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永嘉集第25集 主講人:惠空法師 各位同學 今天繼續談永嘉集 上一次講到三乘漸次-第七章 講了一節 今天從三乘漸次-第七章繼續講下去 先把三乘漸次說一下 三乘漸次在永嘉集-的第七章 在這之前是在說明-永嘉禪法的主體部份 就是奢摩他毘婆舍那-跟優畢叉 三乘漸次主要表達-是什麼樣的概念? 上一節課有提過-再重覆說一下 佛法常說-有佛無佛法性常在 清淨的覺性-無量劫來成佛都是證同一個覺性 為什麼有人成佛-有人卻輪迴六道? 因為有人覺悟了-有的有情他覺悟了 問題是-法是客觀存在的東西 真理是客觀存在的 努力用功修行就可以開悟-不努力用功就不能開悟 所以法是客觀存在的東西 努力就成佛-不努力就淪落生死 同樣道理-法是客觀存在的真理 有人證的深 有人證的淺 這個就不是努力-不努力的問題 是根性淺深的問題 有的人根利能夠看得深-見到深的東西 深者見深 淺者見淺 東西是一個-因為看的人不一樣 心情不一樣看的東西-就會有差別 東西沒有差別-是人的心情不一樣 再從另一個角度說 蘇東坡對盧山-寫了一首很有名的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就是橫看側看-看的樣子也不一樣 有的人還看不見-還不知道怎麼回事 為什麼?-因為他在裡面 蘇東坡這一首詩-是膾炙人口的一句 詠盧山山水景色的詩-很有名 其實它的立場主要說明-盧山是一個 站的位置不一樣-站的地點看的景色就不一樣 用來說明我們的問題 真理是一個-人的根性不一樣 所見的真理-就有淺深不同的差異 主要的主旨是講這個問題 核心的思想在-表達這個概念 把這問題再擴展開來 三乘是-聲聞 緣覺菩薩三乘 這是佛陀的教法-這是一個大的框架 也常聽過大乘八宗-禪淨密律台賢三論跟唯識 為什麼會有這些宗派差別? 道理跟這邊講的很接近 這個道理真理還是一個-所證的空性是一個 大家契入真性的方法-手段不一樣而已 這一個觀念對佛弟子而言-很重要 聽起來是很簡單 可是要了然於胸 非常的明白 而且建立一個確然-不可動搖的知見 就要看我們的根性 人有根性的差異-有三乘的根性 根性從哪裡來的? 有人會懷疑根性-是天生地長的嗎 根性還是累積來的 因為我們無量劫-在生死中輪迴 在無量劫的時間中-不斷地熏染不同的境界 累積了不同的業種 每一個人所熏染的境界-所累積的識種有差別 有的人佛法熏染的深-對於佛法相應的就深 有的人多生多劫不聽聞佛法-對佛法就不容易相應 金剛經說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 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所以我們修行者-一個佛弟子 或是一個對於佛道-修行的人 能夠好樂深信不疑-就像金剛經所講的 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 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善根 今天不要說其他鬼神道-畜生道的眾生無量無邊 光是人道就可以看到 走在大街上看看那些人 你問他們 你走在火車站前台北火車站 或者走在北京火車站前-人山人海 你問 你們幾個皈依三寶的?-你們幾個聽過金剛經? 