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永嘉集第34集 主講人:惠空法師 各位同學繼續看-永嘉集勸友人書第九 現在看第二小節的-第四小段 識道則人山無別 先唸一遍在394頁 是以先須識道後乃居山 若未識道而先居山者-但見其山 必忘其道 若未居山而先識道者-但見其道 必忘其山 這幾句話是對稱的 它先把結論提出來-必須先識道再居山 識道倒不一定是要開悟-至少必須要能夠見道 能夠了解道法後 才能居山 未識道而先居山者-但見其山 必忘其道 沒有見道沒有一點悟性-就在山裡面 只見山而不知道 就會忘了道法 未居山而先識道者 如果已經識道了 就見道而忘山 一個是見山忘道 一個是見道忘山 兩個差別在這地方 重點在於能不能夠悟道 忘山則道性怡神 忘道則山形眩目 一個是忘山 一個是忘道兩種人 忘山的結果是道性怡神-忘山以後都是道 道法讓生命身心能夠-得到調暢 輕安 潤澤 所以叫道性怡神 第二種人是忘道的人 就山形眩目 在山裡面看到 峨峨聳峭 鬱鬱長林 水石崢嶸 松竹森梢 反而山裡面的景色-把五官眩惑迷惑 是以見道忘山者 人間亦寂也 所以能夠見道忘山的人 人間 在社會市井上面 也是一種寂靜 如果見山忘道者-只見山不見道的人 山中也是喧囂也 最後推論出 重點不是在山裡 還是市街上 重點是能不能夠見到道法 是不是能夠會道-會道才是根本旨趣 今天弘法 還是禪修 如果自己了解佛法道理以後 弘法也是一種修行 如果不了解修行的道理-就躲在山裡面 也只是過日子而已 還是一樣煩煩惱腦 苦苦惱惱的 重點是-能不能理解佛法才重要 能不能趨於佛法的本質 才重要 第二小段講到這邊 下面講第三小段 論道體 這一段是勸友人書 主體的部分 重點還是在說明道 前面第二小段講到-住山與見道的問題 重點不在住山 還是在市井 重點是要見道 道是什麼東西 前面已經講過了-不過那是永嘉集裡面的文字 這個是給玄朗禪師的書 裡面就把他對於道的認知-怎麼樣去體會道的看法 跟玄朗禪師做一個溝通 這個是重點 這裡面分三小節 第一小節是論道體 第一小段講到-道體依生增悲 觀境智圓 第一小段主要講 道從幾個角度講 第一個角度 從悲字立場說明道 悲就必須要建立在 有情的生命 智就必須建立在-山河大地的物境上面 智慧的開展 必須要從境界而來 就是毘婆舍那裡講 薪越多火越大 薪是境 火是智 道理是一樣的 所以第一小段講到 從悲智的角度說明 道的特質 第二個從法性的角度 來講道體 第三個從實相的角度來講道體 從三個角度來講 第一個從悲智 第二個從法性-第三個從實相來講道體 看第一個 且夫道性沖虛 萬物本非其累 真慈平等 聲色何非道乎 從悲智的立場 裡面又分為三小節 第一個 萬法當下就是道體 聲色就是道體 但以無明障住而不了解-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了達以後-妄見就變成般若 第三小段說明悲智必須要-假借有情以及境界而開展 有情與境界越廣大-悲智就越能夠深廣圓滿 這是三段 看下面 且夫道性沖虛 萬物本非其累 真慈平等-聲色何非道乎 這四句也是四六對 且夫是發語詞 道性跟真慈是一對 真慈就是道性 真正的慈悲 沖虛跟平等是一個 沖虛在說明道的幽邈-深遠無以測度 平等說明慈悲的-同體悲心的空性無相 所以叫真慈平等 在道性沖虛真慈平等的-道的觀照之下 萬物脫離它的物相 所以無相 無相者不為情執所牽絆-叫本非其累 在道性沖虛下 萬物就消融了 沒有煩惱業障的牽絆-所以叫本非其累 因為真慈是一種 同體空性的平等 聲色當下就是 智慧的生起處 