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衛電視台 主題:南山律在家備覽述要 第十七集 主講:天因法師 和尚尼慈悲 諸位在家菩薩-大家晚安 請打開講義第九十一頁 講義第九十頁 九十頁所講-上次就是講到懺悔篇 懺悔篇-前面是說到事懺與理懺 為什麼我們要懺悔 在普賢菩薩行願品當中所講的 若此惡業 有體相者-盡虛空不能容受 菩薩假使過去世所做的罪業 這個罪業若有一個體相 有體性有相狀盡虛空-都沒辦法納受的情形 這意思就是說-過去世所做的業 無量無邊 很多 菩薩是如此 我們生死凡夫更加不用說 在無量劫當中的輪迴-所造作的業也是無量無邊 因此我們在懺悔法當中 當然在法當中-我們有過失 犯了戒法 要如法懺悔 在另一方面就是說-縱然我們沒有犯戒 但是我們平常-也應該要經常懺悔 要經常懺悔 懺悔我們過去世所造作的罪業 所以懺悔法-就是佛法當中最為可貴的 前面說到事懺和理懺 後來附帶所說明的-就是制教當中的懺悔法 制教的懺悔法叫做作法懺 我們看講義當中所列出的 作法懺的機宜-就是中、下品可悔的罪 中、下品可以懺悔的罪 在在家居士的戒法當中 當然分作上品、中品、下品 上品就是犯根本的意思 叫做上品 中下品有的是方便罪-有的是直接較輕的過失 這個懺法當中-向清淨大小乘僧發露懺悔 大乘還是小乘 大乘就是說-不只是受具足戒也受菩薩戒 小乘僧就是受具足戒-不受菩薩戒法 這兩類的出家眾-都可以對他們來懺悔 普通來講中下品是方便罪-或是獨頭的罪 獨頭的罪就是說單獨 這個過失-就是犯中品、犯下品的 不是從上品犯不到所生出來的 叫做獨頭的罪 是中品、下品 應該對出家眾說出罪名-而滅除罪業 向一位的情形 它的功益可以滅除犯戒之罪-性罪不滅 犯戒之罪-就是所謂犯佛所制教 就是說我們有受戒 譬如我們受不殺生的戒 不殺生的戒 我們故意殺害眾生-就犯殺戒 犯殺戒當中 這殺生方面-戒法裡面有兩項罪過 一項是犯戒的罪-一項是性罪 什麼叫做性罪 性罪的過失-它的體性就是惡法 無論佛有制戒、無制戒 我們若去造作-在道理上自然就有過失 叫做性罪 我們犯戒罪-就是違反佛所制的戒法 另一方面 就是說我們在三寶面前-發誓願要好好持戒 違背自己的誓願-那種過失 這種過失犯戒的罪-經過理、事的懺悔 這個罪就可以滅除 但是性罪不滅 性罪就是世間的因果 世間的因果這方面-我們懺悔 但是我們造作 這個業成就以後-就是要受這個果報 比如說我們殺生 我們殺害對方以後-自然就會遇到對方殺害 彼此之間的因果-是沒辦法滅除的 因此佛成佛以後-還示現九種的依報 因此馬吃馬的麥 這就是他過去世-所作世間因果的方面 所以在這當中我們要了解 犯了性罪當中 有犯戒的罪 有性罪-兩方面的過失 如果說飲酒 飲酒戒之中-直接就犯犯戒之罪 懺悔以後-罪就滅除 就沒有所謂的性罪 這種的戒叫做遮戒 前面的殺、盜、淫、妄-叫做性戒 性戒所犯叫性罪-遮戒所犯叫遮罪 遮罪就是犯戒罪-懺悔就可以滅除 接下來下面有一個問答 問曰:修理懺人 須禮誦否 修理懺-理懺就是說修無生懺 我們觀一切法-是因緣所生無有自性的 叫做無生懺-叫做理懺 譬如講-思維我們人 所有的人是五蘊假合-我們的身體是地水火風 身體摸一摸-骨頭硬的地方是地大 我們身體的水分是水大 我們身體的溫度是火大 我們的呼吸是風大 除了地水火風以外-我們身體哪有另外一項 沒有了 所以這個身體-是地水火風所假合 本來這個身體-就沒有一個真實的 再配合這一念心 所以叫做一個人 一個我 