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六祖壇經17 主講者:理群法師 《六祖壇經》第十七集 現在要介紹的是 第七品〈機緣品〉 在講義的第四十一頁 這裡面就提到有很多人-來向六祖惠能大師請法 相對的也有人在修行方面-有一些心得 那麼這個章節我們會提到的是 六祖他的座下得法的-十三位的善知識 那麼得道證得明心見性的 共有四十三位 那麼也就說在四十三位當中 我們挑選十三位來作代表 第一位我們要跟各到介紹的是 在講義的第三行裡面 師自黃梅得法 回至韶州曹侯村 人無知者 也就是說他回到了黃梅 而從黃梅回到了他的這個韶州 曹侯村的時候 大家都知道他回來 那麼甚至於其它的版本有提到 師去時至曹侯村 住九月餘 然師自言 不經三十餘日便至 那這裡面提到就是 六祖惠能大師他二十四歲 到黃梅五祖弘忍大師那邊的法 那在這個當中也有人就 得法之後 然後又回來這個韶州曹侯村 來弘揚他的東山法門 那裡面我們今天要介紹的 就是他去那邊有一些日子 住了一些日子 然後呢 在親近的這些資優生 就是也有一些人到那邊 非常的有心得 有一位就是在講義的第四行 有儒士劉志略 他禮遇甚厚 他有去親近六祖惠能大師 然後大家彼此非常得緣 志略有姑為尼 他有一個姑姑出家 為比丘尼 名無盡藏 常誦大涅槃經 那麼他非常喜歡讀誦-《涅槃經》 那麼師暫聽即知妙義 慧能大師 在歷史記載說他不認識字 但是他有大根器 所以他聽了這個無盡藏尼師 誦了《大涅槃經》之後 即知妙意 就能夠了解-《大涅槃經》的意思 那在經文的第三行 即知妙義 遂為解說 也就說無盡藏這位尼師 他在誦這個經之後 六祖慧能大師就聽他誦經 誦完之後他還可以怎樣 為他解釋內容 尼乃執卷問字 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 就問說這個字怎樣 那個字怎樣 他說你不要問我字 他就不識字嘛 可是你要問我意思呢 我就可以回答你 那麼義即請問 他說那既然你要我-請問你意思的話 那也就意思上向大師請問 尼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 不過他也有一點疑問 你字都不認識 那我問裡面的內容 你能夠解答嗎 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諸佛菩薩的甚深的意思啊 不是白紙寫黑字就這樣算了 是要有它的意思存在 這位尼師呢就驚異之 非常的驚訝 遍告里中耆德云 告訴他們這邊居住的地方這些 長者啦或是有學問的人 此是有道之士 宜請供養 這是在見地上非常有收獲的 乃至於是一個開悟的人 我們應該 來請他跟我們開示佛法 有魏武侯玄孫曹叔良 有一位他是做官的啦 魏武侯那名字叫曹叔良 還有他的居民就住在附近的 競來瞻禮 競就是大家互相的很快的 通知 互相通知趕快來瞻禮 時寶林古寺 那個時候寶林寺 自隋末兵火已廢 那寶林寺 它在隋朝的時候 因為火災所以-已經荒廢在那邊了 遂於故基重建梵宇 延師居之 那麼大家就發心 在那個廢墟當中重建 請六祖慧能大師在那邊住席 然後弘法 俄成寶坊 師住九月餘日 又為惡黨尋逐 師乃遯于前山 被其縱火焚草木 師隱身挨入石中得免 石今有師趺坐膝痕 及衣布之紋 因名避難石 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囑 遂行隱于二邑焉 那就說 請他去那邊住啊 可是 有一些因緣不是很具足 住了九個多月之後 有這些不好的這些惡棍 他去那邊找麻煩 找麻煩之後 他只好離開 離開的時候六祖他想到 當初啊 五祖弘忍大師有跟他指點迷津 到了一個地方 譬如說要到懷會 遇懷則止遇會則藏 那麼即到那個地方去 所以他就在那邊有隱居過 