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永嘉集第31集 主講人:惠空法師 各位同學今天繼續談 永嘉集理事不二-第八章最後一小節 我們把理事不二-主要思想大意再複習 它總共有六小節 第一個講一切萬法事相-當下是清淨的空性 一切外境是-清淨的智慧覺性 這是第一個基本把理事不二-的道理直接表顯出來 問題是一切的事法為什麼-當下就是清淨的智慧? 或是緣起的空性? 這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比如這邊講 今之色相紛紜-窮之則非相 音聲吼喚-究之則無言 在393頁中欄-第五行 為什麼色相窮之則非相-音聲吼喚 究之則無言? 為什麼真諦不乖於事理-妙智不異於了知? 關鍵點就在於-法當下一種真實的特質 為了解釋這個問題-永嘉大師提出第二節 是這樣道理的了解-首先要靠文字的表述 第二節主要是-妙旨需要假言詮為方便 就是透過語言文字-了解理事不二的道理 理事不二的道理是-當下一切萬法就是真實 為什麼一切萬法是真實的? 透過言詮了解-知道問題在於名跟體 名是語言文字 名體的問題-於是提出第四小節 辨名體的關係-名跟體二者之間是什麼關係 經過討論結果 發覺到名是藉體而有-體就是法 就是法執 就是各別差別的-六根六塵六識的這個法 名是依托於體-所以名不實 那麼體實囉?-就推究這個體實不實 發覺到這個體-其實也不實 不真實 這個體就是法體-就是大乘佛法說的法執 金剛經大家最熟悉 金剛經說-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 為什麼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 因為色聲香味觸法不實-所以不住相布施 為什麼?-因為無相 所以不住相布施 金剛經也講-若見諸相非相 這個相就指這邊的體 若見諸體非體-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關鍵點在於破法體-所以辨體 上節課講到辨體這一小節 辨過體-知道萬法從緣而無體 上節課講到-萬法從緣無體自耳 後來又講到-這個緣又是什麼東西? 把一切萬法無體歸究到無體-是因為緣的關係 請問緣又是什麼? 從十二緣起來講-緣的詮釋 在唯識是十二緣起的第三支-以識為體 在中觀是十二緣起第二支-以行為體 如來藏思想十二緣起的-第一支 以無明為體 現前永嘉大師是以因緣業果-以業果為體 不管永嘉大師-以業果為體也好 以八識的賴耶為體也好-以一切生滅相為體也好 以無明為體也好 關鍵點一直流轉到-都落在一個平台 這個平台就是我們-現前的生命境界 就是我們的意識-意識含攝了七 八 往上回溯回去-就回溯到賴耶 回溯到心的初動-就是行 也回溯到了無明 這個觀念上節課已經交待過了 今天進一步借著大智度論-成實論的三假 以及攝大乘論的名義互為客-的問題介紹 後面這一段就法體的有無-進一步的發揮 我們了解到緣起性空-了解到一切從緣 了解到緣的追究是十二緣起-的第一支第二支第三支 整個問題基本上就清楚了 後面的發揮是一個尾巴 現在先把法體辨析 永嘉大師是從-緣會立場說明的 智論 成實論 攝大乘論三部論-對法體辨析的說法 攝論是以名義-互為客的說法 般若經大智度論是以-名假受假法假為說明 成實論是以因成假-相續假相待假 對於三假基本的說明 看般若經三假-法假 法指色心等法-就是五蘊 十二入 十八界 受假-總法含攝別法而成一體 攬別成總-好像一個泥團一個泥巴 裡面有很多很多的沙-一粒一粒的沙 合成的一個泥巴團 或是很多樹合成的一個樹林 很多的人合成的一個軍隊 軍隊是總 泥團是總-樹林是總 森林是總 一棵棵的樹 一粒粒的沙-一個個單獨的人 就是別 就是所謂的受 受就是和合相-就是攬別成總 名假是一切法之名-如沙 人 樹林就是名 相對於攝論-是名跟義 攝論的名是-字言相 文字語言相 義是六識所緣境-就是六塵 把名假跟名對-把受假 法假跟義對 就是所謂的名義 就是般若經的-名假跟法假 受假 三假各部經典的解釋-雖然不一樣 大家很清楚知道現在所面臨-的境界把它歸納成為幾類 便於從歸納出來的類別裡-去解除掉我們虛妄的執著 從虛妄的執取上來看到執著 如以三細六粗而言 一落入法執-就是虛妄執著 