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圓覺經第32集 主講:惠空法師 各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繼續談圓覺經的-清靜慧菩薩章 上次講到證位階差的-依位見證信賢聖果四位 今天把信賢聖果四位介紹 上次講到信位-今天要從賢位開始 還是把信位的經文唸一遍-(第37後頁最後一行) 善男子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 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 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 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 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 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這是凡夫位隨順覺性 下面從賢位開始-(第38後頁第一行) 善男子 【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由住見覺】 覺礙為礙而不自在 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相對於前面的信位所說的 信位是得到法界淨-有清淨的執著 這邊是斷了清淨的執著 可是還住著在-斷這個執著當中 所以雖斷解礙 前面有一個清淨的執著 這邊是斷了前面-凡夫位的清淨執著 不執著 是一種覺性-可是還執著有個覺性在 【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 還有一個離開清淨的覺 這個覺還在-所以覺礙為礙 基本上講這個是比較抽象 這個覺性在分分開展當中-真正的過程是無窮盡的 禪宗講-大悟數百小悟無窮 大悟有幾百次-小悟就更多了 就是在開悟的過程中-層次是無窮無盡的 在起信論是用生住異滅四相-表顯始覺 始覺就是一種開悟 這裡是用四個階位 上次也介紹過 大智度論的五種菩提-天台宗的六種即佛 就是用五種或是六種-來解析覺性的開展 菩提也是覺性-佛也是覺性 六種覺性的開展或是-五種覺性的開展 位次開合可以有四種-可以有五種有六種 也可以有十種 一百種 圓覺經開了四種 凡夫位 賢位 地上菩薩位-佛的果位 就是這四位 凡夫位 三賢位 地上菩薩位-佛果位四位 這個就是三賢位 三賢位還有覺的覺性 離開前面清淨的執著-還有覺的覺照在 雖然前面作為凡夫位-就是信位 十信位 賢位是還有覺觀的執著在-所以覺礙為礙而不自在 宗密大師對這個作註解-(第38後頁註解第3行) 結成地前證覺之相-所覺是礙故能覺亦礙 此則將礙除礙故不自在 主要所強調是對心性沒有-完全開展所以不自在 覺性沒有完全的彰顯 是不是覺性?是-有沒有覺性?有 可是還沒有完全彰顯之下-所以說不自在 這是還沒有進入地前位-法性位的菩薩 叫【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以前強調過 在經典裡面用隨順這兩個字 前面凡夫地 賢位 聖位-果位四個都用隨順覺性 隨順就是契合-所契合的層次 所契合程度到什麼地方-就叫隨順覺性 這種覺性的契合度是-未入地菩薩覺性的層次 叫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看下面聖位 善男子 【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 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 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 善男子有照有覺-有照是凡位的境界 凡夫位法界淨-這就是屬於照 得法界淨就是屬於照 有覺就是斷解礙-住於見覺者 有照有覺是指前面的-信位跟賢位 有照有覺俱名障礙 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這一段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宗密大師引用唯識 應該是攝大乘論裡-見道位的這一頌 看宗密大師引用這段的解釋-(第38後頁註解倒數第8行) 能所契合也-故唯識見道偈云 引攝論 【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唯識見道偈 見道 能所相合-另外名稱叫現觀 就是現前觀察 若時於所緣 這一偈是唯識攝論裡 若時於所緣-對於所緣的境界 智都無所得-智是能緣 能緣的智慧-無所分別 對於所緣的境無所分別-無所得無所取 這個時候能緣的智無所取-所緣的境無所相 爾時住唯識-能緣所緣同時消融 這時就住於唯識性 離二取相故-離開能取跟所取的相狀 能取的覺性所取的境界實相-都是無相叫離二取相故 智無所得-就是常覺不住 不住就是無所得 常覺是無分別智-不住是不取種種的境界 就是不取種種戲論相-沒有任何的相 所以諸相無相 無相實相 金剛經講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金剛經講諸相非相 從這個角度說諸相是從相邊-是從外在的境邊講 若見諸相非相-境是非相 請問這個時候的見 見了一個非相-請問見了沒有?