可以說找不到一兩個 所以根性在無量劫中薰染-差異很大 有的人聽聞佛法很容易理解 有的人聽聞佛法-就像鴨子聽雷一樣不清楚 不管清不清楚有沒有善根 我們今天都必須好好的努力-積集我們的善根 今生善根深厚的-要珍惜現有的善根繼續努力 今生善根淺薄的更應該珍惜-能得到人身聽聞佛法的機會 努力薰習大乘的教法-開展我們大乘的善根 這是講到三乘漸次-主要討論的主體 說明一個真理因為根性不同-所見真理淺深有差別 上次講到別論-三乘所修的因緣 所修的因行-就是諦緣度 就是聲聞乘修四諦-緣覺乘修十二因緣 菩薩乘修六度 下面第三小節要講到-論三乘差別在於根性的差異 392頁中欄第14行 「是以一真之理-逐根性以階差 取益隨機 三乘之唱備矣 然而至理虛玄 窮微絕妙-尚非其一 何是於三 不三之三而言三-不一之一而言一 一三非三尚不三-三一之一亦何一 一不一自非三-三不三自非一 非一一非三不留-非三三非一不立 不立之一本無三-不留之三本無一 一三本無無亦無-無無無本故妙絕 如是則一何所分-三何所合 合分自於人耳-何理異於言哉 譬夫三獸渡河-河一寧從獸合 復何獨河非獸合-亦乃獸不河分 河尚不成三河-豈得以河而合獸 獸尚不成一獸-豈得以獸而成河 河非獸而何三-獸非河而何一 一河獨包三獸-而河未曾三 三獸共履一河-而獸未嘗一 獸之非一 明其足有短長-河之不三 知其水無深淺 水無深淺 譬法之無差-足有短長 類智之有明昧 如是則法本無三-而人自三耳 今之三乘之初-四諦最標其首 法之既以無差-四諦亦何非大 而言聲聞觀之-位居其小者哉 是知諦似於何 人之若獸-聲聞最劣 與兔為儔 雖復奔波 寧窮浪底 未能知其深極 位自居卑 何必觀諦之流-一概同其成小 如其智照高明-量齊香象者 則可以窮源盡際-煥然成大矣 故知下智觀者 得聲聞果-中智觀者 得緣覺果 上智觀者 得菩薩果 明宗皎然 豈容圖度者矣 是以聲聞見苦而斷集-緣覺悟集散而觀離 菩薩了達真源-知集本無和合 三人同觀四諦 證果之所差殊 良由觀有淺深-對照明其高下耳 是以下乘行下-中上之所未修 上乘行上 而修中下-中行中下 不修於上 上中下之在人-非諦令其大小耳」 這一節有四小段 一開始開宗明義就講到 【是以一真之理逐根性以階差 取益隨機 三乘之唱備矣】 一開始就把問題點明 道理是一個 真理就一個-隨根性而有差別取益隨機三乘之唱備矣 隨著眾生的機感-各人得到的利益 所證得的境界果位不一樣 所以有三乘的差異 ◎ 然而至理虛玄 窮微絕妙-尚非其一 何是於三 這一段把它分開來 如果把這一段跟下面一三-的說明合起來就是三段 尚非其一 何是於三 從這以下 這一段跟下面-一河三獸渡河喻的比喻 其實是一個東西 一個是說明這個理論-邏輯的問題 一個是用比喻 先看比喻再回來看邏輯-就比較清楚 講義有三獸渡河喻 三獸指象馬兔這三獸 象比喻菩薩大乘-馬比喻緣覺中乘 兔子比喻羅漢 聲聞乘小乘 看過象沒有? 象多高?象可能要三米高吧 一個象大概要三米高-比一個人要高一點 要到象的頭要三米高 馬的話-我們站在馬上面 馬背就在人的肩膀上左右-就差不多一米五左右 馬頭頂多二米高-就差一截了 兔子更小了-兔子在我們膝蓋下面 馬在我們肩膀上-兔子在我們膝蓋下面 象在我們頭頂上面-還摸不到象頭 象是龐然大物-好大好大一個 這個就看出牠的體積 從牠外在的體積形狀-看起來有差別 想看看一條河-有個三公尺深的河 象走上去 牠踩在底下-牠鼻子就可以揚出來 若是馬在河裡游-牠可能腳就踩不到底 