這個就是當初 六祖大師在那邊有隱藏的地方 那麼在義的方面 剛剛說的你字問他 他說我字不認得 所以意思我倒可以跟你解釋 換句話說 有人在禪宗的教學過程 就說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他不是在字面上去做解釋-跟了解的 他的精髓是我們對生活 對義理法界的真理 能夠一種開闊的體認 那麼能夠了解到禪的生命 就需要拋開我們對 日常生活的一些知見 還有一些我執啊 要用這樣新的超脫的觀念 來提昇我們精神的境界 禪就是在完成這樣的目地 使我們在這個當中-得到新的觀念 透過這個新的觀念 讓我們的生活更能夠活潑 新鮮滿意圓融啊 碰到心裡巨大的變化的時候 我們的心也因為這樣-巨大的 變動的洗禮 得到更能夠超越 穩定還有踏實 所以禪的境界它不是 跟大家生活舉止不一樣 或是背離的 它是落實在生活當中 只是在這當中你不起執著 不起顛倒 這些禪的這些境界 有的人就說這是一個悟的境界 當然也有人把它歸為覺 覺一般來說呢 我們比較對於佛菩薩的 自覺覺他 這樣作一個肯定 所以有人就問覺悟覺悟 修行要有覺悟 那日常生活當中 有人就會對別人的一些勸告 譬如說感情事業挫折 或者你要有所覺悟 這個是引用佛教的用話 要有覺悟 那麼沒有悟就不容易有禪 悟是禪的根本 禪沒有悟就等於太陽沒有光 沒有熱一樣 那麼禪它可以不依靠文字 它沒有文獻沒有關係 但是它只要悟性存在 那麼它就永遠存在 就好像無盡藏比丘尼 他去請問六祖大師文字 他不曉得 可是義理他可以解釋 他可以把禪的境界 覺悟的境界 把它敘述出來 所以他的基礎應該是-奠立在心的內在活動 所以不依據任何外在的附加物 在可能的範圍裡面 它是我們通達解脫生死-最直接的路 所以禪它是拒絕一些權威性的 偶像崇拜的 它是絕對的內在這個 這個證悟的一個信念 它也不要說邏輯的 這樣的思惟方式 因為禪它要活潑它要自由的 那麼經典裡面 當然也有一些方便說法 這個方便的說法 是因為眾生不同而有所-對應根機 那麼根機不相應的話 這個經典的存在-也有它的時效性 所以禪它不是一個-大量生產的那個量產 它是從以心印心 對於解脫生死的一個昇華 所以它不在說你講多少經 你背多少經 你了解多少經 它是一個悟性的昇華 悟性的實踐 所以它是一個新的生命 是從整個生命的現在過去未來 一個重新的一個體認跟發覺 那麼你把它歸為一個-宗教的精神 它是一個修行的一個目標 也是可以 最重要的是我們是有這個禪 而不被禪的這些外在的 譬如說有人說到口頭禪 或是他只是一個狂禪 那個就是因為他透過-對禪的認識之後 一個不確實的 或是偏頗的 所以才被一般的人 扣上這樣的帽子 在宗教史上 當然禪也有神祕的色彩 因為有的人他的悟性沒到那邊 你在講什麼 你們在罵什麼 或是你們在打什麼 這個棒呵 就好像有打有罵 那麼祖師大德對於弟子-他不是說 一種洩恨 或是一種情緒的表現 他是要透過棒呵當下 讓我們去認知整個生命的 生處一個活潑跟自在 也就是一種解脫 那你能夠讓它像太陽-這樣的光明 像花一樣的盛開 他意思就說 把整個生命作一個-很高度的一個整個的分化 沒有任何遮障 沒有任何的束縛 那就像太陽一樣普照世間 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樣的 盡情的開放 這樣才能揮灑這個生命的意義 應該是用這樣來體認禪的 這樣的殊勝 那當然 在境界上有它假藉的手法 所以有人會對禪 沒有辦法體認的時候 就把它歸類為是一種神祕 或是不切實際 這個是對禪的一個曲解 甚至於說禪-它是一個心性的表現 一個心的信念 回過來說 它是平實的 它是活生生的 它也是平凡的 在生活上去表現 絕對不是說 跳脫生活當中的實例 或是跳脫經典的義理 絕對不是這樣子 在講義的四十一頁下段的經文 