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 題:永嘉集第3集 主講人:惠空法師 今天講永嘉集的-「慕道志儀第一」 永嘉集總共有十章-慕道志儀是第一章 對於向道-慕是歸向 向道的過程-有心跟身的表現 慕道志儀所講的重點 是尋訪善知識和-親近善知識的重要 請看到教材 「先觀三界 生厭離故 次親善友 求出路故 次朝晡問訊 存禮數故 次審乖適如何 明侍養故 次問何所作 為明親承事故 次瞻仰無怠 生殷重故 次數決心要 為正修故 次隨解呈簡 為識邪正故 次驗氣力 知生熟故 次見病生疑 堪進妙藥故 委的審思 求諦當故 日夜精勤-恐緣差故 專心一行 為成業故 亡身為法 為知恩故」 這一段裡有十三小節 十三小節所談的就是-怎樣親近善知識 在經或論很多地方都講到-善知識的重要 經上說善知識者-非半梵行,是滿梵行 什麼叫非半梵行滿梵行 梵行-指清淨行、佛道的意思 善知識對於我們修行的幫助 不是只有幫助一半-是全部的幫助叫滿梵行 孔老夫子講過 朝聞道夕死可矣-入太廟每事問 很多事情要向別人請問 中國人古時非常注重師道 中國人思想裡有五倫-是中國人文化的根源 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 另外一個是-天地君親師 五倫是人與人互相的關係 天地君親師是一種崇高-崇仰、偉大的關係 把師放跟天地-父母並列-可看出師的重要 尤其禪宗常常尋訪名師 中國人也說名師出高徒 為什麼? 因為透過老師的教導-可以節省很多摸索過程 有沒有好的老師-其實是我們修學佛法 不只修學佛法 是每一件事情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 做事或待人處事-也是需要師長 師長有兩類-一類是明眼人一類是凡夫 明眼人是師長已經開悟了 可以了解弟子的根性因緣 他會隨機教導我們 可是這種師難尋-這種善知識難找 我們現在常常面對的-是一般凡夫僧 可是即使是凡夫僧 也有通曉三藏-也能夠深達經論 我們要從師長學習佛法 要有一定接近師長的態度 這一段就是告訴我們 一個正確親近善知識的態度 第一個-先觀三界生厭離故 生起厭離心 如果沒有厭離心-就沒有出道的動機 第二次-親善友求出路故 善友就是善知識 尋訪善知識請他指點-出離之道修行的方向 次朝晡問訊 存禮數故 早晚問候-基本的禮節 次審乖適如何 明侍養故 除基本的問候以外-還要問生活上合不合宜 表示要奉養師長 次問何所作 為明親承事故 要做什麼-要服侍,要幫忙去做 次瞻仰無怠 生殷重故 隨時都在周圍-看師長的指令招呼 瞻仰表示心裡常常繫念師長 次數決心要 為正修故 把自己學習的要點提出來-然後端正修行的方法 請老師把修行的要點-反覆地教導 次隨解呈簡 為識邪正故 自己在學習過程-對於師長所教導的 了解到什麼樣的程度-跟師長討論 看看理解有沒有正確叫-為識邪正故 次驗氣力知生熟故 了解以後要實際去用-去運作 在練心運心的過程中 要看看自己的力量如何-功夫純不純熟 這叫知生熟故 【次見病生疑 堪進妙藥故】 修行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問題叉路 身體的病或是用功時-一些錯誤的方法 或碰到突發的境界等等 就會奇怪-怎麼會出現這些問題? 