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永嘉集第22集 主講人:惠空法師 各位同學 這節課繼續講-永嘉集的優畢叉裡面 觀心十門第七門 之前講過觀心十門的前七門-談到一心三觀相關的問題 後三門是談到-言詮的相關問題 第七門先唸-看一下文字比較有印象 391頁下欄第11行 「第七明其是非者 心不是有 心不是無-心不非有 心不非無 是有是無即墮是-非有非無即墮非 如是秖是 是非之非-未是非是 非非之是 今以雙非破兩是-是破非是猶是非 又以雙非破兩非-非破非非即是是 如是秖是非是-非非之是 未是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 是非之惑 綿微難見-神清慮靜 細而研之」 這裡面文字比較複雜-可以分成三段 第一個就是明其是非者 所謂明其是非-是在觀心的時候 要了解到心體的特質 說有就落入執著-說無就落入斷滅 所以不是有-也不是無 說不有不無-也不對 所以非有非無 所以講不是非有-也不是非無 這個是非是在說明-入觀明心的過程當中 在泯除這個心-又使這個心不落入斷滅 不斷地從有到無從無到有-展轉深細的過程中 怎樣才能真正掌握到心性-在有無之間的中道之義 這裡面做了分析 在頭一段先說明心 做為心-是下面這個主題 所觀的心不是有不是無 心不非有 心不非無-這是頭一段 說明心不可以落入這四句 有不對 無不對-非有不對 非無不對 就是把這四句否定掉 有無非有非無 把它否定掉 這叫離四句-一般講離四句 是有是無即墮是 以下是在說明-四句為什麼不對 所以要用非有非無-這是第一對非 不有不無-心不非有心不非無 本來是有無-落入有無不對 然後非有非無-把非有非無再否定掉 不是非有-不是非無 第一個心不是有-是一個不 心不是無-是兩個否定詞 第三句是心不非有-也是二個否定詞 到第四句心不非無-變成三個否定詞 其實應該是分成三層 第一個是有無 再加上一個非-把有無做第一次的否定 就是有無上面加一個非 第二次的否定就是-非有無上面再加一個非 就是第二次的否定 他的思惟就是-這樣擺出來的 下面對這個二段否定的說明 「是有是無即墮是-非有非無即墮非 如是秖是 是非之非-未是非是 非非之是 今以雙非破兩是-是破非是猶是非 又以雙非破兩非-非破非非即是是」 到這邊為止就是剛講的-有無第一層 第二層非有非無 然後非有再加上-非非有非非無 這三層 三層破掉到這邊為止 三層以後-最後還加一句 把這第二層跟第三層-統合起來看 「如是秖是非是-非非之是 未是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 未是以下-不非不不非 不是不不是 是把前面二個再統合起來 如果單獨只論第二層-也不完整 必須把第二層跟第三層-統合起來才對 來看黑板上面 有無是第一層-有無是A 第一層 加一個不 這是否定-是第二層B 就是不有不無-心不是有 心不是無 再加一個非 這個不不是 這個表就是這個表 這上面加一個非-心不非有心不非無 所以第四句-非非無 非非有 第三句非非有非非無 心不是有-心不是無 心非非有-心非非無 這是第三級 這是他的主旨 心不是有心不是無-心不非有心不非無 是有是無-就說明這二個的問題 說明為什麼要加-這個B第二層的不 跟加這個C第三層的不-說明的理由 第四層在這個地方-是把這二段統合起來 我們對一下 如是秖是 是非 未是-還沒有到不非不不非 不非不不非 不是不不是 