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講 題:梁皇寶懺 79 主講者:惠空法師 各位同學 繼續介紹梁皇寶懺 上節課介紹到 解冤釋結第九章-在卷五 總共有五個章節 第一個 菩薩以救苦解冤-為濟眾之要行 所以我們要效法菩薩 這一段就講到-為什麼我們要解冤 接下來就具體的-向眾生懺罪解冤 解除我們跟眾生的冤仇 向眾生懺罪解冤-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是向父母親屬懺罪-第二是向師長懺罪 第三是向六道眾生懺罪 我們已經講到-第三向六道眾生懺罪 又分成很多內容 第一是總說懺悔義-就是懺悔的基本理論 我們之前講過-為什麼懺悔能夠除罪 我們舉了-石頭丟到河裡沉到水底 石頭如果放在船上-就可以橫行大海不會沉 這就是懺罪的一種比喻 還有一種說法 一茶杯的水-放下一大湯匙的鹽巴 這個水就不能喝-太鹹太苦了 如果把這一調羹鹽巴-丟在游泳池或河裡面 鹽巴就被稀釋掉 經典上舉了好多-像這兩個例子的比喻 說明懺罪解除惡業的功能 這一段是講到怎麼樣懺罪-還有懺罪的方法 下面就講到-慚愧心的理論 上次講到第四段 由三寶的神通力 攝持眾生來到我們這個道場-來跟大眾懺悔 把眾生攝持來到這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 在梁皇寶懺解冤釋結裡-出現好多次 這部分請各位能夠注意 現在看400頁第五條-滅苦之要唯有懺悔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 夫怨對相尋皆由三業-莊嚴行人嬰諸苦報 相與既知是眾苦之本-宜應勇猛挫而滅之 滅苦之要唯有懺悔 故經稱歎世二健兒-一不作罪 二能懺悔 我們現在-同在這個道場的大眾 大家能夠瞭解-所謂怨對相尋 就是我們跟眾生之間的冤仇-互相糾結互相追趕不捨 尋仇到天涯海角-我也不會放過你 甚至有人就說-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內心不能夠平息恨意-所以怨對相尋 走到天涯海角都會找到你 皆由三業-都是因為身口意三業 來莊嚴行人 本來是種種的纓絡-美好的服飾珠寶莊嚴我們 可是這邊是三業 就是我們有很多的惡業-追隨著我們 這邊的莊嚴-是緊追繫縛不捨的意思 種種的惡業-繫縛著我們 不捨不離開我們-叫莊嚴行人 我們就是被惡業所繫縛-不能夠離開逃脫捨掉 所以嬰諸苦報-種種的苦報就遭遇 我們現在既然知道了 三業惡業種種的冤仇-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我們應該要努力把它除掉-挫而滅之 挫是把它敲碎 怎麼把這個苦滅掉呢-就要懺悔 所以經上說 有兩種勇健大丈夫 第一是不作惡業-不造過失的人 第二是作了過失-能夠懺悔除罪的人 那麼怎麼懺悔呢 下面講懺悔之法 大眾今日將欲懺悔 當潔其心整肅其容-內懷慚愧悲暢於外 起二種心則無罪不滅 我們今天要懺悔-應該要清淨我們的心 整肅其容 內心清淨以後 外面就不會有-輕浮的表情儀態 身口非常的端莊-肅穆的恭敬心就會出來 內懷慚愧悲暢於外 內心有一種慚愧之心 悲愍悲傷的心情-就會抒露出來 對自己惡行-乃至對眾生的痛苦 就會有一種悲愍的心情出來 