僧法海 韶州曲江人也 初參祖師 問曰 即心即佛 願垂指諭 那麼有一位出家眾叫做法海 他是韶州的曲江人 來親近六祖惠能大師之後 請問什麼是即心即佛 師曰 前念不生即心 後念不滅即佛 成一切相即心 離一切相即佛 吾若具說 窮劫不盡 聽吾偈曰 前念不再生起了 就是你的心 後念你不去消滅它 就是佛 那麼成一切的相就是心 離一切的相就是佛 這個文字上真的是不容易了解 他乾脆說 我如果一個字一個字的-跟你解釋 我說了一劫都說不完 我說一個偈子 然後你們聽聽看 他說 即心名慧 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 意中清淨 悟此法門 由汝習性 用本無生 雙修是正 所以他就把口訣說出來了 所以有人說把什麼密訣 什麼訣什麼訣 那好了 現在有人來請問 什麼叫即心即佛 六祖惠能大師就把-一首偈子拋出來 那你會的人聽聽當然就懂 聽不懂的人還是聽不懂 頂多拿個筆 再把這些偈子抄一抄 那內涵曉得 這就要問自己了 那在這裡 前念不生即心 後念不滅即佛 這個心 講的是他沒有念叫無念 後念不滅這個佛就是一個覺 後念不滅要著重在後念 體雖然是無念 但用是無不念 這是說明了 覺知的本體是實實在在的 清淨湛然 他可以應用自在 他是活活潑潑的 不是一個死東西 這是在講用 那麼你成一切相 你成一切相 就是一切相 就是一切的萬相 我們所講的宇宙人生 這一些現象是從什麼地方來 是從你的心變化而來的 那麼心所造的 心所生的 就是心體上的一個作用 而產生這些相 我們通常講 從體相用三方面來認知的話 這句話是體的用 所以成一切相是真心的作用 離一切相即佛 就是離一切相是佛的作用 那佛就是覺 是覺的作用 也就是說在這個偈頌當中 六祖他把它濃縮了這些精華 所以即心即是慧 你的心能夠跟佛相應 就是佛的定佛的慧 他這邊即心名慧 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 這個就是非常的一體兩面 那能夠了解了之後 用本來就是沒有生 習性是我們怎樣 一個入手的方便 那雙修就是即用即體 那才是正當的入手的方便法門 這邊是不像前面的 他把那個經文作個解釋 他經文作個解釋 譬如他提到《涅槃經》 他對經文作個解釋 你可以從經文去了解 他對於體對於相對於用-的一個敘述 這個法海大師他就 所問的問題他就從心性上 直接下手 所以他簡單的說個偈子 這個偈子當中就是你在-體相用當中能夠去掌握 好 在講義的第四十一頁最後一行 既然法海法師他聽了 六祖惠能大師的開示之後 他有所醒悟 他就回答 法海言下大悟 以偈讚曰 他就回答 即心元是佛 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 雙修離諸物 他就回答他 這個即心就是佛 你的心跟佛本來就是相應的 換句話說你的心是天堂就天堂 你的心是地獄就地獄 曾經有人舉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到一個道場去 請問禪師 什麼天堂什麼地獄 這個禪師看都不看他 你懂得什麼叫做佛法 你在問什麼問 沒有理貌 這個人一聽很生氣 拔起劍起來就要刺殺這個禪師 這個禪師就哈哈大笑 對 你這個心境就是地獄的心境 原來禪師是在開導我 告訴我 你的心境是地獄 產生的就是地獄的手法跟態度 趕快把劍收起來 很謙虛的道歉禮拜 然後請禪師師父來開示 那副對三寶的恭敬跟謙卑 這個禪師就說 你現在的心境就是天堂 所以心既然可以顯現天堂 可以顯現地獄 心的清淨就是佛 這個能夠去體悟它 而不是我們自己隨便去造作的 好 我知定慧因 雙修離諸物 他就說我知道了什麼叫做定 什麼叫做慧的因 它的前因是什麼 那就是要離開種種的這個 我執我見 因為他前面有跟他提 