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六祖壇經7 主講:理群法師 《六祖壇經》第七集 各位觀眾阿彌陀佛 在《六祖壇經》當中 尤其我們談到-〈般若品〉的時候 惠能大師對我們一些-教誨跟開示 無非般若是從你的知見上-去建立 而且要去實踐 不要被境所轉 被境所轉那就是迷了 那怎麼會悟呢 那境有善有惡 那麼好壞之間也是我們-一個分別跟判斷 也對境不要執著 對境不要起這個好壞-這樣分別心的話 才能夠顯露我們的般若心性 才能夠見了自性 所以般若是很容易去下手 也很容易去實踐的 所以它應該不是一種-口頭上的一個呼籲 或是一個期待而已 它是可以實踐的 它可以證悟我們的般若自性 講義的第十九頁第二段經文 六祖他又跟我們-作一個開示說 善知識 內外不住 去來自由 能除執心 通達無礙 能修此行 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那麼也許大家在看他-前面的一些開示 講那個大根器小根器 大小根器無非是眾生-的無始以來 這樣自己的一種根器的形成 那當然你只要不對境所執 就可以開悟 這個之前他又提到了 眾生有種種的煩惱 因為眾生有種種的煩惱 所以產生種種的執著 那麼根器的大小 就是不要對境去分別去執著 所以相對的這一段經文 它就很簡略的把前面的敘述 再作一個濃縮幾句話-我們來認識它 說內外不住 《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住就是不執著 對內對外你不執著 去來自由 沒有一個執著性-他就來去自由了 你有一個住 就是有所綁有所束縛 那怎麼會來去自如 不可能的 馬戲團的象-力大無窮 可是牠從小的時候 你就用一根小的繩子跟牠綁住 牠扯不斷扯不遠 所以牠就會在那個-範疇當中行動 那一天一天牠的長大的時候 牠就接受了這個遊戲規則 牠知道那個繩子是牠-行動範圍的一個束縛 所以你說牠 象已經長那麼大了 隨便一扯那個繩子就斷了 可是牠就尊重這個繩子-給牠的活動範圍的長遠 所以牠就不會去跟它作拉扯 人也是 一個習性的養成 就會成為我們行動的-一個準繩 所以好的習性的養成-是必要的 它往往會決定我們-對於生活這個品味 還有好惡的一個標準 養成了習慣內外不執著 才能來去自如 能除執心 通達無礙 這種執著的心-你能夠把它去除掉 就好像剛說的 綁住大象那一條繩子-你如果去除了 你要走多遠就多遠 你要多近就走多近 你要原也踏步也可以 可是那個繩子綁住了 而且你從小就認知了-那樣的範疇 這叫窠臼 曾經有幾隻猴子-牠被關在一個籠子裡面 你當那個籠子的屋頂有香蕉-食物下來的時候 牠們會肚子餓就伸手-去拿這個食物或是香蕉 可是當牠們碰觸到這個香蕉-或是食物的時候 就有一臉盆的那個熱水-就淋下來 燙的牠們吱吱叫 所以呢關在籠子的這些猴子 再也不敢怎樣 去拿那個食物 譬如說一個籠子四四方方的 關四隻猴子的話 一個角落就躲一隻 因為東西只能看不能吃 牠們就這挨餓挨餓挨餓 一天過去了 把其中一隻換走 再進來一隻新的猴子 牠不曉得-之前的遊戲規則是怎樣 等到那個食物-要掉下來的時候 或是牠要吃的香蕉-掉下來的時候 牠手一去碰觸其牠的三隻-猴子一定把牠抓住 不要去拿 因為有熱水會淋下來 可是牠不曉得啊 奇怪你們這三隻猴子真奇怪 有吃的還不會去拿 所以會跟牠們爭執-會跟牠們吵 可是當第二天-又換一隻猴子進來 就剩下兩隻猴子知道-這樣的遊戲規則 另外兩隻不知道 可是呢 一隻是前面進來牠被拉住了 