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六祖壇經14 主講:理群法師 《六祖壇經》第十四集 各位觀眾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六祖壇經》 講到了〈懺悔品〉第六 在講義的第三十七頁 我們上一個講次-也先作了一些開頭 就是講到了這個五香 在這個五分法身 就是這樣的懺悔的那個內涵 那當然在整個〈懺悔品〉 它是以無相懺為中心 像我們一般的大眾-因為世俗的事情繁忙 那麼在修行上有它見聞覺知 有它自我以為這是對的 或是不對的這樣的分別 那這個〈懺悔品〉 剛好六祖針對眾生的習性 還有種種在修行上不足的地方 特別把它點出來 那我們在整個的中國佛教的 這樣的懺悔的儀式 在近代的時候是開示 經過南北朝到了宋朝 就已經差不多這種懺悔儀式-已經具有了規模 流行的這種懺悔儀軌有藥師懺 請觀世音懺 金光明懺 還有華嚴懺法 法華三昧懺 很多種 甚至於現在也蠻流行的-這個三昧水懺 這個是簡單 然後大家的時間上 也都可以參與 還有那個梁皇寶懺就比較長了 水懺它就上中下三卷 有的人速度快一點-半天就可以把它誦完 有的人還把它分為下午 就中間還有個午供就供佛 留了大眾一起來享用 對佛菩薩供養之後 也做一個大眾的一個聯誼 所以有個懺法有個共修 大家又有個聯誼互相來勉勵 那惠能大師所傳的-這個無相懺法 他當然是對於我們自性的佛性 能夠去發露 能夠懺悔我們三世的重業 達到淨化我們的身心靈 能夠超脫世俗的這樣的束縛 那整個〈懺悔品〉 它有六個我們這樣懺悔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 就是我們上個講次有提到的是 能起我們自性中的五分法身香 這個五分法身 第一個是戒香 第二個是定香 第三個是慧香 第四個是解脫香 第五個解脫知見香 這個是非常殊勝的一個法門 那麼接著在這一品裡面 是進行無相的懺悔 然後你既然知道懺悔要發願 就是四弘誓願 四弘誓願相信我們在晚課 或是在辦活動特別-會把它標出來 眾生還有煩惱還有法門-還有佛道 我們都能夠去發願-去懺悔去實踐 那這個〈懺悔品〉第四個 它還授給我們無相的三皈依戒 第五是授給我們皈依一體三乘-的自性佛法 第六傳授無相頌 整個《六祖壇經》 惠能大師有時候對大眾開示 會有所勉勵 會有什麼修行的法門 他都用無相頌 所以我們幾乎已經也恭讀了他 蠻多的這一些經文的內容 在種種的這些授戒說法 惠能大師他始終不離自性-的來教導我們 要我們能夠體認 開悟並歸於自身本有的佛性 那整個佛法的力量有兩種 第一個是自性不做惡 第二是做了能悔 那懺悔是我們認識罪業的良心 是趨惡向善的方法 是淨化身心的力量 懺悔不但能夠滅罪 而且增福 又能夠與佛菩薩感應道交 所以人有誠心佛有感應 只要我們藉著懺悔的法水 來滌除我們內心的罪障 使我們身心清淨 自然就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 當然我們學佛修行 不是著重在什麼感應 當然感應一定有 只要你心存誠意的話 就一定必然有感應 可是感應不是我們-修行的最終目標 它是在整個修行的當中 一個現象的展現 一個好的現象的展現 那是要我們怎樣 提起正念 要我們好好的知道-這個方向是對的繼續走下去 所以感應一般來講 就好像有人說感應神通 是在修行的過程當中 一些現象但不是目的 所以 不要執著在那邊 有人拜佛就看到什麼光 念佛聞到什麼香味 聞到什麼 聽到什麼聲音 那個都是在修行上 我們身心的變化一個覺受 那不是解脫的一個最終的目的 所以這個千萬要記住 那在整個的修行裡面 當然也有一些大德-他們在他們的個案 所以在佛教乃至於禪宗說公案 那當然現在用個案 也有一些令人非常感動的事情 有一位 在南宋有一位叫張九成的 他有一天聽到那個池溏-有那個青蛙在叫 那有人說做事情踢到石頭 也能開悟 還有被什麼東西打到 