就是智慧的觀照處-也是修行依止的道場處 所以說聲色何非道乎 既然萬法跟聲色 萬法就是聲色 聲色就是萬法 一切眼前身心當下的境界 就是道 而且不會做為有情的牽絆-為什麼我們在生死輪迴 只因 特因見倒惑生 因為無明的妄見顛倒 煩惱由而升起 惑就是三毒 貪瞋痴煩惱 遂成輪轉 才會有六道生死輪迴 這是第一小節 從聲色萬物當下 就是道體來講 第二因為無明所縛 了達了以後 變成轉境界為道法 所以第二小段 若能了境非有 觸目無非道場 知了本無 所以不緣而照 了境非有 知了本無 了境 境指俗諦 知了本無-非有跟本無是一個東西 觸目無非道場 所以不緣而照 觸目是眼睛張開 耳朵聽到的 都是清淨的覺性清淨的智慧-都是無相的境界 所以都是道場 知了-這個了指智慧 這個智慧也不實在 所以不緣而照 所以不需要有所對而了照 不緣是不需要對一切境-而能夠通達攝持 能夠與一切萬事萬物 平等含攝 叫不緣而照 不對境而能夠通達 叫不緣而照 圓融法界 解惑何殊 前面了境非有 是從俗到空 了知本無是 從空到緣起 圓融法界是有無雙照 圓融法界有無雙照 解惑何殊 解是智慧 惑是煩惱 煩惱智慧平等不二 何殊-殊是不同 何殊是沒有不同 以含靈而辨悲 即想念而明智 下面第三段講 悲智必須要 就境跟有情 就無情的境跟有情的心-而產生悲智 所以說以含靈 含靈是有情眾生 而辨悲 下面即想念而明智 重點是 辨悲跟明智 要生起悲心必須要-從有情之處而生起悲 要智必須從妄想 念想就是從妄想中 而開展智慧 智生則法應圓照 離境何以觀悲 要生起智慧必須要圓照萬法-叫法應圓照 必須要照 要圓滿的觀照萬法 叫智生則法應圓照 這個語詞比較拗口 應該是 智生起應該要-圓照法界而生起智慧 悲的生起必須要就境-而發起悲的悲心 前面是用肯定語氣-智生則法應圓照 第二句用疑問句 離境何以觀悲 其實還是一樣 跟含靈而辨悲即念想而明智-是同一個意思 這都是悲智相對的 悲智理合通收 乖生何以能度 這兩句話把悲智統攝起來 悲智是一起的 平等的 離開了有情 沒有所度能度 接下去 從乖生何以能度看下去 度盡生而悲大 照窮境以智圓 悲心的廣大無邊-必須從度盡一切有情而成就 悲心的成就必須從-度盡一切眾生而獲得成就 所以叫度盡生 一切有情生命都度盡了 這樣的心量才能夠-成就廣大無邊的悲心 翻過來講 智慧的圓滿 必須照窮境 必須要觀照到所有的境界-才能夠圓滿智慧 悲大智圓 這是一個圓滿的境界 悲心廣大 智慧圓滿 就是悲智圓滿 佛的境界-佛的功德 悲大跟智圓是怎麼來的-它是度生跟照境 智是從照境而來生起的智-悲是要度眾生而有悲心 所以加個盡加個窮-就能夠把悲智圓滿了 所以度盡跟大相對應-窮跟圓相對應 因為境所以大 因為窮所以圓 度生而有悲 因為度眾生而起悲心 因為觀照境界 而生起智慧 可是智慧的圓滿 以及悲心的廣大 必須要從度盡 重點是這個盡一切 盡就是窮盡一切 窮也是盡 盡也是窮 窮到邊際 所以窮盡而圓滿智慧 今天要了解悲智圓滿 離開了境界 離開了眾生有情 到哪裡去圓滿悲智 六祖講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求菩提 猶如覓兔角 佛法在世間就是這邊講 悲智就是指佛法 佛法這個悲智 它必須在世間 在眾生跟根塵的境界之上-才能夠取得到佛法 離開了有情生命-離開了身心境界 到哪裡去成就悲智 這話講得非常地清楚 看下面 智圓則喧寂同觀 再進一步推度 智慧圓滿以後 喧寂同觀 智慧是對一切境 而且是平等的 所以喧嘩跟寂靜 是平等同觀的 淫怒痴煩惱跟戒定慧-是平等沒有差別的 所以叫喧寂同觀 悲大則怨親普救 悲心廣大-仇人親人都平等同去救濟 