雙修是正 那他雙修是什麼 雙修定慧 定慧叫雙修 那麼前面講義四十一頁 的倒數第二行 用本無生 雙修是正 體相用 這個用本來就沒有什麼所生 它其實就是一體的兩面 雙修是正 所以定慧雙修 這邊四十二頁第二行 雙修離諸物 所謂的定慧 就是不要被這外在的東西-所束縛了 才要雙修離諸物 好 那麼各位也許說 這樣講有點玄 有點不清楚 所以也奉勸各位 有實修的機會 我們就去實修 不然你就還落入在文字上 去作一些翻攪 有的人作學問 不管是什麼論 或是什麼經 他都是在文字上見聞覺知 作一些整理架構 那麼會有人去把它歸為就是 學術的一個方式 那麼修行它是一個宗教的體驗 它不應該是一個學術的-一個結構而已 學術的結構它是憑著-一個這些資料作一個整理 作一些架構 或是邏輯演繹這樣的方式 那實修 是你知道了這一些經典經論 甚至於你沒有學術的架構 你能夠下手去修 讓他從身口意當中 戒定慧當中去覺悟了-我們的自性 這是宗教的體驗 如果你把佛法的內容歸為-學術的領域 那是太把這個佛法小用了 但是你把佛法的內容不去實踐 甚至於你能實踐了 又把這一些 把它就跟學術否定掉 也有它不足的地方 什麼是不足呢 就是你能夠去實修 但沒有把它整理出來 就比較在整理上架構上 有它不足的地方 所以能夠學科術科能夠同步 那是最好 不然有人這邊整理的很好 實修都沒有經驗 甚至於把實修那可能是幻想 那個是幻境 那有人修到那裡什麼禪不禪的 什麼解脫不解脫的 自古以來也沒有看到人家解脫 自古以來沒有看到有一尊佛 那是他的業力因緣沒看到 是他的業力因緣沒辦法-碰到善知識去實修 所以我們透過六祖惠能大師 既然有人在他的座下修行 也有很多人在這個修行上-有所成果 是不是我們在認知的當下 也能夠去實踐實修 才不會把這個人家的心得-讀一讀 那還是人家的心得 把人家的看法讀一讀 也是人家的看法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 對這些來親近的人 都是給他們一些-實修的一個法門經驗 你說什麼學術的整理什麼的 這邊應該是沒有 他自己本身就文盲不識字了 他還能夠給大家什麼-那個學術的架構 可是修行的報告這個就是 這幾位大德他們-所提出來一些看法 好 講義的第四十二頁下面一段 僧法達 洪州人 七歲出家 常誦《法華經》 來禮祖師 頭不至地 師訶曰 禮不投地 何如不禮 汝心中必有一物 蘊習何事耶 曰 念《法華經》已及三千部 這裡提到有一位 叫做法達的 這位法師 他七歲就出家了 常常誦持《法華經》 有一天他就到這裡-曹溪參禮六祖 態度很傲慢 不禮拜 當然我相信一個明心的見性的 在修行上道地的人 他不會去執著眾生的-外在的頂禮 你要頂禮或是你要送禮 那只是在態度上 來者他自然就表現他的態度 是謙虛是恭敬 那還是傲慢 他就表現一副傲慢的樣子 來禮拜的時候頭不著地 既然沒有誠意 說實在也不用來了 六祖也是看他 在修行上或是在知見上 有值得他肯定的地方 但是你如果這些去除掉 你才不會有法執 我們說有我執 我執就是我的觀念-我的看法是最好 法執就是你的修行你的方式-是最好的 對一個方法的執著叫做法執 那這一位法達法師 就很傲慢 表現出來這樣的態度 所以六祖大師 就也回覆他 回應他 就也出聲罵他 你為什麼禮拜的時候不投地 那麼你心中是不是有什麼罣礙 他不回答他的罣礙是什麼 他是說我誦《法華經》-已經三千部了 各位聽清楚嗎 他是問他為什麼不禮拜 他說他誦《法華經》三千部 那表示說我誦《法華經》-三千部了 我很了不起 所以我就不願意跟你禮拜 怎麼樣 很冒昧 很慢心 因為是問你為什麼不禮拜 不是問你作了多少功課 那麼《法華經》誦了三千部 又怎麼樣呢 你有沒有生死解脫呢 你是不是悟性 已經有顯露了呢 反而你誦了三千部的-《法華經》 是增長慢心 對不對 我們知道《法華經》-一部有七萬多字 