他也能開悟 所以有時候有人走路走路-撞到門了 希望這一撞能夠撞出怎樣 開悟來 那這個張九成-他是到了一個池溏 聽到青蛙在叫 他就有所醒悟 就寫了一首偈子 他說春天月夜一聲蛙 撞破乾坤共一家 證了某時誰會得 領頭腳痛有玄沙 就是聽到了蛙聲可以開悟 看到了花開可以開悟 就是你在修行的這個-虔誠跟密集的精進當中 有時候這樣一個外在力量-的一個激發 會讓我們開花結果 就像一開始《六祖壇經》 六祖他聽到人家在誦-《金剛經》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也有所醒悟 說到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不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個就是他開悟的心得報告 相信我們每一個人在修行-的法門不同的時候 也有修行的這個心得 也有修行的體悟 所以我們可以慢慢的累積 我們不要跟著某某大德比 某某祖師比 我們就跟自己在修行的道業上 自己一步一腳印 你凡是走過必留下痕跡 這些心得慢慢的累積 或是你有善知識那是最好的 他能夠指點你能夠給你方向 能夠給你在修行的路上-給我們作一些很好的調整 那才能夠事半功倍 那有的人都自己靠自己摸索 當然修行能夠大善根器的人 他自己摸索 那常常我們對於佛法的體認 是得到一個結果叫做自以為是 自己想自己對 那佛法並不是這樣 一定要用佛法或是佛經 祖師大德那還其次-要有佛菩薩的 所講的經典的內容來印證 祖師大德是我們的學長 他們所作所為可以作參考 那你要印證你的修行內涵 還是要從佛經或佛菩薩的 這個方面來作印證更嚴謹 在有一位宋代的詩人 叫黃三谷 他有一次去參訪這個 裴堂祖行禪師 就聞到這個花開的香味 那這個禪師就問 你聞到香味 他說好香好香好看 那這個禪師說 我有隱滿你什麼嗎? 他說這麼好的花 這麼好的香味 我都怎樣 沒有隱滿 又報你知 這個是問他 你在修當中 其實法界當中佛菩薩當中 都沒有隱滿我們什麼 你有沒有得道啊 你有沒有 這個吸收到香味 就是你有吸收到-佛菩薩的這個法味嗎 這個就是有時候祖師大德看到 就是我們這些學長 看到我們這些學弟 會給你怎樣 從後面推一下 就臨門一腳推一下 好 那麼黃三谷他自己-也有這個善根因緣 所以他可以醒悟 所以他肯定這個香味 那另外 唐朝有一位慧通禪師 他還沒有成就的時候 他就跟一個鳥巢禪師學道 一學就十六年 他覺得他沒有受益 有一天就要跟這個-鳥巢禪師說再見了 十六年的青春 你看我們現在受的教育 十六年的受多少教育啊 小學六年 國小 國中 高中 大學 總共受十六年的教育 才能夠大學畢業 那以現在的教育普及 現在的大學畢業 就好像現在的國中的-義務教育一樣很多 所有有人就一直往上面進修 一直往上面讀書 那這個是那時候在一個善知識-的身邊修行學法 算是一個蠻長的時間 現在人當然以他求學的經歷 那十六年也算是很基礎的 好了他都沒有覺受 他就來跟他告假 在佛門中就是 你要離開了 這個大殿道場 就說告假 你從外面回來 或是從你家要來道場的時候 叫消假 他告假 他認為都沒有跟他講 那這個鳥巢禪師 你要到那裡去 就問了 我要到別的地方去參學 那鳥巢禪師就說 佛法何必到處去學 我這裡也有啊 然後他就從他身上-拿了一根毛屑 這衣服難免都有毛屑 或是一根布的一個毛 就這樣毛屑就拿來 你看 這不是佛法嗎 那你不懂的人說 你身上的這個灰塵毛屑 就是代表佛法嗎? 當然沒有辦法會意 可是這位慧通法師他看到了 就醒了 醒悟了 十六年來沒有感覺 結果就拿了一根這個毛屑 他就會悟了 因為佛法就是在-隨處隨地拈來就有了 你出手就有了 你不會意隨時隨地都是佛法 你也覺得沒有什麼 那他這個十六年當中 就以為學佛修行就是打坐參禪 拜佛這些宗教儀式才是修行 那麼日常所用就把它二分法了 所以這個鳥巢禪師 就打破這樣的執著 這不是佛法嗎? 