起二種心則無罪不滅 哪兩種心-一者慚 二者愧 下面舉了四個角度-說明什麼叫慚愧 第一慚者慚天-愧者愧人 慚天是對天理-我們覺得不符道理 就是作錯跟違背了正道 愧人是傷害了人-對不起人 辜負別人 叫慚天愧人-這是第一個 第二-慚者自能懺悔滅諸怨對 愧者能教他人解諸結縛 慚是內心起了反省-要除掉過惡的心念 愧是也幫著別人一起-把煩惱平息 結縛就是煩惱 第三慚者能作眾善 就是內心起了慚愧-所以就努力去行善 愧是看到別人行善-能夠隨喜讚嘆不起嫉妒心 第四慚者內自羞恥 就是內心感到羞恥-覺得自己很不好 作了錯的心情-覺得很慚愧很羞恥 愧是向別人承認過失-請求懺悔 以是二法能令行人得無礙樂 用這兩個慚愧的法 能夠讓我們大家-得到無礙 沒有障礙 就是快樂安樂 相與今日-起大慚愧作大懺悔 大家今天一起-起大慚愧心 就是甚深的慚愧心-深刻至誠的懺悔心情 講到慚愧 我們來看世間-人與人之間相處 我們常常說一個人-能不能夠向善 端在於他有沒有羞恥心 如果連羞恥心都沒有 不會感到自己作錯事情-不好意思 對不起別人 不會有這種感覺的話 那可以說他就會為所欲為-沒有所謂生命的價值 沒有自我反省的能力 他沒有一個標準-不會覺得這是羞恥 所以羞恥心是一個人-是不是能夠向上向善 最重要的分界標準 為什麼呢 所謂羞恥心-是你對是非善惡的標準 對於做這一件事情-你認為有對錯有是非 你才會有所謂羞恥心 作這件事情-你不認為有對錯的問題 反正我作就作了-有什麼對 有什麼錯的問題 沒有這種-是非對錯的標準的話 當然就沒有羞恥心 沒有羞恥心同時也就是-沒有是非善惡的標準 那這個時候-你跟他講什麼都沒有用 所以我們說 羞恥慚愧心是我們-做人處事最基本的心態 如果一個人非常有羞恥心 也就是他非常有-是非善惡尺寸標準的話 他一定會向上 縱使暫時作了一些錯事-他感到非常羞恥慚愧的話 那麼這個人他會向上-給他一點時間 如果翻過來 雖然這個人暫時的-沒有什麼大的過失 可是他沒有羞恥慚愧心 遲早這個人會墮落-會犯很多很多過失 為什麼-他沒有羞恥慚愧心 所以我們與人相處-內在的羞恥慚愧心 這裡面還有一個慚天愧人-就是對於道理 對於人我之間的善惡是非-有非常清晰的尺寸拿捏 這是非常重要的 至心求哀四生六道-何以故爾 經言-一切眾生皆是親緣 或經為父母或經為師長-乃至經為兄弟姊妹一切皆然 良由墮無明網不復相知 既不相知多起觸惱-以觸惱故怨對無窮 大眾今日覺悟此意-至誠墾惻苦切用心 必令一念感十方佛-一拜斷除無量怨對 等一痛切五體投地-重復歸依世間大悲慈父 我們大家起慚愧心-懺悔心 向所有一切六道眾生懺悔 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親人眷屬 從無量劫以來彼此之間-互為父母師長兄弟朋友 只不過因為無明纏縛-我們不太相知而已 所以在生死流浪中間-互相觸惱 在這裡梁皇的基準點-沒有放到法性的深處地方 如果從法性的深處來講 所有的一切眾生-都是我心中的眾生 所有一切有情-都是由我心所現的有情 從這個角度而言的話-眾生與我一體 所以菩薩於眾生-起同體的悲心 不但是我今生父母在淪落 是一切的眾生就等同於-是我自身的觀念 不是我的父母親屬而已 是我自身輪迴在生死裡面-一模一樣的悲愍之情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寶誌公梁武帝做這梁皇寶懺 