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圓覺經第31集 主講:惠空法師 大家好 今天繼續講圓覺經的-清淨慧菩薩章 它的主題是探討一切諸如來-及諸菩薩修證的差別 清淨慧菩薩所問的問題是-修證的差別 佛的回答分兩個部份 第一個站在佛的立場說-一切都是清淨的覺性 沒有能證的跟所證-一切都是幻化 從眾生立場-有修證差別 第二段是對機說證-前面是總標 講到證的因緣是因為-有眾生的迷惑 第二個是證位階差 證位階差又分依位漸證-妄心頓證兩部分 上次介紹總標-現在從依位漸證開始 講依位漸證前-再把總標複習一遍 看經文-(第37後頁經文第2行) 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 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 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以上是總標-下面講證位階差的依位漸證 依位漸證分四位-信位 賢位 聖位 果位 在起信論討論覺性的彰顯-有始覺與本覺的差別 始覺用四種-生 住 異 滅 為什麼用生住異滅?-寄彼塵勞差異顯彼始覺分齊 就是從煩惱染污的深淺-看出覺性差異的層次 覺性最淺的是滅-然後異 住 最初動是生 用生住異滅四層次-說明覺性的深淺 跟這邊的四位-有異曲同工之處 看經文-(第37後頁倒數第1行) 善男子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 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 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 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 即彼淨解為自障礙 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它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講凡夫生死輪迴中-沉淪無知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 這邊從我執的立場談起-一切的根源在於我 【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 凡夫在生死流轉當中-由於有我而有色身 由於有色身就有六根-有六根就有觸對外境 觸對外境 根塵相對-就貪著外在的五欲 造作種種追求而輪迴生死 對於有情的生死輪迴現象 常舉十二緣起以及起信論-三細六粗的流轉來匹配 因為這二個理論都是在談-凡夫的生死流轉 由淺到深的流轉相 十二緣起先從無明 因為有根本的無明-所以有妄動 有所謂心性的妄動-就是行 因為心性的妄動 所以有識-識指賴耶 因為有識 就生出名色-就有色心的對立 在識體裡面還沒有色心對立-賴耶裡面沒有色心的對立 一但往下走就有色心對立 這時可以說在三細的部分-到名色以後就到了六粗 名色以後-過來是六入 六入不守自性-六入就是六根 六根不能清淨自守-於是就有觸 開始向外緣起 六粗以後就有智相-相續相 第三個執取相 智相與相續相就屬六粗-就是有六根 它安住在根塵的當下 當它開始向外攀緣時-就是觸受 六入觸受愛取-就開始計名字相下去了 整個十二緣起敘述的就是 由識性被無明所污染-一直到現前的六根被污染 從六入開始往下-就是六根開始污染 六根開始污染-觸受這時還沒有愛 還沒有所謂的煩惱 等到愛以後才是真正-貪瞋癡煩惱的現起 為什麼十二因緣要放-觸受這兩支? 