其實這個「我」-就是色、受、想、行、識 五蘊所假合 我們思維這個道理-心就感覺很清涼 叫做無生懺 觀一切法緣生無有自性-一定是空的 空寂的 這個無生懺 修理懺的人-是不是需要禮拜或者誦經呢 也就是說我們一生修無生懺-觀一切法空就可以了 是不是還需要誦經拜佛懺悔 這樣是不是多餘的 下面就回答說 愚智兩分 事理無二-上智達理不礙修行 中下昧空故存漸誘-應為四句 總攝群機 在人的方面-雖然有分愚癡跟智慧兩種 有這兩種的分別 懺悔的時候-事懺跟理懺兩者是無二的 事與理 理是依靠事 理依靠事而顯發-事依靠理而成就 所以事、理兩項就是不可分離 「上智達理不礙修行」 說有智慧的人-能夠通達無生的道理 無生當中不礙緣起事相 所以不礙事相的修行-誦經、禮懺不妨 也是要做的-可以做的 「中下昧空」 中下的群機-昧就是暗昧 昏昧的空理 對無生一切法-無自生空的道理沒辦法理解 所以以事相的修行-便遵著漸漸的誘導 引誘來開導 所以這當中-應該分為四句來說明 來攝入一切的群機 第一種「得理失事」 什麼叫「得理失事」 一心禪觀 外闕莊嚴-如有目無足 不能前進 一心禪觀就是說內心當中-直接就觀因緣所生無有自性 外在當中缺少莊嚴 事相的拜懺誦經-他就沒有做了 這種情形-就像有眼睛而沒有雙足 有眼睛沒有腳-沒辦法走路 這樣不能前進 在修行當中就是「得理失事」 「得理失事」就是執著於理-廢棄了事相的修持 這樣的修行-也是偏一邊 再來是「逐事迷理」-逐事迷理是什麼意思呢 計功分課 不了緣生-如有足無目 不知所從 「計功分課」就是說 平常可以計算什麼時間誦經-什麼時間拜懺 一日當中的用功情形-都排的很好 但是就是著在事相當中來用功 內心當中不能了達一切法-是緣生無有自性的道理 這種修行用功的方法-就是像有腳而沒有眼睛 有腳沒有眼睛-要走到哪裡去呢 「不知所從」 這難免也是很危險的 有腳沒有眼睛 如果走一走-掉到水溝裡怎麼辦 意思就是說-我們在事相用功當中 我們也應該進一步-去了解實相的道理 一切法是因緣所假合的 本來當中沒有真實的 我們說這個人 這一世說人就是我 但是往生以後-這個人在哪裡 人不見了-換成什麼 不一定 或者一隻豬、一隻狗-或者天人 都不一定的 本來這一世-這個人就是假的 由我們過去世虛妄的業-所顯現起來的 他本來沒有一個真實的 但是普通的人-就很執著我 執著我們自己 所以在用功當中-執著在事相的用功 這是很好 你一天可以拜三百遍-五百遍 一千遍 很好 但是我們要了解緣起-無有自性的道理 進一步要了解 這是最好的配合 再來第三種是「事理雙運」 目足相資-萬行圓修 必至彼岸 有眼睛又有腳-眼睛與腳互相的幫助 眼睛就是比喻說-能夠了解緣起之法 可以了解-可以修無生觀、無生懺 「足」表示事相的修行 又可以配合平常拜佛念佛-誦經持咒種種互相的幫助 「六度萬行圓修」同時來修持-必定能到解脫生死涅槃彼岸 這是第三種人 第四種「理事俱昧」 盲而無足-愚癡惰慢 終無出期 盲的意思就是沒有眼睛 沒有眼睛-就表示對理沒辦法了解 而且無足 就是說在事相當中-也沒辦法用功 愚癡、懈怠、懶惰 內心當中-高慢 貢高我慢這樣終無出期 三途苦報是免不了的 第四種人是這樣-平常不學佛 不學佛的人-當然造很多惡業 他沒辦法了解這種道理-也沒辦法真心生起慚愧心 去修行來滅除他的罪業 這樣子就是隨業流轉 接下來 「是知理事各立 未免偏邪-空有一如 是真修習 故曰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 