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六祖壇經20 主講:理群法師 《六祖壇經》第二十集 各位觀眾阿彌陀佛 我們《六祖壇經》提到 這個法達法師來向惠能大師-請法的時候 那麼給他一些開示一些指引 到底你是轉法華 還是被法華所轉 那麼法達法師聽了之後 非常感動 也把他的心得說出來 甚至於他又把他最後的疑問 三乘人 聲聞緣覺菩薩他們如何去-測度佛的智慧 那麼惠能大師也把他-作一個開示 在講義的四十六頁 第三段經文 因為惠能大師說 這一些聲聞緣覺菩薩 你的了知沒辦法去-測度佛的智慧 因為佛所說的經 所說的法 都是為凡夫所說 不是為眾生 為凡夫所說 不是為佛所說的 所以這些經典的內容 不是信或是不信 你就能夠去掌握的 是隨著根器的不同 那你不肯相信這些內涵的話 這些道理的話 所以你就無法去認知-佛所開示的 這樣的用意跟出發點 離這個佛的知見愈來愈遠 甚至會退席 那麼第三段的經文就說 殊不知 坐卻白牛車 更於門外覓三車 況經文明向汝道 唯一佛乘 無有餘乘 若二若三 乃至無數方便 種種因緣 譬喻言詞 是法皆為一佛乘故 汝何不省 三車是假 為昔時故 一乘是實 為今時故 只教汝去假歸實 歸實之後 實亦無名 很清楚的就說 你不知道白牛車-在這裡面是比喻 是一乘的佛法 那麼那個人不是也自己坐在-一乘的佛法裡面呢 為什麼還要在門外-設有三部車呢 這三部車是一個方便 經文也非常清楚的-向我們說明了 唯一佛乘 無有餘乘 若二若三 乃至無數方便 這個都是方便說 本來就是一佛乘 若二若三那個都是方便說 那麼就好像經文裡面的-種種譬喻因緣都是一乘法 都是在說一乘法沒有其它的 你為什麼不好好的反省 你為什麼還搞不清楚狀況 就這樣講 佛講三車是方便說 三車也是一種假設 是為了以前程度還不夠的這些 眾生的方便說 那麼佛講一乘法 這是《法華經》裡面的 所提到的 這是真實的 那麼在歷史上我們-把佛陀講經四十九年 他最後的八年才講這個-《法華經》 可見這些學生-如果跟著他修行的話 已經跟了四十一年了 所以已經有相當的基礎 所以才有辦法在最後 有這個功力跟這個福德因緣 來聽佛陀的一乘的真理 所以《法華經》 其實是在教導我們開權顯實 開就是開示 權有時候就是方便的意思 比如說這個事情如何處理 我們權變一下 權就是方便一下 顯就是顯露 實就是真實的道理 那麼就是要叫人去假歸真 歸到真實之後 真實也沒有執著 也沒有真實這個名可執著 換句話說 歸到一乘佛法相的時候 也沒有一佛乘實相之名 這才是所謂的怎樣 離言說相 離文說相 離心說相 如是才是真實的-了解經意內容的佛弟子 那麼這個都是一種方便說 那當你都了解之後 那些東西存不存在-已經沒有意義了 所以這個三車其實也是方便說 那麼法達法師就問 他就是問了 這個他已經了解了-佛的知見的意思 可是為什麼有這個三車 這種分別啊 所以他就向六祖惠能大師-這樣作一個請示 惠能大師就跟他回答 這也是方便說 那還分什麼羊車鹿車牛車 這個都是方便說 一切都回歸到一乘佛理 佛教裡面 講義第四十六頁的最後一段 應知所有珍財 盡屬於汝 那麼 由汝受用 更不作父想 亦不作子想 亦無用想 是名持《法華經》 從劫至劫 手不釋卷 從晝至夜 無不念時也 這邊就講到 這些看法 那麼他就跟他講 這個《法華經》裡面的譬喻 你應該曉得這邊的 所有的珍寶都是屬於你的 你好好去享用 《法華經》裡面有一個人 他就喝酒 喝酒之後他的朋友看到了 怕他衣食不繼 就把一個珠寶-縫在他的衣服裡面 結果這個人醒來-不知道這件事情 