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六祖壇經6 主講:理群法師 《六祖壇經》第六集 各位觀眾阿彌陀佛 《六祖壇經》我們今天-要談到的就是有人來請法 在惠能大師對大眾的一些開示 尤其在這第二品的時候 已經提到了這個般若-的一個觀念 還有如何去實踐 那麼般若一般來講就是智慧 智慧大家都熟悉啊 尤其我們佛門中講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這般若是非常重要 如果在六度當中-沒有般若為引導的話 其它五度就如盲 好像瞎子一樣 就不曉得要走向何方 因為慈悲布施行善 如果沒有智慧的話 就會淪於爛慈悲爛好人 那甚至有人 有人來跟他化緣或是募款 你沒有去了解-他的款項的用處 或是發揮那些功能的話 那也許他的交代不是很清楚 那有的人就是相信-人的發心是對的 所以有人在募款他就捐了 捐一捐不對了 他用到不對的地方去了 然後才來後悔說-不能當好心的人 或是這個世間上壞人太多 其實不是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一般來講 就是我們對於有人-要來跟我們募款 希望我們發揮愛心的時候 除非你很熟 如果不熟的話 有些查詢的單位 所以人的行善的心是珍貴的 行善的慈悲是值得肯定的 可是這種必要的查詢徵信 是我們做去布施行善-一些很起碼的動作 除非說這個單位它的口碑 或是它已經長期性的-一些做行善的事情 修行也是 有人修行喜歡找 就是有名氣的善知識 或是比較龐大的機構 那當然就是他有值得-徵信的地方 相對的他也有他沒有辦法-兼顧的地方 細節跟一些微細的地方 曾經有一個人他說 我去親近那種大的道場 結果這個負責的人-我們永遠就見不到他 經過二十年都沒有辦法親近 到後來他說-難道這也是一種虛榮 這是他的一個心得 我們當然能夠親近善知識 不管他有名聲沒有名聲 那能夠在正法上-給我們一些指引 所以這個也是一種智慧的表現 一個般若一個認知 那麼在這裡〈般若品〉 六祖惠能大師就把他的觀念-給大家一個敘述 沒有執著沒有一個相可去抓取 他是一個實踐的一個觀念 我們在講義第十七頁-下面這段的經文就提到了 六祖對他大眾的一個開示 他說善知識 迷人口念 當念之時 有妄有非 念念若行 是名真性 悟此法者 是般若法 修此行者 是般若行 不修即凡 一念修行 自身等佛 所以善知識 凡夫即佛 煩惱即菩提 前念迷即凡夫 後念悟即佛 前念著境即煩惱 後念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 摩訶般若波羅蜜 是最尊最上最第一 無住無往亦無來 三世諸佛從中出 當用大智慧 打破五蘊煩惱塵勞 如此修行 定成佛道 變三毒為戒定慧 三毒就是貪瞋癡 所以你如果透過這樣的-層次去實踐的話 那麼貪瞋癡就會變成戒定慧 好 我們來看他的經文內容-一些敘述 善知識啊 迷失本性而不覺悟的人 只知道口念 念時亦不真 已經錯了 所以般若它不是嘴巴說的而已 應該去實踐的 至少你有這個觀念 然後才能去把它實踐 這邊六祖惠能大師就是說 一般眾生的一個毛病就是 光嘴巴說 光嘴巴說沒有心裡的一個念頭 或是一個實踐 這個一開始就錯了 只是嘴巴說而已 那根本是錯誤 如果念念心行覺照 才是真實不妄的真如自性 要去實踐要去落實 能夠悟得這個自性-就是般若法 如果你沒有辦法悟 那當然就是怎樣 凡夫法啦 所以這邊的文 他其實是非常的清楚 很簡單的講就是經文的第二行 他說修持行者是般若行 不修即凡 那你不修 根本就是嘴巴說說 說我很忙我很忙 忙什麼? 