所以各位 人家拿出一個毛屑可以開悟 我們呢 要拿什麼才會開悟 整個毯子給你也不會開悟 整個棉被給你也不會開悟 就是你的用心 那當下 他的因緣就這樣一個動作 他就可以契入佛法的大意 所以一個善知識 在看我們的根機也是這樣子 這個動作你就可以開悟 這個課程你可以開悟 他就給你這面的課程 所以要不捨一法 任何的事情我們都-歡喜心去完成歡喜心去做 這樣子才能夠跟-真理佛法開悟相應 當然我們能夠從這個-經典的內容 講了很多 那我們舉個例 來看這些祖師大德 也就是我們這個學長 就他們的學習的過程 用實例上來勉勵我們自己 來檢討我們自己 不是法門不好 不是人家教的不好 是我們自己根器 或是我們自己努力 是不是有值得 要再做一些檢視的地方 或另外再提一個 就是在一個道場裡面 有幾個人在那邊修行 那麼這個平常在講經說法-的這個住持和尚 有一天突然四大不調 四大不調就地水火風 一般的社會人士就說四大皆空 是財色名氣這不是 這個是他們自己作為的-另外一種解釋 四大不調是地水火風 就是我們的身體有幾個元素 地水火風空識 一般來講是有六個元素叫六大 地水火風它就簡單稱了 至少你基本 地就是我們的筋骨牙齒指甲 這些堅固性的叫地 水就是你的血液你的汗 你的口水你的尿液種種的水 液體的這個現象 火就是你的 活的人都有體溫 往生的人就沒有體溫了 當然你往生的時間長短 就會那個溫度又不一樣 那風就是呼吸 一個人他還沒有往生就有呼吸 一個人沒有往生-他就有血液的流動 還有氣血循環 所以四大不調 有人就是感冒 譬如說他發燒了 就是他的溫度高了 或是他咳嗽了 種種的現象 就是四大沒有調好叫四大不調 就是生病 看那一個病 那一個大 就是地水火風空識那一個現象-比較不舒服 好 這個住持就四大不調生病了 沒辦法去上堂開示說法 他就找他的師弟說 今天我沒辦法開示了 換你上場 他說怎麼可以 每次都是你講的 我們都在下面聽 都聽現成的 你今天突然叫我上去 我都沒有 各位 你什麼時候準備好 就像那個五祖來到那個後面 就是作務工作的地方 問六祖說 你做好了沒有 你準備好了沒有 那六祖不是說 米已經打好了 就是稻子已經打成米 但是還沒有篩 還沒有篩就是還沒有-透過師父你來檢查 那這個也是 平常都聽你的很現成 都便便的 都聽便便的 根本就自己心裡沒有一個組織 一個架構 一個準備 所以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 所以各位要聽清楚 隨時隨地準備好 才有你表演的舞台 那有可能說人家都把好的東西-好的機會讓你上去 沒有 都是那個突發現象 或是那個沒有人要做的 你從這個當中 去佔有你一席之地 就一句話說 戲篷下站久就你的 那你都沒有機會擠到這個-戲篷子下面 那有你一席之地 在禪宗裡面有一句話說 今年貧 去年貧 然後還有立錐之地 今年貧 連立錐之地也無 我們知道那個針 的最尖端 那個針逢衣服或是刺東西 那個針錐 就是錐仔 就是刺東西或縫東西有一個錐 錐仔 立錐之地 那它這個針的最尖頂端 就是這個立錐之地 你才有辦法站立 就去年很窮 窮得怎樣 還有個立錐之地 你這個錐仔還有地方插 插一個地方 今年窮 連立錐之地也無 所以有的人就很會抱怨 無我立錐之地 容不下我 這個世間容不下我 那感嘆世間這樣的現實 無常排擠 就是會抱怨 可是你用一個態度來看-這件事情 立錐之地你還是怎樣 有個錐啊 你還是有個煩惱 你的業障在那邊才有個錐可立 今年窮 連立錐之地也無 今年是清潔溜溜 連一點煩惱塵垢都沒有 所以連立錐之地也無 就怎樣 境界已經進步了 那我們的人就常常會去執著 我的立錐之地 我的地位 我的身分 好 話說回來這個地方 這個住持師父就請他師弟說 換你上台去講 那這個師兄說 師弟這樣講 師兄就這樣講 師弟就這樣講 我沒有準備啊 那也沒辦法 我就生病啊 你總不能把我抬上去講話吧 你也怎樣 好好的 你就隨這個根機 隨這個因緣你就跟它作開示吧 如果你不敢講 或是你不會講 你就用動作比一比 然後就可以下來了 好吧 這個行家一出手 人家就知道你有沒有 