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六祖壇經19 主講:理群法師 《六祖壇經》第十九集 各位觀眾阿彌陀佛 《六祖壇經》我們談到 很多人來跟六祖惠能大師 學法的時候 那麼他對於不同的根器 給予不同的教法 就是觀機逗教 也像孔子一樣有教無類 一個好的指導者 他對於學生不同的根器 他會給予他不同的教法 不是說同一個標準 不符合這個標準我就不要 那一個好的指導者 他是會根器不同 他就也給他 是應該這樣教的 不一定適合這樣教的 他都會有一個很好的 這樣的因材施教 那麼我們談到這個法達法師 這個法達法師 那他來跟惠能大師 請法的時候 他就將他的這些心得 一一的稟告 在講義的第四十五頁 我們知道他對於眾生-有不同的認知的話 那是要用怎樣的心態 來面對我們不同的心態 那惠能大師他就點出了智慧 所以在四十五頁的-第一段的經文就說 若能正心 常生智慧 我們如果心很正的話 其實一個人正知正見 我們的正心 這邊講正心 其實正心就會正行 你的行為自然就會正 那麼常生智慧就是一個人-的身口意清淨的話 他的戒定慧必然也會-跟著清淨起來 能夠觀照自心 止惡行善 是自開佛之知見 汝須念念開佛知見 勿開眾生知見 開佛知見 即是出世 開眾生知見 即是世間 那麼 汝若但勞勞執念 以為功課者 何異犛牛愛尾 這邊就是到了 我們要嘛就開佛的知見 不要開眾生的知見 眾生的知見 就是煩惱跟執著 你最後就像一個犛牛怎樣 執著自己的尾巴 這個是一個形容詞 這個牛牠看到自己的尾巴 也想咬咬不到 然後就一直轉圈 一直轉圈 一直轉圈 就也其實不只犛牛 你看那個狗在玩 自己在玩自己尾巴的時候 也是 貓也是 可能尾巴癢 或是牠們自己在那邊玩-自己尾巴的時候 牠就在那邊一直轉圈一直轉圈 就形容眾生一直輪迴一直輪迴 那對著一個我執 或是一個業力的因緣 就一直這樣輪轉輪轉輪轉下去 那這邊就很清楚的點出 一個眾生如果你能夠開佛智慧 你就跟佛的智慧相應 你開的是眾生的知見 那就跟眾生的業力怎樣 一直輪轉下去 曾經有人就去看醫生 那醫生說 你要怎麼弄怎麼弄 譬如說你要吃藥 你要運動 你要飲食健康 那這病人就說這樣很麻煩 還要運動 還要吃藥 還要飲食怎樣很麻煩 那這個醫生就問他一句 那你是如果不這樣做的話 不吃藥 不運動 不飲食 那以後就要來看醫生 就要來打針 就要來做復健 怎樣怎樣 你希望是作那一樣 那當然病人馬上說 我要做前面的 我要吃藥 我要運動 我要飲食去調配 不要等到後來生病了 再來看醫生 再來打針 再來做復健 那就比較麻煩了 所以其實我們跟-眾生的一些建議 你希望的是什麼 像現在擺得很明 你是要去解脫生死 還是要隨著業力輪迴 那眾生當然會選擇還是怎樣 解脫生死 可是有的人 他在生活的這樣的洪流當中 業力的這樣的息息不斷當中 難免他會忘記了修行的重要 忘記了解脫的必要 那還是隨著這個日常生活 還有隨著眾生業力習氣 這樣的輪轉下去 因為當下 他可能碰到的 周遭的人都是汲汲營營的 在習氣 事業 那個金錢 還有種種五欲的一些追求 那大家都在追求啊 我怎麼不追求 我又沒比人笨 我賺的錢也不會比別人少 我也不比別人能力不足 所以在以眾生跟眾生-相比的時候 他就比我行啊 我怎麼可以放棄呢 我可以啊 我怎麼可以跟人家在後面-看著人家成功 所以有時候會受了這種情境 就隨著業力去輪轉了 那麼修行的定力也是 他能夠從這個當中 看到解脫者的殊勝 或是解脫者在很超然的 面對這個業力的輪轉的時候 你能夠去跟它相應 我們就不會怎樣 跟著這些輪迴 所以這一段經文 其實就很簡單的 你必須要念念開佛知見 千萬不要開眾生知見 心裡有邪知邪見的話 譬如說有人口善心惡 那麼貪瞋嫉妒諂曲我慢 或是侵人害物 