這就說明它是觸境向外對境-還沒煩惱的升起 有差別 只是向外緣取 這時候是從根本無明的力量-講起來 這是一種知見的煩惱 等到愛以後-就是鈍的煩惱 就是所謂貪瞋癡慢疑煩惱-從這邊開始 觸受愛取 回頭看 因為有【妄想我以及愛我者】 如果把這個理論-拿到唯識裡看 唯識的賴耶裡只有四種心所-我癡 我愛 我慢 我見 因為對我-有沒有我的愚癡不清楚 所以就去建立一個我見 我癡所以取我見 本來沒有我-因為愚癡 所以認知一個我 所以有我癡 然後建立我見 因為有一個我的知見-所以我愛 去愛著這個知見 因為一直愛著這一個知見-就起了驕慢叫我慢 就是這一段講的-由妄想我 因為無知的關係 本來沒有一個生命的自我-沒有所謂的自我 我在哪裡? 你去推究我在哪裡? 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沒有我-而執著一個我 執著我們的識性-賴耶 第七意識以第八意識-為執著的對象 第七識把第八識執取-變成是我 沒有我執著是我 以這個肉體來講-是不是把這肉體當成是我? 如果這一秒中是我 下一秒鐘喉嚨一割斷氣了-這肉體還是不是你? 剛剛你還認為是你-把它抱得緊緊地 給它好吃的東西吃-抹胭脂 塗口紅 刷牙 洗頭 穿衣-愛得要命 這一下變成屍體了-怎麼不喜歡它了? 怎麼不是我了? 這明明就是-執不是我的東西為有我 有沒有反省過這個問題? 這個肉體就不是我-現在卻把它當作是我 這個執著就是這邊講的-由妄想我以及愛我者 就在我們對這個色身上面-看得清清楚楚 會不會去反省這個問題?-世間不會反省這個問題 世間人一聽到無我-會嚇死 哪裡沒有我?-把它否定掉了 思想跟肉體是一樣的-兩個都是虛假的東西 都不是原來的你 你現在的思想習慣-都是今生造成的 會改變的 以後要跟人家講無我-就用這一段色身的執著 他就會開悟的 他就會有感覺 否則跟他講無我-他會嚇一跳的 他會覺得太不可思議-怎麼會無我? 如果是有我-把這個色身當成是我 死了以後-這色身怎麼不會是你? 我們就像傻瓜一樣 今天愛這色身-明天愛那色身 下輩子把豬狗身子當成是你-這不是傻瓜一樣? 一天到晚到處找自己的身體 如果把這時空拉開-如果有天眼通以後看眾生 一下子把這個身體當成是他-一下子把女鬼當成是他 一下子把公豬當成是他-一下子把黑人當成是他 看世間輪迴生死相 會覺得這些人怎麼這麼愚痴-到處在找自己的身體 就是這邊所講的-由妄想我 沒有一個我-偏要抓一個我 及愛者我 就是在七識八識裡-我癡我愛我見我慢 因為在八識識田中-有四種微細的煩惱心 所以它在生命啟動之時 就是由這四種力量-去追尋我們的生命 找一個肉體-找一個色身 【曾不自知念念生滅】 可是不知道在執著-愛著色身之時 其實被你愛著的色身-也是念念生滅的 愛著的心也是念念生滅的 這問題再說明一下 這是我的眼鏡 我的毛巾-我的講義夾 都是我的 它都會壞 這是我的寺院-這是我的房間 出去以後你又回來 離開房間-晚上又回房睡覺 你的衣服脫下又穿上了 其實出了房間-脫下了衣服 又穿上 跟這邊講的-念念生滅是一樣的 只不過衣服脫下來穿上去-房間出去進來 看得比較清楚 這個身體跟思想也是像-脫下來穿上 出去進來一樣 色身跟思想在執取當中-也是起滅起滅 跟衣服脫下來穿上-房間出去進來一樣 只要有禪定力-用神通力一看就會發覺身心跟脫下衣服-進出房間是一模一樣的 念念生滅 對於你所愛著的-我的… 我的色身 我的思想-我的眷屬我喜歡的東西 我的金錢 我的房子-我的公司 我的家人 我的地位 我的學問-非常堅固的執著 就是這邊所說的-耽愛貪著五欲 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就是 因為五欲能讓肉體產生-樂的感覺 色 好看的境界-女人 英俊的男士 