所以你是看熱鬧還是看門道 他說就硬著頭皮 就上座去開示 那有人來 就請問什麼是佛 那他就心裡很煩惱 我就沒有準備 我一點都沒有準備 所以他左邊看右邊看 然後就再看那個發問的人 那個人就說開示的很好 開示的很好 因為佛法 佛不在左邊不在右邊 因為遍一切法界 開示的很好很好 所以法喜充滿 那他既然先問佛了 再問來是法 那他又很煩惱 往上看往下看 糟糕 以前都沒有把師兄講的-作一個整理 到底佛法的法是什麼 我怎麼都沒有記起來 是他在起煩惱 那個人說開示的很好 開示的很好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你看 法本來就是平等的 沒有上下之分 所以開示的很好 所以他問三寶 佛也問了 法也問了 僧也問了 那 他就問他什麼是僧 他就眼睛一閉 如如不動 糟糕 我出家這麼多年 從來也沒想到這個問題 你再問我下去我怎麼回答 所以他就把眼睛閉起來 再思索要如何回答 那個人又很法喜 法喜的說對對對 這個僧寶本來就是萬德莊嚴 如如不動 慈悲為懷 所以他幾個動作就把佛法僧 都解釋清楚 所以佛法的內容 是要耗費很多口舌嗎? 耗費很多文字嗎? 不是 而是你從內在去把它表現出來 當然這個是有點比較屬於逗趣 或是有點那個效果的那種回答 可是眾生的根器 他跟佛法能夠相應 他就會把解讀為-跟佛法相應的內涵 一個眾生他如果根器跟這些-邪知邪見相應 你跟他講的都是佛法 他就是跟你解讀到-顛三倒四的去 所以你要觀機逗教是在這樣子 那當然一個善知識-他有時候在回答問題 他也是秉持著他所知-所見所解所悟來作一個開示 好那這要看眾生的根器 是不是跟佛法相應 如果跟佛法相應 他通通會意 如果跟佛法不相應 就會怎樣 不相應 就會這個反而誤會曲解 所以佛法從開始到現在 乃至於到未來 都是在一個心心相應跟認知 那我們在這個-講義的第三十七頁就有提到 這個六祖惠能大師 他先跟大眾開示說 什麼叫做無相懺悔 還有什麼叫做這個五身法身香 所以在第四行 第四行他就先講了 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 次授無相懺悔 那麼他把這個五身法身 就把它介紹完畢 好 那麼在第九行的最後一句話 善知識 此香各自內熏 莫向外覓 那麼授與無相懺悔 所以這些五種這種解脫 五種這個法香 是怎樣 從內心的 不是向外去求的 那麼現在再跟大家講這個 無相懺悔 能夠滅三世罪 得三業清淨 那麼善知識 各隨我語 一時道 同時來念 弟子等 他就是把這個無相懺悔的內容 讓大家來念誦 從前念今念及後念 念念不被愚迷染 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 悉皆懺悔 願一時銷滅 永不復起 希望過去現在未來 這些念頭能夠清淨 不要再起來 弟子等 從前念今念及後念 念念不被憍誑染 從前所有惡業 憍誑等罪 悉皆懺悔 願一時銷滅 永不復起 那就是說一個人 他會起種種的煩惱 起種種的這個憍誑 憍就是驕傲誑妄 這些行為惡業 那希望都能夠消滅 而且不要再起了 好 十二行 十四行 十二行 這個念念不跟前念 跟這個憍誑這個所污染了 那麼十三行開始就是 弟子等 從這個前念今念後念 念念不被嫉妒染 講了一開始就講了憍誑 現在講嫉妒 這都是講一些心理的情緒 憍誑就是我慢心 我很棒我很行 我相信各位如果-有機會跟人家談話 你在講什麼他都跟你否定 他講的最對 你在講的都叫你不要講 你聽他的 因為他講的是最怎樣 可信度 那當然我們也不一定說 只是藉機會在表達他的意思 也不能一下子就冠上他是憍誑 只是我們可以從這個當中 來看待事情 一個人如果有度量 有這個誠意去傾聽-你在說些什麼 那當然是一個修養 相對的 我們能夠去傾聽別人 那別人是不是能夠傾聽我們 這個當中你就看到 一個人的謙卑跟這個耐性 好 那麼嫉妒是什麼 嫉妒就是看到別人比我們好的 很不舒服 希望他不要那麼棒 不要那麼行 不要比我會 不要比我成功 