侵犯人家 然後這個傷害動植物 這就是眾生知見 就是踩在別人的肩膀上 然後你就比人家高了 那這個還是業力的輪迴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 就在這邊說 千萬不可以有這些知見 那麼開佛知見這叫做出世 如果開眾生知見 就是世間 你要懂得這個意思 要照這樣去做呢 那麼如果只是很勤勞的執著 以為念經就是功課 這是錯誤的 那很簡單很簡要的 把眾生的一種執著 還有罣礙的地方 所以《心經》是一部-很殊勝的一品經 就是眾生有種種的罣礙 所以才有種種的煩惱 所以我們剛剛舉了醫生的例子 你就是有罣礙 叫你這個好了 要運動 要吃藥 或是要飲食調理 你覺得麻煩 可是你的問題沒有解決啊 當然吃藥它是有個療程 不是一直要吃藥下去 它有個療程 你吃好了 當然就不用了 如果你身體沒弄好 當然就那個什麼 繼續看醫生 繼續打針 繼續作復健 那就一個很漫長的一個煎熬 所以眾生的知見就是會在那邊 一直輪轉輪轉 那麼這個取捨就看我們-是不是能夠有智慧 甚至於能夠開佛知見 那開佛知見這邊說出來-好像四個字 開佛知見 我們前面有提到開示悟入 開 就把它解開 示 展示出來 悟要去把它悟到 入要去深入 所以其實它不是一個步驟而已 不是一個只有四個字 是開佛知見四個字 或開示悟入四個字 它是可以被實踐的 是可行的 那麼慢慢的在後面 惠能大師對於不同的根器 他有很深入的一些剖析 所以一個指導者 在這個當中你可以看到-他的悲心 他的慈愛 不忍眾生苦 所以他有不同的方法 就好像有人喜歡吃鹹的 他就放一點鹽巴 喜歡吃甜的他就放一點調味料 讓它那個甜度能夠提昇 如果各位會作菜 或者煮什麼東西的話 其實一個東西讓它的甜味出來-不一定放糖 你放糖下去 你放一點點鹽巴 就把那個甜味提出來 如果你光放糖的話 沒放一點點鹽巴 有時候那個味道甜的怎樣 膩膩的感覺 所以有時候是畫龍點睛 這個奧妙就在這裡 所以行家就是在那種畫龍點睛 有時候學生在學畫畫 老師跟我們修一筆兩筆 整個畫的那個結構 還有那個色彩 還有那個韻味就出來 那剛剛說的 一個料理可能放一點點-什麼調味料 它整個味道就提出來 甚至於整個色香味就具全了 所以指導者是在這個當中 一出手就夠了 他不一定要從頭到尾一直跟 一直跟 一直跟 他當然你不懂他會跟你解釋 會說明步驟 甚至跟著做 當你自己能夠執行的話 他就一點就可以開竅了 好 那麼講義第四十五頁-的第二段經文 達曰 這個法達法師 他就把他的看法說出來 若然者 但得解義 不勞誦經耶 師曰 經有何過 豈障汝念 只為迷悟在人 損益由己 口誦心行 即是轉經 口誦心不行 即是被經轉 聽吾偈曰 那當然法達法師聽-惠能大師這麼一說 那麼要是這樣的話 經中的意思我了解了 那我就不用去念了 那六祖惠能大師就說 經典本身沒有過失 這個經典難道有障礙你的正念 因為迷悟是在人 好壞損益都是由你自己 你口裡念經 心裡照經的意思去做的話 就叫做轉經 那如果口在念心不去做 就是被經所轉 就這麼簡單 那被經所轉就可憐了 執迷在文字之間 這就是死在字裡行間了 那世俗人叫做書呆子 那六祖惠能大師說 那你我說一首偈子 偈子裡面就說了 心迷法華轉 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明 與義作讎家 無念念即正 有念念成邪 有無俱不計 長御白牛車 那他把前面的解釋之後 開導 後面的就濃縮了 濃縮咖啡 濃縮精華在後面 就一首偈子把它說出來了 這個前面就是把它作解釋 後面就是濃縮這個-醍醐味道出來了 就剛剛講畫龍點睛就在後面 心迷就被法華所轉了 心要是能夠覺悟 你就有辦法去轉法華 那麼誦經你不明白 你簡直是跟這些義理 