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圓覺經第10集 主講:惠空法師 各位同學大家早 今天繼續談普賢章 上一節課普賢章的長行-已經交代了 也說明到普賢章裡面-普賢菩薩提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從文殊章講到 一切有情妄認四大六塵-為自心 自身 由此虛妄執著-而有一切的生死輪轉 這一切的身心世界-都是虛妄的 那麼請問 怎麼樣用虛妄的身心-來修虛妄的法? 這是第一個問題-普賢菩薩問第一 第二 如果修行成功-虛妄的身心滅了以後 剩下什麼東西?-這時候什麼人在修行? 這兩個問題在經上叫-云何以幻還修於幻 這個叫幻問 第二就是 一切滅盡則無有心誰為修行-這叫斷滅誰修問 普賢菩薩提這兩個問-是整個普賢章的思想 加上文殊章前面所說的 一切眾生都是虛妄執著-這個身心世界 因為由虛妄的執著身心世界-所以才有輪轉生死 文殊章的見解開導出了 普賢章的以幻修幻問-跟幻境誰修問 這兩個問題是整個-圓覺經的思想核心 由這兩個思想核心-文殊章的解 普賢章的行 開導出下面的九章 可以說圓覺經最大的特質-在一個幻化的思想理論 幻化的思想理論是圓覺經-有別於其他經典的最大不同 這就是它的特質 上節課特別用曾經-發表過的一篇文章 講到其他經典-談到幻化的理論 舉出了般若經 唯識 如來藏-禪宗 密宗五個思想體系 上次講到般若 中觀 唯識-現在來看如來藏 請看講義-引的經典是楞伽經 楞伽經 圓覺經 楞嚴經-起信論是如來藏思想 最具代表性的經典 大慧 若復諸餘沙門婆羅門-見離自性 浮雲 火輪 犍闥婆城無生 幻燄 水月及夢-內外心現妄想 無始虛偽不離自心-妄想因緣滅盡 離妄想 說 所說 觀 所觀-受用建立身之藏識 再看下面一段 大慧 -彼一切眾生界皆悉如幻 再看下面一段 解三界如幻 分別觀察-當得如幻三昧度自心 現無所有 得住般若波羅密-捨離彼生所作方便 金剛喻定三摩提-隨入如來身 隨入如如化 神通自在 慈悲方便-具足莊嚴 前面這一段是說明到 由藏識建立了-一切眾生的身心如幻化 必須要認知到一切身心如幻-就能夠得到如幻三昧 下面這段說 必須要解三界如幻 從解三界如幻-而後分別觀察 從解到觀察-然後得如幻三昧 這就是一個修行的次第 得無所有然後進入-證得般若波羅蜜 就是般若度 然後金剛喻定三摩提-入成就佛身 成就佛身以後入如如化-神通自在 慈悲方便具足莊嚴 產生佛的種種功德 這一段講到要成就佛身-成就佛的功德 從如幻三昧-解一切三界如幻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條路 這是楞伽經很明確講到-這一種思想 下面看禪宗-引的是大慧宗杲的語錄 大慧禪師是宋朝禪宗-最具代表性的一個禪師 也是參話頭開創的始者 是諸人見有險惡 見有大虫刀劍-大虫就是老虎 諸事逼汝身命-便生無限怕怖 如似什麼? 恰如世間畫師一般-自畫作地獄變相 作大虫刀劍了-好好地看了 卻自生怕怖 汝今諸人亦復如是 百般見有 是汝自幻出-自生怕怖 亦不是別人與汝為過 我們現在在生命中間看到-這一切不如意恐懼的事情 都是像作畫的畫師-繪畫的畫師 自己畫了一個地獄-畫了一些老虎來嚇自己 其實都是假的 虛幻的-像夢中一樣 看下面一段 悟與未悟 夢與覺一-作夢跟醒來是一個東西 卻來觀世間心-覺悟以後來看世間 猶如夢中事 教中自有明文-唯夢乃全妄想也 而眾生顛倒-以日用目前境界為實 殊不知全體是夢 令悟夢與非夢悉皆是幻-則全夢是實 全實是夢 不可取 不可捨 他說眾生顛倒-以日用目前境界為實 其實全部都是夢 夢跟現實可以說是一個東西 