甚至於用毀謗的手段 用扯後腿的手段 去把他人家成功跟得意摧毀掉 所以這個人這個心 有時候你起這個貪瞋癡 這個就是瞋心了 嫉妒就是瞋心 那希望他怎樣 倒地不起 好 這邊就念念不被嫉妒染 不要被這個嫉妒-這一種念頭所污染了 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 悉皆懺悔 一時銷滅 永不復起 這個嫉妒 也不要怎樣 起來了 善知識 以上是為無相懺悔 這些的方式叫做無相的懺悔 那什麼叫懺什麼叫悔 悔則 懺就是怎樣 懺其前愆 我們說懺悔懺悔 懺就是過去所做的把它怎樣 不要再做了 悔呢 就是悔其後過 就是前面做的不要再犯 後面的你已經要把它怎樣 擋住 不要讓它在有後面的惡業所造 那麼我們遇癡憍誑嫉妒 這個貪瞋癡 這些等罪 現在已經覺悟了 皆悉永遠 更不復作 名為悔 所以叫做懺悔 那過去現在未來-這些情緒的起伏都怎樣 把它停止了 再把它 不會再做了 這樣的肯定的態度叫做懺悔 那麼一般的凡夫愚癡 只知懺其前愆 不知悔其後過 因為我們只看到前面 就像有人去算命 那你去算命 他跟你算的前面都很準 後面的算不準為什麼 因為過去你所造所作所為 已經有歷史存檔 那你現在的起心動念 跟你未來所作所為 這都有變數的 也就說你要往北走 北好像會交通阻塞 就往西北走 那就有點迂迴了 但是你在這迂迴當中 目的是一樣但是過程就不一樣 也許過程不一樣 你的目的怎樣 會有所修正 所以現在起的念 現在所作的為 就會影響到後面的所思所為 所以有人算命好準好準 過去的都算很準 但過去的已經過去 你沒辦法扭轉啊 你十八歲的樣子 你十九歲的青春 你二十歲的夢想 你三十歲的情感 那都已經不是超過-這個齡可以去改變的 當然就很準 那你未來要幹什麼 你的個性你的習性所作所為 都差不多 曾經有一個人說 他交的女朋友 第一個是那樣子 但是沒有結果 第二次交的女朋友 也沒有結果 第三個交的也沒有結果 後來他自己把這三個的相片 怎麼長的都蠻像的 我是不是就喜歡那一型 那麼那一型給我的結果 又是這樣同樣的不理想的結果 所以眾生的執著就這樣子 那一型才是他喜歡的 可是那一型也偏偏不喜歡-他這一型的 所以都是沒有結局的 那他如果能夠作調適 感情事業婚姻有很多不是-照你的好惡去走完最後 那你能夠清楚 就是從愚癡當中 有所怎樣 醒悟 人際關係能夠醒悟 這種情感的沾染你也可以醒悟 那當然在修行上 就會有所進步 因情感事業健康-是一般人所追求的 那你從這個當中能夠有所醒悟 你才有辦法跳脫這種束縛 世間的錢財 你再怎麼賺 怎麼比 就會不滿足還是不滿足 情感的這個對待 你的方式 你的執著 是都以自我為出發的 也是沒有結局 所以怪不了別人 都是要從自己在這邊-作一些檢討跟判斷 好 那麼經文就提到了 愚迷憍誑等罪 今已覺悟 那麼把這些不好的 貪瞋癡都能夠覺悟了 皆悉永遠 更不復作 名為悔 故稱懺悔 一般的人只知懺其前愆 不知悔其後過 以不悔故 前愆不滅 後過又生 前愆既不滅 後過復又生 何名懺悔 這個這邊就提到了 有人就把過去 剛剛說的很準很準 好啊 我們知道了很準 就不要再錯了 已經產生這樣了 但是後面你沒有去擋 就是說後面有這些現象產生了 感情的迷盲 修行的破綻 你沒有再做一些-不好的修正的話 那你前面可能改嗎 你如果前面可以改 你後面就會跟著怎樣 改過了 那麼你後面會再犯 表示你對前面所作所為-沒有真心去改 他這邊是這樣點出來 所以前愆跟後過 你知道過去做的不對 可是後面有這樣的-業力因緣來牽扯 你就變成不要跟後面的-這些業力因緣去想 不然你後面又犯了 你後面這個事情經過一段間 是不是叫做前愆 對嘛 譬如說今天 那昨天做事情的已經過去了 可是明天你做事情的態度 還是怎樣 用今天的態度或是用昨天的-那種態度跟心情做 當昨天變成今天 或從今天又變成明天有時候 他是不是還在那邊輪迴呢 對嘛 所以你一定要有所堅持 一定要能夠懺悔前愆-還要悔其後過 不然沒完沒了 沒完沒了 那我們就常常會在這個當中 一直會 