所以叫怨親普救 這就是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的功夫 這就是觀世音 地藏菩薩的境界 我學佛的時候 看這些經文 唉喲 這麼廣大的心量-好像神話一樣 嗯 講得不錯 令人讚嘆-令人崇敬 像聖人一樣 他是佛菩薩 高高在上 再過一陣子 學習的時候 嗯 有道理-這種心境確實令人仰望羨慕 這樣的境界不錯很高 覺得我的心跟他的心-好像有一點對頭了 我們只是比較 差很多而已 好像我們是同路人了 以前你是你 我是我-我們兩個不一樣 你不錯 你是你 我是我 現在好像我們是 站同一陣線上的 只是你是老大 我是小小的 再過一陣子 學習不錯 講得確實好-太精彩了 就是應該這樣子 學佛就是這樣學 應該這樣去做 現在是 就是要這樣做 我也要這樣做 心境是慢慢這樣轉過來的 有一天我發覺到 將來多生多劫以後-我也要當觀音菩薩 以前剛學佛 不會有這種心情 觀音菩薩是觀音菩薩-你在那兒我拜你吧 現在不一樣-不是我要人家拜 不是 而是知道學佛 為什麼叫學佛 為什麼不叫信佛 為什麼不叫行佛 為什麼學佛 就是我要這樣去做 學到後來就是要這樣做 將來就是要變成 這樣的境界 要做到這個地步 不會覺得那是他的事情-跟我的事沒有相關 我就是要這樣做 這是可以做到的 這個心境是慢慢轉的 這個話自己可以衡量一下 現在看這個經文是感覺到-我應該怎麼做 心境跟經文完全是 一條通路的 現在是它告訴我 我應該怎麼做 我現在體會是-我應該怎麼做怎麼做怎麼做 以前的時候是 它是怎麼說的 它是這樣說 它是這樣說 那個心境 是不一樣的心境 如果今天學佛 讀經典的時候 在看經典的時候 你不是這樣 我應該怎麼做 我應該怎麼做 表示你對佛法 沒有正確的信念 對佛法沒有正確的認知 很多學者學佛的時候 經典怎麼講的 經典怎麼講的 它怎麼講的 那個叫-說食數寶門外漢 不懂佛法 他對佛法連信心都沒有-何論修行 何論學習 他根本就是不懂佛法 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這東西講得很好 可是很遙遠 跟我沒有關係 那是他的事情-跟我一點也沒有關係 兩個世界的東西 你們學佛修行多少 我是不敢講 我沒什麼功夫 至少對佛法認知的體驗 從剛剛講的過程中間 可以檢查自己的心境-有沒有在轉變 你理解佛法 是怎麼去理解它的 像剛剛舉的那幾種情況 你的心境跟佛法經文的-感受是不是越來越接近 是不是越來越一樣 貼近這個理念 像剛剛講的 就是應該這樣去做 對 就是這樣子 我就這樣去做 不是他是那樣做 他是那樣做 不是的 不是這種思想 所以要去檢視自己-對於佛法的信念 對佛法的理解 思想 生命是不是在轉換 生命在轉換的時候 行住坐臥 思想-都是在這樣思惟的 看到什麼東西 都是這樣的境界 生命就是在正思惟當中 一天24小時都是-在正思惟當中 我們的思想心念是不是-能跟佛法的義理貼合起來 是 那麼一天24小時-都是在正思惟當中 都是在正念當中 如果不是 讀再多的佛經 平常的思想都是跟-佛法相衝突的 那個東西 觀念一出來 不管講話 思考 思想-都是煩惱重重 邪見牽纏 糾纏不清 怎麼能夠學習到佛法-當然不行 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再看下去 如是則何假長居山谷-隨處任緣哉 既然能夠喧寂同觀 怨親普救 就不需要長居山谷了 就可以隨處任緣-到哪裡都可以了 禪宗講 十字街路好修行 可是觀念是 要有真功夫 沒有真功夫是不行的 這是就一個已經能夠-會道的人而講的 