所以等到牠第二天 牠也就幫忙其牠那兩隻-知道遊戲規則 就把那新的猴子拉住 不要不要 不要去拿 聽說是不能拿的 會有事情發生 四天過了 這些猴子都換新的 那麼牠們從來沒被-熱水淋到的 他們也不曉得怎樣-會有這樣的後果 可是前面的人交代不能去拿 從上面垂下來的食物或香蕉 因為會有事情發生 到底是什麼事情 還是一個問號 我們常常被那種久遠的束縛 久遠的無謂的交代的 這樣的禁忌而影響-我們身心的自由 那是窠臼 那是包袱 是對是錯是要看你如何-用智慧當下去作解決 所以有人去釣魚 釣魚不是好的活動 當然是在以慈悲的立場-他是殺生 可是有人說那有 我釣起來的魚如果太小-我還是丟回去啊 我也沒吃牠 所以我還是有慈悲心 那當然這個理由聽起來-好像很充裕 可是你有沒有想到呢 當你把牠釣上來的時候 是什麼鉤住牠的喉嚨 是什麼去引牠上釣的 食物 牠的誘餌 所以誰去製造誘餌 誰去擲下就是丟下這魚鉤呢 而來當你不合用的時候你才-表現說你也是一分的慈悲 那真的是慈悲嗎? 牠喉嚨受傷誰來補償牠 牠喉嚨的受傷誰來醫治牠 當然這個再細分又很多細節 我們人往往給自己合理化 也常常把束縛跟窠臼合理化 所以你到底你的定位在那裡 這段經文短短的幾句話 就是說你沒有被境所綁住 你沒有被那個無謂的-窠臼所束縛的話 你才能夠來去自如 就是如來 如來當然他也叫如去 只是我們很少去用如去 如來應供正遍知 所以你那一天叫人家如去 這個就比較異類了 所以他是如來但是他也-如去的來去自如 這個無所束縛 那他們如來是什麼束縛他 沒有 那眾生是什麼束縛他 就是業力 那佛為什麼沒有束縛-是因為他的智慧解脫 不會被境所轉 他們是面對境界面對因緣是-當下承擔而當下就放下了 面對承擔而怎樣 要放下 所以布施也是三輪體空 沒有布施的人 沒有布施的對象 也沒有布施的東西 就是船過水無痕 你做了當下的因緣-過了就算了 不要隨著那個船過了-那個漣漪波浪 自己在那邊起起伏伏 唯恐天下不知道 我做了多少善事 我對你又有多好 我們常常說-人情用討的就沒有人情了 過了就過了 你做了就心甘情願 如果不心甘情願-乾脆就不要做 所以人情的事情-是歡喜心去完成去對待 好 那麼我們生活的當中-也有一些遊戲規則 也有一些我們必須要遵守的 那是一些讓我們在這個-生活當中能夠和平共處的 那是一個彼此的尊重 那不是叫束縛 所以對的事情-你也不要把它醜化 不對的事情-你也不要把它合理化 那才做怎樣 不被境界所轉 所以智慧跟解脫是-非常清楚而明白的 它絕對不是用語言跟文字 去跟它加諸合理化-或是把它做裝飾的 所以我們有時候-是以我們個人的好惡 對很多事情合理化 找了很多樓梯下去的 對的事情該做就做 不對的事情不做就是不做 你這樣生活當中 你的思想行動當中才會乾脆 才會直接了當 才不會很多葛藤 在禪宗裡面說很多葛藤 就是牽絲 那個蜘蛛絲 或是那種藤 牽過來牽過去 這個慧劍斬情絲也是這樣子 智慧之劍把那些-不必要的牽扯把它斬斷 當然這個要有魄力跟決心 講義的第十九頁-經文的第三段 這邊提到就是善知識 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 修多羅就是經典 經典的說法 經典的這個經-也就是徑的意思 捷徑的徑 就是道路的意思 所以我們在講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那麼佛已經離開我們世間了 當然他要來這個世間度化-眾生有他的一大事因緣 就是有因緣他才會來這個-世間度化眾生 