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梁皇寶懺--86 主講者:惠空法師 各位同學 繼續介紹梁皇寶懺-解冤釋結第九章卷六 從菩薩-以濟度眾生為要行第一 到向眾生懺罪解冤第二節 乃至代眾生發願-以及自行發願結束 上次講到這地方 後面有兩個小段落 第一個是讚佛咒願-第二個是勸行流通 讚佛咒願有什麼用意呢 因為我們說所有一切-跟眾生冤結的消除 都要仰仗三寶之力-仰仗佛的慈悲力 救度眾生力 不可思議力-乃至種種的神通功德力 所以在懺罪解冤之後 再一次讚美佛陀的功德-讓我們憶念起佛陀的功德 對於能夠因為懺悔 藉著三寶之力而與眾生解冤-消除一切無量三世的冤仇 產生無比的信心 所以這個讚佛咒願-是再一次讓我們歸依三寶 讓我們對三寶產生信心 對於懺罪解冤-產生極大的信仰 大聖世尊 巍巍堂堂-(第474頁) 三達洞照 眾聖中王-分身濟物 現坐道場 天人歸仰 餐稟未央-八音遠被 群魔驚惶 威震大千 慈化流芳-以慈悲力 普攝十方 長辭八苦 到菩提鄉 這是仿造中國詩經-最早的詩經韻體 四句都比較典雅莊重-用四字一句來讚美佛陀 大聖世尊-佛是最高最至聖的世尊 巍巍堂堂-是形容佛的高大光明 三達洞照是-形容佛的神通智慧無量 所以能夠三達-三達就是三明 三明六通就是神通的說法 三達是指三種神通 六通裡有特別的三種-宿命通 天眼通 漏盡通 神通也有大小 阿羅漢有神通-很多禪定的人也有神通 甚至外道仙人天人-也有神通 很多有情眾生都有神通 可是三明就只有阿羅漢有 而佛陀更殊勝-所以叫三達 其實就是宿命通-天眼通 漏盡通 能夠透徹見到世間一切-叫三達洞照 眾聖中王 佛是聖-菩薩羅漢也是聖 所有的菩薩羅漢中-佛是最尊 所以眾聖中王 分身濟物-不動本座化現十方 現坐道場-現在就在法性中 天人歸仰 餐稟未央 人天歸敬-當然三途眾生也要歸依 可是他們無知無識-所以只講天人歸仰 餐稟未央-這一句話比較沒有明顯 意涵字句比較沒那麼清晰 餐是吃的意思 稟是人家給我們的食物-或是東西 一般講稟賦 是稟的另外一個解釋-就是天性 可是這邊不講天性-是講給予的東西 或是贈送的穀物 所以餐稟在這邊解釋-應該就是受用 未央 央是一半的意思-未央是還沒有到一半 引申就是沒有終止沒有結束 所以餐稟未央的解釋就是 天人歸依佛陀 我們從佛陀所得到的恩德-福德因緣善法功德受用不盡 八音遠被 八音是佛說法的音聲-有八種美好的功德 第一極好音-佛的音聲非常的美妙 第二柔軟-非常的柔軟不堅硬 第三和適-非常的和雅 第四尊慧-非常的有智慧 第五不女-非常的雄偉 第六深遠音-非常的深遠通達 第七不誤音 沒有誤失 第八不竭音-永無窮盡永遠都在 八音是佛宣揚法音的音聲-有八種殊勝的功德 所以群魔驚惶-天魔就恐怖 威震大千-震動大千世界 慈化流芳-佛所教化的功德流布 以慈悲力普攝十方-以慈悲普攝所有的眾生 長辭八苦-有情眾生離開苦道 八苦是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 怨憎會 求不得 五陰熾盛 所有世間的苦以八苦為重 到菩提鄉 最後離開苦厄-到達菩提之家鄉 佛有這樣的功德-所以號稱十號 如來 應供 正遍知-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天人師 