這是第三段的第一小段 第二小段講 了境本空-則妄見境界即是般若真智 看下面 況乎法法虛融 心心寂滅-本自非有 誰強言無 何喧擾之可喧 何寂靜之可寂 若知物我冥一 彼此無非道場 復何旬喧雜於人間-散寂寞於山谷 這一段開始 講到法法虛寂 這裡面分為四小段 第一個講 法體虛寂 故無物可擾 一切萬物本身就是空的-本身就是無相的 緣起性空 誰來干擾 沒有外在東西可以-干擾我們的心性 自己不起心動念-它本來就是空性的 你不去強求 強取它-誰來干擾你 況乎法法虛融 心心寂滅-本自非有 誰強言無 何喧擾之可喧 何寂靜之可寂 重點在第一句話 法法虛融 一切萬物本來就是寂靜的-一切法本來是無相的 你不去取他 它哪裡有相 本自非有-也不必說無 本來就沒有 沒有也不用講無 就沒有 何喧喧之可擾 沒有所謂喧囂的境界來干擾 沒有境干擾-也不用找一個寂靜來安住 這是第一個-法體虛寂 故無物可擾 第二個 人我無別 故無人何喧 前面是講無情物 外境-現在講人 若知物我冥一 彼此無非道場 復何旬喧雜於人間 散寂寞於山谷 這跟上面一樣 假設知道物跟我是一個 沒有內外 沒有人我的差別 彼此在這兒也好 在那兒也好 我也好 別人也好 都是道場 就不必要避諱於人間的喧雜 散是休息 找一個寂寞的地方來休息 到山谷裡面找一個寂寞寂靜-安靜的地方休息 不需要 第三小節就是說 如果是離開了街市的喧囂-到山谷裡面找一個寂靜 那麼是離開一個牢籠-進入另外一個監檻 是以釋動求靜者 憎枷愛杻也 離怨求親者 厭檻忻籠也 釋動求靜 釋是放手 把動盪不安的境界放掉叫釋 去求取一個安靜的環境 離怨求親者 離開怨仇怨家 去找自己喜歡的同伴道友 釋動求靜 離怨求親 都是捨一個 離開一個-取一個 找一個 這樣等於是憎枷愛杻 枷是刑具 杻也是刑具 枷就是銬在脖子上-杻就是銬在手上的 檻籠 檻是裝人的 籠是裝獸的 都是一個籠子 所以是脫離了刑具 換了一個刑具 脫離一個籠子-進了另外一個籠子 還不是一樣 還以為比別人聰明 其實笨得很 人有時候愚昧 往往自以為是 以為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有一天一個老和尚-看到小和尚 拿一根竹竿在那邊打打打 老和尚看了半天 也不是打桂圓-也不是打芒果 他打什麼 上面也沒有樹-打那個天空 在那邊打 他看了半天-不知道小沙彌打什麼 他說你打什麼 我打月亮 笨死了 給我 拿了樓梯 爬到屋頂上去打 這個愚昧 有時候自己不知道 爬到屋頂上 就打得到月亮 我們要求一個寂靜 其實沒用 寂靜在你的心裡面-寂靜在於對法的透視 對於法體的解析上面-這才是真正的寂靜 關鍵點在什麼地方 前面講音聲吼喚 究之則無言 色相紛紜 窮之則無相 聲色是惑亂心性-最大的罪魁禍首 可是當體會到聲色-其實是無體無相時 一切的煩惱 一切的障礙 一切的執著當下煥然銷解 這就是前面講的 法法虛寂 所以讀的時候一定要抓住主旨 永嘉大師一再反覆講到-不要去選這個境界 選這個境界-境界本身都是執著 都是虛幻的-都是帶動煩惱業障的東西 選這些有什麼用 重點是要用智慧-觀照境界的本質 法性 空性 這才是重點 不是要去分別境界的動或靜 若能慕寂於喧 市廛無非宴坐 徵違納順 怨債由來善友矣 第四個講到 如果能夠求靜於動 求順於違 不要把違順-順心的境界喜歡的境界 不喜歡的境界跟-違逆的境界分得這麼清楚 都是我們修行的因緣 慕寂於喧 慕是追求 去求取寂靜 在喧囂的當下 把寂靜體會到 市廛無非宴坐 市廛是市街上 街道上市集上就是在修行-在用功禪坐 徵違納順 徵就是求 求違於順 怨債由來善友矣 你的怨仇債主 就是你的好朋友 