無事不忙 忙那個沒有很生死解脫-切要的事情 那麼事情有輕重緩急 重要的事情擱一邊 那麼凡事推拖拉 那重要的不去辦 生死解脫的事不去辦 就忙那些不重要的事情 花很多時間去那邊-耗費很多時間 那當然時間就不夠用 一個講效率的經營-或是一個管理 他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很難就把這個組織這個團體-帶向一個健康的未來 所以我們現在的人講 願景願景-你的未來是什麼 你的遠景是什麼 你有遠景才要說願景 遠方的遠才能說願力的願 當然這個願力有時候有中 有長有近 這些近期的目標 中期的目標 遠期的目標 就長期的規劃 當然就是說你對事情-有個階段性的完成 太模糊或是太龐大的目標 有時候會怎樣 心力不及 那遙不可及的目標 根本也是一種空談 可是你可以切割 或是迫切的-短時間你要去完成的 那中期的是什麼 長期的是什麼 這樣把那個目標落實下來 其實做何事情 或是經營一個團體 他都不是一個很困難的-一個考驗 所以你把一些事情細分 就好像有人舉說一個很大的餅 你一口氣當然沒有辦法吃掉 所以你要切割幾塊 然後你慢慢去消化它 那麼人生的目標 修行的規劃 那當然是這樣子 可是它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個企劃 那麼可行性 那麼在修行裡面當中-它就是有個般若為前導 那你後面去推動的-這些合乎修行解脫的 就能夠互相的扣緊這樣的主題 那麼惠能大師也就說了 你有觀念當然就去實踐 這才叫怎樣 解脫 所以自身等佛 你一念修行就自身等佛 你不修就是凡夫了 所以經文的第二行 善知識 凡夫即佛 煩惱即菩提 那麼什麼是凡夫? 什麼是菩提 你的念還是不清楚就是迷 我們說的無明 你這個迷就是凡夫 你如果明就是佛 那明是什麼 就叫做般若要有悟 所以他在迷悟當中-是不是很困難 是不是很遙遠 而看你的發心跟付出 如果你覺得你一輩子-都一直迷糊下去 當然還是迷糊 可是你覺得迷糊的時候 你能夠去走出一條解脫-明確的道路 那就是悟 那就是佛 所以煩惱即菩提 它也不是個口號而已 如何在這個煩惱的動力去催化 讓我們去實踐目標 讓我們去轉種種煩惱-成為菩提的話 那就是一種智慧的行為 經文的第三行 前念迷即凡夫 後念悟即佛 所以你還是保有迷的現象的話 那當然就生生世世-就在輪迴當凡夫 那麼能夠悟的話 那就是覺悟 經文的第三行他就說 前念迷即凡夫 後念悟即佛 前念著境即煩惱 後念離境即菩提 所以要清楚 要不受境界所轉 不受境界所轉有時候-是蠻困難的 有的人好悟心很強 情緒起伏很強 有的境界一來的時候 喜歡的他就順著這個境界 執著輪迴 這個境不喜歡的時候 他就起瞋恨他就起 起那個責備痛恨 所以好境壞境也是境 如果沒有去看清楚了這個境 來擾亂我們的般若智慧的話 也是會被境牽著走 所以有人看到這個不好的境 會起警惕 會起這個防禦的心 可是對好的境界 他就一直耽著下去 他一直的沉淪下去 所以境無好壞 看你是不是在迷 那這邊就提到這個念 是不是能夠清淨-是不是悟 好 那麼六祖就說了 善知識 摩訶般若波羅蜜 最尊最上最第一 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 所以他從一開始 你要從凡夫到佛 當然這個從起修到完成 有它的過程跟時間 甚至有人說要三大阿僧祇劫 可是 念頭第一就在凡在這個 智慧為前導 如果沒有的話 其它真的是免談了 所以一開始在講六度六度 你沒有智慧其它就五度如盲 就是要把這個布施持戒 忍辱禪定要帶往何方啊 