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永嘉集第28集 主講人:惠空法師 各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繼續談永嘉集-事理不二第八章 上一次把三乘漸次講過了 三乘漸次主要講-依理而分三根 這是佛的隨機攝化 這次要講理事不二第八章 主要在說明二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 什麼叫理?-理就是真實實相 什麼是實相? 一切法唯心的空性-就是宇宙真實的實相 什麼是事?事是我們的六根六塵 一切山河大地-身心世界就叫事 所謂理事不二是要告訴我們 眼前的六根六塵 五蘊-以及山河大地身心世界 一切萬事萬物-當下就是真實的空性 一切都是幻化唯心唯識所現-一切都是緣起空性的 這個事相-桌子 茶杯 房子 光線 風吹草動 山河大地-十方佛國土 一切當下都是清淨的空性-叫事理不二 我們常念般若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講到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色就是這邊所說的事-空就是這邊所說的理 色不異空就是事不異理-空不異色就是理不異事 色即是空就是事即是理-空即是色就是理即是事 這個道理其實常常說 理事不二可以說是佛法-最基本 最根本的一個理論 佛法離開了理事不二的思想-它就不成為佛法的思想 理事不二是唯心所現-緣起性空最根本的思想體系 在永嘉集裡面-理事不二它的意義 是在替前面的奢摩他-毘婆舍那 優畢叉 做一個修行禪觀的理論基礎 在修奢摩他-修毘婆舍那時 能夠了達一切的境界-當下就是清淨觀照的智慧 毘婆舍那就是全境即智 而且能夠像止觀義例所講的 境能夠照智-而且境能夠照境 這是在毘婆舍那裡邊講的-都是因為理事不二 因為理事不二的關係-理是事 事是理 事是茶杯毛巾桌子山河大地-當下就是空性 才能成就毘婆舍那全境即智-能夠境照智而且能夠境照境 理事不二這一章-在永嘉集十章裡面 它的地位就是為奢摩他-毘婆舍那優畢叉做理論基礎 舍摩他 毘婆舍那 優畢叉-是實際的運心止觀 可是運心止觀背後-要有一個修行理論依據 這依據就是這章-理事不二 我們先說明理事不二的名相-跟它在永嘉集裡的地位作用 這一章裡面大概-談二個問題 雖然有六小段-其實談二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因為它是談理事 講理事就會講到-境智的問題 事就是境-理就是智 理事不二就是境智不二 境智不二 境智冥合-就能根塵銷解 根塵銷解就-山河大地虛空粉碎覺性顯發 一切回觀來看這個世間 像楞嚴經講的-回來望世間猶如夢中事 一切山河大地-猶如夢中的境界 這是第一個具體說明-理事及境智的關係是不二的 這個問題講清楚了 可是當說到所謂-理事不二時 這個事相-具體的根塵識 具體的外在山河大地-這一切事物 它為什麼會是不真實的?-空性的? 我們說理是空性-理是無相 是唯心所現 虛幻的-這就是理 可是眼前明明看到的茶杯-桌子 身體都是真實的 怎麼樣能理解-它是不真實的? 