會見病生疑 有一些身心的境界-會產生疑惑 就要用方法-妙藥就是正確釋疑的方法 來調整這些出現的問題 ◎ 【委的審思 求諦當故】 經過調整會更加的符合-修行的進展 會展現更深的進度-一些好的功力出來 所以要-求諦當 使功夫更切合這個道理-求諦當 ◎ 【日夜精勤 恐緣差故】 人命在呼吸之間-白天用功不夠 還要晚上加緊用功 為什麼?-恐緣差故 因緣錯過就不再來了-時光一去不復返 健康、種種善緣-馬上就會流失掉 ◎ 專心一行 為成業故 用功修行-捨離其它外緣 專心一意用功-希望能夠把道業完成 亡身為法 為知恩故 乃至為了修道-為了求佛法 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為知恩故 為什麼?-這個恩德難得,佛恩深遠 總共有十四條 先前先觀三界生厭離故 如果踢除不算是事師 次親善友求出路故-以下總共有十三條 是關於親近善知識的作為 總共十三條 在各個經論裡 如小止觀裡有善知識這一條 在瑜伽師地論裡-也有近善知識這一條 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也有近善知識這一條 瑜伽師地論菩提道次第廣論-都講得很詳細 這邊比較簡要 都在說明善知識滿梵行 師長對於我們修行-有非常重要的決定性因素 跟著淨土的善知識學習-就會走淨土宗 跟著禪師走-就會修禪法 跟著天台的法師走-思想就偏向於天台 跟著律、跟著密的僧人走-就偏向於律 偏向於密 跟著基督教牧師神父走-就走向天主走向基督 道理是一樣的 它是一個大方向-大原則的確立 老師也有很多不同 有人問-老師怎麼去分辨? 怎麼選取老師-老師有沒有差別 每個人都希望有好的老師指導 事實上善知識難尋 我們提出幾個角度-選擇修行的老師 有人會說那個師父-的道場好大啊 那個師父好慈悲-好關心我 這個是否是做為-選擇師長的標準? 其實都不是-我們要看心辨邪正 師長的思想符不符合佛法-的要求 邪跟正 邪跟正是以佛法的思想戒律-兩個做為標準 所言所行符不符合佛法-基本戒律跟思想 第一-邪正 再來要問他是什麼宗派?-修密、修禪、修淨土、修律? 一旦學下去差別很大 比如有一位淨土宗的大德講-只要唸阿彌陀經、無量壽佛經 其它都不要唸了 跟著這位淨土宗的大德-其它宗派的東西都不要學了 所以宗派的差別很大 第二-知見的淺深 知見-對佛法經典理論的通達 有很大的差異 在印度佛教史上-最了不起的一個地方 印度的那難陀寺 玄奘大師就是在那難陀寺-跟戒賢論師學習唯識思想 學習瑜伽師地論 那難陀寺裡幾萬個出家人 通達二十部論典-有上千人 通達百部有幾百人-還有通達千部的 經論的思想這部跟那一部-的差別就很大 譬如唯識跟中論 華嚴經跟般若經思想-就有很大的差異 大日經不一樣 師長了解的思想深度廣度-同樣一部經瞭解的不太一樣 這就是知見淺深的差別 第三第四-禪定差別 所謂的就是十善 佛法有兩個-教跟證 知見是教 禪定是證-實在心的運轉 心的控制 修行禪法當然有很多的層次 禪定的功力如何 是我們對師長必須要-考慮親近的因素 第五-道德胸懷 道德基本上屬於-戒律的層次 一個人的善不善-首先所表現出來 是對於眾生-或過去一種傷害 會不會去傷害眾生 為佛法的戒律根本的四條-殺盜淫妄 都是從對眾生有沒有-傷害的立場來看待 我們看師長對於眾生 第一-會不會想要去侵犯 不只對人 乃至於對-周圍的動物 不認識的人 侵害的心情-會不會常常的表露? 不只對我-對所有的有情無情 他有沒有護持-關懷的心情? 