沒見 若見諸相非相 這個時候外在的境-是一個非相之相 這個見有沒有見到東西?-這個見就是若智即無所得 諸相外境是無相-所見能見的見智即無所得 外面就轉成了實相-內在就轉成了無分別智 就證入法性就是現觀 對這樣的一個問題-所有的佛經都是一致的 般若唯識經典對於法性契入-的標準就是能所相融相泯 沒有能沒有所 對於法性的契入是能所相泯-無能無所離二取相的立場 在修學佛道中是非常-嚴肅的標準 為什麼? 佛法有兩個路線 一是無分別智的路線-一是後得智的路線 無分別智是智性彰顯-呈現無分別智 後得智是智性未彰顯-與佛之後得智相應 後得智所以叫方便智-為什麼是方便智? 這個智是佛為利益眾生-教化眾生的方便是權巧 是一種利益眾生-是有條件的 所以叫權 是有前提有條件的-叫權智或是方便智 從這個角度開出智慧-是屬於世俗智慧 所有相應於權智的-相應於後得智的 相應於佛-他力的思想都是 是凡夫心有求於外在的-佛的四智 大圓鏡智 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就跟這邊所講的-能取所取相融是不一樣的 這時候是有能取凡夫的心-以及所取佛菩薩的境 為什麼? 因為這一個佛菩薩的境-不是凡夫自己呈現的 我們還沒有成佛-所以沒有這種境 我們取一個佛菩薩的功德-化身也好 功德相也好 這一個功德是有相的-有相就屬於方便智 這就是屬於世俗智慧-所以叫做方便 這是一種教化之智-不是真正眾生的實智 這理念一定要注意 或許會說-要有這個智慧幹什麼? 因為有了權智-佛才能夠方便教化 佛是利用權智的方便教化 透過權智能夠讓眾生跟佛-多一層接觸 佛就多一層教化的方便 比如淨土 因為有淨土-眾生到了淨土以後 佛才能夠在淨土中教化眾生 你不來淨土-怎麼教化你? 比如修行觀佛身-見到佛 見到佛不表示就開悟 是見到佛以後-要蒙佛的教化 聞佛的開示 它是一個階梯性的問題 先要與佛的後得智-方便智相應 給你一個指引以後-再把這個實智彰顯 權智本身是一個方便-是教化的工具 不是智慧的本身 這是修學佛法在分判佛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認知 必須要認知到佛的智慧-有兩個層次 一是實智 一是權智 權智是一種-教化的方便智慧 實智才是真正我們本身覺性-開展的智慧 所以叫實智 信位就是凡夫位 三賢位-乃至地上位 佛位果位 都是從實智立場開展解釋的 圓覺經是如此 只要翻開佛經 每部經典都是從實智的立場-開展修行的階位 可曾有看過一部經典是從-方便智來開展成佛的階次? 沒有 沒有一部經典是從佛的後得-智方便智開展成佛的階位 就可以證明 所有的權智方便智-都是教化的工具 它不是智慧的本身 智慧的本身只有無分別智 不要小看這個問題 我常常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強調 說明這一個理念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強調這個問題?-因為這個時代有這個需要 中國的宗派裡面有大乘八宗 大乘八宗裡面 三論唯識天台華嚴-偏向於思想 剩下偏向實踐的就是-律禪淨密四個 律宗是作為一個修行的基礎 在解脫覺性的開展當中-成分不是那麼地直接深入 它的重點在於戒-是作為解脫的基本條件 是覺性開展的基本條件 剩下的三個就是禪淨密-禪跟淨密就分佔兩頭 淨土跟密宗就是以權智-為起點的宗派思想 禪宗是以實智為歸依的宗派 中國佛教的主體性-是在禪這個方面 為什麼? 中國的根性是掌握-實智立場出發的 也有一些眾生 尤其到了明清以後-淨土宗盛行 主體性的智慧-掌握的能力弱了以後 根性趨向方便智 尤其藏密 雖然叫密-本身是禪淨密都有 有禪的成分-也有實智的成分 可是又把它叫做密 其實只是西藏佛教的整體 含有淨土的思想 密的思想-還有禪的思想 今天不是在說明-哪個宗派的優劣 重點是必須說明-佛法的本質內容 不同內容的差異-有什麼不同的功能 這個是事實-是佛法本來的面貌 學習佛法就是要學習覺-覺就是相應於真實 任何事情都要還原到-本來的真實立場 脫離了真實 就是愚癡-這是違背佛法的 有的宗派說 我這個宗派最好最殊勝-利益最大 當然利益最大-法無高下契機者妙 站在眾生根基相應的立場講-當然你是利益最大 因為別人不相應 所以站在對於眾生機感立場 每一個都說他們的法門最好-這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佛的智慧裡 無分別智與後得智的差異-是有差別的 差別在教化眾生以及-眾生覺悟的立場上 是有根本上的差異 這個問題不能夠模糊-不能夠做人情 不能夠含糊-這是要講清楚的 比如往生到極樂世界-好不好? 當然好 可是往生以後還是凡夫-要在西方極樂世界繼續修行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凡夫 從這一點就知道淨土法門-是方便教 唸阿彌陀佛已經達成了-這個法門的功能 已經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淨土法門已經圓滿了 如果這個法門不圓滿-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唸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到西方極樂世界-還唸阿彌陀佛 請問你唸阿彌陀佛幹什麼? 已經到西方極樂世界了-還唸阿彌陀佛幹什麼? 你唸阿彌陀佛-不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還唸阿彌陀佛? 