現實中間並不比夢中真實-夢也不比現實虛假 其實都是夢-都不真實 再看下面 但願空諸所有-切勿實諸所無 先以目前日用境界作夢會了-然後卻將夢中底移來目前 大慧宗杲禪師叫我們 把現前跟夢中的境界的認知-把它對調 夢中的境界當成是真實-現前境界當成是虛幻 就是告訴我們-現實的境界就是虛幻 這一種說法 今天只是舉-大慧宗杲的幾段文字 其實在禪宗裡面有很多 就講到這一段-下面看密教的 引的是大日經 祕密主 若真言門修菩薩行諸菩薩-深修觀察十緣生句 當於真言行通達作證 云何為十 謂如幻 陽燄 夢 影-乾闥婆城 響 水月 浮泡 虛空華 旋火輪 祕密主 應如是了知大乘句-心句 無等等句 必定句 正等覺句 漸次大乘生句 當得具足法財-出生種種工巧大智 如實遍知一切心想 這一段在大日經裡面是說明 大日五方如來的思想-一個核心的理論 所有一切境界都是-根本立足於【十緣生句】 所謂十緣生句-在大日經講叫十緣生句 就是 幻 陽焰 夢 影 乾闥婆城-水月 浮泡 虛空華旋火輪等 在前面講的般若經-唯識 如來藏經典裡面 處處的經典-都有講到這種比喻 十緣生句在般若經裡面講到-大智度論裡面 摩訶般若經裡面講到-就叫十喻 喻 是比喻的喻-就是十種比喻 用十種如幻化虛假不實-的世間的現象 像夢 水裡面的月亮 影子-像乾闥婆城(一種魔術) 像虛空的華 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經驗裡面存在的事物 可是它的實體-卻是虛假不實的 譬如夢 每個人都經歷過-我們都知道它是虛假不實的 鏡子裡面的影像-放一疊的美鈔 英鎊 台幣千元大鈔-放在這個地方 鏡子裡面也有一疊 可是鏡子裡面那一疊-就拿不到 就用不到 放了很好的冰淇淋-一盤很美的餛飩麵 在鏡子前面-裡面也有一碗 你就不能吃那個冰淇淋-也吃不到那碗餛飩麵 外面的可以吃到-裡面就吃不到 就知道裡面是虛假 水裡面的月亮-就撈不到 你知道虛假 種種的比喻很清楚知道-它虛假不實的特質 經典裡面佛陀 諸大菩薩-就引用我們生命中間 每一個人都非常清楚知道-這些現象是不實的認知 用我們知道的認知來-比喻這個世間的境界 說明這個現實-每一個認為是千真萬確 毫無疑問的 活生生現實的-這個生命境界 確實是跟夢中相 水中月-鏡中像 一樣都是虛假的 這就叫十喻 或許對大智度論不太熟知-至少金剛經讀過 金剛經最後有一首偈說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這有六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這一首有名的夢幻偈-裡面舉出了六喻 每個經典舉的比喻不近相同-大致上用的都是這一些 如果整個整理起來-可能有十幾種 在大日經裡面就用了十種-可是它換了一個名詞 把般若經的十喻-換成叫十緣生句 這裡面它有一個特別的角度 般若經是用比喻的立場-說明世間的虛幻 而緣生句的意思是說明 這一切世間的境界-都是如幻化而緣起 它用緣生的概念說明-世間的虛幻是緣起而幻有 不實的 一切的經典-一切世間的境界 一切經典講的都是如此 尤其在大日經的後面-特別說明到一個問題 如果修密的行者在-修集了種種境界的時候 不能夠了知不能夠把境界-轉換到這十緣生句的話 那麼他所修的-都是世間的假相 唯有證得世間一切的境界 不管見到佛也好-見到菩薩也好 見到種種的殊勝境界也好-種種的神通變化也好 如果境界不能夠轉化到-十緣生句的話 這些都是世間虛妄法門-不離世間 就跟凡夫一樣 不能夠契入佛法的真實義 可以看出十緣生句的思想-在唐朝大日經密教裡面 它是一個根本核心的理論 這幾段經典講完-看看具體的操作 請看下面的講義 這些代表性的經典在具體-操作禪觀是怎麼操作? 