就是由這個問題-由深入探討去追究這個問題時 就轉入了理事不二-所要探討的所謂名體之辨 理事不二真正的重點-是在名體之辨 前面講到理事不二-境智不二作用 只是在替名體之辨-做背景的舖陳 真正的核心是-名體之辨 名體之辨是達成-理事不二的理由 也就是要能夠證明理事不二-必須要透過名體的辨析 當把名體辨析清楚以後-知道一切的名 所謂名是語言文字-名聲 像茶杯 台語叫「杯仔啊」-講給外國人聽美國佬聽不懂 講給大陸人聽「杯仔啊」-他聽不懂台語 桌子 台語叫做「桌仔啊」 「桌仔啊」講給北京人-「桌仔啊」他就搞不懂 你說桌子他就懂了-英文叫TABLE 小孩子沒學英文就不懂 所以名 音聲它有差別 剛剛是說要把名體-名跟實在的法辨析清楚以後 知道名跟桌子 茶杯這個法 剛剛講這個茶杯 文字語言-跟茶杯這個東西 我敲的東西-我拿的硬梆梆的 可以盛水 這個名杯子跟這個實在東西-他們的不真實性 把它辨別清楚以後-這個就是事法 名跟體是事 當把名體辨明-它不真實性以後 這個事法就轉成無相無體-就成了理 杯子無相無體不真實-毛巾無相無體不真實 桌子無相無體不真實 身心世界-一切都是無相無體不真實 這時一切的事相就轉成了理 可以說理事是理論 境智是我們心性實在-對於境界的轉換 名體是一般凡夫的境界 從一般凡夫的境界透過了-理事不二的理論轉到了禪觀的奢摩他-毘婆舍那心性轉換的過程 它所要表示的-就是這麼一個架構 名體-說茶杯 我說你能不能拿一個茶杯來-你就知道拿一個茶杯給我 我說裝點可樂-你就裝點可樂進來 我們生活中是依據在-這個名體之上生活著 名跟體是一般凡夫眾生-日常生活中間的境界 就是名跟體 可是名體是事-事按照佛陀經教 它就是理 是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名體當下是空性-事相就是理 所以從生活中的名體-就轉入了理論 就轉入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理事不二的理論 我們的心按照-這個理論去修行 就轉成了境智的奢摩他-毘婆舍那 從生活中的境界轉到理論-轉到禪觀的境界 最後禪觀成就-達成了智慧 理事不二所要詮釋的 是把生活中的萬事萬物-透過名體的解析 透過理事不二的理論 使我們跟前面的奢摩他-跟毘婆舍那禪觀的操作結合 它就是這麼一個過程 看黑板上面 永嘉集的事理不二-有六小段 第一小段是理事-境智不二的交互解說 說明事就是根塵 五蘊身心山河大地-一切身心世界都是事 理是唯心所現 緣起空性 一切萬物萬事當下就是-空性緣起的 就是理 事理不二-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轉成了境 境是一切的-五蘊身心 山河大地 境的當下就是智 就是空性-就是觀照的智慧 境智不二 所以這個是理論-這個是觀行 觀行下去證得-成了佛的智慧 在前面是生活的境界-就是名跟體 這個一 二 三 這就是整個理事不二-這一章所要開展的問題 它一開始不是像我們這麼講的-證得沒有講 講到觀行 背後探討的問題是-這麼一個層次的問題 它先講理事-理論跟觀行交錯的相同點 然後講這樣的理論-必須要假語言文字 多了一個語言文字的問題 旨就是理論的本身-這是語言文字的說明 靠語言文字把理論說出來-就是得魚望筌 得兔望﹝羅-維+弟﹞ 筌是捉魚的簍子-﹝羅-維+弟﹞是捕兔的網子 把魚捉了以後-網子就不用了 懂了這個道理以後-語言文字就不用了 可是要了解這個道理-要靠語言 這段講完了以後 就說明真妄之言須辨名體 知道語言以後-還要知道名跟體 從語言轉到了-語言跟法的本身 這個體就是一切萬法-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 桌子 椅子 小鳥 樹 山河-日月星辰乃至十方世界 這是體 所以萬物是真還是虛假?-它的關鍵點就在於對於名 即語言文字跟體的關係-是不是能了解清楚 這一段在說明這個問題 真妄的關鍵就在-對於名體的差別 把所謂理事境智的問題-轉到名體上面來 這兩段話是要我們-把問題的思考觀察解析 再集中到名體的問題去 從這二段就知道-為什麼理事不二 境智不二 為什麼聖者能夠解脫-凡夫就會墮入迷惑裡面? 