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圓覺經第36集 主講:惠空法師 各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繼續介紹圓覺經-威德自在章 上節課講到-威德自在章的主題 談到末世眾生修行佛道時-順著眾生的根性 有幾種法門幾種根性-佛提出三種 第一個是奢摩他-第二個是毗婆奢那 第三個是禪那 宗密大師給這三觀加了-三個解析的名詞 第一個泯相澄神觀-第二個起幻銷塵觀 第三個絕待靈心觀 上節課先直接敘述-三觀的大意 再根據經文逐句說明思想 上節課介紹泯相澄神觀 是以無相泯融銷融一切-根塵分別的契入然後澄神 澄神的神是覺性-覺性徹底顯發成就 這是第一觀 第二觀叫【起幻銷塵觀】-是怎麼的修行? 我們的五蘊身心以及-外在的山河大地 以及所有的有情眾生-都好比是夢中的境界 五蘊身心的自我-是如幻不實的 所有的有情眾生-也是如幻不實的 我是如幻不實的-眾生也是如幻不實的 自己知道自我是如幻不實 問題是眾生不知道自己-是如幻不實 所以如幻不實的五蘊身心-就起了如幻不實的智慧 起了智慧以外還起了悲心 就用如幻不實的五蘊身心-去教導如幻不實的眾生 於是如幻不實的眾生聽聞了-一切的身心都是如幻不實的 也發起如幻不實的智慧以後 這個時候一切有情都有了-如幻不實的智慧 那麼虛幻的執著沒有了-這時如幻不實就沒有了 在大智度論裡面-有一段比喻說 菩薩了知在夢中渡船-菩薩知道自己在夢中 夢中的人不實在 在夢中有一條大河-也是如幻不實在 大河的對岸有很多痛苦-飢餓的有情眾生 於是菩薩就划了一條大船-跑到對岸去 分批地把對岸的有情眾生-一批批地載到此岸來 讓他們在此岸得到安樂-得到舒適得到休息 菩薩知道自己在夢中-也知道船和河是虛幻的 知道對岸的痛苦是虛幻的-也知道此岸的安樂是虛幻的 可是他不辭疲勞地在夢中 度對岸的虛幻痛苦眾生-來到此岸享受虛幻的安樂 而樂此不疲恆常不息 這就叫起幻銷塵觀 菩薩起了一個如幻的智慧 讓這些如幻的眾生了知-自我身心是如幻的以後 他們也銷融以後就有了智慧 這一觀聽分析可以了解到 毗婆奢那叫起幻銷塵觀 跟前面的奢摩他-泯相澄神觀就完全不一樣 前面是消除一切的-分別境界 第二觀毗婆奢那觀是從-緣起中間開展緣起的幻智 注意他有這個幻智-知道這一切是幻的 可是他利用虛幻的東西 有一個虛幻的境界-為菩薩所用 自己的身心是虛幻的-用這個虛幻的身心 所面對的境界仍然是-一個虛幻的境界 他也認知認取了這個-虛幻的境界 去面對這個虛幻的境界 最後是把自我虛幻的五蘊-身心 以及一切外在的虛幻的-有情的境界銷融掉 在銷融的過程認取了虛幻-運用了虛幻 這一點與前面的奢摩他-是不一樣的 是完完全全的不一樣 這是兩個禪法-非常明確的差異 我們這樣去思惟 先把這兩者的差異分析清楚 了解差異特性-就是了解它的本質 這兩個問題已經交代清楚 第三個是【絕待靈心觀】-什麼叫絕待靈心觀? 舉一個比喻說明 絕待靈心觀的禪師修行境界-是【如器中鍠聲出於外】 器是指大鐘-鍠就是鐘鏗ㄤㄤ…的聲音 就是鍠鍠聲出 器中鍠就是鐘聲-如鍠鍠出然 就是聲音的意思-叫器中鍠聲出于外 器指大鐘這個鐘體比喻-十方的佛國土十方的世界 鍠比喻清淨的智慧 如器中鍠意思是-聲音在敲的時候 鐘裡面有沒有聲音? 比如這是一個鐘 這個鐘圓圓裡面是空的 敲一下的時候-裡面有沒有鐘聲?有 裡面當然也在共鳴當中-外面也聽得到聲音 就是鐘的裡面跟外面-都有這個聲音 比喻鐘就是十方國土-下到阿鼻地獄 上到色究竟天無色界天-外及十方諸佛國土 器比喻這個鐘-聲音比喻覺性 覺性照耀﹝偏-人+彳﹞及十方國土 重點是器中鍠 修行的時候如器中鍠-智慧能夠含攝十方佛國土 這是什麼境界?