佛 世尊 度人無量拔生死苦 佛度眾生無量無邊-令眾生出生死輪迴 以今懺悔-清淨讚佛功德因緣 願四生六道一切眾生-從今日去至于菩提 以佛神力隨心自在 也是發願迴向給六道四生 能夠借著佛之功德-自在隨意 第六卷結束-看後面總歸讚 這個讚把卷六做個提要 心驅身口 展轉相由-備經六道起深尤 怨對總綢繆-仗佛慈舟 普運過煩流 卷六主要是-懺悔身口意三業為主 當然前面也有-跟父母師長懺悔的部份 所以讚裡就提到心驅身口-心就是意業 身業口業 這是卷六懺悔主要的內容-就是懺悔三業 心驅-我們的意念驅使身口 身口又影響我們的心-所以展轉相由 我們的心跟身口互相影響 備經六道 互相影響就造惡業-就流浪輪迴在六道裡面 起深尤-跟眾生結了很多深重的冤仇 尤-是生冤仇 經歷流浪六道-而跟眾生結了很多的冤仇 怨對總綢繆-怨對就是仇恨冤仇 這個跟眾生的仇恨 總是全體都 綢繆是纏綿繁密-糾纏不清 非常的多而且密 就是我們跟眾生的冤仇-數不清 解不開 理不盡 所以要仗佛慈舟 要靠佛的力量駕船-讓我們度過生死煩惱之流 我們的力量很微弱-過不了這一個生死洪流 要靠佛的加持攝化-所以仗佛的慈悲之船度過 普是普遍的 廣大的 讓很多很多的眾生都能-度過生死苦惱的洪流 南無現前第六地菩薩摩訶薩 下面是出懺 我們講過了 每一卷的前面有個入懺-每一卷的後面有個出懺 入懺是讓我們 還沒有開始懺悔的散亂-世間家庭繫念紛擾不已的心 透過入懺的思惟-進入懺悔的情境 出懺也是一樣 讓我們對於所懺悔過的內容-再把它強化轉化 然後對於所懺悔的精神-把它提升 這是出懺入懺觀文的功能 出懺分成五小段 第一是讚佛功德-第二是莊嚴道場 第三是迴向證明-第四是轉惑業為聖德 第五是繼續勤懇懺悔 我們看第一條-讚佛功德 如來往昔六念中-大慈悲門不可說 如是修行無有已-故得堅固不壞身 這一段讚佛功德很特別 以前讚佛功德-就只講佛的果德 佛的功德-多麼的莊嚴偉大 這一首講佛的因地修行-說 如來往昔在六念中修行 念佛 念法 念僧-念戒 念天 念施 如來以前在因地-修行六念的時候 種種的慈悲門不可說 這樣無量無邊修習不停以後 才能夠得到-堅固不壞的金剛智慧之身 所以這一段很特別-講如來因地的行法 慈悲廣大智用難量-增進六時圓明六度 佛的慈悲廣大 智慧功用-難以測度 難以思量 增進六時圓明六度 六時之間不斷的-成就圓滿六度 這兩段講佛的功德 仰惟大覺速賜感通 祈望佛陀-能夠讓我們很快的感應 上來奉為求懺眾等-修建慈悲道場懺法 以下開始是-莊嚴道場 我們講過莊嚴道場-分成身心兩方面莊嚴 今當第六卷功課圓滿 我們第六卷懺悔-已經結束圓滿 香焚海岸 燭炳蜂房 我們焚香海岸的檀香-燃燒像蜂房一樣的蠟燭 (刪除17:10~18:09) 盤列七珍之妙供-茶烹上苑之先春 供養法會之聖賢-護法監壇之主宰 上好的飲食 上苑的春茶 供養參與法會的聖賢-以及護法監壇龍神八部 集斯善果-把所修集的功德善果 迴向普利一切有情 下面是迴向 奉為求懺眾等 洗除積世之障緣-增長六天之快樂 這段迴向證明比較短 接下來是第四-轉惑業為聖德 伏願六根清淨-如杲日以當空 六識圓明-似秋蟾而映水 這邊是第六卷-所以法數都是用六 六根清淨 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能夠清淨 