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六祖壇經9 主講:理群法師 《六祖壇經》第九集 各位觀眾阿彌陀佛 六祖他在開示什麼叫般若 什麼如何驅除煩惱妄想 他用偈頌來跟大家說明 在這麼多的開示當中 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的-輪廓跟概念 當然就要去實踐 當然是實踐了之後 你看到了光明 那這個法還是要怎樣 應捨 就是搖的這個船還是怎樣 到了彼岸 還是要放下來 在講義的二十五頁 最後一行的經文 提到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淨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那麼三種障礙 在注釋裡面有提到 就說煩惱障業障 煩惱障業障還有異熟障 煩惱就貪瞋癡三種煩惱 會讓眾生起了一些-聽聞正法的困難 那麼聽到正法會起厭煩的心 有人聽到人家念佛 誦經 他會排拒 那個都是死人往生的時候才念 聽了會害怕 聽了會起雞皮疙瘩 其實聽經聞法念佛 可以消除我們的業障-我們的恐懼 其實應該是很清淨很殊勝的 可是有的人他就很特殊 聽到這些念佛誦經 好可怕 毛骨悚然 頭痛啦怎樣的 這個是心理的作用 那麼他沒有辦法聽到正法 他沒有辦法從這個-念佛念法念僧當中 起恭敬心起這個殊勝想 所以他很難教導 也難開悟 也難怎樣 離苦得樂 也難解脫 所以這些就是他的什麼 煩惱障 那麼業障 尤其是種種的 不好的行為 尤其是到那個地獄 做一些不好的行為-到了地獄的話 有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在世間上有人殺父殺母-就會被罵畜生 那麼其實在佛經裡面 他不單單是畜生-他是怎樣 地獄的這個業報 畜生就在三惡道中 其實他比餓鬼地獄-就還上面一點點 那他的果報其實會到-地獄去報到的 那麼業障會產生種種的煩惱 輪迴沒完沒了非常痛苦 這些都是因為身口意而產生的 另外有人說它是屬於異熟障 這叫做報障果報障 就根據這些所做所為 這一世做-來世報 或是這一世做-隔了很多世報 就是不是同時 異熟報就是說這時候做 它也經過一點時間之後 才能夠報叫做異熟障 那麼人的業力因緣很難講 它很難說當下做當下報 你說這一生做-這一生報叫做現世報 這有時候罵人罵的比較毒的 這個會現世報什麼的 可是報應的事情 這有時候整個很錯綜複雜的 這個因果的這個計算 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 菩提是從自性所產生的 它本來就是具足 所以六祖說 自性能含萬法 名含藏識 這裡就是說自性-其實就是第八識 你的菩提就是具足清淨 那是要第八識那個清淨本然 那麼當初他聽到五祖跟他講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大徹大悟 就是他的這個八識田中-也有它的清淨 才有辦法大徹大悟 那他才能夠順口說出了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所以一切的眾生跟十方的佛 根本就沒有兩樣 去看你的起心動念 你的業力因緣 那麼一念不覺 就是你的起心動念 你的起心動念要清清楚楚 起心動念染著的話 那就是妄想執著 淨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就是說我們從本覺當中 不再迷誤了 