那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一個走法行進 那這邊他就是一再的提到 解脫生死真的是要悟 真的是要般若 這是非常重要一個觀念-跟實踐的方法 那麼眾生的病 就離不開這個三毒 貪瞋癡 曾經有一個小故事就舉到 一個人如果他有機會-走過一條路 那這條路有一顆-他認為最大最漂亮的石頭 撿起來然後離開這條路的時候 你自己去選擇你認為-最大最滿意的一塊石頭 但是不能回頭撿 不能回頭重新再走一遍 只有一次的機會 那人往往是 當你手中拿了一塊最大-最完美的石頭 看到第二顆的時候-好像那一顆石頭比較大 會放下來 要放跟再重新拿起的時候 會猶豫會再思量 但是人生的生命跟過程 有時候沒有辦法-讓我們怎樣 耗費太多 當下有時候你要作決定 當下你就要作抉擇 很難讓你在那邊思考 然後呢反反覆覆的 生命的無常它有時候-就好像一個火車 就這樣一直往前開去 那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經驗-就是說 當你手中拿著的時候 你永遠不滿意不滿足 而一直期許下面那個石頭 你再選擇的那個是最好的-或者最完美的石頭 可是不一定 所以人擁有的時候不去珍惜 然後呢就一直盼望著下一個-機會或是下一個期待 一個美好的未來 很難 這下一個的機會下一個的-選擇是不是最好的呢 誰也沒有辦法跟你打包票 所以當下的一個智慧-的火花的迸發 它是從你生命當中-生活當中的經驗 還有生死解脫的一個很明確的-當下的一個抉擇 它是一個很直接很快速的 但是如果貪瞋癡一直從-我們的身口意當中 去顯現出來的時候 你的選擇也難免會由-貪瞋癡去做出發點 那麼如果能悟的話 就轉貪瞋癡為戒定慧 所以它應該是生活中去結合 在修行解脫的時候去結合 它絕對不是一個口號而已 那我們在生命當中如何去承擔 如何去轉換 如何去粹煉我們的智慧 這個都是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課題跟機會去鍛鍊它 無常的來臨-有時候不是讓我們 可以作選擇的 或是可以踩煞車的 有人有機會去修行 有人有機會去行善的時候 他有時候不願意 或是惰性顯現 說白一點有時候業力現前 他說等一下啦下一次 或是等我的小孩長大 等我的孫子讀幼稚園 等等等一直等 等到要常來的時候 已經沒有機會-讓你再選擇下一個的機會 相對的他已經沒有機會-讓你再選擇下一個你最滿意的 或是你覺得非常適合的石頭 生命的洪流就一再一再的-讓我們往前去推動 而無法回過頭來再重新選擇 所以智慧的展現是非常的重要 所以貪瞋癡是非常重要-要馬上把它放下來 馬上把它轉成戒定慧 所以人的惰性 生命的無常 其實沒有太多的藉口 當下即是 這個是禪宗的看法 所以在禪宗有一句話-就是照顧腳下 就是當下你的腳-要踏出的那一步 你的方向就要決定了 你的結果就要認清了 而沒有時間猶豫了 沒有時間再讓你重頭來過 很難很難 年輕的朋友或是一般的大眾 他在選擇人生的工作感情-乃至於健康 有時候就說早知道 千金難買早知道 這個萬般無奈 悔恨當初 就是早知道這樣就好 可是已經千金難買 那萬般無奈 我如果重新作選擇的話 可是就是真的很難 真的是非常的無法再重頭來過 那麼電影的回到未來 或是電影的一些-時間空間的轉換 它是一個電影的一個手法 或是人的思想範疇的一個幻想 那當然你讓時空倒退 或是整個生命的一個重新組合 那當然是一個修行的力量-可以去選擇的 那麼既然你是菩薩的話 當下即是 不管時間往前退後 把你擺在那裡-都是非常的怎樣 恰當而且適合的話 那也無所謂啊 你何必在乎時間空間 乃至於我是應該什麼 我不是應該什麼 所以有人說他要雲遊四海 如果我是男眾的話-我就雲遊四海 可是偏偏不是 那你就永遠不用踏出去嗎? 