-來比較前面兩個東西 這個是禪那-空有雙照的思想 前面講奢摩他-是銷融一切的分別 銷融根塵銷融一切的境界-到達究竟 這裡面沒有任何-一絲一毫的相 只有一個靈敏的覺性 它跟絕待靈心觀不同是 絕待靈心觀是十方佛國土-天宮地獄如如不動 在這個禪者的境界-這世間如如不動 太陽照樣出來 鳥照常的叫-水照常的流 人照常的買賣經商-如是一樣 可是覺性﹝偏-人+彳﹞及十方國土 絕待靈心觀的萬物萬事-如如不動 還是如此如此 可是在奢摩他泯相澄神觀- 就把一切境界銷融掉 最起碼在這一點就不一樣 從這個角度去看出奢摩他-跟禪那的不同點 這是第一個 毗婆奢那的起幻銷塵觀-跟禪那有什麼不同? 起幻銷塵觀起個幻智 知道這一切都是虛幻的-要去教化虛幻的眾生 所以以幻銷幻-這是一個重點 絕待靈心觀沒有銷幻-一切境界如如不動不用銷幻 靈明覺智與這個身心世界-相互不相妨礙 這個鍠比喻成智慧 智慧從鐘裡面可以-擴充到鐘外面 所以內外都有鐘聲 表示身心世界中 智慧跟身心世界是-互相交融無礙的 所有的境界裡面-都有我的智慧 智慧於身心 覺性於身心-是交融無礙的 沒有辦法分清楚智慧跟身心-哪一個在裡 哪一個在外 沒有辦法分別 智慧跟身心是交融無礙的 所以不需要起幻-一切的境界當中就是智慧 智慧跟境界是平等的-不需要起一個幻智銷融幻境 沒有幻智與幻境對立問題 這是絕待靈心觀跟-起幻銷塵觀的差別點 絕待靈心觀的身心世界-與覺性是相融無礙的 起幻銷塵觀要起一個幻智-然後銷融幻境 幻智與幻境有一個-銷融的過程 絕待靈心觀沒有這個過程-覺性與境界是相融無礙 這就是空有雙照的特性 為了不要被文字困惑 先把三觀的中心思想說明-有一個概略的理解 掌握這三觀的重點跟其他-兩觀不同的重點以後 清楚三者的差異-再來看文字 就很清楚它們所要詮表的-特質在何處 要點已經稍微說明-來看經文 好像講得很輕鬆 這三觀非常的精采-非常的有價值 上一節課講過 這三觀是非常代表性的-架構思想 以後要把這三觀的特質-掌握好 請看經文-(第42前頁經文倒數第5行) 善男子 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 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 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 這是第一段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為什麼要悟淨圓覺? 要了解一切眾生-本具圓覺自性 這就是解 必須先要認知到自己-本有的覺性 我們是依止於覺性而修行的-離開了覺性沒有修行 宗密大師解釋-( 42前頁註解倒數第10行) 發心修行欲趣佛果先須了悟-身中淨圓覺性以為行本 這是一開始前面就講到的 如來本起因地法行-在文殊章講到 一切諸佛以及菩薩他們修行 在因地所依止的根源-就是淨圓覺 依淨圓覺作為一切-修行的根源 行本是作為認知 解的本 依解而修方為妙行 悟淨圓覺以淨覺心-清淨的覺性為依託取靜為心 奢摩他的詮釋就是這一句話-叫【取靜為行】 靜字說是安靜的靜-這邊的靜應該解釋為無相 無念為靜-有相有念就不名為靜 這邊的靜是無相無念 在起信論宗密大師引用解釋-不取於法叫取靜 金剛經說 不住色身香味觸法而生其心 無住生心就是不住於念-不住於法不取法 取靜就是這個 不住色身香味觸法而生其心-叫取靜為行 【由澄諸念】 因為透過取靜為行-一切的根塵相對的念不取 所有的念就是分別-都被澄 澄就是沉澱 沉澱就是把粗動的念頭-抖漏掉 淘汰銷融掉 所以用澄-把粗動的心識銷融掉叫澄 由澄諸念-因為前面取靜為行前面是不取於相-以不住色身香味觸法而行 不住相以後-所有的念被澄澈以後 【覺識煩動】 所謂覺識煩動-宗密大師解釋 見分別之識煩勞動擾 如果自己本身還是識-自己就看不到自己 因為這時透過取靜為行-由澄諸念的關係 清淨覺性慢慢地顯發以後-覺性顯發了 