它把這個問題歸結到-對於名體的辨析上面來 於是開始辨名體-第四段辨名體 辨名體以後知道兩個裡面-哪一個才是真實的 體是真實的-名是虛假的 所以這段就把名-辨明它的虛假 名體從它們兩個關係看到-體比名要真實 要是看體 體是什麼東西?-最後變成體也不真實 一切萬物-體 根塵色聲香味觸法-一切萬物都是假的 在永嘉這一段裡把假的-辨析完了以後 最後總結 法就是體-本來就是寂滅的 最後做個總結 本來就是寂滅就歸到-理事不二 境智不二 就是從名體-生活的境界開始 講到理論 講到觀行-最後透過觀行證得 主要是說明這樣的架構 不過它就是這樣的表示過程 最關鍵的問題在辨體 可以說整個的理事不二 雖然提出理事不二-境智不二這個理論 重點要能夠闡述到理事不二-最關鍵地方就是要辨體 不只是永嘉集裡要辨體 所有的佛法都是理事不二 所有的佛教經典-都是在講理事不二 既然要講理事不二-就一定要去辨這個體 這個體具體落實在身心裡面 就是六根六塵五蘊-十二入十八界 由六根六塵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上再取著有和合相 比如桌子 人-房子 山 軍隊 其實軍隊不就是由-很多人合起來的軍隊? 樹林不就是-一棵棵樹合起來的? 樹也不過是很多纖維-很多葉子合起來的 它都是和合相-都是假和合的 它的根源還是六根 六塵-六識 五蘊 十二入 十八界 還是這些東西-四大 一切經典到最後都必須-落到辨體這個點上 舉幾個辨體的思想 般若經裡面有三假-法假 受假 名假 法就是體-受假是和合相 比如軍隊是由很多人構成的-這個軍隊是受假 人是由頭手軀幹四肢構成的-人也是個假 身心構成的 身心細胞是體-所以受假是合和相 名就是人 是軍隊-這個音聲文字這個名 名假是語言音聲-受假是和合相 法假是六根 六塵 六識-五蘊 十八界 四大 成實論裡也有提出三假 不過這三假不是就法體來看-是就法的合成因素來看 這個法是靠因緣合成叫假-是靠相續而合成叫假 靠相待合成叫假 從它成立實體的因素-來解析它有三個假 中觀也是這樣去思惟的 代表唯識的論典-攝論 它最重要去觀察-入唯識的時候 必須要名義互為客 要從名義去觀察入-名義不存在 互為客就是相待而成立的-就是虛假的 而後進入唯識觀 名是這邊的名假-義是法假 也是這邊的體 可以看到諸大經論都必須要-對法的解析這點下去探討 下到這問題上來說明一番 才能夠把真正的緣起空性-的問題解析掉 讀過中論的人就知道 整個中論就是對法假這一條-展開全面性的分析 分析法假的不真實性 從三方面的角度-分析法的不真實性 中論的價值地位就是因為-它能夠集中所有的文字 專心在佛教最關鍵的-問題上去突破 從不同的角度去突破 所以它在佛教的思想地位-就在此確立 因為它所談的問題-是佛教最關鍵的問題 它解析得非常清楚-從很多不同的角度去解析 它的地位就在於此 它集中所有的力量-在解釋法假這個問題 名假 受假都比較容易了解-關鍵就在於法假 眾生所迷惑的就是法假 法假用三細六粗講-是六粗後面三個 執取相 相續相及智相 能夠破掉法假就破掉這三個-意識的執取 無明相 法假的立場就在-六根 六塵 六識 修行禪觀也就是-在法假這邊轉我們的執著 法假破掉以後也就是-根塵執著銷解的時候 法假是理論-根塵銷解是觀行 理論是法的虛假不實 觀行是根塵的銷解-境智的相泯 兩個是一體的 每個經典對於法假-銷解的角度不一樣 對於根塵銷泯-大家的理論尺寸不一樣 是因為無始劫來-心性的差異性 其實旨趣是一個-無明流轉到六根的結構體 六根六塵六識是生死流轉-一個關鍵的結構體 