第一個先介紹般若中觀系-般若經典引用摩訶止觀 摩訶止觀雖然是天台宗-智者大師的代表著作 是天台宗修持的代表典籍 可是在摩訶止觀裡面-修行的理論 卻是引用了中觀的-四門不生的思想 所以特別用摩訶止觀來說明-中觀般若修持的過程 操作的手法 大乘亦明三假 附無明起 如幻如化 但有名字-實不可得 鏡中能成之四微尚不可得 所成之幻柱 柱尚不可得-況歷時節相續 以幻化長短相待 寧復可得 舉易況難 而明十喻-即色是空 非色滅空 即此義也 應當體達颺依炎-炎依空 空無所依 空尚無空 何處復有-若炎若颺 又如眠夢 百千憂喜 本來雙寂-畢竟清淨 是名為止 在中論裡面第一個講到-一切世間的真實境是三假 什麼叫三假?-【相續假 相待假 因緣假】 一切法是由因緣而有的-這個有是不真實的 因為它必須要假借-種種因緣而產生 所以它所生起來-這個法的實體不有 譬如這個毛巾-毛巾是一個生起來的法 可是毛巾是假種種的線-線又假種種的纖維 纖維跟線是毛巾的因跟緣-所以毛巾不真實 因為它要借線跟纖維而有-所以毛巾不實體 譬如桌子是種種的木條-木塊 木板合成的 所以沒有一個真實的桌子-只有木條 木塊 木板跟釘子 桌子不真實 要靠因緣而有-就是所謂的緣生假 那麼相待假-譬如 我對於我的徒弟言-我是師父 我對於我的徒弟 我叫師父 師父的這個法-是對於徒弟而存在的 如果我對我的師父-我就叫徒弟 我就不叫師父 所以我到底叫什麼-不確定 不真實 因為我要看我對於是什麼人-我的名字 我的地位 我這個法的特性才存在 師父還是徒弟?不確定-這就是相待假 相續假也是如此 宇宙中間一切萬法-在般若中觀的思想裡面 都是由三假建立而存在的 般若中觀的智慧把宇宙一切-都看成是三假的內涵 說這個三假是附無明而起 就是我們認識到-這一切的法都是假的 它的背後是三假 所認識這一切萬物-有人 有山河大地 有種種的事物-這些都是三假 可是它的存在它的建立-是以如幻如化 無明而起的 但有名字-只是有個虛假的名字 實不可得-真實的這個法是不可得 鏡中能成之四微尚不可得-所成之幻柱 柱尚不可得 好像鏡子中間的柱子 柱子是由四大-地水火風細微的顆粒組成的 鏡子裡面都沒有四大的色法-色質了 何況有柱子? 又柱子都沒有了-又何況有就所謂 柱子經過日月風吹雨打的-這個斑駁痕跡? 沒有-這些東西都不存在 所以透過了解三假-了解一切萬法的虛假不實 所以般若經用十喻來-彰顯三假它是不實的 怎麼樣的不實?-般若經就舉出了十喻 像夢中的境界不真實-像鏡中的影像不真實 像水裡面的月亮不真實 當體就是空 這個就是在摩訶止觀裡面-智者大師要我們觀 觀一切法是三假不實-觀三假不實 用四門不生 觀這個法在生住異滅的時候-看它的生住異滅都不可得 這時候慢慢就看到-一切法的緣起相 虛幻不實以後 進入三假-進入三假以後 知道一切法的實體性不可得-而證得十喻的空性 這就是般若經的思惟思考-禪觀的進入 看唯識的部份-看唯識禪觀的操作過程方法 唯識的經典 像解深密經-攝大乘論 成唯識論 都是唯識代表性的經典 這些代表性的經典裡面-有幾個重要的思想 當然戒定慧的修行 成佛以後-大菩提大涅槃的特性 菩薩道十地菩薩行的過程-都是唯識的重點 可是這些是通於其他思想的 唯識不通於其他思想特質的-有三個 一個是【識變】 阿賴耶識的特性-怎麼樣轉變成七識跟六識 識轉變的特質跟過程內容-第一個唯識思想的重點 第二個是【三性】 佛陀講二諦思想-唯識把它演變成三性 就是依他起性分開以後-虛妄邊變成偏計執 真實邊變成圓成實 這是唯識解析二諦-變成三性 第三個思想特性是【瑜伽】-瑜伽就是唯識的禪觀 以唯識的思想開展出來的-禪觀理論跟操作的方法 