未是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 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 劃這個表 畫得腦都快三個大了 所以我們來對一下 前面是從ABC-到達C的地方 到第四層是把B跟C-統合起來講 這是它的層次-所以是四個層次ABCD 這邊是D-這是第四個層次 第四個層次就是-把這二個統合起來 這是一個不是-這是不是 不非-這是不非 不不是 不不是-不不非 不不非 合起來了 所以這是123-三個非 非非非-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非非非-這是紅的 然後是綠的-不不不 藍的是不不 這邊是-不不是 不不是 這是一個不是不是紅的黃的-看清楚了 都標了紅色藍色黃色綠色-都清清楚楚 文字很拗口 這裡寫得很清楚-一重二重三重四重 然後這邊對起來 我這個做老師的這樣可以了 意思只是在說明-在告訴我們 在忘塵息念或者-觀境的境智相泯時 一定會落入有無的問題裡面 所以心的有無-心跟境 智跟境的有無 說有 不對-說無 不對 所以要在有無中間-去體會什麼樣的轉換 一層一層的深入-去轉換它的內涵 文字部份很繞口-就不詳細講 懂得意思就好-黑板的意思就是這意思 就分了這幾個層次 最後是把二個-第二層統合起來 這是他要的雙非雙是 這個其實也是跟中觀相應 用四句思惟的話-說明一心三觀的理論體系 前面七條基本上都是 一心三觀 一境三諦-開展出來的理論 下面看第八第九第十 三段講的意思是同一個東西 為了方便說明-我們統一變成一個來講 「第八簡其詮旨者 然而至理無言-假文言以明其旨 旨宗非觀-藉修觀以會其宗 若旨之未明-則言之未的 若宗之未會-則觀之未深 深觀乃會其宗-的言必明其旨 旨宗既其明會-言觀何得存存耶 第九觸途成觀者 夫再演言辭-重標觀體 欲明宗旨無異-言觀有逐方移 移言則言理無差-改觀則觀旨不異 不異之旨即理-無差之理即宗 宗旨一而二名 言觀明其弄引耳 第十妙契玄源者 夫悟心之士-寧執觀函迷旨 達教之人-豈滯言而惑理 理明則言語道斷-何言之能議 旨會則心行處滅-何觀之能思 心言不能思議者-可謂妙契寰中矣」 這一段在開始-講十門觀心時講過 十門觀心後面三小節-是在講言詮與議法的關係 心觀與諦理的關係 在瑜伽師地論裡-有所謂的五法五事 五事把這個問題-講得非常地詳細 連後面的名體跟這個也很像 也就是言詮 觀旨 明體-統合一起說明 等到後面講明體-再把問題提出來就清楚了 瑜伽師地論所講的五事-有很深的涵意 而且有很方便善巧之處 這個問題在很多的地方-都會談到 一定要非常熟悉它們的對應關係 才知道在讀經論的時候 如何能夠如理相應地-掌握這個文字 能夠從文字中間-契入修行的禪觀 看這個五事是瑜伽師地論 在大正藏30冊345頁 「云何五事 一相二名三分別 四真如五正智 何等為相」 什麼是相? 「謂若略說所有言談安足處事」 就是語言下面所立的事相 「何等為名-謂即於相所有增語」 就是語言 「何等為分別 謂三界行中-所有心心所」 他是指心心所 「何等為真如-謂法無我所顯聖智 所行非一切言談-安足處事」 聖智所顯的非事相就是理 「何等為正智-謂略有二種 一唯出世間正智-二世間出世間正智」 所謂相就是一切事相-桌子椅子 音聲清風 明月山河大地-心的喜怒哀樂都是事相 也是世間一切法-都是事相 名就是語言文字 分別就是心的識心-六識心的分別 就是心跟心所 正智-聖者所證的智慧 真如就是真理 真理是有佛無佛法性常在-叫真如 