頭要升出來-腳可能就浮在河的一半 兔子在河裡-就浮在水面上 看過兔子游泳嗎-我沒看過兔子游泳 還有小狗游泳 小狗在河裡或是在游泳池-就會浮在水面 他只有一點點 同樣一條河 這個問題利用這一個具體的-三獸渡河的比喻 可以看到或可以想像出來-一種生活中 可以想像出來的境界來比喻 這個比喻講得很好 河比喻真理 三獸是比喻三種-根性的修行者 都在法海真理大河當中 所以說一河-何本一不由三獸而合一 三獸-獸本三不由一河而分異 獸本身有三條-三條不同的動物 不會因為一個河而分開 河非獸三而成三河 河本來是一個-不會因為獸而成三 也不是因為三獸而成一 所以河也不因三獸而合一 也不因為獸有三個-而成為三條河 所以河未曾成三-因為水無淺深的差別 比喻佛法沒有差別一樣 三獸 獸本三-不由一河而分異 也不會因為河一而成為一獸 獸三個不會-因為河而有差別 也不會因為河而變成一條獸 所以獸未曾一-因為足有長短 足有長短是比喻智有明昧-有明暗淺深的差別 道理很清楚很簡單 前面這段文字的邏輯-比較囉嗦 比較繞口 看講義說明 說簡單-清楚就簡單 說不簡單-文字一三三一 三一一三講也講不清楚 我要說明一三三一的道理-先把這個原則說明一下 河是比喻真理 獸比喻不同根性的眾生-修行者 大家都在同一個真理裡面-就像三獸在同一條河裡一樣 河沒有淺深 不同的獸卻產生-不同淺深的差別 腳不一樣-腳長短不一樣 同樣在真理裡面 因為不同的根性-所證得的果諦也不一樣 所以真理是一個-修行的結果卻不一樣 說真理有三個-而真理卻不是有三個 三個修行差別-不是因為真理有差別 而是根性的差異-造成修證果諦功德的差別 主要表達的概念-就是這個問題 說明真理一個-卻因為眾生根性有差別 真理好像變成三個 好像變-事實上沒有變成三個 因為眾生根性有差別-所以修行產生不同的差異 好像所修行的真理-也變成有差別 所以說明真理是一個-根性有差別的關係 不會因為修行的根性有差別-真理就有差別 也不會因為真理是一個-修行就變成都是同一個根性 是說明這樣的關係-不是很深很難解釋的理論 就是講這個關係 不三之三而言三 根性其實沒有絕對的三-暫且說它三 真理也不是一-權說它就是一 一三非三尚不三-由一出三 所以不是三 一個真理出了三個境界-所以這個三 由一出 所以三也不成立-因為三是由一出的 三一之一亦何一-由三合一故非一 三合一的這個一也不是一 三不三自非一-是永嘉大師的話 意思是非三不三無三合一-由非三去一 一不一自非三-所以非一故無一出三 就是由非去三 從三看一-一不成立 由一看三-而三不成立 因為三一都是相待性的 例如非一一非三不留 沒有一 一沒有了-三是由一出 所以三也不留 沒有三 三不成立-一從三出來 一也不成立 所以一三互相雙泯-因為一從三有 三由一分 一不存 三也不存-三不存 一也不立 叫一三雙泯-這邊是三一雙泯 所以無三也無一-這時一切都寂靜 文字就是這樣 重點要了解在說明 三乘跟一個真理之間的關係 不能說它是絕對的一-也不能說它是絕對的三 真理說一是相對於三乘根性-說有一個一的真理 三乘的根性-也是因為根性有差別 所見不同 而有差別-也沒有一個絕對的根性 主要表明三個根性跟-一個真理都是互相對待 相待而成立的一個三一-一三的關係 道理就這樣講-這段講完了 下面第四節 主要講證果之所差殊-良由觀有淺深 修行的差別當然是由根性 根性所產生的差別-就是觀的淺深 我們說下棋 如果九段的人下棋-同樣一盤棋 