那你如果讓它迷誤了就叫不覺 所以這個都是一體的兩面 我們對於他的開示 因為前後文有會通之處 所以我們可以前後文-把它作一個會通之後 那你從前面來了解後面 從後面可以推演前面 的這樣的結果就非常的順暢 講義的第二十六頁-第一段經文說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那麼剛剛講一些思想的架構 後面這一段就非常的-跟我們切身很有幫助 你修的是什麼道啊 就是在問我們 那麼世間的一切-的這些生活起居 所做所為 跟我們修道是沒有妨礙的 不要說我誦經念佛那才叫修行 待人處事那都是怎樣 逢場作戲 那這個就是二分法 待人處事就是修行 你的處事作為就是淨土的法門 就是修行的法門 就是禪定的法門 那就看你的情形 第三句他說 常自見己過 這個很難的 我們常常是看到別人的過錯 怎樣自己會有錯 我們有錯都是別人看錯 這個就是非常的 把自己神聖化了 永嘉大師的《證道歌》說 行亦禪坐亦禪 語默動靜體安然 縱遇鋒刀常坦坦 假饒毒藥也閒閒 就是你的起心動念-要非常的清清楚楚 所以你才不會-碰到境界的時候 就免得嚇慌了 心也怎樣 亂了 這個那是定力啊 這那是禪啊 所以動亦禪坐亦禪 隨時隨地都是在禪的境界當中 起心動念都會安然 就好像我們說持戒 持戒它有它的精神 不要起貪瞋癡 這是戒的基本精神 那如果你自己對於-戒定慧的認知有限 而自己妄加解釋對與錯與否 然後這個就是在戒相上 在外相上去起分別 起對錯 這個就很可惜了 所以這個第三句話說 常自見己過 非常不容易啊 那你才能夠辦法 在這個道當中 跟這個修行能夠相應 如果你沒有辦法-看到自己的過錯 這個是非常可憐的 非常可憐的 只看到別人的過錯-而沒有看到自己的過錯 那你能夠看到自己的過錯 這才叫做修道相當 修到差不多這樣的意思 二十六頁的講義第二段經文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身不見道 這裡也是很清楚 所有的眾生它是來自於-胎濕卵化 是受胎來的 是孵蛋來的 是濕地長的 是化生而來的 種種的是他有不同地方來的 但是呢 不會相妨礙 那麼離開了這些之外 你要去找一個修道 那根本就是沒有辦法-見到道的本來面目 所以道 不是從生活起居思想當中-去另外尋找 它就在你的活起日用當中 去了解去透徹 所以眾生是背覺合塵 背就是違背覺悟 而跟生死輪迴結合在一起 這才叫眾生啊 佛菩薩是什麼 是背塵合覺 這些生死煩惱去除掉 你跟覺悟才能夠合而為一 所以不是心外求法 你心外求法當然永遠看不到-什麼叫做道 就好像我們把眼睛矇起來 路在那裡 你眼睛矇起來怎麼看得到路 你說要開車你把眼睛矇起來-怎麼有辦法開車 你說你猜猜我是誰 把眼睛矇起來 當然你聽聲音也許知道他是誰 可是你從來沒見過這個人 你猜他是誰-永遠也猜不出來 所以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 的去看到自己對錯 很踏實的從日常當中 去了解佛法一切的清淨本然 最後一段的經文他說 波波度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所以後來這些 前面是一些觀念建構 後面就是很簡單 你不要只看到自己的對 而看不到 只看到別人的錯 而沒看到自己的錯 只執著自己的對 而不認同別人的對 這是一種二分法 那麼波波度一生-就是奔波 很盲從的很迷亂的-這樣來回奔波 到頭來你自己把自己-的生命浪費掉了 才來懊悔我怎麼沒有好好的-把握生命的無常 沒有去好好精進 到頭來是自己會懊悔的 那什麼叫做正道 有正知正見才叫正道 