在攝大乘論 瑜伽師地論裡面 都是以四種尋思四種如實智-為它的代表 後來玄奘大師-就是中國慈恩宗 中國唯識宗的開山祖師-玄奘大師 將唯識的禪觀列成了-五種禪觀的體系 玄奘大師把唯識禪觀自己用-他的理論開展成五種識層次 第一個 遣虛存實-第二個 捨濫留純 第三個 攝末歸本-第四個 隱劣顯勝 第五個 遣相證性 玄奘大師根據識變的理論-以及三性的理論 在傳統的攝大乘論-以及瑜伽師地論 以及解深密經的四尋思-及四如實智之外 另闢了一個禪觀的系統-叫五重唯識觀 另外賢首宗的祖師法藏大師-也曾經學唯識 他從賢首宗(華嚴宗) 法藏大師在五重唯識-又開展成了十重唯識 他思想的依據是如來藏思想-跟華嚴宗的思想 除了法藏大師十重唯識以外 還有其他中國的祖師也有-運用唯識思想來禪觀的 現在要引的是天台-智者大師的老師 慧思大師 他作了一本禪觀的思想典籍-叫大乘止觀 大乘止觀裡面的禪觀思想-就是用唯識三性的理論 雖然大乘止觀的核心-是如來藏的思想 可是這個禪觀卻含攝-唯識三性的特質在裡面 看怎麼樣操作三性的禪觀 請看講義 彊觀諸法唯是心相-虛狀無實 猶如小兒愛鏡中像-謂是實人 猶如夢中所有憶念思量之心-無有實念也 如幻喻能通達-三性 三無性 其餘夢化 影像 水月 陽燄-乾城 餓鬼等喻 但是依實起虛 執虛為實者-悉喻三性 類以可知 前面這一段話是說 我們就直接看現前一切萬法-都是假的 叫虛狀無實 像小孩喜歡鏡裡面的影像-是一樣的 裡面有一個真實人一樣的 下面這段說 如幻喻能夠讓我們通達-了解到三性的道理 其他像夢 幻化影像-水中月這些十喻等 都在說明這一切萬法是虛的 從了解一切萬法是虛的立場-就可以用三性的思想來會通 在這裡面-看它是怎麼操作 【彊觀諸法唯是心相】-彊觀諸法唯是心相 這一句話就是它-禪觀操作的要點 因為我們現前認知 譬如認知這茶杯-茶杯是真實的 你認為它是一個真實茶杯-我也認知它是真實的茶杯 所有的人都認知它-是一個真實的茶杯 可是慧思大師要我們彊觀-告訴自己它就是虛假的 就像是夢中的境界-像水裡的月亮不真實 就這樣子觀察-虛狀無實 它是一個虛假-沒有真實的東西 就把它當成夢中的境界-一樣看待 這個跟前面禪宗講的 把夢中的境界移來現實-把現實移到夢中 道理是一樣 彊觀諸法唯是心相虛狀無實-這裡面有兩個語詞要注意 第一個是心相-第二是虛狀無實 我們認為這個外表是個物質-是我心外之物 是真實的 可是他要我們觀察-這一切的外物 像茶杯眼鏡 這些東西都是我心中之物-是我心中的影像 把這個我們認為身外之物-納入我心中的影像來看 它是一個心中虛假的影像-不真實的東西 這一個操作就類似-玄奘大師的遣虛存實 玄奘大師的遣虛-遣就是排遣 派遣的遣 遣就是把它派除掃除掉-把虛幻不實的執著掃除掉 存有實體-這個就是它的操作 這是唯識運用了幻化的思想-理論來操作它禪觀的體系 我們只是講這一點-還有很多次第理論性的 就不多講-今天只點到為止 下面來看禪宗的 田地虛曠 是從來本所有者 當在淨治揩磨-去諸妄緣幻習 淨治揩磨 去諸妄緣幻習 是說要把一切身心的境界-消融掉這個虛幻 野僧家風 以一缽為生涯-指萬象為產業 此彼相可如鏡像水月-混融無外 先不立我相-則物物非他緣 一相無相 出家人以萬象為產業 【此彼相可如鏡像水月】 這一切彼我 外在的境物-萬象跟我 都是像鏡中一樣 水一樣-混融無外 是一體的 沒有內外的差別-沒有彼我的對立 【物物非他緣 一相無相】 從消融掉內外的對立-消融到沒有彼我的差別 統一了內外-一切都是轉成心 由轉成心以後-再轉成了一相無相 這一個過程就像-禪宗永嘉集裡講的 物像無邊 般若無際-以其法性本質 了達成智故也 這個物相就是山河大地-青山綠水 男女萬物 