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六祖壇經13 主講:理群法師 《六祖壇經》第十三集 各位觀眾阿彌陀佛 《六祖壇經》我們這邊提到了 什麼是定什麼是慧 然後什麼是解脫 在講義的第三十四頁 就提到了這個六祖對大眾-所開示的這些法要 我們在認知當中 是如何來判斷 如何來修行 讓我們在種種的無住無相無念 都能夠得到很好的認知 講義的第三十四頁 第三行 善知識 云何立無念為宗 只緣口說見性 迷人於境上有念 念上便起邪見 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 所以有念是因為你的妄想執著 我們把經文來作一些說明之後 就大家會很清楚 因為這個念 是對於外在境界的一個執著性 好 第五行 自性本無一法可得 若有所得 妄說禍福 即是塵勞邪見 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 無者無何事 念者念何物 好你說無念 無就是沒有任何事情發生 念 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念的 無者無二相 就是沒有什麼二分法 無諸塵勞之心 念者念真如本性 那你念的是什麼 是要真如本性啊 真如即是念之體 念即是真如之用 真如自性起念 非眼耳鼻舌能念 這個念是從自性而念 不是從你的眼睛 你的耳朵 你的鼻子 你的舌頭在念 真如有性 所以起念 真如若無 眼耳色聲當時即壞 善知識 真如自性起念 六根雖有見聞覺知 不染萬境 而真性常自在 故經云 能善分別諸法相 於第一義而不動 那麼第一義是什麼 就是我們說的 出世間法 第一義就真諦 那麼這邊就是把我們-所知道的這些觀念 用整個思想的這個 為什麼要立這個無念為宗 無相為體 無住為本 這個是佛法的三大綱領 就是六祖大師把它開示出來 所我們能夠把這個三大綱領 能夠作一個整理就非常好 因為這個整理當中 可能它的前後文有時候 被提到那一些 我們就慢慢的把它作一些整理 所以我們先把經文念完之後 它這邊提到是什麼無念 什麼是無相 什麼是無住 那麼無念為宗呢 他說於念無念離念 你在念的當中 不去執著它 而離開念的執著 叫做無念 所以無念就是沒有念 念無念就是沒念 這是禪宗不這樣的開示 是念但是離開念的執著 不是說什麼都沒有念 什麼都沒有想了 叫無念 不是這樣 而是在有念念相續當中-不執著於念 所以在講的是念而無念 這就是講說有念而不執著念 這樣大家可能就比較清楚 知道念的實體實相才叫做離念 好 我們再重複一遍 所謂無念為宗 無念不是沒有念 而是在念的當中 沒有執著 所以這樣就很清楚 念來沒有關係 但是法有執著 而不是說拒絕 不能有念 不能有念 不叫念 不思念 就這樣子拒絕抗拒 那不是的 那麼對於現象來講 它是見聞覺知 明明朗朗清清楚楚 那麼六根對六塵所起的作用 不染著 這樣才叫做不起妄心 這個妄心 就是唯識學的心法-心所法這樣子 好 那麼能夠不起心 就是心王心所都不相應 就是在這個境界當中不起心 這邊也有把這個提到-什麼叫做無 就是沒有任何的事情 清清淨淨的 一塵不染才叫做無 好 那我們再來整理說 什麼叫做無相為體 三個綱領 第一個是無念為宗 第二個是無相為體 無相為體是說於相離相 對於這個相跟前面所講的 對於這個念不是無念 沒有念頭叫做無念 那麼無相不是說沒有這個相 叫做離相 而是對這個相不執著 才叫做無相 那麼我們六根所面對的-這些境界這些相 怎樣 不要妄想執著 不要起分別 那這個才叫於相離相 那麼清淨法體 所以這個心淨才有辦法國土淨 你的心清淨了所面對的一切 就是清淨的 好 那我們再簡單的把第三個觀念 就是無住為本 這個《金剛經》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個住就是怎樣 沒有執著心 