行正道就是行正坐直 你所做所為跟正道相應 才叫做正道 才叫做你所行的是真正的道 那才叫做正直的道 所以音有一點疊同 可是就是點出了-我們這個真正的方向在那裡 他說因為他這個-偈頌有點押韻 所以在認知上也可以讓你-明白別逆道 你離開了真正的道理 你別想找到真正的道理 你行的正才能夠碰到真正的道 真正的解脫道 好 二十七頁第一段經文 自若無道心 闇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這個道心就是覺悟的心 眾生是顛倒 很難就有真正的道心 那麼在暗路當中去走的話 會不會跌倒 會不會撞牆 會不會碰到鬼 這就難說了 你能夠走正大光明的大道 剛剛講的那些事情-就不可能發生 那麼真正修道的人 他不會把自己陷入黑暗之中 不會陷入於無明之中 他的所做所為就很像怎樣 非常光明燦爛的 那也不會執著世間這些-瑣瑣碎碎的 不重要的事情 所以不見世間過 他是不會去執著世間這些-所做所為這些小的過失 因為眾生的根性就這樣子 所做所為就這樣子 那麼我們修道-就是要超越這些 要行正道 而不去執著邪道 那也不在這個常當中-一直到晚去翻攪 偷窺眾生做了那些-不如法的事情 就我們也講過了 破邪顯正 我們從顯正去著手 在破邪當中就隨順因緣 你才不會一直在翻攪-那些痛苦的事情 好 第二段經文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那什麼叫做修道的人-他是看到別人的錯的時候 自己也要有所警惕 不是看到別人錯就一昧的指責 那麼看到 而我也怎樣 怨親平等 也能夠感同身受 才不會一天到晚去執著-別人的錯誤 所以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是要怎樣 反自觀照自己 要這樣子來反過來說-別人做錯了 我是不是也有做錯的地方 是不是也有所警惕-有所反省 不是看到別人做錯-一昧的一直指責 就一直著墨在那個錯誤當中 那一個人做錯一件事情 你罵他十遍-他也是做錯一件事情 你罵他一遍-他也做錯一件事情 你罵他一萬遍-他也是做錯一件事情 你何不把那些體力時間 用來怎樣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所以有不對的事情-講一遍就好了 不要講太多遍 好 第二十七頁講義的-最以一段經文 但自卻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腳臥 就是我們斷除是非之心 是非之心真的 人的是非對錯你太顯明了-太執著了 這也是一種妄想 那我們不要太去執著它 那你瞋恨愛欲 不是非常執著的話 你躺下來才會好好的睡覺 這個是長伸兩腳臥 所以說睡覺的品質才會好 不然一天到晚-想到那件事情也氣 想到那件事情也氣 每一件事情你越想就越氣 那火氣上升 就沒有心情修行了 這裡就是說 是非對錯還是要放下 你才好好安眠睡覺 那麼換句話說 吃飯的時候吃飯 睡覺的時候睡覺 對錯難免會有 因為凡夫他看到事情 他有時候沒有辦法 非常的用智慧的角度-去觀照的話難免會有 那麼有過則改 有功則褒 有對的我們就獎勵他 有錯的我們就作一些處置 然後就放下來了 在道業上去精進 不然這個很難在道業上-有所長進的非常困難 好 這個六祖惠能的開示 到了第二十八頁的講義 他又說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現 你要度化眾生 要有方便 這個對於眾生如何度化他-種種善巧方便 這個方便也是一種智慧 叫做方便智慧 