覺性的本質跟識心的妄想-分別的本質是不一樣的 這時候覺性跟識心的分別-在本質上有了差異以後 就會發覺到 識心的分別是非常的躁動-煩擾不安的一種狀態 即使在禪定裡面都會覺得 這個禪定是一種識心的分別-識心的執著 識心禪定這種東西在覺性中 還會覺得它是一種-躁動不安紛擾的狀態 就是這邊的覺識煩動 說明覺性已經在-分分彰顯當中 覺性慢慢地分明-開始慢慢地彰顯 分別妄想慢慢地被銷融-被取靜為行 被澄澈澄念 澄靜以後於是-【靜慧發生】 識心識性妄動躁動的分別念-被取靜為行 以及澄諸念的功能慢慢-在銷融銷融過程中 最後識心靜止了-這時靜慧發生 靜慧就是我們清淨的圓覺-發起現出來了 清淨的覺性現出-再來看前面的識性躁動情況 【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拿禪宗來講就是-虛空粉碎大地平沉 原來盡山河大地-都是一個空華幻影 身心客塵不就是我們的-身心跟山河大地? 客塵不就是外在山河大地? 從此永滅不就是-虛空粉碎大地平沉? 一切身心世界都被銷融掉 這樣一個陳述可以說跟一個-禪師的悟境是非常雷同的 很多禪師的悟-都有這樣的描述 把虛空打碎 山河大地十方佛國土-就在這個虛空裡面 虛空打碎以後-這十方佛國土去哪裡? 這個娑婆世界地獄天空-去哪裡?沒有了 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虛幻的東西不實在 透過澄淨諸識以後-就把它給銷融掉 本來就沒有-就把它銷融掉 身心客塵從此永滅-沒有這些根身的境界了 【便能內發寂靜輕安】 內發不是身體裡面-是我們的自性 由自性中間開展一種寂靜 是脫離這個身心世界-沒有身心世界的拘絆 所以是由自己的覺性-發起法性的安定 因為這時候已經跟法性-相契應以後 這種輕安-不是百法明門論裡的輕安處 很多人不知道 以為這個輕安就是那個-輕安處 十萬八千里 這邊輕安是因為證法性以後 法性相應以後有法身的安樂-是指法性的安樂 不是那種觸覺的樂受 這個輕安處是 如果經過運動以後-睡一個好覺起來 覺得很輕鬆很有勁很清爽-就是輕安的感覺 只不過輕安感覺比較細微粗重而已 那個輕安感覺跟禪定-當然不能比 前幾天做得很累-睡覺起來覺得人很輕鬆 全身毛孔都輕鬆 風一吹好像把身體都-吹透的感覺 風一吹好像全身毛孔-都吹過去 風從身體吹過去的感覺-那就是一種輕安的感覺 只不過比禪定的感覺-要稍微粗糙一點 打坐的時候如果坐得好-坐個五分鐘十分鐘 身體的感覺就沒有-全身覺得很輕鬆 身心根本不在的感覺-那是一種輕安的感覺 那種感覺是很粗糙的-跟這邊的輕安是不一樣的 這邊的輕安是證到法性-一種安定的輕安 寂靜是離開這個身心世界-一切的身一切的境界都銷融 心裡一切的境界相泯合以後-的一種寂靜 不只是離開五根的寂靜而已 如果身心五根一時都不動-會感受一種寂靜 這個不是 它是離開一切身心世界的寂靜 看下面 【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 於中顯現如鏡中像】 如果只是剛剛講的那種-寂靜輕安 怎麼會有下面這句? 寂靜就是與十方法界-一切國土相泯合 因為一切十方國土都泯合-諸佛法身與我法身平等無二 才能夠諸佛法身入我身-我身等共如來身 看宗密大師的解釋 眾生的圓明性體與佛不殊-只因為妄情所隔 前面講身心客塵從此永滅-身心客塵就是無明 身心相盡妄念銷融以後-圓覺妙心顯現就是輕安 法性法身和合以後-凡聖交徹 所以我之身心亦﹝偏-人+彳﹞現-十方佛中 宗密大師引用古代大德-作的一首詞 黃昏戍寂寞身心總無物 【恆沙諸佛入我身-我身常入恆沙佛】 我這身心與諸佛的身心-平等無二 祇是自己不知而已-執著業報身 從修行入觀的人立場來看 我為主 行者為主-諸佛入我身 如以諸佛為主-我入諸佛身 一樣一樣 淨土宗就把這一段話-這樣的理論拿來說 以我佛心念我心佛-因為我心與佛心平等 我心就是佛之心 因為我心跟佛心平等-我心不是佛心? 