可是如果你的心都跟-正法相應的話 其實佛陀有沒有離開 現在我們說現在是佛曆-二千五百五十年 是一種計算 那麼這個時間的範疇是因為-針對我們人類眾生的需要 才有個時間才有個空間 那麼除了西方極樂世界是離-現在的十萬億佛土 那個距離也是給我們眾生的-一個方向一個認知 跟辨別而已 如果你的心是正法 那正法還是在 你的心有佛-佛法還是在 如果心沒有佛法 佛在你的身邊也沒有用的 因為不相應 那佛大家就認知他說已經-離這個世間了 那佛已經不在了-那剩下佛法 就是經典 就是修行的道路 你不靠這個來做修行的道路 你如何解脫 那就是有困難 那麼修多羅就是-一切經典的意思 統稱 善知識 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 大小二乘十二部經 皆因人置 這些經典的長行詩偈-種種現象 都是因為眾生的種種現象 都是因為眾生的需要 這就好像開餐廳 餐廳你賣麵的 你賣水餃的 你賣套餐的 就是眾生的需要-所以他有不同的選擇 你要單點還是套餐 你是要喝飲料還是吃沙拉 這是眾生的不同 所以十二部經是他把這個-修羅多這些經典的內容 有不同的規範內容 好 皆因人置 因智慧性 方能建立 若無世人 一切萬法本自不有 故知萬法本自人興 一切經書 因人說有 是因為有眾生才有-解脫這件事情 眾生是凡夫 解脫是因為眾生的束縛-才須要解脫 本來大家都解脫-就沒有解脫這件事情 大家都吃飽了-你還開餐廳幹什麼 餐廳就沒人吃了 大家都有衣服穿-你衣服賣給誰 那當然說可以換季 這個是又另外之說 就是你已經都具足了 本來都不缺了 你還須要那些嗎? 不需要的 那麼一切修多羅一切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 就是因為眾生的根器-需要這些法 所以我們剛說的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因為眾生有這樣種種的煩惱 所以需要用經典用方法-用道路 很簡單的講 你要去台北 你要去高雄 你要去台中 你要去花蓮 或是你要去出國那裡那裡 是因為你有一個去處-才有這個交通工具的需要 那十二部經也是 你有這樣的根器的須要-所以有十二部經的產生 在注解裡面 這個十二分教-就是把經典的形式 就是佛陀所說的-有十二種方式 它是慢慢形成的 有人一開始它就九部 就是九種分類然後-再增加為十二種分類 一個契經 第一個是契經就長行 就是我們說的散文體 就是一時佛在舍衛國這些 這些長行的散文文式的 這叫契經 第二叫應頌 就是偈子 就是你看了一部經之後 後面就是用偈頌的方式來 我們看那個《法華經》 尤其是〈普門品〉-大家比較熟悉的 前面就是介紹觀世音菩薩 是怎樣怎樣度化眾生 然後後面它就有偈頌 世尊妙相偈-我今重問彼 就是種種的因緣-為什麼他叫觀世音 他就用偈頌的方式 就好像我們現在說的-詩的方式 這個讓我們去認知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那你用文字來敘述 春天天氣非常的柔和 讓我們怎樣 可以好好的休息安睡 然後呢怎麼怎麼 種種的形容詞動詞主詞助詞 然後完成一篇文章 那詩的方式它就很直接的-用意境來表達 或是一些情況來比喻 那麼透過這個文學的-種種的過程 詩詞賦 還有種種的那種表達方式 那就有詩的規格 有詞的規格 有賦的規格 那這個是文學的這個轉變 那經典它因為眾生根器不同 所以它就先用文字的-內容去敘述 然後後面再做一個強調 