你沒有方便的-一個善巧法門的話 那變成隨便 所以方便是要有正確的方式 不是縱容 那六祖惠能大師 要我們怎樣 讓眾生增長信心去除疑 疑惑 那這樣你的自性才有辦法展現 當機立斷的把你的業力去除掉 所以才有辦法自性現前 那麼二十八頁的講義 第二段經文 這個這首偈子-也大家非常清楚的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這個是很多人把它作為座右銘 佛法在世間 它就在世間上的種種的-日常作用當中 不離世間覺 它也是沒有離開世間這些-種種現象去覺悟去體驗的 就是說你不要去分佛法-跟世間法這樣二分法 其實它是一體的兩面 你離開世間要去尋找-什麼叫做菩提啊 就好像在一樣東西 這個東西他比喻的很好笑 你去尋找兔的角 兔子會長角嗎 兔子會長耳朵而已 牠不會長角 可是你這離開世間的-種種現象要去尋找菩提 就好像你把這個兔子抓來 牠的角在那裡啊 有的人說如虎添翼 你把這個老虎抓來 牠有沒有翅膀 一樣找不到 當然這個在佛經上-有很多的比喻 有人說龜毛兔角 烏龜會長毛 兔子會長角 這個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就沒有這種現象 這個叫做雞蛋裡挑骨頭 這也是一種比喻 雞蛋裡面只有雞蛋的內容 沒有骨頭 所以雞蛋挑骨頭也正怎樣 要找麻煩的 這邊這一首偈子-是大家朗朗上口的 所以很多人就用它來作為-我們修行度眾的一個座右銘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這個是寥不可得 就好像你跑到金礦裡面-不去挖金礦 然後說沒有看到黃金 錯過這樣的因緣一樣 所以世間要裡面有很多黃金 有什麼黃金 覺悟的黃金 好 二十八頁的講義第三段經文 正見名出世 邪見即世間 邪正盡打卻 菩提性宛然 有正知正見就是出世的法門 你是邪見就是世間法 邪跟正你能夠都不執著了 菩提性才會顯現出來 當然這個正見有種種的說法 我們有人在八正道裡面 就有提到這個正知正見 它是一個觀念 非常重要的 那麼你有正知正見 你才有辦法去觀照才去落實 所以在《信心銘》這本書裡面 一心不生 萬法無咎 這個正知正見 它其實都是怎樣 世間的種種現象沒有違背的 那你好了 正跟邪其實一個對立 就好像佛跟凡夫也是一個對立 沒有凡夫怎麼有辦法顯現佛 沒有邪見怎麼來凸顯-正見的重要性 那你本來都是有正知正見 你就不必有什麼破邪這個念頭 你本來都是生死的解脫 那有什麼眾生可度 是因為有眾生才有佛的存在 這個就是對立的一個觀念 但是對立觀念沒有錯 但是不要去執著這樣才能夠 菩提本性宛然現前 那麼六祖惠能大師他的開示-最後一首偈子 就是一種交代跟鼓勵 講義的第二十八頁-第四段經文說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這個他打針也是打到最後-就給你這樣 突然下一個猛藥 他說我這些偈頌是頓教法門 法船是讓你修行的法船 眾生的迷累世累積起來 可是要你悟道-是剎那之間就好了 所以你會醒來剎那間你就醒來 你醒不來你也是怎樣 三大阿僧祇劫 我講到口乾舌躁 我講到口吐白沫 我講到趴到地上不能動彈 你沒有辦法悟也沒有用 所以你迷 就是累世的累積 眾生累世這樣的累積 這個執迷不悟 那再怎麼講也沒用 可是你能夠醒覺 你能夠徹底的去悟到它 剎那之間你就會萬緣放下 那麼這個是六祖惠能大師 所提到這個開示 讓我們能夠認知 眾生其實是不容易修的 也不容易放下的 所以他才一段一段的 就是一首一首這樣把這個偈頌 讓我們去清楚觀念實踐 放下迷悟是怎麼一回事 所以我們可以把它這些-開示的內容做這樣的整理 