一切的物相都是空性般若 因為了知了它的本性後-一切的境就轉成了智 看下面 生無能生 雖智而非有-了無所了 雖境而非無 無即不無 有即非有-有無雙照 妙悟蕭然 如火得薪 彌加熾盛 禪宗就是透過了-了達一切萬物都是虛幻以後 把一切萬物的境轉成心-心再轉成了智以後 一切萬物都化成了自性-就是全境即智 一切的境都轉成了智-這時候就達到了禪的境界 禪宗的部份講到這個地方 看下面密宗的部份 密宗剛剛講到理論的時候-是引用大日經的十緣生句 在密宗的操作裡面 尤其是藏密有黃教-白教 紅教 先舉白教大手印-大手印有六種次第觀法 第一個 靈熱成就-第二個 幻觀成就 第三個 夢觀成就-第四個 淨光成就 第五個 中陰成就-第六個 轉識成就 這裡面舉第二跟第三-夢觀跟幻觀 夢觀跟幻觀是先從-夢境中間的覺 在作夢的時候要常常的知道-你在作夢 慢慢慢慢在夢中的時候 會發覺在作夢的時候-都非常清楚 心識慢慢覺照夢境-虛幻的能力會強以後 慢慢就發覺夢中-在作夢也很清楚 慢慢慢慢地 你在作夢 夢造作-可是你知道在作夢 然後在睡覺 這個覺性慢慢強以後-慢慢地就知道 出來以後-山河大地你也看 把山河大地的境界-也當成是夢中境界一樣的 也是虛幻的 慢慢地就把夢中的覺性-轉移到生活中間來 慢慢慢慢地轉移以後-感覺到山河大地都是虛幻的 這是大手印的操作-當然還有些細微的東西不談 講了這些理論 可以看到般若中觀 唯識-如來藏 禪宗 密宗 這幾個代表性的宗派都強調-都有夢幻十喻的思想理論 也都有運用夢幻觀操作-這一套禪觀的方式 各家各有巧妙不同-可是仔細去看 他們對於夢幻操作的理論-其實是完全一致 不同的是它-相應於不同眾生的根性 操作的時候所運用的-所緣境的不同 以及在運用的時候-那個方便善巧 引導我們進入觀一切萬法-是虛幻不實的 這個禪觀進入的快慢深淺 譬如上樓梯-台階很陡 或是台階很舒緩 有這個差別而已 方法 所緣境的淺深次第-有不同而已 它本身的理論是完全一個 雖然花了一點時間看了-這幾個宗派的操作跟理論 我們都引用了 可以看出來真正夢幻的思想 在這一些宗派經典裡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理論 可是中國的或者-現代的佛教思想裡面 卻比較少強調到-夢幻這個東西 所以我在幾年前提出過-夢幻觀初探這篇文章 就是從圓覺經的思想裡面 圓覺經的文殊章說明 一切眾生執著的身心世界-是虛幻 必需要了解這一個問題-作為修行的依據以後 開始以幻修幻-幻盡覺顯 文殊跟普賢這兩章開展了-整個圓覺經的思想 圓覺經的特質就在於-文殊跟普賢幻化的思想體系 可以說傳統所體會到的-都是要先空 所以世間人一講到佛經-就是空空空 四大皆空 色即是空-大家了解都是空 其實如果從二諦來看 世間人這個是妄假-虛妄的假 空 不生是破除我們-虛妄的執著進入到空 可是空中還有緣起-所以由空進入假 這個假就是幻有妙有的假-就是幻化之空妙有之空 空即是妙有 一般人的觀念是佛教是要把 現實生命境界破除掉-然後進入到一個空 而圓覺經以及夢幻思想-卻是要我們理解到 現實的生命境界-當下就是幻化的 一切都是如幻如化而真實的 也可以說 從二諦的分野立場-一般講的空是從真諦邊講 現在所講的幻化-是從緣起邊講 從緣起邊-眾生比較不會落入斷滅 而且也沒有那種恐懼感 所以幻化的思想-其實是補足了空的不足 空跟幻化兩個能夠平衡 所以我們應該要重視-圓覺經幻化思想 讓世間人從佛教是空的角度-看到佛教是有 而從幻化角度看出了佛教-空即是有 有即是空的特質 這個是在結束普賢章以前-作了簡單的說明 我們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