結為仇家 你誦經誦這麼多年了 這個意思都還搞不懂 那一般來講就是說 有的人說我看經典 是不是要去看注解 注解有時候是一種人發心 去把它作一種解釋 然後裡面有注解 甚至於典故什麼的 可以作為我們-在誦經修持的一個參考 你不斷的誦經 從這個字裡行間 去體會佛法的內涵 第一遍就很迅速的看過去 有的人看經 這個字是什麼 就停下來 這個字是怎麼寫 第一遍最好不要去-逐字逐字的去把它弄清楚 第一遍先從頭到尾的-把它看一遍 第二遍你覺得不清楚的-再把它標記下來 第三遍再把它作了解 第四遍再把它作一些思惟判斷 前後文 就是說參考資料 前面只有查的資料 前後文再作一個消化 第五遍再融會貫通的從前面看 所以一部經不是說我看過了 你看過了是用眼睛看 或是只是把那個頁碼-翻過去而已 我們要去看 也要去作了解 要融會貫通 然後 了解了內涵之後 你再來誦經 是跟這個佛所說的經典 義理能夠貼近 才叫做開佛知見 甚至於裡面所開示的內容 都能夠去實踐 這樣才能夠轉法華 這個轉法華不一定是《法華經》 就是說你是讀《金剛經》的 你是讀《圓覺經》的 或是讀《楞嚴經》-《楞伽經》的 不管那一經《阿含經》 你都是能夠轉法華 轉阿含 轉都可以轉 你如果義理弄不清楚 那這真的是被這些文字-弄得團團轉 好 那麼 無念念即正 有念念成邪 這個意思就是說 無念就是要念經的時候 要無念而念 就是不要執著 念而無念 無念而念 這叫做正心念經 那麼有念的念 第二句有念念成邪 就是心存成見 有這個念頭 那麼就是分別執著妄想 這叫有念 那麼有念 你只要有這個念的那個執著性 這個念就是一種邪的 那接著 無有無俱不計 計就是計較 有無都不要去想它 有的人真的是 有人把他形容說一個人-太會計較了 那有的人說太會算計了 太過會算 算過來算過去 這樣這樣這樣 當然能夠很精微 有人是持家或是買賣東西 他有算的很清楚很精 節約成本 可是過頭了 我們這邊講執著過頭了 都是一個妄想 乃至於耗費心力 有人說買這個菜 這邊跟那邊差五毛錢 差一塊錢 那麼在隔壁 貨比三家不吃虧 那還好 可是一差差三公里 你為了五毛錢一塊錢 跑三公里去買 那你看這來回的車程 時間 油錢 難道就不用成本嗎 所以我們有時候看的是 當下的一個小利 可是你付出了一個成本 當然也有一個公案 有的人在打坐 打坐打坐想到誰欠他多少錢 結果他就怎樣 坐船去跟那個人要錢回來 結果欠的錢還不夠他坐船 所以修行本來是要開悟解脫的 可是想到某某人欠他一筆錢 他還坐船過去 所以不符合成本的事情 人也是有時候要 不致於說人家說的-神經大條一點 有的事情你真的會算 你至少有一個數字概念 不符合成本的-就不要大費周章了 那一樣 我們有時候會覺得修行-或是做什麼很重要 可是有時候要因緣上-要安排得很好 如果因緣不具足了你硬要這樣 所產生的衝突 可能會影響到後面-我們要去修行一些障礙 就會浮現出來 所以因緣不是很具足的時候 有時候還是要隨順因緣一下下 然後再作技術上的調整 那麼只要你有心 當然就功不唐捐 好 那麼我們提到這個法達法師 他是在修證上也有他的用心 所以這個六祖惠能大師 就非常悲心 就一一的跟他作開示 到底你要轉法華還是被法華轉 所以講義的第四十六頁 終於法達法師聽到惠能大師-的這一番開示之後 有所醒悟 經文的第一段 達聞偈 不覺悲泣 言下大悟 而告師曰 法達從昔已來 實未曾轉法華 乃被法華轉 再啟曰 經云 諸大聲聞乃至菩薩 皆盡思共度量 不能測佛智 今令凡夫但悟自心 便名佛之知見 自非上根 未免疑謗 又經說三車 羊鹿牛車與白牛之車 如何區別 願和尚再垂開示 他聽了之後非常感動 就哭出來了 一般來講是有出聲音叫哭 沒哭出聲來只掉眼淚叫泣 哭泣哭泣是不一樣 所以這邊說悲泣 悲從中來 枉費多少年的青春歲月 