如杲日以當空-杲日是日正當中的太陽 我們的清淨-像正午的太陽一樣光明 六識圓明-似秋蟾而映水 我們的六識心識 圓明也是光明淨潔 秋蟾是秋天-圓滿的十五的月亮 而像映在水裡一樣的-清淨光明 六觸六受-俱乘般若之因 六觸六受是十二緣起裡的-六根觸受愛取有 六觸六受本來是-生死輪迴的環節 生死流轉的重要轉折點 現在它不落生死輪迴-不落生死的虛妄 反而成般若之因-進入般若智慧的方向去 六愛六塵-等入圓明之果 剛剛講的觸受愛取有 六愛六塵接著觸受-過來就是愛取 愛是愛著-取是取六塵 所以十二緣起裡的愛取-也入得了清淨的果報 六觸六受六愛六塵-都是塵俗的煩惱 俱乘般若之因-等入圓明之果 就是轉入了清淨的功德法性 所以這一段都是-把塵俗轉入功德法性 獲六殊勝於此界他方-滿六度行於人間天上 能夠成就六種殊勝-在此界他方 圓滿六度的菩薩行-於人間天上 各地都能夠成就這個功德 四生六道-同登解脫之門 九有三途-咸出迷淪之苦 四生六道跟九有三途-都是講到 所有一切眾生-同登解脫之門咸出迷淪之苦 都能夠離苦而得解脫 這就講到轉惑業為聖德 接下來要繼續勤懇懺悔 情深未備過重難言 雖然我們的誠心很深-可是還沒有圓滿 過重難言 我們無量劫來的惡業很深-沒有辦法講清楚 還有一些不圓滿的地方 所以還需要再勞尊眾-再煩擾大眾繼續求懺悔 這是出懺文的部分 下面兩個讚 一個是龍華會上佛菩薩-一個是登雲路菩薩摩訶薩 我們就不講了 第六卷到這邊算是正式圓滿 接下來繼續到第七卷 每一卷開頭-都有一首供養讚 第七卷主要的供養具是食物 所以這首讚裡講的都是食物 記得第六卷是供養茶 裡面最特別是 趙州公案又重新-講了一個趙州茶的公案 現在來看這一首-天廚供養讚 天廚供 純陀最後來-饑餐麻麥充皮袋 仙人又送齋食在-雙雙牧女獻香糜 四天王捧缽遙望靈山拜 南無普供養菩薩摩訶薩 天廚是天上的食物-拿來作為我們供養的工具 這裡面主要提到四個名詞 也就是有四個主要的典故 第一個是純陀最後來-就是純陀的故事 第二個是-饑餐麻麥充皮袋 這個麻麥其實是馬麥-馬吃的食物 這裡也有一個佛的典故 接下來是-雙雙牧女獻香糜 牧羊女獻糜-也是佛的典故 最後是四天王捧缽-四天王獻缽的典故 (刪除27:19~28:16) 第一個講-純陀最後來 純陀居士是做工藝的 佛在雙樹林下-準備涅槃的時候 純陀跟他的同伴-十五個人一起去見佛 他知道佛陀要滅度-就向佛陀頂禮哀求 希望去除-無邊的貧窮飢餓的果報 請佛接受他食物的供養-佛憐憫成就他 就接受了純陀的供養-之後入涅槃 所以經典上就記載 佛陀最後接受供養的人-是純陀 就叫純陀最後來 我們知道佛成道前是牧羊女-等一下就講牧羊女的供養 接下來看-饑餐麻麥充皮袋 這個典故很有意思 麻麥應該是馬麥-佛為什麼會食馬麥 在戒律在經典裡都有講到 佛當時在舍衛國-附近有一個毘羅然國 有一個婆羅門王叫作阿耆達-很善良很有善根 問周圍的人有沒有見過-有德有道有智慧的高士 有人就講 舍衛國有一個瞿曇-很有智慧成佛了 阿耆達就很高興的去見佛 見了佛以後-很高興就問 你有沒有結夏-有結夏 佛可不可以到我們-毗羅然國來結夏 我可以供養佛 其實佛對去這個國家結夏-知道會得不到供養 可是佛知道這個宿世的因緣-所以就默然應許 