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永嘉集第27集 主講人:惠空法師 今天繼續談永嘉集-三乘漸次第七章 永嘉集第七章有三小節 上次講到第四節-三乘所證功德 講過二乘與凡夫的問題 最後還有剩一段-就是菩薩 菩薩這一段有四小節 講到第一是-菩薩淨心無染 第二是歎菩薩道的高遠 第三講到-菩薩禪觀定慧均等 第四是總結 為了對機設教說三乘之教法 菩薩這個只有三個-最後是總結 看393頁上欄第八行 「然而達性之人 對境彌加其照 忘心之士 相善不涉其懷 況夫三業之邪非-寧有歷心於塵滴 是以鑒玄之侶 淨三受於心源 ﹝浟-攸+條-木+大﹞穢之流 掃七支於身口 無情罔侵塵葉-有識無惱蜎螟」 這是講到沒有垢染之心-沒有不好的事情 達性之人 志心之士-鑒玄之侶 ﹝浟-攸+條-木+大﹞穢之流 這什麼什麼之人-之士 之侶 之流 這人 士 侶 流都是-這一輩 這種人的意思 達性 忘心 鑒玄 ﹝浟-攸+條-木+大﹞穢-都是講菩薩 不過文字優美-用不同的文字 其實都是指大乘的行者 達性之人 忘心之士-鑒玄之侶 ﹝浟-攸+條-木+大﹞穢之流 說菩薩對境彌加其照-相善不涉其懷 大乘的行者在境界來的時候 覺照力會更增強 相善不涉其懷-與人為善 不會掛在心上 【況夫三業之邪非-寧有歷心於塵滴】 與人為善 不會掛在心上 所以三業之邪非-身口意三業的過失 邪非是過失 寧有歷心於塵滴 哪裡會有一滴在自己-心上面走過? 沒有一絲一毫-留存在自己心上 這就是菩薩的境界-菩薩的一種慈悲 大家可能常聽過-老和尚揹女人的故事 出家人的戒律裡是-不可以碰觸異性的身體的 不但不正當的行為不可以-連碰觸都不可以 有意的碰觸故然不可以-無意的碰觸也不可以的 有一天老和尚帶著-徒弟小沙彌出去 天傍晚的時候過一條河-河不是什麼大河 也不是很深-可能到腰這個地方 剛好河這邊-有一個年輕的女人 看著河水不敢過去 可是天已經很黑了-她很著急 年輕的女人膽子比較小-怕被水沖走 也不知道河多深 老和尚可能五六十歲而已-身體還很壯 就叫這個女人說-他要把她揹過去 結果把她揹過去了 小沙彌在旁邊靜靜地-看師父的動作 他就心裡面懷著 師父平常叫我們-不可以碰女人 連看都不可以看 今天怎麼竟然-揹個女人過河? 他心裡面嘀咕著-一直嘀咕著 師父叫我們不要去看女人-不要去碰女人 他怎麼自己揹個女人? 回到寺院裡面心裡老是想 師父叫我們不要碰女人-他為什麼自己揹女人? 他想不透-左想右想 就想不清楚-師父為什麼要揹女人? 有一天實在忍不住了 可能過了一個月兩個月 他就問師父了-他師父說 我早己經把它忘掉-你還一直揹在身上 我過了河就把它忘了-你還揹在身上揹了一二個月◎ 所以【對境彌加其照-忘心之士 相善不涉其懷】 過非-其實很多部份要看心 當然境界本身有差別 菩薩戒是以-利他為出入 菩薩戒是以-利益眾生為主體 聲聞戒是以-不侵害眾生為主體 兩個戒的精神有差別 菩薩戒是-不積極利益眾生就犯戒 聲聞乘戒是-傷害了眾生就犯戒 還有一個 不只是傷害了眾生-傷害了你的心 你的心是什麼?