還到處去跟人家乞討什麼的 有一天碰到這個朋友 他的朋友奇怪 我就給你那麼大的珠寶 你去變賣 這個養家活口乃至於你-衣服所需都無有匱乏 你怎麼還跟我乞討 他說 什麼 我不曉得這件事情 所以這個就是形容眾生 你具有佛性 自己還不知道 還在那邊墮落輪迴 懈怠 六道 這樣的輪轉 我們都忘失了自己有一個佛性 忘失擁有珍寶 這個就跟他提到 這些珍寶 就是所有的財富都歸你所有 這些佛性都是歸你所有 都歸你所享用 你還不知道這是寶啊 曾經有一個人他就 自己有一些東西 那就用很簡單的紙箱 把它裝起來 放在床底下 有一天就家裡掃除 那他的其它人不曉得 也以為沒有用的東西-就把它拿出去回收了 後來他一回來 還好回來的早 一看東西不見了 趕快追出去 那麼這個資源回收的人-也以為那不是什麼珍貴的東西 通通把它倒在一起 結果他被追回來他說 雖然不是很高的價錢 可是至少比資源回收-還高出幾十倍 幾百倍有 因為你去資源回收那些東西-可賣了十塊錢吧 這些紙箱秤一秤十塊錢 二十塊錢 可是他可以賣了好幾千塊 那這個有時候說 你認為不顯眼的東西 但是在某一個人來看-它是一個珍寶 就像我們說一個佛性 你沒辦法去跟它認知-它到底有多少的價值 你認為他那沒什麼 可是它卻是讓我們 脫離輪迴生死的一個珍寶 所以你不要小看它 或是忽視它 我們眾生往往是 失去它的時候才覺得它的可貴 佛性也是這樣 福報也是這樣 智慧也是這樣 相對世間法的情感名位財富 也是這樣 我們為什麼要到達那個地步-才懊惱呢 所以要有這個明睿的判斷力 明睿的眼光 甚至於要有珍惜這個-福德因緣這樣的智慧 那這些珍寶都是你的啊 你也不去想說這是你父親的 或是你這個做兒子的 在這邊父就是說是佛陀的意思 那麼子就是一般的眾生 你不要說這個佛性是-只要佛才有 那麼我們這個做兒女的 這個做眾生的怎麼可能有佛性 那麼在經典佛陀就 一切的眾生悉有佛性 就一再的這樣講 所以就不要客氣了 大家通通有份 那麼這才叫做真正的-受持《法華經》 那麼從此之後 你來這個念《法華經》 才能夠手不釋卷 日夜不斷怎樣 來受持 因為裡面就具足了一切 不是說該誰所有該誰所無 好 講義的第四十七頁 第一段經文 達蒙啟發 踊躍歡喜 以偈讚曰 他聽了六祖惠能大師-這樣的開示之後 非常高興 這個可以說高興的跳起來了 他也作了偈子說 經誦三千部 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 寧歇累生狂 羊鹿牛權設 初中後善揚 誰知火宅內 元是法中王 師曰 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 達從此領玄旨 亦不輟誦經 這裡面就提到法達法師 這個聽到開示之後 非常高興的 就把他的心得報告出來 那麼誦經誦了三千部 就一遍又一遍的這樣誦 誦了三千遍 那麼被您這樣一句 就是曹溪大的惠能大師 這樣的棒喝 一句話怎樣 這些執著都沒有了 也沒有什麼功德好執著了 那麼 未明出世旨 寧歇累生狂 就是不懂得這些經意的話 無始劫來的狂妄 怎樣 是沒有辦法止住的 沒有辦法止住的 自以為是 就是我貢高我慢的一個習氣 那麼提到這些羊車鹿車牛車 這些三乘在以往 是佛陀是為了度化眾生 才來用這個三乘的方式 所以才有初中後 就是有小車中車或大車 任何的時間是不同的根機 不同的根機 而跟他作教化的 那麼 誰會去了解到這個-三界火宅當中 本來就具有法中王 就本來就佛的果位 就在眾生一切的煩惱當中 他怎樣 已經具有佛性 所以煩惱即菩提 生死即涅槃 所以這個他把這個心得-報告出來之後 