如是則劫奪毀辱 何曾非我本師 叫喚喧煩 無非寂滅 這樣子人家打你罵你-偷你搶你殺你砍你 都是老師都是善知識-都是逆增上緣 叫喚喧煩-吵呀鬧呀 跟你拉拉扯扯的 都是我們寂靜之處-禪的息心養慧之處 為什麼 因為能夠會到-這一切法都是寂靜的 講這麼多 還是那句話 要能夠了境本空-一切境當下本來是寂靜的 永嘉禪法可以說對於-心跟境的交融 互動之間下了 很大的一番功夫 參話頭不談這個境 很快永嘉集再-一次兩次就講完了 接下來要講高峰禪要 高峰禪要 絕對不講境的問題 永嘉集花了很多時間在講境 這個境算是禪宗 都是禪宗 可是差別在哪裡 這個境的特質 是天台宗的特質 永嘉大師有天台宗 思想的熏習 他會從境的理路-去分析外在的境界 外境的理論去分析-修行的趨向 以前還沒有認知到這一點 慢慢現在看發覺從很多地方 都可以看出 他這種天台的特質 雖然它還是禪宗 可是卻有很深厚-天台宗的特色 這也是其中一個 這是第三段的第二小段-從法性的立場來論道體 剛講過 住山重點在會道 會道從三個角度來講 看第三段 故知妙道無形 萬像不乖其致 真如寂滅 眾響靡異其源 迷之則見倒惑生 悟之則違順無地 妙道無形 萬像不乖其致 它這個逗點錯了 應該是萬像不乖其致 真如寂滅 眾響靡異其源 迷之則見倒惑生 悟之則違順無地 這邊是妙道無形 下面這一段就四六四六-兩句都是四六四六 妙道無形 妙道跟真如配 無形跟寂滅配 真如就是妙道 妙道就是法性 真如妙道 是無形無相的 萬像不乖其致 跟眾響靡異其源 萬像指萬物-眾響是指一切的音聲 不乖其致跟靡異其源是一樣 它都沒有離開 它的根源根本 致是它的由 由就是它的源頭 迷之則見倒惑生 悟之則違順無地 所以說迷悟有差別 一切法本來都是-真實在那地方的 可是迷悟有差別而已 迷就見顛倒 惑生起來 悟就違順無地 就很順了 這是第一個 下面講 闇寂非有緣會而能生-峨嶷非無緣散而能滅 滅既非滅以何滅滅-生既非生以何生生 生滅既虛 實相常住矣 闇就是寂靜 寂靜非有 可是緣會卻能夠生出來 寂靜是本來沒有的-因為緣會就能夠生出寂靜 峨嶷非無 峨嶷是崇高的種種境界 也不是沒有 是有 緣散而能滅 雖然很高很大 因緣虛了以後 就消散沒有了 有跟無 寂靜跟緣起 是因緣而有的 滅既非滅 滅不是真的滅 以何滅滅-滅不是真滅 是什麼來滅 生既非生 以何生生 生也不是生生 是什麼生生 都是緣起而有 沒有一個實在的生-也沒有一個實在的滅 是生滅既虛 生滅的境界 生滅的法都是假的 什麼東西是真的 是實相常住矣 一切寂滅也好 緣起也好 都是虛的 所以把生滅都歸入了虛 最後什麼是實 實相常住矣 實相 前面是從迷悟來見 後面是從生滅來歸入實相 我們再花一點點時間 把這一段 跟前面結合起來 請各位看第三小節 它是從實相來說明 這個道體 第三小節分成二小段 前面這一小段 從迷悟有別講真如道體 第二個從生滅的不實說明到-一切的根源都是實相 這是從迷悟有別跟生滅無實-來解釋實相 第三小節就在這地方-就講這一段 講到這地方 從前面整個文意來看 從住山 因為玄朗禪師邀請住山 從住山開始談-住山跟見道的關係 如果見道-住山不住山都沒有關係 如果住山不見道 處處成壅 所以重點是要見道-而不是住山的問題 剛剛講到這邊 見道 請問道體是什麼 所以從住山到見道 從見道到道體 就是這個思惟 這一段整個是講道體 道體這節課就講到-這裡面有三段 從悲智 從法性 從實相-三個立場來解釋這個道體 這是這一小段的核心思想 從住山 見道 道體 就是這個意思 這節課到這邊 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