腳了 他當然也要學幾招回去了 那麼講義的第六十三頁 第一段經文 師曰 吾若言有法與人 即為誑汝 但且隨方解縛 假名三昧 如汝師所說戒定慧 實不可思議 吾所見戒定慧又別 在消文解釋裡面就說 我要是說有法給人家 這是在欺騙你的啊 但這句話是最上乘的 上上乘的教學 《金剛經》說 如來於然燈佛所 於法實無所得 就沒有所得 就不執著 《淨名經》就是《維摩詰經》說 除去所有 你不要留下痕跡 自己在那邊沾染 《法華經》說 只是除去心中作見解處 又云 如來藏本自空寂 並不停留一法 所以祖祖相傳 確實無法與人 真的是看他的根器-而給他修行的法門 而不是只有那一招 然後給每一個人通通適用 並不是 祖師大德的善用妙用就是說 不同的根機給不同的法 就不同的身材給不同樣的衣服 而不是只有一款衣服 大家只能穿這一款的 所以矮個子的那衣服穿了-就像蚊障 高個子一穿那個衣服-就在肚臍上面 根本就不合身 所以我們有一句俗語說 削足適履 你為了要穿那一雙-你喜歡的鞋子 把腳削小一點 那不是受傷了嗎 但是他這個削是很痛的 不是在削麵粉團就削小一點 這個好的指導者-他是看眾生不同的根機 給予不同的法 而不是只有一個法門-就適用所有的人 好 那麼《心經》也說得很清楚 無智亦無得 那麼佛法究竟教是在教什麼 六祖惠能大師說 也不過是怎樣 隨緣方便 為眾生解除束縛而已 那這也是《心經》說的 無罣礙 把這個束縛都解了叫無罣礙 無有罣礙故 遠離顛倒夢想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的本領 他就跟《心經》講的息息相關 能夠做到隨方解縛 假名三昧 三昧就是禪定 就是把你的束縛解開了 然後用方便的稱呼說-這個就是禪定 所以最後六祖惠能大師說 像秀大師所講的戒定慧 實在是不可思議啊 但我所說的戒定慧 跟他又有一點不一樣 好講義六十三頁第二段的經文 志誠曰 戒定慧只合一種 如何更別 戒定慧不是只有一種 你還有別套的嗎 師曰 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 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 悟解不同 見有遲疾 我們來看這個消文解釋說 六祖說 神秀大師所說的戒定慧 是接引教誡大乘根器的菩薩 凡是在學的 我們都叫菩薩 所以有時候稱呼各位菩薩 這個是初發心菩薩 在學菩薩 那麼菩薩也是人 他也不是木頭雕的 也不是泥土塑的 那麼學習圓滿他叫佛了 那麼沒有圓滿以前都叫菩薩 正如在學校的 這些都叫學生 稱為菩薩畢業了就叫佛 所以六祖也的意思就是說 如果悟解不同 見性就有遲有早 悟解 那麼上根器的人一聞千悟 就是我們之前 舉一反無量 他根性利 一聽就開悟啊 這個就悟得快 那根性鈍的人悟得遲 講也講半天 他也不會開悟 禪宗有所謂 小疑有小悟 大疑有大悟 小疑若干次 大悟若干次 才能到徹悟 這個是講的漸修法門 那麼神秀大師 他其實也是用這樣的方法 來度化眾生 所以惠能大師他說秀大師 他的教學法門 那我也有我的教學法門 所以他把它點出來 講的第三段經文 汝聽吾說 與彼同否 吾所說法不離自性 離體說法 名為相說 自性常迷 須知一切萬法 皆從自性起用 是真戒定慧法 所以六祖就說了 你聽我這麼一講 跟你老師所說的 有沒有相同啊 我說的法都不離自性 如果離開了自性叫做著相 那麼著相當然自性就迷了 所以離相自性是常悟 須知一切法皆從自性起用 那麼正就是所謂的萬法唯心 離自心之外 哪有戒定慧 戒定慧是本性本來具足的德用 那我們迷了 所以才叫做貪瞋痴 所以這摩訶的經典 貪瞋痴就是戒定慧 他迷了他是貪瞋痴 他悟了就是戒定慧 這是一體兩面 體實在沒有改變 所改變的是名相而已 這是真正的戒定慧法 所以他說戒定慧是什麼 你不被這個名相所迷 要能夠達到他的精髓啊 那你沒有達到精髓的話 那你說的戒定慧是你-某甲認知的戒定慧 你說的戒定慧也是-某乙所說的戒定慧 你說的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名佛教 你沒有去了解這個內涵的話 你所念的還是什麼 口頭上的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所以這裡他就說了一首偈子 講義第六十三頁 最後一段的經文 聽吾偈曰 心地無非自性戒 