六祖惠能大師就說 那你以後就叫做念經僧 他很喜歡誦經 那也沒關係 從經典當中去領悟 世間出世間 從經典裡面去領悟 我們一個宗教的法脈 還有承擔跟責任也好 總不要有口無心 那就比較不理想 那麼法達法師從此-就真正的通達經意 也不斷的這個誦經 既然有信心了 既然能夠了解了 他當然就精進不懈 那有的呢 譬如他學一個學科 他不清楚 他就沒興趣 他就放下來 可是他慢慢的能夠熬過-那種過程 一開始在學一個法門 譬如說打坐 一開始腳會痛會酸會麻會脹 會痛 好 慢慢不痛不脹不酸不麻 可是呢 發現了一件事實 妄想很多 因為在腳痛腳麻的時候 其實有沒有妄想 還是有 那時候注意力就比較著重在 腳痛腳麻腳酸 那就沒有發現到自己的妄想-還是一大堆 等到這些酸麻脹痛沒了 開始妄想又起來了 因為已經在享受這個-腿不麻不痛了 那妄想起來了 妄想就紛飛了 想這個想那個 那人我是非 等你這種酸麻脹痛這種生理的 情境把它降伏了之後 再來心裡的妄想執著-能夠降伏之後 那就漸入佳境 倒吃甘蔗 那有時候是生理心理 整個外在的環境物理 都能夠配合的話 這個狂心即歇 其實都是我們在起執著的 如果你叫它停 他還是會停掉的 你叫它不要起妄想 它還是可以不起妄想 你叫它不要隨著境轉 它就不隨境轉 那麼身心整個變化跟寧靜當中 就慢慢的 就進入一個殊勝的狀態 那絕對不是說坐得很好 可以消除疲勞 可以養顏美容 當然有它的附加價值 可是我們還是為了解脫生死 那麼在這個附加價值當中 有時候會給我們信心 乃至給我們說服力 所以這個過程當中還是要熬過 這個打坐可以從五分鐘坐起 拜佛也可以從五分鐘做起 念佛也可以從五分鐘做起 譬如念佛念 本來心都不靜下來 可是你從五分鐘 我就念這五分鐘 就不會覺得說我要-念一個鐘頭時間很長 你五分鐘就時間很短 哇很好過 愈念就愈有信心 拜佛也是 愈拜就怎樣 就比較不會喘 有的人就比較少拜佛 一拜下去三拜還可以 到了第四拜就有點喘了 氣有點接不上了 那這個有的人還這個精進佛七-還拜佛很快的 這個很快的是身體健康還可以 高血壓的就要小心一點 這個速度太猛太快 那有的人就會承受不了 那麼拜佛不急不徐當中 也可以觀想 或是你用空相的修法也是可以 沒有執著一個佛像佛號 一個我在拜佛 就這樣 如如的 清淨的就這樣拜佛 然後讓我們的身心 沉靜下來 那打坐也是 剛剛講的 你會腳會痛的時候 就放注意力在那邊想到腳痛 就愈想愈痛 愈痛就愈痛苦 愈痛苦就愈想脫離苦海 那你如果能夠慢慢熬過五分鐘 十分鐘 半個鐘頭 一個鐘頭 慢慢累計 那食物上作調理 環境上作配合 最重要還是你的心態 能夠祥和 與道相應 這樣才能夠在修行上有所收獲 不然都還是聽人家在講 他修到那裡 他修到那裡 或是去那裡禪修 或是那裡去精進 就是聽人家講而已 自己都沒有去做 那這就非常可惜 這邊法達法師他就是跟-惠能大師請法之後 他跟他請法 他跟他開示 開示完了 他知道這個現象跟結果 眾生本來怎樣 有所妄想執著 那你如果能夠好好的 放下我執去修行 那還是怎樣 法中王 我們還是具有殊勝的佛性 那這個本來就是不二的 也是不假的 這樣子就很清淨明白 所以他了解之後 他有沒有放棄他誦《法華經》 他還是照誦啊 他本來說他開始誦《法華經》 就非常的了不起 不要說那個時候 現在你隨便找一個人 他有誦三部那也沒什麼 說三十部也蠻厲害 說三百部哇真是不簡單 誦三千部也已經很難找了 所以能夠他誦了三千部的-《法華經》之後 那透過對於這個裡面-內容的了解 跟六祖惠能大師的開示之後 他能夠了解又不放棄 又不起慢心 所以也還是繼續怎樣 