-貪欲煩惱的污垢 就是破戒 用煩惱污染了身心-就屬於犯戒 其實聲聞乘與菩薩乘-精神是一貫的 重點是菩薩乘是-以利益眾生為戒的主體 有的人會懷疑-為什麼早期的出家人要種田 要知道百丈禪師 中國佛教的清規-是百丈禪師修改的 從百丈禪師開始建立起來的 可以看到百丈清規的精神-就是以利他 以大乘的精神為主體-為什麼? 小乘的戒法主要是-以解脫為主體 什麼樣的解脫?-不受煩惱的垢染 大乘的思想是-煩惱本身就是菩提唯性 煩惱是菩提性的 大乘的戒法不是要我們-去介意煩惱 是要把煩惱轉為菩提 大乘戒法跟小乘戒法-差異在於 小乘戒法認定有煩惱-所以要遠離過非 大乘的精神是-一切法空性的 煩惱本性不實-站在這個立場上來持戒 大乘是認定-一切眾生是我本心 一切有情是我故生眷屬 以站在這個立場-利他而行持戒 不過如果沒有這個功夫-這只是理想 總而言之-這一段主要講 大乘的行者一樣-沒有過非在於內心 大乘思想重點在於內心不受-不受這個過非◎ 【是以鑒玄之侶 淨三受於心源】 三受是什麼?-苦樂捨 鑒玄-鑒是通達 玄是真理 通達真理的這些人淨三受 清淨了三受在心源 在心旳深處源頭-能夠把三受清淨◎ ﹝浟-攸+條-木+大﹞穢之流-﹝浟-攸+條-木+大﹞是清除 穢是污垢 這也是大乘的禪行者-掃七支於身口 七支是-身三過 口四過 就是身口也不犯這七種過失 殺盜淫身三-妄言 綺語 惡口 兩舌口四 無情罔侵塵葉 連一片塵一片葉-都不會去侵犯到 有識無惱蜎螟-有情識的也不會去惱害到 蜎螟-螟是小蛾 蜎是小蟲 是禪行禪師的三業-非常的清淨 以上講到是遠離於過非 下面 「幽澗未足比其清-飛雪無以方其素 眷德若羽群揚翅-望星月以窮高 棄惡若鱗眾驚鉤-投江瀛而盡底 玄曦慚其照遠-上界恧以緣消」 這是說明他的智慧通達-讓人讚仰欽慕 看下面是說他的好處-值得我們去欽慕 【幽澗未足比其清-飛雪無以方其素】 大乘禪師的身心的清淨-為什麼會清淨? 是因為他的禪觀-能夠掃除過非 幽澗-在深山清淨的澗水潭水 都不能比況形容他的清淨 飛雪無以方其素-素是潔白 飄的白雪也沒辦法-表現他的潔淨◎ 【眷德若羽群揚翅-望星月以窮高】 眷德是我們懷念-眷是懷念 感懷他的道德高尚 就好像羽群鳥 燕子-雁鳥揚翅 舉著翅膀-望星月以窮高 看電影或看人家畫圖 畫傍晚時候燕子-一群一群地愈飛愈遠 上面有一顆月亮-好像它是往月亮飛一樣 哪有往月亮飛-只是飛得愈來愈遠 愈看不到而已-好像在往月亮飛 哪有往月亮飛?-只是往遠方飛 我們看起來是在往月亮飛 因為月亮放在那邊-它不會大不會小 可是燕子鳥會愈飛愈小 好像就飛到月亮上一樣-其實就飛得遠而已 我們看起來好像-它是朝著月亮飛 把月亮比擬大乘菩薩-道德讓人追隨嚮往 所以鳥一直地飛到向月亮飛去 望星以窮高-就是鳥飛到月亮上面去了◎ 【棄惡若鱗眾驚鉤-投江瀛而盡底】 棄惡-離開這個惡 若鱗眾驚鉤-鱗是魚類 水裡面的魚看到釣鉤-它如果上過一次當 看到釣鉤馬上往土裡面鑽-水裡面鑽再也不浮上來了 投江瀛而盡底-跑到水裡面去不出來了 鉤比喻惡法◎ 【玄曦慚其照遠-上界恧以緣消】 玄曦是早晨的太陽-比不上他智慧的通達 用日月的光明說-比不上智慧的通達 上界是禪定者-初禪 二禪 色界的 恧以緣消-恧是慚愧 緣消是空寂 上界有這種禪定-卻比不上菩薩的空靜寂靜 