帶了五百個弟子到了時間-就去到毗羅然國結夏 阿耆達聽到佛接受他的邀請-到他的國家結夏 於是歡喜的回去-交代要準備佛來結夏的供具 可是阿耆達回到宮廷以後-就受到魔的干擾 經上講沈溺在種種五欲中 把邀請佛來結夏-供養種種飲食的事給忘了 交代守宮廷的主事者 我要在這邊休息三個月 三個月中不管什麼人-都不可以通報 於是就在宮廷裡面玩樂 佛率領五百個弟子-來到這個國家要見阿耆達 可是守門的主事者 受到國王先前的吩咐-任何人不可以通報 所以拒絕通報 佛當然知道這個因緣-就跟弟子們說 這個國家信佛的人少-而且窮困所以供養比較難 大家各自想辦法出去托缽-很多人就托不到沒飯吃 其中只有舍利弗-跑到天上去吃好吃的 其他四百九十九個人-就跟佛挨餓受飢 就有一個牧馬的人-就是養馬 到處帶著馬群去買賣的人-路過見到佛 他有善根 看到佛的弟子們沒有供養 信佛的人不多-國家百姓也窮困 就起心要供養佛-可是他自己也沒有好東西 有的就是馬吃的麥-很粗的糧食 我只有這個東西-不知道佛可不可以接受 佛說-可以啊 於是牧馬人-就把給馬吃的糧食 分出一半給比丘跟佛吃 於是佛三個月之中就吃馬麥 阿難拿到馬麥 總不能這樣乾著吃-煮熟好吃一點 於是就跑到附近的-老百姓家裡面 看到一個女人就問 我們佛要吃東西 這個馬麥-你幫我把它煮熟好吃一點 這個女人沒有福報 她說-我很忙沒時間給你煮 旁邊有一人家-有福報有善根 一個女人說-我有空 我們家爐子還有火-拿來我幫你煮 於是阿難就拿了馬麥-去到隔壁的女人家煮熟 然後佛就講 一個女人有福報-一個女人沒有福報 這個幫佛煮馬麥的女人-以替佛煮馬麥的因緣 來世得轉輪聖王-第一夫人的福報 這不得了 轉輪聖王有很多夫人-第一夫人等於正宮的福報 煮馬麥這個福報-不止捨一得萬報 於是阿難就把煮熟的馬麥-拿去供養佛吃 佛拿了馬麥就吃 阿難心裡很捨不得 佛這麼尊貴 怎麼到這個地方-就沒有福報了 我們做弟子的-也沒有好的福德因緣 竟然讓佛吃馬麥-實在是無能 不能供養佛好的東西 心裡面很難過 佛看阿難很難過-就安慰他說 阿難 我還剩一點-你要不要吃啊 阿難說-佛吃的當然我也可以吃 佛就拿給他吃 怎麼那麼好吃的東西 佛說-天人送來的 不是你的 所以其實佛吃的不是馬麥-是天人送來的供養 外表像似馬麥-其實是天廚妙供 佛的福報就是這個因緣 所以阿難心裡就比較寬慰了 雖然佛吃馬麥–可是還是有天人送供養 所以佛還是吃好的食物 阿難就得到一點點寬慰 這樣子佛就跟他的-四百九十九個弟子 吃馬麥吃了三個月 還剩七天-佛就要解夏走了 佛就跟阿難講-你去見阿耆達國王 說我們接受他的邀請-來這邊結夏三個月 快結束了-我們要到別的國家去弘法了 阿難受了佛的教敕-就到宮殿去 剛好碰到阿耆達國王 阿耆達的腦袋還沒有醒過來-見到阿難就說 阿難 你怎麼來了-佛在那裡呀 佛在你的國家旁邊大樹下-結夏結了三個月 他想過來了-又難過又悲傷 我真是糊塗-趕快去見佛 我忘掉了-我的過失 讓佛在這邊三個月沒有供養 希望佛憐憫我-接受我的慚愧懺悔 再留七天接受我的供養 佛就說-好 我接受你的供養 你本來是很誠意的-是因為忘掉了 不是故意的 所以佛就接受供養七天 阿耆達國王為了表示誠意-本來就準備好了三個月的供養金 就把所有供養的東西拿出來 這些東西-本來就是要供養佛陀 剩下的把它灑在地上-讓佛踩過去 算是我供養的 