美色 好吃的東西 好聽的音樂-讚美的話 好玩的 好的香味 五欲能夠讓身心起快樂 我們就想要一直-追逐這種境界 讓色身感覺到樂-耽著五欲 耽著五欲-本身沒有問題 問題是因為追求五欲-而造惡業 因為有時候追不到-追不到 就會用一些傷害眾生的方法-而去追逐 傷害眾生就是傷害你的自性 因為一切眾生都是-由你的心性所現 傷害眾生所以你的自心受報 因為你不知道這一切眾生-都是由你的自性 你心中的一部份 傷害眾生就是傷害你的自性 夢中自作 夢中自受 夢中現出恐怖的境界-嚇到還是自己的自性 追逐五欲本身還沒有問題 重點是追逐五欲起的貪瞋-造作傷害眾生的事情 最後自己招受到惡果 這就是生死輪迴的無知-因為無知而生死輪迴 在這之前講眾生的無知-下面講到因為有善知識 善知識從佛開始 從佛到菩薩到羅漢-一直到凡夫僧 到佛的弟子 只要有正知正見-對大乘的道理聽曉了解 就是我們的善知識 【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 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遇到善知識跟他開示-告訴他 清淨的覺性-叫淨圓覺性 每一個人都有清淨的覺性 發明起滅-發起他的智慧 慧照朗然 顯發心性-無始虛妄的習氣就一時呈現 這時候好像夢中覺悟一樣-就了解起滅的不實在 了解我的不實在-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就知道生滅 自我是自性中間的妄執而已 我的這個生命的流轉-是一種虛妄的取執 這是站在圓覺立場-看生死輪迴 生死輪迴就是在覺性中-所現出的虛妄的幻影而已 就好像前面講的 在清淨的天空中間 一個虛幻的空華在晃一下-起滅一樣 生死輪迴只是一個-虛妄的起滅 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生死輪迴只是自己起了一個-妄動的念頭而已 這是從清淨圓覺自性來看-這個問題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 勞慮永斷 因為善知識開悟以後-讓他知道生死輪迴 它其實只是我們圓覺淨性裡-一個虛妄的執著 於是把執著妄想斷除 【勞慮永斷得法界淨】 在清淨心海中一切塵勞清淨-諸塵境不生 清淨得法界淨 從事相來講是-根塵十八界不生 【即彼淨解 為自障礙】 法界淨-這時候根塵觸對消融 沒有生死輪迴的垢染 這時候的淨- 如果從根塵的觸對解除-這時候沒有根塵的糾結 這時候身心得到根塵的解脫 這種清淨-即彼淨解 為自障礙 這時候認為根塵消解-這就是清淨的 自己安立在清淨的狀態當中-它本身就是一種局限 因為還沒證到清淨圓覺本身 只不過是把一個污垢-無明的愛著 稍微解除了根塵的觸對 有生死輪迴是由六根觸對-外在的境而有種種貪嗔癡 以及對眾生愛憎的造作 種種生死輪迴出現 現在把它的根塵-對立消融掉以後 法界的清淨就脫離了根塵-觸對外境對五欲的追求 達到一種清淨 可是它只是一種粗淺的-只是解除根塵觸對的塵垢 如果以此為標準 清淨的境界本身是通往-大圓覺性的一個範圍界限 反過來它就是一個障礙 因為以到此為止-就不往前進劃地為限 以為到這邊就為止-故於圓覺而不自在】 話說回來 能夠把根塵觸對消滅掉-已經不簡單了 可是站在佛的立場-來看這樣的境界還是凡夫 【故於圓覺而不自在 此名凡夫】 雖然脫離根塵的妄執 無明根本的煩惱-賴耶的污染都還沒有洗清 所以說圓覺不自在 還沒真正的呈顯圓覺的淨性 【凡夫隨順覺性】 現在我們趨向於-順從於圓覺之性 跟覺性有一個共同的方向-叫隨順覺性 隨順是方向的意思 因為這樣一個成佛的路-太遙遠了 說到哪裡的一個里程碑-很難說清楚 所以就說你的方向跟-圓覺的覺性是同一方向 