或是說我們現在考試畫重點 把重點畫出來讓大家背重點 記起來 好 第三個就是諷頌-又叫孤起 這個它與應頌不同 應頌是重述長行文中的意思 那這個只是用文頌體把它-誦出經典的內容叫孤起 契經就是長文的 應頌就是用詩偈的方式 這個是諷頌 就是它只有這樣的內容 單獨的單獨的只有諷頌而已 那麼應頌他邊有說明 他是為了再把前面散文體-做一個敘述 所以叫應頌 所以詩體 這個諷頌就單獨存在而已 別體就是單獨存在而起 那麼第四個就是諷頌 諷頌就是孤起 第五個就是自說 自說就是說佛陀-沒有人跟他請示 譬如說我們在看經典的時候 有時候說某某人袒露右肩 然後合掌 然後請問佛法 所以佛法要有人請 請法請法 那當然佛陀才敘述出來 那有的是佛陀自己說的 譬如說《阿彌陀經》-就是佛陀自己說的 西方極樂世界又種種殊勝 又什麼鳥在說法 又有什麼在說法 所以是有情無情都是在說法 你如果沒有善根的話-有情無情都在罵我 有情無情都跟我搗蛋 所以你的心是負面的想法 真的就是很多-負面的結果產生 第六是因緣 佛陀說法都是一切因緣性的 就好像戒律的存在 也是因為有犯而制戒 就是犯了過錯才制這個戒律 佛陀不會說制了這些戒律 然後你們都要遵守 不是 是因為有人犯了 這個事情對修行對解脫-不是有幫助 所以大家要遵守 就好像托缽 以前的托缽就沒有時間限制 後來發生事情了 佛陀才說過午之後-不要去托缽 這個就是因為產生了-不好的結果 有一個人他就去托缽 天色已晚了 他到一個農家裡面去 結果剛好打雷 那人家來開門是一個孕婦 這個門一開的時候 又烏雲密布 那打雷的時候突然一個閃光 那個去托缽的又長的很黑 那個孕婦去開門的時候 從閃光的後面照到一個黑影 嚇得流產 那你托缽是為了乞討食物-來充飢讓你自己修行 可是你的修行-又影響到眾生的作息 或是讓他驚嚇了 而產生不良的結果 所以佛陀說以後就怎樣 過了中午不要去托缽了 早上托缽吃過飯-就好好的靜坐修持 所以才這個戒律才這樣產生 好 第七譬喻 就一些故事-比喻 《法華經》有很多譬喻 還有《百喻經》-它就是種種的譬喻 就像我們講故事的方式 其實人他對於很多事情有-自有他的判斷跟抉擇 一些故事的啟發讓他從心性-去作反省跟檢討 有的人你也不要說你不對-你錯了你怎樣 你很直接的跟他這樣-評論的話 他不一定能夠接受 你講一些故事讓他去啟發-讓他去體會 那他就知道結果 很久以前不是有人在舉-這個破的木碗嗎 一個媳婦對一個婆婆-態度很惡劣 婆婆吃飯手會發抖 所以菜會掉下來 飯會掉下來 甚至碗都拿不穩就-掉落在地上破掉 所以他這個媳婦-就拿一個木碗給他吃 掉在地上也不會破 日久這個碗也破了 等他這個婆婆要往生的時候 所有的東西都要清掉燒掉 他兒子說等等 那個碗不要丟 等你老的時候我再給你用 所以這個媳婦-做媳婦就知道 你身教言教就影響別人-再怎樣 作觀察 所以這個故事它沒有直接-點出你這個媳婦不孝 這個媳婦不應該這樣做 就讓你自己去體會 對錯-或是應該做或是不應該做 所以譬喻在經典裡面有很多-殊勝的說法的意思 所以講經說法在佛陀的-這些十二部經裡面 它不單單是這樣做對-那這樣做不對 它很多舉例故事-也是非常的殊勝 第八的是本事 本事就本生談 就是佛陀還有他的弟子 過去生中有一些故事 譬如說佛陀過去世中-曾經當過鹿王 鹿王牠就會照顧-牠的這些百姓 有人他就每天打獵 殺這個鹿-而且是濫殺 那牠這些鹿的群眾越來越少 而且也在生存上發生恐慌 大家就推舉鹿王說 我們去跟獵人商量好不好 不要濫殺無辜 我們每天就派一隻鹿-去給他吃好了 那這樣我們小鹿也-得以成長成大鹿 