結果還是怎樣 被法華所轉 所以掉眼淚沒有哭出聲音 所以有人就形容嚎啕大哭 那真的是哇哇的哭的很大聲 這個小孩子小貝比都會-嚎啕大哭 那一般的成人或是-他有時候要悲忍他的情緒 迎合他的情緒 或是碰到很悲傷的事情就-再也哭不出來就會泣 所以這個有時候一個不同的-情緒的一個表達 它也有不同的這個方式 所以法達法師他聽聞-惠能大師的開示 就不知不覺的悲從中來 就掉下眼淚 當然他也有所徹悟 就告訴惠能大師說 法達從過去以來確實怎樣 未曾轉法華 都實在是被法華所轉 那麼接著他又請教六祖大師說 經中有提到 很多的這些聲聞乃至菩薩 都這樣的 曾經作一個度量 就是曾經自己有想過這件事情 互相商量 不能測佛智 對佛的智慧真的是高不可測 一樣的 這個有人說 這個見佛頂相 佛的智慧 佛的莊嚴 你無法去看到一個 就好像很高大的佛像 你沒有辦法看到他的頭頂 所以他的智慧也是 你很難去測量-他的智慧到底有多高 那麼現在 六祖大師來教導我 那麼凡夫只要能夠-悟了自己的心 叫做佛之知見 那麼如果不是上根器的人 可能也會怎樣 以自己的意來講 來認知 來解釋 這樣難免也會謗到佛經 會起毀謗 那麼是不是在經中裡面 當然這邊提的就是《法華經》 有三部車 羊車鹿車白牛車 那麼到底我們應該怎樣分辨 希望大師能夠再給我們開示 所以你對內容有些不清楚的話 你當然就無法開悟 沒有辦法很徹底的去了解 好 講義第四十六頁的第二段經文 師曰 經意分明 汝自迷背 這個經典裡面-其實講的非常清楚 是你自己怎樣 迷 執著 是你背離這個經典的內涵 諸三乘人 不能測佛智 患在度量也 所以他前面有提到 這個聲聞跟菩薩在度量 思共度量 盡皆思共度量 佛的智慧 那你的問題就出在-你們在做度量這件事情 饒伊盡思共惟 轉加懸遠 佛本為凡夫說 不為佛說 此理若不肯信者 從他退席 佛陀說法是為了眾生而說的 他不是為佛而說的 所以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佛的慈悲跟智慧的展現 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 到八十歲了 他不是後來他就說-他沒有說法一句話 他是站在為眾生開導而說的 所以這些話是隨因緣而說的 因緣根機已經處理完畢了 這些話就不用存在了 所以回到《金剛經》說的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船筏的筏 你已經過了這個江了 這個船就不必存在了 所以講經四十九年 到我們現在這些法也是怎樣 也是為了度還沒有解脫的-這些眾生而留的 已經解脫的眾生 就沒有必要再去怎樣 作把這個船背在肩上 所以佛已經成佛的 這樣的聖眾 已經沒有經文的必要存在 當然各位要把它認知清楚 不是說經典不用存在 那就是斷章取義 是經典是為了度化眾生而存在 你已經解脫了 你已經成佛了 這些經典就怎樣 不用存在 那麼每一尊佛就是為度化他-每一個國度的眾生 他說了不同的經典 所以娑婆世界他說的-是這些經典 那麼琉璃光世界他也許說的是-有不同的經典 那麼在西方極樂世界他說的-又是不同的經典 那一天你成佛了 你對你的眾生說的-也是不一樣的經典 所以經典都是怎樣 都是一個度化眾生的工具-跟方法 好那既然這樣子 經的意思就說的很清楚了 是眾生的迷悖 就是自己的迷惑而背離了-經典的內容 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人 之所以沒有辦法測度佛的智慧 毛病就是出在度量 這個度是就是說 依聲聞緣覺菩薩 凡夫用你的思想範疇 怎麼能夠想得到呢 很難很難 就好像說 我們這裡在想那裡的事情 