你已經朝這個方向走了 把這差異性提出來-你現在的位置 所以叫隨順 用隨順的字眼表示現在的-層次位置叫隨順覺性 因為佛道長遠-三大阿僧祇劫 現在只用四個位置來講-只是非常概略性的劃分 如果要詳細講-其實還有更多層次可以解析 起信論光是對信位就有-很長的說明和差異性 初信二信三信十信-中間的差異性 一個信當中還有-鈍根和利根的差別 其實這樣子還是不夠 在佛經裡每一部經典都會有-對修行位次階位的解析 每一個經論解析的粗細 有的解析得比較粗略-有的解析得比較精緻 圓覺經只有四個比較概略性-粗糙一點 框架比較大 我們就按照它的思考去理解-它要表達什麼樣的概念 雖然同樣是四個 起信論裡從始覺來解析-覺性的開展也是用四個 這邊也是用四個 同樣用四個-還是有它的不同點 不同解析的尺寸-交互的比對之後就能看出 不同的經典對於修證階次-所開展出來更嚴密的階次 每一部經典的不同性 思考的方法 因為大家都談佛法理論 不同經典的不同性-所談不同的角度 因為它們所談都是-同一個東西 更可以看出它們的相同性 它們就是不同性-怎麼看出它們的相同性? 前題是它們談的都是一個-問題而有不同的表現 從不同角度就看到-它們的共通性 越是有不同的角度 就有越多的角度去了解到-彼此的共通性 更看到掌握到它們的共通性 在讀經典時 這是個人讀佛經的一個心得 有很多人讀佛經時 這個經典這樣講-那個經典那樣講 越讀越糊塗-怎麼講的都不一樣? 它這樣講 它那樣講-講來講去搞糊塗了 其實越是不同-越是相同 講這話不是矛盾 弔詭? 一點也不弔詭不矛盾 這幾年看經越看就覺得-它們思想越有共通性 越看到佛法共通性的特質-出現 看得越多越覺得它們-相同相通 越是不同的東西越多-越容易抓到它們的共通性 這裡面有高角度高能量-綜合的能力 就能夠看出 它們講的都是共通的東西 剛講到階位 圓覺經的信位賢位聖位果位-又講到起信論的生住異滅 天台宗的六即佛-大智度論的五種菩提 階位的差異性不只這些 而且像理論 有的是般若 如來藏-唯識 華嚴的經典 它在詮表理的時候 越多的差異就越彰顯它們-所詮表佛法的理是一個東西 從理上來看-其實只有一個理 那就是真理-諸法實相 真如 佛性 如來 法界-般若圓覺 涅槃 其實都是一個東西-就是實相 不同角度而已 再者從禪觀立場-有的念佛 有的往生淨土 有的開悟 有的禪定-其實還是一樣 不同的宗派還是一個東西 抓到它的關鍵點就知道 大家談的還是有一個-共通的東西 越是不同的禪修越看出-禪修的基本原則 這樣看佛法-有什麼不能了解的東西? 這樣了解佛法 佛法就是一位-只是大家根性不同而已 難道因為根性不同-就變成不同的佛法了? 當然不可能 既然佛法不因根性不同-而有差別 根性不同的佛法-還是一個佛法 所以讀經典 佛陀因為你的根性-開展你的經典 根據你的根性開展你的-修行法門 不同的法門-不同教法的理 不同的理 不同的行所詮表-還是共同的理共同的行 不會因為根性差異而有差別 這樣的前題確立以後 就看到一個獨一無二-非常清楚佛法一位的理 一個標準的理 這樣來看佛法-不會有任何的爭執歧議 這樣子看佛法-才是真正了解佛法 而不是所謂的瞎子摸象 瞎子摸象是佛經的比喻 瞎子摸象就是在說明 因為沒有看到佛法的全貌 看到圓覺經就說-佛經就是這樣子 看到般若經就說-佛經就是這樣子 看到阿彌陀經就說-佛法就是這樣子 都錯了-因為都摸到象的一部份 摸到象的鼻子或腿說-象是一根柱子或大水管 摸到象的耳朵說-象是一個大扇子 所以從不同經典-看到佛法的一位 沒有什麼三種佛法-有根性的差異 可是根性的差異裡面-還是有共通性的 剛剛講階位的差異-從信位 賢位 聖位到果位 剛剛講到信位-下面講賢位 時間到了-今天先講到這邊 下節課繼續 ?? ?? ??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