誦了三千部 一部《法華經》將近七萬字 你誦了三千部可能也要十年 十年的功夫在《法華經》 所以他很了不起 我們知道以前追求功名 十年寒霜無人問 一舉成名天下知 所以這位來者 可能也認為說我誦了-《法華經》十年了 所以要來跟這個六祖踢館 想能夠一舉成名天下知 所以態度特別傲慢 那這個就是他的法執的地方 眾生有時候就是老王賣瓜 自賣自誇 以為自己是最好的 那惠能大師 看到他的態度 就跟他講了 師曰 在講義的第四十三頁 第一行 汝若念至萬部 得其經意 不以為勝 說什麼三千部 你說你誦了一萬部 你能夠了解經義 誦了一萬部 又能夠了解其它的意思 你還是沒有贏 你還不是勝利者 所以有人那個氣勢-你要把他壓過 不然他還那麼囂張 後面六祖又說 則與吾偕行 汝今負此事業 都不知過 聽吾偈曰 你以為你了不起啊 你不知道你這樣修行-是錯誤的觀念啊 這個經典念幾遍 佛號念幾遍 是在去除我們的貪瞋癡 那你的貪就是我念幾部-很了不起 我念幾部大家都要怎樣 跟我另眼看待 就是貪 貪人家的讚歎 貪人家的恭敬 瞋呢 他以為別人沒辦法做到 所以他了不起 他起慢心 那麼癡呢 就是修行是為了解脫 修行不是為了那些數字的滿足 我念了幾遍 我拜了多少佛 那是愚癡的事情 所以應該是增長我們的戒定慧 而不是增長我們的貪瞋癡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 就跟他說了一首偈子 禮本折慢幢 頭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 亡功禮無比 別說你三千遍 一萬遍那又怎樣 根本在於你的心 禮就是禮敬 我們佛門中的禮拜方式-是五體投地 就是四肢腳跟頭 這個五體投地 當一個人五體投地的時候 是把我們最尊貴的頭-也跟我們四肢同樣趴在地上 這是一個尊貴的禮儀 是要來折服我們最尊貴的頭 也能夠扒在地上 是折服了我們的驕慢 那你的頭不去碰那個地面 就是一個我執 就有我罪即生 有我執這樣的罪就產生了 亡功禮無比 就去掉了什麼 功德 也去掉了禮貌 那你根本就是怎樣 沒有功德 所以你能夠去掉這樣的我慢 去掉這樣的我執 你這樣的禮佛也才有功德 就福報也非常的殊勝 那他聽得懂嗎 四十三頁的經文第二段 第一行 師又曰 汝名什麼 你叫什麼名字 曰 法達 我的名字法達 上面那個字是佛法的法 下面那個字是發達的達 他講了他的名字之後 六祖馬上反擊他 他說 師曰 汝名法達 何曾達法 復說偈曰 你的名字叫法達 你什麼時候讓這個法發達過 這個字就把它顛倒 法達 那你什麼時候達法 就是你什麼時候發達-這個佛法的內涵 然後又說一首偈子給他聽 講義第四十三頁的 第二段第二行 汝今名法達 勤誦未休歇 空誦但循聲 明心號菩薩 汝今有緣故 吾今為汝說 但信佛無言 蓮華從口發 你的名字既然叫法達 而且也非常勤勞的-這個誦持《法華經》 可是你是有口無心的話 空有其表誦這個經 是希望你能夠明心見性 你沒有明心見性 那也是空炮彈 你今天來這邊 算是我們有緣 就為你說 就是你能夠 但信佛無言 佛有沒有說法 佛他說講經說法四十九年 未曾說一字 表示佛陀也說他沒有說法 你誦的是誰的法 為什麼這邊要跟他提到說 佛他並沒有說法 因為眾生有種種煩惱 所以給他們種種應病的藥 這個病既然除了 藥就不要再留了 你既然是渡了江了 這個船就不留了 所以他說講經四十九年 是為了來根治眾生的疾病 眾生的病已經沒有了 這個法也不必存在 所以他才說他沒有說法 他沒有講經說法幾年幾年 或是他講經說法幾部幾部 佛陀說我沒有說 蓮華從口發 你能夠相信 這種無言之言 這個法華 這邊是同音 這個蓮花就才會-從你的嘴巴出來 你一天到晚標榜你多行你多棒 那不是口出蓮花 口出蓮花是要讚歎眾生 成就眾生 才會蓮花朵朵開 