他們所設定的對象-還是把根基放得比較淺一點 因為梁皇寶懺在懺悔-懺悔就是要有重的惡業 有粗重惡業的人-基本上根性比較鈍 你把他拉到一切眾生-與我同體的層次 義理上比較深-就比較難以瞭解 所以把它放到今生父母師長-兄弟眷屬這個層次來探討 不過我們講到這個地方-順便把這個觀念提出來 就是從法性的立場來講 一切的六道眾生-就是我的同體 眾生與我是一體的思想 在梁皇寶懺裡面 這種六道眾生 皆是我多生多世的-父母師長兄弟朋友的理論 處處都是 看下面最後第七小條 請三寶加持 然後回向-願一切眾生都能夠清淨解脫 乃至於得佛莊嚴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仰願三寶同加攝受-令某等所懺除滅所悔清淨 又願今日同懺悔者-從今日去乃至菩提 一切怨對皆得解脫-一切眾苦畢竟銷滅 結習煩惱永得清淨-長辭四趣自在受生 親侍諸佛面奉尊記 六度四等無不備行-具四辯才得佛十力 相好嚴身神通無礙-入金剛心成等正覺 這一段是發願回向 我們已經發起向一切-六道眾生懺悔的願以後 也同時希望一切三寶力-攝持我們 令某等-所懺悔的一切罪業清淨 這是梁皇寶懺-最根本的旨趣 除了讓我們-所懺除的惡業清淨以外 同時我們也發起菩提心 希望所有一切跟我們-有冤仇的有情眾生 都能夠解脫 也能夠離開一切痛苦-消除一切的煩惱 最後能夠行菩薩道成佛 到這邊第五卷圓滿-向六道眾生懺悔 前面總說懺悔義這一段-到這邊圓滿第五卷 下面第六卷開始 我們要具體的來懺-身業口業意業三業 第五卷結束之後-有一個總結讚 四生往返 六道迴旋-皆由冤對闇相傳 願仗佛哀憐 解釋冤愆-萬壑縱悠然 四生-卵胎溼化 所有的有情生命-在六道生死來回之間往返 就是六道迴旋來來往往 皆由冤對-都是因為彼此冤仇 冤對就是仇恨 闇相傳-闇是無明痴暗 我們的愚昧無知-像黑夜一樣黑暗叫痴暗 用黑暗形容我們的愚痴 形容我們深厚的煩惱-障蔽了智慧的光明 所以叫做暗 因為愚痴障蔽了我們的心光-所以種種的惡業就出來了 叫做冤對闇相傳 就是彼此糾纏-所以發展出生死輪迴的惡業 願仗佛哀憐 期望仗著三寶的憐愍攝持-能夠解釋冤愆 解釋是解開消除掉-彼此冤仇過失 愆是過失 萬壑縱悠然 能夠非常的舒通 所有的彼此冤仇-就像山谷一樣暢通無礙 南無難勝地菩薩摩訶薩 下面看-出懺文 每一卷前面有入懺文-後面有出懺文 出懺入懺文的-主要的功能作用是 引導我們進入懺儀的觀文 把我們拜梁皇之前的-世俗紛擾的妄心 透過入懺文-引導我們去思考到 諸佛菩薩的莊嚴功德-道場的莊嚴 我們往昔惡業的深重 然後告訴我們-為什麼要虔誠懺悔 把我們的心情帶入-懺悔的情境氛圍裡面 然後才進入懺文的-禮佛長行裡面 出懺文也是同樣的 這一卷的懺儀結束以後 我們同樣還是要不斷的 思惟佛的功德-道場的莊嚴 然後把已經修習圓滿的功德-回向給六道一切有情 把我們的惡業惑習-轉為清淨的聖德 然後不可以懈怠-要繼續努力 這就是入懺出懺的功能 我們看第五卷的出懺文 第一段先看-讚佛功德 妙相巍巍 麗中天之杲日-慈風蕩蕩 振大地之春雷 這一段用佛的容貌-跟佛的慈悲 來形容-佛的功德浩蕩巍巍 妙相巍巍-是佛莊嚴的三十二相 巍巍是盛大的樣子 佛的三十二相-非常的莊嚴盛大 麗中天之杲日 中天是-日正當中的時候 杲日是-大大赤熱的太陽 麗是比美超過了 