念念無住沒有執著 簡單講就這樣 所以無念為宗 無相為體 無住為本 通通在講沒有一個執著性 那你這樣 才不會被這些所束縛了 如果我們修行的話 違背了這三個綱領 有什麼錯誤呢 第一個就違背了無念為宗 就是起心動念的過失 這樣的人 對如來所說的法 祖師所說的教義 不了解了 也不認識了 自己錯了也就算了 怎樣 還要教導別人 那就更糟糕了 這也就叫毀謗佛經 那麼第二個呢 著相 這樣的過失 是說諸法實相 對於這個相當中沒有執著性 如果我們對一切法一切相 有分別有執著 這叫做取相 第三 我們講到住的過失 這是不了解諸法空相 所以他的心 就會住在這個境的上面 他就起惑造業 輪迴不已 所以這裡一段話 就是六祖把這樣的分法 給大家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無念為宗 無相為體 那麼無住為本 如果違背了 就是怎樣 起惑造業 輪迴不已啊 簡單的講 當然他就是給我們-一個架構方向 接著是〈坐禪品〉第五 什麼叫做坐禪 那他就給我們一些 很清楚的一個方針 講義的第三十五頁 師示眾云 此門坐禪 元不著心 亦不著淨 亦不是不動 若言著心 心元是妄 知心如幻 故無所著也 若言著淨 人性本淨 由妄念故 蓋覆真如 但無妄想 性自清淨 起心著淨 卻生淨妄 妄無處所著者是妄 淨無形相 卻立淨相 言是工夫 這裡就提到什麼叫坐禪 整個他一口氣把這個什麼叫淨 什麼叫相 就把它講完了 那我們可以從他所-經文裡面的內涵 我們來做 先了解了 然後才知道什麼叫坐禪 三十五頁的第四行 他說作此見者 障自本性 卻被淨縛 你執著一個淨 你執著一個境 清淨的淨 環境的境 境界的境 這邊就把境跟相作一個 兩個不同的執著 這個第三行 妄無所著者是妄 淨無形相 卻立淨相 言是工夫 作此見者 障自本性 卻被淨縛 所以他這邊提到 你說清淨清淨 你也不要被境界 當然我們是知道-境界的境 不對 可是你不要被這個清淨的淨 也怎樣 綁住了 第四行 善知識 若修不動者 但見一切人時 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 即是自性不動 善知識 迷人身雖不動 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 與道違背 若著心著淨 即障道也 這邊他一開場就作一些說明 說些什麼呢 這個是很重要的-基礎的禪修法門 我們雖然說坐禪 標榜身口意三業不動 那麼一切心不動 一切處一切心不動 這個到處無非都是修行 都是禪 那麼我們也不能在這裡 這裡自以什麼叫做淨 什麼叫禪 所以很清楚的來提示我們 當然在〈坐禪品〉第五 三十五頁跟三十六頁它的經文 就有提到 我們把這第一段念完 第二段來把念一下 然後再作一個解釋 因為他的語氣其實都相貫通的 你一句一句的講 有時候就好像把它意思-又作一個段落之分 好三十六頁的經文 師示眾云 善知識 何名坐禪 此法門中 無障無礙 外於一切善惡境界 心念不起名為坐 內見自性不名為禪 所以我們這裡就很清楚 什麼叫坐 什麼叫禪 心念不起名為坐 內見自性不名為禪 善知識 何名禪定 外離相為禪 內不亂為定 這就是重點了 外離相就是禪 內不亂為定 外若著相 內心即亂 外若離相 心即不亂 本性自淨自定 只為見境思境即亂 若見諸境心不亂者 是真定也 善知識 外離相即禪 內不亂即定 外禪內定 是為禪定 《菩薩戒經》云 我本元自性清淨 善知識 於念念中 自見本性清淨 自修自行 自成佛道 所以這個經文好像-把它一口氣了解了念完了 你這個前後文會通 我們再作解釋 就比較不會說 不相干的感覺 因為它的特色是在於 有時候我們講一個段落的時候 就好像前後文有一個落差 你如果把它全部把它念完之後 再作解釋 尤其在講這個修行境界 有的人他了解了解 聽懂聽懂 可是你從來沒做過 那你的知道還是你的知道 而不是善知識告訴我們的知道 