三細是沒有法執的-法執是從六粗開始 六粗是智相 相續相-執取相 計名字相 要論三細六粗裡面的-計名字相已經到第四粗了 第四粗充其量是在名假-跟受假這邊 計名字相-就是名字 要說的深一點-受也是計名字相 再往下就不是名字相 六粗的計名字相-就是受假或名假 名假是比較當體-受假也可以 如果是這樣子 智相相續相跟執取相-就落在法假這邊 這是判三細六粗裡-非常重要的一個 從三假裡面可以看到-對於法的執取只有兩類 一類是法假-一類是名假 六粗的前三粗是法假 計名字相是受假-跟名假以後的事情 般若經講完了-這是從法的外相來看 成實論提出三假之名-因成假 相續假 相待假 這個假可以說-都落在法假裡面 名義互為客-攝論的假還比較粗糙 名假受假法假也是-從六根六塵六識 從識心上面說明-法差異的類別 成唯識論提出-因成相續相待的說明 在解析法空最徹底的-中觀裡面把萬物分成這三類 說明從這三類是-萬法組成的理由 所謂假就是假立安立 就是萬法安立建立的-一個理由何在 中論從三種萬法組成-的理由為契入 解析一切法空-一切法不生 最有名的相待-像燃可燃品是相待品 相續是去來品-因成是因緣品 雖然成實論提出這三個名稱 中論是真真實實就這三假-做為解析法體不實 最深刻 深度廣度都夠的-一種契入的思惟 什麼叫因成假? 因成假-一切有為法是因緣所成 相續假-前念既滅 後念復生 這從心念的相續流轉而說的 相待-是一切諸法各有相待 如對長說短-從相待的立場 我們來看就知道裡面的-奧妙在什麼地方 什麼叫相待?-光看名詞看不出問題 什麼叫相待? 如軍人休息時把槍架起來 二根槍架起來-就立起來了 這二根槍架起來-一個倒了以後 第二個還會不會站住?-第二個一定倒 所以紅的倒 綠的就倒-綠的倒了 紅的就倒 這兩個一定是同時存在-而且同時銷亡 意思是要成 二個成-要無 二個無 像眼睛跟色塵一樣-根跟塵 有根就有塵 有塵就一定有根-沒有塵就沒有根 沒有根就沒有塵 相待講穿就是-根塵的關係 它就是從根塵相待的角度-來告訴我們 沒有根塵-就沒有了山河大地 就沒有一切萬法-就沒有法 法是建立在根塵之上的 而根塵本身就是-一個相待的法 從法建立在根塵的特質上-把它解析掉 相待之所以會成立-就從境智根塵的立場 相待有沒有價值?-當然有價值 因為法的成立是靠-根塵相待境智相待而有的 粗一點是根塵-細一點就是境智 再細一點到了八識-就是見相二分 都是相待而有的 到了菩薩的境界-還是有境智的問題 有相見二分的問題 一切都是從我們生命的開展-乃至菩薩的境界 都是相見二分的相待性 當然從相待性就解析掉 這是相待的價值 相續是什麼?-是心念 哪一個人一輩中沒有心? 你沒有心?-誰沒有心 認知的時候是心-不認知的時候還是心 山河大地是心-身心世界還是心 睜開眼睛的時候是心-睡覺的時候是心活的時候有心-死的時候還有心 在散亂中有心-在禪定中還有心 在凡夫沒開悟時有心-開悟以後還有心 哪個時候離開過這個心? 一切萬物都是由這個心-相續結構而成的 一切萬物解析開以後 都是剎那剎那-心識流轉出來的 根據相續心的-流轉的因素 就把一切萬物-給解析掉了 相續假是站在一切萬法-都是由心的相續而建立的 活著的時候有心-死的時候有心 在散亂中有心-入定也有心 在凡夫時煩惱中有心-開悟以後還有心 怎麼沒有心? 從一切是心流轉相續的立場-建立了一切萬法 所以從相續把萬法解析掉 第三個是因成 相續是因緣-剎那剎那前後因緣 相待也是因緣-也是相對立根塵對立的因緣 所以因成是一個-最根本的一個原則性 一切法沒有自體性-都是因成而有的 因緣性-因緣性是什麼東西? 世間人不了解-就跟他說業報 因果 講細微一點 唯識思想是用-賴耶作為因緣的根源 中論是用行作為它的根源 如來藏的思想以-無明作為它的因緣 法的本質-就是沒有始性 一切萬法的本質沒有始性-就是因緣性 這三假是比較深刻 它是從法建立的立場-來解析法體 從相待假相續假因成假-就一直不斷地 把法解析到最究竟的地方-就破法執 中論破執-破得很乾淨 因為它掌握了一切萬法-構成的根本要素 三假 在這裡面敘述的時候-可以用相待轉入因成 也可以用相續轉入因成-也可以用因成轉入相待 也可以用因成轉入相續 這三假在思惟的時候-可以互相交錯 從這樣的思惟可以看出-佛法不出二大車軌 或者三系的思想-唯識 中觀 如來藏的思想 大家都把佛法由迷入覺的-關鍵點放在解析法執的地方 