佛的三十二相莊嚴的儀容-光明超過日正當中的太陽 慈風蕩蕩 振大地之春雷 佛心的慈悲攝持-好像春風蕩蕩吹撫大地 跟春雷一樣響遍大地-叫振大地之春雷 像春雷像春風一樣遍滿-吹撫振動在這個大地上 這是佛的慈悲攝念 灑甘露於塵心-灌醍醐於沙界 有求皆應 無願不從 佛的慈悲不是只有外在 像太陽一樣的光明-像春風一樣的吹撫 不是這樣子 他具體的灌注-跟有情眾生結合在一起 所以灑甘露於塵心 用甘露跟醍醐比喻佛菩薩-具體的為救度眾生的作為 把天上的甘露妙水-灑在我們凡夫的塵埃內心 淨化了我們凡夫的塵垢心靈-叫灑甘露於塵心 甘露水把凡夫六道眾生-苦惱煩惱的心洗滌乾淨 灌醍醐於沙界 醍醐是無上的妙味 把無上的妙味法藥-灌是遍灑在沙界 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個眾生的身上 總而言之就是 把無上的佛法妙樂妙味妙法-遍灑在所有的空間 遍灑在所有的有情身上-來淨化他們的生命 不但是淨化 而且眾生有所求-諸佛菩薩都會有所感應 有所願-也都一定會滿他的願 有求皆應-都會回應 無願不從-都會滿眾生之願 如來舒五眼之光明-融會作五時之佛事 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就是如來五眼 打開了五眼放出了光明 融會作五時之佛事-作利益一切眾生佛事 這以上到作五時佛事-是讚佛的功德 下面是莊嚴道場 上來奉為求懺眾等-脩崇慈悲道場懺法 今當第五卷 現在我們大家一起-來禮拜慈悲道場懺法 現在是第五卷 禮誦云週 我們禮拜讀誦-已經告一個段落 功薰將畢-功德圓滿了 集五德之高流-瞻五天之妙相 五德是有瑞相的特殊-就是住奇特法 住佛所住 第三住導師行-第四住最勝道 第五行如來德 這五種叫做五德-就是有很多殊勝功德 高流是高深之流 就是我們會集招請-具備五德的僧眾 瞻五天之妙相-五天是五天竺 印度分成了-東南西北中五個 所以叫五天竺的妙相-就是佛的妙相 五天是指印度的佛的妙相 然五分五分法身-戒 定 慧 解脫 解脫知見 這是佛的功德法身-叫做真香 燃五分之香就是燃檀香 點五方之慧炬-東南西北方 慧炬就是點燈 這一段是我們邀請出家人-供奉莊嚴的佛像 點著芬芳的檀香-燃著光明的蠟燭 唱著梵唄的音聲-奉獻灑著美麗的花朵 放著好的食物-然後一起禮拜誦經 裡面有很多的修飾語 其實講的就是這些東西 燃五分之真香-就是點著檀香 點五方之慧炬-就是燃著蠟燭 偈讚一音-用一音說法的唱偈 就是梵唄的音聲 然後花飛五色 用五種顏色鮮豔美麗的花朵-來供佛來散花 供饌聊為芹獻 饌是食物 我們放供養的食物來禮佛 效於傾葵-葵是向日葵 向日葵花的頭是彎的-好像我們身體彎著拜佛 所以說禮佛好像向日葵-彎著腰拜佛 作觀誦經-我們觀想而且誦經 殊功異德-種種殊勝的功德 這以上是莊嚴道場-同時也就是莊嚴我們的身心 接下來看第三段-回向證明 先伸回向佛菩提-然後普資周法界 出生殊利 奉為求懺眾等 出生種種的功德 為了要求懺的大眾-某些人等 懺未懺之罪垢-集未集之勝因 接下來是-轉惑業為聖德 我們還要繼續的懺除-還沒有盡除清淨的罪垢 我們要繼續的懺悔-把所有罪過懺清淨為止 集未集之勝因 我們要積集-還沒有修好的殊勝善根 我們要修集-無量無邊的善根福德 集是積集累積的意思 還沒有累積好的善根福德-我們要繼續的累積 