也不是佛菩薩告訴我們的知道 好 那既既然我們剛剛-就把這兩段經文念過了 就是在說坐禪的一個綱領 開始他在說什麼叫坐禪 那這個法門當中無障無礙 就是說這一個章節的一個綱領 那麼我們對一切的善惡境界 心念不起名為坐 內見自性不名為禪 那麼可知道 坐並不是兩肢腿盤起來叫坐 就是取這個字的意思而已 心不動是坐 身不動不是坐 那禪是什麼呢 見性不動 自性不動就是禪 自性不動就是禪心 就是真正的禪定 就是要自性清淨 好 那這邊就是坐禪 坐心念不起 然後呢 自性不動就是禪 所以我們說坐禪坐禪 什麼叫坐 就是要這樣子來認知 接著解釋什麼叫禪定 外著相 內心就是亂的 外面我們能夠離相 沒有這個相的執著 就是禪 內要不亂 若見諸境心不亂者 這就是真正的定 叫外禪內定 才叫做禪定 所以這個對於禪定的解釋 語言上 你如果沒有透過實修 真的就好像聽人家說 什麼叫禪 什麼叫定 那還是別人的禪定 不是我們的禪定 我們聽的禪定自己去修 你才能知道什麼叫禪定 眼觀鼻鼻觀心 當然有人 哇一坐心很混亂 那要怎麼坐 就要眼觀鼻鼻觀心心念佛 讓心用佛號來平穩 如果你沒辦法用佛號來平穩 可以無念而念 念頭來的時候不要隨念頭而轉 你不要隨念頭而轉 對境不起心 那才叫做無念 無著 這樣才有辦法一直深入禪定 所以你妄想一起 境界又起 你就在那邊造作起伏 喜怒哀樂 那就會被境所綁住 被念所綁住 那沒辦法禪定的 所以一定要有這樣的觀念 然後去做 所以修行禪定 都是可以訓練的 你說這個是炒菜訓練班 這是裁縫訓練班 這是電腦訓練班 這也有成佛訓練班 所以古代的人叫禪堂叫選佛堂 選成佛根器的一個道場 叫選佛堂 這要訓練 慢慢的 所以禪坐五分鐘開始 十分鐘 半個鐘頭 兩個鐘頭 所以可以禪一禪二 那以前的人說念佛 七天叫做佛七 禪坐七天叫禪七 就是一直念一直念叫做佛七 一直坐一直坐叫禪七 當然這個身心變化 調食調心 這個方面都要去很注意 才有辦法念念相續 或是禪定 進入甚深禪定 才有三昧現前 這一段經文六祖惠能大師他說 這個坐禪的法門就是不執著 那麼不執著淨 這個清淨的淨不是不動的 這個就是要大家知道不執著 但又不執著淨的這樣的現象 所以不容易 這個真的都要靠什麼 修行的法門 那麼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所以自修自行就是 還是要靠你自己去修 你不能自己不修 然後靠什麼外在的加持力 有限 這個是有限 那不是真的 成佛的一個步驟 那個是怕修行的苦 我希望修行解脫 就好像天上掉下來一樣的 即刻頓醒 即刻頓醒不是不可能 而那還是你個人去即刻頓悟的 沒有外力給我們加諸-在我們身上的 那就不可能了 所以這個 心元是妄 這個是講我們的心意識 有很多妄想紛飛 你能夠去無所著的話 就是不要被執著的話 才有辦法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這個是在這裡提到 什麼叫〈禪定品〉 所以他〈禪定品〉這個-實修的功夫 他是把一些觀念告訴我們 所以很短 沒有多少話 那告訴我們修行 說實在修行就是修 修行就修正行為 把要點講出來 你要不要修 就看我們了 不然講很多修行修行 大家都不去修 那也是說而不是行 不叫修行那叫修說 大家來說一說就好了 所以他這個修行禪定 篇幅不多 他就這樣帶過 所以是我們要去起修 那麼再來〈懺悔品〉第六 這個就是在整個的-空相無著當中 眾生還是有身口意的造作 身口意的造作要能夠清淨的話 我們在修行上 戒定慧的這樣增上 才有辦法做到解脫 不然那真的是只有說而已 我們說修行 不是修說 既然有行也有說也有意念 這個方式跟這個步驟 要怎麼做 在〈懺悔品〉它就說到 種種的我們應該要去注意事情 講義的第三十七頁 就講到〈懺悔品〉第六 經文 時 大師 見廣韶洎四方士庶 駢集山中聽法 於是陞座 告眾曰 來 諸善知識 此事須從自事中起 於一切時 念念自淨其心 自修自行 見自己法身 