佛說-這些東西是人吃的 不可以灑在地上-我接受你的供養 阿耆達國王很高興-把食物供養給佛陀 他自己也得到很大的歡喜-而證得果位 佛食馬麥的經過就是這樣 佛的弟子就懷疑 佛為什麼會有-吃馬麥三個月的果報呢 請佛開示為什麼-佛跟弟子三個月吃馬麥 還有一個人-跑到天上去受天供養 佛要走-舍利弗就下來了 大家就很奇怪 佛就把這個因果跟他們講 佛說-往昔有一個槃頭國王 太子維衛出家修行成佛-叫維衛佛 國王聽到兒子成佛大設供養 街道張燈結綵來供養維衛佛 有一個梵志修行很好 帶著五百個弟子-有事來到這個大城裡 看到到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就問 有什麼特殊節日慶典嗎-旁邊的人就說 槃頭王的維衛王子-修行證果成佛號世尊 為了供養維衛佛-所以張燈結綵喜氣洋洋的 這個梵志有修行-自視比較高 就起了輕慢心 說-世間人很迷惑 拿這麼好的東西-來供養這樣的人 我看這種人只能吃馬麥 這個梵志因為修行-很精進努力 所以起了驕慢心 對維衛王子修成佛道-沒有起一種尊重恭敬心 起了輕慢心說-像這種人只能吃馬麥 五百個弟子都沒有人吭氣 只有一個人說-師父 這樣講也不對 如果是像他們講的話 這種人應該受到天人的供養-而不是吃馬麥 弟子講-這個梵志不吭氣 他也是聰明人-自己驕慢講這種嫉妒的話 佛說 當年說這種人-只能夠吃馬麥的梵志就是我 我說人家吃馬麥-所以今天受吃馬麥的果報 當年那個梵志的弟子-提醒他的師父說 如果真的像他們講-這個維衛太子修行成道 這樣的修行者-應該受天人供養 就是舍利弗 所以我們吃馬麥-他就可以到天上 去受天人供養三個月 很多經典戒律都有講到-佛食馬麥這個典故 每一個經典講的繁簡不一-基本情節就像上面所講的 還有一個中本起經裡面-有一個佛食馬麥品第十三 聽完佛食馬麥的故事 這裡面最重要就是 為什麼-佛會受到食馬麥的果報 就是前世講錯了一句話 像佛前世只是講錯了一句話-就遭受三個月吃馬麥的困境 相對的一個女人 因為替佛煮馬麥就能夠得到-轉輪聖王第一夫人的善果報 這樣的因果關係-真是令我們感到非常的驚訝 當然因果報應的故事-大家都聽聞很多 可是看到佛-也要受到這樣的因果 覺得因果確實絲毫不爽-確實非常明白告示我們 今天從佛食馬麥的典故 我們對世間因果-要非常非常的小心 講話也要非常非常的小心-不要自己造了惡業而不知 這是我們從佛食馬麥的因果-當中所學到的因緣 佛食馬麥的典故-就講到這個地方 回頭來看第七卷-天廚供養讚的前面三句 天廚供-天上食物的供養 純陀最後來 純陀這個居士是-佛所接受最後供養的一位 饑餐麻麥充皮袋 佛在往昔因為說錯了一句話-所以招感三個月受饑餓 而吃馬麥來維持生命-皮袋就是我們這個色身 這麼一個惡因緣的果報 仙人又送齋食在 佛吃的馬麥-其實是外相是馬麥 佛吃的還是-天人所供養的天廚妙味 所以仙人又送齋食在 就接在饑餐麻麥充皮袋後面 雖然佛吃的是馬麥 可是裡面-也有天人所送的天廚妙供來 仙人送齋食的經典-佛經裡面一下沒有找到 中國佛教倒是很多祖師-有天人送供養的典故 最有名的就是禪宗 四祖的弟子牛頭禪師-還有律宗的道宣祖師 他們都是天人送供的典故 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