一定要從六根六塵-六識銷解以後 才能徹底解除掉生死的-關鍵問題 就是這個法假 也就是根塵的和合 也就是十二緣起所講的-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的六入 就是起信論三細六粗裡的 智相 相續相-執取相三個 突破這三個-就衝破法假 在這邊就是這個理論-名體之辨 體的辨 就是辨體這一章 所以對這個問題要有-非常明確的認識 認識它在佛法-理論中間的地位 認識它在我們修行中間的-價值關鍵性 這樣才能真正掌握到-佛法的核心 關鍵 宗旨 否則記一大堆名相-每天在寫文章 都是在玩文字遊戲 從這一段可以看出來 永嘉大師雖然這個集子很小 可是所談的問題都是-非常關鍵性的問題 雖然在辨體裡沒有像中觀-般若經講得深密 理論這麼的龐大 可是他把關鍵的問題-點出來 指出來 同樣一個問題點出來以後-它的功能是一樣的 尤其要了解到今天永嘉禪法 永嘉集的長處是在-奢摩他 毘婆舍那 為什麼? 禪觀法門有二個-非常重要的特質 一個是可實踐性-第二個是深遠度 它是不是能帶我們-到佛的智慧? 永嘉的禪觀恰恰好-這二個都完全的具足 它在理論在實踐上面 奢摩他 毘婆舍那-是理論 實際配合的 可以讓我們實際操作-理論又能深到所謂的 智境相融乃至到-一心三觀這個境界 背後卻又把法體的辨析-一個非常關鍵理論提出來 這更加感受到永嘉大師-雖然這個集子不長 可是講的都是非常-精要的理論 這一點更讓我們珍惜-永嘉集這一本著作 它是非常簡要精義 這一章的框架講過了-重點是辨體 辨體之間有名跟體的關係-有言跟止的關係 有真跟妄跟名體的關係-有理事不二的關係 重點是要從生活中間-名體根塵這個問題 講到所謂理論引到這個觀行 主要的意思就在這個地方 這樣的舖陳 不了解的人會-覺得理論好像很複雜 了解後就知道它一層一層 苦口婆心的引領我們一點一點去探討到 逐步地很有次第地-從境智 理事 言詮 名體 然後再辨體 一步一步的引領探討到-最關鍵性的辯體上面來 講到辨體 之前曾經講過-在瑜伽師地論裡 講相 名 分別 正智 真如-這五法 五事 五事跟我們所講的-是一個道理 相是法體-名就是這邊的名 法體就是法假或所謂的義-名是名假 分別是心所-正智是觀智 真如是理 就是真理-宇宙萬物的真實性 這個是名 體-第一個是生活中的境界 透過心心所對-這個境就是事  生活中就是事 心心所對境-跟理配合上以後 心心所就轉成觀智 這是事 這是理-事理 事跟理是和合的 把瑜伽師地論的五事-跟剛剛的再比配一下 相跟名是生活中的境界-就是事境 真如是理境 事理是不二的 相是六根六塵及山河大地-它是事相附理 它是事 在事裡它把真理真如-給隱覆起來了 所以我們只看到事 文言就是文字-名事中之理 它是詮表事中理的-能召喚事中理 事是假的 名也是假的-語言文字也是假的 心所觀於事入理 心心所要取法體取名以後-就把事跟文言轉成是理 轉成以後 當心心所在對事境時-知道事境是理的時候 這個時候心所就轉成觀智 心心所要轉成觀智-其實智也是心 心也是智 心所只能說是事-不能說是智 為什麼說它只是事? 因為它如果把所對的境-執著是事境的 它就是事 如果知道這個事境-即是理事不二 事就轉成智 所以叫了事成理 比如現在看這毛巾 認為這是毛巾-這個毛巾就是事相 知道毛巾是空性的-知道毛巾 事即理 心所見到這個毛巾時-知道-毛巾的事相當下就是理 於是識心就轉成了智-於是就了事成理 這個時候事就是理-理事不二就是真如 這一切法就是真如-山河大地就是真如 瑜伽師地論所講五事-把這五個法擺出來 它的背後就是含蘊事相覆理-言能明理 明事中之理 於事轉入理 了事成理-事理不二 事與理這個理論-背後就是有這樣的涵意 這樣的意思跟這邊講的意思-是同一個意思 這邊也是在說明理事問題-境智問題 理事不二是這個-境智不二是這個 然後從心心所這邊轉-慢慢轉到法假把它詮釋出來 不過大家解釋問題-巧妙不一樣而已 因為所對的眾生-根性不一樣而已 比如般若經要立三假-法假 受假 名假 成實論要用因成假-相待假 相續假 中觀也是要用這三假 攝論要用名義 四尋思-四如實智 為什麼?