見自心佛 自度自戒 始得 不假到此 既從遠來 一會于此 皆共有緣 今可各各胡跪 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 次授無相懺悔 那麼眾胡跪 就是因為惠能大師 他在這個地方講經說法 相對很多人來求法 來自於各方 這個南北五路各有人來 那麼既然有人來了 就陞坐 陞坐就是我們坐在法座上 為眾生說法 所以大師 惠能大師 他就看到了大家來求法 就跟大家講 諸善知識 此事須從自事中起 很多事情要從自己來說起 我們說事情說修行 都在講別人的 那沒有意義 要從自己來說起 那麼念念自淨其心 你的每一個念頭都非常清淨 那你才叫做修行 自修自行 修行就是修你自己 行你自己 在自己的法身能看到自性 自己心中的佛 自度自戒 自己度脫這個了生死 了這個生死 然後自己去持戒清淨 所以他就對著大眾說 大家來聽法 大家也來持戒 那麼這個念念要清淨 持戒也要清淨也要莊嚴 我們才有辦法在修行的路上-更能夠增上 他就叫大家來受戒 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 次授無相懺悔 眾胡跪 那麼大家就跪著 講義的第三十七頁第四行 眾胡跪 胡就是胡人的跪法 一隻腳跪著一隻腳蹲著 這個就是胡跪的方式 師曰 一戒香 即自心中無非無惡 戒有它的怎樣 殊勝 就好像你燒香的味道 你持戒也有戒的味道 這個是戒的殊勝 不是說聞到一股味道 而是它的殊勝情境 那麼沒有嫉妒沒有貪瞋-沒有妨害 所以他說什麼叫做戒香 自心中無非無惡 沒有錯沒有邪惡 沒有嫉妒 沒有貪瞋 沒有妨害 稱為戒香 這個就很清楚 持戒有這些殊勝 二定香 即觀諸善惡境相 自心不亂 名定香 你看到世間種種的善惡是非 不起怎樣 亂心 這樣叫做定 所以戒定慧這個五香 這個五分法身香 就是從戒從定從慧 那麼戒的當中就是 不該做的事情絕對不要去做 而不會又被戒所綁 所以戒在古代來講叫尸羅 叫做清淨 那麼所以戒它不是-來綁我們的身心 守這個戒守那個戒 那整個學佛是很痛苦的 學佛本身就是非常的-清淨法喜的 怎麼都持這些戒 讓我們動彈不得 說這個話也錯 做那個事也錯 其實不是這樣子 所謂戒 就是你不該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 那麼饒益眾生的事情-我們就盡量去做 這樣才叫做戒 所以戒是戒定我們自己 不是拿那個戒定去戒定別人 有人說心中有一把尺 那一把尺是怎樣 是來規範自己 而不是那一把尺是來規範 你這個做不對 你那個做的不如法 你那個業障重 唉唷你真是 不是去衡量別人 是在衡量我們自己的身口意 不要量錯了 所以說每一個人心中有一把尺 你不要量錯了 是量我們自己不是去量別人 那麼定 就是看到一切的境界心不散亂 不變動叫做定 曾經有人去向善知識求法 善知識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他就虛心受領 過了不久 有人跟他 師父已經不說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這樣子 然後呢 然後我還是修 是心是佛是心見佛 因為他看到了究竟的-最後的時候 就不動搖 因為他說是心不是佛 是心不是佛的時候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是心不作佛的時候 就是反對那個的時候 是因為可能有不同的根機 要有不同的作法不同的教法 所以你自己要很篤定 這樣才不會受外境所否定 那麼定香就是觀諸善惡境相 自心不亂名為定者 三慧香 所以這邊先提到戒定慧三香 慧香是什麼 自心無礙 常以智慧觀照自性 不造諸惡 雖修眾善 心不執著 敬上念下 矜恤孤貧 名慧香 那麼對於所有的事情 能夠觀照自心而不去造作 對於不幸的人 我們去體恤他 對於長輩的人 