如果你有醒悟的話 你會人真是要做一些檢討 如果沒有的話 都會怪環境怪別人 有人作生意 幹什麼的 他找人家來看 這樣可以做嗎 這樣可以住嗎 當然沒有很不好的居住環境 那當然人家都這樣可以住 可是你住進去不平安不賺錢 就怪人家跟你看不準 可是你要知道這個過程 你的產品沒有信用 你的產品有瑕疵 你的東西吃了就會拉肚子 那你怎麼個怪人家跟你看不準 對不對 或是你居住的地方 你不好好打掃 他不注意安全 產生了這個火災或是什麼災難 然後再來怪別人家不會看 這個可能 在自我當中能夠要做一些檢討 所以福地福人居 你叫誰看 還不如讓自己的自性顯露 一個好的地方 它自然就會跟你的本性 你的第六感相應 有人說 我的第六感很準 來到這邊不大舒服就不要了 那你就覺得說很舒服 如沐春風 這個很順暢那就住啊 所謂風水風水 風就是空氣流通 水就是流暢 你的動線流暢 空氣不流通 動線不流暢 叫誰來看也不一定會是好風水 所以自己就可以用自己的身心 去跟它覺知 去跟它體會 好 那麼第十九行 三十七頁的第十九行 善知識 既懺悔已 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 既然已經懺悔了 再來要有四弘誓願 各須用心正聽 用我們的心誠意去很正確的 很虔誠的去聽聞 聽什麼呢 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 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 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 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這個在課誦本它有時候 前面也都用自性 這邊是前面兩句是用自心 心情的心 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 這個 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 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 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 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其實自心跟自性也是同樣意思 心性心性 你的心代表你的本性你的佛性 那麼無邊的眾生 能夠去度他 我們有婚姻在家裡怎麼度眾生 跟你的生活在一起的人 就是你可以度的眾生 也有人就說 自己的人不好度啊 他就頑強難度 那就要看你的善巧方便-跟智慧的激發 那你說人不好度 螞蟻好度嗎 蟑螂好度嗎 老鼠好度嗎 現在的居家環境也-大部分大家都很好 比較少有這些剛剛提到的-什麼螞蟻蟑螂 可是眾生還有這些煩惱 我們家的人就還好 你講話溝通 可是還有這些眾生-牠們如何去處理 你要跟牠說法 你要跟牠溝通 請牠不要讓家裡的人起煩惱 包括你個人 因為有人說看到這些東西 這個慈悲就通通瓦解掉了 看到這些東西這個憤怒就起來 那一樣的 你把牠設定牠是可惡的眾生 所以才要置之於死地而後已 就看到這些眾生 這個是髒亂傳染病的根源 所以一定要拔之一快 那你如果牠也是一個眾生 牠也不是說要把你搞得很糟糕 或是生了什麼大病 可是就在衛生的觀念當中 牠們不是好東西 你就要把牠除之一快 那也可以 你就把環境掃乾淨 然後呢 很輕微的掃在那個畚斗裡面 把它丟出去 然後呢 這個要掃之前 甚至於可以和牠們溝通 我兩天之內 或是我禮拜天那一天 我本週禮拜天要作大掃除 請你們搬走 如果你不搬走我在打掃時候 不小心把你碰到的話就別怪我 所以眾生其實-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你可以跟牠溝通 