從這裡面看出來 這一種道德-講深就是佛法所謂的悲心 他從不傷害眾生 進而能夠對眾生-產生關懷慈憫之心 這是一個層次的深淺與推演 可以從這裡看出善知識-在這一點上悲心與否 先看第六-再來總結 第六-才華、眼光 很多人很看重這個 比如他的口才很好 辦事能力很強-有很好的記憶 看問題很清楚 才華眼光是世間的東西-是世俗法 一般人對善知識的評論-往往從才華眼光去分別 是世間的一個迷失、陷阱 知見禪定道德才華眼光-是各自獨立的 有才華、有眼光的人-不一定道德好 不一定有修禪定的功夫 思想深的人-不一定道德、修行深 有禪修的人不一定理論強 都各自獨立 要怎麼去選擇?-一個標準 只要不是邪師就可以-這是最簡單的標準 先要判定是不是邪師 佛光山很好 為什麼? 因為是正法-講的佛法都是正確的 慈濟很好-符合佛陀的道理 雖然做的是慈善事業-文化事業 是符合佛法-所以是正法 法鼓山很好-走文教的 淨化人心 所以先判邪正 至於哪一個師長知見最好? 禪定最深 戒律最精嚴-眼光最大? 這個沒人說得準 要怎麼選擇? 沒辦法選擇要看運氣-各人的緣份 中國人講一句話-情人眼裡出西施 明明長得很醜-先生看了就覺得她是大美人 這就是緣份 師徒的關係-基本上是緣份多 當然也需要抉擇 這邊告訴我們 不管有沒有學問-有沒有修行 都必須要恭敬侍候 恭敬侍候一個沒有學問-沒有禪修的師父 道德求道的心才能-感召到善知識來教導 前面是道心堅固-親近善知識恭敬承事的心情 下面是道心淺薄 「如其信力輕微 意無專志 粗行淺解 汎漾隨機 觸事則因事生心-緣無則依無息念 既非動靜之等觀-則順有無之得失」 這一段話說信心不夠-意志力就不會那麼堅強 什麼事情就是可有可無 【粗行淺解 汎漾隨機】 行為用功-很粗糙、膚淺 看做事情是否很紮實、本份-還是敷衍了事 這就是差別的地方 比如幫老師倒一杯茶-就可以看出來這個人 拿著茶杯就到茶桶倒一杯水-就拿過來放著 有的人是把茶杯拿來洗一洗-然後找好的茶葉 泡茶的時候也很細心-把第一泡倒掉 把茶葉弄好 泡了最好的茶葉-把茶葉濃淡調整好 把桌子擦一擦-這就有差別 這是說明做事情 即使一件小事情 可以看出來這個人的心性-是很浮動還是很實際 ◎ 修行就在這當中-看出一個人心的轉變 雖然是小小的生活-上面的細節 這就是心性的表現 【觸事則因事生心-緣無則依無息念】 有人說今天去參訪-他就去了 今天人家送好東西-他就去吃了 有事情他就跟著這事情轉 沒有事情他又覺得很無聊 自己沒有一個-可以掌握的主軸 真正修行的人有事情了-先不忙外 不會跟著事情轉 他心裡清清楚楚的 沒有事情剛好可以-靜下心來用功 不會覺得無聊-好像沒事幹 這是有沒有在道業上用功-一個很明確的表現 ◎ 【既非動靜之等觀 -則順有無之得失】 修行要動靜平等 沒有信心沒有志意的人 就隨著動靜走-隨有無而起得失之心 有 覺得很滿足-沒有 覺得很失落 就產生有無的得失之心 這樣修行沒有辦法-契合入正道 ◎ 總結就是 「然道不浪階 隨功涉位耳」 道是一個成果-不是隨隨便便而來的 是隨著下的苦功-顯出進展、層次 ◎ 這一段是慕道志儀 下面看「戒憍奢意第二」 戒憍奢意有三個小節 第一-損物及身 消耗社會的物資-供給我們的衣食住行 第二-農工費用 所消耗這些衣食住行 是農人工人很辛苦-生產出來的 要感念他們的辛苦 第三-我們僧眾不事生產-只是接受施主的信施 卻沒有修道的成果或是道氣-會感到可恥羞恥 三段這一段比較簡要 「衣食由來 長養栽種-墾土掘地 鹽煮蠶蛾 成熟施為 損傷物命-令他受死 資給自身 但畏饑寒 不觀死苦-殺他活已 痛哉可傷」 這一段說-我們損物己身 把動物植物-拿來做為衣食之具 我們的衣食-衣服跟食糧 是由長養 養育 栽培-種植而來的 墾土掘地 鹽煮蠶蛾 