如果我英文好一點-我就去那個國家 你英文不好-你就永遠不用出門嗎? 曾經有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菩薩 他們出國去玩 他也不是英文很好啊 都用手筆的 用微笑的 用一些簡單的一些紙條-代表他要去吃飯 代表他要去搭車 或是他的目的地 他就這樣玩回來 曾經有兩個人非常要好 然後他們共同有一個目標說 我們要去那裡玩 一個經濟能力比較好 一個經濟能力比較差 經濟能力比較差的那個說 我再怎麼存也存不到-我所滿意的那個數目 乾脆我就出門走了 那那個經濟比較好的說-我還差一些 我如果再存一點點 當然你說存到完全滿意不可能 我再存一點 所以他就怎樣 延後出發 一年過後 那個經濟不是很好的-去遊玩回來了 他說你去那裡了 我就去那裡那裡那裡-我們當初想要去的地方 你都回來了 對啊我都走回來了 那個還在存錢的還是沒有存夠 所以你想的太多 想積的更多 有時候因緣很難講 差不多啦差不多了 然後有一點把握了 有時候也是五五波五五波 有這種術語 差不多有五成的把握 或是即使發生什麼狀況-你都有辦法處理 那差不多就可以去實踐 你要等到因緣時節你很滿意 那也很難 有時候當你什麼都具足了 你已經沒有那個心情了 所以kimonchi很重要 有的人說對人 我請你吃大餐 我招待你去 但是你不是真誠的對待的話 那種kimonchi也沒有感覺到 所以有一句話說 誠意吃水甜 你有誠意你拿水給人家喝 那個水也非常甘甜 你如果沒有誠意 你給人家喝什麼飲料-他也覺得好虛假 所以真誠的對待包括人事物 可是我們常常忘記了 真誠的對待自己 你沒有辦法真誠的對待自己 你說你會真誠的去對待別人 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智慧的展現-絕對不是掛在嘴巴 你能夠對待自己有智慧 你才有辦法用智慧-去對待人事物 所以我們從經典的內容 也許它的解釋比較高深 也許它的認知比較不容易理解 可是它落實在我們生活 它是不可切割的 它是一個息息相關的一個 事實 經典不管是那一位祖師大德 佛菩薩講的 還是怎樣 要去除貪瞋癡 而發揚我們的戒定慧 所以它還是一句話 不是口號而是成佛的方針才對 講義第十八頁的第一段的經文 這個惠能大師又再-給我們從另一個方法來認知 什麼叫般若法門 經文說 善知識 我此法門 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 何以故 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 若無塵勞 智慧常現 不離自性 悟此法者 即是無念 無憶無著 不起誑妄 用自真如性 以智慧觀照 於一切法 不取不捨 即是見性成佛道 那麼為什麼要從八萬四千-這樣的數目去著手 是因為眾生有這麼多的煩惱 那當然是煩惱不是用算的 你還算的清楚八萬四千 增一個少一個都不行 也不是 只是形容這煩惱有這麼多 那麼煩惱即菩提 你既然這麼多的煩惱 相對的也能夠展現-這麼多的智慧 所以我們都不要有那個-負面的想法 一個人好倒楣 一個人好衰 一個人好怎樣 你的負面的想法-就產生這樣的結果 當然有危機意識 或是對於不好的事情 我們要解決 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念念也許也有清淨的 也有不清淨的 不怕你念頭起 怕的是你沒有警覺性 