母鹿牠的母奶才有辦法-撫育這個小鹿 然後這個整個我們的生活-跟生命才不會亂掉 所以這個鹿王-就去跟獵人談判 這也是好像是一故事 不過他就是過去世-佛陀他的過去世 他就有領眾的這樣的能力 還有一種宏觀的態度 當然在本生談也有提到 佛陀他自己很漏氣的事情 所以一個聖者一個解脫者 他絕對不是一開始就包裝的-非常的神聖不可侵犯 他還把過去很漏氣的-很不可見人的事情講出來 不守信用-或是欺騙人家 所以他這個佛陀是非常的-坦白而率真的 這個在其它的民間或故事-也有人就引用 曾經有人也掉到海裡面去 誰來救我 誰來救我 我就賞他二十兩銀子 結果他救出來 那你不剛在海裡面說-救你的話賞二十兩銀子 那你那麼窮我幹嘛給你-二十兩銀子 要嘛十兩給你 要就拿去不要就算了-不守信用 所以在佛陀的過去生中 他也曾經說他也曾經-做一個不守信用的人 類似這樣子 危急的時候說一套-等到實現了又說一套 他這個告訴我們人就是說 人要守信用 不管在怎樣的狀態之下 還有他說他過去生中-曾經會頭痛 在他成佛那時候會頭痛 就是過去生中他曾經怎樣 對生命的不尊重 曾經有一條魚 他看了 小孩子看到魚好玩-就拿一根棍子 就敲那個魚的頭 所以這一輩子-就患了頭痛的毛病 所以他是一個很坦白的智者 第九就是本事 本生談之外的這些生活譬喻 那本生它就是說他自己佛陀-修行成了種種的一些 度眾生或是一些慈悲的行為 第十方廣就是方廣 方就是遍及很多地方 廣就是廣大 就是很多的很殊勝的一些教理 十一是希法 希法就是特殊的 比較難得的 或是大家比較不清楚照 它的範疇比較限於-佛陀跟他的弟子之間 比較稀有的事情 十二是論議 就是一些言論來表彰-佛陀這些修行 還有他所說法的這些體性 十二部經 那麼這個是大小乘共乘-共通的 一般來講 這個佛教有分原始佛教 部派佛教 大乘佛教 專門研究原始佛教的人-他們就不喜歡 比較不要人家稱他為小乘 小大就好像一個對立 原汁原味的原始佛教 所以在學術的立場-或是對於法的尊重 我們也是應該也有-這樣的度量跟包容 那麼早期當然就是-只有九分教 後來才延伸為十二分教 十二分經這樣子 這個跟我們眾生不同 講經說法也有不同的-內涵方式 那麼這段經文就是因為-眾生的根機不同 所以也有種種的方式 那我們剛說的-就好像開餐廳一樣 有的人喜歡吃麵吃飯-吃甜吃鹼的 所以酸甜苦辣 還有種種的食物 那你才能滿足顧客的須要 那麼以佛陀這樣的智慧解脫 又八萬四千的眾生 所以有八萬四千的什麼 法門 講義的第二十頁第一段經文 緣其人中有愚有智 愚為小人 智為大人 這裡不是說罵人家說小人 是在怎樣 講心胸度量 說人有聰明的也要怎樣 不聰明的 那怎麼會有聰明跟不聰明呢 就是因為他的智慧不一樣 你智慧有相對的你的心量 你對事情的看法-就非常的宏觀 那麼你的心量狹小看的事情-就非常的淺短 這個就是有智有愚 在形容般若智慧來形容-人的心量的大小 第二段經文 愚者問於智人 智者與愚人說法 愚人忽然悟解心開 即與智人無別 人是有聰明不聰明 那麼你不是很聰明的人 你能夠虛心求知 就是你不懂你問懂的人 那你總有懂的一天吧 那你就是跟懂的人沒有差別 所以這邊就是說-沒有絕對的笨的人 也怎樣 沒有絕對聰明 因為聰明的人一念無明-也是會怎樣 不清楚事情的 所以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不是智慧很具足-聰明才智很好的人 但是勤能補拙 或是你能夠結合大眾的力量 就可以讓我們眼光跟心智-不會一直侷限在那裡 當然要有求知的一個意願 好 二十頁第三段經文 