誦《法華經》 但是信心還是不減 那有人說我了解了 我不要了 我就再換一部別的 那當然這個當中不斷的換當中 你不斷的要去適應 也是蠻有趣的 但是對個人的修持上-的一個堅持 還有持續性 可能就只能維持在有趣而已 不能把它再深入 好 那在修行當中 當然做一個快樂的修行人-是很重要 如何調身調睡調食 這個調身 還有那個調息 還有調心 所以這種五調 從身睡還有息 還有食 還有這個心 這個當中能夠去認知什麼才是-最適合我們修行的一個重點 還有那個微細度 那麼愈調就會愈微細 你敏睿 很多人他去禪修之後 他去作生意 他有辦法就從觀察當中 敏睿的人是觀察之後 這個客戶他能夠接受什麼消費 這個客戶能夠接受怎樣的 品牌 所以他就在禪修當中 然後回過來他的工作裡面 他還是可以運用 所以禪其實是遍一切處的 它不是一定就是設定-在它的禪堂裡面 那一般的大眾他因為又要上班 又要工作 所以他去禪修之後回來-還是要面對他的現實問題 可是他還是運用 禪的這個智慧跟敏睿 跟它的點點滴滴的 甚至於還用在這個創意上面 才不會落入人家的窠臼 那一個修禪的人 他是很快樂很幸福的 而且很開朗的 好 那麼既然法達法師-已經處理好了 那後面還有在講義第四十七頁 的第二段經文 僧智通 壽州安豐人 初看《楞伽經》 約千餘遍 而不會三身四智 禮師求解其義 師曰 三身者 清淨法身 汝之性也 圓滿報身 汝之智也 千百億化身 汝之行也 這個大家來頭都是不小的 法達法師誦《法華經》三千部 這一位智通法師 他看《楞伽經》一千多遍 所以有人說我看了那一本經-我看過了 那一部經我誦過了 你誦過是一部 還是一本 或是就是說你只是一次嗎 不一定 十次二十次啊 幾十年下來累積了也不少了 可是他們這一說出來就三千部 一千多部 這個也是非常的 在這個當中精進 那麼他讀了《楞伽經》-一千多部 念得很熟 可是呢 裡面的內容他不了解的-就是三身跟四知 三身就是法身報身化身 四智就是我們在後面講的 這個成所作智 五根轉成成所作智 六根轉為妙觀察智 七根呢 就七識 六根對六塵產生的六識 根就是器官 眼耳鼻舌身意 這種六種器官對六塵 的這些外在的這些 就是產生了六識 這六種識別的作用叫做六識 那麼六識再轉成成所作智 七識就轉為 五識 一到五 眼耳鼻舌身 一到五就轉成成所作智 那麼第六識就轉成妙觀察智 第七識它轉成平等性智 第八識就轉為大圓鏡智 所以四智是這個內容 那這位智通法師他不了解 不了解什麼叫三身 什麼叫四知 他不了解 他誦經誦了一千多遍還不了解 然後他就來禮拜六祖惠能大師 為他解釋 那麼惠能大師也是-非常直接的跟他講 三身啊 清淨法身就是你的自性 圓滿報身就是你的智慧 千百億化身就是你的行持 你還是怎樣 要有所作為 那麼這個解釋方法是直接了當 一針見血 很乾脆又不拖泥帶水 那麼這個三身其實 一不是二 就是三身也合而為一了 它不是說大分為三身 也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 它就是三即一的一個解釋 所謂說真如本性 真如本性就是法身 圓滿報身就是智慧 智慧是清淨的 智慧是無分別的 世間的聰明是有分別的 那麼有分別就落在意志當中 就是意志中就是才有分別 執著妄想 那麼智慧中的決定是沒有-分別執著妄想 那麼佛在《楞伽經》當中 就從六根的作用指出-我們的真性跟智慧 千百億化身就是我們的行為 行為有身體的造作 有口頭的語言 有心意的念頭 那麼一切的行為不出這三類 佛就稱為這叫三業 身口意三業 那麼身口意三業所造作 合者百千萬億 所以百千億在此地的形容詞 