這是最圓滿的聖智 正智是聖者所證的境界 這二個還是有點差別 在永嘉集裡所談到-是用四個 第一個文言 文言這邊講-假文言以明其旨 旨指真如的意涵 旨宗非觀-藉修觀以會其宗 觀就指心心所的相應-宗就指正智 文言旨觀宗 這個文言跟觀-二個是屬於工具 宗旨屬於目的 工具又叫舟船-宗旨是彼岸 工具是是籠子 網子-宗旨是兔是魚 抓到了兔 抓到了魚-上到了彼岸 就不要船 不要籠子 網子 用文言以及修觀的目地-是要會得宗跟旨 得到宗旨以後-就不用文言跟觀行了 說來說去-主要在說明這個關係 今天要能夠証入聖智-會到真理 必須要假借文言跟修觀 修觀怎麼修? 要靠文言所要詮釋-的道理帶起修觀 修觀以後 觀達成功了-就不要修觀 了解文言的意思以後-也不要文言了 名字文字都不要 金剛經上講-到了彼岸就捨舟上岸 不要再抱著舟不放 主要思想在說明這個問題 這裡五法配合-瑜伽師地論五法來看 這個相就是事 事跟理的關係是什麼?-事相覆理 在這山河大地上-我們只看到外在的事相 它是一個事境-事境遮住了真理 相對於真如-是事理無二 事就是理-理也就是事 真如就是理境-就是事境 這個是覺悟的境界 這個是凡夫迷惑的境界 所以這邊是事理不二-這邊是事相覆理 把真理掩蓋住了 文言的功能是明事宗之理 文言在說明這個事宗有無-理事不二的道理 說明山河大地之中-凡夫迷惑的境界裡面 具有事理不二的道理 這個文言的主要目地-在說明這個問題 觀是於事轉理-於事入理 要把在山河大地桌子椅子 我們的心相-塵相中間 了解事相背後有這個理-轉事入理 把山河大地轉成-理事不二的道理 所以叫觀 是於事入理或者-是於事轉成理 宗是正智-是了事成理 了知事當下就是理-叫了事成理 這是事理不二 了是智慧的意思 特別用事跟理的關係來比對-相名分別正智 真如的關係 他們之間有一個共通的 都在說明從迷事境事相覆理-到覺事理不二之間的關係 所有的五法中間-都有事理的關係 都是在交互地表現-事理相應的關係 事相含攝一切事-同時也含攝一切理 名言能夠含攝一切事-也能夠含攝一切理 不能夠含攝的話-怎麼把這一切道理講出來? 心心所也是含攝一切事-也含攝一切理 正智也是含攝一切事-也含攝一切理 真如也是含攝一切事-也含攝一切理 今天了解到這五法-都能夠含攝一切事理 所以它們相通 同時都是在表現-一個事理的覺迷的關係 因為都含攝了事理-也都在彰顯事理覺迷的關係 所以它們是相通的 相宗含攝了-名 分別 正智 真如 名宗含攝了-相 分別 正智 真如 分別中間有-相 名 正智 真如 正智中間有-相 名 分別 真如 真如中間有-相 名 分別 正智 一法含攝其它的四法 這是從事相上面來含攝 透過五個關係的定位-就能了解 運用這五法讓我們在語言-文字跟萬物的法相當中 從這個是迷-相 名 分別是迷 從迷中能夠慢慢的轉入-了事成理 到事理不二的境界-從迷到達覺 這五個從它們相攝的立場-相通的立場 由迷到覺的開展 所以要了解這五法-施設的目的 五事施設的目的無非是要-讓我們透過語言文字 透過心心所-透過觀行 透過對於法相的認知-使我們能夠循文入觀 由觀而成就正智-由正智證得真如 整個的施設旨趣就在於此 文字是在個人的-巧妙不同而已 這個問題借瑜伽師地論的五事 其實這五事講得-比較周密完整 以前還沒看到五事-我就想著這個關係 後來講了很久以後發現 怎麼瑜伽師地論-也有這個東西? 