就是這邊的-法體的辨析 所以徵諸大的論點 大智度論 成實論-中觀 攝大乘論 都是大乘思想-最具代表性的論典 他們的思想裡面表現對於-由迷入覺的關鍵 破法執 他們闡述的跟永嘉大師的-名體之辨是完全吻合 雖然看到永嘉大師理事不二-好像很平常 它的背後是真真實實-跟大乘的佛法思想吻合的 文字不一樣 背後所要-闡述的意義是一樣的 上次也用過瑜伽的五事-說明這個問題 瑜伽的五事相是法體-是這邊的法執 就是義 名就是名假 相就是法假-名是名假 這個相就是識 在名跟相二個事境當中-它是事相覆理 理就是真如 就是空性 在相事中間把真理給障住了 名能夠詮表事中之理 能夠把事就是理-事中即理 色即是空 色不異空-這個就是色 理事就是空-色不異空的道理 能夠把它表顯-所以是名 修行禪觀了解這個道理-了解三假之理了 了解法假 受假 名假-了解因成 相續 相待 名義互為客的道理以後 心在緣事相之後-把事相轉入緣起的理 了解了因成相續-相待這個道理以後 知道一切法都是因成-相續 相待而有的 不真實 於是把事相六根六塵六入-五蘊十二入十八界轉入理 慢慢地轉 轉以後-就了事成理 事就慢慢轉成了理-就是奢摩他 毘婆舍那 最後了達事當下就是理以後-事理不二就是理境 知道事當下就是理 於是得證到果位 就是真如 瑜伽五事把一個禪觀的思想-跟身心境界 以及文字的關係跟真理的關係 這五個東西分析得非常恰當 反覆用瑜伽五事-來說明這個問題 就是要各位知道 事相語言文字跟我們的心 怎麼運作開展出禪觀正智-最後證到果位 這五個東西互相的關聯 回過頭來看永嘉大師-在永嘉集裡 做了每一個部份的解析 奢摩他優畢叉毘婆舍那-就是正智跟分別 名相就是這邊的語言文字-跟語言文字所表現的萬物 名相的外面山河大地-就是名相所表現的萬物 了解這個道理-就很清楚了 這是透過攝論般若經-成實論跟中論 中論沒有那麼明確講這三個的名字 可是它所解析的內涵-就是這三個 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 各位學習大乘的思想-如果沒有對這個問題了解 大乘的思想-沒有打開真正的大門 就不得其門而入 這一段辨法體-不要小看 雖然是永嘉大師寫的 但是它背後所含蘊確實 與各大經論 各大菩薩-所造的論典完全吻合 這又使我們對永嘉集產生-一份尊貴珍重的心情 永嘉大師能夠在-這本小小的小集子 把這個問題跟禪觀的思想-修行的理論一起結合有教有觀 確實-這本集子是非常全面周密 辨法體的部份就到這地方 請看393頁下欄 體而無自 故名性空 性之既空 雖緣會而非有 緣之既會 雖性空而不無 是以緣會之有 有而非有-性空之無 無而不無 何者會即性空 故言非有-空即緣會 故曰非無 今言不有不無者 非是離有別有一無也-亦非離無別有一有也 如是則明法非有無 故以非有非無名耳 不是非有非無 既非有無-又非非有非非無也 如是何獨言語道斷-亦乃心行處滅也 這裡面是從前面延續來的 前面講到體的空-這個體是空的 第五段是辨體 辨體目的是要說明-體不實在 是性空的 最後歸結到體無 緣會也無-所以叫本無 辨體的目的是要把萬法的體-法執解析掉 了解到法體不實主要目的-在於把法體解析掉成為空 最後歸結到本無 下面是告訴我們 因緣性空 性空因緣-它是不有不無 後面的一小段是對本無-也就是性空的一個開展 怕我們墮入一邊墮入空邊 辨體的目的在破除法的執取 把法執 有無破掉以後-怕執空 所以說不有-卻也不無 這裡面它講 性之既空-雖緣會而非有 緣之既會-雖性空而不無 它本來是本無-現在又轉成不無 原來是本來是無的-是一個無 現在無再把它否定就說不無 是以緣會之有-有而非有 性空之無 無而不無 重點轉入了不無 何者 會即性空 故言非有 空即緣會 故曰非無 重點都在講不無 今言不有不無者-非是離有 別有一無也 亦非離無 別有一有也 到這邊為止-看出二個觀點 第一個是-它從本無 轉入了不無 這個就呼應了奢摩他-毘婆舍那的雙遮 遮跟照 奢摩他是寂而常照-毗婆舍那是照而常寂 寂而空不止不是真實的-還要照 所以不無 這是第一個提出來的思想 從前面破法體的本無 形體也好 緣會也好-都是本無 前面一節破法體-都是進入到本無 這邊進入不無-三個連續的不無 雖性空而不無-性空之無 無而不無 空即緣會 故曰非無 雖然前面講不有-重點在不無 雖然不無的前面-也有講不有 可是重點是不無 