怎麼會想的清楚 除非說你去了那裡 或是你聽說人家那裡的事情 此岸的事情 彼岸的事情 那除非你有神通你過去 或是你已經聽到人家-過去了之後來跟你講 不然都是怎樣 猜測而已 都是度量而已 我看這邊到那邊大概是兩公尺 我看這邊到那邊大概是-四十公里 都是看而已 這就是度量 那你除非真的拿尺來量 才會準確 這就是怎樣 計度分明 計算的計 計度分明 縱然是一切聲聞緣覺菩薩-共同來思惟推究佛的智慧 那只是更加的錯誤而已 這誤會是愈來愈深 離這個佛的這個知見 就愈來愈遠 所以在《法華經》裡面-也有很多聽眾 聽了佛陀說大乘法 他聽不下去啊 他就離席了 甚至於聽到大乘法就好像-有五百支箭在穿他的心 各位 我們如果被一支針刺到 痛的都會叫 被刀子割到趕快去找藥來抹 趕快止血 就痛到 他那個沒有那種根機 聽到那些經典的內涵 他就像五百根的箭 那個射箭那個箭刺到你的心 你看他多痛 他當然就逃之夭夭了 所以眾生的根器他還沒到的話 他當然就是會做一些很-比較激烈的反應 菩薩當然我們也很讚歎 可是菩薩畢竟離佛還是有點 有點小小落差 一般來講叫做留惑潤生 惑 這個惑業 他還是有點要留下來 他才有辦法去怎樣 度化眾生滋眾生 那麼菩薩其實他在-行菩薩道的時候 是三輪體空 聲聞緣覺在認知上 他們就是以自了為主 那麼菩薩他是自度又能度他 他在布施供養什麼事情 他們都是以三輪體空 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布施的我 沒有一個布施的對象 也沒有一個布施的東西 叫做三輪體空 那自利利他 他都能夠不執著 以無所得為方便 這個在祖師的這個看法裡面 也是有這樣認知的 像達摩祖師他也說 二入四行 二入就是理入跟行入 理入就是藉教悟宗 藉由這個經典內容你去了解 宗就是要有怎樣 自覺聖智的一個智證 就是要依這個教理去了解 那麼對佛法經典的了解 你才有辦法去了解-一些眾生的根器 由這個當中 來體會一切眾生是悉有佛性的 那只是因為客塵煩惱的障礙 所以眾生沒有辦法自證自悟 因此我們能夠安住此心 才有辦法顯露我們內在的佛性 當然這個理入還要行入 行就是實踐 四行就是一種實踐 四行就是怎樣 報怨門 隨緣行 無所求行 稱法行 報怨門就是說我們在修行-的時候難免會有障礙 人要很有具足相當的福報 我們講很簡單的 一個人要去打佛七 去打禪七 也有假了 也沒有人障礙 通通可以去 偏偏他自己腳扭到 那腳扭到你沒辦法經行 你沒辦法打坐 或是怎樣 感冒 喉嚨沙啞 頭痛 就這樣小小的毛病-其中之一就好了 你就很難去了 因為你喉嚨痛 你也沒辦法念佛 你吃東西又不舒服 甚至你咳嗽 臨單的在打坐 你大聲咳小聲咳就是障礙人家 不是有一句話 寧動千江水勿擾道人心 你自己修行沒有成就也罷了 還障礙別人修行 你敢不敢去啊 可能就自己不敢去了 那麼所以要去修行 這個大福報小福報 都是要有一些很殊勝的因緣 就像六祖惠能大師 他能夠去 就算都是他母親也沒障礙 他的盤纏也具足了 就是 我剛說法 他腳扭到 或是他感冒 他也怎樣 也必須要把這些小問題-處理完了他才能夠出門 所以我們有時候能夠去做一些-修行的功課 都要存著感恩的心 真的是諸佛菩薩的加披 諸多的因緣聚足 那包括我們的看個電視 看個課程 一樣很多的因緣 就算說沒人跟你搶電視頻道 沒人來跟你電話干擾 至少你也怎樣 電視機沒有壞掉 你才有辦法看到這個節目 所以一個環節一個環節-都要環環相扣 這個因緣的具足 真的是非常的難得 那麼所以報怨行就是說 你在修行的時候 怎樣 有種種的不是很理想的-這些因緣出現的時候 我們都能夠坦然面對 處理 甚至我們有所收獲的時候 都迴向給一切眾生 不要結惡緣了 而且碰到不理想的因緣-也不要起瞋恨心 起退道心 