你可以跟牠說服 這個的時候是自己善巧方面 自己要去小心處理 那有人因為沒有耐心 所以這個修行戒定慧-其實都是一種耐心的顯現 戒 如何持戒清淨 就是該做的不該做的-你要有個分界 定就是做事情如如不動 有個規劃 有個次第 那慧呢 就是做得圓滿而怎樣 圓融 那才有辦法做到 就是要耐心的這樣去思惟-跟判段跟處理 好 那麼 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 自心煩惱誓願斷 這屬於個人方面的 個人有什麼煩惱 有時候煩惱是從外在所給予的 這個有人同樣一句話 跟這個人講沒事 跟那個人講就有事 為什麼 跟這個人講笑一笑 也許你○他 或是你跟它開玩笑 你一笑置之 知道大家是好朋友 這個沒什麼 可是有的人他就反應比較敏感 你瞧不起我 你就用話來挖苦我 你怎樣你怎樣 他就可以作很多很多的文章 他就煩惱 甚至我們也看到有的人 他自己我執很重 然後什麼事情要照-他的方式去做 如果這個事情沒照-他的方式去做 他就罵人家不對 你們不夠朋友 你們虧你們是學佛 你們怎樣 他就用自我標準跟執著-去要求別人 所以他就跟誰也不合 結果經過一些時間之後 他碰到同樣的事情 他又起同樣的煩惱 可是這個當中 他如果有醒悟的話 人家的規定就是這樣 不是因為你講話大聲 或是人脈夠 或是你的那個態度惡劣-人家就怕你 所以有的人在做事情-這個我執非常的重而不自知 一直要求別人批評別人 甚至於起煩惱心 算了 我信這個變成這樣子 那麼我就乾脆不要信了 他自己退道心 所以這個煩惱有時候-讓自己斷了他的法身慧命 所以沒有人去惹他的 這邊叫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 煩惱是百百種種的 就剛剛講的 一句話 或是人家一個動作 或一些因緣不具足 可以起煩惱 所以要去檢視 煩惱是要你去面對它解決它 而不是用來一直煩你的心 人這種心思太疲勞的話 就會產生疲勞的現象 等到他的疲勞累積累積的時候 就這個身心會造成四大不調 人的壓力也是 小小的事情他壓抑不講 一件二件三件 就好像一個桶子 它慢慢一直積壓東西 壓到最後它就爆發了 如果他暴發了-就把那些煩惱都宣洩出來 就好像那些不乾淨的水-不乾淨的東西倒出來 那也罷了 怕的就是他的怎樣 心性他的智能就瓦解掉 有人就是因為壓力-煩惱而產生了精神錯亂 當然在醫學界也有-一個蠻聳動的一個報導 現在一百人當中有幾個人的% 佔有精神病的 其實這個達到精神不正常-這個話是蠻聳動的 只是說這種情緒還有他的語言 沒地方去宣洩的-真的比例還真多 因為現在的環境 整個大環境變了 你沒有講話的對象 你只有面對機器 面對電腦 面對什麼什麼 都是大家各忙各的 你打電話去 你要請他吃飯他還不一定有空 你要請他喝下午茶 別人已經約好了 所以變成人與人之間-沒有機會去講話 表達他的情緒 所以會產生精神上-不是很理想的情況 所以我們過學佛透過法門 我們可以懺悔 我們可以念佛 我們可以當志工 我們可以家裡打掃打掃 動一動 流流汗 走一走 喝喝水 就把那些煩惱排泄一下 其實都是要有次第 都是有法門的 不是說某個宗派信仰-他們才有次第 我們的修行各宗各派-都有次第法門 看你如何去用 所以這邊提到的 自心的眾生誓願度 然後呢 自心煩惱能夠誓願斷 這個就是能夠讓我們-在認知當中 不會執著單一 執著單一 所以發了四弘誓願 這個清清楚楚的 看到這個事情 然後呢 法門無盡誓願學 法門很多 修行的法門 當然我們有八宗十宗 甚至於利益眾生的種種的法門 都應該去把它學習 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當然是要成佛 學佛就是要成佛 種種能夠成佛的機智 法門方法善巧 我們都能夠去成就 也在此祝大家 早日成佛 速證佛道 離苦得樂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