這是真的 以前就發現這樣-互相的關係 了解它們的關係以後-就可以了解到 語言文字跟心以及萬物之間-互應的關係是什麼關係 就會很清楚 回來看這三段文字-黑板上講五事的關係 也把五事的關係跟文言-宗旨、觀這幾個關係 跟五事做了比對 應該問題很清楚-把文字銷解就好 簡單說明文字就好了 請看391頁下欄 第八簡其詮旨者 詮是言詮-就是語言文字 旨是語言文字裡面-所含的義理 然而至理無言-假文言以明其旨 至理無言-真理沒有名言相 必須要借著語言文字-彰明它的道理 旨就是它的道理 文字裡修行的思想-旨宗就是文字裡面修行思想 它只是文字-不是真正心的運轉 就是觀 要借著心的運心契入宗-宗就是真理 若旨之未明 則言之未的 道理沒講清楚是因為-文字沒有弄明白 真理體會不到是因為-修觀的觀行不深入 修觀不斷的深入-才能夠契入它的真理 文字交待清楚以後-就能夠明白它的理論 旨宗既其明會-言觀何得存存耶 宗旨是思想了解了-真理契入了 也不用語言文字-跟心行的凝心入觀 這關係剛已經講過了 第九觸途成觀者-還是這個意思 再演言辭-再談一遍 「重標觀體 欲明宗旨無異 言觀有逐方移 移言則言理無差-改觀則觀旨不異 不異之旨即理-無差之理即宗 宗旨一而二名-言觀明其弄引耳」 宗旨其實是一個東西 語言文字跟心的運作-其實是一個東西 心跟語言文字二個-一個是表一個是裡 文字是從心出來的 從文字可以會到心裡面去 所以言觀只是一個方便-弄引就是方便 「第十妙契玄源者」-能夠契合入真理的 「悟心之士 寧執觀而迷旨-達教之人 豈滯言而惑理 理明則言語道斷-何言之能議」 真正的能夠悟心達教的人-不會滯留在心跟文字上面 他一定能夠穿透心跟文字 所以說心行處滅-言不能思議 到達心不能夠思議-心斷掉 語言不能思議-心已經寂靜了 語言不能夠思議的境界 則謂妙契寰中-才是真正地契入到真理 真正修心之人善慧之士-達到悟心之人 能夠脫離語言文字-跟運心的心相 達到一種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的層次 這是觀心十門講到這個地方 總歸看觀心十門第一個講-一心三觀一境三諦 然後從三觀的身心依報-所開展出來修行的層次 然後說明必須要-在心上面契入 從奢摩他 毘婆舍那-優畢叉一路開展 都是從我們的心契入的 奢摩他優畢叉跟毘婆舍那-雖然有智慧的淺深 所觀的心-還是同一顆心 必須要從心入觀-能夠會入真正的智慧 過來是對於心在有無-生滅之間 契入層層轉進的是非分辨 最後是言語-心的意識的分別 以及言語裡面所含的思想-以及心所對應的真如正智 四者之間的關係-說明清楚 語言跟心的分別觀行-是一個工具 一個方便 重要是要會到語言所要告訴-我們那個道理及真正的智慧 達成那個道理跟智慧-語言跟心的分別就可以捨掉 主要是在說明這個道理 這就講到這地方 下面講第七章三乘漸次 講到這邊還有四章 這個課程進行得-差不多一半多了 核心的思想基本上-也進行得差不多 下面也有很深的旨趣 現在看三乘漸次-講義 請看一下 把科判說明一下 三乘漸次有二張講義 先把科判簡略的介紹一下 再逐科地來說明三乘 三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 跟佛乘菩薩乘 修行有一個過程 中國天台宗-華經裡面所講的 無三有二-有一佛乘 一切眾生究竟成佛-畢竟成佛 三乘 法華經裡面說-它只是暫時的休息處 聲聞 緣覺乘只是-一個暫時的休息處 休息處是幹什麼?-為什麼會有這個休息處? 主要問題就在於根性的差異 既然大家都能夠畢竟成佛 大家所修證的道理-應該是一樣的 平等的 既然法性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真理 應該大家都可以見到-同一個真性 都可以證同一個法身 為什麼會有三乘的差別? 