諸佛菩薩歷劫熏修-華竺祖師終身苦行 此理深密 何可盡言-略示大途 粗分緇素耳」 說「是知」-因此我們了知 理懺跟事修個別建立-無法互相配合 互相運用 未免偏在一邊-偏邪是偏在一邊的意思 「空有一如」 一面觀一切法空-一面事相的用功 一如就是同時運用 這才是真正的修學懺悔之法 修行懺悔之法 所以說實際理地不受一塵 「實際理地」-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 一切法之體的真如本性 真如本性當中是不受一塵 我們說一句名言-安在上面就安立不上去 我們平常說「真如」-這也是一個假相 實際來講真如之理-平常來講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 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 你沒辦法講-要說的時候說不出來 言語之道斷-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就是-我們心要思維就沒辦法思維 要起心動念的思維-就不是真的了 起心動念的思維-就是第六意識 所以心行處-心行之處 我們心所作造之處滅掉了 不可心思口議-不可心思 不可口議 我們的口沒辦法作議論-真理是這個樣子的 所以實際理地不受一塵 六祖所說的何處惹塵埃-何處惹塵埃 塵埃都染不上去 染污俱不得 再來「佛事門中不捨一法」 佛事門中就是說-你在用功當中受到緣起法 修行則不無 雖然說何處惹塵埃-染污俱不得 但是修行則不無 在緣起法中 我們每天拜佛念佛-誦經持咒這是很清楚的 所以說-佛事門中不捨一法 本來無相-實相叫做無相 無相是體 但是無不相-每一個相都是實相 法身是遍一切處-法身是無形無相的 但是每一個相都是法身之體 如果說這一盆蓮花沒有法身-這樣法身就沒有遍一切處 就欠這一角 所以本來每一個相就是實相 每一個相就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這個性空就是無相 緣起就是無不相 所以每一個法就是實相 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實際理地不受一塵 這是無相 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就是無不相 實相的道理就是這樣 諸位聽完 可能比較不懂 要去體會-對真理我們的心要去體會 體會什麼-是我們的五蘊 我們打坐的時候-觀察我們人 這個我 畢竟有真實的我 就要從這方面去思維 思維這種道理清楚-一切法都是一樣的 諸佛菩薩歷劫熏修-歷劫修行 華竺 「華」指中國-「竺」天竺印度祖師終身苦行 譬如天台宗的智者大師 智者大師的眼睛是雙瞳孔-這是帝王相 他修行證得法華三昧-四十年當中只穿一件百納衣 四十年當中-只穿一件百納衣 我們是衣服滿屋子 出門的時候-不知道要穿哪一件 想說今天應該要穿哪一件-配合哪一雙鞋子 人家祖師四十年-只穿一件百納衣 所以我們要慚愧-要少欲知足 貪心減少 所以祖師終身的苦行-此理深密 這種道理很高深很微細 怎麼說呢 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 這是華嚴宗當中所講的 圓融不礙行布-什麼道理呢 我們簡單的說是虛空 虛空遍一切處 但是什麼東西-都建立在虛空當中 我們家裡的桌子、椅子、蓮花-佛像、錄影機都放在虛空當中 