善知識 不悟即佛是眾生 一念悟時 眾生是佛 故知萬法盡在自心 何不從自心中 頓見真如本性 你不悟就是凡夫 你悟就是佛 這個當中就是怎樣 一念之間 所以說煩惱即菩提 煩惱如何轉為菩提 就是你對煩惱的認知 不把它單單的認為是煩惱 所以看你的心念 看你的心念 所以我們提到這個智慧 提到聰明 提到愚癡 都是一念之間 那麼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你能夠開悟那當然-就能夠成為佛 這個心不在於這個萬法的-起伏變化 你能夠透徹 你能夠了知 才能夠頓見真如本性 所以真如本性 這邊有提到了像《楞嚴經》-《華嚴經》都有提到 《楞嚴經》這個叫如來藏 《華嚴經》叫做一真法界 其實這些都是佛性什麼的 它都是意思雷同 它在不同的經典-有不同的解釋不同的表達 那都要讓我們能夠了知-什麼是般若 那麼我們從頭到尾看到現在 一件事情它不斷的反覆的-敘述或說明 這無非讓我們知道 譬如說你要去台北 台北怎麼走 坐什麼車 然後有那些氣象 或有那些產品 或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會有麼好吃的東西 或是什麼展覽 所以他的特色人文地理都跟你介紹很清楚 就好像你去那個國家 去那裡觀光 你有一些基礎資料的話 你就很能夠掌握-它的特色存在 那這邊就是什麼叫悟-什麼叫迷 什麼叫般若-什麼叫愚癡 就是這樣的反覆的這樣說明 你不懂的話再講下去-也是一種表達 那還是起修 起修就是沒有執著 那甚至於他就把智慧跟愚癡 就好像大人跟小人一樣 好 這邊講義的第二十頁-最後一段經文就提到 菩薩戒經云 這個經典就再說了 菩薩戒經就說了 我本元自性清淨 若識自心見性 皆成佛道 這個我們之前有提過 這個佛性就好像一面鏡子 鏡子本來是乾淨的 那因為煩惱塵勞就好像灰塵-把它弄上去 那你把這些煩惱塵勞-把它去除掉了 就顯露明鏡 就顯露你的自性佛性 那這個功夫就是靠我們-自己去操作的 你如果自己不去明心見性 那不去下功夫去去除-這些染著煩惱的話 這個就是自尋煩惱 所以有人說見怪不怪-奇怪自敗 你看到怪的事情-一直強調那個怪 而不去怪去除那個怪 我們看到這個病 我們看到這個髒的東西 你不把這個問題除掉 或是把這個髒的垃圾除掉 你一直在說這個病有多討厭 這個病有多危險 這個垃圾有多骯髒 一直在敘述那些-於事無補 所以你看到弊端看到垃圾 是不是清掉 所以我們掃垃圾-掃外在的垃圾 可是內心的垃圾-心靈的垃圾 是不是也要掃 往往我們有時候-一直強調強調 垃圾骯髒不是疾病 不去處理它 那才怎樣 讓疾病更加嚴重 讓垃圾更加污染 所以環境是這樣子 心靈也是這樣子 相信各位也聞過那種-不新鮮的東西的味道 那你不新鮮的東西-骯髒的東西不趕快去除掉 這個環境也許你放了-不乾淨的東西 它會整個瀰漫那種-臭骯髒的味道 可是你除掉之後 它那個味道就慢慢慢慢消除 所以有入鮑魚之室-久聞不知其臭 那個腐臭味的地方你進去了 長長久久這樣聞-也不覺得臭 可是你入芝蘭之室-久聞不知其香 很有花香的地方你聞久了-不覺得怎樣 很香 那就是習性跟熏染 你熏染了之後 不對的事情看多了見多了 這有什麼不對 大家不是這樣做 你如果做對了 你的根器 你的心性 你的智慧的抉擇 那對的事情就是堅持對的話 這個久聞不知其香 自然而然它跟我們的-身口意就相應 那換句話說 不好的不新鮮的東西-你把它去除了 它那種不新鮮的味道-就慢慢消除 然後你就譬如說擺上鮮花-或是熏香 所以甚至有人還灑淨 那你這個環境就整個怎樣 