這就是未修善令修-未斷惡令斷除 懺未懺之罪過-就是未斷惡令斷 集未集之勝因-就是未修善令修 伏願五蘊之雲自空 我們這個煩惱的身心-叫五取蘊 五蘊就是指煩惱的這個身心 我們這個身心裡面-充滿了煩惱惡業 五衰之相不現 五蘊像雲一樣-散掉了空掉了 五衰是天人的衰敗相-不再永遠安享天人福報功德 天人在壽命將盡的時候-身體出現的五種死亡現象 第一個是頭上的花枯萎了-第二個是腋下出汗 第三個是衣服會髒掉污垢 第四個是身上沒有了光-或常常是臭氣 第五個是不安於本座-或是天女常常跟他鬧意見 這就是五衰相現 可是我們期望身為天人 不要有這種衰敗-福報消失的因緣 就是不要這種福報消失 五衰就是福報消滅的跡象 五根五力而具足-五根是信 進 念 定 慧 信是信心 進是精進心-念是記憶力 定是心不浮動 心的寂靜 慧是有思惟力 分別力 信進念定慧-是我們一切善法的根源 一切善法的動能 一切善法有漏的無漏的-都由這個五根 信心 精進心 念心-定心 慧心 而成就一切的善法-都要由這五心的力量去成就 這五個心-在佛法的修習中叫五根 因為所有的善法由它而生出-一切的善法由它而推進 它產生一種大的力量叫五力 所以五根五力具足 五蓋五障以銷鎔 五蓋就是我們常說的-貪 瞋 睡眠 掉悔 疑 是我們修禪定的障礙 五障是指修道上的五種障-也是五蓋 不過有另外一種五障的說法 其實五蓋就是五障 另外一種五障 第一煩惱障 第二業障-就是過去的惡業 身障 法障-所知障 法障是沒有辦法聽聞到-善知識教的佛法 身障是因為惡業-所以投胎在不好的環境裡 所知障是你聽聞到了正法-可是障住你正確的理解 煩惱障是我們煩惱很重 業障是你有很多惡業 比如說人家會欺負你-或是生了疾病很窮困 家庭不美滿就是業障 這是五種障-是修行中外在的障礙 五蓋是內心的障礙 所以五蓋五障以銷鎔 發明五種之心花 我們內心清淨-現出光明莊嚴的花 持守五支之淨戒 五支戒-依涅槃經義記 第一個 根本業清淨-第二個 前後眷屬清淨 第三個 諸惡覺清淨-第四個 正念清淨 第五個 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清淨 這是五支淨戒-簡單講 我們在修禪定的時候 五蓋-內心的煩惱消除 五障-外在修法的障礙消除 發明五種心花就是-內心的智慧開展 心花是內心的光明智慧 五支淨戒-是身的清淨無染 現存眷屬-希五福以咸臻 五福是中國人所講的 長壽第一-第二富 有錢 第三康寧-健康 沒有病 第四好德-有好的道德 心性很善良 第五 子孫多 有的人是長命-就是好命終 其實應該是子孫多 這是中國人所希求的-世俗的五種福報 壽 富 康 妙德 子孫多-現存眷屬能夠有五種福報 我的子孫我的父母師長-他能夠五福咸臻 咸臻就是五福具足-五種福報都有 過去宗親得五明之成就-過去的親人眷屬得五明 就是內明 因明 工巧明-醫方明 聲明 就是所有的世出世間的-知識技術都能夠成就 五福是世間的福報 五明是一切的知識技術-都能夠成就 那可以說是世間-最難能稀有的 福德善根都具足 這是非常了不起-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 這種功德的回向-非常的圓滿 這一節課先講到這邊-下一節再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