所以有的人就對境-產生煩惱心 對境就念念相續 就是相續 一直隨著念頭去打轉 然後在這個死胡同裡面打轉 人家說就是自己把自己-關在象牙塔裡面 沒有去另外開拓我們的-一個新窗或視野 所以以管窺天 你的天地就那個管那麼大 那門縫中看人 你就是把人看扁了 其實自己是怎樣 也不過如此 所以這都是一種偏頗的 不是開闊而常態的眼光 去看世間的種種的現象的話 都是我們給自己的煩惱 給自己的不正確的訊息 那如果自己有開闊的心胸 求知求變求新 那你才有辦法變化或是修正 我們的觀念跟行為 所以修行修行 是修正我們的行為 當然它的前提-是要修正你的觀念 你的觀念修正了-你的行為才會改變 譬如說我要吃水餃 你當然先想要吃水餃-才會去行動去買水餃來吃 或是把水餃往嘴巴裡放 那如果說你在想的是-我要吃乾麵 結果你拿水餃來吃 那也是當中一個變化的選擇 絕對不是你想的是乾麵-吃的是水餃 不可能 像有一句話說 種胡瓜生菜瓜 種胡瓜會生菜瓜也是很會種 胡瓜生還會變菜瓜 很會種 那表示說這個當中 是你判斷種子錯誤 或是不同的結果 所以有人就把這個歸於說-好倒楣好倒楣 種胡瓜怎麼會生菜瓜 菜瓜也很好吃啊 胡瓜也很好吃啊 你如果能夠接受當下-的結果的時候 你就不會被境所困擾 被境所煩惱 所以境 你說這個境是好境 這個境是壞境 是你起分別心 好境也是境壞境也是境 就好像有一句話說黑貓白貓 只要會抓老鼠的就是貓 就是好貓 你管牠是什麼顏色的貓 是功能能夠表現出來 那麼這個境 到底能夠擾亂你的心性的話 那就是你要警惕你要警覺 那個境能夠讓你產生戒定慧 產生清淨 產生慈悲善良的話 那當然是好境 可是好境壞境都不要執著 一執著就是怎樣 就是迷了 好 那眾生有這麼多的煩惱 無非都是你的心境 這個是六祖在這邊所提的 他說若無塵勞智慧常現 塵勞就是煩惱奔波 有人不甘寂寞 或是怕人家看不起他 這邊奔波那裡奔波 這裡炫燿那裡炫燿 曾經有一個人他說-他參加一個社團 他當然說參加社團能夠做一些-慈善公益為社會服務 所以說你的經濟能力夠了 你的體力還可以做一些奉獻 他就參加社團 結果那個社團一天到晚就是 比說你去那裡旅遊啊 你去那裡買了房子 你又買了多少的鑽戒 他覺得說如果把一身財富-就用這樣的尺度 跟眼光來作一些比較的話 這不是他所要的 其實你有錢比你有錢還很多 曾經有一個團體-他們就買了一個會館 當初大家就開口金額那麼大 什麼時候才能夠達到那個金額 那個所儲畜的可能只有-三分之一他們經過貸款 可是皇天不負苦心人 突然碰到一位大發心的人 就把他們所欠缺的那個額度 通通發心出來 所以人在做天在看 只要你真正的發心-還是有護法菩薩來護持的 所以千算萬算不如天一畫 天跟你筆畫一下 什麼都給你搞定了 那我們有時候就千般的怎樣 計較 千般的這個翻攪 這是沒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你覺得有意義的事情 跟修行解脫有相應的事情 這真的是千萬人而怎樣 我獨往 有人就習性很多事情要有伴 很多事情要有人跟他同行 就很難的 有句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 無常現前的時候還是各自分飛 你就是同樣住在一個-樹林裡面的 同樣的品種的鳥類 或是同樣生活習性的眾生 可是無常的時候-還是各自分飛 無常現前該走的時候還是走 所以也不一定 老了才先走 有的就很難講 業力因緣就這樣子 好 那麼若無塵勞智慧常現 沒有這些境還有煩惱 你的智慧就常常影現了 常常發露 不離自性故此法者即是無念 那麼你能夠悟而又怎樣 不執著 一般的人會起煩惱就是執著 執著人家的眼光 