是形容很多 不是說他只能造作千百億 就像有人形容說 人的 眾生的數量就像恆河沙 那恆河沙怎麼去算 不要說恆河 隨便我們找一個沙灘 這個沙灘有幾顆的沙子 你怎麼算得出來 沒有辦法算出來 只是形容眾生就像沙子那麼多 而眾生的煩惱也像沙子-那樣的眾多 所以我們到底要做眾生-還是要成佛 那就看你 我們如何選擇我們的人生 那這邊這段 就是有一位法師 僧智通 壽州安豐人 他是這邊的人 那他看《楞伽經》 看了一千多遍 所以他不了解這個意思 所以就來請教六祖惠能大師 那他的解釋簡單扼要 真的是在佛學上有所造詣的人 才聽得懂他在講什麼 而且講得非常好 非常的殊勝 這是他的對於六祖惠能大師 對於《楞伽經》的認知 有他獨道的心得 所以他還對什麼叫三身 也簡單的說明 那這個經典的內涵 絕不是說一說而已 而是要去實踐 要去實踐 我們誦經 持佛號才有意義 接著在講義的第四十八頁 第一行 若離本性 別說三身 即名有身無智 若悟三身無有自性 即明四智菩提 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 發明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 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 諦信永無迷 莫學馳求者 終日說善法 就告訴他說 你這個法身 或化身報身這三身 它其實就是有身無智 有這個身體但是沒有智慧 如果能夠體悟到三身-沒有自性身 那這樣你才能明白四智-的菩提的意思 那麼他就把他的報告 就是教誨的這個心得就提出來 那麼因為眾生的根機不同 所以有自他這樣的分別 那你如果你沒有執著性的話 自然就不起這樣的執著 不但你能夠看到三身 也對於四智非常清楚 我們就怎樣 要來好好的精進 莫學馳道者 終日說善法 那種嘴巴說一說的話 他是有實效性的 他今天說一說 明天也許自己就忘掉了三分之一 兩天就忘了二分之一 然後第三天還剩下一點點印象 第四天這些東西是那裡來的-都搞不清楚了 所以人的記憶是很容易-就把它退化掉 就把它除掉了 那在這裡就包括《法華經》也是 不斷的提醒眾生如何去修 如何去行 這邊也是 他這邊就提到種種的-這些修持法門 那麼在修持上如果你能夠看到 這個自性 他們的自性是如何牽起來的 那你就會非常清楚這個如何去 超然這個登佛地 那你沒有了解的話 就很難 這邊的偈子就是說 自性是具三身 你的自性本來就具有法身-化身報身 那麼發明了 就是你去發現 去明了 那你就會具有這個成所作智 還有妙觀察智 還有平等性智 是要去跟它作發現的 那麼不離見聞緣 還是要怎樣 日常所用去了解 那麼才能夠超然的登到佛地去 那麼我今天能夠為你說的話 所以相信你能夠好好的去進行 那有的人就怎樣 想從這個當中很快速得到的 這個就很難 就是說 你這個速食的東西 比起慢慢熬燉的東西 那口感絕對不一樣 好 那麼他就勸 莫學馳求者 終日說菩提 就是說口頭禪而已 永遠在說但是沒有去做到 沒有做到的話那-真的是一種口頭禪 口頭禪有人變成 就是一句話他一再的重複 嘴巴說說而已 本來是在佛門中的用語 就是只說不做那就是口頭禪 那後來被社會大眾拿去用了 就是說你一句話常常講常常講 變成口頭禪 就是說我要去看書 我要去看書 結果都只是說要去看書 通通沒去看書 就變成口頭禪 或是說我幫助很多人 只是嘴巴講 要幫助很多人就沒有去做 變成一個口頭禪 當然相對的有人那個口頭禪-就說這個這個那個那個 就是口頭上的一個慣語 