比喻他的智慧通達◎ 「境智合以圓虛-定慧均而等妙 桑田改而心無易-海嶽遷而志不移 而能處憒非喧 凝神挺照-心源朗淨 慧解無方 觀法性而達真如-鑒金文而依了義 如是則一念之中-何法門而不具」 第三段講到他定慧均等-止觀雙運 【境智合以圓虛】-境智是冥合的 前面講過境智冥合以後-根塵銷融 這時山河大地都銷融盡淨 圓虛表示虛空清淨-都消融盡◎ 定慧均而等妙-定慧等運 【桑田改而心無易-海嶽遷而志不移】 滄海桑田 海嶽遷 說明時間的久遠-都不會改變菩薩的心志 菩薩是生生世世-修行大乘菩薩行的 志節堅定 長遠心不動搖 所以桑田改海嶽遷-都心無易而志不移◎ 【而能處憒非喧 凝神挺照-心源朗淨慧解無方】 他在煩惱在生活的喧擾中-可是心裡面不會喧鬧 凝神-神就是心 心是非常清楚的照耀 心源朗淨 慧解無方-心清淨 智慧通達十方 所有的事物都能夠-清楚的通達◎ 【法性而達真如-鑒金文而依了義】 能夠照法性而通達真理 真如就是真實性-能夠通達法性 鑒金文而依了義-金文是佛經 看佛經而能夠-依止於了義的經典 經典裡也有所謂-了義不了義 有的人修行是-依不了義經而修行的 大乘的菩薩是依了義 他一看到經文就知道-這是了義經典 根據了義經典來修-所以鑒金文而依了義◎ 【如是則一念之中-何法門而不具】 這樣在一念之中具足一切法門 具足一切的智慧◎ 這三段講菩薩的修行-菩薩的心智 或許會懷疑到 怎麼沒有講到分身十方無量-度眾生這種境界? 只是講得好像很平常的感覺 這樣的一個境界就是-一個菩薩的表現 菩薩分成肉身菩薩-法身菩薩 法身菩薩遍十方-無所不在的 肉身菩薩是跟我們在-同一個生命的情境當中的 看這三段可以想出來-一個真正的菩薩的圖像 描繪出一個菩薩大乘菩薩行-禪師的形態 雖然上面沒有寫到像-二乘聖人的三明六通 什麼神通能夠在空中坐臥-山壁穿過 水上走 在講羅漢時-他就直接講這些境 三明六通這些境界就出來了 可是菩薩沒有講這些-只講到智慧 觀照 境界 境界來了他就觀照境界 他就講這個而已 看起來好像菩薩的功夫-比不上羅漢 這就是一般人不了解-佛法真義的地方 為什麼? 要知道羅漢現神通飛身起來-在天空上飛身遊走 這個時候眾生跟羅漢是隔開的 羅漢解脫了 可是羅漢解脫裡面-沒有眾生的問題 這就叫自了漢 在他的神通裡-在他的穿壁涉水的過程當中 這個羅漢是解脫了 可是跟眾生關係是-沒有關係 是隔礙的 可是我們所看到的菩薩 雖然沒有現出像羅漢的-三明六通種種神異的境界 可是眾生跟菩薩是一體的 在菩薩的認知裡 境界裡-眾生就是他 他就是眾生 是平等的 眾生的痛苦 無知等於是-菩薩的無知 菩薩的無明 菩薩看起來是一體的 可是他在又不是眾生-眾生又跟他一體的狀態 這麼一個生命境界中-不染著眾生的無明 不染著世間六塵的欲望-可是還要跟眾生共同修行 這就是菩薩的可貴之處-所以叫大乘 因為他時時刻刻是以-一切眾生為自體而修行的 看到這邊如果仔細看-就會發覺到 羅漢講神通-穿壁涉水空中坐臥 知道眾生怎麼度有神通-知道八萬大劫 了不起 等到講到凡夫-煩惱驕慢心都起來了 講到菩薩時-身心清淨 跟境界眾生融為-一體的境界就出來 這個根性不是-一天兩天來的 這個根性是-多生累劫薰習來的 