就改變了 那就看你要不要用這樣的心 所以成敗污穢與乾淨-就看你如何去營造它 剛提到這個《菩薩戒經》 這個經典有提到 這個是本來眾生是清淨的 如果你去除這些妄緣 就好像剛提到-你一個環境的乾淨 你就把這些垃圾清掉 那你環境自然就清淨 新鮮的空氣進來了 空氣新鮮進來-你就自然健康 而不是在強調誰堆的垃圾-或是垃圾很髒 那個都是在耗損口水 於事無補 講義的第二十一頁第二行 它又提到另外一本經 叫做《淨名經》 《淨名經》就是《維摩詰經》 它講什麼呢 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就是豁然開悟的時候 你就見得本心就是本性 那麼我們眾生 就是一個門關著 一個開悟佛性就好像 你門一開你才有辦法進入 你門不開你永遠沒有辦法-進入那個房子一樣 所以你如何去找到那個鑰匙 讓這個門一開而豁然見到-佛法的內涵 就是我們剛剛提到 去除的那個動作 去除污穢去除障礙 你說門關著 這《淨名經》《維摩詰經》-就說 就好像門關著讓你無法進入-這個房子一樣 那什麼是讓你沒有辦法進入- 的原因你把它找出來 甚至把它去除掉 你才能夠視得本心 所以你說六祖惠能大師-不識字他還舉了好幾部經 《菩薩戒經》 這個《維摩詰經》 所以你的認知六塵-所產生的六識 不是在你的頭銜 你能夠讀多少書 而是能夠從這個當中-去體認佛法的精義 第二段的經文 善知識 我於忍和尚處 一聞言下便悟 頓見真如本性 是以將此教法流行 令學道者頓悟菩提 各自觀心 自見本性 他就說五祖弘忍大師 那邊請法的忍和尚 就是弘忍大師那邊 你說天底下找來找去-也只有一位六祖 我連五祖半都算不上-我怎麼做六祖 那你的悟與迷 就是你下的功夫了 人家六祖一聞便悟 沒關係我們二聞三聞十聞-一百聞 總是會有悟的一天 你如果通通不聞-就不聞不問 就沒有辦法悟道了 所以怪不了誰 那當然六祖他有他的根器-一聞便悟 這是他的沒有分別心 當然也有人證悟到六祖-這樣的果位 也不單單只有六祖 只是歷史上沒有記載 你說譬如考上一個學校 他不可能只有錄取一個學生 他是很多有達到標準的-分數的學生都錄取 只是有人是他有他的知名度 有的人是剛好你認識-你記得他的名字 那很多人你不認識-那你就不必記得他的名字 這裡提到了六祖他就說 我有所收穫 那我就把它怎樣 跟大家分享 所以大家要知道 要頓悟菩提各自觀心 自見本性 還是從自己下手 你要不要完成 你要不要去成就 都是自己下手 就是迷時師度-悟時自度 這個是五祖他送他離開 他那個東山這個修行法門 這個道場的時候 那麼六祖所說的話 其實一開始這樣子 結果也是這樣子 你去到那裡也是這樣子 你不清楚請求人家幫助你 你清楚了就自己要下手去實踐 而不是依賴誰來解救你的-水深火熱的痛苦 其實水深火熱是你的形容 好 二十一頁的講義第三段經文 若自不悟 須覓大善知識 好 六祖他說他一聞便悟 那麼當然也提到了-跟他能夠一聞便悟 或是二聞三聞也悟到了 其實人還很多 可是你始終不悟 你就要找有緣的善知識 就好像你這個數學老是-自己讀也讀不會 學也學不會-你就要找人家來教你 自己弄不來-要去請專家來教你 那教完了你會了 那就是你學到了 《金剛經》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你得到了就怎樣 拿來用 你會用了就放下來 法尚應捨 這有一個是佛法的法 另外是筏船那個筏 你已經度了這個江了 所以這個船怎樣 還是要捨下來 你不要背著這個船怎樣 在路上走了 對不對 