一定碰到事情是用解決的 絕對不是用瞋恨 也不是用抱怨的 這樣才是有菩薩的擔當 那麼什麼是隨緣行呢 隨著這因緣 然後我們去做事情 有時候因緣不具足 我們就隨著不具足 因緣具足我們就隨具足 當然你如果有辦法對-因緣不具足能夠轉換 那才是你的一個高超的智慧-跟技巧 那隨緣隨緣當然就是能夠-隨我們修行的緣 隨我們不能修行的緣 隨一下 然後你就可能要想辦法去突破 是用迴向的呢 或是一些技巧上的處理 所以不要被業力因緣所牽引 那有的人是因為 譬如說你要去修行 常常也有這種 平常沒什麼事 沒什麼生意上門 你偏偏要去修行的時候-有一筆大生意要上門 這個當下 你是抉擇去修行 還是抉擇去賺錢呢 兩難 兩難 這有點像那個什麼 神秀在呈那個偈子 不呈偈子不知道你功夫到那裡 呈了偈子又怕五祖知道-我們的程度不夠 所以來來去去 蹉跎歲月 所以你這個當下要做一個判斷 你是賺錢還是修行 當然修行也要有資糧 所以這個當中都要自己去-承當那個後果 所以這個榮辱得失 如夢幻泡影 看你的價值觀 有些事情是從緣而生-也從緣而滅啊 那麼是不是修行的機會-會一再的重覆呢 或是賺錢的機會一再的重覆 那不一定 當然有人說我這一次賺了-這一筆之後 我下輩子就不要再-那麼辛苦奔波了 所以你就可以作抉擇了 先賺一次 那麼如果修行是很要 萬緣才可以放下 你才能夠做到怎樣 心無障礙 心無增減 無所求 那麼這個無所求 當然就是說 還是以修行解脫為主 而不是說 這個修行是為了得什麼 什麼什麼 很多人是會去迴向 那個迴向我們當然是要怎樣 要以修行解脫為主 而不是在欲望上的滿足啊 那麼這個稱法行就是要如法 你做事情要有如法 跟法相應 那麼有個典故相信大家也 有些人會相當的熟悉 達摩祖師碰到梁武帝的時候 梁武帝說他建了很多寺廟 度了很多人出家 這有什麼功德 達摩祖師跟他說回答 了無功德 這個梁武帝重新問一遍 他以為他聽錯了 什麼 了無功德啊 怎麼會了無功德啊 做這麼多會了無功德 達摩祖師就跟他講明了 說 你只是在做了這一切 希望得到回報 你說你沒得到 不要人家回報 你也等著人家跟你怎樣 誇獎你做得好啊 你真發心 你真了不起 至少沒有什麼實質的回應的話 你也要聽了這幾句好聽的話 對不對 可是呢 這個都是有漏的功德 如影隨形 這都不實在的 所以你執著的就是這些而已啊 好 那麼梁武帝就問了 我做這些蓋廟度人出家 不是真實的功德 那請問什麼叫真實的功德 達摩祖師知道他會問-就跟他講的很明白了 清淨智慧 微妙圓融 本體空寂 這樣的功德 非世間有為法的功德 才叫做真功德 清淨的智慧 無所求 還能怎樣 微妙圓融 本體空寂 這就是三輪體空 有因緣我們就做 因緣做了就沒了 就空寂了 你還說你蓋了多少廟 你還度了多少出家人 隨緣做了 就是過去了 不要去執著 那麼這樣才叫做無上功德 好 梁武帝不死心 你跟我講這個什麼本體空寂 他就問什麼叫聖諦第一義 他問空的 要問第一義諦 他也會問 然後達摩祖師就說 廓然無生 就沒有什麼 沒有什麼執著 因為本來就在廓然無生裡面 本來就在第一義諦裡面 本來就在離開 既然沒有離開 就沒有什麼執著 沒有執著也不會怎樣 起心動心 所以有沒有功夫 一對話就知道了 那麼只有凡夫才會對-一點點所了解的怎樣 自以為了不起 跟聖人無異 與聖人無異 所以你一般的眾生 聲聞緣覺菩薩 你要去度量佛的智慧 怎麼去度量 很難 是以自己的知見-去度量佛的知見那是怎樣 很難的 廓然無生就是根本就沒有辦法-去探索的 好 梁武帝說既然廓然無生 那面對的這個人是誰 達摩祖師更酷的說 我不認識 因為世間人以為說以我的身分 我的地位 閉著我的眼睛都知道我是誰 我這報出我的名號-你就嚇得怎樣 嚇破你的膽 那你竟然說你不認識我 為什麼 因為我們就是執著 