以我佛心念我心佛 佛跟我是平等-所以佛在我心中 我念的佛就是我心中之佛 我的心跟佛平等-我的心就是佛的心 以我佛心念我心佛 淨土宗講的話講得好 可是它用的是-佛法大乘之理 淨土為什麼叫大乘-往生極樂就叫大乘? 有時候問淨土宗的人 淨土大乘算不算-大乘八宗之一 他說是 修淨土的人都跑到-西方極樂世界 娑婆世界的人都不度-怎麼叫大乘? 他一下子答不上話來 他後來想到-ㄟ我們要乘願再來 要倒駕慈航 在西方極樂修成功以後-還要來娑婆世界度眾生 所以也叫大乘 不懂佛法講這話-這就叫大乘?不是的 這是不懂得佛法的道理 什麼叫大乘? 就是修行的方法-淨土 諸佛菩薩的願力 往生極樂世界之所以-能夠成立 今天所以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召感彌陀接引 是因為有大乘理作為-感應的理論基礎 今天能夠感應諸佛-阿彌陀佛 今天能夠被攝引到-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是背後有一個大乘之理-支持這個感應的理論 支持這個感應的成就事相 所以淨土才叫大乘 也就是這邊講的 諸佛法身諸佛如來心-入於我身中 所以淨土行者不要忘掉 大乘的佛法才是真正-修行的根本根源. 不要忘掉這個根源 這個境界不可思議 要是修到這一步-諸佛來入我身 比淨土行者要強 淨土行者還要等臨命終-的時候佛才來接引 這個就不用-佛跟我是平等的 不要小看這個圓覺經 圓覺經把很多-修行佛法的理論 用修行的境界把它開展出來 剛剛特別講-淨土的念佛理論 用我佛心念我心佛的一段話-來強化淨土宗的理論架構 那一段理論在這邊-就看得非常清楚 所以修行禪觀就不能夠-跟佛感應? 不能感應-這一段話不是白說? 與佛感應就一定要-念阿彌陀佛? 與佛感應就一定要-觀想佛的相貌? 與佛感應就一定要-念佛的咒語?沒有 這邊照樣地與佛感應 而且不是佛的化身-是十方如來心 佛的化身不過是-如來的假相而已 這是如來的法性心-法性身法性 如來的常心與我相應 有的人太迷惑不懂得佛法-要求感應 求感應-那叫虛妄無常 有的人不懂得佛法-在佛門裡面接觸佛教 都是以世俗心來的-要求佛菩薩感應 他是來做買賣的-不是虔誠一種提昇生命的心 是來佛門裡面拿一點點錢-要來買功德 是買賣的 當然這一等人他也是眾生-也要度他 你拿買賣的心來作-我就用買賣的方法來度你 世間人因為用買賣的心來-接觸佛教 所以沒有辦法接觸到佛法-真實的地方 他只是看到選好要買什麼-拿了就走 不是真的想要學佛-不是真的想要解脫生死的 只是要買他的消災免難-增福延壽而已 佛法裡面一些相似東西-只要弄個感應消災的 一大批做買賣的人都來了 要真正的講到佛法-清淨的覺性的時候 因為他不想要這些-不是要來學這些東西的 他是要買廉價品來的-買他的生活用品來的 所以他不要這些 他要的就是-能夠佛菩薩感應 使得他消災免難增福延壽-他要的就是這個 所以有什麼感應的東西-他就響應了 無行無相的東西-反而他感覺不到 可是真正的佛弟子聽這話-要覺醒到 是在做買賣-還是真正的發菩提心? 真正的求佛道來的? 買賣的生意交給那些人-去做就好 我們不要去求感應 要求的是真正的智慧-圓覺妙性 所以按照禪修的方法進去-就能夠真正的得到法性 不是感應 金剛經講的好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這才是真正的見如來 千萬要記住 不要只是求有形有相的感應-那是做買賣的心態 我們要求的是真正的覺性-圓覺妙性 這節課講到這個地方 下節課繼續介紹-起幻銷塵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