最後一段的經文 他說 師復曰 六祖他又接著說 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 在這裡跟大家講什麼叫頓法門 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佛 希望法界的眾生能夠見性成佛 所以請問各位 見性成佛了沒有 好 時韋使君與官僚道俗 聞師所說 無不省悟 人家在場的一個一個通通怎樣 有省 有省 有反省 有清醒 有開悟 一時作禮 皆歎善哉 何期嶺南有佛出世 太歡喜了 這個如醍醐灌頂 這個甘露灑下來一樣 讓我們在這個迷迷糊糊當中-的世間是非對錯的執著當中 一場很清醒的一個法雨 人家說這個灑甘露水一樣 讓我們清醒過來 所以歡喜頂禮讚歎 說那怕我們這個南邊-沒有佛出世 到處都是佛 到處都跟佛菩薩相應 那麼這個〈般若品〉第二 也在這裡畫下句點 所以〈行由品〉第一 就是介紹六祖惠能大師 他的修行出家還有接法 接了五祖弘忍大師的法 乃至於去弘揚佛法 那麼第二〈般若品〉 就是他提出修行一個架構 一個觀念一個起修 所以智慧非常重要 他整個的第二品在作這些宣說 那麼第三品就是〈疑問品〉 就來介紹 既然有高僧大德在講經說法 在弘揚佛法 那麼他會造成一個風氣 大家來聽經聞法 就好像說現在有人流行禪坐 大家就通通去禪坐 現在流行念佛 會產生一個風氣去念佛 可是他這個法要怎樣 有延續性的 有正法相續 不然就流行過了就好像服裝 流行這樣-流行那樣 會隨著時空不同而流行 佛法是流通 不能叫做流行 流行是有時間性的 那麼流通其實是因為-有善知識去流傳 所以每一部經典都有流通分 就是說 法宣說了之後 大家要去實踐 如果不去實踐 有些因緣 政治或是環境不安定 景氣不好 景氣不好大家就拼經濟 這個正法修行就比較困難了 還有呢 眾生比較懈怠 這麼一懈怠享福享慣了 修行對他們來講就很困難 所以我們講六道輪迴 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 天就是因為壽命長 福報大 本來修行的 享福都來不及還要修行 人就苦樂參半 有苦有樂 所以樂極會生悲 那麼苦盡會甘來 所以它叫堪忍的世間 所以才會激起修行的道念 所以人間的是最好修行的 阿修羅就是因為-生氣的事情太多了 在人間生氣的的事情 第一個他會怎樣 滿肚子火 所以他會長一些不好的 違章建築在臉上 裡面囤積了很多廢氣 他言行之中非常的暴躁 這個就是火氣太多 那麼畜生無明 搞不清楚狀況 懵懵撞撞的 餓鬼又慳貪 然後又永遠不會滿足 他一追逐這個欲望 財色名食睡 那地獄又會受苦受難 這個尤其是五無間地獄 時間地點痛苦業力煩惱 沒完沒了 他那有心情修行 所以人間最適合修行 那在這個〈疑問品〉 就來說出一般人修行-有那些疑問 有那些要注意的地方 講義的第二十九頁 第一段經文就提到 一日韋刺史 為師設大會齋 齋訖 刺史請師陞座 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 這個韋刺史非常的虔誠 有一天就為大眾設齋供養 到道場去設齋 或是我們一般來講就是 七月有超度法會 有供僧法會 那麼七月就是在盂蘭盆節裡面 有提到這個四月到七月當中 三個月的結夏安居 結夏安居這些修行人-有種種的證悟 然後把證悟 就是密集修行的證悟報告出來 所以佛陀就非常歡喜-他的弟子個個有所成就 所以那一天叫佛歡喜日 有的就訂在七月十五日 那麼目連尊者他就藉由-齋僧這樣的功德 迴向給他的母親 脫離這個餓鬼道 所以這個齋僧供僧 這是在我們的歷史上-有很多人願意參與 