虛空沒有說不行-你不能放在我這裡 趕出去 沒有 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 這個茶杯-當下就有虛空在裡面 有空在裡面-所以要去體會 水裡面有氧氣 水裡若沒有氧氣-魚就死光了 水裡面就是有氧氣 我們人若入水裡面-就會阿彌陀佛 魚在水裡面很高興-裡面也是有氧氣 所以這就是說真理-真空妙有 妙有真空的道理 這是很高深、很密-密就是沒辦法說的 「何可盡言」 怎麼可以說完全說完呢 說不完的 所以這裡是大略指示大的路途 大的路途就是大的綱要 粗分就是扼要 扼要的分別開示緇素 緇就是出家眾-素就是在家眾 出家、在家了解這種道理-大略來解釋罷了 耳就是罷的意思 最後結示法要 懺悔篇當中的法要是什麼呢-造罪 我們造罪-就是有妄心與妄緣 妄心就是說-我們第六意識分別之心 妄情執著 妄情執著 妄緣是什麼呢 妄緣就是一切緣起 一切緣起的事相外在境界 本來就是我們內心中所變現的 我們沒辦法了解這種道理 這個緣就是妄緣 有這一念心-有外在的境界 果造而生和合-果造而生罪業 罪業當中有兩種-習果與報果 習果是什麼-「習」就是習氣 譬如說我們殺生-我們造作殺業的時候 我們殺生的習氣會增長-這就是習果 叫相續心-惡念相續的心 「報果」總報與別報 總報就是三途-別報就是世間的因果 有兩種 相續的心就是習氣-增長習氣 我們可以如法懺悔呢 如法懺悔的時候來思想 第一項-我們內心當中生起慚愧心 這是最重要的 一個人若沒有慚愧心-什麼事情都可以做了 一個人若有慚愧心-罪業就很輕了 所以懺悔當中-要有慚愧心 第二項、立誓永斷 內心當中要有誓願-絕對不要做 要將惡法、惡念、惡事斷掉 立這個誓願 這很重要 有這個誓願-我們遇到境界要作惡的時候 內心當中-自然會生起力量來阻止 阻止你不要做 會起一念阻止的心 我們若沒有發這個願 沒有立誓-沒有這個誓願 我們內心當中-防非止惡的力量就會很薄弱 再來第三項、露罪示他 我們發露罪過-顯示給別人知道 就是說我們沒有覆藏的心-真正要懺悔 第四項 借事行法 「借事」假借事相 我們誦經持咒-念佛拜佛禮懺種種 這是在事相當中 理上─「達理修觀」 通達無生的道理-修空觀 無生的觀法 一切法本來就是無生 一切法本來就是無生-緣生就是無生 緣生是因緣生-它的體性本來就是無生 本來就是無生 所以達理修觀-就是兩項配合 我們在拜佛以後要做什麼-我們打坐念佛 念佛以後-我們來修無生的觀法 這個意思 經過這樣的用功-可以轉因、除報 轉因是想到我們的念頭 我們內心當中的習氣-可以轉變 再來「除報」 三途的果報可以除去 我們平常時-不要說什麼 我們平時用功拜懺的時候 拜懺時-我們很虔誠的心就攝受 緣著這個懺法 八十八佛-南無普光佛拜下去 內心當中-阿彌陀佛…拜下去 我們就想-真的佛祖就站在我們面前 放光給我們加持 我們內心當中就要這樣想-做這種觀想 要怎麼體會佛祖在前面呢 那種覺受要怎麼體會出呢 我們就是體會平常見到師父-頂禮師父 我們拜師父-頂禮師父當下那種心 當下那念心是什麼-至誠懇切 不會說頂禮師父-想今天衣服還未收 菜要煮什麼 我不會去想那些事 一定至誠懇切 當下那種感覺-就是師父站在面前 我們拜師父那種感覺 我們拜佛-就是要有那種感受來拜佛 諸位聽懂嗎 要有這種感受來拜佛 我們拜佛-就是真正佛站在我們面前 阿彌陀佛就是站在我們面前-我們拜阿彌陀佛 你要感受那種感覺-用那種感覺觀法拜下去 阿彌陀佛就是在眼前-我們拜佛 要這樣用功 