今天抱著這種思想-那麼就是大乘 今天如果沒有這種思想-只是脫離生死輪迴 很簡單就落入二乘的思想 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 有一個老和尚是羅漢-帶個小沙彌出門去 老和尚的包袱要小沙彌揹著-羅漢有他心通 小沙彌在路上-讀了一點大乘的經典以後 要發菩提心-好 我要度一切眾生 要發菩提心 我要當菩薩-要發度一切眾生的願 這時候羅漢就過來了-過來 包袱給我你走前面 過了一會兒小沙彌想-當菩薩太辛苦了 眾生剛強難調難伏 舍利弗發菩薩願當菩薩的心 魔一試驗-把眼睛挖掉就不幹了 我看我還比不上舍利弗-我看我還是解脫好了 老和尚知道了-來 過來 包袱給你拿 走後邊 過了一會兒-他又想 不對 菩薩是大乘成就佛果-羅漢是小乘 所以佛在經上呵斥小乘 所以我還是要當菩薩-要大菩提心 見佛還要再發菩提心 羅漢知道了-好 包袱我拿 走前面 這小沙彌這麼顛顛倒倒 他師父是羅漢-他知道有他心通 一會兒叫他走前面-一會兒走後面 一會兒包袱你拿-一會兒包袱我拿 小沙彌搞不懂-就問他師父 他師父就跟他講 你發菩提心 你就是大乘 你是大乘人 你走前面-我是小乘人 我拿包袱 你一下子不發菩提心了 我是羅漢 你是徒弟-你走後面 要了解什麼樣叫小乘-什麼樣叫大乘 我常跟人家開玩笑 淨土宗的人念佛往生淨土-往生極樂世界 你們是自了漢-都不管我們了 娑婆世界眾生可憐 你們都拋下我們-不理我們了 他們說-不會呀 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倒駕慈航 證得法身以後-再倒駕慈航來救度你們 我說等你們來我們在地獄裡-煉就金剛不壞之身了 如果這樣度眾生也叫大乘-南傳一樣托﹝砵-石+金﹞度眾生 我去泰國住兩個月-住泰國寺院裡面 他們也有應供 農家還開一輛車-把出家人載到他們家裡面去 還擺了很多食物-信眾都跪在那邊 他們都坐在地上-跪在那邊 請我們坐在上面-給他們唸唸經 然後吃飯-吃完以後送個紅包就走了 泰國也度眾生-也講佛法 為什麼他就是小乘? 度眾生不是在外相上講的 講經弘法 辦慈善事業-辦醫院 老人院 辦觀音線 生命熱線-不是 不能夠從這些外相論斷他就是菩薩 雖然這可以說是菩薩行 可是不能夠論斷這是菩薩-還是不是菩薩 是不是菩薩-是不是大乘 不能從這些事相上面來看 南傳的出家人也蓋醫院-也辦學校 也弘化度眾生 不能從這些事相上-看出這是大乘小乘 必須要看他所修行的教法 是從斷煩惱解脫生死輪迴-這邊下手 還是觀達一切法空性-一切眾生無體無相 一切眾生與我平等一體 從這個角度看他是聲聞乘的-二乘的 還是菩薩乘 要從這個角度看 這是再一次強調三乘的問題 看下面做個總結 「如其妙慧未彰 心無準的-解非契理 行闕超塵 乖法性而順常情-背圓詮而執權說 如是則次第隨機-對根緣而設教矣 是以敘其綱紀-委悉餘所 未明深淺宗途 略言其趣 三乘之學-影響知其分位耳」 他說法性的空慧-妙慧 對於法性的空慧不明白-心無準的 心不是非常明白-緣起的真理 解非契理 思想不是非常-契合於大乘的真理 行闕超塵 所行言語行為沒有完全-脫離世間的染著 乖法性而順常情 