非常的殊勝 那麼請這個僧眾供養 那麼齋訖就是吃過飯了 供養完畢了 那就請這個六祖惠能大師 陞座 有時候僧眾接受供養 就是為信眾怎樣 祝福祝禱 或是做開示 這樣子 就是一個是財布施 那我們接受供養就法布施 就是跟他祈禱祝福 或是跟他講經說法 也讓他在修這個福報當中 也能夠心開意解 能夠在修行上更上一層樓 好了吃過飯了 那就請這個六祖惠能大師開示 陞座 所以出家眾在為大眾說法 是不站著說法 是要坐著說法 這個是對法的恭敬 而且你要請三寶開示的話 要請坐 有的你有受戒-要去搭袈裟來頂禮請法 這是對法的恭敬 那麼你如法就受益越多 這裡就是供僧完畢 然後請這個六祖大師-為大家開示 好 問的是什麼問題呢 問曰 弟子聞和尚說法 實不可思議 今有少疑 願大慈悲 特為解說 那麼和尚就是教授的師長 那因為歷史上還有這些 穿鑿附會的這些文學作品 就把這和尚 還有尼姑這樣的稱呼 變成一個不是很恭敬-很如法的一個用詞 和尚還好 尤其是用台語 它比較白話文了 和尚 就好像不是很恭敬 如果說和尚 就是用這個漢文的發音 就好像跟和尚這樣的稱呼 還蠻恭敬的話 所以說 得戒和尚 教授和尚 羯磨和尚 這個和尚就一種恭敬的說法 那麼尼 比丘尼 這個是出家的女眾 尼姑本來這個姑-就是父親的姊姊 或妹妹的一個尊稱 因為這個章回小說 這些 一些文學作品 就把它扭曲了 變成不是很好的稱呼 那這個本義是好 後來就是因為這些-態度跟用語上 變成不是一個很理想的稱呼 所以大家要注意 就好像這個六祖出世-見到五祖的時候 他說你這個猲獠 還要想跟人家學什麼作佛 我們比喻說他好像對原住民-那種不是很有禮貌的稱呼 說人家是番仔這樣子 所以要注意 叫比丘比丘尼 或是稱呼師父或法師 好 他們也很恭敬 對於他們這個齋僧之後 那麼有些問題的話就提出來問 那麼希望六祖惠能大師 慈悲來為大家解說 慈就是給人家快樂 悲就是去除人家的痛苦 所以不論你的說法-是給我們快樂 還是拔除的痛苦 我們都希望在這當中受到法益 好 經文的第二說 師曰 有疑即問 吾當為說 你有什麼疑問提出來 不要放著 你把疑問放在肚子裡面 太久會發酵 小疑變大疑 大疑變誤解那就很麻煩 好大家就非常熱烈的求法 這個韋刺史就說了 和尚所說 可不是達磨大師宗旨乎 請問你說的是不是-達摩祖師的說法呢? 這裡面他就把這些問題點出來 師曰 是 這個韋刺史就請問說 請問師父啊 你講的都是達摩祖師-合乎他的宗旨嗎? 六祖大師就說是啊 那麼韋刺史就說 弟子聽說 弟子聞 達摩初化梁武帝 帝問云 朕一生造寺度僧 布施設齋 有何功德 達摩言 實無功德 弟子未達此理 願和尚為說 這個是回到那個公案 這個梁武帝非常發心 造了很多的道場 度了很多人出家 他看到這個達摩祖師的時候 趕快讓這個達摩祖師-能夠來誇獎他 師父 我蓋很多道場 我度了很多的出家人 有沒有功德 達摩祖師說不要問功德 哇這個去了了 他做了這麼多事情 怎麼說我們沒有功德 好 相對的 同樣是眾生也有同樣的問題 今天刺史就他們大家-也設了什麼齋供 當然他也不敢說我們比起-這個達摩祖師這種供僧 也許規模沒那麼大 那麼是不是也有功德 其實他的意思是這樣子 但是他趕快推給說 達摩祖師碰到梁武帝的時候 梁武帝說這樣-所做所為沒有功德 到底這樣有沒有功德 趕快問清楚 不然以後不請你們吃飯是不是 這個就是眾生的一個疑團 你這邊沒解 到後面就沒辦法解 所以這個裡面的問話 歸納起來有兩個 就是說到底有沒有功德這回事 到底有沒有淨土這一回事 達摩祖師碰到梁武帝 他還是有後續的對話 梁武帝問說 我做了這麼多的事情 就是造了道場 度人出家 有沒有功德 他說沒有功德 那我是誰你認識嗎? 