心地無癡自性慧 心地無亂自性定 不增不減自金剛 身去身來本三昧 這邊就提到了戒定慧 那戒定慧怎樣 非常的清楚 這個講義消文的最後兩行 那麼心地無非自性戒 這個戒是從你自性產生起來的 心地是指真如本性 真如本性是從來就沒有過失的 那麼《起信論》說 以知法性無染 離五欲過故 隨順修行戒波羅蜜 那麼對於應該做的事情 就隨時浸淫在這個戒體當中 那麼心地無痴自性慧 心體是光明的 清淨的 平等的 能生一切智慧 只不過我們現在是在迷 好像這個能力不能現前 譬如這個能力還沒有喪失 只是把真知轉變為不知 所以知與對知是一不是二 那我們對一些事情-還沒有去處理的話 它好像很困難 你處理之後就覺得很輕鬆 那麼處理與不處理有時候 我們沒有安排好也會產生矛盾 處理好嗎 人家知道這是我的功德 不處理好嗎 到時候出問題的話 人家是不是怪罪我們 所以佛弟子有菩薩的-精神跟擔當 不是說他就矇著頭就往前衝 至少看事情是超越而決然的 不會人云亦云 那麼至少他能夠有所擔當 不是碰到事情就在那邊抱怨 那就比較糟糕 那麼他的偈子說 心地無亂自性定 這個道理是很淺顯 最常說的 無過於《大乘起信論》-說得非常透徹 真如本性本來也不迷 從來也不亂 可見戒定慧是天然本具的 不增不減自金剛 在聖位成佛了 那麼戒定慧並沒有增加一些 縱然墮落到阿鼻地獄 我們的自性的戒定慧 也沒有缺少一角 所以你的自心是清淨的話 你去那一個地方都是-清淨本然的 所以你的心清淨的話 你處在末法當中 你還是跟正法相應 所以不用懷疑 都會碰到正法碰到善知識的 那麼在聖位成佛法 戒定慧並沒有增加一些 所以墮落到阿鼻地獄 我們自性的戒定慧-也沒有少一點 所以不增不減 金剛是比喻 所謂是金剛不壞身 是指我們真如本性堅固性 光明 潔淨 那麼身去身來本三昧 這句話是針對長坐不臥的 因為一切的行住坐臥 來去自由 無不在定中 正是所謂的 那伽常在定 無有不定時 就常常在定中 所以慧海禪師說 妄念不生為禪 坐見本性為定 這個就是禪的一個很好的解釋 那麼如果沒有很深的體會的話 相信他也是在那邊跟人家 拾人牙慧一樣 好 那麼六十四頁的第一段經文 這是法師聽了之後 就說了一首偈 誠聞偈 悔謝 乃呈一偈曰 五蘊幻身 幻何究竟 迴趣真如 法還不淨 那麼志誠禪師聽了-六祖大師開示了之後 非常感激 後悔過去多年來的 無法悟入真實的境界 於是他寫了一首偈的報告 這個五蘊幻身 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 根本就是不究竟的 他就提出這樣的看法 那麼迴趣真如 法還不淨 迴就是迴向 趣入是趣入。 你如果存心想證得真如本性 能不能證得 那還是要怎樣 看你的那個發心 迴就是迴向 趣入真如 法不見 所以你有那種執著的話 還是怎樣 沒有辦法證得 那這裡他就能夠簡單的 把他的感想表達出來 他既然能夠表達出來 就表示他有聽懂惠能大師的 這樣的說法 那麼這個就能夠有所相應 有時候講半天 他說你懂不懂 懂 那你講給我聽 就講不出來 那這個是簡單的 你把他的意思能夠-再作一個回應的話 那才叫做真正的懂 所以在這一品當中 雖然人有分南北之分 法並沒有南北之分 所以你是什麼根機 你就用什麼法門去修 所以不是法對不對的問題 是人心的問題 所以說到這裡 還是在講人心 人的心的問題而-決定了你是佛還是眾生 所以其實也沒有佛跟凡夫之分 是你的心在分 就好像說沒有南北之分 就眾生在分 那麼眾生也沒有南北之分 是你的心在分 所以惠能大師 他之前對於大家來請法 他都一一的針對他的疑點 他的盲點給他開示 給他下了針貶 那麼你懂了之後 你就能夠照你的方法去修 那麼在這裡雖然下面的徒眾 有這樣的見解不同 他也不會怎樣 不卑不抗 不會說因為自己不識字 就故步自封 自己沒辦法把他的禪法-發揚出去 所以他有真材實料的話 而不在於他是不是-一個識字的人 他不在於他是不是有道的人 他是不是有道 不是決定在別人的嘴巴 所以這個志誠禪師 他就提出了他在聽了 六祖惠能大師之後 他的一個看法 本來色身就是假的 唯有你的心 你的心有存要修道的心 那當然就能夠成道 你的不是存要修道的心 只是在那邊瞎攪和 或是牆頭草一樣 飄過來倒過去 這個就非常的遺憾 我們空有這樣的法身慧命 祝大家 能夠在道業上精進成就 一切吉祥如意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