對於世間有執取 隨順世間的執取-不能夠契入法性 背圓詮而執權說 所依的道理是權說-不是究竟之說 圓詮是究竟之說-詮是詮表 如是則次第隨機-對根緣而設教矣 按照眾生的根機次第-順著因緣設這個教法 有這個三乘的差別 次第隨機宜-對根緣而設教 總而言之-還是機緣 不同的根機 不同的因緣-有不同的教法 觀點還是在這個地方 是以敘其綱紀委悉-把大意大要稍微說明一下 餘所未明-還有詳細的還沒有 餘是還有一些細微的-還沒有講得很清楚 深淺宗途 還有一些修行的內涵-沒有講得很清楚 略言其趣-只是大意大概說明旨趣 三乘之學 影響知其分位耳 知道它的差異-分位就是它的差別 以上把三乘漸次講過了 再把三乘漸次幾個重要-的語句再帶一下 在上欄這邊講的是 中下之流觀諦緣而自小-高上之士御六度而成大 這是先講所觀有差別 中欄第14行這邊 「是以一真之理 逐根性以階差 取益隨機-三乘之唱備矣」 一真就是真理就一個-是隨根性而有差別的 在下欄第10行 「知集本無和合-三人同觀四諦 證果之所差殊-良由觀有淺深」 修行結果的差別-在於禪觀的淺深 再隔二行 「上中下之在人-非諦令其大小耳」 上就是大乘 中緣覺-下是聲聞乘 是在於個人的根性-不是所修行的諦理 這幾句話是三乘次第-幾個比較重要的話 把幾個問題點的比較清楚-記得這幾句話就明白了 講第八章-理事不二 看一下講義-事理不二科判講義 講義上面有六小節-六小段 第一段是事與境智的問題 第二小段是-言詮與法義的問題 第三段是講-真妄與名體的關係 說明真妄的問題要辨名體 第四段辨名體-第五段是辨體 最後是講一切法本來寂靜 這裡面雖然是有六段 第六個是一個總結-一個很簡單的總結我們可以擱下不管 其他的五段可以分成-二個部份來講 第一個講境跟智的關係 從境跟智的關係裡-看到法的一個本質 這是第一段 下面講言詮跟旨趣 什麼是言詮-就是經文裡面的意思 佛法的道理必須要靠-語言文字來表顯 這是第二段 了解這些道理要靠語言文字 第三段是說明-世間都是虛妄的妄執 虛妄的關係必須要靠名跟體 體是法體-實在存在的東西 所謂體就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物 比如這個茶杯 這個茶杯-茶杯是名字 茶杯這個法-茶杯這個東西是法叫體 這個名稱的茶杯叫名 要了解真的假的根源-要了解名跟體的關係 先說明這個問題 先說明名跟體是跟真如-真理的關係 接下來第四段講到-名跟體二者之間的關係為何 透過名跟體的關係的辨名以後 發覺到名是假的 法客觀存在的那個東西-才是真的 於是再進一步辨別-法客觀存在的那個存在法體 發覺法體也是假的-就是辨體 最後知道-一切萬法都不是真實存在的 最後的總結是-一切法本來都是寂靜的 可以說理事不二這一章在告訴我們 一切萬物萬法-是事相 不管是色法也好-心法也好就是事相 它當下就是真如空性 真如空性是理-一切萬法根塵識色心都是識 識就是理-萬法就是緣起的空性 它在告訴我們-怎麼樣告訴我們 透過名體的辨析 這一章簡單的把綱要解說一遍 下一節課再繼續說明 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