他是一國之君 你怎麼說我沒有功德 所以他當然就火大起來了 就你知道我是誰嗎? 達摩祖師說不認得 那這個話不投機半句多 算了 梁武帝可能就甩甩袖子-就不理他了 達摩祖師也不會去跟他奉承 因為 出離世間的解脫之法 絕對不是奉承阿諛的 絕對不是拍馬屁的 功德就是功德 沒功德就是沒功德 不是你說我說就這樣算數 那麼這個很多眾生-還是這個疑問 所以他這個〈疑問品〉第三 就是韋刺史帶領大眾 把這個問題丟出來給惠能大師 你給我們評評理 說個清楚吧 好 講義的第二十九頁第二段經文 師曰 實無功德 所以聽清楚 換朝 改朝換代 今天你來問六祖惠能大師 他還是回答你沒有功德 不是你拿著刀子來威脅他 有沒有功德 他怕死了就說有有有功德 不是這樣子 還是沒有功德 因為怎樣 世間的認知 他後面就會作一些解釋 勿疑先聖之言 他說了沒有功德之後 然後再告訴你 你不要懷疑前面這些-善知識所說的話 沒功德 以前講沒功德 後面講沒功德 以後講還是沒功德 為什麼 武帝心邪 你心不正 所以不知正法 後面他又說 造寺度僧 布施設齋 名為求福 不可將福便為功德 這是種福田 福田不代表功德 所以張三來講也是這樣 李四來講也是這樣 馬六來講也是這樣 所以誰講都是一樣的 標準就是這樣 第二行 功德在法身中 不在修福 師又曰 見性是功 平等是德 所以這裡講了兩句話 非常的痛快人心 你說我這個是做功德 好聽清楚 見性是功 平等是德 見到你的本性才叫做功 你能夠平等的對待眾生才叫德 念念無滯 常見本性 真實妙用 名為功德 所以後面這兩句話-也是大家非常的 要有醒覺之心來聽聽 什麼叫功德 內心謙下是功 外行於禮是德 你的內心謙卑才叫做功 對外所做所為-有合乎禮節的才叫德 所以這《六祖壇經》這四句話 受用無長 見性是功 平等是德 內心謙下是功 外行於禮是德 好 第四行 自性建立萬法是功 心體離念是德 不離自性是功 應用無染是德 若覓功德法身 但依此作 是真功德 什麼叫功德 你要這樣做才叫功德 才叫真功德 若修功德之人 心即不輕 常行普敬 你的內心不起輕慢 而且非常的恭敬 恭敬一切的眾生-恭敬一切諸法 這才叫功德 第五行的後面說 心常輕人 吾我不斷 即自無功 自性虛妄不實 即自無德 為吾我自大 常輕一切故 善知識 念念無間是功 心行平直是德 自修性是功 自修身是德 善知識 功德須自性內見 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 所以功德是從你的-自性去顯露的 不是做布施供養 當然這樣也是好事一椿 但是這是福田不是功德 不要混在一起講 所你現在是問-梁武帝的事情也好 是問這個達摩祖師也好 都一樣 沒功德就是沒功德-那是福田 所以要弄清楚 那麼最後一行他說 是以福德與功德別 你不要把福德跟功德-混在一起 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是梁武帝他不懂得真實的道理 不是我們的老祖宗-達摩祖師有過錯 所以你今天來問 明天來問 隔了三大阿僧祇劫來問 還是怎樣 了無功德 所以這個要心臟很強 然後這個對於正知正見 非常的肯定 絕不是在拍馬屁-或是你請吃個飯 然後內容通通改掉了 這個寧坐蒲團凍餓死 不做人間應付僧 寧可在蒲團去精進修行 不做這些怎樣 拍馬屁的事情 應付世間的這些交際應酬的 這是最起碼的僧格 那麼六祖惠能大師-就把這樣的答案 很清楚的說出來 所以真理就是真理 它不是靠強辯 它不是靠拍馬屁得來的 希望大家能在功德上有所收獲 祝大家法喜充滿 一切吉祥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