我們要去恭敬他 那這樣子 你才叫做怎樣 智慧 那有人說 某某人啊看到人是兩面的 對上司恭恭敬敬 對下屬卻另外一種嘴臉 那這個人就是沒有體會到-佛法的圓融性 你對上要恭敬對下-也要能夠體恤 這樣叫上下圓融 你上的就光拍馬屁 下面的人就不理他 可是沒有永久的 也沒有永久的下屬 你的下屬可能有一天變上司 你的下屬有一天變大老闆 你的上司有時候-也不一定一直往上爬 所以有一句話說 不要仗勢欺人對不對 我就是做到這個位置 我愛就給人家和顏悅色 我不愛的時候 就是我不高興的時候 我就給人家看盡了臉色 所以眾生潛浮就是這樣子 他自己得勢了 他自己有名有利了 就目空無人 當時什麼都沒有的時候 他才要來謙卑待人 搖著尾巴來巴結別人 這個就是很極端 所以智慧 他絕對不是耍小聰明 智慧是針對著現象 他能夠很清楚 又對境界現象不去執著 好 第四解脫者 講義的第三十七頁的第七行 四解脫香 即自心無所攀緣 不思善 不思惡 自在無礙 名解脫香 所以有人說放下解脫 不是往生了才叫解脫 這邊所講的說 對於所有的現象他不去攀緣 也不說他是善的 也不說他是惡的 眾生有善有善的因緣 做惡有惡的因緣 我們不要去他作審判 那當然他如果跟我們有緣 他做錯了事情我們要規勸他 但是要私底下 人少一點的時候規勸他 如果他對的話 你要人多的地方稱讚他 那這樣他就會有被肯定 人最脆弱就是沒有被肯定 被否定被排擠那他就怎樣 他就怎樣 非常有鬱鬱不樂 那我們這個人的身心 剛剛說 調心調食調睡調食 那麼 種種的這種調 身心的調 你沒有好好去調理好的話 就會身心非常的糟糕 這個不是說我們不慈悲 而是你能夠很清淨的看到 眾生的習性 那才能夠做到 調身調食調息調睡又夠做調心 那麼解脫呢 心不被外在這些所攀緣 你的心不去分辨這個是善的 這個是惡的 這是好的這是壞的 不去攀緣 夠做自在無礙 沒有任何的束縛 這才叫做什麼 解脫 所以解脫 絕對不是說 我沒有被這個事情-所綁住了叫解脫 現象上可以這樣講 可是你的心境 對你的責任 對你的義務 也能夠盡其所本分 而又不怎樣 被所執著 那才叫做解脫 好 第五解脫知見香 所以這個五分法身 它就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那麼第五的五解脫知見香 他所說 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 不可沈空守寂 即須廣學多聞 識自本心 達諸佛理 和光接物 真性不易 名解脫知見香 這邊就很清楚了 對善惡的事情我們不去攀緣 不去攀緣不是說-對這個善惡的事情 麻麻痺痺的 無所覺知 是你有覺知但是沒有執著 才是真功夫 有人說我沒什麼煩惱 是因為煩惱沒有來煩你 你是福報大 可是對於煩惱又不起執著 那才叫沒煩惱 你只是斷絕煩惱的緣 可是碰到煩惱的時候 就比誰更煩 那就比較可惜了 比較可惜 這邊提到了 對於所有的境界 你沒有去執著 但是又不是去抗拒它 有面對有處理 那麼你如何去掌握自己在判斷 是不是要承受 或是要面對 或是拒絕 這邊提的是要廣學多聞 你的見聞覺知 這個層次越大越廣 那麼你的心量 相對的會越來越寬越廣 就好像大人 他看這個小孩子在那邊玩-他自己的排泄物的時候 又心疼又怎樣 又氣 這個東西是要清除掉的 你怎麼在玩呢 可是他心疼 因為小孩子他不了解什麼叫髒 什麼叫臭 那他就在那邊把玩 那你能夠把他幫他排除掉 甚至於跟他講這是不對的行為 或是這是不應該保留的東西 那這樣子才叫做一個指導者 有人就自己執著他的所知所見 那難免就失之於這個正知正見 非常可惜 所以要廣學多聞識自本心 我不懂得就去問 懂的呢 我們就去發心 所以我們的自性的這個內在 才會被發露出來 達諸佛理 對於種種的佛的教理 能夠去通達理解 和光接物 待人處事非常的和藹可親 然後呢圓融 智慧也很圓滿 無我無人 直至菩提 就沒有我的這個執著 沒有人的執著 所以我們提到說 