他下出來的步伐-比較深遠 比較遠 他會多看到幾步棋 一段的人下棋-可能就會少看幾步 初學的人下棋就看眼前-就把人家吃掉 一來就把人家吃掉-或是把人家圍起來 下棋的段數功力表現出來-就看出他下棋的眼光 看出他的功力出來 用這個比方 根性是潛在的東西 真正要證的果位 必須要由根性來凝心入觀-產生觀照的智慧 這個智慧對境穿透-透達以後 才能夠在這個境上面-證得了真理 說明真理是一個 今天觀察的智慧有差別-才會產生境界的不同 一路講來-都講智跟境的關係 這個智可以說-是一個人的根性 根性有大小 上次講過-我們在修行對的都是事境 事境是什麼?-五蘊身心跟十八界 所對的都是六塵-這些身心世界 就是事境 要記住-讀任何說法都要有這個觀念 我們所對的都是外在的事境 可是事中有理-理就有諦緣度的差別 諦緣度都是在-五蘊身心中存在的 四諦在五蘊身心中-十二緣起也在五蘊身心中 六度的般若智慧也在-五蘊身心世界當中 可是根性在照五蘊的時候 聲聞乘的人就看到四諦-緣覺乘的人看到十二緣起 菩薩乘的人看到六度 同樣都是在五蘊十八界的-身心世界事境當中看到理 諦緣度就是這個理 大家面對的-都是五蘊身心 可是卻有諦緣度的差別 也可以說五蘊就是四諦-五蘊就是十二緣起 五蘊也就是六度 永嘉大師舉了一個問題 如果五蘊就是四諦 菩薩乘根性的人來看四諦-四諦也轉成般若六度 如果是十二緣起的人-來看四諦 因為他的根性是十二緣起-是中乘智慧的人 他可以從四諦裡面-看到了十二緣起的智慧 這裡面有一個很簡單的觀念-一定要記住 事理是相融的 所有的理都在事中顯現 所有的事當下也就是理 只是凡夫用識心-山河大地就變成五蘊十八界 變成染污心 三乘的行者用智慧-對事境事相的時候 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就轉成-諦緣度的真理 茶杯黑板房子 山河大地-就轉成了這個東西 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事跟理是一個東西 只要我們的智慧去觀照時-事就轉成了理 這個觀念一定要非常清楚-頭腦要靈活的轉換過來 不要覺得很奇怪 一切山河大地五蘊身心-當下就是空性的 空性是剛講的-一真之理逐根性以差階 一真之理在什麼地方?-就在五蘊十八界當中 要到哪裡去找一真之理? 這一點是很多佛弟子或是-學佛的同道們不能轉過來 這邊一轉過來-對於佛法的理解就豁然貫通 這是一個關卡 即事-在事相五蘊身心當中 當下就是真理-就是清淨的覺性 這不是語言文字-是事實 宇宙的真實境界就是如此 當我們用心識時 真理就變成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的幻現 種種的山河大地-凡夫的境界 當我們用智慧時 五蘊身心就轉成-清淨的諦緣度的智慧境界 轉成真理 這是要了解的 在這一個思惟理論架構之下-再來看這個問題 這個智就是觀智 當觀智去對境時-對五蘊十二入十八界時 一切山河大地-就轉成了諦緣度 這時就看觀智的根性-就有差別 主要在這地方 諦緣度是沒有差別的-差別的是什麼? 差別的是根性所發出的-觀智的差別 諦緣度都是在事相-五蘊身心上面所看到的東西 諦緣度本身有沒有差別 為什麼會有諦緣度的差別?-不是有一個諦緣度在那邊 不是有一個四諦真理-十二緣起或六度般若在那邊 不是 是根性觀照了智慧-到了那個地方以後 所見到的就有-諦緣度的差異 諦緣度在什麼地方看到? 