這邊主要的中心點是說-道理上面真理只有一個 在修行過程中-為什麼有三乘的差別? 究竟最後大家都會成佛-為什麼卻會有三乘的差別? 這問題怎麼解釋? 一個說明是因為每一個人的-根性差別而形成三乘的差別 主要的說明在講這個問題 在講完這個問題 順便講三乘行者-聖者所修行的內容 修行的成果-成就的情況 讓我們對於三乘-有一個認識 按照道理說三乘的理論-對初學的人可能可以說明 對於一個對佛法精深的人-這個道理其實是很淺近的 為什麼會在永嘉集裡-講到這個問題? 故然沒有錯 三乘漸次這一章所談的 不像奢摩他毘婆舍那跟-優畢叉都是在談心的觀想 講心的境界 講的多半是一些事相 好像會覺得這些事相可能-跟修行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或者是這些事相比較淺近 其實站在永嘉大師對於整部-永嘉集要開展的禪觀思想裡 奢摩他毘婆舍那跟優畢叉 在整個佛法的教典裡-站在什麼樣的位次 這是永嘉大師所要-闡述的一個旨趣 在整個佛法的思想體系裡面-會有不同的修行層次 會有不同修行的契入差異 會有不同的種種眾生-在修行路上的分歧 永嘉大師在三乘漸次裡 把整個佛道不同的修行框架-用三乘的思想架講出來 三乘的思想架構出來以後 再把永嘉的禪法在三乘中-給一個明確的定位 這樣使得我們讀了-永嘉禪法以後 再落實在整個禪觀的體系裡-就知道它的定位何在 這種也可以說是-一種判教的思想 自古以來天台華嚴-都有不同的判教 禪宗的祖師-少看到這樣的說法 不過從永嘉禪師的永嘉集-對三乘的說法 看到永嘉大師對於-這樣一個判教思想 採取比較貼近於佛經的立場 因為所看到的佛經-基本上就講三乘的思想 沒有看到像天台裡面-講藏通別圓 華嚴講的小始終頓圓 這種思想比較沒有-就是三乘 從這個角度來看 永嘉大師的判教-比較接近於佛經的 比較是常見的-一個修行體系的架構 他用一理三根-來說明這樣的問題 使我們在修行層次中-會看得比較清楚 也會使得各個不同根性-的眾生會有所依憑 而不會互相的隔礙-互相的非難 三乘漸次第七這一章-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分成四小節 第一小節是總論三乘差別-是由根性而有異 三乘的差別是由根性 第二段是講到別論-三乘所修的因行 因行是在因地所修行內容 聲聞乘修四諦-緣覺乘修十二緣起 菩薩乘修行六度 這是第二小節別論-三乘所修因行 第三小節分成四小段 第一小段講到理一根異-道理一個 根有差別 造成三乘的差別 第二小段是根據理一-非根異的立場說明 雖然說理一根異-其實非一也非三 站在理一根異的立場-補充理一根異不是絕對的異 對於非一非三-再以一河三獸比喻 這個喻是出自法華經-唯有一佛乘 無三亦無二的說法 第三小段是講到證果的差殊 是因為觀 既然是一個境界 為什麼會有差別?-是因為觀有淺深 第四小段是明三乘-所證果德的差別 這裡面又分成三乘-所修行所證的神通境界 三乘以外還有凡夫 凡夫的煩惱是如何-對應於二乘的差異 第三小節講到大乘-菩薩行的清淨 高遠慈悲普護的心量與智慧 以上說明三乘漸次-第七章分成四段 第一是總論-三乘由根性 第二是別論三乘所修因行-諦緣度 第三是論三乘別在於根行 第四在三乘所證功德 這節課講到這地方 下節課繼續就三乘漸次-逐段逐節的說明 先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