不有是前面的本無-已經強調過本無 這邊所強調的是不無 看這個文字文章-要懂得它的重點 它是二邊都講 前面的重點第五前面小節-強調是本無 破法體以後-強調本無 到了這邊強調不無-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不無以後 說明不無的不無是 沒有離開前面本無的本無-而有一個不無 它強調第二個-強調這個問題 就是不無跟本無-是同一個東西 不是離開本無-另外有一個不無 它強調第二個關鍵在這地方 也就是一切法當下-是本無也是不無 簡單講前面是本無-本無的當下就是不無 不可以離開這個本無-另外找一個不無 沒有 一個-它既是本無又是不無 這是它講的重點 在這麼一個既是本無-又是不無的境界之下 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 這三個重點結束了 這一小段就三個 這麼一個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境界 OK三個重點 看文字要抓重點-要抓思想的主體 它在表達什麼東西-要看它表達什麼思想 就這三個重點 要是看不懂-老是轉在文字裡搞迷糊了 講一個讀書的感覺-經驗給你們聽 往往關鍵的道理-就在二三句話之間 看其它的話-看不出真的意思 把其它的話-割掉那也不行 其它的話襯托出-最後把主旨點出來了 要從整篇整段文章裡-看到那二三句話 就可以了 這一段理事不二-講到這邊算圓滿了 理事不二如果仔細聽 就可以看到永嘉大師的思想 表面上看起來很平淡-平淡中有真功夫 紮紮實實的思想 看起來好像不怎麼樣-其實很實在 看他的三乘次第平淡-卻是很明確的思想理念 393頁下欄倒數地方 從前面萬法從緣 無自體耳 這是上節課一直強調-從緣 從緣是有大文章的 這個緣就三個角度 看下面 體而無自-故名性空 性之既空 雖緣會而非有-緣之既會 雖性空而不無 重點在強調不無-第一個不無 是以緣會之有 有而非有-性空之無 無而不無 這是第二個不無 何者 會即性空 故言非有-空即緣會 故曰非無 這是第三個不無 今言不有不無者-非是離有別有一無也 亦非離無 別有一有也 這是第二個重點是-不無的無跟不有 不是離有另外有個無-不是離無另外有個有 如是則明法非有無 故以非有非無名耳 不是非有非無-既非有無 又非非有非非無也 如是何獨言語道斷-亦乃心行處滅也 我們的心-觸摸不到這種境界 我們的心不是見有-就是見無 在根塵相待之下-非有即不是有就是無 理事不二就講到這地方 接著要進展下一章-永嘉集進入八章 還有二章就結束了 接著看第九章勸友人書 把勸友人書這一章-還有科判講義拿出來 勸友人書 這個答朗禪師書-是一封信 這封信寫得還滿長的 信之前有一封朗禪師-給永嘉大師的信 這邊是二封信 前面一封信是-朗禪師給永嘉大師 後面這封信比較長的-是永嘉大師給朗禪師的回覆 朗禪師說永嘉大師-你住在城裡面很喧囂 我這道場山裡很清淨-來我山裡面住吧 你住那地方太繁華喧囂了 我山裡面比較幽靜一點-好參禪用功 朗禪師大意是如此 永嘉大師早年學天台的止觀 朗禪師也是學天台的止觀 永嘉大師的禪功很深 後來被六祖門下的-玄策禪師碰到 相談以後 永嘉大師覺得-玄策禪師的悟境很高 就向他請問 玄策鼓勵他去見六祖-到曹溪一言之下大悟 悟了以後永嘉大師就回到-自己的家鄉修行 朗禪師就是-以前的好同學 好道友 這個道友大家還不錯-所以有福同享 我住的這個道場比較幽靜-就請你來共住 人家是一片好意-永嘉大師藉這封信 給對方一點暗示 看答朗禪師書 看這意思 這是私人揣測-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從意思看 好像永嘉大師覺得朗禪師-可能有些問題沒有通 有些佛法修行的-問題沒有通 藉著回這封信-給他點一下 後果就不知道如何 朗禪師被點透了沒有-不知道 從文字從信裡面明顯-可以看到 它不是一封普通的信-是一封參禪論道 論修行的悟境-論修行的理論的信 它是一篇文章 不要把它當成一篇-普通的信來看 是一封對於探討修行-解悟開悟的 對修行境界的衡量的一封信-是很有價值的 這封信很有趣-也很有意蘊 下節課再來看-答朗禪師書 先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