沒有代表任何意義的 這個叫口頭禪 好 那麼既然這裡六祖惠能大師 把它點出來 他的問題在那裡 然後再把它作一些說明 講義的第四十八頁 的第二段的經文就提到 通再啟曰 四智之義 可得聞乎 師曰 既會三身 便明四智 何更問耶 若離三身 別談四智 此名有智無身 即此有智 還成無智 這個智通法師說 這個四智的要理啊 可不可以請惠能大師 您再作開示呢 那麼六祖大師他就說 你既然懂得三身 四智就應該明瞭了 何必再問呢 轉八識成四智 四智成三身 那三身既然會了 那有不明四智的道理呢 這聽起來好像又再責備他 你怎麼還在問呢 離開了三身那就別談四智了 這叫做有智無身 你只懂得智不懂得身 這個智不是真正的智慧 真正的智慧是大徹大悟 所以你到底有沒有搞清楚啊 所以這個愛之深責之切 所以惠能大師就這樣跟他 有點責備的口氣 那麼接著呢 他就為說偈語 最後一段的經文他說 復說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那麼這裡就是說 大圓鏡智就是八識轉來的 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 這時候的自性清淨 在法相宗講的是 大圓鏡智 但是在這個 性宗講的 就是這種空宗講的 就是自性清淨 那我們在這個經典講的-自性清淨心 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自性清淨 我們在那個理解當中 也有一位叫做慧海禪師他說 心湛然空寂 圓明不動 即大圓鏡智 這個心非常的清淨光明 不動 這個不動就是說沒有波動 沒有妄想 才叫做大圓鏡智 湛然是一種形容詞 就非常清澈明了 一塵不染 所以我們從這個如果到-那種深山當中 沒有那個環境污染的地方 看到那個水就非常的清澈 水澈見底 就是這樣子 叫做湛然而寂 那圓就是圓滿 沒有欠缺 明就是光明 就是一切明瞭 而且如如不動 湛然空寂 圓明不動 就是說佛法修心重要的原則 要修自性的清淨心 也就修大圓鏡智 那麼平等性智心無病 就轉第七的末那識為平等性智 末那識的性質它是執著的 所謂人我的執 法的執著 只要這兩種執著 我們的心就會生病 這個一樣的 不管你任何現象你太執了 就是說那個東西很好吃很好吃 你一直吃 會不會吃出毛病 一定會吃出毛病 那個東西很好用 你一直用用到它會壞掉 它當然就會生病了 因為我是不可得的 那麼我相 是第七末那識 它執著第八識的見分 所現的一個假相 所以在唯識講說 中間相分兩頭生 就是真帶質境 它是虛妄的 不是真實的 可是眾生在迷執之後 這個迷執很不容易打破 非常執著的 所以有這些煩惱產生 這個煩惱有四大煩惱常相隨 就是我貪我痴我見我慢 貪瞋癡 這邊是貪痴見疑 我貪就是我的 貪 那麼癡就不明事理 我見就是我的見解 我看的就是這樣 很多人就是執著自己的見解 我說了就是對 我看的就是沒錯 那麼就是產生我慢 因為有時候會被他料到 這個天氣會好 給他料到 我很神 這個事情結果會這樣 給他料到了 他就會很了不起 當然他有他的經驗判斷-還有累積 當然也有一些剛好是-chance的機會 如果這種機率一高的話 他就自以為了不起 所以一個人在成功的時候 他不容易修行 他成功的時候 他一直追著成功一直去 因為什麼時候不成功不曉得 也有人他不斷的成功之後 他無法接受失敗 就是執著 我怎麼可能失敗 我可能下一次更有機會 我可能下一次一定會成功 所以他一直執著下去 甚至於敗的更慘 但是他就執迷不悟 就像有人說過去的什麼人物 或是過去的什麼成功者 或是過去的職業家 