執著我這個人 執著我這個能力 我的名聲 我的才氣 我的種種所擁有的 那那些本來就不存在 你怎麼會存在 那麼他沒有辦法去理解 達摩祖師這個甚深的意思 一般來講就不對盤 就接不下去了 怎麼講也講不下去了 所以他只好離開了 到那個嵩山少林寺去面壁 等待有緣人 有緣人再度 沒緣的你跟他講到倒倒地上 吐白沫了他也不知道 他自己的關卡在那裡 他的錯誤在那裡 所以這個達摩祖師 是也非常的殊勝的-很有心的在度化眾生 那麼第一個他碰到了這個-梁武帝一國之君 他執著他度了眾生 很多人出家 他蓋了很多廟 他做很多善事 這也是一種執著 太執著的話 你要再從他的執著的-銅牆鐵壁去要把它弄開 然後去把他的佛性悟性-能夠激發出來那是很難的 所以這個達摩祖師 就等待有緣人了 後來就碰到神光 去跟他求法 就他說他心不安 達摩祖師說 那你心拿來我幫你安 他找了半天找不到他的心 他就跟他說 覓心了不可得 我找不到我的心 在內嗎 在外嗎 在袖子嗎 在頭在腳 通通找不到 達摩祖師就回他一句話說 已經幫你安好了 你當然就找不到了 因為他也是個根器 他這個要求法之前-也經過一個很大的考驗 他要跟他求法 你求什麼法 除非我看到雪是紅的 雪怎麼是紅的 相信大家去那裡賞雪 不管國內國外賞雪 雪都是白的 跟剉冰一樣 雪怎麼是紅的 這個神光就拔出刀子-就把這個手臂一砍而斷 這手臂一碰到刀子就是 血就噴出來 流血的血 噴出來 這個雪下的雪就變成紅色的 所以你要什麼就給你 他就是為法捐軀 為了這個求道 所以一個人他已經-沒有路可走了 他就會有霹靂手段 那這霹靂手段絕對不是-把自己命弄斷 弄掉了 你把自己命弄斷了 也沒有辦法修行成道 所以他是符合考試的這個要求 然後把這個雪變成紅的 然後就得到達摩祖師的教誨 這個惠能大師也就能夠把他的 這個達摩祖師也就能夠-把他的法傳下去 所以 他也碰到很多那個 外在的逆緣 達摩祖師聽說很多人要害他 所以一個有成就的人 他不一定是眾星拱月高高在上 因為不了解生死解脫的人 他有時候見不得人好 也許他是覺得說 擋人財路或怎樣 所以他就 這個達摩祖師碰到很多的-這些災難 我們剛剛有說到這個抱怨行 那不容易 他後來把這個法傳下去 他就從容的面對人家的-對他的毒害 這個就是他的一個度量 一個度量 那麼這個把這個心安了之後 就是我們有時候在修行的時候 安心的法門 安心 所以心安理得 就是心能夠安 你的道理就自然而然會順遂 就會非常的通暢 這個也是一種說法 好 那麼三乘人 我們提到三乘人 這個菩薩他是怎樣 是自利利他是三輪體空 根本就沒有這種執著 所以佛陀說法他是為眾生而說 他不是為佛而說 佛佛本同 佛佛都同一鼻孔出氣的 他不用再對其它的佛說什麼 他是為眾生而說 那當然這裡面我們就知道 六祖在那邊所提的 你三乘人怎樣去測度佛的智慧 那是不可能的 就好像你叫小學生去作大學的-微積分他怎麼會作啊 他可以二一二 二二得四 他這樣也許就符合他的程度 或二加二等於四 或二乘二等於四 那他的程度就是在這個範疇 你叫他去什麼-非他能力所及的 無法去理解 他也沒辦法去推算說 那個結果是什麼 因為他能力沒有辦法 所以他也沒辦法去預知-那個結果是什麼 所以這一段經文 就非常的清楚了 這個四十六頁的-第二段經文這邊 經文分明 汝自迷背 經文裡面就非常清楚了 是眾生怎樣 迷盲跟執著 所以是自己的問題-不是佛的問題 也不是經的問題 經就是法的問題 那麼這個認知當中 六祖惠能大師就-非常清楚的幫他點出來 所以我們在了解經典誦持經典 不要用自己的意思去揣測 那會離佛太遠了 相信這一段的解脫 能夠大家共同來省思 祝大家法喜充滿 一切吉祥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