不用了 幹什麼?-就是要開悟自性了 經上講見佛聞法-要聽阿彌陀佛講法 所以淨土法門是方便教 圓滿了淨土法門以後-你還是一個凡夫 這個法門能夠讓我們解脫 是末法時代最相應眾生-最適合大家修行的方法 這個話我們可以接受 這個時候的眾生-修行淨土法門 確實是相應於大多數的根器-這個是事實 可是這個法門所相應的智慧-是權智是方便智 這個問題必須要交代清楚 這是佛法的真實-不能夠模糊 同樣地有一些密法 很容易感應於一些佛菩薩-或者是佛菩薩的護法金剛 可是要問 念一些密的咒-感應了佛菩薩以後 請問解脫開悟了?-沒有 它是一個方便 是一個教化的台階-不是智慧的本身 與佛菩薩感應或是與一些-佛菩薩的護法金剛感應 能夠快速的教化眾生-攝持眾生 這個可以認同 可是它是佛教化的權智-這個問題是不可以迴避的 現在的佛教界淨土密盛行 特別提出這個問題就是-要檢討我們所相應的法門 在整個佛法的思想體系中-它所相應的智慧是什麼 這個問題不是你說 我這個法門最殊勝-最適合我修行就好了 那是你個人的事情 法門都是人修的-一定有它相應的眾生 沒有相應的眾生-這個法門就不可能出現 法門無量無邊-相應無量無邊眾生的根性 現在留存世間的法門-不過最多幾百個法門 甚至幾百個都沒有-就是這麼幾個 三個五個十個八個-幾十個 因為這些相應眾生的根性-這些法門才會留下來 才會出現一直流傳 這些法門當然有它的作用 在它的立場上-當然是這個法門最殊勝 我們不否認 可是不同的法門-它所相應的佛的智慧 在成佛的過程中間-所相應的階位是要釐清的 這是作為佛弟子必須要-正視嚴肅面對的問題 佛法不能拿來做人情 說錯一句話-墮五百世野狐身 百丈禪師在法座上-有老人說 在迦葉佛時他是出家人 因為答錯一句話-墮五百世野狐身 這就是嚴肅的 講錯一句話-尚且墮五百世野狐身 何況是講錯了-佛法的思想體系? 這是很嚴肅的事 是佛教的大是大非 唯有在佛教的大是大非上面-建立了 才能夠在佛教的大是大非上面-建立起佛法的框架基礎 才有能力面對-外在的邪魔歪道 如果連佛法的是非-都分不清楚 佛法的思想體系自己就混亂-如何分別於外道邪魔 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思想體系了 怎麼能夠有別於-其他的邪魔歪道 所以佛法的大是大非-我們必須要清楚 要嚴肅的分別 剛剛是從無分別智做為-契入法性 或為登地菩薩 做為成就-法身菩薩的一個標準講起 這個標準是所有經典-所有宗派共同承認的立場 再談到佛陀任何的經典-在開展成佛之道階位時 都是以無分別智做為-開展的主體 所有的經典都是以-在開展成佛菩提道時 都是以無分別智做為-開展的主體 沒有用後得智-作為開展的主體 這兩點說明無分別智後得智-在佛道上確實有它的差異性 這就是在佛法思想體系上的-大是大非 由這個問題談到修行法門-自力與他力相應的問題 這是佛教的大是大非問題-必須要嚴肅的看待釐清 這是剛剛講這一段-思惟的過程 為什麼要講這個? 在這個時代眾生根器的相應-以及佛教弘傳業感的流傳上 有它的需要 所以特別分析這個問題 回到書上 這個時候能所雙泯-這邊舉了比喻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 有人自己把他頭斷掉以後-沒有能夠再斷的了 已經斷了-不用再斷了 頭斷了以後-還有沒有能斷的人? 連能斷的人都斷掉了 沒有需要斷的頭-也沒有能斷頭的人 比喻是這個意思 把頭斷了以後 沒有頭了-就沒有能斷頭的人了 也沒有需要被斷的頭了 表示進入無分別智之後-沒有能也沒有所 沒有能斷頭的人-也就沒有要斷的頭 斷頭的比喻是這個意思 【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 這還是一樣 原來在賢位有礙的覺性 把自己的礙去除掉 自己把自己的礙除掉以後-就沒有礙了 沒有礙就沒有要除的礙-也沒有除礙的人 礙已斷滅無滅礙者-跟斷頭的比喻是一樣的 礙心自滅諸礙跟有人-自斷其首是一個比喻 就是講到能所雙泯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 畢竟非月】 進一步回頭再講經典 境界跟絕性都沒有了-何況是這個教法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 就好像指頭指著那邊-月亮在那個地方 順著這個手指-月亮在那邊看到了 這個指頭不是月亮-只是指出月亮在那邊 你從這個指頭-看到那邊有月亮 月亮在那邊-不是在這個地方 看到月亮以後就知道-這個指頭不是月亮 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這個指頭不是月亮 【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 禪宗常拿標月指來教育弟子 所有的教都是標月指-不是真實的 開悟以後 一切的語言詮釋都只是指出-真實境界的東西 可以說所有的權教標月指-修多羅 就是佛的後得智出來的東西 標月指就是修多羅教-就是教法 就是佛的後得智的一部份 了解這個道理就知道 所有的後得智都是方便-是為了教化而有的 把修多羅教與西方極樂淨土-與佛的化身做一個對比 放在同一個位子看的時候-就很清楚 不會把西方極樂淨土-他方淨土佛菩薩種種化身 金剛護法的化身-看成是另外一個神秘的東西 不是 它跟佛的教法同樣都是-佛的方便智所出現的東西 從這角度看-問題就非常地清楚 這一段講到這邊 下面就從佛的果地-位次開始講 今天講到這邊-下課 ?? ??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