或是過去的什麼當官的人 他一直執著他過去的富貴榮華 那一定要那個排場 那一定要那種身段 那一定要那種口氣 可是已經時不我與 那已經過眼雲煙 可是他還是執著那邊 如果他外在的排場-跟環境這樣執著 那倒也罷 明眼人一看這都是已經幻像 怕的是他自己內心所起的-這種執著沒有割捨的話 他忘不了過去那樣的場景 他有時候就會產生幻境 把自己硬設定在-這一個場景當中 他自己沒有辦法承受-現在的現實化 就會精神錯亂 所以有的人他說 他過去是什麼身分 過去是怎樣的聲名威赫 或是怎樣怎樣 他自己身心沒有作調和的話 他一直活在過去 就會精神錯亂 比較不容易處理 那這個就是一個幻相執著 不容易打破 我慢 這是心理的大病 只要這個執著打破的話 就能破我執 人我的執著 還有破法執 人我執跟法我執 第七識就轉為成平等性 就是轉成無漏 這個時候 他就能夠跟一切的眾生平等 而慈悲心的隨順一切眾生 不容易 這執著我法二執能夠打破的話 他才能夠平等視眾生 那麼在佛法的修行當中 前五識跟第八識它是果上 在果地上轉的 第六識跟第七識是因地上轉 所以妙觀察智見非功 妙觀察智講的是第六意識 第六意識它的作用是分別 如果它分別一切法-而不執著的話 它就沒有妄念 所以能夠在分別中得到自在 這就是妙觀察智 所以你是第六識 它是分別 但是它沒有執著它的話 它就會轉為執著 那麼成所作智同圓鏡 就是那個前五識 這個成就是成就 作就是成辦一切的事用 那麼前五識能夠轉成智以後 叫做成所作 成所作為 它如何跟大圓鏡智相同 因為它都是在果地上轉的 那麼成所作智正是因為是-根本智的後得智 所以大圓鏡智是什麼 根本智 成所作智就是後得智 這樣子 那麼第二首 五八六七果因轉 這些講的就是轉識的次第 前五識 第八意識 它是果地上轉 那麼我們最重要的就是-第六識第七識 它是在因地上轉 簡單的說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 要練習讓我們的第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時候要不起分別 不起執著 這就是轉識成智的一個-最初的方便 那麼偈裡面又說 但用名言無實性 就是我們不要被經裡面的-言語文字所轉 你懂得這個名詞 你還要離這個名字相 那偈子又說 若於轉處不留情 要悟就悟到最徹底 不再退轉 這就是不留情 那偈上又說 繁興永處那伽定 雖然是很繁興很複雜 可是並沒有動念 繁就是環境非常多 污染非常多 境緣非常的複雜 可是我們的心永遠是在-大定當中 不為外境所惑 所以這裡面 我們能夠很清楚看到 自己的定力的展現 第一個就是不跟境相應 你不跟境相應就不被境所轉 那麼不被境所轉的話 我們定力就能夠 堅定下來 那佛性才能顯露 所以佛法的修持 你說它困難 是要有所的付出 可是你說不困難 它就一念當中就轉為怎樣 清淨 所以這個心念是非常重要 不管是在那一個宗派 還是在看顧我們的念頭 看顧我們的心念 所以這個尋牛圖 也就是看我們的念頭在那裡 你的念頭一起善 就到善處去投胎 就到惡處去投胎 你的念頭一起善 我們就去做善的事情 念頭一起惡的話 就是惡因緣相應 所以善惡從那裡去分際 也是從念頭上去分際去分野 所以好的因緣壞的因緣 所產生的善報跟惡報 也都要我們自己去承受 所以半點不由人 也怨不得別人的 所以惠能大師的解釋-是非常的貼切跟詳明的 我們今天介紹到這裡 謝謝大家收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