因為所對的-眾生的機感不一樣 可是意思是一個意思 瑜伽師地論的五事跟-這章所講的理事不二理論 是同樣一個旨趣 都是要透過-語言文字的詮表 把身心世界當下法相-萬事萬物 透過我們的心轉成正觀-就轉成正智 背後就是理跟事是-平等無二無別的 最後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藉著瑜伽師地論的五事 把永嘉大師這一章-大綱稍微詮釋 知道這章主旨以及大意-詳細再講 這個圖表不要擦掉-隨時可以複習 講一段後來看-跟它相應的是哪一部分 第一個先看理事-境智不二這一節 這一小節有四小段 「夫妙悟通衢 則山河非壅-迷名滯相 則絲毫成隔 然萬法本源 由來實相-塵沙惑趣 原是真宗 故物像無邊-般若無際者 以其法性本真-了達成智故也」 這一段是第一節第一小段-講到境智是一體的 事理是不二的-一開始就講這個問題 這裡分成三小段-第一個是迷悟的差別 【妙悟通衢 則山河非壅-迷名滯相 則絲毫成隔】 第一個講到悟跟迷的差別 悟-山河都不能夠阻 無窮無邊的佛國土-宇宙世界都納入在一心中 都是平等無礙的 迷名滯相-如果迷惑了道理 法相 相就是法 則絲毫成隔-就處處都是障礙 在這裡面就說明-迷悟就在知見的差別 迷悟差別是很大的◎ 迷悟的關鍵就是-【萬法本源由來實相】 一切的萬法一切的境界-本來就是真實的 為什麼會迷惑?◎ 萬法本源由來實相-【塵沙惑趣原是真宗】 這邊講萬法 塵沙 惑趣-趣是它的源 也是它的中心 萬法跟塵沙的迷惑-由來實相 原是真宗 不瞭解一切的萬法-一切無知的迷惑 本來都是真性都是實相◎ 這是第二個講到一切萬法-一切境界本來都是空性的◎ 第三小段講到-關鍵在有沒有智慧通達而已 有智慧的人知道一切境界-都是空性的 真實的 沒有智慧的人迷惑成了-一切山河大地身心的差異 自他的對立 色心的差別-內外的隔礙 【故物相無邊 般若無際者-以其法性本身了達成智】 所以及物相本來就是真的-所以物相無邊 物相就是空性-無邊就是無際 物有多遠-智慧就有多遠 際有多廣-智就有多深 毘婆舍那講了-薪喻發智之多境 境愈多愈好-境愈多智就愈深廣 關鍵在於能不能了達成智◎ 這一小段它講了三個 這裡面懂就懂-不懂就很迷惑 第一個重點掌握在-迷跟悟 把迷跟悟這兩個劃起來 在說明迷跟悟-兩種不同的認知 兩種不同的境界-差異在什麼地方 第二個講萬法的本源-跟塵沙的惑趣 由來跟源來-把由來跟源來劃起來 由來跟源來-實相真宗 萬法跟塵沙-惑趣跟本源 其實是一句話 是用兩個對待的字眼-把它合起來 說萬法是實相-塵沙的迷惑其實是真宗 境跟智 理跟事是一個 第二個是萬法是真的-塵沙是實的 把這個東西對立起來 第三個是物相跟智的關係 物相跟智的關係是什麼?-是不是能夠了悟 由物相轉成智-為什麼轉成智? 因為中間要有一個-了達的過程 就是觀智的過程 五事裡的觀智-有一個境智相泯的過程 這一段這一小節-幾個關鍵的字眼 它們的關係抓出來以後-仔細再多讀幾遍 就可以了解到-講的還是那個意思 多讀幾遍會感覺到 文字所透含所蘊含的寓意-很深厚很有旨趣 先講到這邊-下節課再繼續講 下節課這兩個表-都把它寫起來 下節課繼續講-還要用到這個表 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