不能說這是紙 這是木頭 你如果這樣-內心當中一點感受也沒有 那你拜佛沒辦法感應 你要怎麼感應 就是真正內心當中與佛很接近 這種接近就是我們頂禮師父-當下發出的那種感受 用那種感受來拜佛-很容易感應道交 我們拜下去-阿彌陀佛… 在地上我們就觀想-阿彌陀佛站在我們前面 我們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念的很親切-再起來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弟子該懺悔 站起來 再來第二拜拜下去 南無普明佛-同樣這樣做 心就攝受在這理-攝受在這理 這是一種方法 第二種-我們就是拜南無普光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念三聲 拜到地上 再念三聲 感觸佛祖真的站在我們面前-放光加持 念三聲 再起來念四聲-阿彌陀佛… 站好 拜一拜念十聲 再來南無普明佛-同樣這樣做 將你的心-用佛號將你的時間補滿 你沒有時間打妄想 用這樣攝受-這樣來拜佛會很容易上路 要這樣用功-要這樣用功 所以拜佛有這樣嗎 還是說拜一拜 拜下去 時間很長 因為我們拜下去-如果拜快一點 最少也要幾秒鐘 這當中南無普明佛-念完的時候拜下去 這當中都是空檔 這都是空檔 凡夫的心有時也會想到-早上哪一個親戚怎樣 念頭就會生起來-馬上就起來了 所以應該將這些時間空間補滿-用念佛十聲或是念三聲要觀想 三聲起來念懺悔文-這樣就很攝受 這樣來用功 你如果拜三年-你的業障會消很多很多 而且你的心會比較清淨 用功會比較得力 這是為諸位介紹用功的方法 還有很多的方法 不能說太多-說兩種就好 能夠運用就好 這是實際用功的情形 再來我們看下去 蕅益大師云『破戒之罪-雖由取相懺滅 不墮三塗 然其世間性罪仍在 故至因緣會遇之時-仍須酬償宿債 除入涅槃或生西方-乃能脫之不受報耳 可不戒乎』 有的發音-我漢音沒有查 所以發音有的發不對 我們了解意思就好 有的我有查漢音-有的查漢音 所以這回我們能念的較正確-就是因為有查漢音 蕅益大師云-「破戒之罪 雖由取相懺滅」 取相懺就是「事懺」 就是說-你在拜懺當中見到好相 今天拜完 晚上作夢-夢見佛菩薩放光 這就是表示你的罪滅除 或是你在拜的當下-頭抬起來看到光明 不是頭昏昏-是看到光明 你看到光明的時候-就表示你的罪滅了 這就是叫做隨相-叫做取相 取隨相表示我們罪滅 另一方面或是我們拜懺 我們睡覺的時候-夢見坐蓮花 坐蓮花-這也是罪滅 或是夢見我們無緣無故-吐很多東西出來 這也是罪滅的情形 或是夢見-奇怪我們怎麼在虛空中行走 別人說的騰雲駕霧 在虛空中行走-這也是滅業的情形 但是這種-罪業沒有完全消除 有比較輕 在虛空當中-表示你的業已經比較輕了 所以叫做取相懺-取相懺 雖然破戒的罪-取相懺見到好相 破戒的罪就滅除了-不會再墮入三途 「然其世間性罪仍在」 世間的性罪仍然存在 世間的性罪─殺生-下輩子你還是會被殺 你偷盜-下被子還是要還他的債 這叫做世間的性罪 冥冥還存在 所以到因緣會遇時候-你要還這個債 過去的債要還 除入涅槃-你入無餘涅槃當中就沒有 就沒有這種事情了 或是你往生極樂世界 往生極樂世界去了 諸上善人住於一處-沒有惡的因緣 冤親債主找上門了-沒有這種事情 但是你在娑婆世界度眾生 同樣也是會遇到-會遇到 但是那時不要緊-那時你自在了 凡夫是不自在-處處執著 所以要還債的時候-是苦惱很多 聖人還債就像拿刀割水-一點感覺也沒有 所以「苦」-是因為我們的執著 聖人沒有執著-沒有所謂的苦 所以菩薩發心到地獄-度地獄眾生 到畜生道度畜生道的眾生 但是我們去畜生道-是做畜生 是受報的 是不一樣的 所以除了入涅槃-或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才能脫離不受報 所以「可不戒乎?」 