你是要渡河所以須要-有這個交通工具 你已經到達目的地了-你的交通工具可以怎樣 捨放下來 給下一位人用 那這個法如何-傳達到下一位呢 當然要有你的布施心 就好像你會了 是不是也要讓他去回饋-不會的人 不會的人你能夠伸出援手教他 曾經有人去爬山 爬山很艱辛啊 可是有時候你爬不上去 是前面有人伸出手來拉你上去 或者前面有人他走過所留下-繩子或是步道 讓你能夠藉引-這樣的力量上去 可是當你達到顛峰的時候 請你不要忘記伸出你-另外一隻手 來提拔後繼的人 或是你能夠達到顛峰的時候 也請你怎樣 把你達到的所用的那些工具 讓後面的人也能夠藉由-這些工具而達到 才叫做代代相傳 才不會被這個工具所綁 在古代戰爭有破釜沈舟 就是必勝的這個決心 破釜就是把這個鍋子-都弄壞掉了 沈舟船都燒掉了 就必勝的決心 這個要有堅定的道心 心如牆壁 息者外緣 可以悟道 你要有破釜沈舟 才有辦法精進道業 所以在修行的時候有時候-要霹靂的手段 這霹靂的手段就是-你對不對的事情 絕對要斷除 對的事情絕對要去實踐 這樣才不會耗費我們-太多的生命 這邊就是說你不會 你就一定要找善知識 或找專業的人 解最上乘法者 直示正路 是善知識有大因緣 所謂化導令得見性 一切善法 因善知識能發起故 三世諸佛 十二部經 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不能自悟 須求善知識 指示方見 若自悟者 不假外求 你有本領悟當然不假外求 不用去麻煩人家 可是你做不到的你就要-祈求善知識來幫忙 所以這個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就看你用什麼方法 就達到這個目的地 《華嚴經.出現品》有說 無一眾生 而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 這一樣的 你說眾生悉有佛性-都是這樣的意思 可是你有辦法去自我發現 自我實踐 自我體悟就好了 你的根器是這樣 那有的人是沒有辦法 那就要求善知識 這邊是提到善知識的重要 那麼回顧他整個的開示 在〈般若品〉當中 就講到般若的重要 般若的取得 就是沒有執著 可是當你自己的能力不夠 這邊就點出一條路-一個方向 要有善知識的啟發 就好像你不知道-某某地方怎麼走 那你就要問本地人 或是知道這樣地方的人 那你才能夠達到 或是你看地圖 你看那個什麼導航 那這個就看你怎麼定位 只要你能夠找到地方 那都是方法藉助方法 藉助方法我們剛提到 就好像《金剛經》說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這些輔導你發現道路-的這些工具 你到達了就可以放下來 可以把它轉送出去 或是轉布施出去 讓後面的人也能夠有個方向 有個工具可以使用 所以一個有度量的人 當然就是開發自己的心胸 去廣開言論 去虛心求教 當然他也有分享分擔的-這樣的度量 自己達到了又跟人家分享 所以這個六祖惠能大師 他就給我們一個很明確的-觀念甚至於方法步驟 他就一一的開示 那這個眾生的根器跟耐煩 也是有一個階段性的 所以他這個階段性就講-觀念跟方法跟步驟 所以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你有本領你就不用-外在的力量幫忙你 所以就要自己要省思跟警惕-自己是不是這樣的能耐 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