《金剛經》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就是沒有種種的時間空間 人我是非的執著 直至菩提 直接到了菩提大道 究竟解脫 所以真性不易 名解脫知見 所以你要解脫 這個解脫的知見-也要非常的清楚 才不會自己模稜兩可 似是而非 什麼叫對什麼叫錯 都差不多差不多 然後對不對的事情要慈悲對待 要寬容對待 那永遠眾生怎樣 就不會進步了 我們是要對他不懂的 給他一些正確的道路 但是對他不對的事情 也有必要做一些告誡 那麼在公司行號裡面團體 也有賞罰分明 何況眾生他所作所為 你沒有給他一個-正確的一個觀念 他以為對的就是應該 錯的也沒什麼關係 那就很糟糕 一個人性的 一個習性變成這樣的時候 你再要去把他糾轉回來 不容易啊 這個是更困難 好 經典的在 講義的第三十七頁第八行 善知識 此香各自內熏 莫向外覓 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 滅三世罪 令得三業清淨 善知識 各隨我語 一時道 弟子等 從前念今念及後念 念念不被愚迷染 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 悉皆懺悔 我們眾生有種種的念頭 過去產生的念頭 現在產生的念頭 未來還會產生的念頭 有的人他是碰到事情 一再的想一再的想 昨天想這樣今天想這樣 明天想那樣 如果說把同樣的事情 通通再想一遍 昨天今天明天 過去現在未來都好 那他想了不同的角度 那這個視野心胸 處理事情的危機 就怎樣 更能夠深廣 但是今天想昨天想明天想 想來想去還是那一招 結果一直舉旗不定 沒有下決心 或是沒有去行動 那還是想而已 那還是個觀念而已 沒有實踐 這樣子反而浪費很多的時間 所以這邊說要念三業清淨 就是還是要怎樣 能夠去判斷去覺知 那麼三業我們就說 身口意三業 我們身體我們嘴巴說的 我們心裡想的 當然要先有意 然後才有口 然後身 是這樣子分開來的 先有心中的想法 今天很熱我想吃冰 我想 然後你嘴巴講 等一下要去買什麼 買冰好嗎? 為什麼? 我想吃冰 就把它講出來 冰買回來了 我就來吃冰 當然看你吃什麼冰 四果冰芒果冰 或是雙淇淋什麼的 你心裡想的 吃一個涼的東西 然後呢就去點 你要點什麼 點冰淇淋點雙淇淋點剉冰 就看你去點食 然後才去行動 所以有那個想法 有那個說法才會有那個做法 這邊就是你把這個影像具體化 思想落實上 去能夠做一個實踐 這樣才有辦法在認知上 很明白很清楚的 這樣顯露 但是念念相續 不要怎樣 被愚迷失 這個愚所迷染 我們就 譬如剛講說吃冰 你覺得說冰好吃 你就一直買來吃 然後正餐不吃 這就是迷 它是可以做一個點心 或是做一個你一個水分的補充 聽說你吃冰就越吃怎樣 就越渴 它有時候有糖分 有時候有熱 冰是屬於燥熱的東西 那吃了你搞不好會覺得-越吃越渴越吃越餓 所以要喝水或是喝茶來解渴 那效果可能就比吃冰更快 吃冰是一個那個涼的感覺 讓你覺得它是涼 但不一定解渴 而且那個涼的東西-進入到你的體內 有的人運動很激烈 突然吃冰的東西 他就讓你這個運動收縮的血管 就停頓就縮起來 有的人這樣子會變成血管阻塞 或是心臟功能收縮 衰竭 所以人要順勢而行 這個人運動時候是有熱 你要是要散熱 就喝溫水或是熱一點的水 讓它散熱 你吃冰下去 可能效果就非常的糟糕 那麼這裡提到了 善知識們 對一切大眾 你們要清楚你們的身口意 不要被境界所轉 那你才有辦法在修行上 這個戒定慧還有解脫解脫知見 才有辦得到一個清淨 沒有一個執著 所以從前面觀念的建構 乃至於 譬如說第二品是〈般若品〉 觀念的建構 還有修行的建構 還有說到坐禪 這個樣子的如何去實修 那你都能夠搭配起來 然後再來懺悔我們的身口意 這樣才能夠精進 我們今天先介紹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