有的人在某些場合會害羞 講話有困難 其實他在心裡面就是-我講話不得體 我的行為我的服裝我的種種 會讓人家怎樣 沒辦法接受 就相對他對自己沒有信心的話 那這就是一種執著 執著他做的不夠好 執著他人家的眼光對他怎樣 這就是我執啊 你能夠放下輕鬆自在的-去面對這樣的環境 這樣的結果 這樣的承擔 那就會瀟灑自在 那麼其實他就從點點滴滴 來告訴我們要無念無著 所以不起誑妄 用自真如性 誑就是很誑傲 妄就一妄想執著 所以一個人沒有驕慢心 沒有妄想執著 比較貼切的一句話就是說 沒有大頭病的話-你就不會去搞了大個窟窿 有人就是大頭病 然後炫躍自己 能夠做大事業 或什麼什麼 結果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所想像的 不然你沒有去預測到-那個結果的話 結果那個大的窟窿甚至怎樣 一輩子就沒有辦法翻身的 好 這邊就提到了 於一切法不取不捨 即是見性成佛道 一切的現象一切的境 不取不捨 不取就是不執著 不捨就是說該當下承擔的時候 你能夠當下承擔 那就是自性那就是成佛道 那這個裡面就六祖惠能大師 把這樣的現象跟我們講的-非常的清楚 他的利益是非常的穩固 而他的起修他的觀念 都是在我們的生活起居 或是在我們處理任何-人事物當中去 可以窺見我們的一個-心性跟手法 講義的第十八頁-第二段經文提到 善知識 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 須修般若行 持誦金剛般若經 因為他這邊提到是般若-非常重要 有一部經叫《金剛般若經》 他這個《金剛經》可以-把我們的智慧煩惱都金剛掉 金剛它代表道心的堅固叫金剛 那另外的意思是金剛就是可以-摧毀我們所有的煩惱 所以叫金剛 《金剛經》有什麼效果呢 這個經文的第一行最後提到 即得見性 見到你真如本性 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 經中分明讚歎 莫能具說 就是很多殊勝的很難三言兩語-就能夠把它涵蓋著 那麼此法門是最上乘 為大智人說 為上根人說 小根小智人聞 心生不信 所以我們要開闊我們的心胸 什麼叫大智什麼叫大根 這個小顆的植物它會變成-大顆的植物 小草它也能夠抵擋-生命的一個摧殘 所以那個是你的韌度 一個人的個性當中 一碰到煩惱碰到挫折的-生命的承當的韌度 其實是不在他的高大 或是他的強壯與否 有人說有事情高個子擋著 當然高有他的承擔力 矮也有他的工作的-一個功能存在 這裡提到的就是說你的心性-非常的狹隘 你的眼光非常的狹隘就很難了 就會不信 不相信般若的重要性 經文第三行提到 何以故 譬如大龍下雨於閻浮提 城邑聚落 悉皆漂流 如漂棗葉 若雨大海 不增不減 若大乘人 若最上乘人 聞說金剛經 心開悟解 所以各位我們誦持《金剛經》 我們理解了《金剛經》 有沒有心開意解 最怕的就是經典是經典 你還是你 般若是般若 凡夫還是凡夫 這個就是六祖惠能大師 在這邊要給我們點破的一點 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 自用智慧 常觀照故 不假文字 譬如雨水 不從天有 元是龍能興致 令一切眾生 一切草木 有情無情 悉皆蒙潤 百川眾流 卻入大海 合為一體 眾生本性般若之智 亦復如是 好 他就提到《金剛經》的這些-般若智慧的顯露 非常的重要 《金剛經》在修行上 有它的不可思議的效果 那很多人的煩惱痛苦 可以從《金剛經》裡面-得到一個啟發 也有人他說我們修行學佛-到底從哪一部經下手 其實每一部經都非常殊勝 是看你的根器還有你的相應度 