在我們的五蘊身心-十八界身心上面看到 就這個意思-聽懂了以後就了解了 回來看文字-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392頁中欄最後一行 「今之三乘之初-四諦最標其首 法之既以無差-四諦亦何非大 而言聲聞觀之-位居其小者哉 是知諦似於何 人之若獸-聲聞最劣 與兔為儔 雖復奔波 寧窮浪底 未能知其深極 位自居卑 何必觀諦之流-一概同其成小 如其智照高明 量齊香象者 則可以窮源盡際-煥然成大矣 故知下智觀者得聲聞果-中智觀者得緣覺果 上智觀者 得菩薩果-明宗皎然 豈容圖度者矣 是以聲聞見苦而斷集-緣覺悟集散而觀離 菩薩了達真源-知集本無和合 三人同觀四諦-證果之所差殊 良由觀有淺深-對照明其高下耳 是以下乘行下-中上之所未修 上乘行上 而修中下-中行中下 不修於上 上中下之在人-非諦令其大小耳」 三乘裡面聲聞緣覺菩薩-聲聞在前面 真理是沒有差別的 真理既然沒有差別-四諦為什麼一定就是小乘? 為什麼要把聲聞乘-說成是小乘? 把剛剛那個比喻拿來說 諦似於河-諦就像河一樣 不講這身心-把四諦拿來講 四諦真理就像河一樣-人就好像獸一樣 聲聞乘就像兔子-只能在水面上漂浮 所以是小乘 何必觀諦之流-一概同其成小 問題是-諦如果是河 河裡面不一定都是兔子-還有中乘的馬 大乘的象 所以說何必觀諦之流-一概同其成小 如其智照高明-量齊香象者 則可以窮源盡際-煥然成大矣 同樣在四諦的河裡-有中乘的馬 有大乘的象 所以大乘人觀四諦-所見到的就不是四諦 他雖然觀四諦-見到的卻是般若空性 所以說中智觀者得緣覺果-上智觀者得菩薩果 下智觀者得聲聞果-明宗皎然 這個非常清楚-就不用多講 同樣一件事情-同樣一個道理 同樣一個境界 聲聞乘見到了-就把苦斷掉 見苦斷煩惱 不受報-不受果報 緣覺乘悟到因緣的起落-離開生死的鎖鍊 菩薩了達心性的真源 知集本無和合-三人同觀四諦 所以沒有和合 集就是煩惱 因為有煩惱-所以招感苦報 沒有煩惱也沒有招感 三人同觀四諦證果之所差殊 良由觀有淺深-對照明其高下耳 重點就在這一句話 「三人同觀四諦 -證果之所差殊 良由觀有錢深 -對照明其高下耳」 重要就是表達這一句話 他反覆在講這個道理-什麼道理? 境界真理是一個-鎖定的境界也是一個 為什麼會有-所觀諦緣度的差別? 而有所證的羅漢 緣覺-菩薩 佛果的差別? 因為在對境時-所產生觀照的智慧 所以提出觀智這個問題 觀智是我們在對境的時候-慢慢一點一點發起的 是以下乘行下-中上之所未修 下乘指聲聞乘-只能修四諦 緣起般若沒辦法探測到 上乘行上-上乘的人行般若智慧 能夠照了四諦跟十二緣起 中行中下-緣覺乘行十二緣起 也能夠照了四諦 最後說上中下之在人-非諦令其大小耳 諦就是境-就是所對的真理 差別在於人的根性-不是在於所對的真理 可以看到這邊幾句話-再重複強調 「法之既以無差-四諦亦何非大」 「三人同觀四諦-證果之所差殊 良由觀有淺深-對照明其高下耳」 還有最後一句話 「上中下之在人-非諦令其大小耳」 由根性產生觀照的智慧-由智慧成就了果的差別 都是由於根性-而智慧觀照以及果 其實道理沒有差別 道理有差別是根性所形成的-觀照智慧所形成的 反覆講就這個意思 這一段就講到這邊 下節課繼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