挖地耕耘煮鹽養蠶等等-這是農 成熟施為 損傷物命 令他受死-資給自身 在這過程難免-會傷到一些動物 比如蠶或在耕種之中-的小蟲子 但畏饑寒 不觀死苦 只怕自己受到凍挨餓 卻不管在這過程之中 有很多的生命被我們殺死-所以不觀死苦 這些小動物小蟲子的死 或者有的人的衣食-也是要靠一些動物 比如牛奶或是一些衣皮 出家人不殺生的-殺他活己哀哉可傷 傷害眾生養活自己-這裡面有一些悲痛 有一些痛苦隱含在裡面 這是第一小節 第二是「兼用農功 積力深厚 何獨含靈致命-亦乃信施難消 雖復出家 何德之有」 這一小節說-出家卻沒有什麼修行 只是徒消信施-這是我們要反省的 第三小節 「夫欲出超三界-未有絕塵之行 徒為男子之身 而無丈夫之志 但以終朝擾擾 竟夜昏昏 道德未修 衣食斯費-上乖弘道 下闕利生 中負四恩 誠以為恥 故智人思之 寧有法死-不無法生 徒自迷癡 貴身賤法耳」 這一段說-修行如果只是吃飯過日子 生命就沒什麼價值-沒什麼意義 「但以終朝擾擾 竟夜昏昏 道德未修 衣食斯費」 時間過去了-沒有修行的道德 弘道-不能把道弘出去 利生-沒有對眾生什麼利益 對於父母 眾生 三寶-及國家都有所虧欠 辜負四恩:父母 國家-施主 三寶之恩 所以感到可恥 做為出家人-出家的本志在於修行 沒有用功 只是吃飯過日子 應該反省到-這是非常可恥的 俗話說披毛戴角還 今生沒有解脫生死 消耗施主的信施-還是必須要還債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這是永嘉大師-勉勵僧眾行者 要常常感念-所受的衣食供養 背後有很多的辛苦 同時也背負很大的責任因果 要常常省思這個責任-激勵道心 兩段基本上很簡單 下面是-淨修三業 淨修三業分成一個總論 總論淨修三業-是做為入道的基礎 第二是別說明-三業的淨除 又分成了淨除身業-淨除口業 淨除意業 及總結三業的淨除四小節 我們一段一段敘述 這一部份-在別的經論都有看到 就不逐字逐句的解說 把重點放在後面-禪觀思想的敘述 請看教材-淨修三業第三 前面一段是總論-淨修三業為入道之基石 「貪瞋邪見意業 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口業 殺盜婬身業 夫欲志求大道者-必先淨修三業 然後於四威儀中 漸次入道 乃至六根所對 隨緣了達-境智雙寂 冥乎妙旨」 要求大道先要淨修三業 然後在四威儀中-慢慢地進入身心的收攝 從身心的收攝中-可以慢慢入定 【乃至六根所對 隨緣了達 境智雙寂 冥乎妙旨】 這一段是淨修三業-前面的總論 要入道必須要淨修三業 先淨修三業-然後在四威儀中漸至入道 漸至入道是慢慢地-收攝身心 最後六根所對 漸次入道是一種定 雖然沒有講明這是禪定 它就是在四威儀中-收攝我們的身心 收攝身心是使身心慢慢地-達到一種寂靜 就是入定的意思 乃至六根所對隨緣了達-境智雙寂 永嘉大師禪法核心的思想 就在境智雙寂這句話 從淨修三業-然後從四威儀中漸次入道 然後到達境智雙寂 這就是一個很簡要-進入的次第 對於永嘉大師的禪法-第一次提出境智雙寂 提醒各位 境-是所對的六塵 智-是對六塵的心 就是六根 應該一開始的時候是心境 可是心境在對應的當下 一般人就是心跟境的轉換 修行人透過禪法的切入-變成境跟智 由一般的心境轉成智-轉識成智 永嘉大師的禪觀-是由境智雙泯的特點切入 今天簡單講到這個地方 下一節再繼續講淨修三業。 好,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