有人他就喜歡吃飯 叫他吃他麵叫他吃饅頭 叫他吃麵包他還是覺得-沒有吃飽的感覺 他一定要吃飯才覺得吃飽 所以在修持法門他一定要修持-他所相信的那一部經 或者那一尊佛號他才認為-他有修持到 所以這眾生的根器 沒有什麼對跟錯 你說吃麵會不會飽 會飽啊 吃饅頭會不會飽 會飽啊 吃壽桃也會飽 吃零食也會飽 吃那個雙淇淋也會飽 可是有人怎樣 一定要吃米飯才叫做吃到飯 這就是眾生的執著 當你什麼都沒得吃的時候-就飢不擇食 你只能吃樹根 你只能吃什麼 鞋墊 那還是可以吃飽 所以當你沒得選擇的時候 能夠讓你充飢的那就是食物 當你沒得選擇的時候 任何一法能夠當下解決你的-問題那就是殊勝的法門 可是眾生就是執著 我一定要誦那一部經 或是你要做事情 我一定要某一個人跟我合作-我才有辦法做 可是那個人就等著你-跟他合作嗎 所以是你如何的駕馭掌握-所有的因緣時節 而不是說你等待 你一直在等待 那還要無常配合你 無常沒有辦法配合你 你個生命就只有剩下兩個字 等待 還有兩個字 死亡 因為再等待下去生命就沒有了 就劃上句點了 可是當我們的生命劃上句點-的時候 我們的願望很多缺口 所以我們發心要做的事情-都要把它圓滿 一件事情的發願-就好像畫一個圈圈 你沒把它完成的話 你的生命永遠就有很多缺口 福報智慧的漏失-就是從缺口漏失下去 所以寧可從小事小的步伐-去走去完成 生命中不要讓它呈現太多的-漏洞太多的缺口 很多缺口會產生缺陷 很多缺陷就產生遺憾 很多遺憾就產生抱怨 可是這些都是誰造成的 誰造成的 這個就很清楚的答案 好 《金剛經》就提到般若智慧-的殊勝行 那麼小根小器的人他沒有辦法-接受《金剛經》的殊勝跟圓滿 那當然有人的根器他沒有辦法 接受《金剛經》 沒有關係 你可以接受《心經》 沒有辦法接受《心經》 你可以去接受佛號 所以法法道同 佛菩薩的果位都是要到-那個水準才達到菩薩 才達到佛果 是絕對沒有打折的 我們說週年慶你去買東西-還可以週年慶打折 或是你數量多的時候可以怎樣 跟他商量用批發價 或是你上網去標 競標 只要沒有人跟你競爭你就標到 可是這種水平這種水準 百分之百的濃度的牛奶-就叫牛奶 它是百分之百的 絕對沒有辦法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還叫做純度的牛奶 那是不可能的 那還是百分之九十九點九而已 所以是騙不了別人的 那這邊就是《金剛經》 就是說要有大乘根器的人 或最上根器的人 那有人就說 那我是不是呢 你是不是不是說你自己說-你是就是你不是就不是 而是你自己要有心理建設 一個人能夠承擔一百公斤的重量 不是他一下子就一百公斤-就丟給你 那會受傷的 所以有人去游泳做一些運動 你一些軟身運動你沒做的話 會出狀況的 所以你要承受一百斤的重量-的時候是要慢慢的增加 因為一開始你的本質你的體力-沒有辦法 你的身體很強壯當然一百公斤-丟給你 兩百公斤丟給你還怎樣 小意思 可是人的承受度-你一定要認清你自己 不夠我們增強補強 夠我們就去發心付出 所以生命那裡會無聊呢 生命那裡會怎樣 無所是事 有很多事值得我們去付出-跟努力的 那麼《金剛經》就提到 最上根器的人才有辦法 經典的解釋會讓我們心開意解 讓我們知道本性自有的-般若智慧 這個是要常常要去觀照的 體會的反省的還有發心的 就好像大海 下雨了下到大海裡面 這個海能夠納百川 所有河川的水-它都可以有辦法接納 何況是天上下來的雨 它還是怎樣可以吸收啊 這邊提到這種心量廣闊 能夠像海能夠納百川-這樣合為一體 那你才有辦法去包容認知-眾生的種種不同的根器 所以我們前面有提到 你要什麼環境你才能做什麼事 