就是說-哪裡可以不謹慎修持戒法呢 應該要好好修持戒法 這「戒」是很重要-很重要 上來說到懺悔篇-說到這裡就完畢 我們平常就是要多懺悔-要多多懺悔 每天要拜佛-做為佛弟子經常要拜佛 拜懺、拜佛都好 反正你就是要拜-不能懈怠 早上拜三遍-晚上拜三遍 不夠啦-三拜不算什麼 那不夠 就是每天要拜-你就要拜一次八十八佛 拜兩遍 拜三遍是最好的 拜阿彌陀佛-一天拜一百零八遍 拜兩百遍 三百遍最好 多多益善-不可以不拜佛 做佛弟子就是要拜佛-拜佛才可以跟佛親切 再來 甲四、別行篇 別行篇就是前面那三篇 宗體篇、持犯篇、懺悔篇-這三篇是有連帶的關係 這篇第四篇別行篇-它是除了三篇以外的 單獨 跟前面沒有什麼關係的 是單獨的 是我們平常日常生活-所應該了解的 所以叫做「別行」 下面分作三科來解釋 第一科敬佛儀相-第二科入寺法式 第三是離諸非法 今初 第一科是敬佛儀相 敬佛儀相當中分為二章 第一項先示敬儀-第二項正明敬相 最初先示敬儀當中-我們看第一項 事鈔云-『若塔廟支提受用之物 乃至擬造堂殿床座材石等-已經佛像受用者 縱使風吹雨破-當奉敬之如形像無異』 這是什麼意思呢 事鈔 行事鈔當中-道宣律祖也這樣說 若塔廟支提 塔廟與支提有什分別呢 塔廟就是當中有放舍利-叫做塔廟 支提就是當中沒有放舍利的 印度文言當中的分別是這樣 總說一句就是供養佛的地方-他所受用的東西 乃至擬造-擬就是打算 打算製造堂屋-大殿?座材石等等 已經經過佛像所受用過的東西-縱然被風吹壞 雨所弄破 你也不可以把它丟掉 不可以隨便丟掉的 我們供佛的東西 這些東西應當要奉敬 奉敬這些東西-就如同與佛的形象沒有差別 為什麼這麼講呢 因為法身無相-隨著這些東西重現出來 這些東西就是法身之體-就是法身之體 所以我們供養佛的東西-不可以隨便 譬如說我們有蓮花燈 蓮花燈裡的燈泡壞掉了-不可以丟到垃圾桶 不可以這麼做 這些東西都是供養佛的東西 壞掉了沒關係-收一收 以後拿到山上-丟到沒有人去的地方 清淨的地方丟掉-要這樣子做 供養花-供養佛的花壞掉了 壞掉了-不可以丟到垃圾桶 這花-我們也是一樣要放著 放在旁邊收集起來 哪一天拿到山上-丟在山上讓人踏不到的地方 這些供養佛的東西-都不可以隨便處理 不可以隨便處理 所以對這些 供養佛的東西就是吉祥的-不可以隨便 譬如說香灰-點香用過的香灰 我們不可以隨便掃到垃圾堆 不是這樣處理 這點過的香灰很香 你放在家裡都有香味的 我們應該帶到山上 人踏不到的地方-樹頭灑一灑 讓它滲下去-這樣就可以 要恭敬 你能夠做到如此恭敬-你對佛就有恭敬心 你對佛的東西不會處理-沒有恭敬心 你對佛的恭敬心-仍然不夠 實際上就是這樣 我們若很尊敬師父-師父用過的東西就會很珍惜 一塊破的毛巾-我們也把它保存的很好 就表示你對這個師父很尊敬 你如果覺得沒什麼-丟到垃圾堆中 你對師父恭敬的心-仍然有一些不夠 還不圓滿 事實上就是這樣 諸位!這是微細的-要注意我們的心 注意我們的心 一切功德-從我們的心所生出來 一切罪過-也從我們的心生出來 所以要注意我們的念頭-我們的心 今天的時間-就先到到這裡 以後的明天再接著講-迴向