那你都還沒有開始講到-半句《法華經》 就那麼傲慢的態度 你是在轉法輪嗎 你是在讓佛法在究竟解脫的-落實在我們的生活嗎 所以他就被修理了 被修理了 講義的四十四頁 第一行 達聞偈 悔謝曰 而今而後 當謙恭一切 弟子誦《法華經》 未解經義 心常有疑 和尚智慧廣大 願略說經中義理 他也還算是有善根 六祖惠能大師-跟他說這一首偈了之後 他有所悔意 前面有提到〈懺悔品〉 懺就懺其前愆 悔就是悔其後過 這邊悔謝就是說 希望他自己以後-不要再犯這個錯 甚至於頂禮致謝 從今天之後 我當很謙虛的恭敬一切的對象 長者 事物 我誦《法華經》 本來是不了解這個意思 今天得遇到善知識 希望你 和尚智慧廣大 為我解說《法華經》的義理 講義的十四頁 經文第二行 師曰 法達 法即甚達 汝心不達 經本無疑 法達就是他的名字 那應該是你的法很發達才對啊 你的心不發達 這個經典本身是沒有錯誤的 是你的心沒有發達 汝心自疑 是你自己心裡有鬼啊 汝念此經 以何為宗 對不對 你心裡起懷疑 人家說 疑自 你自己 疑己 疑師 疑法 懷疑自己是不是修法的根器 懷疑自己是不是成佛的道器 疑師 懷疑你的善知識能不能教你 疑法 這個法門真的能夠解脫生死嗎 所以這個三疑 就會斷送我們的法身慧命 好 經文的第三行 汝念此經 以何為宗 那麼你的心有懷疑 心裡有鬼 那你念這個經典-到底是憑什麼為宗旨 達曰 學人根性闇鈍 從來但依文誦念 豈知宗趣 現在不敢那麼驕慢 開口說我誦《法華經》三千部 這樣下來也要十年 既然是這樣子 六祖惠能大師問他內容 通通答不出來 所以你要誦三千部 要誦十年又有什麼了不起 你把經文講出來聽聽 糟糕了 被人家痛點了 趕快就說 我根器愚鈍 一開始到現在誦了三千部 也是依文誦念而已 對著經文就念啊念啊 那裡知道它的宗趣 師曰 吾不識文字 汝試取經誦一遍 吾當為汝解說 六祖惠能大師說 不然你就念一段給我聽聽好了 吾當為汝解說 法達即高聲念經 不然你就念一段給我聽 我跟你解釋意思 法達他就把這個念經的聲音 提高 至〈譬喻品〉 念念念 念到〈譬喻品〉 師曰 止 好停下來 經文的第五行 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 縱說多種譬喻 亦無越於此 這部經是來講因緣法而出世 那麼提了很多譬喻很多舉例 所以差不多是這樣子 何者因緣 經云 諸佛世尊 唯以一大事出現於世 一大事者 佛之知見也 就是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出現於世間 那麼這個一大事因緣是什麼 就是因緣法 就是佛的知見 你不懂得佛的知見 你在念什麼 你在說什麼 你在修什麼 第一段經文的第六行 世人外迷著相 內迷著空 若能於相離相 於空離空 即是內外不迷 若悟此法 一念心開 是為開佛知見 世間上的人都是對外 執著那個相 對內執著那個空 所以空是因緣 他是執著這個空的相而已 你能夠離開這個相 對這個相能夠離相 對這個空能夠離空 內外都不執著 不迷迷糊糊 能夠悟了這個法門 一念心開 是為開佛知見 你的念頭才叫做清徹的 你的念頭才叫做開竅了 你這樣才叫念佛 開佛知見 不然你念的都是念什麼 我執 我貪 我見 我慢 貪瞋癡疑慢 還有我疑 所以都是自己的那個執著 自己對法的執著 在那邊翻攪 然後還以為自己很了不起 其實一點都沒什麼了不起 這都是我慢心在作祟 很可憐 那我們可以知道 禪的修行 絕對不是一種束縛 它是一個自在 它絕對不是一個執著 它是一個解脫 那我們更不應該在文字上 或是數量上 在以為自己有多少功力 這個是貽笑大方 六祖惠能大師就把這樣一一的 把我們點出來 什麼叫開佛知見 我們先討論到這裡 下次再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