你要什麼對象你才能跟他合作 都是選擇都是判斷都是分別 那你只要你是料子的話 你放在那裡都是怎樣 恰如其分 恰到好處 那這個就是要自己擴大-自己的心胸跟視野 然後去包容接納種種的-現象跟因緣 講義的第十九頁 第一段經文就提到 善知識 小根之人 聞此頓教 猶如草木根性小者 若被大雨 悉皆自倒 他就說這小根器的人 就像我們看到小花小草 來個颱風就怎樣 連根拔起 他自己沒有信心 紮根不紮實 所以就雨一下的話它就倒了 所以土石流一來的話 它就跟著土石流被沖走了 人的根性不夠大 人的信心不夠堅強的話 就容易受到業力之洪流的摧毀 經文的第一行後面兩個字 不能增長 所以那個本來就是紮根不很牢 所以馬不就被沖走了 小根之人 亦復如是 元有般若之智 與大智人更無差別 因何聞法不自開悟 緣邪見障重 為什麼眾生有這個大根器-跟小根器的差別 就是邪見障重 所以說業障重業障重 真的是業障重 當然還有的怎樣 他的知見不正確 你的知見不正確的話 隨著你的行為就很難正確 譬如說我們要搬一個冰箱 那以你的體力跟你的技術 你搬不動的話 你就不要硬撐 你找人幫忙 那我們不夠的找人家補牆 你不夠了你硬要弄 會產生怎樣 危險 你那冰箱沒有辦法-從一樓搬到二樓 那反而把自己弄受傷了 所以一個人要面對你的能力 然後再做一些補牆的因應之道 不要硬撐 所以不要逞英雄 逞英雄逞不好就變狗熊了 煩惱根深 猶如大雲覆蓋於日 不得風吹 日光不現 般若之智亦無大小 其實般若這種智慧沒大-也沒有小的分別 是你怎樣 能夠去認知 那些事情用方法去處理 那些事情是用般若去 好像就是說有雲遮住太陽的時候 你如何去把這個雲吹開 讓這個智慧的太陽-能夠顯露出來 如果你不願意的話 其實這個雲能遮蓋的期限-還是有限 它有風樹有流動-它還有自然會流開 你自己把那個整個太陽-用帆布蓋起來 當然永遠看不到了 或是你自己有個窗戶-可以看到外面的太陽 你自己把那個窗戶封起來 那當然永遠怎樣 見不到陽光 所以其實眾生的心的迷的程度 也不一而足 是你如何去把它掩蓋的 這段經文的第四行 他就說般若之智亦無大小 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 迷心外見 修行覓佛 未悟自性 即是小根 若開悟頓教 不能外修 但於自心常起正見 煩惱塵勞 常不能染 即是見性 問題就是說 迷失自性的人 他自己還會產生很多煩惱-跟邪見 就好像我們說你有小小的-一個窗戶可以看到外面的陽光 那應該好好珍惜 反而就把它封閉起來 都是個己怎樣 頭上安頭 然後自生邪見 捨自心而外求佛道 叫做修行 就是沒有把這些遮住太陽的-這些雲霧撥開 反而自己弄的更污煙瘴氣 這個自己挖著墳墓-把自己埋葬起來 不讓自己更能自性顯露 反而更能讓自己的心更增加煩惱 增加塵勞 那麼這些煩惱塵勞 是本來就存在的 你說不要吵我 你不要來惹我討厭 其實這個煩你跟討厭 都是你的心性的產生 那你能夠不被這煩惱塵勞-所干擾的話 你就是見性 所以提到般若 你是大根機 你是小根機 其實都不是很重要 問題就是你不要被境所轉 你被境所轉就是不能見性 所以被境所染 污染的染 你看到那邊空氣不好 你趕快開窗戶啊 趕快開電風扇啊 趕快空氣清淨機 而不是怎樣 往那個污煙瘴氣裡面去跳 那更麻煩了 那是無止息的 所以這段的經文就提到-根器的大小 那當然是可以經過訓練的 重要的是你的心-是不是跟迷相應 你的心是不是被境所轉 而轉了還好 你不要再怎樣 頭上安頭 自己又增加更多的煩惱跟痛苦 那都是自找的 好我們今天就先介紹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